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挑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6年,有学者对欧洲过去10年的政策文本做了一项分析,试图研究这些政策文件提出了哪些最重要的议题。这些被分析的文件有:《教育与培训白皮书》(1995),《里斯本会议》(1997),《博洛尼亚宣言》(1999),《教育与培训2010》(2001),《教育系统具体的未来目标》(2002),《2003综合报告》,《欧盟活动:教育、培训和青年》(2004),《教育、培训、青年:教育》(2004),《OECD教育部长都柏林会议》(2004)。通过简单的词频分析,发现在这些政策文件中出现了一些高频率的关键词①,比如:新知识———知识社会;质量———效率;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商业;语言;全面开放;等等。然而,这些文件很少对这些关键词的含义进行明确的界定,但很多学术文章对这些关键词的定义进行了讨论。从这些关键词引申出的问题被转化到了不同的行动计划中,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得以实施。当评估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目标的达成情况时,使用的是简单的量化指标,在评估那些质性的目标时,使用的是质性指标(表述语言)。社会的不断变化导致人们对教育的地位与功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过去十年很多文件都已提及这点。但主要的观点是什么?以及这些观点如何被转化到具体的行动中?本研究将尝试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在新的教育政策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模式?在落实相关的政策建议时,会出现哪些与这些模式相关的问题?欧洲教育政策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在过去几十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后教育,例如各种形式的大学教育、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非学术性学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进行了扩张。高等教育改革背后的动机与高等教育的两个目标相关:(1)普通学术教育———为科学研究领域培养专门人才;(2)职业学术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里斯本进程
2000年3月,欧洲理事会在里斯本召开了一次会议,围绕欧盟未来将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对2010年欧盟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达成了共识,即让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为多样化的知识经济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拥有高度的社会凝聚力,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育事务委员会在2001年需要向欧洲委员会提交一份报告,该报告应该包含教育系统未来要实现的具体目标,目标要突出欧盟共同的利益,以及优先促进民族多样性发展。2001年,欧盟理事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会议,教育事务委员会提交了报告,报告包含3个主要目标和13个子目标,并获得了批准。(《教育与培训2010》)3个主要目标为:提高欧盟教育和培训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全民“终身”教育和培训;对外开放教育与培训系统。13个子目标为:改进教育与培训;为知识社会发展技术;为全民提供信息通讯技术;提高科学技术学习的就业率;充分利用好资源;开放学习环境;使学习更具吸引力;增强公平参与的积极性、提供平等的机会、提高社会凝聚力;总体上增强职业生涯、研究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企业精神;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增加流动和交换;加强欧洲各国间的合作。会议认为,需要对这些目标进行评估,而且需要建立一个工作项目组来具体负责这些目标的落实,并在下一年提交具体的实施方案。这些主要目标和子目标一起被称为《里斯本战略》。其中,欧盟教育系统的现代化被看作是《里斯本战略》的核心。2002年2月14,教育事务委员会建立了一个工作项目组,该项目组有明确的书面行动目标和实现每个目标的时间表。项目组强调,在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通过教育来提高欧洲公民的知识水平。《里斯本战略》认为,教育领域被公认为是最具优先发展权的领域之一。没有教育系统,其他政策领域并不能单独实现里斯本战略提出的目标,因为教育系统对经济增长、创新、稳定就业和社会凝聚力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知识经济社会需要高质量的通识与职业教育来创造竞争优势。里斯本会议具有开创性,对欧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导向。很多领域涉及了普通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盟成员如何在统一的教育政策框架内一起工作来实现这些目标。尽管有共同的目标,但具体的结构与战略会依据欧洲最重要的目标不断地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战略不仅是从欧洲方面来考虑,更是把欧洲教育置于全球视野中进行考量。为建设一个充满竞争力的欧洲,我们有必要看看劳动力市场所发生的急剧变化。生产型工业社会中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具有生产性,产品的知识密度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公司对雇员和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雇主需要给雇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以迅速适应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技术并不像以前那样是静态的。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可以总结为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导致教育领域出现了更多的新参与者,增强了公司和个人的责任感。学校将失去它们的专有权以及对教育的控制,其他人也要承担起一些教育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创建一些能把更多的社会群体包含在内的教育系统。
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今天的高等教育变得很复杂,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高等教育,以及什么属于高等教育。也许高等教育应称为第三级教育,因为我们正式或非正式地把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区分开来。依据不同组织机构的不同目标,高等教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我们讨论的是大学、职业教育机构以及职业高等教育机构。过去10年,高等教育和不同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含义被重新定义。那些职业教育学校变得越来越学术,反之亦然。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利益集团对高等教育机构有不同的期望。总体上讲,高等教育有两种目标:普通学术教育培养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职业学术教育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传统意义上,这两种目标是冲突的,但是今天的社会压力让这两者相互结合和互补.历史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知识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关注的重点改变了。社会上不同的群体和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在评价高等教育的表现时,什么因素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宗教对高等教育的知识价值一直有着很强的影响,宗教确定了社会的道德价值和标准。