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大学教育 衔接性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02-01

自2000年以来,伴随我国高等院校扩招进程,大学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成为平民化、普及化教育,对于国民素质提高有重要意义,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众多国内教育人士的质疑和诟病[1]。而与此相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却广受赞誉,大批学者认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水平远远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这与国内大学教育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似乎提示我们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向基础教育求教,有必要从更全面、更为深层次的角度去分析大学教育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基础教育与大学需求之间的分析比较,也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帮助我们理清中国教育中存在的某些深层次问题。

1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性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教育体系,而前三者并称为基础教育,这样的划分方式已经决定了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的不同。事实上,我国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甚至是基础教育不同阶段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衔接,但同时存在严重的脱节。

1.1 突出传统课程学习,注重应试教育培养

中小学教育强调对考试课程的训练,强调学习要以取得优秀课业成绩为目标,从学校、老师至家长、社会均注重学生应试成绩,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2]。虽然这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基础知识有重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使一部分学生处于“高分低能”的状态。

1.2 灌输式教育多,启发式教育少

在中小学教学中,大多以常态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很少鼓励学生发问。个别情况下,教师不仅不会耐心解决学生的问题,还会对常提问的学生当做是另类、异常而进行所谓的“思想引导”,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态度。中小学课堂也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启发,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制数十年没有根本变化。

1.3 课业负担重,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少

我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之重是世所周知的现实情况。从小学起就广泛存在作业多、补课现象严重的问题。虽然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要求减负,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化,此类现象却逾演逾烈,从而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的错误看法,使得大量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失去学习的信念,而走向颓废、堕落。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过大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社会交往少,也是造成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适应力减退的重要原因[3]。

1.4 限制个人兴趣发展,艺术和美学教育不到位

在基础教育中,学校、教师为追求学生成绩的最大化,采取补课、加作业的方式,甚至于不惜将音乐、美术、体育课程挪用进行语数外的学习。这种作法将有可能直接切断学生成长后的美学修养途径,造成全民和全社会的艺术缺陷,对学生在大学和未来社会中的发展也将造成很大的限制[4]。

1.5 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律法制教育缺失

作为社会转型期国家,我国的社会传统公德未得到尊重和推广、现代法律法制观念还未得到普及,公德和法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孩子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成型期―― 基础教育阶段,两方面的教育残缺不全不成体系,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而简单的将此类教育延至大学阶段,显然不会取得好的成效。

基础教育在众多方面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我国中小学生培养的先天不足,特别是在创造力、美学理念和法制观念教育方面的大幅缺失,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的质量和步伐。毫不夸张的说,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失职虽然有着自身体制化原因,但是与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众多重要培养环节的缺失密切联系的,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大学教育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教育总投入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教育经费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但要解决好经费分配和落实,才能便于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以建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培养有用人才为根本原则,将基础教育的目标设定为:优秀的道德素养、良好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才艺基础,突出兴趣培养、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那么,基础教育至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2.1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坚持一个都不能少原则

在我国“一个都不能少”指得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实际上真实的“一个都不能少”是指每个孩子平等享有教育资源的权利。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落实一个都不能少的核心内容,不仅要在形式上达到一致,更要在内容上达到一致,才能将我国人口基数大的负担转化为高层次人力资源。

2.2 加大基础教育师资培育力度,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列

虽然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但国家、国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推崇和尊重,并没有转化成对教师的优选、优配。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面临尴尬局面,直接面向基层教育的普通师范院校招生对象往往是能力和素质折中的群体,使得我国现有基础教育师资创造力相对欠缺、拓展力量薄弱,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观念引导和资金投入并举。

2.3 改变全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态度

我国现有的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促使学生对家长、教师依赖性强,难以形成独立解决和思考问题的环境。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危险性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内向型、压抑型、偏执型学生增多。只有全社会每个成员都重视教育、关注教育、宽容教育,共同参与,给予学校、教师充分的办学、教学自由,才能全面铺开素质培养。

2.4 强化基础教育中的德育、体育和美学教育

德育和法制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必须尽快加入的部分,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德、法教育得当,才能真正提高全民素养,推动道德法制社会形成。体育和美学教育是决定一个人高层次素养的重要因素,对于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

梳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基础教育不同阶段之间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上的一致与不同,将体系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调研提上日程。在教育内容方面加强过渡课程的设置,实现四个培养阶段之间的学习密切相关、层层递进、深浅适度。加强不同阶段过渡期的理念教育和思想引导,促使学生快速适应角色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减少学生因环境因素导致性格缺陷或学习障碍,真正的实现培养思想积极向上,有良好知识水平,有良好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具有较强素质能力的现代化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40.

