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的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关键词】农学专业思想教育分层教学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305-02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农学专业在很多中职学校被扼杀或者招生数量减少。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的招生节节攀升,成为新的招生热点。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专业出身的农学老师,我们该做些什么?
1 抓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坚定学生学农信心。
中职学校学农的学生越来越少,刚入学时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因此,学生入学军训后,首先应该利用学生周会、上课的时间、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国家政策、国家发展形势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在农业发展上的方针政策。其次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到到农业高新科技园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采用高科技种植,但风味独特,销路不错,效益可观的现代农业新模式。使同学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农的积极性,并加强了对专业思想的认识,学农照样可成才。
2 转变观念,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起点、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本着“立足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大部分学生起点较低的现状,体现层次组合。在教学内容、进度上允许有弹性,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材,个个成功”的办学理念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对口升学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就业层次的学生则着重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专业技能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实行作业、练习的区别化。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完成相应难度的题目,做到“差的扶着走、中等的领着走、好的放开走”。
3 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实践教学。
农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学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农学专业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状况,通过科学的岗位能力分析,按季节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组合各技能模块。对各目标课程进行认真编制,编写各学习单元资料,实施教学计划,课程组合上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界限,把某些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专业教学。宜前则前,宜后则后,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交叉进行。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
4 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农学专业的专业技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都是有较好的理论功底,但动手能力不尽人意,这和职业技术的教育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的动手能力不强,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要求,因此专业教师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用自己的言行和技能去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另外,老一辈的农学专业教师或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理论基础不是很好,我们可以请这些老的教师或专业人员来为学生上实践技能课,发挥老教师、老专家的特长,也可以带动我们年轻的专业教师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5 更新观念。实施信息化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完美结合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亮点。相对而言,农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应走在其它学科的前头。在教学手段上,应放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洋洋洒洒一节课”、“在黑板上种水稻、栽果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并建立农业网站为专业教学服务。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农学教学中。可以把农学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生理现象和实践操作等,若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其具体过程,把生理现象更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农业发展规律,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6 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关键词:职教中心;农学专业;教学思考
据作者的了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农学专业在很多中职学校被扼杀或者招生数量减少。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的招生节节攀升,成为新的招生热点。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专业出身的农学老师,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抓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坚定学生学农信心
中职学校学农的学生越来越少,刚入学时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因此,学生入学军训后,首先应该利用学生周会、上课的时间、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国家政策、国家发展形势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在农业发展上的方针政策。其次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到到农业高新科技园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采用高科技种植,但风味独特,销路不错,效益可观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学生们参观回来之后,对农业学习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认为学农依旧光明前途,尤其科技园的品牌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同学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农的积极性,并加强了对专业思想的认识,学农照样可成才。
二、转变观念,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起点、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本着“立足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大部分学生起点较低的现状,体现层次组合。在教学内容、进度上允许有弹性,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对口升学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就业层次的学生则着重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专业技能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实行作业、练习的区别化。
三、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实践教学
