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 G315 [文献标识码] A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当今社会的竞争,主题是社会经济和软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和软实力的建设靠的就是人才。没有一支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是空谈。故而,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急速增长的中国而言,不可不谓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
1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支持和保证
什么叫人才?人才就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都较高的劳动者。它是生产力中最核心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与能源、信息、财富等资源相比,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到目前为止,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已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我国也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相对来讲,起步比较晚,所以无论是专业方向的人才还是管理方面的人才,在面对当前以爆炸速度增长的经济发展来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目标要求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支持。[1]由于自主创新面临的技术和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很高,创新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其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而这两者的载体就是创新性技术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 科技人才的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1 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较量。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民财富增长和人类生活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将对各国发展和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人类社会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科学理论的突破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技术的突破已成为产业加速的内在动力,以新技术催生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开拓新市场已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鲜明特点,处在深度调整转型期,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增长点、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的发展,带动信息产业及其众多相关产业加快改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方兴未艾,带动健康产业、现代产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产业不断壮大。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基因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这些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重大突破,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态。总的来看,科技创新内在规律驱动和全球发展巨大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迸发出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2.2 人才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呼唤科技创新的需求。
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创业实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在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培养人才队伍的导向,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上来,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着力改变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发展方式粗放特征明显的模式,逐渐解决发展代价过高过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和谐社会,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就迫切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机制的战略支撑作用。我们必须主动地把握全球科技经济发展新趋势,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顺应时展的需求,对人才管理不断完善,所属业务不断创新。坚持以“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己任,充分发挥焦作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为政府、企业、各类组织和个人提供科技情报传递、课题研究、科技查新、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和网络建设等多方位服务。根据区域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振兴焦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服务。
2.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健全创新创业机制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人才队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在充分发挥作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长远发展也非常重要,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完善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机制,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前提应通过对世界科技热点领域的“跟踪”研究,从不同层面展开。在人才建设队伍的建设中注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倡导引领型科技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科研强调成果集成与产业化和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创新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业人则可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才会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创业路上需要创新时刻相随,创新思想需要通过创业来验证。把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搭建技术进步的良好平台,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3 探索科技人才的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机制完善的方法
3.1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
有效的人才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突破的内生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技术和市场上的领先性等特征。这种特点决定了在人才建设上要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组建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平台、技术、基地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要建立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机制,构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互相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提高人才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的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激活在实践中的科技创新动力,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完善创新创业机制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人才继续教育制度,以定向培养方式,企业培训科技创新人才,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成果申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3.2 创新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人才成长经历着从“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等基本发展阶段。潜人才阶段的创造性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人才成长的可能性和潜力空间。当前高层次人才开发远远不够。各项人才培养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充裕的研究时间和配套资金,以及各种深造的机会,切实增强他们自我开发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意一点,人才是需要培养和发挥的土壤的,我们在建设人才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两点:第一,提高人才的社会保障机制,优化生活环境,让人才能够在我们的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后顾无忧;第二,优化企业生存环境,让大量人才能够有一个宽大的竞技台,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能,能够使潜人才在宽松的市场氛围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显人才,或能够进一步成长为领军人才。
