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第1篇

创新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领域。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创造性素质的竞争。能否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素质创新人才,将决定我国在这场竞争中的成败。

如何正确理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涵,如何正确处理创新人才培养中品德和能力塑造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引导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解决好德能冲突的矛盾,是能否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党和政府从世界发展大趋势出发,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人才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制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造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把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基本国策。

所谓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品德高尚、能以其创造性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人才。

近年来,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创造成果主要表现为智力和创造力上的成就,当前创新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开发与培养上,而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方面,在思想品德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存在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实践不力的状况。

目前,在不少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训练方面有所强化的同时,思想品德教育要么有所弱化,要么没有从品德对能力培养的导向和监控的高度给予大学生以指导,没有很好地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当代大学生中,一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但有些学生恃才自傲,缺乏敬业服务精神,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服务;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缺乏奋斗精神,没有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或者不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其结果是,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远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

用“三观”意识导引创新人才的德能统一

创造大师爱因斯坦指出:“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爱因斯坦所指的“伟大的性格”的内涵实质上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品德。爱因斯坦这一精辟论断深刻地阐释了创新人才素质结构中德能因素的辩证关系。

道德不仅表现为一种知识,一种典范,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判断、选择、评价、行动和创新能力。它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控制能力对创新人才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信念、勤奋、意志等品德因素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在人生成才成功的道路上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内容,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并受制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的“三观”意识是品德的内核;科学的世界观对创新素质起着主导作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创新素质起着监控作用。

科学的世界观对创新素质的主导作用,激发创新主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当我们具有了实践观,把创造作为人自身完善的内在要求,在我们心灵深处,才会激发出创新精神;在我们的情感深处,才会燃烧起创新的火花。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才能自觉地形成创新意识,产生强烈的创新需要和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创新素质的监控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创新,是在开创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探索别人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提出与传统观念不一样的新见解,是挑战自我,创新未来的伟大事业,因而它必然要遇到许多阻力,经受巨大压力,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它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创造过程。我们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英勇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创新活动中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支撑,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形成对自控、自制、自律的强烈要求,形成恒心、毅力、自我约束力等优良的意志品质,形成自尊、自信、自爱的健康人格,支撑创新者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坚持真理,不断探索,使创新活动得以自觉、深入、持久地进行。

我国的传统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在处理德能关系中都存在基本缺陷,要么重德轻能,要么重能轻德,要么德能脱节,都必然导致德能冲突。正确认识德能冲突的实质,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青年成长,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德能关系,实现德能统一,在实践中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现代教育的目标,是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是青年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

德能冲突是指个人品德与个人能力之间的矛盾、对立现象。德能冲突的本质原因是个体思想道德修养不高,没有真正确立“三观”意识,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对创新素质的主导,缺乏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对个体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正确而有效的支配和调控作用。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树立科学的“三观”意识,养成高尚的品德素养,塑造优秀的创新品质,是确保创新人才正确处理品德与能力之间关系,最终实现德能统一的前提和关键。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创新 创新型高校 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要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要担负起培养创意人才的责任,就要把自己建设成“创新型高校”。但是,如何建构“创新型高校”,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本文试图从文化创新入手,从优化具有创新理念的领导团队、建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培育具有创新氛围的文化软环境等方面切入这一时代问题,探讨如何建构“创新型高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优化具有创新理念的领导团队

建构创新型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领导团队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办学理念上,强调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因为,理念新,思路才会新,举措才会新。因此,要建构创新型高校,首先要优化具有创新理念的领导团队。

领导团队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建构创新型高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团队解放思想、创新理念,首先指领导团队的领军人物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领军人物是高校创新团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肩负着团队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规划等多项任务。在建构创新型高校中,领军人物必须更新观念,创新理念。领军人物能够“号令群雄”,凝聚科研力量,确立科研方向,真正发挥团体优势,形成合力,促进团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领军人物不仅要用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来洞察学校存在的机会;用远见卓识、运筹帷幄的气度来分析学校存在的困境,实事求是地确定本校的创新目标。而且还要带好领导班子,使领导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打造创新型高校谋求一个尽可能好的环境。其次领导团队解放思想、创新理念,还包括领导团队的每一成员都应更新办学理念,注重创新。每一领导成员都要把“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牢记心中,并落实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总之,高校只有具备了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廉洁、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才有可能在竞争如林的当代社会,把自己的学校建构成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创新型高校。

二、建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要建构创新型高校,必须创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一方面要鼓励专业教师投身科学研究,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强化教师的科研实践,加大教师的学术活动范围,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和鞭策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为他们在职深造或赴国外培训创造条件。

当代科学发展的分支化趋势和综合化发展趋势表明,单靠个人的知识、技能、时间、精力难以把科研做大做强,难以取得科研攻关的重大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科研团队应运而生。高校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组成的群体。

