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类法律问题

工程类法律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类法律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类法律问题

工程类法律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设合同纠纷;法律问题;分析

建设合同指的是承包人和发包人之间关于既定的施工工程而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同。发包人是建设单位,承包人是施工单位。承包人要按照建设合同进行工程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发包人则应在工程结束后按照建设合同支付相应款项。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建设合同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是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

当前国内地产业发展迅猛,建筑市场内的恶性竞争、拖欠工程款、施工企业的资质及管理水平等都会导致建设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下面就谈一谈建设合同纠纷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问题

一、建设合同效力的认定问题

当今建筑行业内由于发包方的资质问题,工程的转包、分包以及建筑工程的内部承包等问题引发的建设合同效力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干扰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是关于资质问题。如果在履行建设合同的过程中发现发包人尚未取得法定的建设审批手续或手续不全,尤其是缺少建设用地规划的许可证,则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建设合同无效;但如果在纠纷的过程中或在法庭审查给出结论前发包人取得了完备的审批手续的话,则判定合同有效。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发包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取得与否并不影响建设合同的法律效力。

二是借用资质的问题。有资质的建筑施工单位出借自己的资质给没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这种行为经常被称之为“挂靠”行为。一般来讲,挂靠人没有从事建筑工程的主体资格,或者主体资格虽在,但达不到建设工程项目所要求的资质等级。也有挂靠人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借用被挂靠人资质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挂靠现象,建设合同无法律效力。

三是工程的分包与转包问题。转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之后,将工程的全部转包给他人来完成工程建设施工的情况;而所谓的分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之后分解建设工程转给不同的承包单位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在事实上造成了承包单位履行合同上的欺骗行为。在法律上对转包是禁止的,但对于分包在一定的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是合法的。这些限制包括建设单位对分包的同意与否、分包商的资质条件、对分包次数的限制等。

二、合同款的结算问题

合同款的结算问题是建设合同中调解难度大、审理周期长的特点,解决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一是如何认定文件的结算效力。有效的结算文件包括双方签字并盖章的竣工结算书、协议。其中是否加盖公章或签字是认定法律效力的重要审核方面。对于加盖的公章的合法性或签字人的职权范围等在履行建设合同进行结算时都要加以特别注意。对于单方出具的结算书,一般要求发包人确定一个合理的答复期限以保证承包人的利益,以免出现发包人借机拖延结算的情况。

二是未完工的工程款项如何结算。对于烂尾工程,结算起来比较麻烦。一般结算款项时要求合同履行的完整,其前提条件多要求施工的竣工验收合格。对已出现的烂尾工程进行结算时显然不符合这种条件。这类建设合同在实际结算时会把早已分项完工的合格部分予以结算。其分项完工的工程质量以及在整个工程中的占比是工程结算的主要标准。

三是结算工程款项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由于工程质量对能否结算工程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工程质量的鉴定就显得至关重要。竣工验收报告以及相关的工程质量鉴定部门出具技术鉴定的证书等都是关键性的证明材料。一般要采用两家及以上的机构进行质量的鉴定,以免造成鉴定的无效。

三、合同解除的问题

一是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时,可以申请法定解除。发包人会经常面临合同约定期限内不能完工或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承包人会经常面临发包人不按约定给付工程款或不能提供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主建筑材料等情况。此类合同的解除会造成发包人工期延误、支出增大等问题;而工程款结算的不到位也会损害承包人的资金流向等。但如有必要,法院应根据当事人的诉求给予支持。

二是约定解除需要当事双方或多方协商予以合同的解除。当然,建设合同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形形的法律问题,如黑白合同问题、垫资计息问题、工程质量缺陷引发的索赔问题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杰,何佰洲,黄金芳,赵雪凌.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兼议建筑工程“阴阳合同”[J].建筑经济.2009(09).

[2]吴晓明,李佳怡.浅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J].中国市场. 2013(40).

