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篮球教学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篮球课作为高校最热门的体育课程之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其中老师们传授的相关基础理论,让学生们在完善篮球技能的同时,并使之对篮球运动的掌握程度更加扎实。其中的基础理论包括:持球、运球、投篮、规则和记分等几个方面,老师在详细做解说的同时,会让学生做出实例,来供大部分学生学习。由于学生们对篮球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在日后训练及比赛中的成绩,所以,扎实的基本功是篮球课上必不可少的教学项目。在篮球运动中,每个动作都有其技法在其中,例如,运球和持球看似简单的动作,但其中包含着规章约束和动作要领等因素,所以老师在着重讲述动作要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找到篮球的手感,使之一步步融入到篮球运动中。另外,在篮球课上,体育老师还会要求学生,无数次的反复做某一动作,使之完全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展现出自身的运动特点,再由老师给予方向上的建议,逐步完善自身在篮球领域的发展方向。
二、高校篮球课程的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篮球课程,主要以体育老师教授为主,在很大程度上讲,体育老师在传授篮球运动课程的过程中,能有效带动起学生们对篮球运动的热情,同时发现很多学生的运动特点,并使其表现出来。在体育老师使用有效手段对学生加以培养的同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所能领会到的高超技法,通过学生实践,给予指导,让学生们短时间内了解篮球,熟悉篮球,并且喜欢上篮球。由于篮球自身有其魅力所在,在学生群体中被广泛开展,文化课结束时,在学校的篮球场上遍布着学生们的身影,他们在篮球中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而对其产生的浓厚兴趣,又引领着他们把篮球运动做得更好,所以,此项运动已经很好地融入到了学生群体中,而且在其中生根发芽,成为很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锻炼方式。在一张张布满汗水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同时,那种对篮球孜孜不倦的神情,映衬出校园生活的美好。现代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对把篮球这个体育运动项目,推广到人民大众当中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尤其是推广到高校大学生中去,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今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中,篮球赛是最能吸引广大师生的一个重要项目。而随着该项目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竞技性对抗性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才使高校的大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亲身参加到篮球这项运动中去,体会其中的乐趣,获得满足感,这也是在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最终价值取向。
三、高校篮球课程内在本质的体现
在为完成高校篮球课程的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他们在一次次运动中理解了篮球运动的特点,并将篮球运动作为课下的重要娱乐方式,为缓解文化课程压力,放松身心得到了极大的帮助。中国高校中的篮球爱好者们,在经过大学篮球课程的学习后,对篮球运动及技法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很多佼佼者,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奖。那是一种对篮球运动热爱所催生的潜在力量,并使运动健儿更加富有活力,打出一手漂亮的好球。篮球教师对学生们的期盼,生发出浓重的教学信念和对学生的高标准要求,把一批又一批的篮球高手输送到社会,使他们活跃在社会上的各个运动场合,展现着毫无畏惧的运动精神。在他们把手中的篮球一次次的传递和投掷中,把一个青年学生的自信态度体现出来,在整个篮球场上各个队员的协作和对队友意图的领会中,促进了他们的友谊,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这在以后的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经常参与篮球运动的人,在日常的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生活状态都有所不同。篮球运动过程,提供了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情发挥个人智慧和才智。运动者表现出来富有创造性的、机智灵活的运动行为被认为是运动智慧。从本质上看,每个人都有发挥个人智慧的自我表现欲望,这种欲望在日常状态下往往是难以实现的,但在从事篮球运动可以满足人们的这方面的心理需求,达到在篮球运动中所体验到的“畅”。
四、高校篮球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者,不见得非要来自于哪个体育名校,或者哪个名师的指点,其内在天赋因素和热衷程度,加之汗水,对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国际上众多的篮球运动员中,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不在少数,例如,美国的杜克大学,先后走出篮球爱好者中,被NBA收入旗下的不下于几十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公牛:罗尔•邓、克里斯•杜洪,魔术:JJ里迪克,老鹰:谢尔顿•威廉姆斯。这些人的篮球运动都是在大学时得到起色,而后加之大学老师的重点培养,得以在篮球界一展所长。所以在外国高校对学生篮球的教学体系中,对我国高校篮球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篮球运动队伍日益扩大的今天,大部分来自于高校篮球爱好者,把所学的各种篮球技法、篮球知识,传播开来。在他们的寒暑假,或者毕业后,在当地继续从事篮球运动,把在大学所学到的篮球知识,讲给一起运动的人,并使很多小孩子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好的技巧,加大了孩子们对篮球的热衷,这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高校篮球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学校;篮球教学;问题
引言
关于学校篮球教学问题,有调查显示:许多受过完整学校篮球课程教育的高中甚至大学生不会进行篮球比赛或游戏;真正会进行篮球比赛的学生,不是从学校篮球课程中习得,而是凭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外活动进行篮球运动的练习与比赛。很显然,我国的学校篮球教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和偏差。众所周知,篮球教材是学校体育教材的主要部分,篮球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课程内容。但是回顾整个学校篮球教学过程,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几个不同学习阶段都是教授同样的篮球技术,如双手胸前传球、体前变向运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交叉步突破等基本技术,每个学习阶段都是采用统一的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没有教学内容的变换与侧重,不符合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已经厌倦了目前进行的一味重复的学校篮球课程。
