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第1篇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民族平等是宪法平等原则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体现,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一是各民族权利平等,即各个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这是较浅层次上的民族平等;二是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即各个民族在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上的一致,这是深层次的民族平等。现阶段,我们说各个民族平等即是第一层次上的,具体指各个民族在我国都是祖国统一大家庭中的一员,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具他合法权益。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所侵犯的民族平等权利也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平等权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煽动,是指以语言、文字等形式公然宣传。所谓民族仇恨,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的原因而产生的强烈憎恨。所谓民族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的理由而对人们进行区别、排斥、限制,意图损害其他民族平等地位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本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有:散发、公开陈列、张贴、放映或以其他方式使他人获得文书,鼓吹暴力或种族仇恨的行为。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具有以下几种情形:(1)动机十分卑劣的,如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犯罪行径而煽动民族仇恨、歧视的;(2)煽动手段恶劣的,如使用侮辱、造谣等方式的;(3)多次进行煽动的;(4)煽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影响恶劣的;(5)煽动群众人数较多,煽动性大的。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

二、认定

(一)本罪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界限

两罪都是破坏我国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犯罪,其主观特征都为故意犯罪,但两罪的区别表现在:

1、主体要件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主体要件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自然人才能构成此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其侵犯少数比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不构成此罪。当然,倘其行为符合其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构成要件的,应以他罪定罪处罚,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所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本罪。

2、客体要件不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有时,本罪的客体还可能是复杂客体,即行为人实施的煽动行为不仅构成对其一民族平等权利的侵犯,有时还可能直接侵害有关民族公民的人身、名誉、人格等权利;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客体则是我国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3、客观要件不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观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煽动,就是蛊惑人心,以鼓动、劝诱或者其他方法,促使某一民族群众对其它民族产生仇恨、歧视等情绪或心理,或者采取一定的敌视行动。其危害性就在于可能使被煽动者产生某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的意图和行动。行为人进行煽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书写、张贴、散发标语、传单、印刷、散发非法刊物;录制、播放录音、录像;发表演讲、呼喊口号等,从而制造民族矛盾,使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为敌或相互歧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客观特征则表现为非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所 谓非法侵犯,是指违反宪法和有关的法律规定,采用暴力、胁迫等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制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从司法实践来看,非法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例如,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饮食禁忌,禁止少数民族公民身着民族服饰等;其二,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活动,例如扰乱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阻挠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仪式等;其三,阻止少数民族对自己风俗习惯的改变等。

(二)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既包括信仰某种宗教的权利,也包括不信仰某种宗教的权利;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的主要客体则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即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和保护的全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平等、互助的关系。

2、客观要件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具有非法剥夺公民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非法剥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禁止和干涉他人的宗教信仰。如阻挠公民或教徒参加正当的宗教活动,捣毁或封闭宗教活动场所及必要设备,强迫公民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以鼓动、劝诱或者其他方法对某一或某些民族进行蛊惑,以期在不同民族之间制造相互仇恨、相互歧视的状态或心理,甚至引起民族之间的直接纠纷和冲突。其煽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书写、张贴、散发标语、传单、印刷、散发非法刊物;录制、播放录音、录像;发表演讲、呼喊口号等。至于被煽动者是否受煽动而从事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则对它罪没有影响,只是在量刑时应予以考虑。

3、主体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可能构成本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即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行为的,都有可能构成本罪。

4、主观不同。虽然两罪在主观方面都是出于故意,但两罪行为人的具体认识则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行为人明知他人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自己的剥夺行为是非法的而故意实施;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行为人明知自己的煽动行为可能导致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为敌或相互歧视而积极为之。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技巧

1.引言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界定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可见文化包罗万象,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可见它们密不可分。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广义上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及俗语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强烈的语言感。习语常引申出比字面意义更为深刻的涵义,具有生动的比喻,能引起丰富的联想,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生活经历和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不同,英汉习语有很大的文化差异。

每条习语都是某个民族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这种“超语言信息差异”常常会产生习语的“不可译”现象。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移植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进行习语翻译时,除了要忠实地表达习语的原意外,还应尽可能保持习语的比喻义、联想效果及其文化特点。正如翻译家Lambert所说的,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它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更确切地说,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与原文在源语言文化中有同样的功能,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对英汉习语作一文化对比,并对翻译技巧作些探索。

2.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活环境的差异

社会文化孕育于一定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里的人们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由于英国四面环海,航海运输业就成为它们重要的生产方式,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与航海及海中之鱼的习语。如:put/stick one’s oars in(多管闲事),a loose fish(放荡之人)等。而汉民族生活在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古代社会向来强调“以农为本”,农业的发展使得汉语中出现不少与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拔苗助长”、“瓜熟蒂落”等。

