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协调能力

一、运动协调能力的诸因素

1.1遗传:神经协调对协调能力起相当大的作用,而神经协调主要受先天的制约,不易受后天的影响;因此,遗传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影响很大。若父母都是运动员,其协调能力肯定比父母不是运动员的孩子要好。

1.2发育:协调能力是人体各机能的综合体现,是建立在形态发育和完善的基础上的。形态随着运动员生物年龄的成熟而生长发育,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也随之得到完善,协调能力也随之发展;因此,生物学年龄和有机体各个部分生长发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1.3素质:运动技术的完成需要一定的运动素质,尤其对完成技术过程中的肌肉活动来说,它直接与力量、速度、耐力等发展程度有关,况且,肌肉的内部协调本身就是力量表现的决定因素。

1.4.反射:复杂条件反射是建立在简单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建立的简单条件反射数量越多,则复杂条件反射的建立越顺利;而在运动技术的完成中,便能表现出良好的高度的协调能力。

1.5心理:运动员学习、完善运动技术,对变化的训练和比赛条件能及时地适应,都与运动员对不同刺激条件的分辨能力、注意集中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神经类型等心理特征有关,这些对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均有很大影响。

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调性训练

2.1无球技术运用特点与运动协调能力

在足球比赛中,无球运动主要采用变速跑、突起、突停、转身等形式。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运动员都在走动、慢跑,看似漫不经心,可一旦需要时,便会立刻作出反应,或接应插上助攻,或突然起动去封堵防守。另外,运动员为了抢占时间和空间,常常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当时的身体状态而完成动作,其间体现出来的动作之间变换的及时性,正是灵活、熟练、适时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身体能力。

2.2有球技术运用特点与运动协调能力

有球技术包括踢球、停球、运球、抢截球等。在看似简单的传接球技术中,其实要求很复杂,例如运动员接球,首先要有良好的空间感觉与空间定向能力;其次对来球的力量、速度、高度、落点有准确快速的判断;最后是选择和调整好自己的,上下肢协同配合,尤其能妥当控制下肢动作,做到既准确轻柔,又协调合理。有球运动员还必须敏锐观察本方队员跑位和对方队员的移动情况,控制好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力量适当、不失时机地将球传出,争取做到人到球到。所以,搞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性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议

3.1训练形式需多样化。可以做些带有游戏性质的练习,如追人游戏、带球接力;可以进行一些小型足球赛,如1对1.3对3。

3.2足球训练中,允许他们用手,允许同时使用2个球,允许使用软球、塑料球、气球、水球代替足球,允许用脚踢、用手打、用头顶。

3.3尽管每项训练侧重点不同,但可以同时训练多种协调技能。因为各种协调能力相互联系,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哪种协调能力会单独起作用。

3.4协调性练习本身,对身体素质没有特殊要求,只是得思想高度集中。也就是说,只需在每个训练单元做少数几个这样的练习,便能起到比半小时疲惫的协调训练更好的效果。

3.5协调性练多有很强的可变性,应该鼓励青少年自己去尝试,实践新的练习。当他们掌握要领后,适当刺激他们发明与之相应的新的练习形式。

3.6把所有协调性练习安排进训练的不同阶段;可以用做热身练习,也可以做为训练的重点,还可以成为阶段性训练的一部分。:

3.7每一单元训练必做的练习是足球比赛。它不仅能培养协调性,还能增添乐趣。

3.8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因为在完成足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肌肉收缩后不充分放松,而引起不合理的肌肉紧张。

3.9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在足球这个运动项目里,想要高质量完成许多技术动作,依赖于姿势的稳定性,而要在已获得协调动作的基础上,做到姿态静力性反射和随意调节保证,需要内感觉校正的参与,并取决于动作协调的形式。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足球训练 战术意识 反应速度 时空感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250-01

1 初中生足球教学训练方法概要

要落实足球训练工作最好要从娃娃抓起,初中学的足球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它起着承前启后所谓作用,它承接小学的优秀苗子向及较高层次输送足球人才的重任。文化课时初中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同时这时期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业余的足球训练中,既不能对学习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果,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与认真地分析和研究相结合得出:第一是在初中生的足球训练应该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应该要把培养他们的足球意识和意志品质放在首位;第二是重点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第三是在对抗中所逐渐形成发展的基本力量;第四是增强足球运动员对时空的敏感度;第五是要将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技术训练融合。

