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第1篇

从认识论层面而言,由于传统的价值判断受到科学实证思维模式的冲击,社会价值体系出现了世俗化的趋势,现代社会又尚未建构起能够取代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功能的新体系,就出现了多层面的价值危机。从制度层面分析,它源于科技一体化的体制结构和科学技术的市场化发展方向。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可共享性和垄断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舞台上演以科技创新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情景剧。同时,科学与工业企业的合作、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使科学活动向群体协作的方向转型,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直至生产应用的周期逐渐缩短。

可见,面对知识经济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一方面要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同时,绝对不能“唯利是图”,必须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求人们不能纯功利地、非批判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坚持社会协调发展优先的原则,实现人类的全面进步。

当今的反科学思潮在西方世界很流行,其中很多是学者、人文学家。其中,一部分认为科学压倒了人文;另一部分是生态环境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环境破坏了。和平主义者认为科学搞出了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整个人类可能就要毁在这里面。后现代思潮对于把科学技术引领到人性化的立场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将把人类文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整个世界体系的分工是不合理的,表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拥有资本和高新技术而处于经济贸易体系的核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导致“中心国”对“国”持续的剥削。因此,如何摆脱边缘地位成为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首要选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惟有如此,才能缩短与“中心国”的差距。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在很多方面人类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及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发展脉络要有正确的把握,在全球范围内防止科学技术的异化,始终保持其为人类谋取福利和幸福的手段。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第2篇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科教兴国政府财政科技教育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以达到振兴政府财政的目的,从财政角度来看,主要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STS教育;新课程改革;生物教学

引言

经研究发现,现有的生物教学模式主要解决了“怎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物教学中“为什么学”、“学了做什么”的问题,即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生物学知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作用,缺乏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自觉性,更没有仔细去思索科技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着的生态危机和道德危机。STS(科学、技术和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它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学术需要之中,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新的思维模式,所以日益显示出它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它正沿着理论STS和应用STS两个方向蓬勃发展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一种趋势,也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举措

一、STS教育与新课改的关系

STS教育基本理论认为:科学是通过它的理论,更是通过它的应用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并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应当力图使其在对实际问题的研讨过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应尽量让学生在创设的实际情境中去理解、认识科学概念和规律。这一教育理论的基本特点是: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基本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强调教学内容要现代化、社会化,注重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

新课程从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增加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综合进生物学教学之中,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穿插组织单元教学,充分体现了STS教育思想。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思想,新教材除开设三个必修模块外,还增设了“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几个模块,介绍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思想,以及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责任心和科学技术的决策能力。由此可见,为了实施新的课程目标,向学生普及STS知识,增强STS意识,推进STS教育,势在必行。

为了实现这些基本目标,在生物教学中进行STS教育的任务显然比传统的单纯传授生物知识与技能要广泛得多、复杂得多。结合生物教材和学生实际,我们认为进行STS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对现代生物知识及其价值观的了解;培养学生科技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模拟决策能力。

二、STS教育在生物新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力实施STS教育,是促进高中生物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1、加强现代生物知识的了解及其价值观的培养

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知识及其价值,对当今世界和国内的科技发展的动向更为关注,对热点科技领域的新成就、新技术有大概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科学技术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就是科技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强国必然也是科技强国。

2、培养学生科技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知识涉及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实际联系紧密。教师在传授知识同时要注意渗透STS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发奋进取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更好地掌握生物“双基”。让学生关心现实,关注身边的事物现象通过切身体验来掌握概念和规律,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探究方法,学会学习,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首先提出问题:放在家里阳台上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向窗外倾斜?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盆跟着太阳光转动?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3、培养学生科技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知识包罗万象,涉及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实际联系紧密,其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观察、实验,偏重探究和思考理解。教师在传授知识同时要注意渗透STS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发奋进取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更好地掌握生物“双基”。让学生关心现实,关注身边的事物现象通过切身体验来掌握概念和规律,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探究方法,学会学习,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蒸腾作用”时,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提倡植树造林?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花卉移栽时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枝叶?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第4篇

