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11.6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很多中学生已把篮球作为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从现代中学篮球发展的特点及实际比赛中我们不难发现,体能因素是关系到中学生篮球运动技能能否达到高水平的不可或缺因素。体能是运动员最基本的运动能力,也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篮球体能训练是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运动员的身体给予影响,以此来增加身体健康、改善体形、提高能力的过程。体能训练能够协调运动员身体各器官全面发展,可以完善技术、战术的发挥,体能可以弥补技能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地扼制对方,保证最终的胜利。

1、 目前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训练基础条件差,训练理念存在误区。

在我国,篮球运动因为其独特的魅力,拥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获得了许多中学生的欢迎。但是,因为中学投入到体育训练的资金有限、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目前中学篮球运动队的条件依旧较差,训练理念也存在着误区。尤其是体育教师或教练员一般都比较注重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没有对体能因素加以足够的重视。或者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能的训练没有与技术训练相结合。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体能方面比较薄弱,在实战中体能的因素大大制约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能力的发挥,从而对影响了我国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速度。

1.2重视技战术训练,忽略体能训练。

我国中学篮球训练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技战术训练,而忽略体能训练的现象。教练在训练中普遍存在着对体能训练如何安排感到迷茫的现象。在训练的内容上,绝大部分教练认为对学生技战术的训练中,学生的体能也得到了加强,技战术训练可以涵盖体能训练,所以忽略掉了对学生体能训练方面的指导,技战术训练后虽然球员消耗了极大的体力,但是这样仅仅是加强了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并没有对球员的各方面体能素质予以根本上的提高。

2、改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训练的方法与对策

2.1加强对体能训练的重视,完善训练方式。

通过各方面的培训与教育,使中学篮球队教练员、运动员认识到良好的体能对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从而加大他们对体能训练的重视。教练员也要深入学习并总结出适合本校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体能的方法,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安排相应的体能训练也是提高中学篮球队运动员体能的一种必要措施。

2.2加强对体能训练的物质投入,与训练的系统性、规范性。

争取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获得资金,加大对中学篮球队体能训练的物资、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多引进一些力量、耐力训练方面的器材,并采取科学、系统、规范性的训练方式,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同时在对于速度训练的方法上要注意科学的安排训练内容,把快速跑动与篮球专项技术动作练习衔接协调起来,确保运动员在运用技术过程中不降低跑动速度。

2.3加强对中学生体能训练的针对性。

根据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一般年龄特点,不难发现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各项素质发展的都比较快,如果对之加以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相信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会有快速的提高。所以必须有针对性的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的训练,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尤其对于体能这种比较枯燥、辛苦的训练,往往容易失去兴趣。这就需要中学篮球队教练员采取一些多样化且趣味性强的方法和手段并与系统性、规范性的训练方式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2.4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

目前,体能训练与技战术动作等方面的训练单独进行是中学篮球队对于运动员各种能力训练的普遍方式,这样对体能训练单独为之的训练方式会导致队员对于相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体能训练产生懈怠情绪,使得训练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在体能训练中结合技战术对抗练习,这样不但队员的体能水平得到提高,技战术能力也因为更接近实战环境而使训练达到事半功的效果,更能使中学生运动员在取得体能训练良好效果的同时,感到体能训练其实并不乏味。同时在体能训练时还要将训练和比赛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运动员在场上比赛的经验和技、战术水平。

2.5体能训练与实战相结合。

篮球运动各种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在实战中取得胜利,所以体能训练要与实战相结合,才能使体能训练的目的最大化。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自然要经常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随着比赛的进行,激烈程度随之加强,体能消耗也随之加大,运动员想在静止或无防守的状态下完成技术动作就越发困难。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注意体能与实战的结合,就会导致训练时动作能做到位,而在比赛过程中却不能良好完成动作并且得分。因此,中学篮球队的体能训练应该与实战中经常要出现的动作来进行练习,从而使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训练中的水平。

3、结语

篮球是中学体育教育中的三大球之一,由于他的健身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而在篮球的训练中,良好的体能是获取比赛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体能训练的枯燥性以及容易被忽略性,导致了中学篮球队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要求广大中学篮球队的教练员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在平时的训练中科学、系统、有计划地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并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合他们的训练方式及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对体能的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18-01

