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范文第1篇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孩子思维能力锻炼的黄金期,希望能帮到你。

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在开始学习并运用思维来思考东西。

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因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如果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所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0~3岁:动作思维为主在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往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

首先,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这个阶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经能够从1数到10了,甚至能数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着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其次,学习分类法。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这时父母们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物体进行归类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动手把同一类物体摆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重新归类,引导孩子动手操作。

再次,让孩子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列。如家长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当然,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许多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也同样有许多内容可以有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如让孩子掌握左右、前后、里外等的空间概念。其实,只要父母善于发现,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一定可以在生活中逐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4岁: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们已经能摆脱具体事物或行动的束缚,能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个时期的动作思维仍然占很大的部分,但是形象思维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孩子的思维活动已经可以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了。

在这个时期,如孩子数1~10的数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要依托或借助一些具体的物体(如10个珠珠等)才能完成,但是只要父母注意引导,就可以逐步地过渡到用眼睛“默数”的程度。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简单转化。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简单的看图说话的能力。在认数1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在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依此类推,逐步提高难度。在加法的学习中,通过展示图形,使孩子说出2句或者3句话等等,通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加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使思维的眼睛,孩子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所以,观察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动手的能力的培养。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但是思维仍然离不开动作和表象,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萌发。

其实,培养这个时期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许多的方法,父母要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4~6岁的孩子思维已经能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发生了各种变化。首先,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于事物关系的理解;其次,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譬如当你用语言向孩子描述事物时,一般情况下他都会理解。

第三,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上,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早期的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他只能简单的分辨出所谓的“好人、坏人”,这时他已经能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另外,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已经能够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往全面的深度去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在不断地加深。

其实,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 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逻辑思维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可以多加利用。所以,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孩子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而有的孩子还处在自己思考的过程时,有些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

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家长的习惯,而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不可能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和途径,启发孩子了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自豪和成就感,他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步提高,从而产生新的动力。

2.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

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所以,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家长同时也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方法,以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较快提高。这些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当然父母不能只是用泛泛而谈、过于理论的方法来指导孩子,应该在具体的生活情景或者例子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孩子讲解和引导才行。

3.丰富孩子的知识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也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等,使逻辑思维灵活而敏捷。以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例,他之所以能发现和创建元素周期表,这是不仅仅是因为他深通化学知识,而且他还对物理、气象等科学领域都有涉猎,从而才能科学地制定出在人类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元素周期表。

同样,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动画书、卡片、通俗易懂的故事书,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些动脑筋的故事书籍,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样就能提高活跃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进行积极的逻辑思维的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充分理解,这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孩子不理解的东西,是很难去进行积极的思考的。所以,有目的的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也是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见多识广,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开展起来。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孩子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到其兴趣的支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断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来源之一,只有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孩子,才会引发其对于更多的事物思考。

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思维活动时,应该一方面根据孩子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另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于事物的兴趣。

5.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思维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接着便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会积极活动,从而有效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年幼的孩子总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遇到家长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榜样,引导孩子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这也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经常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或者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对客观事物进行提问和思考,尤其是当孩子凭自己的经验作出了判断,并发表意见的时候。这样能使孩子对客观事物的浓厚兴趣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极大地刺激孩子的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6.利用想象打开思路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能为逻辑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因此,要善于对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想象来打开思路。物理大师牛顿在苹果从树上掉下现象中引发出想象,最终研究出万有引力律。某物理学家在评价爱因斯坦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要孩子发挥想象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随时随地的启发,生活中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善于抓住时机,就一定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当看到小汽车圆圆的轮子时,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圆的轮子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家长提出任何具有想象意义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也可能大大出乎家长们的预料,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嘲笑孩子的创意,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其实,以上各种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只要经常使用,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利用各种时机,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范文第2篇

儿童思维发展分为三阶段

“为什么不提倡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我们先从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说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刘盈讲解道,儿童思维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思维阶段、形象思维阶段和逻辑思维阶段。二岁以前,孩子的思维是通过感受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称之为动作思维阶段;二到六岁之间,孩子是依靠具体形象来思维。例如,在做计算时,家长用苹果来举例子,孩子就容易理解;到了六、七岁,孩子逻辑思维刚刚开始萌芽,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之间,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过渡时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孩子的逻辑思维得到丰富的发展。