2 初中生足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措施

2.1 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其理论和智力水平可以使一个球员所积累的知识越加广泛和丰富。就会使内心活动越加强烈,智力发展就同样全面。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智力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必须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对形良好的意志十分有用。

2.2 加强自我培养意志品质的个人能力

理想对意志品质具有支配作用。对初中生球员来说,理想是球员精神力量的源泉。只要他们自觉的树立了奋斗目标,就能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的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2.3 制定奖惩措施

老师对在训练与比赛中表现良好的运动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的方式不应太过于单调,比如,给以微笑、表扬以及颁发奖金、证书等,这都有助于调动球员的积极性。

3 足球训练的方法分析与讨论

3.1 培养与提高足球运动员对足球的意识

足球意识是现代足球运动规律在大脑中的反应,表现出支配运动员行动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足球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必须从娃娃抓起,与体能、技能、心理三者同时进行。足球意识训练的方法具体如下:(1)录像剪辑,反复多次的观看高水平运动员的典型战术组合。在观看录像时教练要简明讲解,这样可以使运动员较快的领会战术意识与战术配合。(2)亲身体验与观看高水平运动的现场比赛,教练要有交代本次观看的主要任务,让不同位置的运动员主要观看与自己同位置运动是怎样跑位、补位、进攻与防守的跑动路线,传递球和临场处理球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有疑问的地方。(3)对典型的定位球战术配合进行分析,运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掩护,特别是在角球沉底传中与45°斜吊球这两方面,让足球运动员完全认识队友间的战术配合的重要性。(4)战术配合的实际训练要建立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战术配合开始练习。战术的训练要从简到难,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由慢到快,从段距离到长距离。(5)在训练和比赛的实践中要严格要求运动员迅速了解比赛场上的发展状况,并做出选择最合理的跑动路线,抢占到威胁最大、效果最好的攻击点,运用最实用的个人战术或队友间的战术配合,实施最强最有力进攻。(6)每个球员要独具风格,球员在初中阶段的训练时间没有达到标准时间,因此,在训练中要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坚强的意志;二是技术与战术风格。除此之外还应该形成一种基本阵型,比如,四四二,三五二还是四三三等,是其成为一种较固定阵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能使在相对较短的训练时间内达到有丰富战术意识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3.2 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

无论从生理机制还是从运动技能发展的规律来看,运动协调能力是运动技能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运动技能则是运动协调能力熟练化的外在表现,在大脑皮层主导下的机体运动,用于调节不同肌肉,根据动作的需要在时空上、力量与速度上准确无误的完成动作的能力。在初中生阶段是身体生长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发展并形成协调能力的最有利阶段。运动员发展协调能力的办法如下:(1)要经常进行发展协调能力的专门性练习,训练运用协调性来完成各种不对称练习。比如上下肢朝相向方向的练习,反向完成动作(可以镜面练习),单腿平衡等。(2)运动员分成一对一组相互突破,突破行为既受协调能力的制约,更受心理能力的制约。要培养运动员要敢于突破,勇于突破的勇气,在突破中找出不足并完善突破。(3)创造性的完成技术动作是拥有良好协调能力的升华,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完成各种逼真的假动作。让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完成传球或突破性的的射门。

3.3 改善运动员的时间、空间感觉和平衡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走梅花桩、爬绳梯与走平很木等。(2)运动员使用双手握住对方脚踝来练习滚轮练习。比如做前后翻滚与侧手翻等。

4 结语

经过我们在实际的训练中了解和体会到上面所诉的方法是很有针对性的,在时效性与科学性方面较以前的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在初中生不足的训练时间内,要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球员的训练水平。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我国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国内蓬勃发展的足球使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侯玉鹭.关于运动协调能力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1):24-29.

