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的文化生活

农村的文化生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的文化生活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第1篇

群众舞蹈是舞蹈的一个体系,它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所谓群众舞蹈就是以群众为主体进行的、并以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舞蹈的最大特点是“自娱性”,它的直接目的是自娱自乐而不是娱人。它没有职业舞蹈所具有的那种职业劳动感,可以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宣泄。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形式上日益丰富,多方面地反映和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在城乡得到广泛开展和普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城乡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农民的文化生活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在观念上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种类繁多和形式多样的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和开展,为农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入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由于群众舞蹈的“自娱性”特点,舞蹈过程中可尽情释放内心的情感,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的愉悦和生活情趣。可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并从中得到愉悦、知识、友谊和人间的真情。

二、有利于农民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发展到今天呈现多样化、大众化的趋势。除了我们常见的民间舞、民族舞、交谊舞、现代舞等,近几年来又出现了时尚的街舞,以及带有健体强身性质从体育项目改编过来的扇子舞、腰鼓舞、健身操、木兰舞、球操舞等等。这些舞蹈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所接受,是既能自我娱乐,又可锻炼身体的有益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农民朋友们在悠扬悦耳的舞曲声中通过肢体的运动,筋骨得到了舒展,情感得到了释放,获得了精神和肉体的美感和,达到了“身心合一”。使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活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与热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去审美?舞蹈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可对美感进行启示和教育。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可得到感官的愉悦、意象的感悟,并超越功利意识,而达到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群众舞蹈融合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与多样的审美心理特质于一身,使得人们在彼此交流互动中体验美感与愉悦,精神得以不断升华和提高。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无疑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朋友带来了美的呼唤。他们在悠扬的舞曲声中轻盈漫步,舒展优美的舞姿,在舞蹈的表现中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使自己光彩照人,增强吸引力,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增进友谊

当前,舞蹈已从相对专业而又狭小的舞台走向社区、学校、农村等社会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普遍、最受群众欢迎和广泛参与的一种文化现象。群众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集体舞最为大家喜闻乐见,它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它对于调整和沟通人际关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彼此增进了解。另外,集体舞是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活动,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感,提高集体主义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体现群体相互关照、相互依存的团结力量,最终使其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除了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外,它还以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功能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弘扬正气、抵制陋习、打击犯罪,以降低社会发案率,提高农民居住、生活的安全感,使农民们在农村能安居乐业。

群众舞蹈的价值,旨在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它凭借自身具有的宣传、教育功能,积极±世教育人、鼓舞人、团结人、服务于人。当群众舞蹈在农村形成一种广为传播、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时,它必然能承担起构建和谐农村的新使命。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号:G623.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课堂学习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1]。“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语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演示、表演等活动都是再现生活的常用方式。

1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我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2]。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教研活动虽然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已占一定的位置,但因具体实施中只强调以备课、上课为中心,忽视了每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研活动的范围限得太小,往往停留在就理论课上,缺乏从理论的高度上来审视教学,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反省和探究,教研活动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研组内创设一个既能引起每位教师热情,又能使他们通过教研探究全面提高教学素质的问题情趣,分析教学经验之间或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等,探索“探究性教研活动模式”来顺应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一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教学的评价也是重结果而不重过程,价值取向单一,考试分数是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3]。

3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把小学语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问题可以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自主发现获得,也可以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获得;可以是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可以是单一性问题,也可以是综合性问题;可以是单纯的语文问题,也可以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3.1从理念上总体把握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语文教育脱离生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根本症结所在:它人为地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造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封闭和狭隘,教学过程的机械和呆板,教学目的的单一和浅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便是传统语文学习封闭性的生动写照。学生学习负担重、语文学习费时多且效率低,阅读,写作和语言交际等语文实际能力却不能应付一般需要,更缺乏现代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便是这种教育所产生的后果。现代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利用自己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音像资料、网络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并且,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首先接触的、而且接触最多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和生活脱节,如果学校教育远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就意味着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4]。

3.2课程目标应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入的发展为宗旨的语文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以往的语文学习却往往与此大相径庭,孤立地学习拼音,孤立地“集中识字”,再把孤立的课文“支解”成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阅读,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体验领会文章的妙要;写作,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源泉,只在写法上做文章。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与生活的脱节。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在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使;艺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更应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文的意识;不仅应关注学生现在达到的语文水平,更应关注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语文素养。

3.3教学内容应加强开放性,向生活拓展

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但绝不是惟一资源。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内容本身都来源于生活,为语文教学内容向生活的开放拓展奠定了基础。“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

结论

总之,语文学习更是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开放,并且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3:126.

