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认知
随着人类用海活动的增多,对海洋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时间”和“空间”因素在海洋管理中的重要性[1],尤其是在用海程度较高的欧洲,逐渐建立并开始运用了海洋空间规划[2]。1.1海洋空间规划。从科学术语定义看,海洋空间规划是以动态演化着的海洋空间为基础,以探讨海域的特征和规律为依托,协调人与海洋空间之间的关系,对海洋空间的演化提出各种层次的策略,并付诸实施和进行管理的过程性活动[3]。该定义强调策略性,即要达到的目标和愿景;强调过程性,即通过规划手段变成空间现实;强调尺度性,即从大尺度海洋空间到小尺度微观海域空间,本质上都是一体的,均属于人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不同尺度部分。从规划管理定义看,借鉴欧洲区域/空间规划、欧洲空间规划制度概要、欧洲区域间计划对“空间规划”界定[4],可认为:海洋空间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平衡海洋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空间保护和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和合理布局的管理决策,是海洋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政策的地理表达;寻求从海洋空间上合理组织人类用海活动,寻求可持续发展下平衡的区域发展和健康的海洋环境。海洋空间规划应强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用长远和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海洋空间的开发和保护;强调海洋综合管理的观念,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强调海域或区域海洋的观念,承认海域差别和区域海洋发展的不平衡,采用相应的措施、政策共同发展,[5]。海洋空间规划的实质是对海洋空间利用、行业政策协调和政府海洋管制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6]。1.2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现代汉语词典》中“体系”的释义,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作为科学术语来讲,“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各类海洋空间规划组成,共同引导、预判、协调并完成人海关系相互作用及海域演化过程,具有逻辑一体性和秩序性的综合公共管理体系[7],是立足于海洋空间,探索人海关系作用模式,在其基础上对海洋空间的演化提出策略并付诸过程,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策略和调控体系。海洋空间规划体系不是各海洋空间规划的简单加和,而是按照某种结构相互组织、整合,形成层次关系并呈现出特定的秩序,是一系列对海洋空间的作用关系总和。这种内在结构化作用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是横向的衔接关系,有的则是纵向的对接关系。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内部各要素、各层次、各分系统之间协同配合,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秩序性和持续性等特点[8]。从制度角度看,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由各类海洋空间规划组成的,具有一定逻辑组织关系的管理制度集合,是海洋空间发展与资源环境管制的基础性机制集合,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制度[3]。
2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
一种规划体系的框架模式可能是历史总结和归纳的文明产物,也存在对未来发展状态和时空发展要求的理性假设。构建海洋空间规划体系,需要认知和探索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时展要求,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2.1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空间规划体系是我国8大生态文明制度之一,是我国规划改革的主要任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首要任务是“强化规划引导和约束作用,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和推进“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要求和实施载体,统筹各类海洋空间性规划,全方位、全海域、全过程协调海陆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深化海洋资源科学配置与管理、严格海洋环境监管与污染防治的根本要求,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2实现海洋空间科学开发保护的基础。海洋空间规划是各类用海活动审批与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工具。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以海洋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导向,实施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规划管理体制。理顺我国现有多类海洋空间规划及同一类海洋空间规划的多级规划,避免规划内容冲突,分级落实各级规划在海洋空间开发与保护中的内容要求,发挥海洋空间规划对海洋科学开发与保护的基础性作用,纠正现有海洋规划侧重围填海盲目扩张和海洋经济增长的不合理需求,约束和引导海洋空间及海洋资源开发向科学适度有序利用目标发展,保障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2.3推动海洋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举措。海洋空间规划承认海域差别或区域海洋的不平衡,是国家海洋空间发展的基本指南和全域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树立“集聚开发、空间均衡”的发展理念,通过大尺度海洋空间到小尺度微观海域空间的层层海洋空间规划协调引导和约束,纠正过去和当前忽视海洋资源环境影响的做法,将海洋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决策的依据和规划编制的前提条件,以不同海域或区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作为海洋空间发展的“指挥棒”,用长远和广阔的视野来诱导和倒逼各地海洋经济发展优化和转型,实现人海和谐,促进形成全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安全新格局。2.4提升海洋空间治理能力的途径。海洋空间规划是海洋空间治理与决策的重要手段。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树立“简政增效”的执政理念,实施海洋空间规划事权的边界划分与再分配,构建明确的海洋空间规划逻辑体系,包括各海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避免规划内容重叠、缺位、“碎片化”及“朝令夕改”,明确各级海洋空间管理事权,理顺海洋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管体制,实行海洋空间规划“一张图”审批、统一审批依据,简化行政审批、完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而提升国家海洋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
