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文化;精神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88 -02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文化育人是高校的价值核心,大学的文化教育只有回到文化的源头、历史的源头汲取养料,才能顺应当下的环境,产生有价值的能量。大学应当选择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学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其对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大学文化自身的传承。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充实,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遵守和大学文化本质、教育目标的本质回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精神追求缺失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仍然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代大学的工具理性使得高校更注重对于科学性与现代性精神的培养,社会、家庭包括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了多少技能性知识而不是积累了多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压力而忽视教学工作,一些大学生为了选调生资格、奖学金评定等有目的参加各类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学生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薄弱等都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大学功利性色彩加重而缺失精神追求,会影响到大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文化氛围通俗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但大学文化建设绝不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仅仅是大学文化的最外在与显性的表现内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趋向通俗化与世俗化。各类社团的组织、活动的开展与社会赞助挂钩,高校校园中各类培训、招聘广告铺天盖地,从高校校园氛围呈现到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都缺少纯粹的人文关怀与人文气息,缺少大学应该体现的精神与气质。自媒体、全媒体的时代特点也使大学文化建设逐步趋同而缺乏个性。
(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弱化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与争论一直贯穿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立足于人文与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当下的高校发展与评价标准使很多高校一再压缩通识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通识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教育效果,因此很多高校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就集中在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理论知识积累,而通识教育课程仅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实际远远达不到通识教育的效果与目标,这样的误区将深刻影响教育的多样化选择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引领,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涵养大学文化,是大学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重要源泉,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与历史魅力,以传承文明的责任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的使命。没有继承,文化建设就失去源泉。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精神引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所倡导的价值观、生命观、人生观对建构有特色的现代大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科技发展迅速、理想信念淡化的现代社会,精神引领对高校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以开放的胸襟研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吸收不同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当学生对于接受的传统文化精神产生认同感之后,又将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大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价值观层面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认识,才能产生研究、传播的热情,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觉。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我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先哲所表达的人伦价值、社会理想、生命意义之所以还被代代传承下来,就在于其价值观念的当代价值。这也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精神又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根本。校训是浓缩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凝练,以一些著名高校的校训为例,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等均出自《论语》《尚书》等古籍经典。以上校训都包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我国大学文化也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仁、义、礼、智、信、廉等多维度开展文化建设。评价一所大学的层次水平不应仅看招生规模、科研成果等这些量化的数据,而应着重关注大学的办学理念,所倡导的大学精神,真正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将对大学培养的学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大学文化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价值维度的影响,大力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文化校园,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的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精神引领,优化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除了精神引领与价值指引,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落脚到大学教育的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是实现文化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文化校园是指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它以文化育人的理念为核心,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 作为文化资源的高地,大学引领先进文化,有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汇聚着精神与智慧的力量,文化校园的建设将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实现。高等学校要紧密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大学生动态开放的心态,博学兼容的知识结构,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傅文弟.用大学精神引领文化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
关键词: 文化育人 大学生 组织文化 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1]大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大学生在集体学习、实践中创造的文化结晶,又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崇高的品德,塑造了良好的精神气质。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基本含义