一、目前学校篮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篮球教材改革的不断进行,学校篮球技术教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目前中小学乃至高校的公共篮球课中技术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同学习阶段的篮球技术教学课上重复着相同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学生在比赛中掌握运用篮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教学目标,并且造成学生们对学校篮球课失去兴趣;另外,篮球技术教学没有层次性和侧重点,如此缺乏层次分类和没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
(一)篮球教学内容重复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同学习阶段的篮球技术教学课上却重复着相同的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小学、初中体育教授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交叉步突破等,高中还是教这些内容,大学亦是。学生真正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和技能,并将所学的基本技能运用到日常的体育锻炼或比赛游戏中,从而让学生喜爱篮球运动,最终形成坚持运用篮球运动进行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学校篮球教学的最终目的。篮球教学内容的长期重复和基本技术的简单罗列不仅无法完成学生在比赛中掌握运用篮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教学目标,而且造成学生们对学校篮球课失去兴趣,甚至出现烦躁情绪,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不利。
(二)篮球技术教学缺乏层次
小学、中学、大学的篮球技术教学缺乏层次性和侧重点,如同问题一所述,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学习阶段的篮球教学重复着同样篮球技术的教学,如此缺乏层次分类和没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小学、初中的篮球技术教学的内容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同时适当添加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的教学内容最好;而高中和大学应该侧重教授学生如何在比赛中正确的运用篮球技术,真正提高篮球比赛能力,如保护球的方式和身体姿态、在有防守时如何运球、在比赛中哪种情况下传球等。但是当前学校篮球技术教学中,不同学习阶段却没有任何侧重于技术掌握或者技术运用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只有技术掌握层面的内容,造成学生只会诸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交叉步突破等单个技术,却不知在篮球场地上如何打比赛,如有防守时应该如何运球,在比赛中哪种情况下传球、运用哪种方式传球,如何在比赛中获得球、并得到进攻机会,如何才能有效的得分,怎样得分等。
二、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篮球教学内容只停留在技术掌握层面,缺乏技术运用层面的知识内容
学校篮球教学内容的只包括诸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交叉步突破等此类的单个的掌握层面的技术,缺乏在篮球比赛中实际运用的技术。比如篮球课上,教师教授学生正确运球技术,其动作要点是:两腿略弯屈来降低重心、上体前倾、注意控制运球的高度、手按拍球简洁有力、手与脚协调配合一致等,但是没有教授比赛场上如何运用技术,如有防守时应该如何运球,在比赛中哪种情况下传球、运用哪种方式传球,如何在比赛中获得球、并得到进攻机会,如何才能有效的得分、怎样得分等等,学校篮球教学内容缺乏比赛或实战中技术运用层面的知识。
(二)篮球教材排列未按照篮球教材特点和规律编排
学校篮球教材的排列出现严重问题,普通科目如数学、物理等,这些科目教材之间的排列都是直线排列关系,前后教授的内容基本不重复,它们有很强的前后顺序排列关系,如数学科目的教学,必须是先教加减运算再教乘除运算,先教正数运算再教负数运算。而体育科目的教学内容却没有这种强烈的顺序排列关系,如篮球运动的技术教学,没必要先教传球再教运球、先教运球再教投篮,这些简单内容的教学没有必要的前后顺序。需要强调的是小学篮球教学不仅要有技术教学,而且必须有篮球比赛教学,中学必须有技术和比赛教学,大学亦是。
(三)现行分类体系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技能规律、篮球运动规律不符
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分为进攻、防守两项技术,进攻技术有:运球、投篮、传球、突破;防守技术包括:防守对方、抢球、断球、盖帽、打球。而前面讲到: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就是具有开放、动作组合、攻防制约、运用不确定等特性和规律。所以,这样简单的分类,使本该结合在一起的篮球技术分成孤立的进攻动作体系和防守动作体系,既无法体现篮球运动的整体规律,又不符合技术分类体系的逻辑要求。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应该按照篮球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或按照学生对篮球运动技术掌握及运用的认知规律或按照学校体育中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篮球技术的教学目标来编集和排列。但是现行分类体系只是将篮球运动表面的整套技术切割成所谓的单个篮球技术,然后再将这些单个技术简单罗列,就变成现行篮球教材技术分类体系,这是绝对不行的,学校篮球教学出现严重问题。现行学校篮球技术分类体系使学生在篮球课上只是学到了单个的篮球技术,掌握了所谓的篮球技术,这只是篮球技术掌握层面的内容,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在比赛场上运用所学的东西,即学生没有获得知识技能运用层面的篮球技术,没有掌握打篮球的比赛方法。应该从篮球教学内容、教材排列和技术分类体系等方面阐述对学校篮球技术教学的影响,结合当前篮球技术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深层原因,尝试构建学校篮球教学内容新体系———技术运用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杰凯.论篮球教学训练中技术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的理论误区[J].体育科学,2008,28(1):82-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7+35.