另外,要建立创新科学考评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使用等环节,不断优化人才配置,体现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要完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按照发展的标准,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片面平衡等条条框框的制约,多加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推进创新型人才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种类型的人才。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分创新型人才的层次和专业,依据其成长、发展的规律,细化各职各类人才在品行、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加快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责任制。促使各类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发挥其最大效能。
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健全市场配置机制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人才支撑进步,发展孕育人才。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才资源、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优化配置,并产生客观效益的过程,人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支撑作用。就企业人才的成长及其队伍建设而言,根据具体情况,首先要健全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作为市场配置的实现机制而起作用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包括供给主体的竞争即人才之间的竞争和需求方的竞争即用人单位的竞争。在透明、公开的前提下,把创新创业人才的选用交给市场。
总之,科技人才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业绩直接体现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发展方向。这就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科技人才开辟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搞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把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与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完善创新创业机制,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年度高教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高校协同创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GJYB24)的研究成果。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实现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发展重心也逐渐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基于这种发展转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高校注重内涵发展,办出特色,出名师,育英才。2011年,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理念,强调以协同创新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随后启动实施并认定首批由高校牵头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深化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和发展途径。由此,协同创新构成了新时期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途径。
一、多维度理解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是国家主动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具体体现。它旨在破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三大主体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的局面,以整合国家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在国防、能源、交通、安全、民生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战略要求,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功能和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协同创新不仅被视为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举措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点,也被视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新途径。作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新途径的协同创新,从不同的维度看具有不同的实质。
首先,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创新是目的,协同是手段。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协同创新不同于联合攻关,后者是在项目之下,为完成项目需要而聚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联合攻关,一旦项目完成队伍便解散。协同创新的核心则是需要破除协同单位的行政界限和条块分割,共同组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一支稳定的队伍,持续朝着共同的科研方向进行攻关并产出成果。[1]因此,协同创新与国家的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紧密相关,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11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以管理创新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提升创新能力。这种管理创新既涉及宏观层面的科技、教育、人事体制改革,也涉及微观层面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科技、人事等管理机制)和确保协同创新平台高效有序运行的各种体制机制的创新(包括协同单位的沟通交流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
其次,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主体,既指举办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指具体办学实践的主体。前者指举办高等教育的国家、企业或个人。在这种意义上,高校有公立、私立或公办、民办之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步改变国家作为唯一办学主体的格局,转向包括企业、个人等在内的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这既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穷国办大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后者指开展具体办学实践的主体,就当前而言,高校仍是唯一的主体,这使得高校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但在协同创新视域当中,高校可以与协同单位共建平台,共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培训等活动,因而各协同单位都能够参与到高校的具体办学实践特别是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甚至队伍建设当中。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具体办学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并且,随着高校协同创新的进一步深化,上述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办学主体都将趋向一致的也即多元化的发展。
再次,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开放办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逐渐改变其封闭的“象牙塔”形象,日益强化与社会的互动,积极融入社会之中。即高校逐渐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使具体的办学实践更加社会化、更加国际化。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因而也就更加显著地促进了高校开放办学的进程。从这个意义说,协同创新无疑也构成高校开放办学的新途径。高校以协同创新的途径,一方面吸纳社会各界的力量投入到高校办学实践之中。
