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 差异 英汉翻译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事实上语言并不是一种隔离的现象孤立地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的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可以体现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历史典故等多方面。这些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从各自文化的角度充分理解原文的涵义,并采取适当的语义表达方式,精确地译出原文。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记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在西方被看作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例如说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凤在中国被视为是百鸟之王,还被比作出类拨萃的人,如“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在西方传说中,phoenix是一种鸟,在沙漠生活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又从中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所以在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浴火重生的意思。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日常问候中。我们在翻译中也要适当地把握好。如会见西方客人时,中方代表可能会说:“你们上哪儿去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照直翻译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于是按照西方人问候的习惯翻译成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And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 这样就使对方感到既自然又亲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而又不失体统。了解了西方人见面的主要问候习惯,我们在涉外交往和翻译中就不至于有冒失和失礼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差异、谚语、典故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不同,典故的来源不同,也会对英汉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佛教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文化以及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深刻久远。如中国人说“菩萨保佑”,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中国人说“天知道”,西方人则说God knows(上帝才知道)。还有不少典故、谚语,如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叶公好龙”、“空城计”、“东施效颦”等,多来自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而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这些西方谚语、典故,都源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希腊罗马神话。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要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再用恰当文字精确翻译出来。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英汉翻译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及差异,在深刻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翻译技巧,精确地译出原文。

参考文献:

[1]邹照兰.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中南林学院报,2004年6月.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第2篇

    一、语言的文化背景

    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要学好英语,母语是基础。学生首先要熟知本国语言的文化内涵,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将两种语言的文化渗透才能准确翻译英语长句。中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充分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语言的共性在于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

    (一)地域性差异。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也独具民族个性。中国西面依山,东临大海,故有“东风送暖”,“西风凛冽”之说;英国则是一个岛国,eastwind指的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刮来的寒冷的风,非指暖风,其西临大西洋,春天从海上吹来的西风能让万物复苏,可见两种文化里所指的意义并不一样。

    (二)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念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体现于很多方面。如称谓用语上,汉语习惯把所有的辈分都分得一清二楚,而英语只有笼统的称呼,汉语说“爷爷,外公;奶奶,外婆”,英语的表达只有“grandfather;grandmother”两种。

    (三)宗教信仰差异。宗教文化,是指由民族的宗教意识、宗教信仰所形成的文化。中国人信奉儒教、道教、佛教。这三大宗教在人们心中有着深远影响。汉语与英语的很多习语都与宗教信仰有关。例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西方人信奉的多是基督教,圣经被人们视为做人的指导原则,所以英语中很多说法来自圣经,例如,“sellone’sbirthrightforamessof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才能不在英语翻译中出错。

    (四)风俗习惯差异。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比较突出的例子有很多,如,狗这种动物,中国人并不喜欢,与狗相关的成语总代表的是贬义,例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西方人却将狗视为好朋友,没有丝毫贬低之意,一些相关的表达方式,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Heworkslikeadog”(他十分卖力的工作)“;Youluckydog”(你这家伙真幸运)等。另两个习语,“betheappleofsomeone’seye”,和“polishtheapple”,从字面上看,让人不知所云,但如果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意思就很明了。前者习语出自旧约,古时西方把“apple”比作瞳孔,汉语译来就是“掌上明珠”之意。后者习语则是出于一个典故,一个美国学生为了讨好老师把一个擦得很亮的苹果送给老师,汉语里即是“阿谀奉承”的意思。

    二、紧扣英语句型结构特点

    英语长句总体的特点是:结构错综复杂,逻辑性较强,层次及附加成分颇多。要分析好英语长句,首先学生对五种基本句型要牢牢地掌握。其次,学生要理解句中的成分是什么。再次,英语长句多是并列句尤其复合句居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深入理解句子分类,切不可混淆。以前两点做基础,再运用所学的其他语法知识,结合英汉语言文化内涵,才能将英语长句准确无误的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出来。下面结合例句分析如何从结构入手翻译英语长句。

    (一)Besides,televisionbenefitsveryoldpeoplewhocan’toftenleavethehouse,aswellaspatientsinhospitals.此句中,“Besides”是承上启下的连词,句子的主语是“tele-vision”,谓语动词是“benefits”,后面的名词就是宾语,而宾语之后是一个句子结构,很明显是“who”引导的定语从句,而句子后半部出现了“aswellas”短语,是用来连接名词短语的,都是谓语动词的宾语。译文:此外,电视还让不能经常离开屋子的老人及医院的病人受益。

