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业对国家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 ;产业关联 ;产业升级
一、发达国家有关经济服务化的争论
二战后,美国服务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成为实现经济服务化的国家。Fuchs[1]在对服务业开创性研究的一本名为《服务经济》(“The Service Economy ”)的书中如此预言:起源于英国,随后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发生的就业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现象是一次革命;同样,起源于美国,实际上在各发达国家也能观察到的就业从工业悄然向服务业转移的现象,也将是革命性的。如其所料,以服务业就业的占比达50%以上为衡量标准,到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成为了服务型经济国家。如今,发达国家增加值和就业的70%更是已经由服务业创造,经济社会运行的关键特征也越来越知识化、信息化和无形化(Maroto-Sánchez,2012)。但这是否表明服务业经历了真实增长,以及是否应该因此重视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争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90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C790245)。首先,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高比重表明其经历了真实增长吗?Baumol 、Blackman and Wolff(1991)坚持认为服务业存在成本病,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上升只是一种名义上的提高,如果换用不变价衡量,服务业的相对比重不变甚至有轻微的下降( Baumol,2001;Summers,1985)。可是,这无法排除因大量服务业不可测量而可能发生低估服务业发展的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对大量无形要素及其产出的重新定义和测量方法的开发与改进,近期有关服务业研究的重要文献对此提出了质疑。例如,Illeris(2005)论证了服务业对总GDP的贡献确实随时间不断增长;Schettkat and Yocarini(2006)认为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兴起既非价格效应也非制造业的服务外包所致,而是由家庭服务的不断专业化、市场化带来,发达国家的就业向服务业转移确实是一种需求的真实转移。
其次,服务业的发展应该受到重视吗?一些经济学家比较极端,以Gershuny(1977)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们彻底否认服务业增长,他们认为所谓的经济服务化只是高赋税福利国家的神话,实际上,只是由于国民经济核算时错误地对服务业进行定义导致的统计假象。如果使用最终产出而不是按工作属性来分类衡量服务业的话,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Jansson,2009;Gundlach,1994;Hammes,Rosa and Grubel,1989)。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们干脆继承了Smith (1776)的服务业属于非生产性活动的保守思想,认为服务业本质上是寄生性产业,尽管其有助于实现其他产业的经济价值,但其本身并不创造任何财富(Peck and Tickell,1991)。对于这种不尊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现实并刻意轻视服务业发展的陈旧观念,Greenfield[2]辩驳到:服务业其实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增长速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将服务业简单分成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这一点便不难看到。前者的生产率增长较快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革命说到底也是一种发生在生产者服务业的现象;即使仅看消费者服务业,将如今的沃尔玛公司或相似规模企业与300年前的夫妻店同样服务消费者的效率比较一下,其惊人的生产率增长速度也显而易见。
可见,虽然对服务业发展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分歧,发达国家的财富创造,确实已经由依赖有形产品生产,正加快向技术研发、知识创造以及其他无形资产与离岸服务外包的依赖转变,生产业取代制造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创新源泉。
二、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动因的研究与启示
尽管服务业主导发达国家的部门结构,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竞争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不争事实,持续至今的经济服务化的动因却一直是摆在经济学家们面前的未解难题。导致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第三产业化”的动因较多,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归为以下 四大类:
(一) 收入增长论
收入增长论也被称为需求偏好假说。从最终需求角度解释服务业增长的先驱是Clark,[3]他和Fisher[4]率先使用恩格尔定律来研究消费者需求,认为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并据此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消费者的总需求结构中,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后续的很多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了支持,如:横截面上进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服务业比较时,相对于穷国,富国服务业的产值、就业比重确实更高(Samuelson,1964;Bhagwati,1984;Francois and Reinert,1996)。时间序列上,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国服务业的比重确实也稳定上升(Appelbaum and Schettkat, 1999;OECD,2005)。