二、当前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
协同创新在高校的管理改革、办学主体多元化、开放办学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落实协同创新的具体举措的“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便获得了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00余所高校,开展了不同层次、模式和规模的协同创新;有近80%的中科院研究所、近60%的骨干企业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组建当中[3]。从这些具体实践中,可以大致概括出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五种基本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模式。该模式主要突出高校之间在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搭建新的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例如,2011年由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京内外11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起成立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全方位合作高校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该联盟致力于在工程技术拔尖人才培养、领军人物培育,打造多校对多企的协同创新平台、解决行业企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对接国外著名高等教育集团等国际组织进行国际协同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创新[4]。
二是校所协同模式。该模式主要突出高校与科研院所在面向自然科学前沿、重大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强强联合,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并致力于使之成为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术高地。这在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特别是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中,是一种典型的模式。
关键词: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区域协同创新;产学研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6.39.055
一、发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20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人们对创新实践的认识发生变化,发现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复杂的联系。创新理论的研究变成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学科无法解决创新涉及的所有方面的问题,要想对创新做全面的研究,必须具备多学科的视角。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出现开放化、网络化、区域化等很多新的趋势。单一主体难以独自完成重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早已跨越区域的界限,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并整合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鲜明特征,是保持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研究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在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下,面临着创新战略调整和加强区域科技发展和合作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国家及区域改变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科技资源在国际间的配置,加强区域间的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在科技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解决自身的区域科技发展问题。当前我国区域间科技合作水平不高,区域间协同创新驱动不足、资源分散且分割、缺乏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机制、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还很突出。OECD的研究报告曾经指出,中国存在很多“创新岛屿”,岛屿间知识溢出受到限制,造成中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协调。如京津冀地区,其科技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仍处于浅层、初期合作状态。行政壁垒造成三地的科技资源流动难和共享度低,三地的产业虽各有所长但同构竞争也很明显,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差较大。北京作为全国科技“高地”,向河北周边转移的多是落后产能技术,未能真正带动河北科技发展。京津两个实力较强的区域,对河北的资源虹吸作用大于效益的辐射作用。这些都造成京津冀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联带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可以说,未能建立起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是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特定区域的发展而言,已经到了需要通过区域间合作来解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难题的阶段。从国家层面也越发重视跨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问题,促进跨区域的科技合作已经作为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来研究和推进。而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促进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整合,带动各个区域的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内涵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点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经济边界的消失,从经济意义上,区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区域成为一种经济利益体。与之相对应,企业的创新活动首先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形成区域整体的创新合力,再谋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与合作。在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成为创新系统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包括:(1)在省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特定区域范围内;(2)以企业、研发机构、高校、政府、中介机构等为主要创新行为主体,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物质等为创新资源要素;(3)通过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之间相互作用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而结成网络关系,并与制度和政策环境等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性:区域创新系统是众多要素及其结构和关系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其自身是具有一定运行规则和规律的完整体系。(2)区域性: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关系网络结构和制度环境形成了特定区域优势,为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企业等的创新活动与区域结成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区域性还表现在,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区域科技源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被区域经济社会资源所支撑。(3)开放性:尽管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但是,其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效果,区域创新系统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的交流,通过资源和能量的交换促进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有效整合区域内、外的资源,并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环境保障,引导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而提升区域的科技实力和竞争优势。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是复合型的,不仅包括区域的科技创新,还包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内容。为了聚焦研究问题,本论文着重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问题。