[2] 顾伟杰,顾人杰,郭林.足球运动员的时、空感觉[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1):30-33.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第3篇

目前,关于运动协调能力的概念、本质及作用机理等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曾进行过广泛的理论研究,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基本构筑了现有的运动协调能力的相关理论基础,譬如,黄传兵和潘泰陶对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研究后认为,它既不单纯是身体素质,也不单纯是运动技术。因此,应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规律引入协调能力的时间观念,在对协调能力表现出的空间特征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引入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思想,立足时间维度深入认识其发展特征。这样就能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引入更多的参照元素,对协调能力的认识也将更全面更系统更清晰更合理。

1 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时空维度分析

对运动协调的认识在学术界曾长期存在分歧,一些学者曾认为协调能力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属性”,目前多数学者结合运动训练理论和运动协调的功能更倾向于认为运动协调是一种“能力”,而后一种观点更具综合性和模糊性,但从“属性”到“能力”的变化反映了科研工作者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也间接体现了多数体育工作者对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多维认知方法的认可,为其时间特征的发现和引入提供了可能。

1.1 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概念内涵

关于运动协调能力的概念界定,以下几种观点是很值得关注的。我国学者田麦久等认为,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动作技术的合理性取决于协调程度,协调程度取决于神经系统对肌肉合理精细的支配,是形成运动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10]。翁志强等在研究运动协调的归属问题时列出的几种观点也很值得借鉴:前苏联学者普拉托诺夫认为,协调性即灵活性;马特维耶夫认为,运动协调能力是灵敏性的基础;徐本力认为,协调能力是运动员在运动中,身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动作的本领;延峰认为,协调能力的实质就是运动员有机体为了保证动作的完成而使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得到良好配合的能力;郑吾真认为,协调能力是指有机体各部分在时间空间里相互配合,有效合理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李汝田认为,协调性是指运动员按自己的意志去控制全身部位的肌肉,以最轻松、最省力、最合理的配合方式来完成动作的能力[11]。也有研究认为,协调是机体与外界相互作用产生生物力学自由度的过程[12]。通过以上概念不难发现,关于协调性、灵活性、灵敏性等概念的还不够统一,说明学者们的立足点不同,但如果将他们概念的内涵进行叠加,就很容易发现其共同部分,即协调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人体各部分协同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其观点是建立在生理学、解剖学等基础之上的,协调能力首先来自于神经系统支配下内部系统、器官、组织及其机能的协作,这可以被认为是学者们共同确定的协调能力概念的核心内涵了,仍是从动作的表现来阐述这一概念。据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协调属性是协调能力的基础,而对协调能力的空间和时间维度表现出的基本特征缺乏深入探讨,这一概念内涵仍停留在微观或中观层面上。

不难理解,任何技术动作都可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审视,协调能力的空间维度在技术动作中主要表现为一定的技术规范,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必重复探讨。就时间维度而言我们可以认为,运动员协调能力具有外显的“表现”过程和内隐的“实现”过程。其“表现过程”是指单个技术动作或组合动作的完成过程,这是协调能力在特定的运动环境中正常发挥的外在表现,也是指技术动作的完成过程之间的起点和终点,在此过程中协调能力的作用具有瞬时性,通常作为我们判定协调能力的基础;而其“实现过程”则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的运动情境下协调能力由自然“基础 ”到其要达到的训练“目标”之间漫长的习得过程,也是从简单协调到精细协调之间的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可训练性,要靠专门的运动训练来实现。譬如,体操中的“后手翻”技术,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反映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在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瞬间表现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动作完成是否圆润优美流畅利落、是否能高度协调地承前启后等方面对其实现过程的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发现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反馈到写阶段训练过程。因此,从时间维度认识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规律是研究协调能力的要义所在,可为运动训练过程提供理论借鉴。

1.2 学术界在运动员协调能力研究中对时间维度的认识

通过对协调能力的概念内涵及其向不同层面的拓展,很容易发现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时间特征的认识。由于当时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视角差异,前苏联两位专家并没有把协调和灵活、灵敏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区分,也没具体描述运动协调在时空序列上潜在的表现形态,只是认为灵敏或灵活都是协调的外在表现。普拉托诺夫所谓的“灵活性”并没有概括出协调程度,但这并不就意味着灵活性不可以在运动训练一般规律的支配下,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马特维耶夫的观点也不能算是直接道出了协调能力是灵敏性的基础阶段,但立足时间维度并非解释不通,相反,在时间维度的视角下运动协调能力和灵敏之间的联系显得更清晰。事实上,任何技术动作都有一定的时空基础,都需要人体部位、系统及各项机能在一定时序下密切配合。尤其是对协调能力而言,只立足空间视角在技术层面着眼,而忽视时间因素的概念界定是不客观的。