培养孩子身体统合能力更重要

“欲速则不达。幼儿过早接受小学课程获得的只是即时效应,并不是真正的认知。”刘主任认为,学龄前教育应该是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鼓励孩子与同伴儿交往,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独立性。如果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无疑是违背了孩子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

“现在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跳绳不能连续跳到20下,还有的孩子知道3加4等于7,动手写却总是写成6,就是因为幼儿时期缺乏手脚训练,导致脑和手的协调能力不强。”因此,幼儿教育应该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幼儿园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身体的统合能力,给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拔苗助长”危害不可忽视

[危害1] 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有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如果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危害2] 导致近视、驼背

虽然幼儿时期其骨骼比婴儿的要硬些,但仍需保护,防止变形。幼儿的手指、手腕的小肌肉群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够灵活、协调。过早写字,孩子只知道要拿住笔,却不管是否拿对笔。这样会导致幼儿握笔姿势不正确、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的产生。

[危害3] 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

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不仅会使孩子的兴趣被压抑,还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不少孩子由于学习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不愿与别人交流。有的孩子则以自我为中心,经不起挫折、批评,将来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改变一生。

[危害4] 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在幼儿阶段如果过多地学习了一些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能获得好成绩,会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再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容易产生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等情况。

另外,部分幼儿园教师在教授知识上没有达到小学教师水平,知识传授的不准确,幼儿一旦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到了小学后,教师往往下大力气也难以纠正。

【专家呼吁】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起跑线”意识

不少家长挖空心思地选择幼儿园,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错过了一些受教育的“关键期”,如3岁前是训练口语的关键期,结果被英语、算术过多地挤占,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孩子学龄前的教育方式,家长起着决定作用。“大家都知道大器晚成这句话。这说明了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各不相同。”刘主任说,18岁以前,都是孩子智力的发育阶段。所以,家长朋友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切莫心急,不要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只要孩子身体健康,遗传基因没有问题,遵循大脑的自然发育规律,孩子就会健康、聪明、快乐的成长起来。

【小链接】

国外幼儿园都学啥

美国孩子练动手能力

美国幼儿园的教师通常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丰富的儿童教育实践经验,幼儿园给孩子设置的学习课程不多,而以动手制作手工和户外活动居多。

日本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

在日本的幼儿园里,除了会教授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生活常识之外,其一大特点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玩乐来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范文第3篇

要读一段文字离不开左脑的活动,如果左脑受到创伤,语言机能就遭遇障碍,甚至完全丧失;而要在人群中辨认一张脸或把一个拼图的各个部分组合起来则非右脑莫属。

左脑占优势?

现代人大脑两半球的发展极不均衡,左脑的使用远远超过右脑,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是通过语言文字构建的,所以一般人都非常重视对语言能力的训练。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孩子智力培养的通常做法也是尽早教他们说话、写字、计算等,而儿童入学后在学校所得到的训练也是有利于对左脑的培养。可以说现有的教育和教养措施实际上都只是促进了左脑功能的发育,而对大脑另一半的训练却少而又少。

由于人们习惯了偏爱左脑的思维方式,而相应另一半的机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使人脑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最常见的误区

当今的儿童教育中,一种不好的现象是左脑接受了过度的训练,人们过分地看重读、写、算、分析推理和逻辑推理,导致了左脑在习惯上占有主要的地位,而右脑被置于从属的境地,似乎可有可无。甚至那些善于使用右脑的孩子还被错误地认为是能力不强、智力落后,因为当代的智力测验也侧重于左脑的机能。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时,也是早早地进行左脑潜能的训练,给他讲故事,教他认字,让他背诵儿歌或唐诗。这些无不是左脑的功能,其它方面的训练则很少进行。这样久而久之导致了右脑功能的退化。

按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形象思维是先于逻辑思维产生的。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儿童最初的思维形式是三岁之前的动作思维,即要借助于身体和手的动作来完成思维,接下来是四五岁起的借助于物体表象的形象思维,最后才是借助于语言或符号的逻辑思维。既然儿童的形象思维先发展,年轻父母为何不采取各种措施去培养孩子的右脑机能,而偏偏要拔苗助长似的去训练其逻辑思维呢?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好像不这样做,宝宝的智力就无法得到发展。

你该怎么做?