(二)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点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科技中介)跨越省级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其他各类创新主体协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共同调动、整合区域间的科技资源,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独个体和单个区域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
与其他形式的创新系统相比,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由于跨越省级行政区使得资源的流动有一定障碍。在庞大的系统内拥有复杂而相对松散的创新网络。系统内各区域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优势。并且,系统的创新绩效需要从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面考虑。不同范围的创新系统的特点比较见下表。
与国外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相比,本文所论述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具有特殊性:
第一,区域的内涵不同。国外学者所研究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主要是以经济空间、组织空间、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等为区域范围的划分标准,而本文所论述的“区域”界定为省级行政区划下的区域。这种界定主要是考虑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省级区域相对更具独立性,也经常作为区域主体参与各种竞争与合作,特别是在区域间科技合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国地域广泛,区域划分层级较多,省级行政区划的区域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区域,是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的首要区域单元。同时,较低层级区域与较高层级具有隶属关系,低层级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高层级区域的统筹指导之下,如果不对区域加以界定,就会使讨论陷入重复交叉的局面。
第二,协同创新主体不同。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主要是依靠市场主体开展协同创新,即便是跨越不同的经济空间、地理空间、组织及文化空间的科技合作也主要是由企业等市场主体来推动和主导的。而中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改革时期,其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方式等具有特殊性,使得中国的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不仅包括各类企业,还包括各种类型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甚至是政府部门。
第三,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不同。国外学者在探讨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时,更多地聚焦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市场环境以及地理距离等,而对于政策的影响、区域文化和区域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关注度不高。但是,中国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问题,则必须考虑区域政策、区域战略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创新主体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三、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
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论述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等特性。
(一)高度复杂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高度复杂性表现在两个层面: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1.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拥有多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并且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不同要素,要素之间进行无序运动形成复杂的创新网络。创新网络由系统内的结点、结点间的链接、能量的流动、外界催化因素等构成,各种要素之间形成复杂多样的网络关系。
2.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多元主体,这些主体在系统演变中不断竞争与合作,积极适应系统环境,自主对外界因素的刺激作出反应。即便没有统一的作用规则和方向,各种主体也会在自主状态彼此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达到一种稳定的有序状态,其核心思想是“复杂性来源于适应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于解决复杂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理论指出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起源于个体的适应性,这些个体不断与环境和其他个体间相互作用,在适应和改变环境中也在改变自己,并促使系统涌现出新的结构、现象以及个体的更复杂的行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在整合创新资源、应对环境变化、促进创新链条各环节顺利运行的前提下相互作用,促进系统达到较为理想的创新绩效。
(二)开放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子系统之间,还体现在系统内部对外界环境的开放性。这是因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处在科技一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环境的大系统之中,科技创新链的每一环节都是开放的,源源不断进行资源交换,与外界有广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在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系统协同演化的过程中,不断有物质、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累积达到一定的阀值时,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便可借助这些能量,克服其自发的独立运动,而产生功能、时序等方面的协同运动。此时,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要求系统内不同创新主体和不同子系统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创新行为,围绕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目标协同运动,并同时使创新系统始终保持开放状态。
(三)非平衡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始终处于远离平衡状态,这是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知识和技术的生产等,都会促使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打破旧的稳定体系,建立新的稳定体系。而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限制造成系统的不同子系统资源的结构性稀缺,形成区域间的互补性和共生性,为跨区域科技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并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资本等能量交换,促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破除旧的结构、建立新的结构,整合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竞争与合作中获得有序的发展。系统远离平衡态并波动起伏,又会造成要素自身内部和要素之间彼此竞争和合作作用,导致系统产生放大涨落效应,使系统获得协同发展的动力。那些能够导致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正效应的称为“良性涨落”,而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带来负效应的被称为“不良涨落”。通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机制,主导和控制系统的涨落,使良性涨落抵消不良涨落,形成正反馈机制,推动创新主体间的协作与竞争,进而形成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四)非线性作用机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作用机制表现在科技创新系统的竞争与协作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复杂的,表现出一种交叉往复作用特征。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演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要素间的竞争。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和要素会对外界的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会对环境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和适应能力的差异也会造成系统内的竞争,进而促使系统离开原有的平衡状态进入新一轮的演化过程,自组织演化又将引领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向新的有序结构演化。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非线性作用,是加速系统内的要素整合配置的助推力,能够促使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实现;也能够使系统内的各个创新主体通过非线性作用机制构建创新网络,促进不同主体之间加强交流沟通、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展创新活动;进而,通过系统内外部影响因素与各个创新主体行为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实现预期的协同创新绩效。