但是,随着人们对服务业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收入增长论也越来越多地遭受到多方面的质疑:(1)Summers(1985)基于横截面数据,考察了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和服务业支出比重的关系,发现以名义价格衡量的服务业比重与收入水平之间虽然呈正向关系,但以购买力平价表示的各国服务业实际产值比重却几乎不变;(2)Messina(2005)发现,横截面上各发达国家间收入水平相似,经济服务化程度却差异较大,对此,收入增长论也束手无策。因为,没有理由认为相同收入水平的不同国家,其消费者偏好的结构会不同。而且,如果考虑到服务业具有较高的相对价格,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对服务业发展的正向效应,能否抵消需求价格弹性的负向效应,也有待进一步验证;(3)Gershuny (1978) 和ten Raa and Schettkat(2001)甚至发现与收入增长论相反的现象:前者调查了英国6年的家庭预算情况,发现由于家用电器对人工服务的替代作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英国在这些年份中个人消费服务反而下降了;后者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实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轻微地下降,对服务业的需求却一直稳步增长。除此之外,收入增长论暗含的两个假设也备受诟病:一是假设服务业全部由最终消费服务组成;另一个是与下文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假设一致,将服务业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类考虑,认为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生产率较低,而实际上,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性质迥异,很多生产者服务业的生产率并不低。
(二)服务业生产率相对滞后说
从供给层面寻找服务业扩张的决定因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Fourasti′e(1949),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鲍莫尔(Baumol)成本病理论的提出,服务业生产率相对滞后说才逐步取代了收入增长论,成为服务业扩张的主导性解释(Baumol,1967,1989,2001;Baumol et al.,1985 )。
Baumol[5]构造了一个简单的两部门单要素双产出模型,假设经济体由技术相对进步和滞后的两部门组成(分别对应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劳动作为唯一投入要素,分别生产物品和服务。那么,部门间生产率的非均衡增长将导致资源从制造业重新配置到服务业,服务部门价格上升,其名义产值和就业比重也将持续增加。如果服务业占总社会的实际产出份额相对固定,经济增长最终趋于停滞。因其预言经济增长最终趋于停滞,Baumol假说也被称为滞后论(the stagnationist argument)。与此同时,Fuchs(1968)最早在实证方面探究引起美国服务业就业较快增长的原因。他基于美国1929-1965年服务业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认为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是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迅速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从而,从实证方面与Baumol形成呼应。
随后,诸多学者对以上Baumol-Fuchs假说进行了验证。根据验证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检验服务业比重提高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负向关系;另一类则检验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生产率是否确实滞后。根据检验服务业比重提高与经济增长间是否存在负向关系的结论,可以将他们划归为两个阵营:悲观论(Julius and Butler;Stiroh等)和乐观论(Rowthorn;Griliches;Oulton等)。悲观论者对发达国家的实证检验发现,发达国家服务业部门生产率增长率低于其他部门(Wlfl,2003,2005,2006),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和就业比重又确实在稳定地上升(Julius and Butler,1998),因此,经济增长最 终会趋于停滞。最先对滞后论(the stagnationist argument)提出质疑的经济学家是Rowt horn、Ramaswamy等。Rowthorn and Ramaswamy (1997) 否定服务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低于其他部门。Griliches(1992,1994)特别强调了服务业生产率增长存在测量误差,因此,服务业部门真实的生产率增长率可能并不低。Oulton(2001)发现滞后论逻辑上成立的前提必须是经济体生产出的产品均是最终产品,这与现实不符,如果考虑滞后部门生产的产品是中间产品,总产出的增长就不会停滞。最近的实证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至少在一些发达国 家,如美国(Bosworth and Triplett, 2007)和欧盟(Maroto and Cuadrado,2007),服 务业相对生产率滞后论并不成立。
总之,对于服务业的生产率停滞假说至少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争议。首先,在服务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1)因为服务业对创新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需要综合考虑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作用(Gallouj,2002);(2)经济增长速度趋于下降的结论仅在服务业部门提供的产出是最终产品的情况才成立,如果不是,经济增长仍可持续。其次,在服务业生产率是否滞后方面:(1)由于通讯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大量使用,并非所有服务业部门都是停滞部门,①而且,不少国家正致力于促进服务业技术进步(O'Mahony and van Ark,2003);(2)由于定义与测量问题,服务业的生产率可能被大大低估。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将 服务业作为一个总体来探讨它的性质时,目前使用的仍然是微观分析方法(Brynjolfsson,1993)。
(三)产业关联论
产业关联论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分工论”(也有称作中间需求论),但直到本世纪初期,产业关联论才初步形成。