3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应包括3个基本要素,即长期或中期的海洋空间战略、不同空间尺度下整合各行业政策的协调方法、处理海洋空间利用问题的海洋治理过程。其构建应满足海洋空间治理的需求导向,体现国家海洋生态文明意志和国家海洋空间治理现代化。3.1体现海洋生态文明意志。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总体上要对国家海洋总体格局、重要的海洋资源及空间发展问题进行调控。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的要求,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应体现“海洋资源节约利用、海洋水产品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导向,推进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突出强调“海洋空间用途管制”和“海洋生态红线管控”的治理手段,推进实施围填海总量和自然岸线保有率的用海总量控制制度,实施定性(性质)、定用(用途)、定量(规模)、定位(位置)、定序(时序)的“五定方案”治理措施,遵循海洋自然条件的适宜性、海洋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海洋社会制度的可容性、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海洋空间布局合理性的5重约束条件的目标效益最大化[9]和“慎填海、不污海、少占海”的保护意识,合理安排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明确海洋开发和保护“两个边界”,实施海洋空间规划全覆盖,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3.2体现海洋空间治理现代化。海洋空间治理现代化包括海洋空间治理组织系统的现代化和海洋空间治理方法方式的现代化,是法治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成应与海洋空间治理组织系统形成对应关系,依据现有海洋治理层级和国家空间规划层级要求,实行三级行使权责的体制,体现“于事简便、于法周延”的原则,打破规划编制和管理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形成海洋空间规划控制序列。国家以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主,制定重大发展战略和空间约束指标,以战略决策为主;省级以海洋功能区划为主,较为明确、细致地分配和设定管辖范围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以及海洋开发和保护边界,上落实国家战略约束指标,下安排市县微观管控需求,承担承上启下和省级宏观管理需求;市县为执行落实者,突出“多规合一”,以“细致化”和“可操作”为原则编制综合海洋空间规划,强调规划的综合性和实施性,注重海洋公共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安排,保障上级规划目标的落实,形成“国家、省、市县三级规划,国家、省二级监督,市县一级执行”的框架组织。海洋空间治理方法方式实行“层层监管、重心下沉、有据可依、各司其职、权责清晰”的现代化行政管理机制。
4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景观施工;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生态;伦敦绿色廊道
Abstract:Landscape design to region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for ecological balance area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and space resources as the guiding premis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The London Green Corridor case,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cience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Keywords:Regional Ecological Science;Landscape construction;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Ecology; The London Green Corridor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73-02
1 前言
园林的建设是伴随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远离大自然后,渴望返朴归真,追求自然生活环境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园林绿化风格。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中,提出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概念,并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及施工中。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概念是指保护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环境,运用科学方法培植多种植物生长,因地制宜地创造整体的景观效果。景观规划设计是为当今作为保护区域生态科学发展提出理念,景观施工则是重点实施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在当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反省中重新审视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另一方面,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合目前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化、多元综合的理想生活环境空间。区域生态科学化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2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概念
广义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是指用生态科学方法对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原生态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原生态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自然原生态环境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当我们把一些小规模的景观规划建设行为放在一个区域背景考察,并且与强有力的促进城市增长的外力因素结合起来看时,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地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节点.都市经济的出现就是这样一个背景和外力因素的主要标志。计算机、通讯、信息技术的革命使整个区域前所未有地联系成一个网络.都市成为全球经济的控制节点。除此之外人们的流动性也大大增强了,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表现为移民、全球商务和旅游;在区域层面上表现为机动车拥有和使用量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环境与20年前孕育新传统主义的环境有所不同,城市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原生态破坏;于是区域规划针对这些新的情况再次出现;在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宏观大背景下,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场地要素,多方面权衡利弊,综合评价后,再进行景观的施工工程。
3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来源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是安排聚落并使之与区域原生态相协调的活动。它考虑一个住区系统——城市、市镇、乡村——是如何通过道路、运输、公用事业、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又是如何通过自然原生态河道、农田、公园、湿地等开放空间来相互隔离、缓冲的,使原生态达到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McHarg的《设计遵从自然》一书引起了国际性的反响.并改变了景观规划设计和区域原生态的发展方向。他的设计方法是在区域尺度上整合原生态环境及其他要素。这个方法标识了自然系统吸收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McHardg.1969)。Ed Bacon的著作《城市设计》描述了如何指引及调整城市内部的增长,从而使它区别于增长管理这种着眼于乡村和近郊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Bacon 1967 费城规划委员会,1960)。另一个例外是Kevin Lynch,他一生都在做有关城市设计和原生态保护的工作。他在区域尺度上的主要著作是《保持区域感》(Managing the Sense ofa Region)(Lynch 1976)。