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扶持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临空经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区域合作
0 引言
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要素流动速度的加快,以空间换时间理念的出现,催生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航空运输与公路、水运等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时间更短、效率更高,以IT企业为代表的高新企业,利用航空运输这一优势推出“零库存”、企业工厂属地化等策略,这进一步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而运输方式的变革,对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有更强的促进作用。随着机场功能的不断扩大,机场及周边区域产生的特殊经济活动区出现并日渐繁荣。这直接导致了以机场为核心,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航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向其周围聚集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的诞生,并且正逐渐演化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临空经济区充分利用了机场资源优势的同时,对城市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影响巨大,仅就就业一项来计,都市空港的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0%就会使区内服务业增长1%。[1]目前,国内除早期发展的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及浦东、广州白云等临空经济区外,双流机场、武汉等地也开始陆续打造临空经济区,长沙等省会城市纷纷进行临空经济发展规划。
应该说,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并且充分依托其积聚作用将对所在区域经济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对区域工业园的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均GDP的增长都有显著作用。目前临空经济发展有很大潜力,但政府面对临空经济区产业发挥的作用却显得不足。
1 目前政府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足
1.1 产业布局缺乏科学规划,粗放经营使得规模效应不明显
目前各地临空经济所在区域,普遍存在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以成都双流为例:2011年双流县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5.4%,第二产业为53.30,第三产业为41.3%[2],显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畸高、第三产业不高的局面,即便是较为成熟的顺义,2011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2.4%,第二产业为43.50,第三产业为54.1%[3],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的情况还是没有根本解决。临空经济聚集了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应该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这说明了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层级还不是很高,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另外,临空经济内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也严重制约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产业之间关联性不够,没有打造出特色产业,也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比如,顺义临空经济区打造了汽车产业链,但仅引进了零部件,成都虽然引进了INTEL、富士康等企业,整个产业链的构建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诸如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研发等产业链的高端部分还较为欠缺;同时空港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板块之间缺乏分工与协作机制,产业间也缺乏协作机制,各个经济区成为一个孤岛。临空经济区缺乏主导产业,一般都是“机场+航空公司+物流企业”的产业模式,物流成为临空经济区的主要产业,但高新技术、电子产业等特色产业较少,产业示范作用不明显。
1.2 高端人才不足
目前各省均制定了相应了人才政策计划:如对高学历人才给予安家费,由政府发放生活津贴,为优秀人才以较低的价格或补贴的方式提供周转用房,对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准予落户,其子女入学、就业优先安排等政策。但此政策往往具有广泛性,缺乏针对临空经济区制定专门的人才政策。再加上临空经济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引进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研发、金融等其他领域,这使得人才也比较集中于航空、物流等人才,而难以吸引其他领域高端人才。
以双流临空为例,双流临空经济发展多年,企业仍以机场和航空公司为主,人才也主要为航空人才和物流人才,金融、研发、高端制造、咨询服务业等各类高端人才相对缺乏,这一方面由于航空企业缺乏转型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促进人才的引进。
1.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吸纳高端产业的能力较弱
纵观国内各临空经济区,均以航空运输、组装、加工、物流企业居多,而研发中心、总部却很少在临空经济区内,这使得临空经济区内产品附加值低、研发能力匮乏,加工制造业微薄的利润率难以使企业有资金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这使企业发展滞后,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加工、组装、物流服务为主的园区运营模式,也造成了即使存在高科技产业,其关联效应也不强,不利于形成临空产业集群。
1.4 临空经济区的选择与布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缺乏协调机制