尽管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高等学校既是科研的中心,同时还是教育的中心。而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胜任这一光荣任务,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因此,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比如,加强教师的科研方向与主讲课程的结合,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大学教师应与专职科研人员有所区别,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科研工作,因为我们必须随时牢记教师的职责。鼓励并引导专业教师在从事科研活动过程中,将研究方向与主讲课程相结合,积极开展与授课内容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内容,强化案例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们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科研与教学的密切结合,可以形成一支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团队。

三、培育具有创新氛围的文化软环境

建构“创新型高校”固然需要有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作支撑,但是如果没有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的软环境作保证,这些设施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两者渗透和交融的程度越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和效率也就越高。因此,建构“创新型高校”必须培育具有创新氛围的文化软环境。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青年;植物组织培养;职业培训;问题;措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77-0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繁育苗木花卉种苗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材料接种到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并控制相应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l件,使植物材料正常生长、分化并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于植物优良品种的繁育、无病毒苗木生产、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农村对于这项技术也在逐步推广。现就农村青年中对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职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为后期的继续培训提供参考意见。

1 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教材选用不适

本期教材完全按照培训大纲编写,语言过分生硬,内容大多采用专业术语,使得本身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村青年在没有接受专业教育的前提下难以接受授课教师在培训时所述内容,并且不能够理解教材上的专有名词。培训后学员也没有花时间复习,导致学员所学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对于后面知识的进一步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导致即使是经过了系统培训的学员也不能够正确理解授课教师所述的内容,造成了学员在经过系统培训后,并不能够真正掌握这项技术[1-2]。

1.2 学员组织纪律涣散

本期所培训的学员年龄大多在28周岁以上,由于与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已有很长时间,所以突然集中学习则打不起精神。考虑到学员白天在家要干农活,所以前期理论知识培训都安排在19:00开始,虽然培训时间安排在夜间,但是大多数学员仍有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到场,即使到场的学员也不能够认真听取培训教师的讲解,导致培训进度滞后[3-4]。

1.3 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差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对于实践操作要求较高,所以在实践操作中,采用先演示再逐个操作的流程进行。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学员并不能灵活使用各种接种器械和相关仪器,动作比较生硬、丢三落四,整个无菌操作不太标准和规范,导致组培试验出现误差,甚至整个试验的失败。同时,大部分学员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虽然遇到各种问题,由于思维方式的固定,并不能理解并接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依然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导致培训结果不太理想。

1.4 思维方式局限

农村青年由于教育水平有限,认识面较窄,即使培训教师在对基本问题进行讲解时,他们也不能够很好地去理解问题,客观地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原本简单的问题上却要使用一成不变的方法,不能够很好地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他们一直以来所受到的教育方式及水平导致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受到一定的局限。

1.5 观念滞后

农村青年因生活在科技文化普及滞后的农村,接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之初并不能在观念上引起他们的重视,面对新事物,他们并不确信这项新的技术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故而对培训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也就导致了培训时不能很投入地认真学习。

2 改进措施及成效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调整教材,改变教学方法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改编教材,并且通过不断的培训,发现问题,及时找到教材的缺点并改正,尽量使得教材内容完整,使得农村青年在自己单独阅读的时候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使用讲解与视频相结合的方法,图文并茂,简洁明了,既提高了学员的兴趣,也使其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实践与理论结合,增强动手能力

为了让学员尽快在培训过程中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掌握无菌操作的要点,特地选择了不同植物的叶片、茎段、茎尖为外植体,从材料如何消毒到如何接种到培养瓶的相关步骤都是通过一个人现场操作,另一个在旁边解说的形式完成。学员一边拍照,一边做记录。讲解完成后,学员亲自开始操作,然后教师再针对操作中的问题,现场解答。通过3~4次课的学习后,发现学员已对整个无菌操作要点有所掌握,对于后期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也变得容易多了。

2.3 大力宣传现代农业技术,增强学习主动性

通过职能部门大力宣传国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降低现代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让当代农村青年正确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发挥农村青年能吃苦的精神,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使得农村青年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他们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的主动性。

3 结语

通过对农村青年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能够激发当代农村青年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重新拿起课本,接受现代农业的再教育,并进一步提高农村青年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其有效地认识到现代科技农业的发展,为利用新的方法繁育种苗和花卉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参考文献

[1] 郭悦.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培训,2000(2):4-6.