[2]屈小萍.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4,07:121.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第3篇

农村文化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现在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表现在:

1.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经费短缺,很少有专门人员来管理集体的文化活动,也就很难有精力对农村的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2.农村文化活动阵地缺乏

近几年,乡镇企业在农村大力发展,一些乡镇文化站的场地被征用,这就丧失了开展文化生活的场地。农村原有的电影队,演出队等文化队伍受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收入较少,只好解散。

3.农村文艺青年表演技术不高

受市场经济以及利益的驱动,很多有一技之长的文化人才都去北京,福建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去谋生,民间一些老艺人也相继过世,许多农村文艺绝活都后继无人。导致现在农村文化活动水平不高,只能跳跳简单的舞蹈,唱唱通俗的歌曲,不仅没有特色,表演水平低,难以吸引人们观看。

二、传统农村文化生活的特点

农村文化主要包括农民的价值观念,道德,农村的习俗,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等,传统的中国农村文化的特点表现在:

1.农村文化生活的物质层面

所谓农村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指有形的,能看得见的物态文化。如农村的土地,村落,房屋,农具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和村落。中国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居住在农村的末农民,从田地里收获所需的食物,这些收获物基本上可以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2.农村文化生活的制度层面

在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农村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等作为制度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城市有很大不同。在农村这个被血缘关系社会化的空间中,人们在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中长大,一个村子里的村民几乎都有亲戚关系,大家都很“熟悉”,“熟悉”决定着农民联系方式必然与城市有很大的不同,使用的交流工具和行为规范是不同的。农村社会制度的维持,主要靠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3.农村文化生活的精神层面

传统的中国农村精神文化有很多特点,主要表现在:

3.1质朴的民风,民性

传统农村文化赋予了中国农民许多优秀品质。淳朴,厚道,热情,诚实是中国农民民众性格的集中体现;勤劳,善良,节俭,豁达是中国民众性格的第二个重要特点。

3.2宗法伦理性

所谓宗法伦理是农民把自己从属于家庭或家族的一种血缘群体观念。这种以血缘感情为基础的宗法观念,渗透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3.3封闭性

由于交通条件,生产方式的限制,农村居民大多闭塞于农村中,很少与外部世界接触。

3.4保守性

农民进行的是小规模经营,产出极为有限,加之农民生产的回旋余地较小,农民面临的生产风险能力很弱,这就决定了农民对任何新的东西都非常谨慎,对任何新的东西,只要带有某种程度的危险和不稳定性,都不敢轻易尝试。

3.5思维习惯的经验性

在农村,农民对一切事物的评价,主要来自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的验证才能相信,经验是农民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途径

1.文化下乡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现在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大力发展,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人们耕作的效率提高了,农民用在土地上的时间越来越短,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农民有更多途径接触到新的文化,通过文化下乡这种自上而下的网络式文艺表演,为群众呈上文化“大餐”。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的传播途径让文化走进农民身边,走进千家万户,有力的推进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2.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馆

加大投入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建设实施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用一定的活动经费,群众集资的办法建设文化活动室,购置相应的设备等。让农民有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另外,还应建立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文化的公共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这样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生产条件改善的同时也改变了文化需求,也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建设文化活动实施的积极性。

3.培育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育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加大对农民文艺培训力度,对农村中文艺爱好者进行组织,引导和培养,使他们成为农艺骨干,壮大农村文艺骨干。

4.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加强文化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力改农村以前只在春节等大型节日开展活动,要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参与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倡导他们读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迈上小康之路,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迫切要求农村文化生活进行改善。只有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民才能有事可做,农村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发展。农村社会才能稳定,农民才能跟上时展的潮流,做有文明,有知识的新时代农民。

参考文献:

[1]程贵铭. 农村社会学[M].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第4篇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甚至滑坡,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硬指标”、文化“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挤不上财政支出项目,原有的公益文化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农村文化机构形同虚设,有的地方甚至瘫痪。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难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偏远贫困自然村,农村文化土壤荒漠化,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不到位。农民群众没有场所可以开展文化活动,没有文化活动可以休闲参与,缺少获知信息的平台,他们的精神生活显得十分匮乏。物质生活的丰富亟须精神生活的跟进。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引,某些农村也成了赌博、迷信等不良陋习的温床,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污染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培育农村文化土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依然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很多地区的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很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怎样让文化的清泉流进农村,如何使农村这片文化荒漠尽快向文化绿洲转变?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首先要认识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时俱进、适合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科学的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2.加大投入,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毋庸置疑,政府保证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仍是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的投入机制,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厦门市在“十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经费,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区、镇、村也相继规划、兴建、启用了一批功能全、设施强的文化设施。厦门市体育局投入引导资金200万元,在全市农村实施了“村村篮球场计划”,新建篮球场96个。湖里区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区文化活动中心及6幢镇、村级文化中心大楼,10座老人俱乐部,40个篮球场。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农村文化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设和稳定、充实这支队伍。乡镇要建立健全的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文化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协管员(文化义工)队伍。另外,还要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如厦门市建立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每个行政村配备一位农村文化协管员,制定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厦门市文化馆专门下基层举办农村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发挥作用。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证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

4.文化部门下乡“种文化”,培育农村文化生长点

每年新年前后,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热潮不断。送演出、送电影、送书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为使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应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

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农村的文化活动应由农民唱主角,应培养更多的农民艺术家,把农村本土艺术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永葆活力。要充分发挥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本土艺术家”的积极性,这些活跃在农村民间的文艺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修养直接来源于农村,在地缘上和情感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培养和激励“本土艺术家”,不仅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让民间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活跃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厦门市同安区有一批地地道道的农民,执著地爱着农民画。于是,同安区文化馆美术干部经常下乡对他们进行辅导,培育出梁金城、柯朝汀、王其仁等一大批农民画家,同安区也因此而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同安农民画不仅培育了农村文艺骨干,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同时丰富了农村文化内涵。

培育农村文艺队伍。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既需要上面送文化下乡,更需求培育农村本土的文艺队伍。如厦门市文化馆每年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虽然起到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但没有根本解决农村艺术活力与生机问题。从今年开始,侧重对贫困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进行扶持以及对文艺骨干的培养,激发农民群众的艺术天赋和潜力,提高他们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在“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中,采取了与当地农民联合演出的形式进行,演出以当地农民准备的节目为主,文化馆派人进行指导并组织示范节目参演,提高当地农民的艺术水平。又如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的农民喜爱民间舞蹈,厦门市文化馆舞蹈干部下农村对当地农民进行舞蹈培训,帮助他们组建拍胸舞表演队伍。文化馆还拿出资金为表演队制作音乐、服装、道具,使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民俗表演队伍扎根在农村,活跃在农村,在农村土壤里发展壮大。

开展文化艺术扶贫。各种文化扶贫活动对于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果能把文化扶贫工作与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更有益于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如福建省艺术馆倡导开展“艺术扶贫实施工程”,厦门市文化馆作为“艺术扶贫实施单位”,将“艺术扶贫实施工程”作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到偏远农村对贫困学校师生和普通农民进行艺术培训:派出专业老师到钟宅村小学进行音乐、舞蹈培训;到前场村进行曲艺艺术指导;对翔安区新圩镇民俗表演队、农民管乐队、新圩中心学区的音乐、舞蹈老师及学生进行辅导培训;帮助组建农村民俗表演、曲艺表演等队伍,为农村培训了一批批文艺骨干,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5.营造农村文化氛围,开展农村特色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运用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在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以下两点:一是继承传统优秀的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艺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人、影响人、塑造人,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是用先进的文化破除人们生活中残存的封建文化和陈规陋习,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强先进文化在农民生活中的渗透力。

用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活动才有凝聚农民的吸引力。通过文艺调演、文艺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活动搞得热热闹闹,把农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如第三届厦门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举办了“农民歌手大奖赛”,在全市农村掀起“村村有歌声”的热潮。厦门市海沧区举办“温馨海沧”农民唱好歌活动,参赛歌手都是自愿报名的农民,歌手赛在全区15个行政村(居)轮流举行,走遍全区各个村落,所到之处深受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前所未有。由此可见,这种活动对接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给农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使农民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提高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还可以将先进文化“常驻”于农村。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思考