各省市地区在规划临空经济区初始,均以机场为中心,形成一定的区域,进行物流、加工制造等产业布局,在园区内的设置较为合理。但临空经济的发展不止涉及到所在区县,与所在省市的发展有极大的关联度。目前各大机场一般均归省(直辖市)直接管辖,机场周边区域又隶属市、县、镇,这使得临空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或者有临时性的管理型机构(如四川省物流办),但也为临时性机构,缺乏对临空经济发展和临空经济区内外功能进行统一、详细的规划。这使得园区内部与园区外部产业之间的联动缺乏分工与协作,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比如,双流临空经济区也为天府新区的一部分,紧邻成都金融城和出口加工区,但园区企业和相关区域企业并没有利用各自的优质,进行资源共享。政府在进行相关规划时也并没有完全考虑各产业区域的连动问题,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性、园区功能的趋同性,影响了临空经济区做大做强。
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特色临空经济区
政府在临空经济的发展过程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由贸易区政策、低关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均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政策的方式实施。从国外的经验可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发挥得越好,临空经济发展得越快。政府通过发挥统筹协调能力,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引进人才,可促进临空经济的发展,实现临空经济与地方经济的有效融合。
2.1 明确临空经济发展目标,优化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
临空经济所在地区政府要按照国家、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内容,调整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力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按照国际惯例,打造城市化水平高、就业率高的临空经济,优化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以机场为核心,利用机场打造区域产业平台,打造临空经济区域。
在做好发展规划,确定区的产业政策和优势产业的前提下,做到有主有次,在项目引进、人才引进上有所侧重,做到以产业链为主导,培育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产业,重点发展航空研发、设计、制造、现代服务业和临空型高技术产业,共同支撑临空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制定城乡统筹、就业政策,进行教育培训等方式,促使临空经济产业的转型,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自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2.2 打造航空运输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航空产业为临空经济的核心产业,航空运输产业的发展,对临空经济布局结构的形成,经济国际化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而航空产业属于“高投入、公益性”的产业,对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完善地面、空中立体交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航空运输可满足旅客出行,具有社会公益性,而航空产业对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的要求非常严格,航空公司的运作需要政府在资产、运行、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政府通过贴息、融资支持等方式,对航空产业、配套产业对购买飞机、设备以贴息补助。另外,由于银根紧缩和航空产业资金投入较大,航空企业的资金链相对脆弱,需要政府提供较为宽松的信贷环境,如安排国家政策性银行给予信贷支持,优先提供买方信贷和技术援助贷款等长期低息贷款。
在发展核心产业的同时,政府以航空产业为主导,以注资、参股等形式,向公司投入相关产业的优质股权,将旅游、维修、物流等企业的股权注入公司,丰富园区产业结构,降低外部成本;或其他有发展潜力的集商务、餐饮于一身的综合性写字楼以形成航空商务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通过资源支持的方式,形成空地互补的产业链条。
2.3 人才引进支持政策
人力资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资源,日益受到各国家和地区的的重视。在地区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地区人才发展纲要的相关内容,重点做好海内外创业人才、高层次人才、研究团队的引进工作,鼓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专业研发人员、高科技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员等专业人员是各公司的重要资源,也是打造、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为人才解决包括家庭户口问题、子女上学、就业问题,将其纳入经济适用房的范围之内,对其个人所得税进行减免等。
在政府直接制定政策给予专业人员的同时,对引进人才的各公司给予营业税等税种特别优惠。对有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知识产权保护,并给予奖励,争取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打造核心技术,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2.4 建立健全地区间合作机制
在现有政府职能部门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临空经济区进行专管,负责协调地区间政策的衔接,打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秩序,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吸引人、财、物的聚集,形成地区间产业可以互补,区域空间能够融合的临空经济,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在区域内部协调海关、检验检疫、民航管理局以及临空经济所在区域各镇的政策衔接,加强政府各部门与机场、航空公司、物流的工作衔接。转换政府职能,做服务型政府,形成发展合力,加快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速度,适应临空经济信息化、高效化的要求,促进临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勇,刘毅.都市航空港区域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11(6):127.