从产业关联视角解释经济服务化,最早是强调作为中间投入要素的生产者服务业的重要性(Elfring,1989;Rubalcaba,1999)。格鲁伯和沃克(1993,中译本)、Fuentes(1999)等分别对加拿大和西班牙的服务业增长做了实证分析,他们证实了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上升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增长的关键。Oulton(2001)和Fixler and Siegel(1999)率先从理论上证实了中间投入服务业的生产会导致经济产出和就业结构的变化。Pilat and Wlfl(2004)敏锐地觉察到,中间投入服务业的大发展可能表明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对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作用。Wlfl[6]直接断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服务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Savona and Lorentz(2009)对欧盟1960-1990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 了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发达国家对生产者服务业(特别是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的增多主要来源于其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变化。
但是,因为两个原因,在解释服务业发展时,明显而重要的产业间的互相依赖关系,至今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Greenfield,2002),导致有关产业关联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一是,随着生产系统的适应性增强和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全球配置资源,“分工论”直接促进了外包特别是服务外包的高速增长,这引发了作为发包方的发达国家对其可能增加本国工人失业和工资下降的巨大担忧;二是,产业关联论沿袭了其早期思想,强调作为中间投入要素的生产者服务业的重要作用,而人们普遍认为将服务业分成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从而突出中间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重要性的做法,实际上等于承认了,服务业部门如果不能对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做出贡献,就是非生产性部门这一陈旧观念。这 显然不能被认为应该重视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学家们所接受。
实际上,不仅中间服务业和制造业具有天然互促的关系,货物和服务最终产出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并且彼此依赖。一般来说,服务需求增减变化都必然带来制造业产出的相应变化,最终服务不同,带来的制造业产出增减也不一样,可以为零,也可以较大。譬如,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多必然带来医院建设和医疗器械设备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就非常多;而理发服务需求的增加必然要求相应的理发屋、剃刀等货物投资的增多,但这种引致投资就相对较少。可见,完整理解产业关联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能更好地理解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动态,同样,也能说明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经济问题。而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业的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会增加失业并降低工人工资的担忧也为时尚早,因为,服务功能外包对经济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需要更全面地进行综合权衡与评价,更何况,产业关联除服务功能外包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互动方式(Antràs and Helpman,2003;Grossman and Helpman,2003)。
(四)其他因素论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传统的用收入增长和服务业生产率滞后作为经济服务化解释已无法解答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迁的现状和差异。特别是考虑国别间服务业各组成部门比重大小的时候,即使在收入水平相似的发达国家间,差异也极为明显。如果再将OECD国家同美国进行比较的话,OECD国家普遍较少的实行服务外包,却与较多开展服务外包的美国有着同样高服务业比重就更难理解了。OECD(2000)因此尝试用产业关联之外的因素来解释服务业发展状况,譬如:认为国别间在女性参与率、福利规模和覆盖程度、政府管制松紧和贸易专业化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对服务业的发展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Maroto-Sánche[7]将这些因素概括为制度、文化与社会变迁、政府角色等对服务业发展发生的作用,并简称之为组织变革的力量。其中,(1)政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反映在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业的供给者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上,也反映在政府对服务业自由化过程的管理和管制对服务业的促进上(Francois and Schuknecht,1999;Vittadini and Barea,1999);(2)诸如产品的市场管制、工会和工资协调系统等的立法和制度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也很明显(Messina,2005);(3)社会变革导致私有机构的增长也促进了专业化服务业的发展(Wirtz, 2001)。类似的这种其他因素还可以罗列出许多:提供兼职/临时工作机会的多少、户籍政策、人口变化、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全球化水平等。
其他因素论强调的因素纷繁复杂、相互交织,着重点明显而普遍地表现为重视培育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因此,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成为解释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五)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研究的启示
可见,导致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第三产业化”的动因仍然处在不断地探索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经济服务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产业关联因素在长期中被不公正地忽视了。这启示我们要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必须把焦点转移到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关联关系上来。那么,中国的产业关联现状如何?它能揭示中国的产业结构变迁吗?
