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技能微格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教学技能;师范学生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师范生及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它是指受训师范学生或教师在进行10分钟左右的模拟演练录像后,与老师、同学一起分析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是短期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许多师范院校要求师范生在实习前必须完成微格教学程序。

一、微格教学应用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优势及问题点分析

(一)微格教学应用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优势分析

1.改变主观性,使教学活动更客观

微格教学则通过录像资料等方式,有效避免传统教学评课过程中,遗忘、错记、漏记、模糊分析等问题的出现,不仅如此,还可针对某一细节做出细致的分析与评价,避免了传统听课时常出现的争议问题,使分析更为客观、公正。

2.改变随意性,使教学活动更直接有效提升技能

微格教学通过现代多媒体,可细腻地进行教学分析,易找出被评价人的优势与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被评价人本身自己也在观看录像,并通过第三方的立场分析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更加直观,也更为深刻;二是通过对录像的观赏、分析与评价,也可方便地迁移到其他方面的教学。同时,在调整后的下一课时教学后,改进后的教学安排会为被评价人带来一定程度的新体验,从而成为其改进授课方法的内驱力。这种日积月累的体验累加,无疑会加速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上升。

3.改变不平等性,使教学评价过程更具平等性

在微格教学过程中,评价人与被评者站在平等的立场进行观赏与分析。在观赏过程中,可以随时停机进行商计,能够使教师明确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另外,也可使教师开始关注自己的言行的作用与效果,体会这些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使教师更多地考虑目标的合理与准确,提升教学教程的灵活性与技巧性。

(二)微格教学应用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问题点

目前,师范学生虽然很重视微格教学的讲课和说课训练,但对于评课的重视程度却不高,他们普遍认为评课为指导教师和领导的工作,不是教师应做的事。同时,个别指导教师也忽略了在评课过程中对学生试讲热情的调动,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使师范学生对评课普遍不重视。事实上,通过评课也是学生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有效地增强教学评价意识,在学生之间建立起互相探讨、互相切磋的氛围,有利于师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格教学的操作程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组织一个完整的微格教学活动,教师应做好明确的分工,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通过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微格教学活动。而这一切,必须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建立起整合训练的技能体系。

首先,要对微格教学进行理论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微格教学活动,建立完整的认知过程。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微格教学进行现场的示范,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结合微格教学的理论知识,自我把握这一过程的几大要点。

现在,我们将进入到课程分解中。完整的课程首先从课程准备开始,即备课过程。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技术进行10分钟以内的教学片断的课前准备,重点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教学设计上。事实上,备课是对学生如何处理教材的过程的演练。

在微格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明确学生分工,即组成微型课堂,确认“老师”、“学生”、“评价员”等角色。在课堂上,受训者通过10分钟左右的课程讲解,“评价员”利用录像的方法对“学生”与“教师”的行为进行记录并反馈。

微格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录像的讨论与评价,这也是教学技能提高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与自我分析,及教师的引导作用,达到对受训者技能的指正。由受训者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进行教案修改。最后,学生将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教学目标、内容制定,开展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是指导老师,又是一名示范者,为学生正确认识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三、注重教师在微格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微格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作为主讲人,无论是讲课过程,还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录像进行观察、分析的教学指导过程,都是学生在做主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师范学生刚开始接触教学活动,对教学要点把握不明确,无法掌握评课内容及其标准,易在评课过程中造成主观色彩浓等问题。因此,在评课过程中,教师必须适当进行引导,做出评价,通过教师的示范评课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了解评课是如何进行的。

四、结语

总之,微格教学为师范学生自评与互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成为锻炼学生技能的有效方式。通过微格教学的评课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师范生的参与性,使他们掌握评课、教课的基本要点,为他们未来走向讲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斌.《教师职前教育中评课技能的培训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教育;教学技能;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79-02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即微型教学,是一种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体系,分阶段系统地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作为微格教学创始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德怀特·爱伦博士(Dwight W Allen)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能够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对师范院校而言,微格教学为师范生提供逼真的练习情境,使复杂多元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易于掌握,并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目前,微格教学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