[2] 成都市双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固废处理成环保行业新掘金点
从2010年起,我国环保产业已进入黄金增长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突破一万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18.1%。赛迪投资顾问指出,“十五”以来,环保产业投入资金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总额1.375万亿元,较“十五”期间增加96 .4%,占G D P的比例上升至1.35%。“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快高增长速度,预计增长率保持在15%-20%之间,环保产业投资会继续增长,投资总额规划达到3.4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翻一番以上。
2012年4月份,赛迪投资顾问的《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与并购战略研究(2012年)》显示,中国环保产业近年来呈现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整体进入黄金增长期,各细分领域在新环境中寻找发展机会,而固废处理行业则是环保行业未来最为看好的子行业。就固废处理行业来说,一方面,需要复杂的设备集成与工流程,另一方面,又需要丰富的技术和项目经验。目前国内能够完成大型固体废弃物工程的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公司为其中的佼佼者。
10月8日,公司签署重大经营合同公告,9月29日,公司与河北省辛集市人民政府在辛集市签署了《辛集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协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辛集市政府授予桑德环境特许经营权,在特许经营期内桑德环境独家拥有辛集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拥有及运营和维护的权利,独家处理辛集市境内的生活垃圾,收取辛集市政府支付的生活垃圾处理补贴费,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国联证券认为,公司对辛集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投资符合公司主营业务战略,在华北地区的项目拓展产生新的突破。
餐厨垃圾有望快速突破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 和食用残余(泔脚)、成分非常复杂。其中、厨余中糖类含量高、而泔脚则以蛋白质、淀粉和动物脂肪等为主、盐分、油脂含量高。我国处理餐厨垃圾的传统方法是直接将餐厨垃圾作为生猪的饲料、或者被用来制作地沟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近年来,政府管制加强、传统方法已被明令禁止。在政策引导下,餐厨垃圾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道路将成必然趋势。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数量力争达到242 座,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09亿元。同时在近两年内,全国共确定了66个餐厨垃圾试点城市。在政策不断加码下,餐厨垃圾项目全国推进指日可待。目前,已有桑德环境、东江环保、维尔利三家上市公司涉足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其中,桑德环境作为固废龙头,自2011年获得淮南项目后,公司在餐厨领域已获得多个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预计将于2014年开始贡献业绩。光大证券认为,餐厨垃圾处理业务也将成为各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污水处理为公司另一增长极
尽污水处理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占10.14%,但增长迅速,随着国家治理污水的日益重视与投入加玛,未来有望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国务院总理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近年来,我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事业取得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地上、轻地下”,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业内人士分析,20年内我国雨洪防治需2万亿元投资,每年投资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这将为污水处理行业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未来业绩有望继续保持优异
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波动较大,而公司是个例外,从过往三年来看,公司业绩一直较为优异。首先,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从2010年到2013年上半年,ROE分别为16.24%、19.10%、11.20%。同期净利润增长率为42.04%、45.37%、42.87%,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30.83%。其次,公司的毛利率稳中有升,反应了公司的竞争优势较强。从2010年到2013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5.32%、36.77%、38.46%、38.43%。对于2013年的业绩,截至2013-10-08,共有17家机构对桑德环境2013年度业绩作出预测,平均预测净利润为6.17亿元,平均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0.9544元,照此预测,今年净利润相比上年将增长43.48%。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2012年末的配股,公司的负债水平进一步下降,目前资产负债率为32.57%,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公司账面有10.62亿货币资金,可支持公司进一步开展BOT项目或者处延式扩张。
关键词:创业;新生代;农民工;公共扶持政策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B076)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创业成为社会大潮流。新生代农民是农民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创业大环境下,以创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要将新生代农民创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公共扶持政策现状,不断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公共扶持政策,提升新生代农民生活质量,优化新生代农民创业空间。
2.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公共扶持政策突出问题
2.1创业培训政策不健全
尽管新生代农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但是他们基于创业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尤其是创业经验缺失或者不足,对创业缺乏科学的认识;加上新生代农民接受的教育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新生代农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薄弱。我国已经推动全面创业培训政策,但相关的培训政策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创业的盲目性,创业成功率不高。
2.2创业保障措施不到位
新生代农民创业离不开创业保障措施,尤其是离不开政府社会公共服务保障措施作为支撑。尽管国家出台了农民创业保障政策,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不少新生代农民在回乡创业时,基础设施得不到保证,基于农民创业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农民创业用地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有效落实新生代农民创业保障措施。