工程类法律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

近几年,建筑企业发展的顺风顺水,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在不断扩大,难度也有所提升,所需的劳务用工数量也就不断增加,劳务用工的法律问题备受关注。2012年全国的建筑产业总产值达到约135303亿元,较2010年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受到了“十一五”计划的深度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报道,2013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实现了全面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总产值达到159313亿元,较2012年增强了16%,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应意识到劳务用工法律风险问题的严峻性。

一、建筑企业劳务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分析

1.分包制度不够完善。通过对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在劳务用工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法律风险屡见不鲜,导致法律问题相对突出,其中,分包制度不完善是法律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筑工程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会出现分包现象,是现阶段最为普遍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市场不断涌现。自2005年起,我国的劳务市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针对劳务用工问题我国颁布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对劳务用工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化的规范。传统的分包模式,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包工头承接项目为主,专制性较强,引发了劳务人员的种种纠纷问题,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

2.劳动合同管理不足。在劳务用工关系之时,劳务合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建筑企业劳务用工关系处理时,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导致纠纷的问题极为常见,对劳务双方的利益都产生影响。很多企业面对合同签订问题直接忽视,那样会费时费力,也会提高成本,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劳动合同管理不善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法律认知度不强;企业权利高度集中,大都会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进行劳务管理,法律的执行力与规范力不够重视;此外,还有部分企业不愿在合同制定上浪费时间,运用其他公司拟定好的合同内容进行照搬,并未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的分析,合同文本与企业的性质不符。

3.薪酬管理不够合理。现阶段,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问题的出现,很多劳工纠纷都是由于薪酬管理不尽人意,薪资分配不合理所致,同样的工作薪资待遇不同,会动摇员工的意志与忠诚度,引起员工的不满,劳工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建筑企业中,由于部分劳工人员与领导或负责人关系好,同样的工作却比同事的薪资高,且薪资的发放缺乏公平性与透明化,出现违规或违法的现象,无法获得员工的信赖,极易引起法律纠纷,员工流失现象严重。目前,缺乏完善的劳务用工管理制度是突出性问题,在劳务用工管理中,主要包括工作时间、休假、津贴、社会福利、职业培训等内容,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管理不善而导致法律纠纷问题产生也是屡见不鲜,若缺乏管理制度,会对此行为放任不管,久而久之会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

二、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强化分包管理工作,可有效避免风险的产生。通过对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的分析,了解到分包管理工作比较突出,能有效避免法律风险问题,应从分包阶段着手来加强控制,是应对法律风险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倡分包的合理性,选择信誉度高的承包商,并明确责任分工,强对劳务人员进行教育与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其法律认知,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应对工资拖欠或工伤等问题。分包合理,则无需总承包商承担责任;若分包不够合理,则由总承包商来承担相关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例如,将工程项目分包给包工头或缺乏资质的工程队。因此,要谨慎选择分包商,会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对工程成本、质量、安全、进度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够保障其可承担民事责任。在分包工作中,要做到严格把关,对分包对象的资质、营业执照等证件进行仔细检查,并要求分包商提供劳务用工人员的名单,以便与员工签订合同、社会保障手续等,从根本上杜绝法律风险的滋生。

2.加强劳务用工合同管理,保证条款设计的严谨性。在劳务用工过程中,会通过合同订立来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并就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与协商,一旦达成协议,合同内容是受法律保护的,是不可更改的。一般情况下,劳务人员大都集中在工地、项目部等,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大,劳务人数多,对员工的审核不够及时和全面,绩效考核开展难度大,合同签订工作面临困境。为了避免劳务纠纷问题的发生,杜绝法律风险,作为合同中的弱势群体,保护劳工人员的利益与权益至关重要,可从劳务用工合同着手,以保证条款设计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在劳动合同中,主要包含合同期限、工作的具体内容与环境、劳动薪资、条件、社保等多项内容。劳动合同的订立,应根据项目、企业、劳工的工位的具体特点进行条款的逐一列举,并制定不同版本的劳动合同,合同内容根据针对性和目标性,禁止照搬其他企业的合同条款。为了提高劳动合同的订立质量,应聘请法律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订立,可提高合同质量,也可避免条款遗漏现象的产生。

3.建立健全薪酬管理机制,保证薪酬分配的合理性。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的和谐度与稳定性,对员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薪酬管理制度对劳工的吸引力是最为关键的,与劳工的个人利益存在直接联系,应实施同工同酬的制度,不存在区别对待,保证薪酬体系构建的公平性与透明化。保证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与透明化,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例如,中铁十二局公司开展的八项惠民工程中指出,借助集体协商工资来确保职工的人均年收入要增强10%,并将其作为目标,更深度的获取了员工的信任度。在薪酬管理与分配过程中,应为每个员工制定个人档案,根据员工实际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来合理分配薪资,并实施员工监督的形式,将员工的工资待遇制作成电子表格,并将其分享到企业网络中,供员工进行监督与审查,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信服度,能有效降低因薪资待遇设置不合理而引起的法律纠纷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层出不穷,通过对不同类型法律风险的分析,将其作为着手点,采取积极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避免与应对,保护劳务人员、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构建良好的雇佣关系。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问题的改善,应强化分包管理工作,可有效避免风险的产生;加强劳务用工合同管理,保证条款设计的严谨性;建立健全薪酬管理机制,保证薪酬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等,从多方面着手实现对法律风险规避。

参考文献:

[1]孙继德,周舜尧.我国建筑劳务用工模式的研究评述[J].建筑经济,2014,07:10-14.