大学生组织是指大学为了维护校园学习生活秩序、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积极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学习实践能力而成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团体。可见,学生组织在发挥管理、服务职能的同时,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实践能力的锻炼、创新素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各类学生组织成员在履行工作职能、参与组织学习、参加文体活动、开展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核心理念、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等的综合反映。这个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大学生组织文化来源于组织成员的实践,是组织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组织精神文化生活和学习工作实践中的具体反映,是组织成员价值观念取向交融凝练的结晶。另一方面,大学生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彰显组织特色的文化,体现了组织的工作职能、行动理念、目标追求、行为规范、道德倡导等,是组织对组织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对组织进行教育培养的一般目标。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形成的重要影响元素。
大学生组织文化在结构上包括指导思想、理想追求、组织精神和道德文明四个方面,其形成和发展受到组织内外文化生态的重要影响,实际上是校园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组织自身发展
组织文化建设是组织成员在组织管理者的引领下贯彻先进指导思想、追求先进的理想目标、发扬先进的精神气质、弘扬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学生组织发挥其管理、服务和育人职能,改造自身结构,完善自身机制,推动自身发展的过程。概括来讲,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生组织的管理水平、育人水平、服务水平。
学生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发挥其在管理、服务和育人职能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生组织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可以激励组织成员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组织的创新活力,促进组织成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力量,使组织富有战斗力;其次,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积淀,组织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也会不断成熟、完善和与时俱进,组织的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升级;最后,可以很好地弘扬组织长期发展中积淀的精神气质,形成组织特有的凝聚力,并使组织成员具备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战斗活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是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提升组织文化内涵,改善组织各项机制,建立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组织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是发挥学生组织文化育人功能的第一步,为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三、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建设
大学生组织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与广大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一方面,大学生在学生组织的劳动实践在创造组织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校园文化,通过组织文化的积淀、传承和汇合,把个人的文化创造力发挥出来为校园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校园文化通过组织文化的渗透、感染和激励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挥影响力,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阵地,因而高校校园文化必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鲜明的旗帜。大学生组织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大学生组织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密关系,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也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文化育人的魅力课程体系,以国学积淀为核心理念,通过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带动三级课程整体和谐推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不是被动地把国学内容照搬、照抄,以“选择、适合、生动、精典”为主要原则,明确了学校国学校本课程的定位。2008年,学校成立了国学校本课程研发小组推进校本课程实施,以课程纲要为依据着手编写各校本课程教材。教材研发采取边编写、边试验、边听课、边总结、边修改的方式,增强教材的实践性、针对性,保证教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教材编辑组结合《登莱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纲要》及各年级课程设计框架,编撰了供1―6年级上下学期使用的教材与学材。教材在编写上以学校自主开发的“新六艺”为单元框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精心选择了生动的学习内容。每课时教材体现对学习主题的要素分解,并借助精炼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呈现学习资源。同时研发组还提出为了辅助学生学习尝试设计开发与之配套的学材,学材在设计上更着重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课后延伸等形成记录学习过程的档案。学生们借助学材反馈学习信息,丰富学习实践,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结合学生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学生持续性发展需求的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学校国学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古代六艺之学(礼、乐、射、御、书、术)是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我们在国学校本课程教材中,适当补充了“奕”和“武”,借棋道与武德涵养身心。我们结合学生发展,为“六艺”做了注脚:“礼”突出以“敬”为主旨的道德素养内涵,引导学生掌握做人基本道德观。“乐”强调体悟,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其涉及古乐、京剧、国画、园林建筑艺术等内容。“书”囊括了古代经典著述,培养学生崇尚热爱知识,通过主动学习、晨读吟诵等,让学生对话先贤,扩大文化积累,形成自觉的文化意识。“术”将古代算法、计数等原有内容合并为“古代数学”,同时又纳入刺绣、中医等华夏独特技艺,使这一内容更为丰富,让学生领略祖先精妙技艺的同时,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并形成严谨的思维能力。
我们的国学校本课程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适合自我发展、可观、可听、可触、可赏的立体国学系统。国学课程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经典文化知识积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国学文化知识的魅力海洋中,学生尽享求知的乐趣。
学校努力营造国学氛围,借助一系列具有文化馨香的国学活动激发学生“学国学、品国学”。2009年9月1日,学校首次组织了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开笔礼。典礼整个过程分为:正衣冠、朱砂开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茶敬亲师等五个部分。隆重的开笔仪式,让学生在踏进校门之始便感受到厚重静雅的古代文化氛围,从心理上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满怀期待,而其他年级在观礼过程中也受到了一次文化的熏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核心意识形态的指导。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容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转型,随着价值观念由过去的高度统一转向分化,由过去对精神境界的高度关注转向了物质追求,由过去的取义弃利的单向性转向了求利而取义、取义而弃利、求利而舍义的多向性。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在德育的环境养成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价值错位。再加上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断层和“孤岛”现象,这就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方面明显的缺少核心意识形态的指导,具体表现就是当代小学生在德育、情商构建方面的失衡,缺少团体意识,自私自利,没有理想信念,没有价值判断和是非观念,没有荣誉心理,盲从大于思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突出,更不用说国家民族精神的弘扬了。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学过程的“初中化”之外,校园文化建设的单薄和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是马克思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和精髓,是当前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它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具体化,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有章可循的具体指导。