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国家在确立高等教育的规范和价值方面发挥着更为强大的影响。但是在过去10年,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抱有期望的最大群体为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国家在控制高等教育的角色和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向高等教育反映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是重要的,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存在不同的趋势,例如科学在欧洲学生中不怎么受欢迎,这更多地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最后,来自家庭与朋友的观点,也会对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比如什么是时尚,以及什么是值得学习的。因素对新的劳动力市场有很强的影响力,以及大学所承受的来自劳动力市场的压力。新技术将对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形势也将影响到劳动力市场能做什么和需要什么,当地的政治形势也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压力。最后劳动力市场将对大学施加压力,比如大学应该提供什么类型的知识,以及大学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该图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什么知识是最重要的?我们先看这么几组关系:智慧-知识,知识-教育,教育-培训。本研究认为,知识可以分为3种层次,分别为通过系统学习获得的知识、非系统学习获得的知识,以及随着年龄增长从生活中学习并获得的实践经验,智慧的形成即基于这些知识。知识-教育的关系产生于我们接受系统教育的学习过程。培训涉及很多的教育情境,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生产性知识或再生产性知识。在培训中,我们更多的是去引导参与者如何去做事和再生产知识。在当今大学里,我们谈论更多的是社会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生产性知识,即通过分析和反思的方法获得这些知识,为劳动力市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因为当今社会雇员需要具备分析、反思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很多教育机构寻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的策略,这是来自社会以及在知识社会中劳动力市场更具竞争力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合作和流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指教师的流动,也指学生的流动。与此相关,网络和流动是这些新策略中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里,科技和通信手段发展迅速,全球变得更小也更具竞争力,这导致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很自然成为合作的一种方式。近几年出现的问题是:谁可以进行国际合作?如何稳定地开展活动来推动青年学生在促进国际理解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慕课;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冷思考
慕课(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从理论上讲,Massive(大规模的)是指对注册人数没有限制,用户数量级过万;Open(开放的)是指任何人均可参与,并且通常是免费的;Online(在线的)是指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网上;Course(课程)是指在某研究领域中的围绕一系列学习目标的结构化(Structured)内容[1]。MOOC 技术主要包括高质量的编目视频、数据采集与分析、带有社交功能的授递平台,使得基于网络的教学相比过去更加有效、更具规模;从文化角度,MOOC 秉承一种基于网络的交流、协作和知识发现的学习文化。
一、慕课的发展状况
慕课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的Dave Cormie和Bryan Alexand联合提出的,后来由一大批学者在全球各大学主办他们自己的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到2011年秋天,慕课取得了重大突破,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程。随后美国众多顶尖大学不断加入,更多的“慕课”平台和课程也涌现出来。2012年也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许多著名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2013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进入了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学分可获大学的承认。这一事件标志着“慕课”正式进入正规的高等教育体系,使“慕课”以更加迅猛之势席卷全球。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台湾大学,也加入慕课平台,开始自己的慕课探索与实践。
二、慕课带给中国高等教育的积极意义
1、慕课能够改善教育质量。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改革开放后开始恢复,后又逐步发展与完善,1999年全国各大学更是进入了合并和扩招的快速发展期。这30多年中,全国各地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瓶颈。高校向社会输送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和社会对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之间严重脱钩、很多大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严重减退、对知识的渴求严重不足。
2、慕课能够促进教育公平。不同大学之间课程与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差异、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国内一流的大学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占有更多的优势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端的教师资源,而二流、三流院校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师资则完全无法与其相媲美。马太效应在教育领域也成立,越是实力强的高校,越能吸引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是弱的院校,优质资源的流失越严重。没有更优质的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学生享受公平教育只能成为空谈,而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则可以打破这种不均衡的现象,让广大学生不在受学校身份的限制、不受地区空间的限制,享受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3、慕课加快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转变。不可否认,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较之传统的教育技术有着很大地创新与突破。但笔者认为,它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冲击更大。第一次听到慕课这个概念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接下来就是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尽管从教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努力讲好每一节课,努力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但自己的知识与见地如何能与世界知名的、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相提并论。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学生对你的意见会更直接,对老师的批评也不必隐晦,广大的教师必须勇敢面对。种种的压力和批评必将会改变教师,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改变教学方法。