[4]季浏.体育与健康<水平五>(高中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5-156.
关键词:中小学生,篮球,教学,系统教学,心理素质
一 引言
中小学篮球教学是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健康,培养意志,但据我对初中同学的了解,他们普遍反映在教学中对此项目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训练不系统不规律;另一方面没有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没能够锻炼出学生的意志品质。本文对中小学篮球教学的系统性,以及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高中小学篮球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 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方法
1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问题
1.1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应作为一门学科
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体育教学本身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篮球教学训练的兴趣也能更好的培养提高。
1.1.1中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课,篮球教学训练中应注意“教”与“玩”的结合
爱玩儿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中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在篮球教学课程中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儿,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月了中体现出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1.1.2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课、篮球教学中应重视兴趣的培养,“教”与“玩”结合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较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容易疲劳。这些都表明了,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体育课,篮球教学来掌握技能,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篮球教学课中,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所以,在篮球教学安排中,只安排熟悉球性和简单的技能练习,基础练习即可。
1.1.3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课、篮球教学中“教”与“玩”结合
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中的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兴起,头头是道的,而学生却似懂非懂,尤其是篮球基础练习中细化的技术理论,很多学生是不能理解的,稍微好些的也是一知半解的情况,这就说明在体育课、篮球教学中只强调教学中单纯的“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中的篮球游戏,徒手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1.1.4中小学篮球教学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目的的完成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课程安排中篮球教学训练的目的、原则、方法,在教学中安排玩的内容,游戏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篮球教学训练最能体现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协同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1.1.5中小学篮球教学训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篮球教学训练,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丰富了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兴趣特点和心理要求,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融合,使学生更自觉、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热爱篮球运动。篮球教学还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教学中穿插的篮球游戏或者徒手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两增加,篮球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耐力,促进了体能的增加。促进了学生智力的提高,并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情趣,锻炼了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及良好品质的发展。
1.2 社会对中小学篮球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人们总是认为学生去打篮球就是在玩,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根本没有注意到篮球运动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作用: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的提高课上地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同步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综上所述,篮球活动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从各方面努力,将中小学篮球运动广泛开展,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1.3学校对中小学篮球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善,经费资金不足
教学训练课不系统不规律,虽然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没把体育教育提高一个层次。免费论文参考网。篮球是体育项目中最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主要运动项目,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各个方面。篮球对中小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应该把这项运动重视起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到篮球运动中去。
1.4教师对中小学篮球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只把体育课当成是为学生调节心情辅助理论学习的一门课程,没很系统的教学,一切随着学生的心情,这种现象几乎遍布所有的中小学。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学生的篮球学习活动,让学生对篮球没有产生概念,意识不到篮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产生不了学习篮球的乐趣,对学生今后产生运动的乐趣十分不利。
1.5学生对篮球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及教师等观点的影响,学生在掌握篮球运动时并不会产生成就感、优越感,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下降了,以致渐渐不去学习篮球运动,从而使此项运动无法广泛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篮球运动的同时必定会花掉一定时间,在大家都对文化课比较重视的情况下,学生必定会选择理论学习。
2结合全面素质教育的问题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它的后几种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至于是硬任务,为了抓智育而可以不管或少管体育教学。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外,还能发挥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2.1耐心进行思想教育
篮球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出现这种情况后,应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少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马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用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是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关键词:体育教材;教材内容;衔接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35-02
一、问题的提出
每学年对大学新生进行教学时,笔者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十几年来体育课上学生究竟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以我校大学一年级篮球课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技术如运球、行进间上篮都没有掌握,好像在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样。但是这些学生在中学都“学过”,甚至还不止一次的“学过”。如果说篮球不是某些同学的强项,当问及自己在体育方便,哪些项目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哪些项目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不少同学非常茫然,好像一个没有。同一个教材,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要学习,小学在学,初中在学,高中在学,大学也在学,那么最后,学生还是没有学会,是学生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这也许是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思索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设置和衔接问题。