[2] 薛以朝.小学校长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常规管理方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衔接问题 策略

[作者简介]汤保梅(1974- ),女,河南睢县人,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73-02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系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这个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从我国教育长期发展来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衔接方面存在沟通不力以及“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迷茫,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漠视”的尴尬状态。

一、影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因素

1.教育理念的差异。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这种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会受到教育主体自身状况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主体对于各自所处的教育序列的“教育应然”的认识和主观要求不一样,他们的教育理念也是不一致的,在教育理念的落实上差异就更大。当前,基础教育所落实的教育理念多是素质教育掩盖下的应试教育,而高等教育主体对教育理念的落实主要为了让学生能找份好工作。这样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交汇处的空隙就大了,而处在这交汇处的大学新生很难适应,造成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心理问题频出。

2.教学内容的差别。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对学生的启蒙和知识的传播,对绝大部分学生有示范和被动接受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状态大多是被动的;高等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批判能力,为认识社会、步入社会工作做必要的准备,在教育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颠覆了学生在基础教育学段所形成的被动接受意识和认知状态,甚至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惑,感觉到过去权威、系统的内容都被打破了,导致部分学生感到茫然无措。另外,高校课堂教学的氛围和价值取向相对民主,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主动意识,这点是基础教育课堂很难做到的。此外,与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相比,高校更注重人文素养的沉淀,努力诉求人性的培养,这点在基础教育内容上也不多见,导致大多数刚从高考中摆脱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3.教学的具体实施差异。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模式、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模式方面,高等教育更强调和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倾向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奠基作用;基础教育更强调为学生的启蒙,为学生铺垫各种知识基础,所以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一锤定音的权威系统知识,所以,在教学模式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特征较为明显。在教学手段方面,高等教育教学手段较多,经常举办各种报告、讲座、论坛、研讨;基础教育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堂教学是其主要方式。在教学的考核方面,高等教育手段做法较为开放,考试、考察、写论文、做实验、搞活动甚至创意不胜枚举,而且考核的试题也较为开放不拘一格,让学生有较大的创意空间和回旋余地,侧重于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基础教育的考核多是一张试卷定乾坤,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很少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在标准化考试面前学生较少有创意的空间。

4.学生管理状态的差异。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生活的管理基本是辅导员引导下的自我管理,学生人生目标的规划、学习内容的取舍、方法的使用、时间的安排、生活的统筹安排、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业、就业的抉择多是自己决定,辅导员在很多时候只是进行一些共性的辅导而不是强行制约,学生的自由度很大;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生活、学习基本是在老师、家长的直接管理下进行,学生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就是高考志愿的决定权也未必完全由学生自己实施。学生管理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表现给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处于其中的大学新生也产生了较多的困惑。

二、教育衔接不力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不力是初高等教育问题的直观表现,寻找影响两者衔接的因素是对其现状的初步梳理,但若想找到导致两者衔接不力的深层原因,我们需要更多的分析探索。

1.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偏差。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对于客观存在的理解却会因人而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子系统中的主体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会有所差异,评价他们任务完成的世俗标准也不一样。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评价标准是有多少学生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评价标准就是有多少学生找到好工作。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在各自对教育的理解中产生相应的导向性作用,在这种导向性作用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主体在理解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解读方向就不难理解了。因而两者在实践中关注的教育事实的侧重点当然就会有差异。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考试和分数所凝结的应试教育就是当下基础教育的主色调,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就业率也就是绝大多数高校的追求。以此为逻辑起点,两个体系的教学实际运行的氛围差别也就形成了,夹在其中的大学新生可能由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各扫门前雪”的态度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

2.两者间统合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衔接不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分属于教育系统内的两个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两者在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教育理念的落实中相应的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话,它们之间的衔接不至于如此尴尬。实际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机制很薄弱。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统合机制,这种统合机制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刚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学生能很快地融入高等教育系统,不至于被两者的边界阻拦。统合机制的缺乏主要源于两者只关注各自系统的有序运作,忽略了更高层次的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有序,很少与对方进行相应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的缺乏使得两者之间沟通不畅,而沟通不畅又强化了两者间的边界意识过于浓厚,这种过于浓厚的边界意识阻挡了本该在两者间流动的信息,使得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效果不高,统合机制残缺。事实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一定要统合的,这是由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所决定的。作为学生,其成长过程是连续性的,当然也是有阶段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属于学生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不可以相互取代,所以两者需要统合,成人、成才就是两者统合的价值取向。