农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学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农学专业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状况,通过科学的岗位能力分析,按季节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组合各技能模块。对各目标课程进行认真编制,编写各学习单元资料,实施教学计划,课程组合上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界限,把某些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专业教学。宜前则前,宜后则后,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交叉进行。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
四、強化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农学专业的专业技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都是有较好的理论功底,但动手能力不尽人意,这和职业技术的教育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的动手能力不强,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要求,因此专业教师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用自己的言行和技能去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五、更新观念,实施信息化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完美结合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亮点。相对而言,农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应走在其它学科的前头。在教学手段上,应放弃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洋洋洒洒一节课”、“在黑板上种水稻、栽果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并建立农业网站为专业教学服务。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农学教学中,可以把农学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生理现象和实践操作等,若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其具体过程,把生理现象更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农业发展规律,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开设农学专业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但现在的教材系统知识讲得过多,和本地生产实践联系的内容很少,不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学生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能力和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应该立足当地的生产实际,开发适合当地的校本教材,这样既能满足当地生产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产业;特色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在浙江衢州,各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艰苦创业,改革创新,顺应发展,主动服务,对接产业创新专业,服务企业促进专业,办强专业引领产业,在衢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互动发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服务地方,做亮特色专业
“中国消防器材之乡”江山市,从30年前的江山人在外闯荡“打铜修锁修灭火器”开始,如今从事消防器材生产、营销、维修经营人员超过2万多人,在全国设立消防器材经营点3000多个,年销售额20亿元以上,占全国消防器材产业总产值十分之一,当地政府正制定规划拟把江山市打造成“中国消防产业城”。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展,专业后备人才明显不足。江山中专凭借敏锐的市场意识和服务精神,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在传统的机械专业基础上,结合产业进行拓展,于2002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设了消防器材专业,服务地方特色经济。
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编写了《灭火器加工工艺》等系列教材,使教学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学校与江山民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由公司定期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训教学工作,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上述企业实训锻炼,所培养的毕业生优先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互利双赢的合作效果。学校还与江山联城消防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消防器材研发基地,用于技术革新与产品研发。
学校按照“面向社会、立足产业、特色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用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并让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办出了专业特色,也为当地消防产业培养了更多的专业实用人才,使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更为完善,产业链结构更加优化,对于提升产业形象,培育产业品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助推的作用。
有了江山中专消防器材专业的示范,围绕衢州10大特色产业,各中等职业学校主动对接,贴心服务,纷纷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浙西造纸中专创建了制浆造纸工艺专业(省级)、江山职教中心创建了硅酸盐工艺与商砼专业(省级),巨化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了化学工艺(省级)、精细化工专业,常山职业中专创建了轴承加工技术专业(省级),开化职教中心创建了硅材料专业。
二、顺应发展,做活农学专业
国家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龙游,是传统农业县,更有传统的养殖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相继涌现,养殖企业对养殖专业的人才需求开始增加,对用人的要求也在提高。2006年,凭借着原有的师资力量,龙游县职校开始恢复养殖技术专业,并在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中获得了社会认可,在产业的升级中显示了专业的价值,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名师,在全国普遍低迷的农学专业中率先走出了低谷。
学校农学老师周玉清和徐永祥是县十大农技专家宣讲团成员,两位专业教师都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课余自觉联系农民,送技术下乡,为农民排忧解难,深得农民欢迎,在当地被成为“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学校充分利用养殖技术的师资、实验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为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学校兽医室、水质分析室总是业务繁忙,养殖户遇到的畜禽疑难杂症再也不用老远跑省城,学校解剖实验室、观察实验室可以提供检验检疫。由周玉清老师发起成立的绿培养猪专业合作社,各养猪场统一挂牌,社员内部采取了“四个统一”的服务模式: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利润,提高合作社及社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到2009年底,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创利2000多万。周玉清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合作社的发展出谋划策,俨然成为当地畜禽养殖业改造升级的引领者。而被农民亲切称为“鱼大夫”的徐永祥老师引近的湘云鲫在全县得到百分百推广,年放养量2000万尾,仅此一项就为全县养鱼户带来1000多万的增收。
凭借着专业带头人的技术引领以及学校提供的良好服务,学校与养殖户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龙游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合作社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下派教师、学生到养殖基地锻炼实习。通过合作,双方及时掌握技能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的需求信息,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培训在岗员工,同时根据企业生产要求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应用。
适应是生存的基础,龙游县职校适应产业发展变化,适时抓住发展机遇,依靠专业带头人,凭借技术优势,融“教产学研”于一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优质服务,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价值的充分体现,专业复苏也就水到渠成。如今该校养殖专业已成为市级重点专业,并在今年积极申报浙江省示范专业。
