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性知识姚安县农村中小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目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诸多困境。这些困境,既有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失衡,也有农村忽视义务教育的偏差;既有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村教育的“供给不足”,也有农村教育者自身安于现状的发展惰性。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笔者认为,要突破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重要的一条是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则因为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二则是因为农村教师素质落后也是教育落后的源头之一。只有推动教育者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的发展。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农村的定义,将农村界定为广大的乡(镇)和村等行政区域。农村教师指的是: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工作者;生活在广大的县以下的乡镇和村落学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表的建议《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育作为专门的职业。”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从此之后,教师专业发展便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关键词。在西方,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方式纷纷出现,观点各异,根据刘星彤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范式:①“娴熟型实践者”范式。格拉特霍恩(Glatthorm,A.)认为,教师发展即“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该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化就是通过不断的专业训练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向熟练型的方向发展。②研究型实践者”范式。斯腾豪斯(Stenhouse,L.)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指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③“反思型实践者”范式。舍恩(Schon,D.)关于“反思型实践者”的研究,对否定“教师亲身体验的真实世界”的观点进行批判,认为实践者的艺术体现在运用直觉、类比、隐喻而非普遍规则来处理“混合”的过程中,提倡实践者以实践为导向。国外有关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虽然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发展阶段以及具体的发展路径等基本理论研究上已经较为成熟,但具体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而言,由于国外城乡差距较小,因此专门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文献并不多见。

在中国,关于教师专业化的思想在古代名家的论著当中就有所涉及。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相关讨论,并产生了“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的鲜明观点。1993年实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的职业归为八个大类,其中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2001年4月l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职业专业化也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国内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国外教师专业化理论的介绍;②对教师专业化基本理论的研究;③对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④对各个具体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总的说来,国内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另一种是指教师由非专业向专业的发展过程即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但是我国学者倾向于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本文的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化主要包含了教师群体(职业)专业化和教师个体(教育)专业化两个方面的涵义。教师群体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群体通过不断努力,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一门专门职业,从而促使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和专业自得到整体提升(即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自我反思,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从而由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即从非专业人员向专业人员转变)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和个体专业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要基础。

二、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姚安县地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东邻牟定县,南枕南华县,北接大姚县,西与大理州祥云县隔一泡江相望。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其中,姚安县撤销仁和镇,将原仁和镇所辖的仁和、蛉丰、蜻岭、清河4个村委会划归栋川镇管辖,下辖5镇4乡,除县政府所在地栋川镇外,其余均散落分布在姚安农村坝子及其山区,县级学校和教师仅限于民族中学、思源学校和县幼儿园,所占比例较少。因此,文章中指的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指的是全县中小学教师,在此说明。

(一)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

姚安县辖区内共有栋川镇、光禄镇、弥兴镇、前场镇、太平镇、大河口乡、左门乡、适中乡、官屯乡。截止2013年底,全县共有小学教学点66个,专业授课教师1026人,在校小学生11907人;共有中学教学点8个,专业授课教师885人,在校中学生7111人。全县共有中小学教师1911人,学生19018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了902人,占到全县教师总数的47.20%;年龄在45岁以下教师总计961人,占全县教师人数的50.28%。

(二)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笔者目前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的情况,针对性地设计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需求情况调查问卷》《国培计划――置换培训姚安县顶岗实习学生问卷调查》《教师培训结构式访谈提纲》等,共计发放问卷近200份,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整理录音等方式,对还在实习的“准教师”、新上岗的教师、专家型教师等作了比较细致的交流。通过调研,发现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如下:

1.教师教学任务重,角色多样,工作压力较大。在农村大部分地区,教师承担着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的更多角色。近些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读书无用论”在广大的农村大有抬头的趋势,不少教师成为追着学生学习的人。同时,由于拆点并校的政策出台,部分教师还承担了生活辅导员的角色。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食堂补助标准,但是学校的经费不足以聘请过多的食堂工作人员,不少教师不得不承担起后勤保障的任务,如到菜市场买菜等。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还承担着社区文化建设和传承者的功能。对于部分空巢家庭来说,甚至还担当起未成年儿童监护人的义务。这些诸多的社会责任无形地增加了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在对108名教师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需求情况调查问卷》时发现,问及“有碍您参加教学学习的因素”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学校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占74.73%),其次是被动参与,不感兴趣(占7.37%),再次是学习理论与实践脱节(占5.26%)。