3.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浮躁特点加剧了两者的衔接不力。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此时社会发展迅速,新事物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导致了社会相应的浮躁心理。注重外在、追求表面的所谓快速成功已经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东西。教育功利化深入人心,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有些课程的教学,只教考试要考的。只要能考上好的大学,那么学生便是好学生、学校就是好学校;大学里面为找工作而举行的各类考证辅导班备受学生欢迎,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课堂上看不到学生的身影。只要能找到好工作,大学也就是好大学,学生自然也就是优秀学生。所以,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言,追求学生能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学生能找个好工作也就不奇怪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相关因素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当下浮躁的社会心理的影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几乎等同于考试,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几乎等同于找工作。

三、提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水平的对策思考

1.教育从业者必须真正理解、读懂教育。为了解决问题,首先必须认清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不力同样如此。教育其实是人性的放大,也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强化。这种强化的内在表现就是受教育者心灵的舒展,外在表现就是受教育者素养的不断沉淀和社会化程度的提升,以及最终被社会认可程度的增加。这里面无疑包括找个好工作和考个好大学,但前者显然比后者的内涵更丰富。校长和老师必须要有足够深度的理解才能真正读懂教育,跳出表面化和世俗化,最现实地领悟教育本质。领悟教育的最佳途径就是不断地吸收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积极内化形成自己教育素养的一部分。读懂了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其主体都会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样两者的衔接也就不会如当前的尴尬了。

2.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统合机制。完善的统合机制是提升二者衔接水平的内部张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统合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因素:确保信息与能量在两者间流动的激励力量;畅通信息与能量流通的通道;各自内化从对方流入本系统信息与能量的意识与能力。

首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存在信息与能量的流动是自然的,但是由于两个子系统中的从业者过分关注自己所属的子系统的运行,而冷落了两者间的信息与能量流动。欲提升两者衔接的效果,必须确保激励信息与能量在上述两个子系统之间流动的力量能持续产生。这种力量需要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重新整合其内部信息与能量的流向的影响力。其次,要畅通两者间的信息与能量的流通通道。由于主要精力集中于各自的教育实践,所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主体很少去关注两者间信息与能量的流动,或者干脆就忽视这种流动,造成两者间的信息与能量的流通障碍重重。要确保信息与能量在两者间流动,需要重新制订对这两者的运行效果的监控与考评标准。第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主体必须具备能内化从对方流入本系统的信息与能量的能力,才会导致两者的衔接效果提升。这种内化当然会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这种外显的行为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解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方式与风格,这些内容要趋于接近或者有部分重复,才能确保作为衔接载体的大学新生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计算机作为公共性学科是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面临着很多新的形式,研究重点解析了这些新形势。新形势必然带来新问题和新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变革与重塑,研究从教学理念、方法、内容、手段、效果评价和实训/实验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工作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发展;教学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114

[中图分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250- 03

0 前 言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计算机理论知识普及和通用计算机应用技能普及型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并掌握未来工作生活相关的计算机使用技能。随着计算机知识体系迅速膨胀、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延伸、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演变及教育相关科学和管理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与教学迎来了很多新的形势,如何应对新形势,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而且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1 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式

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原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科技毋庸置疑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其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对所面临的新形势进行新的构建,进而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对自身的改造和重塑,其所面临的新形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从本质上说国家多轮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在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需求的改变。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方针,摒弃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将素质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技能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重要的位置,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科技技能素质的基础构成之一,因此,新课改的提出和推进也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以提升科技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要求。

1.2 高等教育的转型

高等教育的转型本质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其转型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2014年起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型发展。外延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在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的任务,而内涵式发展更关注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迫切问题是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

其次,高等教育的功能性转型。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提出了地方性高等院校由研究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功能性转变的方针,600多所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2017年又将一批本科院校明确定义为职业院校,更加明确了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需求,加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向应用型转变的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1.3 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对教育发展的主观的、理性的的认知,是教育的人文研究,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等。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轻能力、注重理论轻实际、注重记忆轻思考、注重知识灌输等方面。

