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110-01
目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曾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抗挫折能力差、考试焦虑症严重、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自主、自理、自强的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拥有健康的心理。
一、针对不同学段确立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想要有效地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针对不同学段确立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
七年级学生往往既单纯又天真,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同时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对不良诱惑说“不”》,要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的《遭遇险情有对策》,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增强法律观念。在教学上述两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
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明显发展,其独立性增强,更加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更加客观,但看问题容易偏激。同时,他们更加渴望友谊,希望能在兴趣、爱好、学习等方面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适当地渗透友谊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使学生能在集体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责任感、荣誉感。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的《平等尊重你我他》《同学・朋友》等时,可注重培育学生的宽容、尊重、平等之心,从而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九年级学生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遐想,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生活,分析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并以此支配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理想、责任感教育,提高学生理性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认识的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的《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等时,可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加强社会责任感和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
教师应挖掘思想品德学科中的心育因素,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促使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观点、信念,进而外显为行为。例如,教学“诚信的价值”的内容时,笔者以大仲马的名言“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来引入课堂,给学生讲述了辽宁营口农民张凤毕一家诚信还债,营口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专门设立了张凤毕诚信基金并用爱心捐款种植“诚信林”的事例,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告诉学生:诚实守信不但能让自己人格高尚,而且还能感染身边的人,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当前,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科特点巧妙地渗透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珍爱生命》时,笔者在课堂中展示了一组动物珍爱生命的图片:某些动物具有保护色(如变色龙),它们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以躲避捕食者的视线,从而保护自己;某些动物具有拟态功能(如竹节虫),很难被敌害发现。这些图片资料引起了学生内心的共鸣,引发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连动物都有自卫和珍爱生命的本能,何况是人类呢?在大自然中,动物面对的困难和凶险比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多得多,它们能克服困难,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四、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应多组织可供学生操作和体验的活动,促进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由于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鼓励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的《财产属于谁》《财产留给谁》等时,可以让学生调查家庭财产归属。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教学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文科人都应该知道“文以载道”,所以“文道合一”是语文教师普遍认识并践行的。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新的职能,那说是心理健康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提到:“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中学教育学》也在“中学教学的任务”中指出:“要善于调适、保持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下面以我教学八年级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在这方面的实践。
一、学文并致用
八年级第一单元是一组游记。对这组课文的教学,我安排学生们先看书,画出游踪和主要景物,再仔细揣摩语言,并和他人交流、探讨,体会作者怎样把景物写得引人入胜,特别是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详略的处理。我通过播放搜集到的景物视频使同学们感同身受,领会作家语言表述之精妙。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另一目标。教学完课文后,我提供三个题材让学生自由选择尝试写游记的训练:写游览自己家乡的游记,可以着重家乡美景或建设变化;写游览本地最闻名的旅游景点西江温泉度假村和天马山景区的游记,通过播放景区的视频,让游览过的加深印象,不游览过的观看后假想游览;选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很有代表性的城市中的一个写游记,也是结合播放视频,让游览过和不游览过的都可以写。第一个题材侧重训练他们的描述能力,第二、三个题材侧重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同学们都很积极主动地写,普遍都很有亮点。我在批注和讲评中突出表扬亮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让他们再写。大多数同学都很罕见地很乐意地重写。对于修改后的习作,我评价是:你创作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应该珍藏以作纪念。也因此,很多原来害怕或不喜欢语文的同学喜爱上了语文。
二、文道结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我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等情感。《巴东三峡》这篇文章比较长,读要注意轻重缓急。比如“灯影峡”这一段,用抒情的语调,读得舒缓、轻柔,语气婉转,体现轻松悠闲。而“崆岭峡”这一段,读得紧凑,读出险峻的环境和可怕的形势;最精彩的要数“巫峡”这一部分,句短而密,如“江水的险……险在多滩” 要读得快速紧凑;“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更要读得急促激昂,体现奇险而美丽的特色,使人听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走进纽约》中“啊,纽约,这就是纽约!……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要读得急促激昂振聋发聩,读出勃发的生命力和振奋的态度;“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黄土高原。”这组句子则要读得舒缓深情甚至有点飘渺的味道,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感受作者身在纽约,但思念、热爱家乡和祖国,将要为把家乡和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发达繁荣富强而努力的信念。
三、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心理学》指出:初中二年级是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时期。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和减轻他们的不健康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励学生们积极入世,去除自闭心理。到八年级,因为生理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沉迷网络,不少学生开始变得内向自闭,不喜欢与他人交往成为宅男宅女。我推荐马克思最喜欢的格言是“人类的一切东西对我都不是陌生的”,叫他们写在笔记本的扉页,经常读和品味。鼓励他们积极勇敢地学习、实践、探索,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集体文娱体育活动,特别是帮助一些孤寡老人或贫困家庭的志愿性活动,在注意安全和有伴的前提下多出行扩大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克服自卑心理。我的学生多是来自农村山区,居住和生活条件都较差,到镇里就读,逐渐形成一些自卑厌恶自己的家的不良心态。我通过对比纽约炫目的美和西北的贫瘠,选取一些他们写家乡有特色的习作进行宣读和展示,使大家感到山区别样的美、人们的淳朴可爱,为家乡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
黄冈新中考改革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科目
实行全科开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15门课程。其中外语包括听力口语,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2.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采取书面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增加项目的选择性,采取现场测试;外语听力口语考试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采取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取统一机考的方式进行。
3.考试内容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成绩呈现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原始分和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5.学科分值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口语40分)、物理70分、化学40分、道德与法治40分、历史40分、生物40分、地理4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成绩各计5分,体育中考成绩计35分)、理化生实验操作30分(其中物理操作10分、化学操作10分、生物操作10分)。总分710分。
6.考试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时间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结束时的6月21—22日;生物、地理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结束时的6月20日。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科目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
7.组织实施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由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目考试由市教育局制定实施办法,县市区教育局具体实施。
2黄冈新中考改革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1.健全评价制度
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全市在籍初中学生均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综合素质评价。
2.把握评价内容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内容,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3.改进评价方法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以学生“写实记录”为主要依据、由初中学校组织“等级评定”的方式进行。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指导学生做好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的遴选整理;
对“写实记录”和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定期公示、审核;运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为每位学生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4.注重结果运用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五个维度各分为A、B、C、D四个等级。各个维度比例以学校为单位,A等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总人数的50%,B等以上人数不超过总人数的80%,D等人数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3黄冈新中考改革推进招生录取办法改革
完善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招生机制,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积极推行普通高中统招录取、指标分配录取、自主招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办法。