教育部在学习五四讲话时明确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构建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质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小学教育阶段更是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关键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过程中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外因和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展开的重要载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它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不是口号式的政治宣传,也不是简单的将政治标语刷新于小学的校园宣传栏内,它的指导是潜在的,是宏观的。是植根于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和小学生的成长实际的,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依归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植根于小学教育的实践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应该是在认真研究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改变相关的文化教学理念,打造相应的文化氛围。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识比较丰富,如果将生硬的理论概念灌输给小学生的话,不仅起不到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塑造功能,还会引起小学生本能的抵触心理。并且,小学阶段的教育特点也决定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价值观念的初步养成,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将感性的、生动的教育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软肋。目前,一些教育理念比较先进的地区,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方面,给出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方式。例如,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演讲、唱诗、书写比赛等活动,并将成果在校园里进行展示,一方面能彰显学生的才华和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中蕴含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存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就是在社会塑造共同理想,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只是空洞的理论教义,必然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谬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必然要和小学生的发展实际相结合,融合到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当中去,才能发挥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让小学生发自内心的去领悟,去体味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和价值真谛,让小学生的内心身处乐于接纳,并且乐于去感受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导魅力,才能形成理论指导的内驱力,也才能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价值基础。现在很多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退出“体会式”校园文化,就是以小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将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这些校园文化中去,通过小学生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感悟校园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各种社团课程和节日的设置,打造一种体验式校园课程文化,争取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课,让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都向往的地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不仅有章可循,更是形式多样,结合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融会贯通,国内的很多小学都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在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方面都开展了极具特色的实践活动。
1. 制度建设是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所处的特定阶段决定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厘定小学生的行为准则直观重要,也是发挥制度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家长对学生的溺爱心理泛滥,再加上新教育理念对孩子的主体性的前所未有的强调,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成为时尚的标语,对小学生不敢管,不知如何管,成为很多小学教师面对小学教育时的共同难题。因此,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进行解读和强化就成为必须,通过制定班级公约等方式,以班级制度的形式将价值观和是非观进行界定,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优良品质,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这些都是制度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营造为一个整体育人的氛围,处处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我们学生就在这里舒畅呼吸,我们教师就在这里诗意栖居。”
2. 软环境建设是关键。
一、重建对学校文化
及其价值的理解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口,开发和拓展学校道德教育资源,一个前提性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学校文化及其价值?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中小学办学实践中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将学校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甚至具体化为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二是将学校文化建设理解为文化标识的提炼与包装。例如,当前许多学校热衷于借鉴商业运作逻辑,求助于一些专职的设计公司来进行学校“品牌”的包装设计。这些设计一般包括三大类:学校的校徽;校园的标志性景物,一般表现为雕塑、主题喷泉等等;学校的校训标语等,一般是名人名言或对仗工整的格言。
上述两大误区的存在,不仅缩小了学校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过度关注学校文化的表层设计,忽视了文化的深层意蕴及其潜藏的育人价值。诚然,学校的表层文化可以设计,甚至可以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包装”,但是处于文化最深层次的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作为文化最核心表达方式的人的日常实践是不可能通过这种外部的包装设计获得根本改变的。文化之所以有力量,恰恰是因为其深层要素的存在。按照荷兰哲学家皮尔森的理解,文化不单纯是作为产品的景物或者标签,而是“人对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由此出发,学校的文化个性不仅以诸如校训、标语、建筑等外显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也以师生的行为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追求、思维品质等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相应地,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在文化自觉的水平上,重建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方式。这意味着,学校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区域教育行政的倡导和校长办学理念的支撑,而且还要有全体师生和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精神融通方能完成,它既是精神的,又是实践的;既需要学校中每一个具体个人在自己的学校生活中自我内化并身体力行,也需要学校组织在自觉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群体共享。
二、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的实践与成效