1 现代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1 体能的强弱是篮球运动员能否承受大负荷、高纱度训练和比赛的基础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进行长时间的专项体能训练,我机体对承受高强度、大负荷运动的适应,篮球运动员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诸多身体素质得到了前面提高, 以便使其能够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承受对方的撞击。 从而使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得到提高,能够适应高强度的篮球比赛。随着体能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对负荷刺激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竞技运动的发展表明, 科学的运动负荷和系统的体能训练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体能不好的运动员往往在比赛的后程,失误频频,不敢主动进攻,最终导致比赛的失利。相反,体能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可以积极奔跑,主动出击,尤其是在比赛的后半程,当别人的体能下降时,体能好的运动员仍能防守时积极主动,进攻时快速奔跑,主动抢位,创造战机。智、高、壮、准、巧、变、攻守兼备、高度与速度结合、个体与群体统一筹是21世纪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2.1、提高磷酸盐供能

篮球运动特点是以磷酸盐、 糖酵解供能为主代谢特点。篮球比赛中 90%能量是无氧供能形式提供的,包括磷酸盐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 。因此,体能训练的重点是发展、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磷酸盐供能系统是在短时间以最大强度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表现为最大力量和最大速度。

2.2、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

在篮球比赛消耗的能量中,糖酵解供能占主导地位。专项全能训练应以提高糖酵解供系统为主,核心是速度耐力。训练强度控制在最大跑速的 75%-90%,持续时间在 1~2min,间歇时间是负荷时间的 2~4 倍。国内常用的训练方法是在田径场 400,800in 的间歇跑练习。这种训练法对提高糖酵解供能系弘机能、发展速度耐力效果明显,但很枯燥,阴员的训练积极性高。有学者通过对大学校队、运动系和省高级竞技全校的篮球队,进行了两种不同的体能训练。一种是传统的体能训练,前面所述的训练法,另一种是通过对专项技术的训练发展体能,指出:两种训练方法,在提高速度耐力的效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确定是根据训练目的,确定好负荷强度、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后,内容是全场的篮球技术训练。 例如全场的快攻练习。 开始只规定练习的组数和完成的时间, 严格控制每组练习的时间、负荷强度,确保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训练要求只强调速度和攻守转换的节奏。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缩短完成练习时间,同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成功率。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两组的速度耐力都明显提高,在提高幅度上,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4] 。对照组在田径场跑的更快,实验组在篮球场上的快攻、攻守转换的速度、质量、成功率和快速运动中处理球的能力都明显强于对照组。 传统的在田径场中进行体能训练, 运动方式是长距离的直线快速跑,而篮球比赛中,多数是短距离的变速跑,加速与减速、直线与曲线、急停与急起相结合的运动方式。 二者的运动方式并不相同, 因此这种体能训练对展厅技术的促进作用不大。与专项技术相结合的体能训练,在运动形式上,与篮球比赛完全一样,更好的结全了专项的特点和比赛的需要,在技术训练中,发展体能:体能又促进了技术的熟练程度,提高了训练的实战性和实效性。

3 间歇时间的安排

在篮球场中进行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技术,体能共同的高的目的,提很多教练员愿意采用的。但是由于篮球队员人数多,练习方式是轮流练习,在控制练习时间与间歇上,受到场地的限制,很难达到两全。增加练习时间,必然导致队员等待练习(间歇)时间的成倍增加,间歇时间过长,影响训练效果。

4 现代篮球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4.1 体能训练的内容

4.1.1 力量素质分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以最大意志力收缩肌肉对搞阻力时所发挥的最高力量值。发展最大力量常用负重训练法。快速力量:快速力量是指在最智囊的时间内发挥肌肉力量。 肌肉收缩速度是快速力量的决定因素。

4.1.2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速度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比赛中争取时间优势的重要条件。篮球运动的速度基本表现形式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可分为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

4.1.3 耐力素质是篮球运动员的重要素质。耐力素质从器官系统分类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系统耐力,从供能特征角度又可将心血管系统耐力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4.1.4 弹跳素质是运动员取得比赛主动权、发展运动技术、提高战术配合质量的物质基础,因此,弹跳素质的训练在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7]。

4.1.5 灵敏素质是一种典型的复合索质,是运动技能、专门的运动感觉和各种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它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较大的关系。