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证明:传统教育理念已经难以展现较好的教育效果,更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自由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开放化、教育多样化等教育理念,每种理念都有其核心思想包含其中,成为教育的指导,这种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其所采取的教育理念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何适应教育理念的改变,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4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前行

教育信息化存在于教育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个方面,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其朝着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推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网络构建、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的产业化管理和具有信息化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环境下的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也必然要融入到信息化发展的新浪潮,改革和重塑以求得健康、快速发展。

1.5 教育相关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但却要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形势。网络科技的发展使教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移动智能科技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变得随手既是,多媒体技术(如3D投影技术、虚拟影像技术)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体验感。这些都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进行辅助教育值得思考。

1.6 计算机应用领域无限渗透

计算机由最初的用于科学计算发展的现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社会应用,休闲、娱乐、生产加工、科学处理、虚拟仿真和智能化应等无处不在。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在是只关注计算机原理和基础编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用的宽度和广度必将带来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变革。

2 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2.1 实现教育由传统理念向现念的转变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除计算机专业之外,更关注计算机的应用是实践价值,相应的教育理念也不应在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化知识性教学。在理念上一定要尊重社会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本,以学生为本,助力于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大的思想格局。

2.2 紧随时展,拓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原理与基础、计算机语言和办公软件应用三个方面。但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学生往往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并学习了相应的内容。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入更多的应用技能教育,如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网络、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等多元化、多样化的内容,进而服务于其它W科的教学,迎合未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内容的拓展不只是计算机教育的广度,从深度上也应进行深入,如同样是办公自动化可以结合社会应用加入高级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

2.3 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还集中讲授法和演示法方面,相应的方法在知识传输和定性内容实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样也需引入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好的迎合教育理念转变带来的需求。

其中,项目驱动法就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在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实践和创新内力、提升学生关注度和积极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受到计算机基础教师的普遍关注。

2.4 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经行教学活动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等。教育手段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必然。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不能再只是书本、计算机和投影,而应是以多媒体科技应用,以大规模网络科技应用为方向的先进教育设施的引入。

2.5 引入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形式

基于笔试和机试的,依靠定成绩的模式在计算机这类技能型培养的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应用技能考核方面略显不足。为了应对,国内外学者结合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如基于项目制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教学成果的社会评价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档案式评价。

2.6 加强实训/实验及创新教育

大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实训/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实训/实验教学形式,如提升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加强需求现场的问题式教学、采用项目式的教学形式等。国家教育部也提出了加强实训/实验教学培养的推动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项目,通过国家扶持拉动实训/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 结 论

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于各级教育层次,本研究所指的是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性教育,社会发展是引发教育发展变革的直接动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新形势,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面临的各种新形式,并由新形势引出计算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对实际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捷,王维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8.

[2]季玉茹,王德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5).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机制

教师激励是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学提出从物本主义向人本思想的价值观转向,反映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然而,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高水平教师缺乏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这就对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调动现有教师的内在动力因素,从内部挖掘潜力,这就是教师激励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也有利于吸引校外更多的优秀教师;在使教师安心和积极工作的同时,使教师认同学校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宿感。

激励机制是指一个组织为了组织的目标所采取的员工激励体系和制度。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一个心理需求被激发的过程,即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的动机,使之产生指向需要目标的动力的心理过程;经济学意义的激励承认人的不同需要,只是认为人的需要更主要是经济利益的需要,足够的经济利益可以替代其他需要①。在这个概念下,个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利益,也取决于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即人会在一定的行为成本――收益结构下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行动。要使人的行为发生有利于组织的转变,就必须在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方面进行诱导。而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是制度规定的。因此,激励机制重在制度建设,以制度来改造人的行为。

一、教师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

建立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就是指学校为实现其目标而根据教师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的一致。激励机制的实质是谋求教师管理制度化和人性化的平衡统一。

1.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是激励机制的立足点。教师激励机制,应当按照教师的行为周期特征,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人需要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并努力加以满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励的目的和效果。

2.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激励机制的目的。当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发生冲突时,就需要激励。因此,激励旨在实现学校目标的同时,达到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的一致,以提高教师的满意感,从而引导教师为学校目标而努力工作。

3.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有效的激励要靠制度安排来保证。行为规范是将教师的个性因素(如性格、能力、修养)与学校目标相联系,规定了教师以一定的行为方式达到一定的目标;分配制度是将激励因素与学校目标相联系,即达到既定目标就会得到相应的酬劳。