综观上述列举的国内学者们的观点可以认为,他们对运动协调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协调程度”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基本反映出他们在时间维度下对协调能力发展特征的潜在认识,但都没有明确指出协调能力表现和发展的时间基础。田麦久等认为协调程度与神经系统的合理精细调节有关,其实也是一定的生理学基础在时间维度上的反应,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运动训练改善的;郑吾真和延峰对协调能力的界定上潜意识里趋向较高程度较高层次的协调,而其他的几位学者的观点则认为协调是一种能力,更侧重于从人体运动本能的层面表述,“协调程度”则不明显。不难理解,高度协调就是协调能力在发展到较高层次的具体表现,也是协调能力“实现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实际的训练工作中,协调能力通常表现在严格动作规范要求下的动作的熟练和规范程度上,而规范和熟练程度可以通过训练时间的累积的运动经验的不断丰富来实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协调能力的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时间和程序性特征,这和林辉杰等[13-14]用动态系统理论进行量化研究所引用的运动协调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的连续自由度状态”的观点是吻合的,时间特征是认识其程序特征的基础,也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只从动作技术的视野我们就可以认为,协调能力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动作规范引导下的从短时间完成粗糙简单的起始技术能力到持续性胜任精细复杂的目标技术能力的复杂过程,也是神经系统及其主导下的人体各部位、系统、器官、组织等各机能的发展过程。

协调能力发展起初可认是一种身体机能属性,即抛却时间因素所认为的动作技术协调性。事实上,在一定的时间维度下,动作至少有瞬时和延时两种协调表现,瞬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技术动作状态,即空间断面上一个瞬间的动作协调表现;而延时协调则表现为普通意义上的协调能力,具有动态性和稳定性。所以,为了研究和理解的方便应该在对其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时间观念,并借鉴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阶段划分的观点,将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长时划分为几个紧密相连的阶段,这样立足时间视角理解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特征乃至竞技能力的发展过程就容易多了。

2 全程性多年训练思想指导下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特征

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引入运动协调能力表现的空间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运动员自身协调、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以及协调能力的衰退三个时期,自身协调发展时期可以分为未经训练时的“自然协调”属性和基础训练阶段的“控制能力”两个阶段,而自身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也可分为较高运动水平后的“灵敏素质”和专项高水平发展的“内外融通”两阶段,衰退时期则可以认为是前二者的综合,这和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划分思想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这些也应以运动员年龄、遗传特征和身体发育客观规律为基础,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2.1 未经训练时的自然协调属性阶段

运动协调性是人体运动功能中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人体天生就具备的生理基础,也是人体作为功能性生命体存在的前提,其物质基础来自于遗传,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人在婴幼儿时期就能完成简单的抓握、行走等动作,只是动作不够熟练流畅,还有些僵硬,这种能力是在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体现了人体最基本的协调共性,不强调个体差异。从运动生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体最初的协调性只是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最初参与,其他系统参与的特征不明显,受外界的影响也很小,但这些简单的动作也不是同步完成的,具有明显的程序性特征,正是这种特性证明了人体协调能力的存在。从协调的功能的角度来看,这种协调性体现在神经系统的瞬间工作能力,具有瞬时性,不具备明显的时间区间,神经系统的配合体现了一定的随意性,所谓的协调动作随时会被一些突然的神经活动打断。所以,教育工作者和监护者应该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进行适当的刺激和针对性指导,培养其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他们动作发展提供良好的素质基础[15]。如果仅对协调性的认识停留在此阶段上对运动训练工作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这只能说明协调性的最初阶段的自然生理属性,只是大家研究的所谓的协调性的基础,可以为我们以发展的视角研究协调能力提供了铺垫,这阶段的协调性可以认为是自然协调属性,是一种人体本然的客观存在,也正是从这一阶段起都要注意协调发展的年龄特征。