[作者简介]刘延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李眷萌,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150-03

自从2006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任务以来,全国各地农村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民族地区农村面貌也发生了改变,但是相对经济而言,文化建设处于较为落后的境地。文化是实现富裕文明新农村的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文化科技基础,没有懂文化、有技能的农民,建设新农村是极其艰难甚至备感渺茫的事情。近几年,我们走访了广西百色、柳州和桂林等地的一些偏僻山村,了解不少当地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感觉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任务非常艰巨。

一、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调查显示,在广西民族地区山村,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淡泊的商品经济意识、安于现状的幸福观、极其简陋的教育设施以及简朴的文化生活。他们的价值观与当前的市场经济、新农村的目标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文化水平低影响到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难以掌握科技种田的技巧,阻碍了新农村目标的实现。例如,融安县板榄镇山尾村有1500人,只有12名大学生;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岩脚村1425人中走出了4名大学生;而融水滚贝乡平等村1800人中,50岁以上村民的文化程度多数是文盲,30-50岁之间的人多为初小,前两年才首次培养出2名大学生。大学生所占比例之低,是居住在城市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平等村每年人均收入约为600元左右,孩子不愿读书就弃学,他们认为孩子打工可以增加家庭收入。稍为让人高兴的是,我们所到的板榄镇山尾村是广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同时又是柳州市科技示范村。该村唐支书清楚地意识到本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资金和劳力。他认为如今村里最需要的就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他曾多次向上级政府请求派大学生和技术人员到村里对村民实行科技培训。一旦技术上去了就能把金橘树种植发展成大规模的果园,并通过互联网寻找销售市场,这样就容易把当地的经济搞上去。但是他又提到本村村民中年轻有文化的都外出打工了,劳动力缺乏,他的设想还有待多方努力才能实现。

(二)教育基础设施极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尚未形成体系

经调查,民族地区的山村小学基础设施都很简陋,缺乏师资,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例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岩脚村小学的教室原来是破烂的干栏建筑,世界银行与英国国际发展部“贫困农村社区发展项目”于2005年8月正式启动对该村的资助工程,世界银行投资了3万元建造了今天的两层砖混结构新教室。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侗族自治乡平等村小学有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做教室,但是操场上全是雨水,也没有任何的体育设施。目前正在建一栋新的中心小学教学楼,包括村委会、村医务所等。融水大浪乡麻石村本着教育第一的指导思想,村委会办公室被用作教师办公室,其操场的占地面积较大,基本可以保障学生的活动空间。融安县板榄镇山尾村小学拥有一台电脑和一间多媒体教室,这是上级对他们的奖励,极大方便了远程教育的实施。其他的配套设施如图书、体育用品、实验室等都是极其简陋和稀少的。

师资方面,各校教师都没有分科,需要时担任所有的课程。一般教师达到中专水平,很少具有大专文化的。学生母语的复杂性对当地教师的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平等村韦老师的全能教学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学生语言的差异让他学会了用五种语言(瑶语、侗语、苗语、桂柳话和普通话)教学。在当地,教师上课需混合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当地方言和普通话,所以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比较特殊。当地小学的生源相对过少,如1800人的滚贝乡平等村小学只有89个学生,1425人的八江乡岩脚村小学四个年级只有23个学生,学生人数少造成了办学成本较高。同时教师必须使用双语或多语化教学等实际情况,上级教育管理部门都没给村小学配备更多教师,导致当地学校难以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当然也无法构建起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三)村民的商品经济意识淡泊,当地丰富的资源难以推上市场

经调查,当地村民的商品经济意识淡薄,有些剩余产品和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未能转化为商品。如广西融水滚贝乡平等村没有互通的道路,都要绕山、盘山来相互沟通,交通不便,特殊的环境让这些住在大山里的人们思想保守、安于现状,有些家庭每年剩余的谷子不出售。融水大浪乡麻石村因交通条件落后,村里的杉木和竹子无法运出去销售,从而难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融安县板榄镇山尾村村民在政府多次宣传下种金橘养蚕,但产品价格下跌使农民失去信心。麻石村还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特困户占全村20%。贫困占60%;经济落后导致“光棍村”出现;为了多挣钱,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却看不住,使得教育出现了畸形,这种情况的恶化使得教育出现断层。大浪麻石村的莫维轩专员一语中的:社会矛盾都是由贫困引起的。三江八江乡岩脚村在世界银行与英国国际发展部“贫困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的扶持下,农业综合开发茶叶和竹子种植两项目,但当地交通不便,产品难以外销而价格波动很大,甚至出现滞销现象。