2.3扶持政策执行效率低
新生代农民在创业群体中尚处于弱势群体,无论是在农村创业,还是在城市创业,他们都遭遇不均等待遇。因为新生代农民创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含量低,与大中型企业相比,新生代农民创业难以引起政府的足够关注。这就导致了公共扶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低效现象,创业压力较大,风险高,抑制了新生代r民创业的激情。
2.4资金扶持政策不完善
资金问题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创业的一个重要瓶颈,新生代农民由于出生农民,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资金筹集的渠道相对较窄。新生代农民由于创业规模小、风险大,在获得创业资金方面缺乏优势。国家尽管出台了农民创业资金扶持政策,但是与新生代农民创业所需的扶持资金需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亟须国家针对农民创业出台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与优惠政策支持。
3.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公共扶持政策完善
3.1完善农民公共培训机制
完善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文化素质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基于农民创业的培训机制尚未成熟,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新生代农民公共培训机制。国家要基于全民创业的大氛围,将创业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创业知识与技能。此外,国家与地方政府层面,要开设创业特色培训项目,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农民创业特点,推动农民创业公共特色培训,并完善创业信息网络,推动新生代农民创业互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切实提升新生代农民的创业知识与技能。
3.2建立平等创业扶持机制
消除创业不均等现象。国家要从政府层面彻底打破创业市场不均等现象,根据新生代农民在创业群体中的弱势地位,建立平等的创业扶持机制,在新生代农民创业初期,要进一步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农民创业所需各项保障措施,为农民创业提供实施与政策保障;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优化农民创业各项程序,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国家和政府要将新生代农民创业作为国家与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形成完善的农民创业保障机制。
3.3健全政府法律法规政策
我国基于农民工创业的公共扶持大多处于政策层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扶持政策执行不到位。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公共扶持政策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升政策的执行效应。公共扶持政策各项内容要寻求法律法规支撑,各项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国家要基于农民工创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各项权益。
3.4构建创业资金扶持体系
资金扶持政策是农民工就业公共扶持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于新生代农民就业资金扶持要重点突出融资扶持与财税扶持。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农民工征信体系,根据农民工的信用进行信用评级,针对不同级别的农民工提供不同额度的贷款政策支持,对于符合贷款政策的农民工,给予更加宽松的融资政策扶持;在财政与税收方面,要根据政府的财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政府要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在税收方面给予农民工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度过创业艰难期。
结语
总之,创业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就业的重要路径。国家要发挥主导作用,基于新生代农民创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扶持政策,完善农民工公共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工创业知识与技能,建立平等的创业扶持机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工创业过程中的权益,构建完善的创业资金扶持体系,推动全民创业时代的到来,切实改善农民工生活质量,优化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袁云.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4(06):94-98.
[2]杨哲兮,周宇飞.浅析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政府支持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8):160.
关键词:生产用电 扶持 政策效应
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实施四年多来,在充分发挥低电价优势,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内蒙古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基本情况
2012年6月1日,自治区政府出台了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蒙东、蒙西两大电网公司在工业用电价基础上下调3分/度,自治区财政按1分/度补贴电网公司;2013年6月1日,自治区对部分重点行业进一步提高了电价补贴额度,在已降低3分/度的基础上,再下调2分/度,即下调5分/度,自治区财政按2分/度补贴电网公司;2015年10月1日,蒙西电网输配电价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蒙西地区大工业电价普降2.65分/度,自治区对蒙西电网部分行业的补贴标准进行下调,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补贴标准由3分/度调整为0.35分/度,对电石、铁合金等行业的补贴标准由5分/度调整为2.35分/度,且补贴资金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内政字〔2015〕221号)。根据《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内政发〔2015〕62号)要求,以上电价优惠政策延至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1日,为进一步发挥我区电力优势对稳定企业生产的作用,保持我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自治区政府决定继续执行部分行业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蒙西电网扶持行业和相关补贴标准继续按内政字〔2015〕221号文件执行;蒙东电网补贴标准继续按1分/度执行,补贴资金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2016年6月1日,《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发[2016]61号),规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先进技术标准和我区产业布局的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氯碱化工、煤化工等行业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补贴标准调整为1分/度,对铁合金、电解锰、金属镁、化成箔、石墨、电石以及聚氯乙烯、PVA等电石下游产品生产临时扶持政策补贴标准调整为2分/度。蒙西、蒙东执行相同补贴行业范围和标准,补贴资金由自治区财政承担。同时规定了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用电充分竞价、新建解铝项目实施价格联动机制、开展特色工业园区用电试点、支持公用火电企业与用电企业重组等政策内容。