2.2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这些习语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定势,使人们对相同的事物寄托着不同的情感。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的态度,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因此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猪狗不如”、“狗改不了吃屎”等。但在西方英语国家里,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此与狗有关的习语都是褒义的。如:be top dog(居于首位),help a lame dog over a slite(仗义勇为)。

2.3的差异

宗教几乎与人类同步产生与发展,其差异表现在民族崇尚、禁忌等方面,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宗教文化的影响,影响英语的主要是基督教文化。源于《圣经》的典故演变为习语,并融入英语词汇的例子比比皆是。如:one’s real enemy is the old Adam(人的真正的敌人是本性之恶);in sackcloth and ashes(处在悲痛中:在忏悔中),出自《圣经》,直译为“披麻蒙衣”,按以色列人的习俗,他们在表示哀悼或忏悔时,往往身穿麻衣,头撒灰尘。而对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文化,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有不少习语与“佛”都有关系,如:“现身说法”、“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等。

2.4历史典故的差异

一部分英汉习语出自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这些习语结构简单,寓意深刻,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中国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源于寓言故事,这些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此成语出自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比利时滑铁卢地区的著名战役,史称“滑铁卢之战”,这次战役使拿破仑遭到了惨败,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

3.英语习语翻译技巧

在翻译方法上,直译和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习语一般含有形象义和喻义,翻译时常常不能兼顾“象”和“义”。取“象”还是“义”就是直译和意译的问题。有时直译更加传神、形象,有时意译更能反映原文的宗旨和内涵,有时两者兼而有之。笔者将英汉习语翻译技巧归纳为四大类。

3.1直译法

在能够确切表达原意并且不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情况下,还是以直译为宜。其特点是保持异国情调,还能丰富本民族的语言。英汉习语中有不少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也相同,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套用目的语同义习语。如:More speed,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身教胜于言传(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

3.2意译法

大多数英汉习语在表达文化特征时只是部分地对应,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同义习语可套用,就得用意译法把源语习语的隐含意义表达出来。如:Don’t count your chicken until they are hatched.(不要过早高兴);天有不测风云(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如果按照字面意义翻译,虽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但不合目的语习惯,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尤其对于地方民族色彩很浓厚的习语,译者必须对源语文化非常了解,在正确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摆脱原文结构上的限制,重新遣词造句,把源语的意思转变成通俗流畅的译语。

3.3直译兼意译法

这种方法既能保留原文形象,又能使译文畅达。如:斩草除根(pluck the evil by the roots),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旧瓶里装新酒,不协调)。

3.4套用法

英汉有些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表达的语义色彩也相当接近,可以直接相互借用,而不影响其意义。Diamond cut diamond.(强中自有强中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rts)。有中国人名和地名的习语套用时最好不用。“Two heads are bettet than one.”译为“一人不及两人智”为好,而不宜译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翻译时还要考虑到上下文、文体等因素,切忌对号入座。“同舟共济”与to be in the same boat比喻相同,含义也相同,但“同舟共济”含有积极意义,后者含有消极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习语意义与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译者必须根据上下文仔细斟酌,灵活处理,尽量使原文和译文在语言魅力和感染力上保持一致,译出原文的褒贬意义。既要尊重源语文化,忠实地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同时也要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考虑他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

参考文献:

[1]赵桂华.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及研究出版社,2007.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对英汉文化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揭示出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如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界争论的热点。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外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语言能力。前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后者是取得该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同时,外语教学也应教给学生其他相关知识,尤其注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无疑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挑战。

1 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区域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总体长期记忆,具有其特殊性。而语言作为一定范围内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行为准则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些专家说:“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不了解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2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

完整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因素排斥在外。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纵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生上课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结果是学生可以在试卷中取得好成绩,可是口语考试却不尽人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弊端日益暴露。“高分低能”(交际能力)的学生,说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越来越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悉,即对其文化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误解对方的意思,语用失误现象层出不穷。那种认为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沃尔夫森(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得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

3 英汉文化的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语言就来源于海洋生活。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go with the steam(随波逐流)等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等。比喻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land.就“东风”、“西风”而言,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内涵截然不同。在汉语文化里东风(east wind)是春天的象征,而西风则是寒冬的代表。这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东临大海,东风出来,无比舒适,可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刺人肌骨。但是英国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因此春天的象征就是西风(west wind),著名诗人雪莱Shirley的“Ode to west wind”《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句中把夏天比作人。“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可是在中国夏天常用“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句子描述。“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同样是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2)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比如,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喜欢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谈论天气的话语,而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少不了要问句“吃饭了吗?上哪去?”英美人可能对此会很茫然,有时还可能引起误解。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习俗的差异。(3)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宗教对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主宰人的命运。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许多语言都出自《圣经》,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主和上帝是许多西方人的主要宗教信仰。(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说汉语的人与说英语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对客观事物总是用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因此,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形成了民族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种种差异。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结构,更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周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英汉翻译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关联