McHarg、Kevin Lynch、Ed Bacon给当代区域设计提供了灵感,他们均以自己的方式实践了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某种形式,在一个世纪以前展示过的完整综合全面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法,并在施工中传承其设计理念;在实践中有两个重要的范例:纽约区域规划协会(NYRPA)的1929~1930年纽约市及郊区规划及施工,以及Patrick Abercrombie的1944年大伦敦规划及施工。另外还有欧洲大陆的案例包括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及景观施工和荷兰的兰斯塔德规划及景观施工,都是体现了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4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综合性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为城市景观规划和景观专业工程施工提供宏观的技术经济依据。因而,它对所规划地区的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具有指导性。全面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使景观规划方案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适用,建设上现实、可行。
良好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几个远大的目标:有效地提供基本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基础设施物流与通信),保护乡村土地和敏感的原始自然环境:支持农业牧业及其他乡村经济活动,恢复与复兴城市及其他社区等。
5 实例:伦敦绿色廊道
5.1绿色廊道概念
在19世纪,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规划的领导思想是建设绿色斑块,即公园;20世纪,重点思想是建设绿带,即公园道或者绿色通道;21世纪人们渴望拥有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而不是仅限于街道、广场、公园。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和很高的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为开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有效途径,最近几年,绿色通道被系统的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绿色通道是具备较强自然特征的线性空间的连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休闲、美学、文化、通勤等其它多种功能。根据绿色通道的发展过程,绿色通道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①具备较强的自然特征;最直观的即具备大量的植被,这样就可以将完全人工化的景观如硬质道路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②线形空间;这是绿色通道自身的基本空间特征。线形空间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感观上,它给人以运动感,构成了人类的一种重要体验;在生态过程上,它对物种、营养、能量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集中了多种具有很高价值的资源,因此这是一种很重要也很普遍的景观组成。③连通的网络;首先是绿色通道网络本身的互相连通,这个网络必须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其次,它必须与周围的景观周况连接;它和周边土地的利用方式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5.2伦敦绿色廊道规划
5.2.1 1929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这个规划是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制定的。规划中包括了关于Raymond Unwin雷蒙德昂温的规划思想即引入绿化隔离带概念和开放空间的一些指标。“开放空间”不同于“开放用地”,后者是指没有开发的用地,而前者是指休闲用地。考虑到开放空间的布局,这次规划最大的特征就是规划了环绕伦敦的 ’绿环’状开放空间。1938年,绿化隔离带法案通过,征购了大面积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没有连接起来。而且许多地段都没有实现休闲功能。大多数土地变成了地方政府所有的农田而非绿色通道和公园道。
5.2.2 1943-1944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这个规划是由Patrick Abercrombie帕特里克.阿伯克龙比 (建筑师、城镇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所指导。他推进了1929年的思想并且引入一种设想:用绿色通道将内城的开放空间与大伦敦边缘的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创建伦敦的绿色通道网络,目标是实现: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乡村去。这些连接性公园道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扩大开放空间的影响半径,使得这种较大的开放空间与周围区域关系更加密切。总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相信它还会继续影响开放空间规划。
5.2.3 195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51年伦敦行政县发展规划参与机构单-(伦敦县议会,1951)。这是一个法令性规划,没有明确的个人思想。他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增加有植被的公园空间。如果这个规划完全实施了,它将使得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结构均质化。规划者自称他们的成就是:使每千人拥有4英亩的开放空间。但他们忽视了Abercrombie阿伯克龙比为伦敦规划的绿色通道系统。
5.2.4 1976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76年的伦敦开放空间规划基于对社会科学的广泛深入研究,由伦敦县议会发起,由大伦敦议会完成。这个研究被描述为:“任何近来的休闲研究中最有意思和最有用的”(Burton 伯顿和Veal维尔,1971)。但是它同样忽视绿色通道思想,并且导致了不同寻常的结论即公园应该按照不同的大小等级来配置:大城市(metropolitan)公园、区域(district)公园、地方(local)公园。
5.2.5 1976年后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76年后关于伦敦开放空间最有意义的改变就是发展不同类型的绿色通道,也被称作绿链。最初的绿链由大伦敦议会整理调整(绿链连接委员会,1977),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多数开放空间以及开发它们的休闲潜力。开放空间全面的以链状形式在伦敦东南部展开。在开放空间之间规划了绿链步道,连接成一串绿珠项链。
5.2.6 199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的绿色战略
绿色战略报告(Turner特纳,1991)提出了一系列的叠加的网络,每个都有不同的属性。第一个网络是步行绿色通道,是为步行者而规划,沿途设置不同项目,包括火车站、购物中心、学校、公园、河谷等。步行网络是由一个非法定组织(伦敦徒步旅行论坛)发展的。步道唯一的目标就是作为休闲线路。第二个网络是自行车绿色通道。这是由伦敦自行车组织提出的。1000英里的自行车线路网连接了伦敦的地方中心,这个网络主要功能是通勤。象步行网络一样,这是一个局限的政策,两个网络都应该包括通勤休闲功能。第三个网络是生态绿色通道,是由第三个非法定组织提出的,即伦敦生态小组(大伦敦议会,1986)。规划者希望这些绿色通道成为野生动物迁栖的通道。生态廊道具有的优势:第一,它们是栖息地的一种;第二,它们能在整个城市尺度上延伸;第三,它们包含精神文明价值(因为我们常常会感到我们的文明销毁了自然环境)。
总之,伦敦经过上个世纪不同阶段的开放空间规划,最终又再次认识到绿色通道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再次认识到1943年-1944年的规划(到目前为至也是最伟大的规划)所包含的生态和人文内涵。伦敦开放空间规划历史说明:法令性规划并不重要,而思想和概念规划才是最关键的。
6 结语