自治区财政全力保证了补贴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从2012年6月15日至2015年底,自治区本级财政共拨付补贴资金38.14亿元,其中:蒙西电网公司35.24亿元;蒙东电网公司2.9亿元。按年度划分:2012―2015年分别拨付补贴资金3.42亿元、10.05亿元、12.57亿元和12.1亿元。
二、政策效应分析
(一)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在电价优惠政策中,电网公司以下调后的价格开票给用电企业,造成电网公司销售额减少,使得电网公司(供电环节)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收。同时,用电工业企业因增值税进项发票减少,使得增值税增收;工业企业因电价下调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使得用电企业所得税增收。政府给用电企业的补贴,因未开具增值税发票对增值税没有影响。
(二)综合效应分析
据调研分析,自治区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更多的是发挥了降成本、促生产、稳负荷、保发展的综合政策效应。据自治区经信委统计,2015年1-11月份,通过电力综合政策实施,增加工业用电量97.3亿千瓦时,新增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左右。同时,电价扶持对稳定地区负荷作用明显,全区稳定工业负荷共计500万千瓦左右,工业用电量350亿千瓦时左右;稳定工业增加值约1200亿元。
三、电价补贴和下调背后的深层涵义
在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电价补贴政策的同时,国家电价调整政策也密集出台。2015年12月,按照新获批的电价调整方案,国家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下调,全国平均降幅每千瓦时3分钱,这在电价调整史上属于比较大的调整幅度。
从国家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自治区电价补贴政策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深层涵义:
(一)反映出当前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新增发电尤其是火电装机容量过快增长的矛盾
全国和自治区电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大于全社会用电量,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降低。在此形势下,电源尤其是以煤电为主的火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不仅没有下降,同比却大幅增加。目前还有部分火电在建规模,未来随着审批权的下放,大规模新批火电项目的上马将使得电力过剩局面更加严重。
(二)反映出当前电力与煤炭行业利润的巨大差别,有利于降低社会用电成本
在火电的发电成本构成中,煤炭占总成本的70%左右,煤价的变动对电力行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直接影响,火电和煤炭行业二者的盈利能力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过去10年煤炭需求旺盛使得煤炭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而火电厂受到成本攀升、电价调控的束缚长年亏损严重。而2012年后,煤炭市场发生大逆转,煤价持续下降,火电企业则整体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因此,许多地方纷纷呼吁调整电价,降低社会用电成本,以此拉动经济增长。
(三)反映在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之前,政府执行煤电联动政策的意愿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年底,当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但多年来此项政策未能获得实质性实施。基于此,2012年国家对该政策进行了完善,将煤炭计价周期调整为1年,计算煤价涨跌的时点为每年的1月1日。2015年,国家的电力体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未形成真正的市场化电价之前,上网电价仍执行标杆电价体系,而通过标杆电价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核心和抓手则是执行煤电联动政策。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标杆电价体系,有利于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和成本变化。
四、政策建议
(一)^续实施自治区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方面,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联动机制。2015年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电力综合扶持政策实施以来,对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持和完善这一政策,扩大多边交易和大用户直供规模,深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研究制定蒙西电网峰谷电价和蒙东电网同网同价政策。
当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是可以预见的事实。在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给予企业电价补贴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于重振企业信心,稳定企业生产、保持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安定意义重大。
(二)电力综合扶持政策应助力国家电力改革目标的实现
国家已将我区作为电力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地区。随着国家电力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区实施电力综合扶持政策时:一方面,应推动燃煤发电企业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超低排放是国家硬性规定,近两年燃煤发电企业盈利形势好转,有能力投资升级改造技术,而且超低排放机组享受国家2分钱的脱硫脱硝电价补贴,目前很多发电企业已集中开展对旗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的改造工作。所以,当前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已具有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应抑制火电装机过快增长,推动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兼并重组。目前电力过剩,火电在建规模不断增长。如果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得不到控制,煤电产能将出现明显泡沫,煤电企业经济效益将面临恶化。因此,政府除了采取行政审批手段控制燃煤电厂总量外,可以考虑通过电价差别扶持政策引导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兼并重组。
(三)政策补贴标准要注重合理适度
自治区电价补贴政策在稳定企业生产、促进市场供求、保持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谨慎实施补贴政策,尤其是要把握补贴的“度”。因为高补贴可能会引起企业缺乏动力去改善经营和寻求节约成本的方法,以及使得企业更有兴趣进行“寻补贴”投资,而不是将资源用于提高生产率,这无疑会削弱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甚至会抑制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因此,电价补贴的标准要注意在自治区财力可承受范围内,寻求煤企、电企、用电企业效益发挥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取消电价补贴,倒逼其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冯飞.中国电力改革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3.
