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的科技发展迅速。“千里眼”,“顺风耳”已出现了。日行万里已不是幻想。可是在这似乎美好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环境污染。
电的发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现。电视、电脑、手机、吸尘器等等一系列现代工具已经代替了手。很受人们欢迎。可是,它们需要电来发动,电煤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是极不利于人体的。
一次性筷子,看上去很卫生。可是这些一次性筷子是砍伐树木所制造的。一棵成长二十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双至8000一次性筷子。我们一年就要吃掉1000万箱一次性筷子。
汽车、飞机等一系列的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但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尾气,会污染环境;飘向天空,会形成酸雨;被人体所吸进会有生命危险......
现在的环境已经被极度污染,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爱护环境
关键词 专业技能课程 “两课”评比 专业课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31
Professional Skills Courses "Two Courses" Competition to
Promote Teachers' Competence Development
YAN Min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Yangzhou Business Branch,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Abstract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author to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skills curriculum "occupation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two courses" appraisal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racks surve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summarize the evaluation factors of the "Two Course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Two Courses" teaching ability appraisal.
Key words professional skills course; "Two Courses" appraisal;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 teaching ability
教育教学能力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教学能力提升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核心。①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自2010年以来,江苏省各个职业学校积极开展“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新形势下专业课教师正在以“两课”评比作为强有力的抓手,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课堂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的实战经历,跟踪调查本校同期参赛的专业课教师,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1)“两课”评比前后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对比;(2)“两课”评比促进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1 “两课”评比前后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对比
1.1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一般能力(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课堂掌控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三维目标制定能力、学情分析能力、媒体选择和运用能力等)和教师特殊能力(专业动手操作与示范能力、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专业课程开发能力等)。②这与“两课”评比评分标准中所考察的目标确立、学情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资源整合、教师素养这几个方面相吻合。
1.2 “两课”评比前后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对比
笔者通过自身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并获得了省级示范课的实战经历,同时跟踪调查本校同期参赛并获得省级示范课或研究课的其他九位专业课教师的备课、上课情况,历时一学期。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参赛教师本人、同行教师以及参赛教师所授课班级的部分学生。此调查共发出问卷210份(参赛教师10份,同行教师100份,学生100份),主要调查10种教学能力。笔者对所收集问卷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统计,并列表直观清晰地反映出“两课”评比促进参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参赛教师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专业课教师都认为参加“两课”评比增强了各项教学能力,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学习和运用、学情分析以及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方面,由此可以推断本论文命题成立。(2)从参赛教师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的调查结果对比显示,数据相差很大,即教师参赛之后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明显高于非参赛教师评价(同行评价),进一步说明“两课”评比对参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直接影响。(3)本调查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各项构成的理解程度可能存在不足,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结果。
2 “两课”评比促进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2.1 “两课”评比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设计。“两课”评比是以说课为形式,参赛教师重点说明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而这些必须在先进的职教理念的指导下去研究。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程度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素质提升为根本等先进的职教理念,并且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以“理论知识够用,注重实际运用”的原则,随时补充、更新行业技术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真正把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样才算是成功的专业课教学,在“两课”评比中,才能凸显特色。
2.2 “两课”评比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如何让职业学校专业课课堂充满生机、生动有趣,学生愿意学,教师愿意教?令每位参赛教师费尽心思。为了获得省级示范课,参赛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创新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专业课教学,根据岗位需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岗位标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岗位生产任务或项目,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就应该呈现一个具体项目或任务从头至尾的完整过程,应该呈现(或模拟呈现)企业实际生产的过程。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创新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生产过程的六要素(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验证―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
在本次调查的十位不同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中,就有八位教师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这种模式下的专业课教学过程,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的突出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的能力达成为目标,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3 “两课”评比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能力
客观正确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专业课教师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特别引入企业行业专家评价的立体多元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成为“两课”评比中的亮点。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接受岗位标准的评估,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企业的氛围与环境,体验到真实的评价,体验到课堂学习与岗位需求的差距。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从中找出问题,找出差距,找出修正进步的空间,学会真正的学习,培植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实现课堂学习与工作岗位的直接接轨,真正体现专业课为岗位服务的宗旨。
2.4 “两课”评比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教学反思是“两课”评比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基本判断,不能空洞,流于形式,要做到:准确提炼教学设计的优点、特色,如实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问题改进的思考。几位参赛教师一致表示,即使在“两课”评比之后,每上完一节课,总会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度、学习情境创设的合理性、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多方面反思教学,这已经不自觉成为一种教学习惯。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得与失,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丰富的经验,将其投射到下一节课堂教学当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良性循环。④
笔者参加了2014年能源化工类的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获得了全省示范课第二的成绩,从个人的实战经历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的获奖案例来看,在备赛的过程中,教师的各项教学能力都明显提高。因此,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引导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坚持在岗学习和校本研究,跟踪企业人才规格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化教学水平,从而推动了教学能力的发展。
注释
① 范慧芳.“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实践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34-136.