运用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哲学关系原理进行区域景观生态规划,能够促进从区域景观生态过程与功能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切实有效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结构规划方案。本文的重点是强调一种规划研究的哲学理念,即从生态过程和功能需求出发,寻求有效的景观规划格局和生态系统经营方式,进而实现对区域生态质量的调控。
景观施工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每个时代都赋予了景观设计不同的内涵,都会对景观设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己任。“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3]。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J].地理学报.1998,53(增刊):12-18
关键词:城市用地、理性扩展、对策建议、重庆市
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城市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潮流。土地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和必然结果,城市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成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内陆开放高地,城市发展速度迅猛。重庆市主城区,作为重庆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特别是直辖以来,城市建设用地高速扩展,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引导城市用地合理增长
重庆直辖以来,主城区新增城市用地效益并不高,仍存在城市用地的闲置和浪费现象,因此建议应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制度,科学设立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城市土地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土地资源管理的动态化和信息化要求,利用在日常工作中累计的土地资源管理数据和项目用地信息,把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结果与用地供给相挂钩,对土地利用绩效高的项目优先供地,对土地利用绩效低的项目不予供地。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当前扩展特征来看,相对于城市人口增长,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过快,因而建议将以增加城市用地为主的“外延式粗放扩张”方式,逐步与以挖掘存量城市用地内部潜力为主的“内涵式集约用地”方式结合起来,参照主城各区城市用地扩展的核心驱动因子,结合各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对城市用地增长的合理调控,推进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合理引导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市直辖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受非农业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其中非农业人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用地扩展正相关,是促使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市用地扩展负相关,反映了城市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集约化程度越高,说明城市外延扩展越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以增强主城区作为重庆市市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三、二、一”的格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基于主城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核心地位,主城区应继续推进“退二进三”战略,让高效益的第三产业逐步代替污染重效益低的第二产业,让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三)推进城市用地置换,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土地结构不合理是阻碍土地集约利用的隐性原因,而城市用地置换通过把不适宜留在城市中心位置的,与城市最佳功能布局相违背的用地,通过土地置换方式,实施迁出或合并压缩其用地规模,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用地效益。城市中各个地块都有其自身的区位优势,只有按照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优地优用,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土地置换可以重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而且也有助于盘活企业资产,救活企业;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促进旧城改造和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合理重组与战略性结构调整。
通过级差地租和税费杠杆等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的结构性效率,运用级差地租原理重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盘活企业资产,改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重建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功能,通过“退二进三、“退市进郊”等措施,挖掘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用地,通过合理置换,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使黄金地段真正发挥黄金效益,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促进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四)按紧凑型城市要求,挖掘城市存量土地资源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效益不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而建设“紧凑型”城市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上,紧凑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利用强度高、容积率高和建筑密度高。一是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重庆市主城区主要沿长江、嘉陵江两岸分布,介于中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直辖以来,主城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已经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轴式扩展格局。二是对旧城区建设用地进行再次开发。旧城改造是挖掘城市现有用地潜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引导城市用地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变。三是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尽快开展地下空间资源普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尽早实施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规范地下空间的建设行为,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突破传统的二维规划模式,向三维规划发展,由平面规划向空间规划转变。