微格教学在师范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微格教学始创于美国斯坦福大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最早在北京教育学院展开研究实践,之后迅速扩展运用到很多学校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枫等认为,微格教学可全面地展现整个教学过程,将单项教学技能微元化,快速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教育者的广泛认同。

由于师范生所面临的培训重点和专业特点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和任务,适宜的心理特征或要求的行为方式并不相同,研究者大多结合各自院校和专业发展的教育实践,探讨微格教学对具体学科的影响,揭示出更为深刻的规律。马雅彬认为,微格教学“观摩—训练—反馈—评价”的主顺序符合学生学习英语技能的基本规律,是英语专业师范生专业素质和教育技能提高的最佳途径。其他研究也表明微格训练对学生的语言、板书、讲解、提问和调控等单项技能都有显著提高。

微格教学在师范教育中的显著优点

微元化单项教学技能,有利于突出训练目标 爱伦将微格教学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可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练习”。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微格教学使每项教学技能形成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可观察的具体评价标准,因此可重点训练师范生薄弱的单项技能,促进师范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教学技能。

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形成直观的调整空间 运用声像记录设备,微格教学能够真实地再现教学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录像材料,使师范生及时了解自身的不足。同时,及时、准确、具体、生动的信息反馈使师范生得以修正多余的习惯性动作和口头禅等不适宜的教学细节。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反思创新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范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其对教案设计及教学实践的反思,逐步加深对教学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丰富教学技能的应用方法。利用微格教学,师范生能够学会如何客观评价一堂课,如何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技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灵活。

小规模的训练模式,有利于减轻师范生的心理压力 最初,爱伦等在培养中学师资的课程中推出“微格教学”训练系统,是微格教学的雏形。该系统将教学能力分解为十四种单项技能,通过“角色扮演”组成微型课堂:包括5~8名“学生”,每项技能训练时间控制在5~20分钟,每次集中训练内容为1~2种单项技能。这奠定了微格教学成为“小规模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于训练内容集中、单次训练人数少、时间短,从而减轻了练习者的紧张焦虑和心理压力。

师范教育中开展微格教学的现状

有学者认为,微格教学能有效地促进新教师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对师范教育而言,微格教学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当前微格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

从师范类专业学生培养需要看,当前微格教学尚存在以下不足:(1)某些高等师范院校对微格教学不够重视,管理不到位。微格教学设备短缺,导致教学时数难以保障,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导致微格设备缺少维护和更新。(2)微格训练的专业教师少,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评价管理系统尚不完善。(3)某些师范生不清楚微格教学的目的,导致微格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有学者认为,当前师范院校微格设备短缺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很多院校难以购置足量的现代化教学资源,阻碍了微格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对于已开展微格教学的师范院校而言,也存在各种问题:微格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微格训练流于形式,没有连贯的训练方案,仅仅安排学生在某一阶段进行集中实训,所谓的“微格模式”只是走过场的一种形式而已。

提高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实效性的建议

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微格训练中,不少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了解甚少。调查表明,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与相关课程的统筹安排,仅仅将微格训练视为实习前的集训。有些师范类院校毕业前才开设“教学论”及“教材教法”类课程,导致师范生对处理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设计等都还未深入学习。此外,在微格训练前,没有与专业相对应的微格训练教材、缺乏相关示范性录像和微格教学案例。必要理论指导的缺乏,势必带来微格教学实践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大大地降低微格训练的效果。国外微格教学前往往将教学实践分级,设计出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的实践课程系列,并将之贯穿到教育专业学习的全部时段。为提高微格教学的实效性,师范生有必要掌握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课堂教学技能等相关知识,明确微格教学的目的、原理及操作程序,从而形成课堂教学技能的知识表征系统。只有对微格教学形成科学系统的认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原有经验不断地建构新的教育知识和认知体系。