2.教师职业倦怠严重,缺少自我规划。访谈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职业倦怠的心理现象非常明显,大部分教师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把工作作为养家糊口的工具,工作中没有激情,只是每天在完成一定的任务。不明白自己发展的方向,专业发展难以为继。这与当前学校的评教体制密切相关,在分数的指挥下,很多学校依然把班级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这些都让教师忽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农村教师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少,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教师的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农村教师的研修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一是研修层次低。目前,教研活动是教师培训和学习的重要形式。就姚安县来说,教师进修学校每年都举办专业的教师培训,也有部分教师可以有到楚雄州参加学习的机会,而省级的研修机会很少,目前主要有的是高考研讨会和国培计划置换培训,但名额有限。二是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形式单一,除了听取本校的讲座之外,参加本校教研组活动已然是教师继续学习的重要途径,很少有教师参与校际间的交流,更不用说主持或者参与课题研究了。

4.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差。有研究证明,教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高原平台期”或“职业危险期”,并认为“教师突破发展高原期的关键主要是加强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不是盲目实践,努力争取专家的指点,坚持反思性、研究性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科学化、规范化、理性化,在教学理性发展上下功夫。”要深化对教学理性的认识,科研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农村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科研意识淡薄,大部分老师缺乏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能力,有的时候发文章也是为了职称考核或者是晋升的需要,科研能力较差。

5.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资源有限。首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后,工资中的30%作为绩效考核,使得原本不高的工资下降了一个层次。其次,农村学校由于地处乡镇,由于自然环境、办学条件等相对落后,优秀教师的引进比较困难。虽然目前实施的特岗计划使得不少毕业大学生回到农村乡镇一级工作,但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少得可怜,基本是地州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再次,农村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不少在乡镇一级工作的优秀骨干教师,一部分由于教育局统筹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调离乡镇进入县级高中,一部分由于自己的发展离开岗位。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技能不高;部分偏远地区还存在专业不对口、师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这些都是目前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现象。

三、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专家们认为,总结起来,可以把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如下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智取向

这一取向的基本观点是,知识基础对于教学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和法律专业拥有今天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力,得益于知识和技能。教师欲进行有效的教学,一是自己要拥有“内容”(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即学科知识;二是要具有帮助学生获得这些“内容”的知识和技能,即教育知识,这两类知识是教学专业最为基本的知识。基于这种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正规的培训方式,职前的或是在职的或者是向专家或大学学者学习某一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基础,通过“传授”的方式让教师“获得”这些知识基础。师范生教育是这种价值取向最有力的证明。

(二)实践-反思取向

这一取向的基本前提是:新知识的传递不是学院、大学和研究发展中心机构的“专利”。教师不仅仅只是储存他人观念的“容器”,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就是把在大学里所获得的理论应用于学校实践;除外部给予教师的理论知识外,还存在着内隐于教师实践之中的、“行动中的知识”。并且这种内隐于教师实践中的知识更能为所有的教师的教学改良做出贡献。基于这种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有:通过诸如写日记、传记、构想、文献分析等方式单独进行反思,或通过讲故事、信件交流、教师交流、参与观察等方式与人合作进行反思;以“合作的自传”的方式,即由一组教师一起围绕目前工作的背景、当前使用的课程、所掌握和信奉的教育理论、过去的个人和专业生活等主题,写出自我描述性的文字,然后进行批判性的评论。通过这些方式,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目前,教研组活动对实践-反思取向做出了诠释。