(五)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空间布局、扩展方向等主要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控制和约束,两规的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用地结构等,因此应科学编制“两规”,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第一,通过编制主城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分区和土地用途,强化土地的用途管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土地管理,保证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转用的合法和有序。第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结合主城各区的现实,城市用地指标也不能搞一刀切的政策,而是根据各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其城市用地规模,选择合适的用地布局模式和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第三,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衔接,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规模,合理编制城乡总体规划,严格圈定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防止城市用地的盲目外延扩张。
参考文献:
[41]郑新奇,孙元军,付梅臣,等.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10.
[2]林坚,祖基翔,苗春蕾,等.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3):46-53.
收稿日期:2013-09-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0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3)
作者简介:叶昌东(1983-),男,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E-mail)。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乡规划建设有三方面的新要求: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以及对生态、绿地等要素的重视。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需求变化,结合农林院校在风景园林、国土研究、乡村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提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化教育应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生态景观设计、土地利用、乡村规划。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乡规划;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8-04
城乡规划专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全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5个,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3-4倍[1]。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带来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从20世纪末的不足30所迅速增加到约140余所,学科背景由单一的以建筑学为主向地理学、风景园林、测量学等多学科发展。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2-4]:一是有传统建筑学背景的院校;二是以区域分析、宏观分析为主的有地理学背景的院校;三是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依托的农林院校。第一种类型的院校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的学生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设计思维能力强;第二种类型的院校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区域分析及宏观社会、经济分析,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种类型的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为代表,其注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5]。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城市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体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发展以物质性大规模的土木建造为主,对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较迫切。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逐渐过渡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人居环境、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等,为擅长社会调查、宏观经济分析、区域规划的地理学研究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提供了发挥空间。第三阶段,即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30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到来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社会需求的特点
生态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开始,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理论中就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强调农田、绿地等要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此后在有机疏散、生态城市、绿带控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规划理念中,均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目前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包括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低碳城市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必将使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发生重大转变,其转变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内涵是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城市和乡村密不可分,城市是城乡区域的中心,为城乡区域提供现代化工商业服务设施;乡村是城市的发展腹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和空间(特别是生态环境空间)。2008年《城乡规划法》取代原来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正式建立和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将村庄规划纳入到统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中;其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突出城乡一体的布局模式;第三是建立并完善乡村层面的规划。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一系列乡村层面的重要规划在全国铺开,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实践的体现,它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规划管理强调多规融合。