[2]熊飞.我国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法律风险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0:11-13.

[3]罗森.建筑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07:100-103.

[4]赵先锋.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J].法制博览,2015,14:177.

工程类法律问题范文第3篇

挂靠施工是指没有资质的施工人或资质低的施工人(即挂靠人)借用有资质或资质高的施工企业(被挂靠人)的名义承揽工程并向其交纳管理费的行为。挂靠施工虽然被法律所禁止,但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现实生活中挂靠施工现象往往屡禁不止,因挂靠施工所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于挂靠施工的效力及法律后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在具体个案的审理过程中,围绕着如何认定挂靠施工、如何确定诉讼主体、发包人在什么情况下要对挂靠人承担支付工程价款的责任、挂靠人按何种取费标准结算工程款、法院不收缴挂靠合同约定的管理费的情况下管理费如何处理、挂靠合同约定的代扣税费的条款效力如何、如何认定相关的税种税率等等问题,当事人仍然争论不休,同时其中大部分问题在司法解释中又找不到直接的答案,研究挂靠施工纠纷案件中这些争议的焦点问题,对于法官审理或律师承办挂靠施工纠纷案件,都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一、挂靠施工法律关系的界定

挂靠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往往对是否构成挂靠施工本身就存在争议,一方当事人主张是挂靠施工关系,另一方当事人往往主张不是挂靠施工关系,是内部承包或被指派的项目经理人管理施工等,所以,挂靠施工纠纷案件首先要解决如何界定挂靠施工法律关系的问题。

工程类法律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企;招投标;模式;法律问题

在经济市场发展中,为了让国企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我国允许国企对工程、技术和物资进行招投标。通过公平公正的招投标,让各个企业都能受益。但是目前国企招投标模式还不完善,在与招投标相关的法律问题上也存在漏洞。所以,很多企业通过招投标的规则漏洞,达到自己的不良目的,扰乱正常的招投标市场秩序,最后致使企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适应招投标的完整体系和规范制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招投标体系的建立和规范以及主要法律问题

企业招投标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并且规范行为,才能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第一,要根据项目特性,利用互联网制作招标信息。第二,公开招投标的性质,以及开采使用会带来的预计收益。第三,参与招投标的企业必须具备国家认证的资格。第四,公开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个企业所出的标底。第五,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的内容必须相符合。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透明公正。招投标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是避免个人和单位把招投标项目化整为零,为自己牟利;要严格查处某些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围标和串标。但现行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因此,要完善招投标的法律。

二、招投标风险防范预警与应对措施

1.对招投标的风险防范预警

风险预警是为了纠正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变差,导致企业受到经济损失。第一,要对企业招投标信息进行搜集,确定这次招投标的目标能够带来的风险和经济价值,为企业制定招投标的标底做准备。第二,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监控,比如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招投标的最终价格。第三,招投标项目不同,所带来的利润和风险也是不同的,参与招投标的企业要对会带来的风险类别和程度进行识别,才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规避风险。第四,对其他参与招投标的企业进行背景和实力分析,保证以最小的代价赢过对方。第五,要对本企业进行系统评估,评估企业实力,如招投标成功以后,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有多大,以及在整个招投标的过程中,企业的某些做法是否超出了能够承受的范围。

2.招投标风险应对措施

(1)招投标需要进行组织准备活动企业参加招投标的过程中,为了减少风险,增强招投标的实力,需要进行组织准备。第一,需要对招投标过程会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第二,要根据招投标的性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人员调动。第三,对参与招投标的核心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仅要选择了解特性和发展前景的人员,还要保证自己的核心人员不会被挖走。企业组织准备活动,是服务于整个招投标过程的,是防风险的主要措施。(2)招投标需要日常监控和危机管理招投标项目内容会因经济市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招投标的价格带来影响。尤其是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这些变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有时企业需要应对的风险情况是十分恶劣的,所以需要进行日常监控,不断地调整企业劣行情况,增加企业的实力。同时还要有处理危机的能力,对日常监控和组织准备活动都无法控制的危险,需要采取危机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风险预警和危机的处理,都是为了增加企业的招投标成功率,为企业在活动中减少经济损失。