衢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要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首先要有观念的转变,但同时必须要有技术和人才的支撑。“立足于产业,适应于变化,有专业教师引领,在合作中奠定基础,在服务中体现价值”是衢江职业中专的园林技术(省级)、江山中专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省级)、开化职教中心的茶艺(省级)等农学专业走向复苏的一条相似之路。
三、把握趋势,创建新兴专业
2007年8月的一天,两个人15分钟的聊天,成就了一项十几亿的投资项目,一时传为美谈。这两个人,一个是企业老总叶志卿,而另一个是衢州中专校长翁孝川。由于有学校引进的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入,使衢州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的地区,像衢州中专这样的职教龙头学校作为当地招商引资重要砝码的价值也再次得以体现。而对于企业来说,厂房建设,设备购置,有钱就不成问题,最难的是没有合格的员工。在确定投资后,校长翁孝川马上在学校组建“乐叶光伏班”,专门为企业量身培养新员工,提前做好人才储备,衢州中专光伏技术专业的创建也由此拉开序幕。
在没有多少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专业带头人郑军老师勤跑企业,自力更生,创建了光伏技术综合实训室,可完成太阳电池生产线15个工位的实习和实训内容,堪称国内一流。同时学校同乐叶光伏公司合作成立了光伏产品创新实训室,并建设一条5W的太阳电池准生产流水线,进行工业级的电池片生产,进而建设国家级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实训基地。学校还打破框架约束,全力培养特色人才队伍,共引进10余名光伏技术及相关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及企业工程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又聘请由企业、经委、发改、科技、教育、环保、电力、等部门专家领导成立光伏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光伏技术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作指导意见和资金扶持计划;谋划和论证光伏技术专业重大教改事项;收集和定期编制光伏产业动态信息;组织专业发展专家论坛,为教学提供服务保障。
学校与本地的光伏企业紧密合作,按照“光伏产业人才需求调查光伏产业人才岗位群调查光伏产业技能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的程序构建了光伏技术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与课程标准。由郑军老师编著的《光伏组件加工工艺》已签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将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太阳能电池工技能鉴定指定用书。《光伏技术基础》已完成第四稿,已作为校本教材使用,现高教和电子出版社争相要求签约出版。
随着技术力量的增强,学校开始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太阳能电池片焊接的方面,存在工艺损耗大的问题,郑军老师主动提出用自制的练习片进行替补的加工工艺,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层压机是光伏组件加工中的核心设备,能耗高,价格昂贵,郑军老师通过设计了一种根据材料特征,进一步精确加热温度的新工艺,它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能耗。新工艺被江苏常州市源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采用,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能40万千瓦时。
衢州中专把握趋势、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率先创建光伏技术专业,并通过先发优势变成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使专业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学校的10多个专业中,后来居上,被评为浙江省示范专业,成为衢州中专的品牌专业和特色学科,并迅速发挥了它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学校先是为宁夏青铜峡职业中心(国家级重点职校)组建了光伏专业,确定光伏实训室配备,投标购买设备,制定学校计划。之后又连续接待了嘉善县信息技术工程学校等多家职校的考察学习,对光伏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进行指导。
笔者选取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个例,以该校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数据显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1%,整体就业情况较好,但从中也反映出一些情况,具体如下:首先,职业选择与专业关联性不大。只有16.6%的学生在政府、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9.9%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另外73.5%的毕业生都在企业就业,且岗位比较分散,与专业关联较少,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从事文秘、营销等非本专业对口工作,还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在继续学习或自主创业。这样的就业去向一方面会导致专业学生的信心度降低,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结构与当前的社会需要不能很好匹配,培养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其次,城市就业比率高于农村。尽管被调查对象中有80%以上来自农村或农场,但仅有10%不到的毕业生会选择在基层农村或农场工作,其余都以城市作为就业的地点选择,这与农业院校主要为农村和农场提供人才的办学宗旨相悖,既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农村发展需要,又不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好的发挥。再次,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有待完善。在教学模式上,毕业生普遍认为应理论与实践同步,占91.7%,认为少讲理论多实践的占8.3;在课程安排上,基础课课程90%以上的人倾向于原理类基础课程,选修课则有90%以上的人倾向于应用和操作性比较强的办公自动化和应用写作等课程;在需要加强的专业教育方面,60.3%的调研对象认为应加强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30.6%的认为应加强专业技能,认为应加强学习方法、研究能力和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的占9.1%;在专业课程设置上,100%的调研对象认为应根据就业形势进行安排;在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方面,认为是个人能力的占68.6%,认为是专业的占20.5%,认为是学校的占7.7%,其他占3.2%。最后,职业技能培训很必要。在被调查对象中,100%的毕业生都认为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内容会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建议应开设专门针对本专业的技能培训课,不要流于形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农业院校公管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教学内容缺乏与农业院校特色优势链接。
高校扩招的大形势下,很多高校未考虑实际情况就跟风上新专业,导致专业趋同,在不同的高校中,同类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表现在农业院校的公管专业上,就是:一方面,由于农业院校其主要优势在于农业等学科,所以在本专业上先天就缺乏经验和优势,在资源的投入上远不如农科专业,经验也远远不足,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从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而言,大都严格符合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格,但显然就缺乏了农业的特色,未能与农学等相关专业紧密结合,使本专业既在与其他综合类院校本专业竞争时缺乏竞争力,又不能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对口的专业人才。
2.教学目标与社会需要对接不到位。
教学目标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上,被认为是判断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还被作为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而加以实施。目前,国内人才的培养方式大多采用前苏联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再加上受长期以来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过分专门化,导致学生专业面狭窄、知识面不宽。毕业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偏弱,适应力、创造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学校教育长期没能将学生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于是我们又开始尝试通用型的美国式教育模式,“宽口径”又成为我们的选择,可这种培养目标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经常容易出现“满手抓”的局面,表现在公管专业,就是看似学生学了很多科目,了解了很多课程内容,但事实上了解的很不深入,很多学生也认为有些科目根本没必要开设,找工作时作用有限,工作后根本用不到。