2.2 最初期训练的动作控制能力阶段

随着人体不断的生长,各系统和器官的机能不断增强,运动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身体活动的基本动作可以自然习得,一些简单的动作可以达到无意识状态,有些复杂的动作可以通过学习习得,通过练习达到熟练,这个过程中逐渐体现以神经系统为主导的人体自身的控制能力,神经系统机能决定控制能力的强弱。这一阶段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常表现为运动感觉统合失调[16],需要针对性的锻炼才能克服,美国前著名的田径女运动员威尔玛·鲁道夫可认为就是一特例。严格来讲,人体在一些动作中体现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才可以说身体的自然协调属性已经发展到通常所认为的协调能力这一层次,已经能在相对简单的动作中体现出一定的时空特性,可以借此看出这种能力发展的可能速度和潜力。随着个体差异的逐渐凸显,可为运动选材提供参考。这时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系统逐渐参与到协调表现中来,并根据个体特征的不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协调开始受心理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的意识也开始起作用。主导协调能力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带动了其他辅助系统的发展。协调能力中的控制能力,表现为在一定时间维度内持续地完成特定节奏区间内的动作。控制能力主要靠运动技术来表现的,并受其影响,同时技术也加强了身体的机能,控制能力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运动技术的基础。此阶段可认为是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基础训练的初期阶段,主要通过各种技术动的训练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协调能力逐步表现为在特定时间区间的稳定性,可作为运动选材的参考。因此,此阶段的协调可以看作是与特定任务有关系的一组相关活动[17]。

2.3 较高运动水平后的灵敏素质阶段

人体的运动能力经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后才能快速发展,此时的运动能力已经逐渐超出了日常活动和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能逐渐满足运动竞赛的需要,可称之为竞技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身体协调能力的体能和心能两大构件全面发挥作用[18],逐渐融合了众多的运动元素,自身协调达到很高的水平之后可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准确地改变动作节奏和身体空间位置,表现出敏捷而灵巧的特征,即为灵敏性或灵敏素质。但也有研究认为,协调能力应归属于身体素质,只是和灵敏表现形式不同[19]。灵敏素质的发展就意味了运动员除具备一般灵敏能力的同时,还具备专项化发展的条件,能适应更复杂的、节奏区间跨度更大的动作,运动员的个体、专项和机能等差异更为明显,即表现为一般灵敏性和专项灵敏素质。从时间维度上讲,灵敏性已经具备了长时间协调准确地改变自身姿态和位置的能力,能经济协调地完成不断变化的动作,表现出能量的节省化和功能的强大化,此状态可以称之为“协调耐力”。协调达到灵敏性阶段后,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都要参与到运动之中,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各种机能的协调达到流畅自然。这时心理活动的作用逐渐明显,情感也更多的参与其中,外界环境的影响也逐渐突出,此阶段人和环境之间只是出于断断续续的联系状态,可作为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参考。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立定跳远;技术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2-18

培养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立定跳远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对锻炼青少年下肢和髋部的协调能力以及下肢的爆发力和弹跳力,从而增强其身体的灵活性,提高相关动作的技术性,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发育成长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青少年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分析

(1)准备姿势的技术要领。准备姿势的得当与否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重要步骤。准备姿势主要包括“两腿开立,脚肩同宽型”“八字型”等,依练习者自身的习惯而定。一般而言,立定跳远的准备姿势要两脚自然分开,两臂自然向上提,双膝向下,重心向下移,双臂往后摆,便于蹬起时发力。

(2)空中动作的技术要领。虽然立定跳远的空中动作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空中动作与练习者自身的身体是否相协调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空中动作主要包括身体前倾、髋膝关节蹬伸、两臂前伸三个步骤,只有掌握好这三个动作,才能做好立定跳远。

(3)收腹动作的技术要领。在整个立定跳远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收腹动作环节,只有收腹收好了,腿才能收得更高,从而取得更好的跳远成绩。对此,在两臂向上摆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将胸部向前上方挺,把腰迅速向上提,身体要充分展开,形成一个背弓姿势。