(三)生态取向

这一取向认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在其实践中也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但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会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到许多;教师更非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这种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正是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这一取向用“文化”“社群“合作”“背景”等关键术语取代了“知识”“实践”或“反思”。事实上,不管承认与否,教师文化都是存在的。但这是理智、实践――反思后更高一层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

四、实践性知识的养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和途径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就目前姚安县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而言,只有通过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养成,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全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体验、沉思、感悟等方式,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并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所赋予的经验意义,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它实质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重构过去经验与未来计划以致于把握现时行动。关注教师专业领域中固有的实践性知识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之诉求。根据陈向明教授的观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

(一)社会组织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1.国家政策的视角――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论述:“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

2.教育行政视角――建立完善多向互动的学习平台。面对教师专业成长和积极性调动的困局,要从行政上推动,如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城乡学校合作,建立区域学校间教研网络,实现教研互动,改变农村环境闭塞、信息交流匮乏、教学任务繁重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信息的状况。充分利用好定向师范生政策、免费师范生政策、国家特岗实施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平台,促进优秀人才的引进。学校应该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支持教师继续学习和接受再教育,建立校长引领式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3.业务指导视角――做好继续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培训工作。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可以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两种方式实现。“走出去”,一方面是教师脱产到专门的培训机构或教师进修学校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如国培计划置换脱产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对流与到名校的挂职锻炼或组织教师团体进行经验交流或“取经”以充实自己,如可以在本县范围内先实施一轮交流和共享。“引进来”,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本校去讲座,现场指导、听评讲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上培训、外出学习人员学习报告等形式进行。

(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养成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个体实践智慧的

闪现,是提炼了教师日常教学探究和实践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实践性知识,如有效的教学经验、典型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案例以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都属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从个人角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1.重视个体日常教学实践。首先,是增强和培养实践性知识获取的意识,对于一线教师,教育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生成和积累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而非验证理论知识,因此,需要改变以往重理论性知识轻实践性知识的学究式观念,尊重并珍视教师实践性知识;其次,是要加强和培养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自觉性,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如何结合起来,这之间结合的桥梁要靠个体通过往复地学习、实践和创设自己去搭建。再次就是要强化和培养实践反思的能力。

2.合理共享实践性知识。教师的知识提升与改组一般是互动中实现的;知识的交流分享与积极互动,可以使教师的经验条理化、明晰化、结构化和概括化。教师实践性知识除具有个体性的本质特点外,还具有公共性的特点,也可像理论性知识那样为教师群体的发展服务而具有社会意义,成为可共享的知识,共享是获取实践性知识的必要来源。一是教育信念的共享,二是教学及情境知识的共享,在与同事和学生的互动中实现自我提升。

3.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信息化网络为教师个体通过非直接接触方式获取实践性知识提供了可能,网络上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故事、教学感悟等承载着教师实践性知识,教育论坛、教师博客、QQ聊天、电子邮件、微信等交互性网络技术使彼此双向远程交流成为现实。通过信息化网络,一方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间接地获取实践性知识。

总的说来,得益于课题的支撑,我能够在课题开展之余对姚安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有一个粗略的思考和表达。基于我个人成长的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个人是内因,社会各大系统是外力。实践性知识重在积累和沉淀,政策也需要落在实实在在的领域,只有二者实现有机的结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才有未来和希望。

参考文献:

[1]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刘星彤.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应对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转引自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3).

[4]王铁军,方健华.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改革教学 教学效率 实践教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学校培养人才被赋予新的内涵,中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一定量的知识,更中国

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各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都进行了很大幅度的调整,每一门课程都面临着教学改革,农学专业更是如此,那在农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改革教学,提高农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实用性呢?