1.前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的承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或交际活动,即communication,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一个涉及信源、信宿、信号、信道、噪音等要素,以及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其原则是在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内容和功能不变。美国一名著名翻译理论家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然而,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及政策法规,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很难找到准确对等的词汇、源语文化内涵的缺失或译文含义完全背道而驰的冲突等不完全对等的现象。这就需要翻译者博采众多翻译原则之长,阅读多国文化、生活、风俗及法规的不同之处,科学、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翻译出更多符合译文读者国家社会习惯的作品。

2.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文化差异。英汉这两种文化各具特色,是大相径庭的两种语言,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着一定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因此英语中的习语常常涉及水和船,而汉语习语却离不开土。如形容花钱大手大脚,英语表达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汉语则为“挥金如土”。在方面也有差异,西方人信仰上帝,中国人信仰菩萨、“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因此中国人说“菩萨保佑”、“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西方人则说Go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因生存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差异,如在汉语中的“开门见山”和英语中的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写),all at sea(不知所措),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

3.文化差异的表现与英汉互译

由于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因此语言的使用须遵循文化规则。原文的形象意义在译入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的或者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如politician(“政客”,贬义)和statesman(“政治家”,褒义),但其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存在较大差异,这时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形象的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

3.1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指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因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历史典故,以及带有很深文化底蕴的文化信息,译者翻译时必须深刻了解这些典故及文化信息,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的真正含义。以下是几个汉译英的例子:

(1)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

A: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B:盲人国中,独眼为王。

译文A是典型的意译,地道的汉语表达读起来通俗易懂,甚至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在读翻译作品。但译文B同样可以顺畅地传达这层意思,同时由于它属于一种较为新鲜的表达方式,因此读者会在耳目一新的同时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在惊鸿一瞥中领略到异域文化的某些风格特色。

3.2心理思维文化差异与翻译

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必然深刻地影响与思维方式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中西方所倡导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而且影响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从而影响英汉翻译实践活动。

由于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注重抽象思维,这使得在英语当中抽象表达法的使用相当普遍。而汉民族缺乏英语抽象表达的手段,词语也没有形态变化,这样就使得英语中的大量抽象名词找不到对应的汉语来翻译。相反,汉语中许多表示具体的词也难以在英文中得以体现。如果生拉硬套地翻译,将抽象概念直译出来,译文效果将会不尽人意。下面的句子:

For example,great efforts are made by the American tobacco industry to sell cigarette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where U.S.tobacco export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7 percent in 1974.

在该句中,最难处理的词汇之一就是effort一词,若把great efforts直译为“巨大的努力”,那么译文应为“例如,美国烟草工业为在中东和北非推销香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处理虽然也行得通,但给人冗长累赘之感,如果把“great efforts”转译为动词“力图”,译文就通顺多了。因此,比较理想的译文应为:“例如,美国烟草工业就力图在中东和北非推销香烟,在这些地区,美国烟草的出口量在1974年增加了27%以上。”

英汉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还导致了英汉语言习语表达上的差异。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而语言当中的习语又常常跟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所处的地域和固有的生活习俗联系在一起。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理位置和生活习俗上相距遥远,人们的生活经历、物质环境及社会渊源相差甚远,这就必然导致国家间或民族间的个性差异。因此,这种个性差异使得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更具有丰富、浓厚的民族特色。比如,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者轻松愉快的事情”之意。但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而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人们的生活中的,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吃到。但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正是由于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才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翻译过程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

3.3文化差异与词汇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成分,是语言系统赖于存在的支柱。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

汉语中的表亲关系径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别甚严,既要道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cousin一词笼而统之。同样,英语中的uncle和aunt在汉语中亦无外延相同的对应词。此外,汉语中有人称代词“你”的尊称形式“您”,而英语中却无“你”的尊称形式。这些谦词是汉民族“满招损、谦受益”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词汇上的反映。

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词汇空缺现象十分普遍。但是,词汇空缺只是文化的一滴水,更能反映文化差异的是不胜枚举的词汇意义。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词汇对应关系,双语词典的编辑和跨文化交流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条件之上。但是,对应并非就是“对等”。即使概念意义或认识意义相同,但由于文化不同,包括生活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其包含的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也会有极大差异。

首先,英语中有些词具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对应词则无该种意义。例如,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意义;英语中的gay一词的本意为“cheerful,merry,happy”,但在今天谈艾滋病色变的美国,gay会使人联想到同性恋,而汉语的“开心、快乐”就不会使人产生这种联想。

其次,有时汉语词汇具有某种文化意义,而英语的对应词则没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如“松”在汉文化中象征“长寿”、“骨气”、“气节”,而英语pine则不带这种含义,它只表示一种树木而已。