(4)落地动作的技术要领。有的练习者因为落地姿势不正确,导致身体向后倒,最后影响跳远距离。那么,应该如何落地呢?一定要保证身体重心向下,这就需要在落地前做好屈膝落地的缓冲动作。

二、立定跳远技术的练习方法

(1)单脚跳练习。单脚跳是训练腿部力量的基本方法。在每一次训练时,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腿部肌肉放松工作,使腿部肌肉达到一定的热度,才不会在训练中受伤。训练单脚跳时要注意练习方法,起跳时主要通过踝关节发力,上身保持直立,膝部伸直,两替向上跳起。

(2)蛙跳练习。蛙虽然体形较小,但是其跳远距离却是其体长的几十倍,能有这么好的效果,主要是依靠其身体的跳跃性、平衡性和协调性。对此,立定跳远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蛙跳动作是尤为必要的。练习中要两腿半蹲分开,上身前倾,双臂交叉体后,跳跃过程中通过腿部、腰部发力,并保证髓、膝、踝三个关节的充分伸直,身体向前方跳起。

(3)模仿练习。模仿练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一整套动作技术规范之后,并在加强预摆练习、挺身跳练习、收腹跳练习等一系列立定跳远步骤之后,模仿整个立定跳远的练习。

三、立定跳远训练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技术概念问题。很多初学者在练习立定跳远时只是依赖靠自身的身体天赋来发力,盲目追求距离,觉得不需要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这是对这项运动的错误认识,同时,由于不强调动作技术,导致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关节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在训练时,必须对练习者强调动作技术的关键作用。

(2)兴趣培养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活练习者的兴趣,才能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所以,训练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练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把握好练习的强度,实现快乐练习,将跳远练习与其他运动项目相结合,使练习者获得成就感。

(3)力量练习问题。腰部力量、腿部力量是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部分。掌握动作技术固然重要,但缺乏相应力量的支撑,是不可能实现跳远成绩提升目标的。对此,必须通过蹬腿练习、跳绳、篮球、足球等辅运动项目的强化训练来达到效果。

参考文献:

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66-02

一、何为健美操

健美操又称“健身健美操”、“有氧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的健美操原形是美国太空署为太空人所设计的体育运动,后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健美操形式。健美操和体操之间是有不同的,有音乐配合,以有氧运功为基础,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参与到运动中。健美操融合了舞蹈、体操和音乐,以强身健体、增加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柔软度为前提,达到健身、塑造身形的目的。

二、健美操教学发展和A教学内容

1.健美操运动的起步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先吃到“葡萄”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在设立健美操课程的同时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上海体育学院紧随其后,设立了健美操教学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创建了“青年韵律操”,其教学内容和形式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健美操的表现形式结合了音乐和舞蹈,随后全国各大学掀起了一场健美操热潮。90年代中期之后健美操发展逐步成熟,加上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善,推进了健美操运动的发展。随着审美观念和锻炼需求的提高,国家体育总局在1998年颁布了《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为健美操运动提供了发展市场,充分体现了健美操在大众锻炼方式中的重要地位。颁布的标准中以规范的套路动作组合搭配形成健美操雏形。在编排过程中突破旧模式健美操表现形式,融入体操、舞蹈、音乐的各个特点,创造出适合大众身体要求的健美操规格。