4、慕课将会促进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司2014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推进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加强建设、推广使用中国大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推动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慕课为高校的优质课程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国家教育部门希望各个高校能够积极利用这个平台,大力开展慕课的教学改革。各高校需要打破多年的学校校园和学校身份的障碍,以更加开放的精神办学,改变高校的教育生态系统,创新大学的管理模式,探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慕课学分计算、考核评价、学分互认、单证颁发、学位授予等政策方面的研究和规章制度设计,以满足有更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学生的愿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三、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冲击与挑战
尽管慕课着很多的积极意义,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当前,慕课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我国高等教育要想有更好地发展,必须能经受住这些冲击与挑战,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1、慕课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在未来,如果慕课能够得到良性发展,我国的许多大学将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慕课将促进教育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优胜劣汰。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在提供优质慕课和学员对于慕课的选择方面已占先机,将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二、三流学校受各方面的制约,将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生存危机。如果处理不好,二、三流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慕课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
2、增加教育成本。一流大学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二流、三流大学为了不沦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都需要大量地进行慕课硬件和软件的基础建设,要完成这些建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另外,我国广大高校的信息化程度相对来说都比较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更弱,这显然都会增加高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成本。
3、容易导致高校的教学工作被少数人“绑架”的现象。对慕课的开发,欧美国家的许多高校都是依托一些实力较强的IT 公司帮助完成技术开发,也有的首先是公司开发后找到部分高校开展合作的。[4]公司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分割。公司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往往会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最大注册量。而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注册量,公司会要求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不断进行花样翻新,这种功利性的教育也培养学生的功利心,而忽略了对教学质量的目标追求,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学生在对慕课和传统教育的选择上往往用脚投票,选择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慕课,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可能因此被控制和绑架
4、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是不是随着教龄的增长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适合此门课程?教学手段是有效的还是无效?对这些问题,可能一个部门的其他教师都不能准确的知道,这就无法形成监督,更无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有个别教师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能力没有提升,方法也没有改变过。而慕课作为公开的课堂,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冲击和挑战是很大的,当然,这种冲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关于慕课的冷思考
慕课作为一种新鲜的教育技术,对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均等化、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等许多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这种新出现的事物,还存在很多问题,众多专家与学者对它也存在着很多的质疑,因此,对慕课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太过盲目,应进行更为理性地思考与分析。
1、慕课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慕课浪潮的影响下,国内的一些高校也积极响应,但开始建设慕课的学校几乎都是一流院校,这些学校拥有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积极地应对国际化挑战。除了一流院校之外,普通的院校也都在积极讨论如何开始慕课,是不是所有的院校都必须要开始慕课值得我们思考。除此之外,是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开设慕课,比如理工科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外,更需要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实际操作是不能被取代的。
2、技术性工具难以带来高等教育真正的变革。慕课本身作为一种教育的技术性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变革,如果不辅以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即使我们大量购买软件与硬件产品,也难以给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我们更不能照抄照搬美国慕课课程建构模式和商业运作机制,而需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为慕课在我国的发展找到合适的路径。