二、体育教材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各个学段的衔接
学校体育课程教材内容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保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很少考虑各个学段内容的衔接问题,相同的教学内容分别出现在大、中、小学的体育课上,例如:一个蹲踞式起跑从小学教到大学,最后学生还是糊里糊涂,先不说这个蹲踞式起跑的学习对大学生健身有多么大的意义,光这种低水平的内容重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体育课程学习以后,不但没有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再也不想上体育课了,甚至不想参加体育活动了。
任何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复”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因为只有不断的复习和重复,才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特别是体育教学,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时,就需要不断的反复的强化练习,最后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但是,现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重复现象确实困扰了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这就是常见的“从小学学到大学的前滚翻”、“从小学学到大学的蹲踞式起跑”的奇怪的重复的现象。这些重复非但没有起到提高运动技能和增加健康知识的作用,反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其它学科相比,会感觉体育课程的层次严谨性和内容逻辑性较差,同学们有可能认为体育学科没有内容、枯燥乏味;二是那些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巩固体育技能特别有帮助的内容,“重复”安排,使得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和选课形式与低年级雷同,使各学段体育教学内容整体发生混乱,这也使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趋向于相同,最终使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落空。
三、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统筹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教学大纲改变了以往按运动项目来设置课程内容的方法,根据三维的健康观、体育项目和体育教育自身的特点,拓展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将体育课程目标划分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各个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不同年龄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这样就拓宽了体育课程学习的领域,并要求各级课程之间要相互联系和衔接。与原来的课程相比,新大纲增加了地方、学校在课程编制方而的灵活性,各地、各校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一来,集中反映体育教材排列问题的《体育教学大纲》逐渐被不规定具体教学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代替,体育教材正朝着不断开放的方向改革。但与课程标准配套的体育教材编写依然会遇到教材排列的问题,而且体育教材越开放,教材的统筹安排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各地、各校在编制课程内容时要从整体出发,有系统的观点。不断加强各级体育课程之间的科学性和连贯性,统筹规划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从而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的总体目标。
四、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
(一)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包括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和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而确立的,其主要是从课程的整体来考虑,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新的课程标准以全新的“健康观”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确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而的学习领域目标体系,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在确立了学习领域的目标之后,就应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构建不同学习的领域和各学段的水平目标。
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来确定,哪些目标是可以通过知识教育的形式直接实现学习领域目标,如体育知识、健康知识、运动技术的掌握;哪些目标是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间接实现学习领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从知识和技能两方来挑选课程内容。由于实现同一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很多,特别是有关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选择那些能显示体育学科的特点、显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器材和师资情况,更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所用、所好,便于学生形成终生体育习惯。
(二)各阶段衔接时应考虑内容的非阶梯性和内在逻辑性
体育课程的教材内容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其一是以运动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内容体系,这个也是所谓的运动技术层面的教材,其二是以体育运动知识和原理主要特征的课程教材内容体系,这个是认知层面的教材。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课程教材内容的阶梯性是指在安排内容的学习时应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设置与年龄相应的课程教材内容。在其它学科的课程内容设置中,阶梯性非常明显,教材内容由浅而深,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以后的学习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体育课程来讲,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并没有那么环环相扣的那种紧密感。对于运动项目的安排设置,阶梯性表现也是非常不明显的,即那种“由易到难”顺序性不明显,如体操,大学生学体操就比小学生困难,而体操本身的难度却是很大的。
再者,体育项目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明显的阶梯性,例如,足球、篮球和排球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先学哪个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以运动项目为主是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主要特征,在考虑各阶段衔接时,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项目的多少应呈金字塔式逐级递减,小学时是基础的学习,接触的项目比较多,但多数是了解和体验式的学习,但随着时间的递进,学习的项目逐渐减少,学习内容越来越深入。对运动项目的内容则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就是由基本活动能力到运动技能形成,到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再到身体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刚开始提到了体育教学的“重复”问题,虽然我们在每个教学阶段都安排了同一个体育项目,但是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更严格的说是水平目标是不同的。以篮球教学为例,小学中低年级主要选择一些有助于篮球学习的游戏,有的学校使用了较小的篮球,和较低的球篮圈,还有的小学缩小了篮球的场地,这些篮球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甚至是初中阶段,主要学习基本的篮球技术(运球、传球、投篮、行进间上篮等);到了高中阶段,就要加强基本技能的全面发展阶段,主要学习一下组合技术和组合战术(持球突破、掩护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等);到了大学阶段,侧重点应该在技战术的全面应用,学习裁判方法以及篮球比赛的组织等等。这样就避免了体育项目的低级的“重复”,让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有新的东西要学习。
五、结论与建议
(一)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设置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并精选体育教材,不但要考虑健身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还要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便于学生形成终生体育习惯。