一、“辩证节俭”的具体内涵

1. 崇尚勤俭、抑制奢侈。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奢侈无度向来为人们所不齿,崇尚勤俭、抑制奢侈是辩证节俭的基础所在,也是坚持辩证节俭的必然要求。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过:“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②告诫子孙即使有条件也应尽量节俭,不应该浪费钱财在不必要的事上。

2. 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司马光明确地要求子孙“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奢侈性消费,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经济状况进行合理的有制约的消费。根据自己的财力状况,根据自己的收入度量自己的支出,多大的力量做多大的事,并且尽量节俭,不能因为自己有财力就奢侈无度,要有节有制。

3. 该花钱的地方不应吝啬。节俭不是吝啬小气,陆九韶认为“合用万钱者用万钱,不谓之侈;合用百钱者用百钱,不谓之吝,是取中可久之制也”。③对于公益事业要热心,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教育子孙“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④该用很多钱的时候用了很多钱不能叫奢侈,比如在做一些修桥铺路的公益事业就不应该吝惜钱财,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做贡献。推导到当今社会比如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时我们应该积极行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该为构建更美好的未来献一份力。

4. 节俭要有礼有度。在礼仪上不可过于“鄙”,要符合礼节的基本要求,叶梦得在《石林家训》中提出:“自奉宜俭,至于往来相交礼所应尽者当及时尽之,可厚而不薄,若太鄙吝,废礼何可以言人道乎,而又何以施颜面乎?”⑤劝诫人们合理安排家庭的经济收入,在待人接客的时候虽然奉行节俭,然而也不能太鄙吝,要礼仪周全的同时节俭有度,这与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是分不开的。宋代家训中的辩证节俭就是提倡合理消费,反对不合理的奢侈性消费,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二、宋代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1. 物尽其用、适度消费。现代社会赋予了节俭观新的意义,进一步扩大了辩证节俭观的内涵。现代节俭观的主旋律是物尽其用、适度消费。物尽其用是传统节俭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顺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在现代社会,这实际上是强调消费的效率和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度消费指的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节俭有度、奢侈有制。为了节俭盲目压制自己的正常消费需求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消费水平应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现状及发展相当,起伏应始终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内。简而言之,家庭、个人的消费都应量力而行,根据家庭、个人的经济收入状况确定合理的消费水平,在此基础上也要本着奢侈有制的原则,拒绝不必要的奢侈性消费。这些观点在宋代家训中也有所提及,司马光在《涑水家仪》中提出:“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⑥倪思在《经I堂杂志》也说过:“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⑦

2. 倡导合理消费,共建和谐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节俭观中人们的消费在考虑自己消费能力的同时,也要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物质材料极大丰富的社会现状。传统观念中的某些衡量标准随社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现代节俭观的新内涵之一。我们不倡导奢侈性消费,然而我们鼓励合理的消费,合理消费不仅能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节俭不再是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而是在能省则省的前提下,避免不合理的消费,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作出一个合理的选择。这点与宋代家训中提出的辩证节俭的理念不谋而合,宋代家训中的新型“俭”观对现代社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这与如今所倡导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共创和谐社会也是相一致的。

3. 开源是最大的节俭。现代节俭观(下转 12页)(上接 9页)的新内涵之二就是把“开源”看作是最大的节俭,这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开源,就是开发资源能源并对其充分利用,在减少投入时提高产出,这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中国在农业文明的传统社会由于物质资料的匮乏,科技水平的有限,更注重的是节流,即尽可能减少投入、减少消费。现代节俭观中开源节流并重,并把开源放在第一位,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4. 节俭有礼的新内涵。该花钱的地方不应吝啬,节俭要有礼在当今社会同样有借鉴意义。“有礼”不仅在对待客人朋友,在对待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时也应坚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就是最大的“礼”。不管是在物质或者精神方面都应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把买名牌包包的钱节省下来捐给那些渴盼有个书包的孩子,省去一顿进出星级饭店的钱可以给贫困山区的一群孩子缴纳学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能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为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多多参与公益事业,钱不在多,有心就好,相信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爱心的好榜样,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受益了自己。

宋代家训中的“辩证节俭”理念对现代社会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实现个体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节俭可以节约有限的物质资源,有利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其次,节俭的生活可以培养人吃苦耐劳的品质,而奢侈的生活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不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节俭也是利国利民利家的好事,不论是个人在社会竞争中还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节俭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替代的。