3、慕课教育不能完全替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除具有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之外,还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三大功能。这种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传承作用是慕课模式不能及的。为了使慕课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慕课的制作者往往会在教学形式和技巧上努力,讲究花样,往往会硬生生地把系统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切割,使得知识与思想的传授失去了连贯性、逻辑性。另外,大学教育对学生还是一种认识体验,一种积累认识阅历和经验的过程,一种学会为人处事的过程,一种与人交往的过程,而这些,都是慕课所不能取代的。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认为,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流入中国后,会对一些学校造成影响,但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生命力,这一冲击将会有多大的影响仍未可知。[5]
4、注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入侵我国的传统文化,致使我国在改革开放这30多年的历程中,虽然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传统文化的抛弃确实令人心痛。“慕课”作为发端于西方国家并由其主导的在线教育形式,裹挟着西方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统及国民教育立场。[6]不可避免地对我国主流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国民教育体系造成重大挑战,对我国文化安全、政治安全、教育安全、网络安全产生方方面面的挑战。认识到挑战,并不是拒绝进步,我们依然要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只是这种学习应该在国家安全的基础上稳步前进。(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3-7
[2] 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3-07-19.
[3] 吕中华.“慕课”(MOOC)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25-26.
[4] 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转型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改革
一、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因为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形式逐年严峻。然而,在这样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式下,众多企业纷纷表示难以找到合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对国家社会提供的人才支撑明显不足,正在制约经济升级转型发展。我国今后的教育转型,必然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
二、高等教育转型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思考和危机意识
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这种情况说明了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还能提高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让学生和家长不再以上本科院校为荣,而把职业院校看成是落榜生“收容所”。高职院校应该看到职业院校发展的转折点,以高等教育转型为契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职业院校改革步伐,推进职业院校教育体系改革和建设。
高等教育转型,必然有一大部分本科院校转型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技术大学。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就业导向与高职院校如出一辙,但就师资和学校硬件设施来讲,有原来本科教学的基础,各方面都要比高职院校略胜一筹。在这样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应该是所有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巩固原来优点,摒弃不足,提高综合办学能力是必然之路。
面临高等教育转型的迫在眉睫,作为一名机制专业的青年骨干教师,我认真研究和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效果,结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仔细分析了目前本专业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适应高教转型,提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三、高等教育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措施(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1.机制体制创新,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当前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多数还是以高职学校为主导,企业缺乏全心投入到校企合作的动力与积极性,使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仍停留在表面,存在合作缺乏积极性、教学改革呈现局限性、缺少“双师素质”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院的机制专业应完善动力机械厂职能,建设“校中厂”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让学生通过真实产品来完成工厂的实际生产项目。以现有校外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公司“厂中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合作办学,互利双赢。依托渤船机械有限公司,深化“前校后厂”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派技术能手指导学生实习,以企业的产品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技能大赛和学生社团促进教学改革,将比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形成“层层比赛、以赛促教”的局面。将机床操作工和机床装调维修工岗位资格标准融入相应课程,通过双证书制度实现岗位职业标准、技能鉴定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依托装备制造业,校企深度融合,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创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践能力与工作要求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试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目前,高等教育面临转型,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要看到机遇和挑战外,更多的是要看到由此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机制专业教学改革应当以此为契机,大力做好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使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在高等教育转型中能异军突起,为其他专业起到模范作用,也为整个高等教育转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苗玉宁.转型发展中的独立学院定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07):81-84.
[2]徐建平.以企业为主导的高职校企合作[J].教育,2012(8):58-60.