三、国内外企业招投标存在的漏洞以及管理办法

我国的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存在漏洞是事实,但是同样国外的招投标管理也存在漏洞,所以我国要借鉴国外的管理办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修正和完善我国招投标的管理。以德国为例,对的开采和立法以及招投标的管理,都是以公共经济为基础的,但是都会存在被某些单位和个人化整为零,私自利用的现象。因此,要对招投标的企业进行严格的评审,同时在招投标的过程中,要保证公平;要借鉴国外把招投标视为公共经济的精神,改变现有的招投标管理观念。

四、结束语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招投标风险预警不及时的情况,因此,为了国企的发展,找到招投标管理的漏洞,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办法,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并针对风险做出应对措施,才能保证我国的国企招投标公平公正,同时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曾浩 单位:中国石化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代晓艳.国有企业招投标管理实践问题初探[J].中国招标,2015(,7):7-12.

工程类法律问题范文第5篇

1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发生经济纠纷的原因

1.1劳务分包方不具备劳务分包资质

在地铁工程建设前,地铁工程建设方会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安排寻找合作的施工单位,与具有劳务分包资质的单位进行合作。但个别情况下,部分企业没有劳务分包资质,伪造资质与工程建设方签订合同,进行劳务分包。地铁工程耗资巨大,诸多劳务分包方力争参与建设的机会,为了获取企业的最大利益,往往铤而走险。这样无资质的企业通常存在人员杂乱,用工不规范的现象。一旦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施工单位还可能再进行转包等,这样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很难保证,会影响地铁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在用工上的不规范也容易引发经济纠纷,甚至引发冲突。

1.2法律意识淡薄

劳务分包过程中没有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或劳务分包合同不合理,双方利益关系没有约定明确。地铁工程建设方与施工方进行劳务分包谈判时,由于进行谈判或劳务分包业务的管理人员缺乏法律观念,在业务处理上缺乏经验,没有意识到劳务分包合同的重要性。没有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或签订了简易的劳务分包合同,在合同中对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规定、建设要求、劳务工人的薪酬核算等等问题缺乏必要的沟通,在合同内没有明确规定,这将导致合作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一方面地铁工程建设方的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劳务分包的工人的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等难以保障,容易引起经济纠纷。

1.3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引发合同纠纷

地铁工程建设耗时较长,且工程建设还会受当地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建设期间可能会出现自然灾害、工程事故等等,这些因素在施工前期无法预判,任何风险的发生都可能会影响到地铁工程建设。这些不可控因素一旦发生,地铁工程建设进度将会受到影响,无法按原签订合同完成,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发的合同争议该如何处理,造成的经济损失谁来承担,这些都涉及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上的法律问题。

1.4劳务分包工人流动性较大,增加了工程施工风险,难以有效监管

劳务分包工人由劳务分包公司管理,人员混杂,来自各地,其技术水平也难以保证。在施工期间,由于工程难度、工程周期、薪酬待遇、施工环境等都会对工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劳务工人有可能出现中途离开的情况,进而影响工程建设。在劳务分包过程中也是常见现象,对于劳务分包工人的监管上难度较大。

2.如何避免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常见的法律问题

2.1在地铁工程建设前要按照规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地铁工程建设周期长,与施工单位合作较多,在劳务分包操作上必须严谨、仔细。在工程建设前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与施工单位签订劳务分包合同。通过合同的签订,规范地铁工程的建造要求,处理好与合作方的关系,以合同的方式明确地铁工程建设方与施工方的责任和义务,尤其要规定好劳务分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务分包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地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地铁工程建设方要设立法务部门或要求法务人员参与到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的全过程,针对法律相关规定,严格项目进行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建设方与施工方间的劳务分包事宜的规范性、完整性。

2.2严格审批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抬高合作门槛

地铁工程的建设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利国利民的大举措,因此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要意识到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选择合作的施工单位时,要严格把控施工企业的准入门槛,核实企业是否具有劳务分包的资质,服务质量、人员多少、人力成本、盈利状况等都要进行了解,选择与优质企业进行合作。地铁工程建设方必须派专人对施工方进行实地考察,查看是否符合合作的要求,对于不具备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坚决不合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合作单位,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对地铁工程建设的保障。