不幸的是,国内一直是将产业关联与服务业割裂开来分别进行研究,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对转型期自己国家产业发展现状认识上的前后矛盾:一方面着重解释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中的中国悖论是目前有关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热点问题(江小涓、李辉,2004;郑吉昌,2004;裴长洪、夏杰长,2005;白重恩,2007;江静、刘志彪,2009);②另一方面论证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良性互动也成为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热点课题(李江帆,2004;陈宪、黄剑锋,2004;顾乃华等,2006;高觉民,2011)。其实,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指服务业由于本身特性所导致的比重提高,如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强、需求收入弹性高等;间接原因指服务业比重的提高与制造业部门间的强依赖关系有关。伴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深,产业间彼此依赖加深了,工业化对中间投入的生产者服务业需求增加了;而且,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公共/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如果认同中国服务业落后,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强烈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无法理解的;而如果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确实存在积极互动,服务业落后的结论便难予合理化解释。
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分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在解释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中的中国悖论时,一方面,众多学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原因的解释还停留在传统的需求偏好假说和生产率滞后假说层面上;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只有到了工业化中期,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良性关联关系这种内生性力量才会上升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而学界就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尚有分歧。因此,众多学者在解释我国服务业落后原因时,忽视了对产业间互动视角的探究。笔者认同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我国服务业落后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在第一轮全球化过程中,我国的全球化是以不适当方式切入全球价值链(GVC)底部,制造业全球化的同时,服务业是本地化的,二三产业间本该有的内生性良性互动关系被人为割裂了,从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实际上对服务业比重的提高起了抑制作用。在论证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时,后一研究不仅未将其纳入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阶段来综合考察,也错误地使用了数据和变量。也就是说,学者们在论证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时,普遍使用的是包括了进口和出口的总投入-产出系数而非国内投入-产出系数的方法,基于此所测算出的产业间关联只能反映潜在的服务业(我国和国外之和)与制造业的互动,而非我国国内产业间的实际互动。这种被错误论证的潜在的产业互促,实际上证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以国际代工为特征的制造业的发展牺牲了本国资源,拉动了别国服务业的发展,满足的其实是发达国家的服务需求。说明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以牺牲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为前提,而我国的“世界加工厂”地位也是建立在世界发达国家高级生产者服务业高度发展和制造业生产的非一体化基础之上。正如Rowthorn and Wells (1987)提醒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分析一国产业结构时不能仅着眼于国内需求的分析。
三、结论
综上,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服务型经济国家,在这些国家,生产业也已经取代了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创新源泉,但其动因仍然不完全为人所知。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动因的传统解释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发现: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过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解释包括了服务业相对低的生产率增长率和收入增长导致对服务业最终消费需求的增多;最新的研究强调了产业关联、创新、市场化、政府作用、国际贸易以及制度、人口、地域与社会等的变迁因素;诸因素中,产业间明显而重要的相互依赖的关联关系在服务业兴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了;值得注意地是,过去忽视从这种视角探究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导致了学界对我国转型期产业发展现状认识上的前后矛盾。
注释:
①Rubalcab and Maroto(2007)认为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服务业部门生产率相对滞后,剩下的三分之二的服务业具有与制造业相似的生产率增长率,有些甚至更高。
②关于中国的第三产业落后有不同声音,代表性观点有三类:一类以岳希明、光和许宪春为代表的统计误差低估论(岳希明和光,2002;许宪春,2004);第二类以魏作磊为代表的发展阶段正常现象论(魏作磊,胡 霞,2005);第三类以李钢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比例过高论(李 钢等,2011)。
主要参考文献:
[1]Fuchs,V.R., The Service Economy[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2]Greenfield, H., Letter: Curing“Baumol’s Disease"[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5, 25(2).
[3]Clark,C.,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 Macmillan: London., 1940.
[4]Fisher, A.G.B., 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M]. MacMillan & Co. Ltd., 1935.