[3]王贵兰.对高职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14):31-34.
【摘 要 题】比较教育研究
【关 键 词】教育公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面临的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使得低成本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各国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当今任何发展中国家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竞争力,取得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各国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都必须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普及,仅靠国家投资不可能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结果,摆在发展中国家决策者面前的经常是一个两难选择:要么维持高等教育只培养少数人的精英性质;要么放开政策,鼓励国家不花或少花投资的私立高等学校的建立,同时发展开放式的远程教育,藉此两翼,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飞。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正是沿着这条路子过来的。他们的成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原来并不想实行这一政策的国家仿效。但面临的挑战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现有的精英高等教育,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拨款运营,不收或少收学费,实际上更多的是为富裕家庭子女提供了几近免费的高等教育,号称“公平”,已经存在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部依靠收取学费维持办学经费并保证适当赢余,则必将造成贫富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机遇的差别进一步加大。
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甚至两极分化。实行和应时调整社会公平政策,是其最终能否持续下去的条件。如果人们要探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如一些先哲们预言的那样在上个世纪崩溃,多种原因之一便是都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一直沿用下来的教育民主化的口号,便是这一政策的体现,它包括保证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实行近乎免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保证一切智力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得益于其不断增长的所谓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受过高等教育。事实证明,教育机会的公平,使每个人的潜能,尤其是来自各种不利阶层、群体的人的潜能都有机会开发出来,从而最终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片人群的社会地位。进入中产阶级行列,是最根本的社会公平。它较自失业补助、救济、基本医疗保险等“急救”措施,更能从源头上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化和公平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任何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问题的政策,都是短视的政策。
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应当说,发达资本主义各国政府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实行教育公平政策是认真的。除了义务教育延长、免费并加牛奶、午餐外,更多的是体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它包括扩建老学校,大量兴建和扩展社区学院式的高等学校,放宽入学条件,普遍提供助学金、低息贷款,为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入学创造便利条件等。当然,这样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时席卷西欧北美的民权、学生运动的巨大压力,又有社会主义的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所造成的震撼,使西方世界对自己的教育制度与质量产生了相当的危机感等。五十年后的今天,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公平、均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无人可以撼动的政策基石,任何在教育政策上的所谓公平应让位于效率的议论或提议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西方人的初衷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将导致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平等,最终铲除社会不公(盖·尼夫,1986)。这一信条至今仍然是西方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将是漫长的。请看德国实行了这一政策20年后的变化:
联邦德国几个年份学生的家庭背景:
年份
学生
雇主
文官
职员 体力劳动
其他
1972
小学生
14.2
5.2
14.7
59.5
6.4
(10-15岁)
1970
大学生
26.5
25.2
34.0
12.0
2.3
1979
大学生
22.1
21.7
38.9
14.8
2.5
1979
高专生
21.3
15.0
34.1
25.3
4.3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小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59.5%,所占大学生比例则从1970年的12%上升到1979年的14.8%,高专生1979年为25.3%。1979年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大专生加起来占大学生总数的40.1%。如果小学生的比例反映了不同阶层人口比例的话,体力劳动者占人口约60%,其子女已占大学生人数的14.8%、高专生人数的25.3%,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进步。从这张表同时还可以看出,文官占人口约5.2%,但其子女却占大学生数21.7%、高专生15%。
再看社会执政时间最长,推行教育民主化最力的瑞典的例子:瑞典1971年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去向百分比:
父母
大学
高级
中级
熟练
非熟练
背景
管理
管理
工人
工人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接受基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础教育
进大学
71
66 33
38 21
26 11
21
6
11
上好专业 30
12 11
2
7
2
3
1
1
1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转贴于
从上表可以看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子女上好专业的比例,远远落后于高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的子女。
德国、瑞典的例子说明,实现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是一项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政策,是实现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改造系统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并长期起作用的组成部分。它的实现必然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与改造的过程,它要求决策者的高瞻远瞩,要求决策者不仅要从人的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而且,还要从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社会系统改造、政治文明建设等高度看待教育和实施教育公平政策的作用和潜力,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五十年、一百年后,必见其功效。
应当承认,西方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已经注意到了推行20年教育民主化改革以后仍然存在着上述的实际的不平等,即高等教育免费,实际上是富有人家子女得到了更多实惠,接受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并普遍享受着全体纳税人提供的补贴。这一反思后的共识是,普遍按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同时,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实行补贴,保证无息或低息贷款发放,可能实际上更加公平。但是,当西方各国要将这一意图变成政策时,总是遭到学生抵制,过程很不顺利。澳大利亚实行所谓“贡献高等教育计划”,让学生缴纳低于成本25%的学费,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工作以后再开始偿还所欠学费,算是比较成功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免费到收费转换的西方国家。西欧多数国家明知不合理,碍于社会安定和选票考虑,仍然维持原有高教免费政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推行教育公平原则的几个试金石
1.能否逐步改变穷国却提供免费精英高等教育的状况?