四、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这种特殊的协同创新方式是如何开展的,相关要素间的结构和作用方式如何,以及创新主体为了实现创新目标和绩效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等问题是相关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机制范畴。一种观点从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的内在需求和战略选择出发,作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来源,认为政府有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企业有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高校及科研院所有提升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需要。另一种观点则从资源要素配置角度出发,认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中通过竞争与协作而形成的非线性关系,其目标是实现各要素的协调合作。此外,还有一种观点从多维视角探讨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认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创新主体的需求激励、创新生态体系的打造、创新系统内部自组织的过程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进程推进等机制来实现;或者认为跨区域创新系统具有自主性、自稳定和自协调的特征,并能实现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
北京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汇聚了大批技术转移机构、高科技人才、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创新要素高度聚集。中关村作为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也是我国技术交易活跃、技术转移服务业快速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新模式和新机制不断涌现的创新区域。在提升中关村创新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技术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通过技术转移、技术投资吸纳和引进全球高端创新要素的机制和模式。
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现状
1.技术合同额持续增长,对外输出以高技术产品为主
近年来,北京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技术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已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已成为推动北京对外贸易增长的一个亮点。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1579.5亿元;2011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1890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国的40%。其中海淀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就占到了全市的40%以上。
2011年北京市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7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41.4%,占全国的69.2%。出口技术主要流向伊朗、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对美国、芬兰等美洲和欧洲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也在加大。
2011年,北京市技术进口快速增长,总额4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2%。技术来源国家和地区共有42个,合同金额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美国、芬兰、德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荷兰,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总额合计占总金额的85.6%。
2.跨国研发机构大量入驻,推动技术研发国际化
北京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投资环境、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大量跨国机构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机构。截止2011年底,本市外资企业共计2万余家,其中经营范围涉及“研发”的达到1222家,拥有实体研发中心的达到260家,包括微软、壳牌、三星、拜耳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经市科委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中外资企业数量为53家。这些跨国公司所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投资,通过内部研发、与国内企业或高校合作开发等方面,能够将国外先进知识、技术带入中国,同时也能够促使先进技术的国产化,有效缩短国内与国际先进技术间的差距。此外,这些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研发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技术外溢效应,加速北京技术研发的国际化,推动首都创新体系向高端发展。
3. 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
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到海外建立研发基地,以充分整合利用全球各类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1年8月底,中关村企业在境外设立的研发机构数量已超过100个 ,如用友软件在日本、博彦科技在美国、清华同方在美国和新加坡分别设立了研发机构,这些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除了探索“研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化经营体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是用来跟踪东道国先进技术,整合相关创新资源,为国内研发中心寻求技术合作伙伴。
4. 海外技术人员在京创业氛围活跃
大量海外技术人员在北京创业,为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增添了活力。北京作为我国科教资源最为密集、创新创业要素最为丰富、国际化服务程度较高、创业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区域,对海外高端人才的跨国创业产生了较强的“磁场”效应。以中村科技园为例 ,截至2010年底,中关村科技园聚集海归人才已达1.5万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企业注册资金总额累计超过50亿元。大量留学、工作于发达国家的海外技术人员的归来,不仅带回了全球领先的技术(理念)和先进的商业模式,还有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大量的海外投资资金。此外,海外归国人员站在全球高度选择项目、整合资源,实现了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也带动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海归浪潮的洗礼下,中关村不断成长,新的产业和新的要素不断积聚,产业类型逐渐丰富,由IT产业一枝独秀扩展到集成电路、通信、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及创意创业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5. 国际技术转移对接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北京市科委等部门积为抓住创新资源国际整合的机遇,极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平台,促进北京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北京重点产业发展,包括落实国家战略建设“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发起成立成员包括4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组织及机构的“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为北京招引全球创新资源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北京市各有关单位积极筹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品牌活动,如北京国际设计周、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北京国际农业种业峰会等,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活动推动了北京企业与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合作,促进了大量国际科技资源落户北京。连续两年召开的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已经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品牌。2012年召开的第二届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7家国外技术转移机构携带600多个项目到京寻求合作。