关键词:水库移民 政策扶持 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03-01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为了避免洪涝和旱灾,需要进行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做好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造福人民群众,因此需要大规模的修建水库。水库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水库的修建带来大规模的移民安置,我国是世界上移民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多项移民政策,并设立了专项的库区维护基金、建设基金和后期的扶持基金。对于水库移民的扶持是发展地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各地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1 我国水库移民扶持政策
在1991年我国国务院出台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在1996年出台了四部委文件。这两个文件确立了对于水库移民的补偿和扶持的方法,并设立了专项的后期扶持资金。在200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对水库移民的扶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水库移民补偿和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对于移民的补偿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补偿的方式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式转变,移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原因
现在我国对于水库移民的安置政策以前期的补偿和后期的扶持为主,国家会在移民迁移时对他们的财产损失作出一定额度的补偿。但是这一补偿并不能够解决移民的生活问题,况且现在的补偿标准相对较低,移民仅靠前期的补偿无法恢复先前的生活水平。在诸多实践中证明,只有在移民安置完毕之后,再对移民进行必要的补偿,才能为移民带来与原有水平相当或超过原有水平的新生活,这是我国在在对移民的政策中提出后期扶持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对移民进行淹没财产的补偿时尊重市场规律,我国对移民的财产补偿已经趋于科学合理化,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很多财产损失损坏的是移民的长远利益,这些长远的利益远大于给予民众的补偿。比如耕地,水库的修建导致耕地的减少,使得一些依靠耕地生活的移民失去了收入来源,所以政府要为这一部分移民提供新的生活收入来源,这才是真正的对于移民生活的扶持。另外,水库移民属于非自愿移民,移民破坏了民众原有的社会关系,并进行了人为的重新组合,与原有的社会自然形成的内在关系有很大差别。移民失去的不只是财产,很多无形的东西是无法靠补偿来解决的,移民被迫进入新的环境,加大了他们再次融入社会的成本,甚至会使他们陷入贫困。因此仅有前期补偿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后续的跟踪扶持,这些扶持不只是经济上的,重要的是帮他们融入新的社会环境,获得新的收入。移民得到重新安置后,生活水平肯定会出现巨大的波动,因此给予移民后期扶持是政府必须要做到工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水库移民牵涉到的对象是人和社会,这就注定了水库移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3 如何做好水库移民的扶持工作
3.1 加强前期生产补偿资金计划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水库移民的补偿问题,在尽可能的制定出符合人们需要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的补偿标准。我国在建水利工程的补偿力度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财产淹没的情况调查中,从移民的住房到鸡舍,从农田到树木都已经列入了赔偿范围内,逐一进行调查和补偿。在补偿的力度上贯彻使移民的生活水平高于原先水平的目标。设计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安置投资平衡的规划,当移民生产的补助资金满足不了规划所需要的生产安置资金时,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合理调整补偿倍数,使得补偿的资金可以满足生产规划投资,为移民的生产恢复提供充足的资金。
3.2 端正扶持的指导思想和态度
水库的移民往往对后期的扶持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把政府的后期扶持作为自己在搬入新环境后恢复原有生活水平的唯一途径,这样的思想在水库移民中普遍存在。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水库移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前期的补助和后期的扶持,更应该注重前期的生产安置和开发,应该正视对于后期扶持的态度,后期的扶持不是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唯一要素。
3.3 注重对于移民的生产能力的培训
水库淹没地区的人们大多是生活在交通不便、各项设施普遍落后的环境中,他们以耕地为生的,没有很高的文化素质,依靠着土地的广种薄收生活。在迁入新的环境后,需要引导移民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因此需要就移民的生产水平进行特定的培训,培养他们掌握新的生产技能,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和技能。还可以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设置各种针对性质的培训班,为民众提供新的就业渠道,以达到增加移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的目的。后期的扶持应该不只是局限于经济上的扶持,还应该建立文化扶持制度,只有在根本上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才能真正的解决移民的生活问题,使移民能够从事更多的生产活动。
4 结语
近些年水库移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家的移民政策在不断的完善,移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的完善,移民的收入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在实施水库移民扶持政策的时候,应该逐步加大扶持的力度,创新扶持的形式,保证移民区的社会和谐稳定,以让移民早日脱贫致富为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瑞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2(11):141-14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