多数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阶段,即按18-22岁年龄段的入学率低于15%并实行免费或基本免费政策,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是更多地有利于富裕家庭子女,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就不能寻求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但是,改革起来同样举步维艰,政治家们要触及这一问题需要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斯里兰卡一所大学医学院院长曾主张改革这种大学免费制度,对学生实行收费,结果却被学生打死。南亚其他国家情况皆大同小异。
2.助学金、学生贷款的数量和条件是否足以保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按教育成本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一般国家皆出台助学金加学生贷款的配套政策。问题在于,奖、助学金是否具备一定数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借款条件,返还要求、方式是否保证需要的学生能借得到、还得起,同时,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期间构成巨大压力。澳大利亚规定借贷学生毕业后取得本行业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工资十年内还贷,并可宽限至30年还清。有些国家还规定30年内还不清的,债务可被免除。同时,各国实行学生贷款过程中,总是发生一定比例贷款无法追回,损失一般由国家承担。学生贷款无息或低息,要使商业银行承担此项政策性贷款任务,国家亦必须对银行进行一定补贴。以上各点,都是奖、助学金和实施学生贷款制度能否取得成功,并真正以此体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3.私立高等学校能否在诸多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如前所述,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短缺的重要一翼。问题在于,私立高等教育是否意味着其一切成本均由学生学费负担,不能享受国家的任何财政资助或补贴,国家只补助公立或国立高等学校?否。从理论上讲,私立学校学生皆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的子女,他们应当有同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国家对高等教育补助的平等权利,包括国家贴息学生贷款和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受的其他权利。私立学校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子女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当有权享有国家为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的相当部分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使用,银行借贷,国家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专项补助,国家鼓励学生的奖助学金、贴息贷款等。在实施中,美国和日本的私立高等学校经费中,10%-15%是来自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补助。荷兰、比利时的私立高等学校甚至与公立高等学校一样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所谓私立仅仅是其宗教背景和管理模式不同。至于学生基本权利,如取得国家补助和低息贷款等方面,与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有同样权利。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公立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收费制度;私立高等学校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享受的国家补助在增加,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实行一校两制,有公有私,一些私立学校尤其是一些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学校同样具有明确的非盈利的公益性质,以至于不少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公立与私立的界限在逐步模糊。
4.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是否照顾地区差别和某些特殊、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妇女入学,残疾人等的利益?