3.教学体系未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性。
知识应该是强调整体性的,这种整体性就是我们在知识的选择上,应既强调广度又强调深度,既强调理论又强调实践,既强调普及又强调个性。可实际中,公管专业理论性课程占据了较大比例,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课程过多,且课程内容和知识过于宽泛而粗浅,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重复现象。跨学科的专业性课程和实践性专业课程比例偏小,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通识课教育几乎没有,例如农学、园艺等方面的农业基础课程,这就使学生的知识基础缺少了交叉,对农业的了解,以及与农业的联系就少之又少了,这本身就会对促进本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和农场就业产生阻碍作用。此外,过于整齐划一的课程安排,满足不了学生学习更广泛的人文、自然等方面课程的兴趣,对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4.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以课堂教学为主,融入一定程度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当下农业院校公管专业学习的主要方式,尽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作用有限,尤其是依然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与社会的联系,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去,也因此而少了很多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开展不到位,专业实践主要通过实习来集中实现,效果可想而知,社会实践则更多依托社团来完成,很难做到完整规划和循序渐进。这些都会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社会脱节,对社会容易产生陌生和恐惧,不利于就业。
5.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不到位,就业观念影响有限。
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公管专业课程都未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专业课程,就更谈不上针对农业方面的培训了。笔者对两所农业院校的公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都未见培养方案中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学时安排,大多专业的职业技能相关内容的了解都来自于学校的就业指导选修课程,这种了解很少有专业针对性,形式单一,内容只是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当前形势,根本就未能达到根据学生个体特征和专业特色开发潜能和创造力的目的。也未能充分发挥动员学生服务基层农村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即便就业难,也不愿意到农村和农场就业。同时,相对于招聘单位而言,针对农业院校所开展的就业招聘会和洽谈会,更倾向于农学等专业,很容易忽视公管等非农专业,导致就业面狭窄。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农业院校公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利用优势办专业特色,院系联合强竞争实力。
大多数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离不开以农业科学为特色这一整体定位,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扎根垦区,依托大庆,立足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管专业也不应例外,要想有效激励本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去服务“三农”,就必须培养农村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能将本专业的知识学懂学透会应用,并且还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甚至更好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在学科交叉上下工夫,寻找突破。可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从单一口径向多口径方向发展,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强大的农学类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发展的生长点,有利于自然科学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多科类农业院校大多集理、工、文、经、农学等各类专业于一体,专业也各有特点,我们就可利用多学科教学资源,开设大量自然科学课程,以拓宽知识面,这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从学校角度,应积极提倡对接模式,提供资源和条件,并形成整体规划和制度规范,在院系之间,应强强合作,建立联合培养计划,应主动积极与本校的农学院、动科院、生命院等通过建立跨院培养模式,增强本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拓展知识视野。
2.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解决就业的关键问题。我们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必要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以及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既博又专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既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又有较好的创新能力,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水平和素养。这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呢,首先,要改变课程设置中理论性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实践课内容偏小、跨学科的专业课程比例缺乏的不均衡局面。目前,公管专业的培养模式大多沿袭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先通后专的模式,这种相对狭窄的培养思维,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优化组合。所以我们要打破它,实行综合化授课,减少分段的不衔接。另外,也要多渠道优化课程体系,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诸如实行弹性学制、跨系选课制等,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由单一型向交叉型转变。
3.继续深入“产学研”结合的路径,让知识有的放矢。
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企业或事业单位可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其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同样,专业的很多理论内容也有了实践的空间,而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能力获得也有了出口。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为包括公管专业在内的几个专业联系建立了大庆市政府、红星农场、克山农场等校外实习实验基地。通过与合作单位在科研、技术等方面开展的合作,取得了互利互惠的效果。当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将知识学好、学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参与教师教研、科研等项目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着眼点和得到锻炼,有些学生甚至可以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获得更大的提升。笔者曾指导过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与学生一起研究商讨的过程中,就直接感受到了学生在能力、技巧和水平上的提升。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虽属一种自愿的学习行为,但如果引导到位,会成为每位专业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储备实践技能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入社会,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就能形成有创造性的结论,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4.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