[5]Baumol,W.J.,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 an Crisi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7, 57(3).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经历了2001-2003年的衰退之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一轮的迅猛增长(见表1)。在2004-2006年,全球FDI流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57%、27.44%、38.07%,在2006年,全球FDI流量再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3058.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31.5%。
2006年,发达国家利用外资增长了45.26%,发展中国家仅增长了20.60%;印度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152.86%,而中国则略有下降,但印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仍远远低于中国,2006年其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外资增速高达73.61%,远远高于欧盟的9.16%,但与欧盟的外资规模差异仍然庞大,2006年美国利用的外资不到欧盟的三分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FDI的三分之二流向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吸收的FDI占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的比重分别为46.18%、30.33%,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FDI吸收国。
二、中国仍是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地
(一)在华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仍较集中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94.68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四大FDI吸收国。尽管2006年中国利用的外资比2005年下降了4.06%,但比2003年增长了29.83%。全球500强制造业跨国公司中有130家在华开展投资,累计投资总额为50.51亿美元,其中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有28个。中国FDI来源国(地区)仍然高度集中在亚洲及部分发达国家(见图1)。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四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其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上述9个国家(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最重要的来源。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2006年上述五国(地区)的500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26%、6%、4%、3%,合计达到65%。
(二)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
从地区分布看,2006年,全国FDI的90.32%集中在东部十一个省市,中部和西部二十个省市利用的FDI不足全国的10%,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仍然没有改变,甚至略有加强(见表2)。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市,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四省市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16%、12%、9%,合计达到56%。
(三)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的FDI仍然高度集中在制造业,2006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57.69%。除制造业之外,房地产、金融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实际使用的外资也较多,在2006年,上述三个行业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85%、9.70%、6.08%,合计为27.63%,其他各行业合计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4.68%。
中国制造业外资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等电子行业,2006年,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20.37%。另外,化工、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规模也较大,上述四个行业2006年合计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比重达到23.14%。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涉及到40个行业,但主要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等,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七个行业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1%、10%、9%、8%、7%、7%、6%,合计达到58%。
三、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利用FDI比较
(一)中国利用FDI的规模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对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见表3),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利用的外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分别为14.91%、9.46%、6.52%、4.19%、2.44%。但是与亚洲主要国家如印度、日本等相比,中国的外资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截至2006年,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仅为0.42%,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FDI存量也仅占全世界的0.90%。在发达国家中,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日本更注重对外直接投资,而并不注重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走了一条与印度完全不同的道路,与印度相比,中国更倾向于模仿东亚小国(地区),如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重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从流入FDI存量在国内经济的重要性来看(见表4),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还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利用的FDI存量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5%、47.8%、35%、17.4%,而中国仅为11.1%。但与日本和印度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则相对较高,截至2006年,日本和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仅为2.5%、5.7%,远远低于中国的11.1%。与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相比,流入中国的FDI存量在中国国内经济的重要性也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流入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为38.0%、26.7%、24.2%、24.8%,都远远超过中国的11.1%。因此,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份额,但从世界角度看,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另外,从世界整体,以及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上看,FDI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而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则在相对下降,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超过了FDI在中国的扩张速度。
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一)外资、私营和国企,中国工业经济鼎立三足
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的资料,表5揭示了中国工业经济三种经济类型的份额。由此可见,2006年中国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2.85%,远远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1.24%,外资、私营及国企共同三分中国工业经济,其中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另外,由表5还发现,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合计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39%,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虽高达46.41%,但其创造的产值却远远低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的产值。国有企业资产多而产值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少而产值高,这反映出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
最后,从表5还可以看到,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对于增加中国的税收以及转移中国大量的过剩劳动力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认为,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已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国有企业一起共同支撑着今日的中国经济。
一、全球FDI复苏强劲,增长迅猛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经历了2001-2003年的衰退之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一轮的迅猛增长(见表1)。在2004-2006年,全球FDI流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57%、27.44%、38.07%,在2006年,全球FDI流量再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3058.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31.5%。