北京地区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1家,占全国的10.5%。目前有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中科院计算所、中国农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12家机构开展了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并探索形成了技术引进集成、建立成果转化联合体、中试培育推广、技术成果评估拍卖、示范推广、资本运作等各具特点的技术转移业务模式。同时,以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为契机,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在中关村西区共同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2015年实现入驻机构达到80-100家,形成3万平方米的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目前,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入驻14家机构。这些机构在国际技术转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近两年来促成4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项目签约,成交金额超过3亿元。中关村西区已初步显现了国际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成为了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高地。
6. 北京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
技术贸易:开展跨国技术转移的初期,大多是通过技术贸易获得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使用权、产品制造权或销售权的使用权,实现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改善。目前,国际技术贸易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技术许可证贸易、技术服务与咨询、特许专营、合作生产,以及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许可的设备买卖等。
跨国技术入股成立合资企业:由于国内及自身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为了能够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北京很多企业通常会采取与掌握其所需技术的发达国家的企业或技术人员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以实现新技术的跨国输入。一般来说,这类合资企业的创建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双方共同出资,同时外国公司或个人以技术许可的方式,授权合资公司使用该项技术;二是由产品生产国企业单独出资,外国公司或个人以其掌握的技术作为资本,按一定比例持有新公司的股份。
战略技术联盟:跨国企业之间为了技术创新活动而实施开展的涉及技术研发的战略性合作。目前,北京跨国企业间的战略技术联盟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跨国公司或其所属实验室之间以协议或备忘录的形式规定具体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此为初级联盟形式。通过合作生产和合作开发研究,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合作双方可以获得彼此有关的经验和技术,合作研究与发展成果为双方共同享有,专利权、版权均属双方共有。二是不但在研发方面签署合作协议,而且在生产方面也进行风险共担的“合资生产”。三是不但包括研发、生产,还包括促销方面的有关条款内容,即合资建立专门的技术促销公司。
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可以利用当地在人才、市场和科研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同时通过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不仅推动企业的研发活动全球化,同时也推动技术的跨国转移。
跨国企业并购:跨国企业并购是指将优势企业生产技术、渠道或其它资源买断,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技术转移方式。目前,跨国企业并购的模式主要包括:强化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自己主导产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整合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自身主导产业的一些非核心技术;突破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自己非主导产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渐进模式,即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自己非主导产业的一些非核心技术。
跨国(跨区域)创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国际间交流渠道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跟着人跑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持技术跨国创业主要是指,那些掌握了一定新技术的高端人才以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新技术,同时利用自己在海外所积累下的人脉资源,来到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园区进行技术创业的方式。跨区创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带来对技术前沿的敏感嗅觉,对创新方向的把握和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以及对工艺流程的掌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北京国际技术转移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相结合国际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有:产学研用结合中企业主导作用不强;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技术转移中信息不对称,科技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现象并存;学术界的科研成果技术集成性和应用性不强,与企业等技术需求方对技术成果的集成性和应用性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缺少中试环节的风险分担机制,在解决技术进入企业方面存在技术转移“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第二,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育有待成熟。主要表现在:许多从国有事业单位转化来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市场化程度低,国际技术转移的实践、经验与能力也明显欠缺;各类服务机构力量分散,缺乏协同;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个性化服务能力尤为欠缺,绝大部分服务机构的全球链接能力和功能远不能满足需要等。
第三,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及信息不够顺畅。一是渠道相对狭窄不稳定。虽然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是过去的计划经济思想依然留存于众多的企业中,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还不习惯与各类技术研发机构直接通过企业关系来实现技术的跨国转移。中国企业从国际引进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多数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或者说要频繁跑到国外,成本较高;国外企业也希望向中国转移技术,最缺少的也是合适渠道。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心问题。外国企业由于对中国情况不了解,对知识产权保护、潜在合作方信用和实力等存在担心;而中方企业也很关心外方企业的水平,希望与更为优秀的机构合作。
第四,从国家政策体系上,原有技术市场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原有的技术市场政策已实施了近30年,当前,面临全球范围日新月异的技术转移新趋势,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技术转移的特殊重要地位与作用,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开展新一轮制度创新和系统性政策设计。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制度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也需要在基本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开展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1. 适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加快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技术以各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密切关注并广泛参与的战略性活动。北京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将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加快国内外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方面加快步伐。