1.改革统一招生办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报考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中以等级呈现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成绩,最多只允许有一个D等成绩科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评定等级最多只允许有一个D等。
2.严格实行招生计划管理
各县市区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依据各地初中毕业生数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统一下达。各高中学校要严格按照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并注册新生学籍。
3.完善优质高中分配生政策
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学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分配生录取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0%,并逐年提高。名额分配以初三在校学生人数为依据基本均衡分配,促进城乡初中均衡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
给予特色高中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特色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资格和计划由市教育局组织评估后研究确定。
自主招生的学校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要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合理确定自主招生规模,高中自主招生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全市总计划的5%以内。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之后。
5.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改革
积极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中职学校实行“知分填志愿”,与普通高中招生同步进行。
进一步推进“3+2”、“五年一贯制”招生工作,严格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鼓励职业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
一、在语文活动课、作文课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作文日记教学为载体,开展朗诵,演讲,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扮演“小老师”等活动,并把竞争机制引入活动,凸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在活动中,让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和耐挫力。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作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鼓励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受,拿起手中的笔,在作文日记中倾诉烦恼、痛苦,自己开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增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作文,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灵就能得到净化,同情心、爱心得到培养,正义感、道德观得到确立,慢慢地学会该怎样去领悟生活。如:描述心理情感的有:《我真后悔》《我真开心》《我渴望 》、《假如我是 》;写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人难忘的人》;写事《这件事教育了我》《难忘的一件事》《小事不小》《我相信我能行》等等。通过这些内容记载,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督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学生会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作文,认识自我,把作文与自身的成长紧紧结合起来,把作文作为生命成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再者,老师在学生的作文及日记本上,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写上人性化评语,如:“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老师为你的成功而自豪”“加油,你一定能行的”“很好,通过这件事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老师祝贺你!”……。还可以通过习作,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情况较严重且不适合在集体中进行指导的,就采取个别交流的方法,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在集体讲评课上,朗读范文,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作文日记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受,拿起手中的笔,在作文日记中倾诉烦恼、痛苦,自己开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增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作文,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在作文日记的评语上,教师不光从作文的技能技巧入手,更给出人性化的评点,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在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优化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语文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语文学法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指导学生掌握对所有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有效调控的方法。特别是心理调节方法,它对学法指导有着特殊的意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启动、维持、强化作用,是影响学习的动力部分。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本课题组做了大量尝试,通过协作学习、互动学习、反思性学习、自学、开放式学习等方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下是一些老师的实践心得:
在八年级下册阅读课《再塑生命》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学生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构建自己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课《雪》的教学中,通过景物描写的分析,学会了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体现了作者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三、在名著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八年级上册要求学生阅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三部名著,下册要求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两部名著。
关键词:思想政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48-01
思想政治课是为中学生思想政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创新,闪现出许多新亮点,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最大变化。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只有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能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我国部分中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冷漠、孤僻、行为散漫、听不进批评意见、竞争意识差、承受压力的能力差、心理失衡、情绪多变、急燥、好动、时而暴跳如雷,时而沉默寡言,甚至不同程度存在逆反心理,神经衰弱,学校恐惧,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据调查统计:每10名违法犯罪就有7名青少年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对此,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二、思想政治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日趋严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育,它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世界著名智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认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跟你无关,而是跟你当时身心所处的状态有关。因此,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做事的能力,必须改变自己身心所处的心态。”思想政治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入思想政治课程,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只有首先培养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去施展其他方面。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塑造和改造人的心灵为主的课程,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传统教学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新课改倡导新理念,给思想政治课注入生机和活力,其中最大变化在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对心理健康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就有许多心理健康的内容,例如:讲解“欢快的青春节拍”的内容时,可以分组讨论青春期变化,播故有关青春的歌曲,召开主题班会等,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的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节好心理,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青春,悦纳自己,欣赏自己,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真正认识自我。再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我与父母交朋友”、“同侪携手共进”,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性格,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还有,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十课“链择希望的人生”中,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的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健康内容,更多强调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认识自我,交往与合作及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进一步的提高。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育要心理学化”,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我认为应理论结合实际。
1、重视心理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中学生心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学开设心理学课程,是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而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内容,尤显重要,但也是远远不足的。从中学教育本身而言,也应积极开展心理测量活动,建立师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师生发现、认识、防治心理疾病,这是中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2、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而是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让学生在行动中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教育。校园环境好坏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潜在影响。优雅洁净、舒适的的校园环一境,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张贴名人、警句、校风校测,无不时刻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思考。校园中繁花点点、绿树成荫,无时无刻不触动学生的感官,学生在清新、自然、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3、开展多种心理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室
知识源于实践,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办“校园知心姐姐”,给学生灿烂的笑容,送去缕缕阳光,或者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针对个别的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碰撞,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悦纳白己,学会与人交往,和谐相处。另外,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心理健康还要受到其他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调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