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重点 克利夫·特尼(Cliff Tumg)等认为:“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刚刚开始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来说,它需要被分解为有意义的和可观察的各个部分。这些技能的构成表现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相对分立的、便于定义的行为,而且可以迁移到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并适合于各种有目的的不同组合。”微格训练的特殊性在于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教学单元,利用录像反馈使教学行为具有可观察,可操作和可描述,实现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调控。为提高微格教学训练的有效性,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必须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此,学者们对教学技能类别有不同的分法,有研究者从综合教学技能中抽出十四种普通教学技能的要素,也有总结归纳为十种单项教学技能。在微格实训中,可对师范生的语言、提问、板书、演示、变化、强化、导入、讲解、结束等单项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和规范,利用声像设备把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如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为小组讨论及自评提供直观的现场资料,便于师范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自我反馈信息。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此外,微格教学要根据师范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重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目标,对薄弱环节反复训练,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和形式性。

突出训练的多样化和规范化 国内学者在总结微格训练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方法导向的多元技能训练方式、基于角色扮演的多元技能训练方式、基于合作学习的学导式同伴训练方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展示技能训练方式、示范录像与技能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录像分析与文本分析并行的方式等多种微格教学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微格训练的有效性,使师范生在不断地尝试和操作中提高综合教学技能。因此,师范院校必须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训练重点、现有条件以及学科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实现微格训练效果的最优化。

提高微格单项训练的综合性 微格教学模式提供的单项技能训练有助于师范生得到严格的训练,从而很好地掌握单项的教学技能,但单项技能的习得并不等于综合教学技能的掌握。因此,开展单项技能训练的同时,根据师范生的掌握情况,必须将相关的单项教学技能综合,进行交叉综合训练。这样有利于加强师范生对教学行为的整体把握,使他们能有效地把单项技能训练的成果转化为整体教学效果。

建立完善的微格评价模式 微格教学训练的目标在于教学技能的习得,教学技能评价的复杂性较高,尚无固定的标准。而如果师范院校在微格训练前未建立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案,微格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提高微格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即是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如可采用定量评价,确定各单项技能的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和权重,指导教师根据师范生的训练情况对各单项技能逐一给出等级分,等级分之和即为该师范生的得分。这种评价方式以定量的得分形式保证了训练的客观公正,但实施起来比较费时费力。与之相应,爱伦提出的“2+2”评价法,属定性评价,主张在评价环节中让师范生意识到教学过程的长处和短处。虽然缺乏量化标准,不便于和其他训练者横向比较,但也降低了评价的复杂度,增强了评价者对教学环节本身的关注,提高了可操作性,且对练习生以表扬、鼓励等正面评价为主,有利于提高自信心。综上,微格教学中若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发挥微格训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枫,邹江.利用微格教学法培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6).

[2]马雅彬.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再谈微格教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1(14).

[3]吴乃域.中学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学技能培训[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4]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陈建花.高师院校微格教学现状探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21).

[6]刘鹂,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7]雷慧.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训练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范文第3篇

微格教学作为广泛使用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方法,是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微格训练的表面化、形式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在介绍微格教学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实施微格教学的途径,希望提高广大师生对微格教学的重视,增强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

2微格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2.1微格教学的概念

微格教学也称为微型教学(Microteaching),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地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方法;是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培养教师的课程中,为了训练基本的教学技能而兴起的。它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各种基本的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等,对这些技能单独地、逐个地进行训练。

2.2微格教学的特点

2.2.1综合性强

微格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理论体系,其技能分为提问技能、强化与控制技能、课堂结构技能、合作学习技能等。它在训练学生某个具体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训练其他方面的技能,如训练导入技能时,受训者的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等多方面的技能得到了练习。因此,微格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2.2教学反馈及时全面

当一节微格教学课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教学录像进行自我分析和相互讨论评价,通过暂停、重放等方式真实再现受训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把一些缺点、毛病找出来,加以分析,及时纠正。微格教学能够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不足全面地展现出来。