2006年,发达国家利用外资增长了45.26%,发展中国家仅增长了20.60%;印度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152.86%,而中国则略有下降,但印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仍远远低于中国,2006年其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外资增速高达73.61%,远远高于欧盟的9.16%,但与欧盟的外资规模差异仍然庞大,2006年美国利用的外资不到欧盟的三分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FDI的三分之二流向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吸收的FDI占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的比重分别为46.18%、30.33%,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FDI吸收国。
二、中国仍是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地
(一)在华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仍较集中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94.68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四大FDI吸收国。尽管2006年中国利用的外资比2005年下降了4.06%,但比2003年增长了29.83%。全球500强制造业跨国公司中有130家在华开展投资,累计投资总额为50.51亿美元,其中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有28个。中国FDI来源国(地区)仍然高度集中在亚洲及部分发达国家(见图1)。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四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其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上述9个国家(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最重要的来源。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2006年上述五国(地区)的500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26%、6%、4%、3%,合计达到65%。
(二)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
从地区分布看,2006年,全国FDI的90.32%集中在东部十一个省市,中部和西部二十个省市利用的FDI不足全国的10%,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仍然没有改变,甚至略有加强(见表2)。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市,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四省市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16%、12%、9%,合计达到56%。
(三)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的FDI仍然高度集中在制造业,2006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57.69%。除制造业之外,房地产、金融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实际使用的外资也较多,在2006年,上述三个行业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85%、9.70%、6.08%,合计为27.63%,其他各行业合计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4.68%。
中国制造业外资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等电子行业,2006年,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20.37%。另外,化工、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规模也较大,上述四个行业2006年合计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比重达到23.14%。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涉及到40个行业,但主要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等,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七个行业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1%、10%、9%、8%、7%、7%、6%,合计达到58%。
三、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利用FDI比较
(一)中国利用FDI的规模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对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见表3),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利用的外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分别为14.91%、9.46%、6.52%、4.19%、2.44%。但是与亚洲主要国家如印度、日本等相比,中国的外资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截至2006年,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仅为0.42%,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FDI存量也仅占全世界的0.90%。在发达国家中,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日本更注重对外直接投资,而并不注重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走了一条与印度完全不同的道路,与印度相比,中国更倾向于模仿东亚小国(地区),如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重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从流入FDI存量在国内经济的重要性来看(见表4),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还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利用的FDI存量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5%、47.8%、35%、17.4%,而中国仅为11.1%。但与日本和印度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则相对较高,截至2006年,日本和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仅为2.5%、5.7%,远远低于中国的11.1%。与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相比,流入中国的FDI存量在中国国内经济的重要性也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流入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为38.0%、26.7%、24.2%、24.8%,都远远超过中国的11.1%。因此,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份额,但从世界角度看,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另外,从世界整体,以及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上看,FDI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而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则在相对下降,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超过了FDI在中国的扩张速度。
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一)外资、私营和国企,中国工业经济鼎立三足
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的资料,表5揭示了中国工业经济三种经济类型的份额。由此可见,2006年中国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2.85%,远远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1.24%,外资、私营及国企共同三分中国工业经济,其中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TM20 文献标识码:A
在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级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尽管决定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因素有多种,但制造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发达国家都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国家级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虽已成了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这表现在许多现代制造基础技术尚未掌握,许多重大装备不能自主制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所以,为了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
1.1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先进制造技术是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总称,它在制造业中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从而产生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系统,并综合应用于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各个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制造,并取得较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不断冲击传统制造技术的新型系统。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制造特点
1.2.1 面向新世纪的技术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是由传统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
它既保留了传统制造技术的有效要素,又吸取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并在产品生产领域中不断产生新的完整的技术群 ,形成具有明确范畴的新技术领域。所以,它是制造业中的新一轮技术革新。