在区域层次上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替代学校进行文化特色的挖掘、培育与建设,而是强调区域教育行政应该更好地发挥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北仑区教育局在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的角色与使命的基础上,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展开了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激发学校的文化自觉,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启动,首先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因此,每一所具体的学校都需要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并且在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的引导下展开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其次,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需要对学校文化传统与现有发展基础作深入的“诊断”。对于很多历史名校来说,文化传统是学校最珍贵的发展资源。学校文化建设如果能够合理地承接历史,必然能够使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学校发展的“营养基”;对于许多新建学校而言,它们需要在自觉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自己的文化底色。学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包括学校在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学校发展的优势、学校后续发展的瓶颈、学校发展可资利用的社区资源、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和对学校的认同感等等。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形成自我诊断,北仑区依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指导学校进行“SWOT分析”,明确了自身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劣势与潜势,为后续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以“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念引导学校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针对以往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评价环节薄弱、空洞等状况,北仑区引导学校将道德评价体系建设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强化“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念,探索新的更富实效性的道德评价体系,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北仑中学通过《学生德育库建设实施条例》,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全员参与,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实现“高境界做人,高质量学习,高格调生活”价值理念的核心举措。九峰小学的“学位晋级制”少先队综合评价模式使得原本空洞的道德评价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学校改革数量有限的期末“三好学生”、“积极分子”评比制度,着眼于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多元发展,设置多元化、等级性的评价指标,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内达到相应等级就可以晋升学位。这种积极的评价体系使每一个评价都能及时成为促使队员成长的动力,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
第三,培育学生自治组织,强化学生的自育能力。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道德教育,绝不应当仅仅是道德知识的灌输,道德规则的训导。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而言,更重要的是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意志力的培育,而这些,除了有意识的外部影响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着力点是培育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北仑区教育局在引导学校学习相关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培育学生自治组织,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实现道德成长。例如,北仑中学和泰河中学相继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引导学生自主策划、自主选择、自主管理。随着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发展壮大,学生不仅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而且逐渐培育起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有的学生甚至主动要求介入到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再如,蔚斗小学以学生社团建设为抓手,培育学生的自治、自育能力。全校1300多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后组建了36个社团。这些社团除了具备“兴趣小组”的特征、功能之外,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参与成分,强调社团管理的自治化,使社团不仅成为开发学生兴趣、特长的组织,更成为培育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的凭借。
第四,培育学校文化特色,以文化浸润的方式提升学生德性修养。学校的文化个性是学校在长期的精心培育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个性的培育,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竞争力,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内在认同;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区域层面上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竞相绽放、相互辐射影响、彼此渗透转化的格局,从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化。北仑区始终把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致力于通过培育学校文化个性,丰富道德教育资源,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校不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个性标识,而且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例如,柴桥实验小学从建校初就致力于兰花文化的开发与培育,创造性地提出“处幽谷而厚积、经隆冬而吐香”的兰花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与兰花文化有效而又紧密结合起来。他们将“校园处处有兰花,人人会种兰花,人人懂兰花的一些常识”作为基础性目标。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柴桥实验小学现已培育40多个品种,2000多株兰花。学校有专门种植兰花的“馨兰苑”和“红领巾实践基地”。每年定期举行兰花节、兰花展、摄影比赛等活动,并通过宣传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宣传学校的兰花文化建设。为了使兰花清雅、高尚的形象深入人心,学校还设立了“君子兰教师”、“君子兰学生”荣誉称号,精心设计了着眼于学生德性培养的“君子兰计划”。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水平和品位,北仑区启动了学校文化特色发展性评估,并先后出版了《以文化促特色 以特色促发展》、《办特色学校 创教育品牌》等著作,一方面总结学校文化特色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寄希望于通过汇聚与阐发,在区域层面上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深化发展。
第五,开发课程资源,以优质的课程文化滋养学生精神世界。为了改变中小学道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形式单一的状况,北仑区将课程资源开发与文化建设置于“文化育人”的高度来认识,不断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并且在完成初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活动课程化、课程项目化、项目精品化。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新开发的课程资源,以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在省、市获奖。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文化建设,北仑区与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展开全面合作,通过建立实验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进行精品课程的培育与课程育人价值的开发研究。在北仑,课程不仅是扩展学生知识基础的重要资源,更成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引领学生德性实践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