2. 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北京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优化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3. 聚集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推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是新世纪中央对北京工作的要求”。根据世界城市的发展特点,其必须具备经济实力雄厚、国际高端资源流量与交易量巨大、全球影响力等特征。北京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将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及后金融危机时期科技、人才、资金等全球创新要素聚焦中国的战略机遇,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加速国际高端资源向北京转移,提升北京的全球影响力,促进产业发展,抢占新经济制高点,推动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关键词:采矿工程;系统工程;发展;现状;趋势
一、引言
由于采矿工程所涉及大的范围较广,且作业环节也较为繁杂和分散,要想更好地实施采矿作业,获得最大化综合效益,就必须要从整体上对其实施全面且合理地协调,而这也需要通过系统工程才可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和系统工程的结合,将不同学科内容交叉与渗透,并在采矿工程中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化数字技术,以此提升整个采矿工程科学性与准确性,为采矿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采矿系统工程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一)采矿系统工程特点
采矿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由采矿工程和系统工程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学科,目前该工程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与重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体性,由于采矿工程自身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也相对比较多,且作业点也较为分散,因此需总体上来实施协调,而这也正是采矿系统工程的一个主要特征。第二,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信息发展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采矿系统工程也随着这种变化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采矿作业中,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均日益科学化、成熟化,综合性探矿技术也得以广泛地应用。第三,边缘性。在以往采矿工程中,脱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而随着系统工程的出现,伴随各学科间互相交叉以及渗透,出现了一些边缘性学科,即地质统计学科、安全系统工程学科等,使得采矿工程各领域均实现了信息化、科学化。
(二)我国当前采矿工程发展所存问题
第一,在应用范围上,尽管我国采矿事业在计算机信息软件上取得的进步较大,但是和国外软件相比,其自身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仍旧比较低;第二,在采矿作业中,所采用的硬件设备仍旧较为单一、老旧,总体实力较差,所用设备还不是很健全;第三,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采矿工艺仍旧是传统的工艺,大多采用的模仿或者照搬的方式,采矿技术满足不了采矿工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三)发展现状
基于上述内容的阐述,下面笔者就采矿系统工程中的井下开采煤矿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从我国采矿工艺的历史变迁以及演变情况来看,发展至今,我国井下采矿工艺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连采工艺、综合机械采矿工艺、爆破采矿工艺以及普通机械化采矿工艺,在这几种采矿工艺中,综合机械采矿工艺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艺,该工艺是把井下所有工艺均转变成为连续且机械化的作业,该工艺不仅减轻了采矿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还大大了其工作的成效与安全系数,在其生产流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即割煤、采空区处理、运煤以及工作面的支护等。而普通机械采矿工艺则是指其装煤工序与落煤工序为机械化作业。而在爆破采矿工艺中,落煤工序主要采取的是爆破法,而装煤则采用的是人工手工操作的方式,运煤采用的是机械化方式,在工艺中,打眼为关键环节,在进行该项工作时,应按照施工现场顶板条件、煤层的厚度以及节理裂脱发育的实际情况等来明确爆破打眼参数。连采工艺从其实质上来讲,该工艺其实就是上述综合机械采矿工艺的辅助或者补充,该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煤柱回收与煤房掘进。
三、采矿系统工程新发展趋势研究和分析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采矿系统工程除了具备采矿工程特点、规律以外,同时还具备系统工程的特点和规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要遵循其内在规律,对系统工程中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合理且科学的应用,按照实践过程中所存问题以及具体的要求,不断探索出新方式合理且科学地优化采矿工程的设计工作、规划工作以及其施工等。采矿系统工程新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工程为一个环境变化大、目标多、随机性强、变量多以及因数多等动态过程,其必须要在各种技术的统一、合作与协调下,利用多种不同研究的方式来综合进行研究和考虑。由于该工程系统结构比较繁杂,具备多环节以及多层次特点,同时各矿区之间的条件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矿产资源的实际条件又各不相同,所涉及到内容不仅多,同时其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对此,需从全局出发,站在更高层次来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扩大其研究的范围,扩展其研究的对象,这样才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二,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采矿过程中应增强其可视化作用,广泛应用各种先进技术,促使我国采矿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不断完善软硬件系统。同时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应广泛应用各种采矿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借助于各种高新技术来不断优化其采矿的方式,逐步向采矿工作自动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采矿工作的效率。
第三,基于采矿工程的实践和采矿系统工程功的理论,促进采矿系统工程研究方式的更新,使其理论研究结果转移至采矿事业实际应用,通过理论来创新技术,以此促进采矿工程的实践发展,通过实践成果推广采矿项目,使其成为一个合理且科学的循环链。采矿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以新学科的广泛应用,使得该工程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成熟,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种技术指导下,不断融合与交叉,展现出了一种新发展面貌与趋势,使该工程迈上了一个更高且更新的台阶。
第四,采矿工艺的新发展趋势。随着矿产生产集约化与自动化程度提高,在一些矿区生产过程中,若其具备一定地质条件,可将其生产模式逐渐向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不断地简化采矿流程,尽量减少在采矿过程中所需的地面设施。同时还应加大短壁采矿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实现机电的一体化和自动化。此外,还应提高采矿工程的网络化与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利用不同矿用摄像器、控制器、通信终端以及传感器等对矿井工作面实现自动化监控。
第五,随着该工程软硬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在市场经济化这一形势下,在采矿作业中,所用软件的价格与市场也逐渐规范化、合理化,而这也使得矿用软硬件逐渐向商品化这一特征转变,继而推动采矿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使其更为规范化。此外,通过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其今后发展过程中,综合性的实时监测系统也必将成为其发展的主要趋势,逐步向实用化与科技化方向发展,借助于微型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善其研究软硬件,使其更为灵活。
第六,在采矿系统工程今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井下开采煤炭技术上,必须要对现有的这些开采方式和工艺进行改进与完善,对巷道布置不断进行优化,尽量简化。同时还应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健全采场围岩的相关控制理论,采取高效、合理且科学的各种控制技术,以此确保井下煤矿开采活动有序的进行,确保其活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此外,还应加大新型支护设备设施的研究,做好冲击地压的各项防治工作,利用系统工程,对冲击地压进行模拟,从而明确相应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志国,毕殿涛.简述采矿业系统工程新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32.
[2] 程可俊.浅谈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和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3] 贾斌.关于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技风,2010,(5):113-113.
[4] 张引良.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