1.2.2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又有很高的制度,它并不限于制造工艺,同时也覆盖了市场调研分析,产品设计,外包,加工和装配,销售,维修,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全过程。
1.2.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最有效方法。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1.2.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之一。制造业是综合国力的支柱之一,也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体现。而制造技术的作用对制造业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企业对先进的制造技术进行了大力的研究和实施。从而先进的制造技术应运而生。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2.1 柔性自动化
柔性自动化是集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柔性自动生成线为一体,并在计算机支持下,能适应加工对象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有效改善设计工作和制造系统两方面的柔性,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实现制造系统的重组。
2.2 知识智能化
知识智能化是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学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完整和理想地解决机械制造高自动化时的交叉问题。从而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
2.3 集成系统化
集成系统化是种高端技术行为,它强调技术和工程,并以解决方案为中心,将企业全部生产活动中的信息流和物质流有机结合,并实现最优化。所以,集成系统化有很强的复杂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它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比集成化的产品更为重要。在制造业运用过程中,不但运行灵活,产品应变能力大,而且产品质量高,市场经济效果显著。
3 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是多方面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制造业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而先进制造技术既是制造业的基础,又是它的升华。所以,各个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重量级的关键技术,引为优先发展领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在着力对现代先进制造技术进行跟踪研究与探索,他们运用新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工业制造过程中,从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实际方法、制造手段等方面总结经验,寻求新思路,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出各种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先进制造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我国,虽然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制造业发展迅速,国家有计划地推出一系列的重点科技项目,相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制造产业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运用于推广,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装备,但是与发达工业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这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开发周期长,制造工艺设备相对落后,自动化生产程度低,高精尖技术开发薄弱。各个中小型企业及部分大型企业走的好似是低成本工艺控制自动化的道路。据统计,我国机床,汽车和重要发电设备等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能跻身装备制造业世界五百强的却没有一家。究其原因在于起步晚,创新能力低,体系不完善,突出比例相对较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生产力,追求科技创新,不断吸取国外先进技术,所以,才有了“十五”、“十一五”等长期的规划目标,为发展先进制造大国而奋斗。
4 先进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
为适应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迎接新世纪的信息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制造全球化,新消费观念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正朝着全球化、集成化、智能化、精密化等方向发展。
其发展趋势,先进制造技术越来越表现在于它的综合运用,及管理方面的技术革新。在企业资源分散化、产品个性化的要求下,在信息管理技术的推动下,先进的制造技术综合有效的利用将是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结语
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全球化经济,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企业合作密度日益加强。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催动制造技术不断更新。这正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所以,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新技术体系,研究和探索它的内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45
0 引言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在制造业中占重要比值,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可以改变市场机制的运行模式,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行业在发展的时候,必须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虽然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比较成熟稳定,但是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及时明确发展方向,找准位置。
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中国的制造业得到空前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扩展。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研发和开放方面,虽然在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发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但是依然建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在电器市场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导购员经常会说:“此商品购于哪个国家”,由此可见品牌的重要性。我国现在的机械制造业已经和发达国家有将近30年的落差,必须及时转变发展方向,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的机械产品。
机械制造业在实际进展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1 合资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技术和新装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国外很多大型的外资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市场。从我国现在的状况分析,国际化公司的涌入,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电器、办公和设备等行业。大型的国际公司比较看好我国的高增产行业,经常可以看到轴承行业和油泵行业被收购或者合并。
1.2 技术存在欠缺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在外国企业的涌入下,进口的机械制造成为了宣传口号。在中国,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了展示自身的产品和能力,从国外引进了一定的设备和机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引进的技术是最好的,是值得信赖的。 国内陆续的建立了一些知名品牌,例如海尔、海信,它们振兴中华的口号是:“振兴中华”。现在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国内的产品,在某个部位技术应用到国外技术的时候,国外人士就会认为中国的产品存在缺陷。在最近30年内,中国有将近一半的机械电器打着“振兴中华”的口号,还有一半技术是引入的国外技术。生产产品的技术和设备将我国工业化生产的弱点暴露。机械设计和制造是国家技术水平的脊柱,如果不加大对机械技术的保护,就会让经济技术水平下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1.3 机械设计制造业落后30年
我国机械设计行业一直落后于国外国家。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比国外落后了30年。虽然我国的汽车制造等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很少使用我国自己的设计。目前很多汽车制造公司开始对自己汽车制造业的外形和技术进行关注。为什么在市场上已经得到了汽车外形,还不能实现技术应用,专家人士认为,技术的研究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指导。机械行业之所以会走入歧途,主要因为我国在生产制造的时候,经常仿制其他国家的产品,不能进行自身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4 国家的扶持力度比较轻
国内相关认识认为,中国如今的制造业现状和国家的扶持具有一定联系。在过去的20年内,国家并没有对机械制造行业引起重视,在资金和政策上都不能给予扶持,影响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导致知识相关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新产品的研发一直不能得到认可。