    (二)Nowwegetsousedtolookingatthepic-turesonTVandsodependentonitthatitbeginstocontrolourlives.连词“and”是分析此句的关键,它连接的前后内容是两个并列的短语,句中还有一个“so…that…”句型引导结果状语从句。译文:现在我们变得如此的习惯于看电视且如此依赖它导致电视开始控制我们的生活。

    (三)Expertshavefoundoutthatpeoplewhoworkinmanagementpositionsaswellasstudentsaroundtheexam-weekaremorelikelytosuffersub-health.句子主干是“Expertshavefoundout”,之后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宾语从句里又有一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名词“people”,与“students”共同作从句中的主语,谓语部分就是“aremorelikelytosuffersub-health”。译文:专家已经发现从事管理岗位的人和处于考试周的学生更可能患亚健康。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文化习俗

0 引言

翻译是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可认为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翻译离不开文化。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要真正掌握语言,必需要了解语言中的背景文化。对译者来说,没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知识,就不能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与表达。因此,译者必须了解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透彻理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译出既保持异国情调,又能为读者所接受的最自然、最接近原文的译文。

各民族语言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词汇体系。词汇中能反映出民族的文化意义,并呈现出差异性。

1 地理环境

环境文化指的是基于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民族对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跨文化交际学表明,特定的生长环境使处于此环境下的人们养成了特定的思维定势。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并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中国古代有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重本轻末”根深蒂固。尚农轻商,靠土为生,导致国家家庭化,从而形成了森严的身份等级制度,产生了制约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礼制、礼仪等社会规范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发展商品经济。商人居住在城区,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与家庭式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他们活动在海上,养成了好“动”的取向,求变,好奇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也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性格和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以及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了解中西方环境文化差异,在翻译中要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例如,中国人偏爱东风,认为“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寒冷,令人不愉快”之感,因此英国人不喜东风,而“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所以人们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前置,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西方人常把“从南到北”翻译成“from north to south”。如“西北,西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的说法也与汉语不同,分别是“northwest,southwest,southeast”。

2 风俗习惯

风俗文化是指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基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西方人崇尚自由、个性独立。他们习惯按自己的意志安排生活,无需他人干涉,甚至父母。然而属于西方文化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却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众性”,往往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关切,是关系亲密,互相关心的表现。例如,“多大岁数了?”“工资多少?”“有几个孩子?”等。这些言语对西方人来说,是侵犯了隐私。西方人打招呼常说“Hello”,“Hi”,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如“It’s a lovely day,isn’t it?”,而中国人见面常说“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难道是要请我吃饭吗?”中国人见面常问:“你要去那里?”西方人认为这是私事。西方人告别时常说“Good-bye”,“see you”,“see you later”。而中国人常说:“慢走”、“好走”、“请留步”。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惯用语。

3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指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出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汉族受宗教影响在习语上的反映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三教九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都带有宗教色彩。受外来宗教尤其是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习语有“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而欧洲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反映到习语上例如,“God”意思是“上帝”,英语中有许多关于“God”的习语,如“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蠢人有蠢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ct of God”(天灾,天意)等。

4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沉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方文化主要源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回忆和启示,这也体现在语言文化中。如一些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译者只有掌握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贴切的传达作者的意图。汉语中的一些谚语或俗语也能再英语中找到对应的句子。

如: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 Two is company,but three is none;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孤掌难鸣―― Two can play the game;说曹操,曹操到――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5 结语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不但要跨越语言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鸿沟。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者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又是两种文化的桥梁。翻译工作者不但要学习语言,而且要学习语言文化,译者不能刻意追求词语等值,拘泥于字面意义,而要力求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与文化的真正涵义传达出来。因此,译者应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原文,明了作者思想,领会原作,融入原作,体会原作风格,这样才能增强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 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化语境 翻译工作 语言运用

在英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影响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元素是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综合。牢固掌握语音知识、词汇和语法,有助于解码文字信号。然而,在语言运用实践中,由于对与之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文化语境知识,导致无法理解篇章的深层涵义。

一、通过文化语境理解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西语言差异首先表现为思维模式的差异,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线性思维和间接思维。英语国家的人倾向于线性思维,他们直接表达思想,把句子的第一句作为主题句,然后提供素材支撑它;汉语思维倾向于间接思维,类似于体裁,习惯于首先描述外部环境,在最后才指出主题句,篇章意思以某种有序的、逻辑直线的方式连接。其次是思维习惯不同,英语强调逻辑思维,使用各种连接方法完成语法形式;而汉语强调辩证思维,语言表达形式受意思左右,句子是松散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差异,对翻译工作影响很大,需要在文化语境中仔细领悟。