一、灵活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它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思想性等特点。但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执行者,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农学类专业的快速发展,农学专业相关书籍如雨后春笋,许多教材是东拼西凑而成的;有的书内容写了一大堆,有用的东西只有一点点;有的书还会把读者带入误区,许多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用不上。作为职业学校的农学专业教师不应把学校的教材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应当在拿到新的教材时以专业带头人的形式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研究,通读教材,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增加书本上没有却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备课。

二、强化知识体系,精心组织教学

如《作物栽培技术》涵盖了我国主要农作物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零碎,课程深讲和细讲一方面受学时限制,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枯躁乏味。

新时期农业生产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其教育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将深刻地变革,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阐述了农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实现课程体系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进行了探讨。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农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丰富的表观力和交互性,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学由平面走向了立体,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使抽象变得具体。大大增加了教学容量,并把教学效果化难为易,删繁为简,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可信性。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加强现代教育观念,灌输现代教育思想,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农学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素材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教学信息量和改善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不断追求和研究的方向。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进行农学教学,有增加教学信息量,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等诸多优点。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教学准备和教师角色的重要性。

四、重视实践和实习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少或不完善的作物栽培实践教学,就失去了职高专业教学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作物栽培课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现、探讨、解决农村作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服务于农村,使学生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技术型人才。为此,要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通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实习等多种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 合理安排生产实习的时间

农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研究对象是作物,作物生长的周期长,北方地区一年一般只能种植一季作物,所以安排学生生产实习只能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内进行,而一季作物从备耕、春播到秋收,需要近6个月的时间。将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定为作物的一个生长周期是最为理想,但是在学制为4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这么长的生产实习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毕业生产实习安排多长时间,什么季节才合适呢?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业生产最关键的季节,所以我们把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安排在春季,春季里土壤的耕翻耙压,作物的布局,品种的选择,播种、育苗,肥料的选择与施用,除草剂的选择与喷施,等等,旱田从备耕、播种到出苗大约需40多天,水田从播种到插秧约需50天,我们安排8 周毕业生产实习,可以完成春播生产的全过程。余下的作物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实习,则安排在学校的试验田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完成作物整个生产周期的实习过程。

(二) 认识农村

让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去考察实际情况,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要写出社会实践活动的考察报告。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看到了农村富裕的典型,又看到了农村落后贫穷的一面,使他们对我国农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在座谈中,同学们深有体会地说,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些偏远的农村还很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业、农村和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增长才干,将来为农业服务,报效祖国和人民。

(三) 认识作物

近年来,由于农学专业的升温,来自城市生源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些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农业生产接触很少,即使是来自于农村的学生,也较少接触农业生产实践。他们多数对作物认识得不多,甚至是五谷不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增强对作物的感性认识, 我们要带领学生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服务社会。根据农时季节,作物生长情况,带领学生下乡为群众服务,传播实用技术。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作物的了解。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002-01

为了促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重视土壤环境建设,运用土壤监测技术对土壤环境是否受到污染进行监测,并了解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为土壤环境的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1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1)“3S”技术在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中应用。“3S”主要由三种技术构成,分别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 定位系统(GPS),目前在运用该技术是,通常是将“3S”技术与其它高新技术相结合,从而构成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不仅能够获取地理环境的信息,而且还能够高效的处理信息,因此,将“3S”技术运用于土壤环境监测中,一方面能够对土壤环境情况实施调查,并合理的布点、采样,另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土壤环境的现状,并为土壤监测建立全国性的信息系统,让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形成系统化的监测管理。(2)生物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近些年里,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土壤环境被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监测土壤化解,人们也在土壤环境监测领域中运用生物技术,主要运用的生物技术有: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以及宏基因组技术等,运用生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对污染的土壤环境实施生物修复、土壤侵蚀等,让土壤环境在生物修复下能够快速的恢复。(3)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被广泛的运用,我的土壤检测中也广泛的运用科学技术,如: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物理科学等,主要针对土壤中的痕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主要的测定方法有激光溶蚀法、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在使用监测方法时,也是根据不同的土壤环境采用比较符合的检测方法,确保监测的数据能够更加的转确[1]。