4.1.6、柔韧性练习改善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的动作幅度和动作灵活性,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4.2 现代篮球体能训练方法

4.2.1 力量训练 必须超过自身体重100%~120%做提重、半蹲、挺举等,做 3~6 组。采用间歇训练法、重复法。二是速度力量训练,运动员用自力量40%~60%,快推、抓举、负重高抬腿等,一般做 5~8 组,3、训练中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 85%左右,抓举、挺举、负重高抬腿、卧推等自到身体精疲力竭。

4.2.2 速度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中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篮球运动在28m长内做变速跑,曲线跑,在得比赛中步长一般不能发挥出来,基本是步频在起作用,因此篮球运动速度训练时,主要采用爆发性的动力练习,30m 跑、 跳台阶、 负重高抬腿、 立定跳、 跨步跳等。 篮球运动员速度发展的敏感期一般在 10~15岁左右,这时候来发展服运动员的速度为佳[8]。]

4.2.3 耐力训练方法因一场篮球比赛的时间一般在 1~2h。因此,长跑是发展运动员耐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在训练中一般采用重复训练法、间歇法、持续法等。长跑有利于篮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效率提高,并能使运动员的赛后恢复能力得到加强[8]。这种训练一般在比赛的准各期运用较多。在运动员耐力训练中,要注意提高星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一般采用 3000m 变速跑以加强耐力速度。

5 结论

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应该根据比赛中的供能规律,结合技战术特点,重点发展、提高最大速度、最大力量和速度耐力。体能是篮球技战术达到高水平的基础和保证,专项化的力量、速度、耐力训练是技战术达到高水平的手段和途径。离开体能训练,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就失去了保证;只强调体能训练,忽视了技战术的专项化训练,必然造成技战术的竞技水平低,体能训练必须和技战术的专项化训练相结合。篮球体能训练必须贯穿于始终,连续的、可持续的发展;在不同训练周期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发展专项体能,在一般准备期重点发展速度耐力,在比赛期重点发展最大速度和力量。

参考文献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篮球运动 体能训练 身体素质

体能主要是一个描述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综合概念,它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五种身体素质构成。体能作为篮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供参考与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我国各级篮球运动员。

2.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百度等搜索网站输入关键词:“篮球”、“力量”、“体能”、“耐力”、“柔韧”、“速度”、“灵敏”,收集研究所需要的各类文献资料。

二、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

对于篮球项目而言,快速多变是灵魂,技术对抗是手段,速度力量是保障,投篮得分是目的。速度是竞技体育的生命,是篮球运动进攻、防守、攻防转换的关键。有速度才有可能捕捉有利时机、有利位置,摆脱防守、抢断成功、控球得分。因此,可将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总结为: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强对抗性的体能―技能类项目。这表明篮球运动不单纯是技能类运动项目,而是对体能有很高要求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型、对抗性身体联系为主,以保证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能投篮得分。在篮球运动中快速多变是灵魂,技术对抗是手段,身体对抗是基础,力量是保障,投篮得分是目的。

三、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对策研究

1.提高力量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身体对抗能力、移动速度、篮球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篮球运动整体训练水平提高的基础与保证。应继续保持力量训练的系统性、计划性和连续性,并将其贯穿于训练计划和训练周期始终,促进体能的全面增强。

2.加强速度训练方法

速度训练主要用于进攻与防守。篮球场只有28m,运动员一般都是在做变速跑与变向跑。跑动距离只有十几米,大多在作瞬时改变身体姿态的曲线跑。因此,进行速度训练时,主要采用爆发性的动力练习,如追球跑、跨步跳、急停与转身跑、曲线跑、快攻等。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有别于田径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并不是像田径运动员一样要求绝对速度,而是要求加速跑速度和高速运行的突变性与稳定性。

3.加强耐力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中的运动耐力主要是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篮球专项活动的能力。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在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耐力训练一般采用重复训练法、间歇法、持续法等。长时间的移动与跑位练习有利于篮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提高,增强肌肉的耐力,使血乳酸清除能力增强,使运动员的供能效率提高,并且能使运动员赛后恢复能力得到提高。这种训练一般在准备期运用较多。可以采用篮球场变速跑练习、长时间“米”字移动练习、篮球场往返跑练习等。