负责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的主要有建设部门的城市(乡)规划系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以及发改部门的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系统。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模式要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一致,要求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的参与。目前广泛开展的“两规衔接”〔包括城市(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多规融合”〔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等〕模式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市规划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布局,生态、绿地空间要素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游憩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可以提高居住功能的环境质量等。当前在城市(乡)规划工作中开展的一些生态、绿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网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等,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人们对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重视。
(四)构建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强调节约理念,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内涵式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其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可以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学科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风景园林为主要依托的生态学优势
风景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农林院校开设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优势,如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传统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此外,农林院校在植物、园艺、农业、林业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也有了展示的空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实践中也将大显身手。
(二)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国土研究优势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农林院校有较强的优势。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主要有规划建设部门和国土部门,其中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有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前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分属农业部和建设部主管,因此农业院校在土地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占多数。
然而由于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规划和管理方面往往难以保持协调一致,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与联系一直不太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规融合管理模式下,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协调将得到加强,这也为密切两个专业的联系提供了机遇,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以乡村为重点的地域空间研究优势
乡村是农林院校在地域空间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有长期从事乡村区域研究的深厚基础,是农林院校突出的学科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城乡规划重点是城乡统筹,而乡村区域规划研究是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这就更需要农林院校在乡村研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城乡统筹的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特色化方向
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化发展的方向。结合学科优势,农林院校特色化教育改革应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态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最具特色的专业,其专业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
1.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生态文明在城乡建设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绿地系统规划已由过去仅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上升到单独的规划类型;空间上也突破城市内部公园绿地的局限,向区域性生态绿化网络系统的方向发展。城乡建设对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带来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当进一步作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优势和特色进行培育。
2.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将带来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需求的上升,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3.生态环境规划
宏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新的内容,农林院校在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领域具备较强优势,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农林院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整合方向有:(1)国土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十分必要。(2)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具备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展示等综合功能优势,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随着规划空间的不断扩大,地理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乡村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层规划,规划实践工作量大,社会需求多,将成为促进城乡规划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在乡村规划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应当在乡村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同样应当作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乡规划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其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农林院校应认清新时期城乡规划要求的变化,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专业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本文从社会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的新特征,立足农林院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以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单赛卖,韩立云.“ 建设热”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2009(12):17-19.