[2] 李永文,刘新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第4篇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一、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站在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在制定新的国家未来12年教育规划纲要中将这个问题充分考虑进去。因此,如何培养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创新进取,就成为新时期教育问题中的重要环节。所谓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而创新能力即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综合能力。

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应该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遵循前人轨迹。真正的人才,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构想,发现新规律,不断实践、不断开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创造性成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探索新问题,发现、研究新事物,从而掌握其内在规律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府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精尖的设备、丰富的资源、高水平的教师指导为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良好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发明创新的有利条件。然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墨守成规,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的时候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候有10%,到了8岁以后却仅剩下2%了。在中国,这个问题更是普遍存在。曾经有一个教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黑板上画了个圆,然后分别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提问,那代表什么?小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圆圆的脸蛋……中学生们却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一个圆,而大学生的表现却更是令人费解,个个面对黑板,眉头紧锁,毫无结论。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缺乏创新的兴趣及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毅力和勇气

现今的大学生往往不满于现状,大叹“生不逢时”,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意味。但是真正树立目标去改变环境的寥寥无几,即便有了目标,付诸行动的更是屈指可数。总的来说,就是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

(三)高校建设自身存在问题。缺乏必要的引导机制

表现在:第一,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考分已经成为衡量学生“优秀”的核心标准。第二,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定位也不正确。当代学生学习基本上是对课本的理解、记忆,对学习目标的定位也停留于接受业已存在的真理、知识。第三,缺乏必要的引导机制。老师在学生培养中能否起到积极主导的作用也构成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一大因素。

三、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赋予了我们很强的书本学习能力,但是在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实践环节,中国人却明显处于弱势。有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在走上一个工作岗位前要有四年的适应时间,而国外的同龄人却只需要4个月。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不仅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维,带动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探索、创新。唯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思考、求知的道路上步步前行,真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这个层面上说,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成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关键。

(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创新培养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只有在实践的不断验证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光芒,才能不断完善。同样,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在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目光投向了有实习经历,有社会实践的大学毕业生,高校内的学生干部相比普通同学,更是成为了就业大潮中的幸运者。因此,从大学时代,就应该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实现从实践到创新的转化。

(四)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当然,除了人自身塑造外,高校也应该高度重视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手段设备,加强校园内治安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注重科研,加强实践力度,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各类竞赛等,为同学们提供理论结合实际、实践创新的舞台。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提高质量

Shallow talk new quality exaltation of the teaching classroom of the course history

Cui Hong-cheng

【Abstract】This text is from 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history classroom culture of construction, value lead to learn teaching mode etc.,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education teaching how exaltation quality to carry on elaborate, give examples thoroughly, operation can line.

【Key words】New course;Classroom teaching;Exaltation quality

《历史课程标准》早已出版,它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己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从而代替了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认知”的空泛又难以测评检验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经历着长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如何面对新课程标准,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必须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新课程历史教学的课堂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这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肯定,只要长期坚持就可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下一步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而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可较好地形成学生的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和构建价值观,这与是否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所以,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新课程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传统历史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由教师操纵,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主要途径有:

1.1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我们常说“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等,均表明具体的情境对人的认知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探险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也可以由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问题可以是历史学科内部的问题,如:为什么既要肯定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又要肯定元朝的大统;近代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有关问题,如:从中国历代都城的迁移中,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的改革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问题可以是单一性的,如:怎样评价西汉武帝的功过是非;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问题可以是综合性的,如:中国古代北方人口的南迁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影响;问题还可以是单纯的历史问题,如:怎样看待的成功与失败;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特点是什么。问题也可民是与当前社会紧密联系的,如: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看今天社会生活的变迁。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落实历史新课标。

在培养学生问题兴趣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去内化、感悟、解疑。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教材及历史课外书籍的阅读;还可以通过影视材料或通过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从中受到的感悟与启示;或对某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感知;或通过教师移情的感染,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形成相应的外显行为。

如为解决岳飞之一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讲述岳飞抗金的有关史实。结合教材进行补充讲述。当讲到在开封郊外朱仙镇,岳飞大败金军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欲直捣黄龙府时,学生会喜形于色,内心受到鼓舞;当讲到岳飞被迫接受宋高宗班师回朝的命令,感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抗金大好形势由此逆转时,学生会感到惋惜;当讲到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风波亭,年仅三十九岁时,学生会深感悲痛……,随着教师的讲述,随着情节的变化,学生的面部会相应出现表情的外显变化,或喜、或惜、或悲,这些外显行为的变化,说明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已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岳飞这一历史人物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正这一情感,使逐步形成对岳飞这个历史人物的个人见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烘托情感氛围,选择恰当的易被学生接受的切入点。在选择切入点时,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在“接受”这一水平层次,学生所实现的情感目标是属于低级水平,只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表示接受或认可,并呈现外部表情和行为的变化,就达到这一水平层次的要求。“接受”是情感教育目标的初级水平层次。由于情感的投入──接受而产生兴趣,这是新课程历史教学成功的重要一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2 通过探究发现和自我学习来产生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