另外,有时英汉对应词各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如英语中的dragon的文化意义为“怪物、魔鬼、凶残”等,它是一种令人憎恶的怪兽,是恶魔的象征、邪恶的代表。《圣经》中撒旦就被称为dragon。在西方国家中,凶暴的女人被称为dragon,而汉语的“龙”字的隐含意义则恰恰相反,“龙”在汉民族文化中历来都是“神圣、高贵、珍异、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我国古代,“龙”是传说中的“上天”的神物,所以皇帝自喻为龙。可见,英汉民族对于同一事物“龙”所赋予的感彩截然相反。因此,“望子成龙”就须译成hope that hi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如果忽视英语文化差异,机械地将其译成hope that his son will beome a dragon,那就变得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是截然不同的。

4.结语

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系统,而且需要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的渊源与发展,最大程度地了解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使得“完全对等的等值翻译”不可能完全实现。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译入语和源语最大限度的等值,不仅能忠实地表达原文语言层面的含义,而且能够传神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疏通交际渠道,增进文化交流与沟通,了解中西方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把握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针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译文读者的理解水平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避免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缺失,力求实现翻译中的文化“传真”。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邓炎昌等.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杨磊.论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9.

[5]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1993.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文化异同

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语言构成,“习语”的形成经历了长久的人类实践,成为语言文化中隐性的核心元素。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各种联系。于是动物特有的形象、特征、习性和活动引发了人类对于与动物相关的语言富有深刻文化含义的联想。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者来说,熟知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并且恰当灵活地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习语的本质

1. 习语的定义

“idiom”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idios”,最早源于“idioma”,其基本概念是“特殊性的一种表现”。它语义范围不固定。根据《牛津习语词典》的定义,“习语”是与其构成之字意义相异的短语。除此之外,“习语”也被定义为由结构固定、涵义深刻的两个及以上词语组合而成的功能独立的意义单元。

2.英语习语的特征

(1)形式固定

在传统用法中,英语习语的结构是固定的,其中的构成元素及其顺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否则将会导致整体涵义发生错乱。换言之,英语习语具有稳定性,因为它的结构固定,不容随意篡改,所以其内涵也相对固定。

(2)涵义独特

英语习语往往蕴含独特的意义,而不能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也不限于从传统语法、逻辑角度的分析。以习语“catch a crab”为例,并不能从字面意思理解为“用手抓到一只螃蟹”,而意为“划桨时入水太深而失去平衡”。正因为英语习语独特的涵义和简洁的形式而深入语言的精髓,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动物类习语的起源

习语能够反映人类物质世界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进步。通过分析动物类习语的起源,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英语国家丰富多样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

1.源于体育、娱乐活动

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中国,赛马(horse race)都是一项古老而富有趣味性的竞技活动。因此,我们在英语习语中不难发现许多与赛马相关的例子,如Back the wrong horse(看错人)等 。

2.源于军事、政治活动

在英语习语中,有些借助动物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暗喻手法,将政治、军事活动中的术语通过精炼易懂的表述广泛使用。例如:The hawk鹰派/主战派

3.源于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该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准则。受该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同一种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饮食文化中常用动物的特征暗喻人类活动。Drink like a fish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alcoholic beverages) 牛饮

动物类英语习语的来源极其广泛,除了以上列举的渊源,还有来源于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宗教活动等,都为我们理解英语语言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源泉。

三、 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

中文习语和英语习语都因为两种语言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而拥有渊源的历史和长足的发展,都反映了两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思维方式。通过比较掌握两种语言动物类习语的异同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的本质。

1.相同的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

无论是在中国文化还是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猪都被认为是肮脏、贪婪的代名词。猪在文化作品中的形象也经常以粗鲁笨拙示人。英语习语很好地反映了这一动物形象: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牛弹琴)

同样地,在中国习语中,猪的这种形象也被反映地栩栩如生,例如 “猪狗不如”, “猪头猪脑”, “人怕出名猪怕壮” 等等。

2.中英动物类习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在英语语言国家,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人们对狗的喜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在语言中尤为突出,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意既每个人都有扬眉吐气的一天。而在中国文化中,狗总是以低贱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脑海中,例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 等。

蝙蝠在中国文化意像中因谐音“福”而备受中国人喜爱。而在英语语言国家,蝙蝠被认为是丑陋、盲目的象征,吸血蝙蝠更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英语习语对这种文化意像有很好地反映。 As crazy as a bat (very crazy ,疯得像蝙蝠)等。

动物的生存首先与自然因素息息相关,即使同一种动物对于生存在不同环境,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所带来的感受和产生的情绪也未必时时相同,所以由动物名词所构成的习语所表达的含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便既具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千秋,呈现给我们一幅生动有趣的文化图景,也为我们深刻掌握英语语言的本质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Mc Carthy,D.J.American Idioms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2]牛津大学出版社. Oxford Idioms Dictionary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林祥达.英文成语典故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