[2]李翅.风景园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特色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16-19.
[3]冯维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融合建筑学与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52-56.
[4]千庆兰,邓清华,宋建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与城市规划模拟实验课程改革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22-124.
[5]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2-35.
[6]卓健.城市规划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专业化——法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争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87-91.
Fea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iod
YE Changdong1, ZHANG Yuanyuan2
(1.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P. R. China;
2.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P. R. China)
1.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1.1环保实用功能
大学校园绿地与其它绿地类型相近,具体有以下几种功能和作用:
(1)丰富校园景观。校园绿地为校园景观增添生机和乐趣,为师生提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和多样的休闲娱乐、互动交流的活动空间和场地。校园内的植物绿化,把学习区、生活区、体育健身区、行政区等功能各异,景观各色的分区系统有机地分隔,增强了各个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空间的合理性。
(2)师生学习、互动的户外场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全面的、功能多元化的学习、互动、健身、休闲的场所和基地。师生在郁郁葱葱的环境中赏景,在草坪上学习、活动。另外,校园中种类全、数量多的树种,也为学生植物识别等课外实训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
2. 大学校园绿地设计
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应从规模和定位出发,结合所处的区位,利用基地地势、水体形式及建筑楼体的情况进行统一安排。中心主场地的绿地要场地开阔、交通便利,突出主旨,体现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彰显校园特色和时代精神,其它绿地也应结合布局结构、绿地形式、大小和环境的特点,讲求造型新颖、植物配置形式多样。注重以乔木为基干,加之以灌木、花卉来充实完善绿化层次和结构,达到最佳绿化效果,创造生态效应,并注意引入例如秋色叶树种等以求景观四季多变,同时注意与设计理念和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协调统一。
2.3.1 区域
校园中的各部分因效用有所区别,其造景也各有特点,学习区、生活区、体育健身区紧密相连而又各显特色,同时,每个区内因需保持统一而形成连续的景观序列。如学习区内的绿化特点应把握庄重、严整,多为规则严整布局,而学生及家属区、生活区或游览区的小游园内绿化应保持恬淡、清幽基调,景观形式多样,给人创造静谧、私密的空间和情调,布局随园路收放自如、流畅灵活。因此不同区要形成材质多样、景观丰富的基本环境,对整个校园场地空间的内涵和气质达成共鸣。
2.3.2 边界
校园绿地的边界具有增强内部联系,分隔、统领不同景区、丰富视景空间的作用。边界的连续性和识别性是相当重要的,不同区间用过渡连接自然的边界加以分隔,能增强识别性。如体育健身区周围的分隔绿化带,通过乔、灌、草的复合栽植,使有动有静,不同的体育项目与校内的教学区域、生活区域互不影响,起到完整合理的分隔作用。校园内常出现水体的设计,例如水体与陆地的过渡地带与边界线如驳岸的设计中,驳岸一般线条自然、流畅与周围要素结合紧密,陡缓相接,流畅自然的驳岸边界线条给人以生动的自然情趣和与自然息息相关的亲水体验,驳岸中,水与陆的盈动与静谧、精巧与豁达在方向、材质和静、动态景观效应上形成明显的对比,为景观效果增加了另外界面的美。校园内各区的分隔与围合形成对比鲜明,协调统一的环境划分,使边界景观特征更加清晰。
2.3.3节点
校园的中心广场起着主体营造校园气质的作用。这种内聚的风格形式可以由建筑组群、山水地形、绿地空间来形成和实现。而某些场所的物质基础、空间形式等融入历史、文化内涵便形成了场所精神,通过精神内涵的注入与凝练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心理印象和感受。师生聚集、交流、娱乐、开展各样活动,借助表达的景观意象,传达的景观含义感受和体验校园的内涵积淀,获得共鸣,增加向心力、凝聚力。另外,建筑周围的空间尺度宜人不仅与建筑形式、体量有关,还跟建筑与周围空间边界的间距有关。设计时应首先将广场的人流量作为调研前提,做到尽量满足基本活动的相关需求,在静止观赏时,由于造景的处理手法又显得空间大小适宜。同时,也要加入各色景观,形成景观脉络,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校园的信念感召和精神统领。
2.3.4道路
道路形态应从使用角度出发,使得各级别、形式的道路比例适中、曲折有度。通常情况,校园主路人流集散力较强,也是重要展示窗口,宜场地开阔、交通便利,路两旁配以遮荫树或树池座椅,开敞草坪点缀以整形,形成开朗的环境风格。主路间隔绿化带可参考组合花坛形式,中间允许人员通行和游览,植物可群落式栽植、孤植等,两侧配以草坪或剪型球、绿篱,表现出规则、含蓄、严整但不失情趣的风格特点。校园绿地内其它道路可结合分区、造景因素生动、自然,游憩小径更可营造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路旁的建筑、园林小品、植物,道路的走势、蜿蜒曲折、形式等也同理能增强、提高道路的层次感和多样性,辅助道路的景观效果,形成动态活跃的景观,增强灵活性和连续性。
2.3.5 标志
校园中的标志,如小品都是直接的文化艺术的宣传平台和传递载体,通过对相关历史和对应文化精髓的精炼概括与细致加工,使之量化、具象,具有宣传、引导、烘托气氛等功能,呈现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形成特色鲜明、风格特别的景观,能起到标志性和宣传作用。标志物不仅表现应有的观赏意义,而且还给人以无尽的精神愉悦和心理享受。同时,营造某种意境,使人流连忘返。
3. 结语
在大学校园绿地中,以上景观要素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可概括为:
(1)形成人车分流、自由通行的环路网络系统,宜便捷、具有可识别性、保证安全且两旁有遮荫树,景色宜人。
(2)校园与外部边界宜明朗,形成坚实的防护、隔离。设计宜考虑造景,适当结合镂空等造景形式,形成整体风格统一,景观景点细腻的形成具有生态要素、个性突出的校园。内部边界应结合环境情况,在进行分隔各区域的功能、场地、空间的同时营造良好景观。
(3)按照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原理,使得各个功能、景观分区互不干扰而又各具特色,必要时保持一定联系,根据分区和艺术布局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5)融合大学校园的基础环境和人文要素,引用校园的主题标志物,形成校园清幽、风格突出、富有个性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
参考文献
1.杨艺红;高校绿地景观文化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