2.3严格执行地铁工程前期的招投标工作

在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招投标项目中,从制定招标计划书、招标信息、发标、开标、评标、定标等诸多环节,通过公开招标,寻找最佳投资方,促使招投标过程更规范化、标准化,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发起招标的企业和参与竞标的企业都严格要求,本着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维护市场有序竞争的原则,仔细审核企业的招标文书、竞标企业的投标资质等,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坚决不允许参与招投标活动。工程建设方要严格按照招投标工程的程序进行,根据招投标的招标原则,邀请三家以上具有劳务分包资质的公司竞价投标,更多的竞标方的参与才能更大程度的保障招标的公平、公正。招投标管理程序有利于优中选优,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不单是招标过程中竞价的高低,还要对企业进行各个方面综合考察,在对招标各方进行充分调研和研究后,综合评比,选择最合适的合作方。完善采购招投标管理程序,通过现场招投标活动,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客观评估,加强对活动现场的监督,提高活动的透明度。

2.4提高劳务分包合同的规范性、准确性、全面性,最大程度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

地铁工程建设方首先要选择具有高水平的施工人员队伍,同时也要肩负起对劳务工人合理的工作待遇。同时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合作双方必须以合同的形式进行责任、义务的约定。地铁工程建设方与施工方要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对劳务分包过程中的工人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工人技术、工程工序、质量标准等诸多条款认真协商,仔细研究后拟定一份较为全面、规范的劳务分包合同,双方在确认无误后进行签订。合同签订的过程要经过层层把关,经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尽可能减少合同漏洞。通过劳务分包合同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减少合同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2.5增强合作各方的法律意识,在劳务分包操作上认真遵守法律规定

我国支持建设工程中劳务分包形式,但法律较为宽泛,由于现实中问题纷繁复杂,地铁工程建设单位与劳务分包企业间的责任划分、权责归属涉及经济法、民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多方面法律问题,甚至有些条款在权益的确定、法律规范的执行方面较为模糊。因此加强相关法律的学习,根据法律规定细化合同约定,增强法律的可行性,执行性。在进行劳务分包谈判和合同签订上,合作双方要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件、资料,手续齐全,双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并备份归档,留存察看。

2.6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施工过程的监督

要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监督,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工程建设质量。对于分包合同中的建设工期、工程施工顺序、材料标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都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将劳务分包方施工状况定期汇报。严格督促施工方按照工程进度进行施工,将施工进度与工程计划表及时比对,要在工程建设期间建立良好的工程进度反馈机制,确保信息交流顺畅,确保工程在预期时间内完工。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施工现象和不符合工序要求的施工行为及时叫停,督促施工方及时整改。同时监督施工方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转包行为。部分劳务分包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转包行为,这种情况下不但工程建设方的工程质量难以有保障,劳务工人的合法权益也将受到侵害,拖欠农民工工资,多方债务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2.7通过投保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

在地铁工程建设前,可以根据工程的建设状况进行投保,通过投保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降低企业经济损失。目前,工程险有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后新增科技工程保险。根据工程项目保险种类和行业的不同,保险进行细分,有工程质量保险、工程保证保险、职业责任险、建筑安装一切险、安全生产保险、建设工程相关保险等等。地铁工程建设期间,存在劳务分包的问题,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合作风险,在用人、施工、质量、自然灾害等等诸多方面,一旦出现风险,将对地铁工程的建设造成经济损害,甚至耽误工期。为了减少损失,更好地进行工程建设,地铁工程建设前期,建设方可以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进行一定的工程保险的投资,通过转移风险来减少工程在劳务分包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失。比如工程保证险,保证险是劳务分包方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方的要求,由保险人担保自己的信用,即便劳务分包方不能履行义务,也将有保险人向工程施工方履约赔偿。工程质量保障险也是工程进行的一项很好的保障,工程质量保障险为工程建设方提供地铁工程建设中,劳务分包方在期间内履行工程质量缺陷修复义务的保险,当工程施工方不能履行合约修复义务时,保险公司将向工程施工方代偿,这极大地保护了地铁施工方的利益。此外,地铁工程也可就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巨灾保险的投保,降低意外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总之,在工程开始前,进行合理的保险投资是一种较为妥当的降低风险的方式。

劳务分包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地铁工程建设方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合作双方增强法律意识,完善合同管理,促进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减少劳务纠纷,保障双方利益。同时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监督,督促施工方认真履行职责,保障地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工。

【法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段培鹤.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9(7):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