② 梁方.“两课”评比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讨[J].才智,2013(35).
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了,日新月异,每天都有东西发明。什么隐形眼镜、掌上电脑的都有。而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运用。而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利大。为什么我会认为是利大呢?因为科技发展了,再加上人们的正确运用,就能给每一个人都带来好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但当初人们研究并利用是为了制造武器——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核能,能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无数的人民断送了性命。而现在原子弹的利用,更多的是用来建造核电站,把核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做贡献。
还有比如电脑。我们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这当然好。可也有不好的,如果是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那就是不好了。就是说电脑对什么人来说都有好处和坏处。对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是好的;对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的那是不好的。这是使用的人使用的正确不正确的问题。
因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好也有坏。好和坏都有使用者自己来决定的。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它的利弊也是由使用者来决定的。
六年级:渝后婧天
关键词:现代科技伦理学;低碳理念;环境伦理;利弊权衡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1
低碳理念作为一个新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当今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许多人寄希望于“低碳”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方案,努力宣传低碳理念,使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低碳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良策。不过,国内外也有学者指出这一理念存在的弊端,并对其真正目的提出大胆怀疑。这些正是低碳理念引发的现代科技伦理学思考。本文即以此为选题背景,分析当今典型低碳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探讨低碳理念的现代科技伦理学意义。
一、现代科技引发的低碳理念
(一)现代工业高碳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工业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工业多是以化石燃料作为能源,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虽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不被算作污染气体,但是这类富含碳元素的气体排放会打破地球自然环境长期以来的碳平衡,由此引发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难题。其次,现代工业不仅有高碳排放,也有高碳需求,个别二次加工的工业产生大量原料与能源的浪费,这种浪费直接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问题的加重使人们开始觉醒,意识到碳排放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了解决高碳排放问题并呼吁更多人对环境加以保护,低碳理念得以产生。
(二)现代科技的便利带来浪费
现代科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这种便利会时常让人在不经意间造成浪费,甚至还会被一些不自觉或低素质的人故意浪费。例如,现代科技发明了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塑料袋,塑料袋的确提供了便利,可是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也存在大量碳排放,免费塑料袋的普及更是一种浪费。
(三)现代科技的人性与自然追求
现代科技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高碳排放存在大量负面影响,显然是现代科技错误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方向是追求健康、人性化,以及与自然相和谐。其实,现代科技对自身加以否定之否定,将其带来的现代工业高速发展与其自身本质上对人性与自然的追求辩证地统一起来。所以,低碳理念是现代科技发展中新的尝试。
二、低碳理念带来的伦理思考
(一)低碳的利与弊
当今世界由现代科技引发的高碳排放对地球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只有限制碳排放、合理控制碳排放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低碳理念的目的即是减少碳排放,其提出是有利于环境问题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许多人质疑低碳理念能否改善人生活,低碳理念意在限制人们的碳排放,这也限制了人们利用资源、享受资源的权利。人们也应思考是否以一味的节约来达到低碳理念的要求。还有理论提出,低碳理念时西方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的阴谋,这种观点也具有参考价值,告诫人们在面对低碳理念时要权衡利弊。
(二)环境伦理
高碳排放无疑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此时我们应该思考为了经济增长放弃优美自然环境是否值得。这就是现代科技带来的环境伦理思考。环境伦理指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作为文明的人类,在发展中应当遵循环境正义、代际平等、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原则,破坏环境既是对地球生态的破坏,也是对人类自身健康的不负责行为。低碳理念正是对环境伦理的遵循,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阴谋”论
有人提出低碳理念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阴谋,虽然该理论未得到证实,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明确如何践行低碳理念。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都不愿做出让步,这些现象直接反映了在低碳领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低碳理念也许是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环境、限制他国发展的措施,在低碳领域,发达国家享有更多话语权。这一问题就是低碳理念引人深思的方面。
三、低碳理念的全新实践
(一)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经济发展中,不仅仅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应注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争取达到以低碳方式达到同样的生产效率。
在经济发展和低碳理念发生冲突时,采用碳排放权交易、购买碳汇林等方式保证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制定相关经济政策,重点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相关经济模式的实践和发展,用低碳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只有人人参与,才可以将低碳理念传播开来。