2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力比较弱,由于土壤监测技术的发展运用还不成熟,在实际运用期间也不能完全满足土壤环境的监测需求,还需要国家土壤监测部门加强技术的更新研究,提升监测技术的监测能力。(2)土壤环境监测缺乏专业的土壤环境监测人才,而且土壤环境监测人员的结构分配不合理,在先进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过程中,土壤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接替不紧密,出现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3)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中出现环境监测设备质量差的现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因而相关的技术设备生产技术也要同步发展,为此,在土壤环境监测中,既要发展专业的技术人才,还要发展环境监测的技术设备[2]。

3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要加强我国土壤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在环境监测各领域的发展应用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让环境监测向自动化系统方向发展。土壤在线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发展成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任务。(2)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要以监测有机物污染为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有机污染的程度更加严重。由于有机污染能够随着食物链进行传播,不仅能够污染到生物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发展[3]。(3)在土壤环境监测分析中要以分析土壤环境污染的痕量元素。在今后的土壤环境监测中,需要土壤监测人员运用物理化学科学技术对土壤环境中的痕量元素进行研究,主要采用ICP-MS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痕量和超痕量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对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精度全面提高,与此同时也能为土壤环境污染以及污染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从而全面控制土壤污染。

4 结语

土壤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促使经济良好发展,需要全面探讨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发展,从整体而言,要加强我国土壤环境的有机污染监测,重点针对土壤环境中痕量元素的监测研究,并快速发展现场分析能力,建立完善的土壤自动监测系统,将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按照上述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海明,马瑞峻,汪昭军,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13(02):140-147.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学生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普遍认可,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从幼儿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而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是近年来才引入的。因此,目前我国还并未有一套适用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方案。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现阶段已由“照搬西化”慢慢向“本土化”转变。但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专业针对性不足,并无专用的农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

高质量“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应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和本土性的特征。很显然,一本“广泛应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无法满足农业院校学生的需求,无法达到高质量教材的要求,专业针对性较弱。

2、非农业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在农业高校“水土不服”

目前,大多数“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农业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非农业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并未针对农业专业学生,造成学生定位不明确。第二部分为职业了解、就业政策、就业程序、面试技巧等。农业院校就业方向不同于其他院校,而一般教材中无法深入的有针对性的介绍就业方向、就业环境。因此,造成了学生对于教材的不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过于陈腐,往往是假、大、空,缺乏趣味。

二、农业院校学生特点

1、性格特点

农业高校与非农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农业院校学生较多来自农村,其大多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善良真诚,但同时存在着人际交往不主动、自卑心理较强、在新环境中易迷失的特点。

2、择业特点

农业高校毕业生与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在选择所向往的职业时,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大中型公司的职业是排在前位,而选择到乡镇和县区民营单位以及生产性企业的很少;理想的就业地点为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几乎无人选择县城及乡镇。而这与现实是大大相反的,农业院校学生的发展在正是在农村、在基层。

3、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特点

由于农学类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农学类专业的教育方向,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是缺乏了解的,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及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是知之甚少的,对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长远的职业生涯定位是模糊不清的。

三、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设计方向

为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人才,一本适合于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的必不可少的。

1、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完善全面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编写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要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特点及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教材中应不仅仅是职业生涯的理论内容,还应结合农业专业的就业择业特点,学生实例的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可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就业方向;加深自我探索、应用职业测评工具进行专业分析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分析专业就业领域情况;分析自身的优势与缺点,结合专业就业所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测评科学可靠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为评估自我、了解环境、职业选择、有效行动、及时反馈。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后面四步的基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主要是指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认识与探索。目前,国外应用广泛的理论一下三种理论进行自我评估:(1)MBTI(梅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测量)。MBTI将人的知觉、判断和态度分为四个维度:内倾和外倾、感觉和知觉、思维和情感、判断和知觉。(2)霍兰德生涯理论。霍兰德理论提出了6种人格特质,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3)“职业锚”概念。职业锚将职业价值分为八种类型: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以上三种评估工具并不矛盾。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应用MBTI评估兴趣,霍兰德兴趣量表评估性格,“职业锚”概念评估价值观。