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机械制造行业在很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得到了相关理论和经验,并可以在市场化中进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已经可以发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次,对机械设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已经得到了新技术,并且已经将总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机械行业虽然在长期的发展中,没有准确定义,但是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使用先进的技术、吸收大量的信息、不断进行电子和能源的使用,将节能环保的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中,获得理想的经济技术成果,不断吸取机械方面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水平,对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化结果进行集中管理,让销售、生产、服务和质量等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准,制造效率高、清洁效果好的产品,是现代生产技术的主要效果。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技术为中心,实现以人为本的转变,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适应人类的生存;(2)整合劳动分工,让工人充分发挥作用;(3)在金字塔的扁平发展中,省略中间环节;(4)转变传统的并行工作模式,缩短工期,提高工作质量;(5)转变动态的自我管理小组,实现各个部门固定的劳动分工,划分各部门的职责;(6)机械制造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精细工程和将该方法的改变。
3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展望
机械设计制造业在市场中暂居重要位置,必须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效率。机械制造技术主要经历了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三个过程。市场化在发展的时候,都离不开计算机集成制造、现代化管理制造、信息制造、辅助制造和集成控制技术。
3.1 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是21世纪机械设计及其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主要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3.2 智能化
智能化制造系统是机械专家组成的人体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机械生产的智能生产活动中,主要将分析、推理、判断、想法和决定作为制造的理由。
智能系统中的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的特性上,智能系统能够很好的适应发展,模块化方法在设计和制造的时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智能化生产的时候,需要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和能源进行全面的考察,让市场范围的竞争合理公平进行。
3.3 敏捷化
敏捷化主要将竞争力和信誉作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的虚拟公司作为共同奋进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产品必须及时作出反应,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为了快速的实现敏捷化,需要建立一个虚拟企业关键技术,进行虚拟技术的制造。虚拟制造技术是关键技术,敏捷制造的主要环节依附于虚拟环境。
3.4 清洁化
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环境也带来了一定影响。日渐加剧的环境影响,让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绿色生产理念逐渐成为机械制造中的方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绿色经济应运而生。进行绿色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环境,让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在生产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对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回收等多个阶段进行考虑,实现环境安全。
3.5 虚拟化
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形成了统一的多学科知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从现代化生产进行分析,主要由计算机仿真和虚拟制造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在计算机模式和商品的生产中,很多商品都是为了仿真制造的,应该及时做好防范措施。要想生产相互高质量、高效益的产品,就必须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让商品的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发展的概况进行分析,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现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展望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提高我国机械制造的水平,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斌.试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4).
[2]林森,赵丽丽.浅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
[3]楚丹尼.信息化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J].湖南农机, 2011(01).
[4]吕志伟,李振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03).
科教兴国战略已实施了20多年,人们对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对技术技能的作用却忽视严重,重学轻术、重轻技术开发一直为学界诟病,把学习单纯地理解为读书而忽视实践成长方式更是普遍存在,结果使得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倾向很难得到纠正、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只是家长们的备选、工程教育理科化倾向严重。
其实,当今是一个技术技能立国取胜和回归的时代。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科学,因为它要保持领头地位;后发国家,更加重视技术,因为它要先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而所有的国家,都重视技术技能,因为它们是现实的生产力。日本在“二战”后就是先经由技术立国战略,走向复兴,而后才开始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战略的;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要重返制造业巅峰和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德国因为其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和严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得以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这些,都是对技术技能重视及其成效的例证。
科学是找出自然界的固有规律,用数学或其它方式总结出的原理、定律、公式,是发现;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人们用已知的原理创造出新的物件来为人服务,是创新;而技能是作为个体的人,完成某项任务的操作或心智活动方式,是直观反应,是能力表现的手段。因此科学是精练的,是少的,有唯一性;技术是广泛的,是多的,有多样性;技能更是普遍存在的,是每个人工作和生存的必须,当然每个人拥有的工作技能可以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技术的重要性高于科学,因为科学原理是公开的而技术手段的保密的,即所谓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壁垒。技术技能是生产力的实现方式,技术技能强才能产品好、才能国家强。当然,科学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科学是技术的支撑,技术技能反过来又能促进科学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已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中制造业是重要的基础,因此需要重视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技术技能的创新主要来自企业,而其积累则需要学校的参与,大规模、高品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校企的协同,产教融合是根本出路。
总理强调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至关重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而这需要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来完成。我们需要向各界呼吁:学习,绝不仅止于读书,还须面向实践。面向中国先进制造业未来,我们必须建立和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产业界⒂胙校人才培养,相关院校更是要主动开展与企业的协同育人工作。为此,需要打破将协同育人简单等同于“协同创新”、实施“联合培养”项目等思维局限,着力构建以新型制造业发展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模式。把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纳入制造业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的全过程,以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统领协同育人工作;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权利、义务;应用型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制订必须征求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回归工程类院校“工程师摇篮”的办学使命;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集群,强化行业特色学科建设;注重从企业吸纳有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或兼任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
其次,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重点瞄向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高技能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而企业的实践性优势和院校的理论性优势使得它们共同成为职业教育的双主体。今后,制度性地推动企业发挥作用是工作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工作,制定措施鼓励联合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制造业相关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职业学校通过整合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