(二)不同学习阶段衔接时,应考虑课程教材内容的非阶梯性和内在逻辑性。内容的学习循序渐进,既要有合理的复习内容还要有适度的加深。学习阶段越高越要避免那些“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不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学习。
(三)大、中、小学校的体育教材内容应统筹安排,注重各个学段的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面的低级“重复”,以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厌倦体育学习,使教学目标落空。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毛振明.体有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1999.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中华体育精神;SPARK教学模式;立德树人;篮球教学
1.喀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
1.1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本质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大计。中华体育精神所包含的“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重要内容都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方面,是喀什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推进喀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是贯彻落实文化润疆的重要方面。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是要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构建集体育知识传授、体育技能培养、体育精神培育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是在体育课程中不断挖掘其涵盖的中华体育精神元素,并通过多样的方式将元素映射到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交融,实现立德树人。
1.2协同育人——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理念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观念是喀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应始终坚持的指导理念。其一,全员参与,喀什中小学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形成相关部门联动参与、家校配合齐抓共管、教职工全员落实的工作格局,必须充分发挥体育教师队伍的中坚作用,激发出体育教师队伍的育喀什中小学培育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研究——基于SPARK教学模式学术版人功能,搭建好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协同发力。其二,全过程育人,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做到无时不有,要把“立德树人”的本质目标不仅贯穿于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还应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整个周期。其三,全方位育人,喀什中小学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和践行要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动育人机制,实现育人无处不在。此外,必须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为理论基础,只有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体育精神教育映射到体育教育中。
1.3科学创新——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和践行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与创新性原则必须始终作为喀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指导原则。首先,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和践行必须以科学可行的价值准则为方向标,以科学理论为实践指南,将二者相结合作为引导学生认识运动规律、增强健康体质、培养运动特长的行动方针。促进学生将自身体质增强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相联系。其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和践行还需以创新思维为动力引领,用新颖的思维方式推动新方法的产生,用新方法引领新路径的实践,最终推动喀什中小学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和践行走向不断发展的康庄大道。
2.喀什中小学培育践行中华体育精神融入SPARK教学模式的架构
2.1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下SPARK教学模式的基本目标
充分挖掘各类运动项目的育人功能是喀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下SPARK教学的基本目标。SPARK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重要优势是其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搭配,该模式通过将与体能有关的课程内容和与技能有关的课程内容科学组合搭配而构成一节课。这种搭配能够充分挖掘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体质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等方面的价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助力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高才。同时,提升学生对体育功能与价值的理解与认识也应成为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下SPARK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体育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有助于引导学生长期保持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助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2.2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下SPARK教学模式的根本任务
全面提升喀什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广大学生通过在校体育学习与锻炼实现体育课程“育体塑格”育人功能是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下SPARK教学的根本任务。SPARK教学要求学生在进入教学场地的瞬间即刻开始运动,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十分重视时间的利用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关注提升活动练习的质量,以自身热情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育与发展学生体育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体育精神。
2.3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下SPARK模式的教学设计
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下的SPARK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需考虑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还应关注不同学生在体能水平、心理素质、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不断优化提升教学内容搭配方案,使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心理发展教育等能够促进“立德树人”的活动内容。设置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双能”均衡发展的教学内容,推动“育体”与“育人”同步发展。篮球是一项开放性的运动项目,需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状况下采取不同的技术,要求队员之间互相信任、团结协作,在训练中既要有吃苦耐劳的实干能力,又要与队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因而应用SPARK教学理念进行篮球教学既要遵循SPARK教学基本准则,又要贯穿中华体育精神的培养。基于以上准则,以篮球教学为例,制定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篮球作为集体项目,学生在篮球锻炼中所展现出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团结合作、永不放弃的精神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这使得篮球在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SPARK教学的篮球不仅包括了学生的体能教学,也包括了学生的技能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能够在强健体魄、掌握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与中华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将SPARK教学模式融入篮球教学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3.对喀什中小学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