二、教师激励的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②,影响人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外部因素),一是激励因素(内部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而不能起到激励作用。激励因素对人的行为动机有很大的作用,能直接激发人的积极性。高校教师是高知识人群,更注重得到尊重、成就感等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因此,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应在物质激励的同时,更多地给予精神激励。

2.公平原则。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③,不公平会使人产生紧张和不安,这种心理状态对人的行为动机有很大影响。因此,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应在给予分配和奖励过程中尽可能保证公平性,以此来消除教师因为感觉不公平而表现出来的不满情绪和消极行为。

3.适度原则。激励中应把握好教师需要的尺度,不能脱离实际,要使需要满足和工作水平相适应,分配奖励和劳动成果相适应。激励太多,不加努力就能获得,产生不了内动力;激励太少,努力无望自然难以有积极性。适度的激励,既能使教师保持现有的工作热情,又能使教师对未来充满期待而产生动力。另外,激励的频率也应适度。

4.激励时机要适宜。激励时机直接影响激励的效果。把握激励的时机就是要在一个合意行为发生后应即刻予以强化。“合意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时间越短,激励效果越明显。

三、教师激励的方法

对于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问题,根据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④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教师个人是否努力工作以及努力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激励价值),同时受到教师对所作出的努力取得报酬的概率(期望值)的影响。报酬的价值,指的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及其努力所获得的报酬价值的看重程度。期望值是指教师期望在努力工作后获得报酬的可能性。(2)教师业绩取决于其个人能力和素质以及工作努力的程度,还在于教师对任务的了解程度,还受到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等等。(3)教师报酬包括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两个方面,内在报酬是指满足教师自我实现需要或其他较高层次成长需要的报酬,外在报酬是指学校控制的用于满足其低层次需要的报酬。(4)教师对获得的报酬是否满意取决于其对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感。(5)反过来,教师对报酬的满意度又影响到以后的激励价值和期望值,从而进入新一轮循环,这种循环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根据上面的分析,普通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实施有效的激励。

1.提高报酬的价值。报酬的价值越大,其引力就越大,对教师积极性的激发作用就越大。具体做法:(1)提高内在报酬的吸引力,如通过学生评教、同行互评等方式使教师得到认可;可以通过公开课机会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优秀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议等等。(2)适时调整教师的课酬标准,提高外在报酬的吸引力。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认可度尚不是很高,在他们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中,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同样重要。现阶段,按照业绩考评结果调整教师课酬标准,积极开展教师评优活动,根据教师业绩考评结果进行必要的奖励,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刺激,同时在精神层面对教师尊重、欣赏、委以重任,则是满足教师需要的有效激励方法。

2.提高教师所作出努力获得报酬的概率。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安心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进行进修或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专业理论素养和成人教育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强化他们对学校办学理念和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3.提高教师的公平感。教师激励是否有效,取决于他们所得奖酬的绝对数量,同时还取决于他们所得报酬的相对数量(与别人所得报酬的相对性)――公平感。教师管理中应特别注意坚持公平原则:业绩考评标准和程序要科学合理,考评结果要公开,赏罚要分明,坚持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实现学校利益与教师利益的一致。

4.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对教师很好的激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发扬民主,体现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这种激励可以满足教师受尊重和受信任的心理需要。一方面,通过参与学校管理,可以增进教师对学校管理的了解,更主要的是以此强化教师对学校组织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产生满意感和归属感。目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有:(1)对于学校管理重要问题的决策,广泛征求教师意见;(2)吸收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使其参与教学检查和监督工作;(3)委派专业能力强和有责任感的教师负责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4)建立定期教师座谈会制度,倾听教师的心声,同时强化组织归属感。

注释:

①董志强.人员管理的经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8-129.