高等学校分布地区的不平衡,有的再加上招生政策上的地区限制,使不同地区的合格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不能享受同等机遇。众多弱势群体,由于分布在边远地区,文化起点低,经济上相对贫困,或因为身体残缺等原因,同样不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规划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时,都十分注意考虑后进地区,合理分布新建学校,有时还会规定特定地区和特殊群体的招生名额比例。当然,消灭这一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随着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平衡发展逐步实现。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可能措施,向这一方向努力,并贯彻始终,使这种差距逐步缩小而不是继续扩大。
[关键词]ISCED 技术本科 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29-03
[作者简介]陈飞,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1418)
在教育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找寻一个统一标准,进行教育对等交流和同质比较显得越来越重要。《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是“一个有助于按照国际商定的共同定义和概念对各类与政策相关的教育统计提出标准报告的框架,从而确保所产生指标的国际可比性”。因此,随着教育的国际间交流越来越频繁,ISCED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ISCED最早制定于1976年,面对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性、复杂性,ISCED也在不断调整,以提高其普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1997年完成了第一次修订,形成了《1997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以下简称ISCED-1997);2011年,通过了《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以下简称ISCED-2011)修订文本,形成了第三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方法。本文即以高等教育国际标准分类调整为切入点,明确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在国际标准中的定位原则,并探寻新标准分类法对其未来发展的启示。
一、ISCED-2011中高等教育标准分类的调整
(一)细化等级结构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高等教育分为不可直接获得高级研究资格和可获得高级研究资格两个阶段。ISCED-1997将这两个阶段分别列为第5等级和第6等级(见图1)。
ISCED-2011将第一阶段细分为5、6、7三个等级,第二阶段列为第8等级(见图2)。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多样化高等教育并存已不鲜见,不同资格证书和细化学位层次结构在各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ISCED-2011对此做较强的区分也是应时之需。特别是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也即“博洛尼亚”进程计划,推动了覆盖欧洲46国的高等教育区三级学位体系的统一,建立起了以本科和硕士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以国家学位和文凭结构为主要标准来划分国际高等教育等级成为可能。新的等级划分方式符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其作为国际高等教育等级分类标准更为科学、可取。
(二)指出实践课程特点
ISCED-1997把第一阶段高等教育课程分为两种:一类是理论型,为研究作准备,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的课程(5A)。5A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做充分准备。另一类是实用型,技术性的,适应具体职业的课程(5B)。而ISCED2011把第一阶段高等教育课程分为三类:5级(短线高等)课程是基于使用和特定职业的课程,目的是给参加者提供专业知识、技艺和能力;6级(学士或等同)课程一般以理论为基础,但可包括实践的成分,传授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或)最好的专业实践知识,目的是给参加者提供中等程度的学术知识、专业技艺和综合能力;7级(硕士或等同)课程有大量的研究成分,但不够获得博士资格证书标准。本级课程以系统理论为重要基础,但可包括实践成分,传授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或)最好的专业实践,目的是给参加者提供高级的学术或专业知识、技艺和能力。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除在强调6级和7级高等教育课程的理论性及理论的渐进性外,还突出了实践课程的成分,并将实践课程列为两级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这表明世界各国对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存在共同需求。
(三)区分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
ISCED-1997中对课程的定向并不明确,只提出“长线课程更侧重理论”、“短线课程则比较重实际”的一般性指导意见,“5A级的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与此不同,ISCED-2011明确了教育课程的两个定向:一是学术定向课程,二是专业定向课程。并且通过编码,把职业课程从普通课程中区分出来,如6级课程有“64”、“65”和“66”三种编码,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教育等级即6级,第二个数字表示课程定向,4表示学术课程定向、5表示专业课程定向、6表示定向未明(用于国际间就学士及等同课程的学术和专业定向未达成一致的情况)。这样教育的等级、课程的定向一目了然,有利于不同国家对自身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搭建教育等级衔接桥梁
ISCED-1997中,5B级课程一般比5A级短,是集中为学习者进入劳务市场做准备的具体职业技能的课程,但5B级是否可以进入5A级,此版标准分类并未做说明。而ISCED-2011表示:有时候,成功完成《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5级以后,也可能进入或转入《国家教育标准分类法》6级。一旦完成《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6级课程后,这些人可继续转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7级。这表明短线高等教育与学士或等同、硕士或等同的高等教育构成了交叉,这种交叉不仅包含同一定向课程的等级衔接,而且表明不同定向课程的相互转换。这样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立交桥”,构建高等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