2.健美操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和技术课。理论学习主要是体育老师向学生讲述健美操概论、特点、锻炼形式和竞技方式。理论知识还包括健美操的起源、背景以及锻炼意义,在进行技术课之前让学生对健美操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体育教师在讲述理论课时要结合体操、舞蹈、音乐等方面的知识,理论讲述的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注意事项和保护措施,为技能课的开展奠定基础,防止出现学生受伤的现象。技能课分为徒手健美操、机械健美操。徒手健美操授课内容是健美操基本动作,基本姿势,乐感训练。基本动作分为四大类、七个环节,涵盖了人体的全部动作形式。基本技术是把健美操基本动作圆满地表现出来,动作类型有屈、伸、转、旋、绕、提、扭等。基本姿势是执行基本动作时身体所表现出的姿态。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感,跟随节奏节拍建立对健美操动作的初步感受,调整身体姿势,不会出现过慢或过快的现象。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加强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加强动作和动作之间的链接,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器械健美操利用器械配合健美操练习,器材主要是哑铃、踏板和体操垫等,发展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力量,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发展腰腹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三、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体育课程承担着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重担,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健身运动,在大学生圈内很受欢迎。在发展体育运动同时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和体育意识的加强,健美操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占很重要的部分。就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化。健美操发展的时间并不太长,在体育运动中属于新兴的体育项目。有些学校在进行健美操训练时,仍旧用的是多年前的套路,相同的教学内容,固定的健美操套路动作,一成不变的教学风格。教育提倡的是创新适用原则,健美操教学系统过于陈旧,不符合大学生的审美要求和锻炼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枯燥的健美操课程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动力,达不到体育锻炼标准,降低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2.高校健美操教学应试化。高校课程多以专业知识为准,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不受重视,以考试为目的,脱离了原本的素质教育的宗旨。学生以考试成绩为学习标准,不注重身体锻炼,对于健美操只是敷衍了事。健美操的考试标准主要是靠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来评定的。理论知识都是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只重视老师讲课所讲的重点内容,不掌握健美操的理论知识,做不到学以致用。在技能操作方面,考试只是走一个形式,考试主要考察单一的动作要领,固定几个姿势,学校以考试的形式禁锢了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学习动力,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导致学生体育考试不理想。

3.高校课程安排不合理。学校课程安排偏重于专业知识上,体育课一星期一单元,大学生除去体育课之外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在长时间的学习之后身体得不到放松,得不到释放,很容易形成身体方面的问题,出现病态的身体现象。在学校课程安排不平衡的条件下,学生被这种现象所误导,不重视体育锻炼,只专注于文化课学习,身体得不到锻炼,很容易出现问题。

4.高校健美操设备落后,场地缺乏。学校置办健美操器械时没有引进新的设备,不根据现代健美操运动规范来训练学生,无法达到健美操训练的标准。学生在使用陈旧的器械时,缺乏兴趣,不愿意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不积极配合老师指导,无法完成体育锻炼课程任务。健美操场地缺乏正规性,往往是在篮球场和足球场中的一片空地上,根本满足不了室内体育活动的要求。学生在不完整的健美操场地中,降低了学习运动的热情,对于健美操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四、高校开办健美操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教育部的改革理念深化到高校体育课程中,高校体育改革已经是教学中的必然要求。建立体育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体系,完善现代体育教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应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健美操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也进行了一些改动。健美操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是必修课程,显示了健美操的重要性。健美操当初是为太空工作者设计的,设计亮点就是在最大空间允许范围内,用最简单的方式手段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健美操很适合大学生的锻炼需求,它除了作为一种运动方式外也可以成为一种娱乐项目。健美操融合了舞蹈、体操和音乐等多方面的体能技巧,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技巧结合,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健美操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全身的肌肉力量,强身健体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健身操帮助学生调整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

五、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改善建议

1.转化教学模式,加强健美操体育运动。跟随新体育教育理念,发展全面素质培养计划,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体育教学系统。把学生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无缝隙地连接起来,把体育教学作为学生教育中的一部分,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理念。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培养出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把学生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运动不受欢迎的现象。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学校保证体育课程完全符合学生的日常需求和锻炼需求。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就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比如学校开展春季和秋季运动会,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会开展的同时可以增加健美操运动项目;学校随时开展体育运动活动,随时配合学生的锻炼需求;学校可以设立健美操兴趣小组,专门培养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兴趣。

3.平衡健美操在大学体育中的地位。学校引进先进的器械提供给学生使用,保证学生健美操课程的顺利进行。在室内开阔场地,让学生正常进行健美操训练。不再沿用陈旧的健美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新的健美操套路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考生考试系统,禁止出现单一的考试模板,严格要求学生健美操的动作姿势,增加健美操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发挥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面发展素质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加强健美操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地位,帮助学生加强身体协调性锻炼,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和课余生活。

――――――――――

参考文献:

〔1〕郭芳.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设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

〔2〕蔡月如.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方法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王珊珊.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发展的途径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5).

〔4〕史小英.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改善的初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5).

〔5〕车新蕊.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

〔6〕沈铁.关于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