②[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管理学(第九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472.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第5篇

一、我国目前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基础教学的现状

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在加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基础性的教学,形成了夯实基础和发展创新的两头优势格局。在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美术院校同综合大学一样重视基础课教学,不论学校专业领域多宽,本科一年级都必须统一在基础部学习,这种教学设置在我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是如此,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一年级的主干课程是素描、色彩、二维空间设计、三维空间设计,美术史论等,我国多数高校美术院系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基础教学的本质和意义,对于基础教学的实践单调僵化,理论教学薄弱,设计创新意识缺乏。教与学的方式流于公式化,教学过分依赖大纲,学生过分依附于教师、教材,学生独立自主创造意识、能力的培养、情感化教育缺失,造成现在两头萎缩的局面。所以现在学生毕业质量不容乐观实践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课程设置结构在基础教学阶段课程不全面不扎实,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于基础教学的认识有偏颇

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素描色彩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种说法没有错但是狭隘,按部就班的通过从石膏到静物到人像再到人体的模式,不过是一步步的模仿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教学体系有其科学性,系统性,不可忽视其地位和功能。但是,基础训练主要是解决学生造型意识、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问题,而不是对象,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学院传统教学模式对美术学习和表现发展存在限制,对于美术基础教学的理念并不十分明确,忽视了美术的创造性,我们必须明确教育的目的或终点就是为了发展和创新,必须清楚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在发展和创新的观念下进行。在教学和学习中,过多地注意学生画的水平和技法怎么样,这样就丢掉了三个方面的训练:丰富的材料教学、厚实的美学基础修养、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举例来讲,在素描课教学中,学生基本上都用铅笔和素描纸,那么对于纸张有多种选择,甚至可以在木板布帛玻璃上画素描,而描绘工具的选择则可以根据纸张媒介的特性来适应,同样,现代的数字媒体技术也可以和手绘相结合,这样的教学学习过程可以得到两种结果:一是创造出了新颖的表现形式:二是在过程中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大胆实践创新的能力。教学应顺应发展需要,大胆改革实验,好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实践,对于基础教学的认识和探索应该有一次革新和尝试。

2、重技艺、轻理论。

不重视理论教学是我们目前大多数院校专业教学的问题之一,美术史论课的课程太少,范围太窄,专业理论教师匮乏,考试形式单一等。理论对于学生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艺术实践能力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传统的美学理论中汲取营养,艺术史论,美学理论对于艺术创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功夫,而艺术院系的学生普遍重视技艺的提高,忽视理论的学习,因为理论的学习相对枯燥一些,短时间看不到他的实用价值,不像技艺的学习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跟现行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一是上大学前素质教育不够,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提高审美教育的机会;二是美术高考制度方式的一刀切、应试化,不考美术基础理论只考技法,这是一个大问题大缺陷,面临新时代的社会要求和教育现状,如何解决学生的创造力问题,必须探索一种适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理论的关注和热爱,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较高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

3、教师教学自主性不强。

缺乏工作室教学体制,大多数教师的授课都是跟着生硬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走,很多教师都是多面手,同时兼代多个专业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理论课、不同专业的课程,当然代课门类多并非坏事,但事实是教师并不能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况且如此不能形成自己的精品课程,现行美术院校大多以专业教研室设置,教研室在教学中能够加强本专业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在学生的专业方向学习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作室的设立,则可以解决教研室所不能解决的基础训练和学科交叉综合问题,所以,工作室可以从材料教学,理论教学,基础造型教学等方面来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基础课程的训练学习。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院校,有差别的专业设置,以及院校层次和教学水平的实际情况,对本院系基础教学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优化。

二、美术基础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美术的前提是美,用一定的术来实现美,美的形式,美的内容。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美术基础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独特观察认知方式、运用合理有效地材料方式、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所以美术教学的第一个基础是美的教育,是美术史论和美学理论的教学,就当前社会背景及发展而言,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融入那些视觉图像带来的新鲜事物,要求人们对于图像文化审美性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对“美”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必要的文化辨识和判断能力。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而审美问题是始终贯穿在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中的核心问题,美的认识是审美认识,美的创造是审美创造,美的欣赏是审美欣赏,可以说审美是美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所以美术教学首先是美的教育和学习,在美术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无论哪个专业,美学理论美术史论都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石和汲取营养的沃土。

第二个基础是术的教学,包括材料教学、基础造型教学。对于材料的研究是当下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美术表现提供了充分的媒介、载体和技术支持,材料教学注重对传统艺术的研究和艺术的现代走向中感受材料的重要性。基础造型教学既包括传统的素描色彩的平面教学,也包括雕塑的三维立体空间训练,色彩课包含色彩混合、色彩平面构成、以及色彩空间推移练习,素描则包含透视学、点线面的平面构成、以及明暗阴影的空间推移训练。素描和色彩训练的目的,都是对于视觉图像的理解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以便于重现客观自然和表达真实情感,立体造型训练则有助于我们的空间意识和客观真实感,这种意识可以对平面造型起到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