二、在文化语境中体会价值观念的异同

不同文化有不同价值观念。英汉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念,这些差异导致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模式、道德和行为标准。比如独立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传统和独立精神影响着年轻一代。此外,教育模式、社会法则、学校和家庭也在各方面不断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一般而言,他们在18~21岁时已趋向于自己解决经济和情感上的难题,认为依赖父母是可耻的。交朋友、结婚和其他的个人事务是自己的事情,不需得到父母许可。同时,父母不干涉孩子的私事,包括婚姻、工作和爱好。而在中国,老一辈总是告诉年轻一代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在做决策前,年轻一代总是会问父母,依赖父母和亲戚得到机会,比如找个好工作。

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英语词汇明显地、广泛地反映了文化差异。有些词在母语里有对应的词,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的读者可能不会遇到与文化有关的障碍;然而,也有许多词在另一种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这种现象就叫“词汇空缺”。同时,虽然我们找到了对应词,但是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会导致语义不同,例如: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等用法。“麦当劳”(McDonald’s)的汉堡包(Hamburger)、苹果派(apple pie)在西方是“用来果腹的廉价快餐”,多为旅游者和下层人士所用,而在中国却成了受孩子们欢迎的上等食品。要成功地阅读任何段落,取决于语言知识、认知技能、经验及世界知识的综合运用,无论这些知识是经验所得还是学到的,都极大地影响阅读理解过程。成然,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的语言因素很重要,只有借助文化知识的帮助,才能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因为词的意思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如果翻译工作者不了解英语文化、历史、价值、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和生活方式,就不能理解篇章的真正含义。

三、关于地区文化差异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这是指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英国是一个岛国,由于受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英国常年吹温暖潮湿的西风,因此英语中西风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的、欢乐的。如:John Masefield 的“西风颂”:It’s a warm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 ... and April’s in west wind and daffofiles.一读到这首诗就会想到莺歌燕啼的春天。

四、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差异

语言的存在和发展受社会的影响,社会现象和历史阶段的词汇,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客观现实,这样的词汇会对读者产生迷惑。如:The United States has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其中,loneliness industry是指美国福利事业的一部分,由于越来越多的子女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美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孤独老人,他们既无人照顾又生活困难,成为社会问题。因此,美国政府开办了一种为孤独老人服务的社会项目,名字叫loneliness industry。

五、尊重宗教文化

这是指由国家形成的文化,包含不同国家的禁忌文化。儒家哲学、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教派,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而生活在欧洲的人却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上帝创造人,并管理着这个世界。由于宗教文化的不同,有时会发现不同国家的话很难理解。

六、结语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对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形成的桎梏,我国的英语教学聚焦于语言形式(如语音、词汇和语法),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作用。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知识是相当广泛的。在翻译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语境的学习,充分了解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有利于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和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震.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差异困境与对策.科技资讯,2007.

[2]段新和.文化角度下的英汉词汇内涵对比及互译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

中西风俗习惯差异范文第5篇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因此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英语语言文化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

英语的根源很复杂,包括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挪威语等等。但它同时也变得更富有弹性,也更强大。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

二、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作为语际的交流,把握文化所传承的信息,至关重要。曾经有一个翻译的轶事: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朋友的婚礼,他称赞新娘很漂亮,新郎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国朋友大吃一惊,以为是问哪里美,只好硬着头皮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

1.地理位置的不同。英国是一个海岛,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因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Drank the fish 牛饮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千万不要班门弄斧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的气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的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如果不了解此殊含义,外国人是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勃勃,大地复苏。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2.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汉语通常从已知到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地址和时间的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3.人名文化的差异。人名的文字形式以及人名的结构模式影射出不同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姓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家族的辈分,第三个才是名。但中西方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却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这种姓和名的不同排列顺序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族观念,姓代表着宗族、氏族、群体和血缘关系,而代表个性的“名”就理应在后。然而西方更强调个性和个体,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所以必然把代表个体的“名”放前,而代表共性的“姓”放在后面。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其次,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1.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用汉语的谚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

2.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备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同时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

3.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4.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钟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

另外在课外补充上要下大工夫。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此来大量摄取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