2.2.3目标明确可控,重点突出

微格教学时间短,学生人数少,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上,使学生不但能主动学习他人的优秀示范,还能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优点,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足。

3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微格教学课时不足

国外的微格教学课时远远大于我国。我国许多普通的地方师范院校微格教学课时通常只有6-7周,每周2个学时,共12-14学时,每个学生通常训练5-15分钟。与国外微格教学开设的课时相比,课时严重不足,根本起不到真正训练教学技能的作用。

3.2微格教学理论缺乏

微格教学理论学习是微格教学良好运行的保障,学生只有在了解微格教学的基本原理、训练步骤以及所要培训的教学技能的具体内容后才能有目的地学习和训练,才能实现微格教学的目的性。但是,学生只是熟悉了微格教学的环境,而对微格教学的概念、产生、发展、特点及理论依据知之甚少。

3.3评价多流于形式

微格教学技能的评价缺乏标准,评价的主观性较大。师生在对教学技能的评价过程中受心理因素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出现评价不真实的现象,出现录像与评价偏离。有时,课后评价常常省略,评价表由学生自己填写,教师给出成绩即可。

4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对策

4.1加强微格教学理论的学习

微格教学训练的理论内容主要指教态变化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等各项教学技能的特点、作用、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重视,加强微格教学的理论储量,使师范生能达到最佳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效果。

4.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微格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的能动因素介入其中,教师提出的目标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目标,学生才会产生有目的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受,才能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教学适应期。总之,教师的指导是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地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4.3结合具体的教学技能进行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实践中教学技能的行为离不开教学设计方法、学科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分析及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等认知因素。教学讲究“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根据具体技能,灵活运用规范设计编写微格教案,加强训练。

4.4加大微格教学的课时比重

教学技能不会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必须在学习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把微格教学融入教学法课程后,要有一定比例的以能力为基点的微格教学训练,使得微格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能有足够的时间对其教学技能进行多次重复观看,做全面地评价和不断改正,真正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范文第4篇

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

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 teaching,可以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它始创于美国,迅速风靡欧洲、澳洲、东南亚以至于非洲。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这就使微格教学能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结课、应变、语言、提问、板书、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技能,呈现出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教学实践过程声像化、反馈及时客观、评价技术科学合理、观摩示范与模仿创新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特征。

二、微格教学法提高青年教师培训效果的方法

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比例的不断提高,为青年教师的培训任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从高校师资队伍的长远建设着眼,必须探讨微格教学法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应用,增强培训效果。

1.将教学过程分解为多个教学片段

微格教学法把课堂教学过程分解为导入、讲授、提问、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评议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详细的教学片段及要求,涉及相应的基本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等。这使得教学过程得以分解并细化,明确了教研活动内容,可操作性强。

2.科学分组,合理搭配

组建合理的教师教学梯队,是微格教学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微格教学法的教学小组成员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由一位导师(或资深教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已有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微格教学的示范、培训和反馈,使他们尽快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积极主动地改变教学中的不良行为,不断提高和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资深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好,微格教学法可以使他们将多年的经验总结和方法传授给青年教师,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时间。

3.划分阶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技能的提高,既受到教师本人对教学的认识又受到教学经验的制约。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可以根据其成长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利用微格教学法,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他们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精神。

三、微格教学法在青年教师培训中的注意事项

1.训练的针对性

微格教学法要根据受训教师的实际和训练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训练重点,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对教学中影响较大的技能要重点训练。对薄弱环节要反复训练,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训练的综合性

单项技能训练有助于教师受到严格训练,易于掌握。但是,单项技能好并不等于整体教学强。因此,单项训练一段时间后,必须将相关的几项技能结合起来进行交叉训练,对几种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以便对教学行为有整体把握,也才能把教学技能训练的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成果。

3.反馈的多样性

微格教学法采用的是最完备、最直接、最及时、效果最佳、生动直观的现代视听设备,录像反馈这种方式可用于对比、慢速、重放、定格和放大等。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范文第5篇