发展儿童的思维及智力应该遵循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途径,先大力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儿童的语言、词汇,逐步发展抽象思维。也就是说要先进行右脑的训练,然后才是左脑,这样才符合儿童智力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范文第4篇

    小学生中级阶段会逐渐具备明确的目的性,思维基本过程日益完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日益加强,思维品质上的个体差异也有了明显的表现。

    以上的内容是为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家教辅导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认知变化,尽量帮助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如孩子在做错题的时候引导他总结犯错的原因,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次,也就是告诉孩子要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并注重同孩子交流,发现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表扬。

    还有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要让孩子产生唯唯诺诺、怕自己做不好事情的心理,告诉孩子要相信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不要太看重结果。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范文第5篇

然而,不少家庭已经找到了一种新方法,让孩子既享受到了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又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近几年,国内一些城市兴起了针对中小学生的机器人教育热潮,孩子们可以组装、搭建、运行自己创造的机器人,甚至可以带着自己的机器人参加国际比赛,进行创意及“战斗力”的比拼。

10岁的付沐白目前学习的机器人课程是一种集合了可编程主机、电动马达、传感器及相关零件(齿轮、轮轴、横梁、插销)的可编程积木,综合了编程、机械、电子、物理等学科。

在付沐白的母H陈女士看来,女儿不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所以学习机器人的时候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比如,在做单片机时,所有的螺丝都要靠手拧,对于女孩来说很费力。“但是她觉得这些挺酷的”。

拼插机器人往往受到男孩子的喜爱,在培训班里,付沐白是少有的女孩。然而,她很享受这种感觉――把机器零件搭在一起,机器人能动,能听自己的指令,能完成任务。付沐白的母亲陈女士说:“每次别人问她‘女孩学着难不难’,她会说一点都不难,看起来还挺骄傲的。”

今年5月,付沐白去韩国参赛,赛场里教练和家长都不能进人,结果她的机器人中途突然不能动了。尽管有些谎张和沮丧,但她还是沉下心来,弯腰检查,发现是支架掉了。付沐白自己修好了机器人,参加复活赛,最后从小组出线。

“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每次都能看出她对待事情的认真程度在不断提升。”陈女士说,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RO)中国选拔赛中,女儿主动要求,4天都泡在机器人学校。

陈女士不在意比赛的结果。她更希望女儿能体验这一切,顺便锻炼一下女儿的逻辑思维。

太原的石倍齐是―名高二学生,她曾在学校社团学习过编程,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年前,她偶然接触到机器人,而她也希望大学选择与机器编程相关的专业,因此就开始报名参加了机器人的课程。

“制作饥器人让我开拓了眼界,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东西。”石倍齐表示,她喜欢方块投掷,这个项目要求选手自己制作饥器人,并操纵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将数枚方块投入指定区域。“我觉得这很有趣,考察的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既要搭建,又要编程,还可以体验比赛的紧张,是一种刺激的感觉”。

而对于16岁的王宇辰来说,“玩”机器人不仅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将带他走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发展道路。如今,接触机器人4年多的他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未来所学方向也与机械相关。

王宇辰表示:“通过学习和参加比赛,我感到自己比以前更独立了,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的梦想就是能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做一个‘大国工匠’。”

事实上,机器人教育不仅是大孩子的专利,在各种机器人培训机构及各种相关比赛中,都设有6岁以下儿童参与的项目。在第十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RO)中国选拔赛中,就有6岁以下儿童参与的创意赛,不少小朋友围坐在桌子旁,用大块的模块搭建自己的“机器人’。

早在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就将“人工智能初步”与“简易机器人制作”分别列入‘信息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选修内容。教育部新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龊到“收集资料,了解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要求。

事实上,我国的机器人教育起步较晚,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接触机器人制作的课程,学校也常常设有相应的社团。

对此,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ROC)会长朴英秀表示,在韩国,很多学校都会开设相关的课程及社团,这让孩子们从小就有机会接触机器人,这可以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

机器人教育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国组委会主席钟海明说:“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脑子想的和动作能不能一致起来,这需要学习机械组装、系统控制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