3、贴近社会、实例现实

职业生涯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人—职匹配的过程,除了正确的自我评估,正确的职业环境认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应正确的给与当下行业发展趋势、职业特征和岗位性质,而非多年前的“老黄历”。在实例中,并非列举那些“不一般”的例子,将“一般人”的情况作为学生实例,贴近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

一本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不应只是一本上课只有老师讲还可以看得懂的书,它应该还具有读本的功能;当职业生涯中遇到疑惑,它可以当做一本工具书,为你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钟谷兰.等译.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李洋等译.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第七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 专业设置 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79-02

在当前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类型已逐步向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转变。专业设置的过程是调整学校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知识社会对教育供给的需求态势,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得到了充分扩大。在当前形势下,保障与推动高校专业设置自的有效运行,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学者们瞩目的焦点。

王凤军{1}针对苏锡常地区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指出苏锡常地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矛盾。苏州、无锡和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枢纽加工业和制造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制造类人才。但当地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院校非常多,开设汽车类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院校很少。根据对当地院校各专业的就业率显示,电子信息、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很低,而符合当地产业结构所设置的专业就业率处于明显优势地位,结果表明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当地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

王默忠{2}对海南大学现有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本科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查,并对各学科就业率与签约率呈现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灵活就业率高,签约率低是各学科就业呈现出的共性和最显著的特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初次就业率相差较大。工科的初次就业率最高,其他依次为理学、经济学、农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设置应考虑学生的特质,增设更多的辅修专业、加强专业实践。

付玉华{3}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较高,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关联性较强。建议加强对区域经济建设所需人才需求趋势的分析预测,以指导调整专业课程及前瞻性地设置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专业的合理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过程中,高校组织实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诉求各有不同。这些利益的诉求反作用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知识选择、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合力始终未能趋于平衡,导致出现多种问题{4}{5}。

1.学科专业设置趋同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通常依据学科专业目录,自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由于《专业目录》滞后于市场的多变性,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难以与社会经济相适应。而且,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专业审批方面会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结果,容易造成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上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不协调。

2.不同层次和不同区域的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的雷同。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影响,某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出现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特色。毕业生就业程度受地区产业结构的选择性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明显地域特色。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率先开出一些新的专业门类和课程。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缺乏充分的了解,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论证不充分,缺乏定期的科学预测和规划,造成了许多高校增设热门专业,从而出现热门专业“一窝蜂”上的现象,导致不少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状况。

3.专业设置与结构布局未能形成明显的区域特征。我国高等教育施行二级管理三级办学,实际上是让不同的区域、部门按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所管辖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方向等问题。但从大多数省、市的高等教育情况来看,存在着高校区域布局不合理,学科和专业设置区域特征不鲜明等特点,使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目标难以实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建议

1.专业设置前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在专业设置与调控的过程中,有些高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盲目开设新专业,造成了许多新设专业的质量问题。为保障新专业的质量,教育部门应该根据产业分类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分布和设置,保证冷热专业均衡发展。同时,专业设置前应建立专业重复审查以遏制专业设置的过分重复现象。

2.形成专业特色设置。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时应考虑专业类型、目标定位、学生素质等方面要有与众不同之处,体现专业特色。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全面分析学校现行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提升就业能力培养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进行了充分行业调研和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基础上,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3.重视社会需求。按需设置是专业设置的原则之一。社会需求信息的获得和分析依然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尽管处于微观状态的高校所能研究的社会需求范围、视角有限,但是在对所处的地理区域、专业领域,都要进行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信息的调研、收集和分析。根据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及质量要求的变化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优化。

[基金项目:黑龙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4G135);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LB2013-01,JYLA2012-007,JYLA2012-001);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编号:JKB2012-008)] (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79页)

注释:

{1}王凤军.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科技创业家[J],2015(5):168-169

{2}王默忠.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1,29(3):136-144

{3}付玉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适应性分析报告.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3,29(7):178-179

{4}曾红权.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问题治理研究.重庆高教研究[J],2015,3(2):35-38

{5}崔彦群,徐立清.国内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综述.文教资料[J],2014,(17):65-67

(作者单位:1.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