推广节能灯、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都是生活中低碳理念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颁布的“限塑令”,就是推崇低碳理念的一次实践。倡导公共交通也是低碳理念的体现,增设合理的公交线路、推进地铁建设,还应逐步改造公交车燃料系统,采用天然气等相对清洁的燃料,或采用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型客车运营。
(三)低碳技术研发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为了实现低碳理念,许多新技术被研发出来,用以减少工业和生活中的碳排放。例如,汽车的动力回收系统和电动、氢动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重工业当中的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照明光源LED的普及;建筑设计中使用低碳环保材料。
四、结语
如今,我们在倡导低碳理念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低碳理念带来的现代科技伦理思考。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低碳理念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低碳则又带来新的思考,只有以现代科技伦理学的眼光把握好其中的关系,权衡利弊,才可以获得发展与低碳的双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听力 取消的原因 利弊
2005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从2005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对考生外语听力测试不再做全国统一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教育实际,自行决定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和计分办法。” 此后,浙江、陕西、甘肃、贵州等省相继取消了高考中的英语听力测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山东省在2012年2月的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宣布:“从2014年起,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笔者本人为山东省某县一中高二英语教师,就政策后近一年经历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变化,分析下高考中取消英语听力的原因与利弊。
一、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取消的原因
有些省份取消听力是因为听力测试时听力播音容易受到雷电、放音设备故障和供电中断等影响。比如,南方的省份夏季高考时正处于多雷雨期,雷击容易影响放音设备。所以浙江在2005年宣布暂时取消英语听力测试时有关负责人表示:“外语听力测试对设备、环境以及监考人员要求比较高,突发因素多,一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和弥补。”
还有一个原因是考场环境受外界因素干扰。听力考试时考场周围要求绝对安静,禁止过路汽车按喇叭,禁止大声喧哗等。因为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英语听力测试时容易对社会造成一些不便。
而山东省取消2014年高考的英语听力测试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减轻负担,给英语热降温。2014年山东省高考外语科目不仅取消英语听力测试而且英语分值也降低了30分,从满分150分减到了120分。消息传出后,社会上反响不一。有些高中英语老师认为,将听力统一测试从高考中彻底拿掉,对教学造成的影响让人担忧。有些人很是赞赏,更认为不应该强制学生学英语,高考也不一定要考英语。
二、山东省高考取消英语听力的利处
取消英语听力降低分数比重,这对很多不愿意学外语的人和以后专业无需外语的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确实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把更多时间放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科目上。笔者在告诉所带的学生们这个消息时,大部分同学都很高兴,欢呼雀跃。因为他们觉得英语很难学,英语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现在压力终于可以减轻一些了。不考听力后,有些同学的英语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三、山东省高考取消英语听力的弊端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会误导学校和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强烈导向下,取消外语听力测试,客观上意味着放出“听力不重要”的信号。取消测试原意是减轻学生负担,给英语学习热降温。但是自从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被取消的消息后,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删去了统一的听力训练,而原来学生至少一周可以有三次听力训练。而且现在学生也不爱学习英语了,现在班里很多学生高二的英语水平还比不上初中时好。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能力要求。婴幼儿在学说话时,最先模仿的是他们听到的话语。可以说,先有“听”然后才有“说”,“听”是学生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基本。对于我们这些偏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如果平常没有听力训练,本来就说不出口的哑巴英语,再加上听不懂的聋子英语,就成了“聋哑英语”了。而“聋哑英语”是英语学习中我们最不想见到的最糟糕的结果。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长远发展。学生考上大学后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如果高中阶段不进行听力训练,他们准备这两项考试的听力部分时会感到非常难。而大学毕业后,很多人在工作时也需要与外国人进行英语会话。在高中阶段,英语听力训练是必要的,因为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表现。
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需要。当今社会越来越全球化,变成一个地球村,使得英语成为必要的沟通工具。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是新时代对年轻人的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弊大于利。如果因为放音设备等硬件因素而取消听力高考,可以说是因噎废食。现在科技发展迅速,这个应该不会成为难题。高考听力测试存在的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极有可能避免的。而如果想降低外语比重减轻学生负担,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并不是上策,倒不如降低外语笔试试题难度或减少完型填空及阅读等题型的分数。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应该更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高考不考英语听力,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听力,而是将英语听力从高考英语中独立出来,更加强调“听”的能力,使学生对听力学习更加重视。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坚持外语教学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可以听得清楚明白, 说一口流利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