(四)村民的文化生活设备落后。文化生活的种类和形式也很简单

融水滚贝乡平等村的村长说,县农业部门组织村民定期到乡里培训,推广农业技术,但没有科技人员到村里培训农民的情况。当地未上学的孩子多使用本民族语言,各族间不能交流,上学后逐渐可以交流,能听懂彼此的语言(因为苗瑶侗之间的通婚人群增多)。平时没有集体娱乐活动,一般过年过节才有芦笙会。大多数家庭都有卫星电视接收器,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在家看电视。村委会的办公楼正在建设中,日常办公就设在村长家,所以芦笙会都是在村小学的操场上举行。

大浪麻石村的莫维轩专员谈到当地村民文化生活情况时介绍说,本村无条件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全体村民集会,村委委员的选举活动也是分区入

户进行的。无大型集体活动,大浪乡唯有大安村有集体办公场所,所有宣传资料的发放都靠入户。麻石村曾多次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拨款15万元建村委办公楼,但至今未果。农民除了看电视外,很少其他的娱乐活动。村委蒙主任介绍说,上级要求组织群众和老人的文化活动,有的老师写诗和山歌,但群众很少参与;以前村里有个篮球队,曾参加县里的比赛,今已解散;节庆没组织任何活动,外出打工的人多而家中劳动力不足,大家都忙家务。

板榄镇山尾村的韦医生说:村里有文化活动室,但无设备。定期娱乐很少有人参加,都忙于工作。以前娱乐方式较多,县文娱乐队经常来演出,现在除了打牌还是打牌。近几年电影也很少,前年才请县电影队放宣传片(主要是支教和农业方面的内容)。

八江乡岩脚村的具体情况是:村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在鼓楼解决,每个侗族村寨都有鼓楼。吹芦笙、邻村交流比赛、商议大事、开会等事宜,都在鼓楼处理,以前村委办公也在鼓楼。以前有吹芦笙会,现在的孩子很多不会吹,25岁以上又经常在家的人会吹一点,年龄更小的只有个别人会吹,长期在家的人一般都学吹芦笙。由于会吹芦笙的人越来越少,芦笙会也两三年才组织一次。

无论是文化生活设施、文化生活种类,还是文化生活的形式,山区农村都是处于一种相当落后的状态,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很艰巨。

二、思考

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化做后盾,而先进的文化需要良好的孕育环境。在各地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时,要考虑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并将文化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力军是农民自己。而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正如山尾村的韦医生所说:村民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当他们看到别人从中获得实惠时,就会效仿。他们丰收了,但是没有多种渠道销售产品,而是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当地收购商,致使经济收入无法提高。农产品不能积极地向外开发市场。丰收也难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就大大挫伤了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从而妨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总体上看,落后的文化素质使得他们很难改变安于现状的观念,无法掌握科技,不懂去开拓市场,因此难以胜任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首先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力发展教育。

(二)加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提升教育条件

总体而言,各地乡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远没有达到标准,没法与城市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设备同日而语,更没有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些都会阻碍当地教育的发展,制约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最终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对全民素质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经济贫困制约着当地教育的发展。正因为村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外出打工大多数做苦力工,工资待遇较低。滚贝乡平等村有一位村民说,他的儿子和儿媳因为外出打工待遇很低,正准备返回家乡了。正如麻石村莫维轩专员所言,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太低,没法自己去创新,只能随着别人做事,没法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还没达到农业产业化水平,难以增加经济收入。

(三)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村民的商品意识淡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农民增收,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电影、广播和讲座等多种渠道,在农村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帮助农民兄弟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走出思想的误区,树立起科学的思想观念。并运用于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板榄镇山尾村的支书希望年青人加入村委会,把先进的理念运用于该村建设,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奔小康。因为他认为青年人的文化素质较高,易于吸收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科技,这些都能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建设文化娱乐场所,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