“微格教学”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进行分化,并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视听技术手段,对分化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师范生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微格教学”,这种专门用来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训方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因而它在斯坦福大学产生之后,在美国各地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并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微格教学”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走向了世界,实践证明:微格教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5,7,5”型微格技能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微格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有5~6种:文科类5种,理科类6种。目前,常用的微格技能教学模式(微格教案框架)如表1所示。

6种基本教学技能为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以及板书设计技能。

纵向3个栏目为训练技能、训练目标以及教学步骤。

横向4个板块为教师行为、技能要素、学生行为以及教学媒体或板书设计。

(一)第一个数“5”的提出理由及设计策略

目前,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教学技能有媒体技能、组织技能、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反馈技能、结束技能、板书设计技能、评价技能等。[1]在微格技能教学设计中,由于指导学生进行微格技能教学设计以及微格技能实训的时间较短,要让学生对以上十几种“教学技能”进行微格技能教学设计以及微格技能实训是根本不可能的。怎么办呢?常规做法是:在以上十几种“教学技能”中选出六种最基本、最适用的“教学技能”去指导学生进行微格技能教学设计以及微格技能实训。这六种最基本、最适用的“教学技能”是指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以及板书设计技能。

多年来的微格技能教学实践表明: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究。比如,针对教材上的某个课题,在“讲授新课”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求学生针对讲授技能、提问技能以及演示技能,分别进行微格技能教学设计。在这三种微格技能教学设计中,如果要追求教学内容的完善性和逻辑性,那么,这三种微格技能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几乎是没有多大差异的,也体现不出它们各自的本质差异。

笔者曾经在指导学生进行微格技能教学设计时,做过另一种尝试。比如,针对教材上某一课题的“讲授新课”环节,在指导学生进行微格技能教学设计时,要求这三种微格技能教学设计之间的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因为教学内容不完善、不连贯,逻辑性也较差,所以在进行微格技能实训时,效果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设想:在“讲授新课”环节中,要使三种微格技能教学设计之间既要体现教学内容上有本质差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完善性和逻辑性,还要体现微格技能实训的可操作性和良好效果性,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某些教学技能进行整合,即把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整合为讲授新课技能,这样做就能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了5个基本教学环节技能,即导入技能、讲授新课技能、巩固应用技能、结束技能和板书设计技能。

(二)第二位数“7”的提出理由及设计策略

原微格技能教学模式分成三个纵向栏目,即训练技能、训练目标以及教学设计,从微格技能教学模式所呈现出来的信息量、覆盖面、直观性以及微格技能实训中的操作方式和实训效果上看,原微格技能教学模式在这几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因此,在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调整了纵向栏目,形成了新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纵向7个栏目:训练技能、教学目标、训练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步骤以及板书设计。

(三)第三位数“5”的提出理由及设计策略

原微格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步骤”栏目中有教师行为、技能要素、学生行为、教学媒体或板书设计四个板块;新微格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步骤”栏目中5个板块的设计为时间分配、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技能要素以及教学研究。

这里,我们要阐明的是:

1.将原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第二板块“学生行为”和第三板块“技能要素”进行对调,其目的是方便学生进行微格教学。

2.将原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横向第四板块的“教学媒体”作为新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纵向第五个栏目。

3.将原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横向第四板块的“板书设计”作为新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纵向第七个栏目。

4.在新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横向第一板块处添加“时间分配”。

5.在新微格技能教学模式中横向第五板块处添加“教学研究”。

(四)“5,7,5”型微格技能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5,7,5”型微格技能教学模式由5种基本教学环节技能、纵向7个栏目、横向5个板块构成,如表2所示。

三、“5,7,5”型微格技能教学模式的应用

表3所示为一个运用“5,7,5”型微格技能教学模式的范例。

笔者从构建“5,7,5”型微格技能教学模式,到运用该模式去指导学生进行微格技能教学设计及微格技能实训已两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成果在校内也逐渐得到推广。“5,7,5”型微格技能教学模式可供同行参考试验,更希望同行们能不断对它进行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