宋代家训中的辩证节俭观念与现代社会提倡合理消费、关注公益事业、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宋代家训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关注现代家庭节俭观教育对现代社会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实现个体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范文第5篇

摘要: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塑造。因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精神却是永恒的。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科技认识的细致化和结构化,这种细致化和结构化就是在思维内在形成的兼备优良传统的科学精神,同时它们又体现在对科技活动起着引导和支撑作用的科技政策中。通过对科学精神和科技政策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科学精神是科技政策的灵魂、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一主旨。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技政策

英国学者梅森曾说过,“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1]。” 科学起源的这两个传统使其兼备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人文精神逐渐窒息,科学的技术理性却过度膨胀,使得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异化。如何控制这种异化,如何保证科学能在正常规律下发展,就少不了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了。在伴随着政策不断出台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兼顾精神的传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进行分析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可以说是一幅百花争艳的局面。从早期R.K.默顿的己被普遍引用和评论的观点:“科学的精神特的质是指用以约束科学家的有感彩的一套规则、规定、惯例、信念、价值观和基本假定的综合体。”开始不同的中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他们对科学精神内涵的看法各有千秋,然而笔者认为, 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求真精神注重实践反对空谈是科学的求真精神。

2.理性精神崇尚理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3.实证精神科学基于事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和最高检验标准。

4.批判精神怀疑和批判可以促进科学进步。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

5.创新精神科学的生命就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创新精神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6.协作精神 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已不容置疑地成为科学事业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保证。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贯穿科学的内在动力。无论是针对科技的学习、建立科学体制、形成科学方法以及发展科学思想都离不开科学精神。它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一种意识,是需要具备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是科学活动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二、科技政策的内涵

政策是行为规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下的产物。政策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其他行为规范不能取代的作用. 科学技术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它已经不再仅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往往是对全球、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几乎是所有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政治、法律等等问题,都会有科技问题掺杂其中,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几乎所有的科技活动都被纳入国家或政府的规划之下,因而国家或政府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科技的发展,制定了各项科技战略、科技规划和立法,这三项措施构成了对现代社会科技活动的强大的外部控制[2]。这就使得科技政策在各种政策当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科技政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也并非与其他领域的政策相隔绝,而是与许多领域的政策有交叉重叠之处,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当今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国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探讨的。

三、科学精神是科技政策的灵魂

在政策过程的两大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引,因此说科学精神就是科技政策的灵魂。我们以科技政策的制定这一阶段来说明。

科学精神有引导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任何有悖于科学精神的东西都会对具体的政策造成影响,也会出现相应的政策失灵现象。在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当中,在国家层面就要坚持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任何科技政策的失误都会对科技的发展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或破坏。

从政策制定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引,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由于缺失了科学精神的指引也往往会出现执行的偏差,造成科技政策失灵的现象。而恰恰是少了科学精神的约束,往往在政策的后制定阶段就会导致监督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就会出现一些失灵的表现.

四、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是在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国内国外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被运用,把这些精神或思想内化在他们的主观取向中,并在他们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载体,科学精神是“本”,而科技政策是“末”。科学精神给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活动指出目标和方向,倘若本末倒置,科学精神就会成为诠释科技政策的附庸存在,科技政策亦会变成没有根基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技政策失去了科学精神作为指导,就会陷入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非理性化、非规范化的泥潭,而在非理性化的科技政策指导下的科技活动就必然表现为有悖科技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盲目活动[3]。

五、小结

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不断地完善整个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是科技发展政策能够不断地发挥它对科技研究的催化。在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与对策时,我们必须沿着科学精神对整个科技发展的启示,它的启示就是在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同时,又要不断地去追求和弘扬科学精神,那使这些精神能够真正的贯彻到科技发展过程中,使得科技变得更加的开放与包容,也是科技发展变得更加的纯洁与高尚。

作者简介:

1.殷常涛,郑州大学学院2008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2.马姗,郑州大学学院2010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3.谈新敏,教授,郑州大学学院教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教授。

参考文献:

[1]斯蒂芬.F.梅森. 周熙良等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李侠等.浅谈科技政策失灵现象[J].科学学研究,2001.

[3]王志强.中国科技政策思想: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研究领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