4.从实战出发促使体能与技战术训练水平共同发展

反应速度快、移动速度快、动作速度快是取胜的前提条件,更是战术配合、创造获胜机会的前提条件。在体能训练中必须以提高专项速度为首要考虑,同时在体能训练的类型和手段的选择上,应以专项速度为核心进行安排和设计。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服务的,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必须与技、战术训练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体能训练目的。实现在体能训练中提高和完善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的目的。训练水平越高,越应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体能训练来促进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5.注重恢复完善保障体系

在长期训练负荷和外界环境(比赛、训练环境)的刺激作用下,运动员机能得到改善,满足比赛所需要的体能,同时也积累了神经、肌肉上的疲劳。因此在训练中或训练后,不仅要通过变换训练手段、调节负荷等原始的方法对肌肉疲劳进行恢复,而且要充分利用药物、理疗、按摩等医学方法,重视运动员神经系统的恢复,及时消除因训练或比赛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隐性”疲劳,保证体能训练质量的提高。

6.提高实战配合能力

篮球比赛要求运动员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自身身体潜能与技术能力。在技能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胜负仅是在微小差异中,即表现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的高低和比赛过程中驾驭能力的强弱上。因此,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内容、手段时,要以实战要求为指导准则。在提高个人体能训练水平基础上,突出全队五名运动员体能互补优势,默契配合,提高整体体能训练水平和技战术配合实力。

7.重视心理能力训练

竞争激烈的球类竞赛时常出现逆境对抗,而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就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要注重培养运动员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使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挖掘和动员机能潜力去完成训练和比赛。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训练过程存在误区

有些教练员对于现代篮球训练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够全面,过于注重技术和战术的作用,而忽视体能作用。对体能训练认识存在两类极端倾向:一是篮球的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二是体能训练基本上脱离篮球运动专项特点,用长跑和杠铃下蹲来代替篮球运动员高强度体能训练。

2.训练手段和方法的不科学

训练条件较差,训练设施简陋,训练手段单一,训练方法落后,这些因素造成了我国各级篮球运动员体能薄弱的现实。教练在制订训练计划、实施训练的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技战术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体能训练研究不够,认识相对不够深刻,计划性、系统性和正对性相对不足。

3.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

训练中普遍以杠铃负重为主要手段,力量练习内容与方法不符合篮球运动的肌肉工作特点,事倍功半。所以,力量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当前篮球运动员体能和身体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速度训练存在的问题

篮球技术特点、场地等因素决定了起动速度、加速跑速度和速度耐力是速度训练的重点。然而当前一些教练员对专门速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还了解不够,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方法手段不多。

5.耐力训练存在的问题

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包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能力直接关系到比赛中和比赛后的体力和机能恢复。目前的青少年的有氧训练以长跑为主,是低水平的有氧代谢,而比赛要求的是高强度、高质量的有氧代谢,二者差距较大。高水平有氧代谢能力是工作、运动和比赛的基础,也是提高比赛能力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全美篮球体能教练员协会.NBA体能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2]王保成,王川.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9.

[3]王清.力量训练研究综述[M].体育科技,1989.

[4]何斌.对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时负荷强度的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 篮球 运动员 体能 原则

篮球运动是我国群众基础最好、开展最普及、国民最关注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是中学体育中的三大球之一,由于它所具有的健身性与娱乐性,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在中学校园中许多学校纷纷组建篮球校队,是重要的培养篮球后备储备人才的资源,优良的体能是充分发挥篮球技战术的基础,体能是由人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两部分组成。优良的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体能水平是球队技术风格、战术作风、精神面貌、战术配合的物质基础。著名的美国中锋运动员张伯伦,他身高214cm,100米速度是10.7秒;人人皆知的篮球巨星乔丹原地跳起1.2米高,在罚篮线起跳扣篮。一个跳不高、跑不快、不灵活的篮球运动员怎能取得好的成绩。在中学期间是培养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最佳时期,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期为培养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打下基础。对中学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训练的效果取决于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与频率。小的刺激不能引起运动员机体的变化;过强的刺激,不仅不利于体能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会损害身体。这要教师正确的安排运动强度与量(练习的距离,时间、次数)与引起中学生运动员机体变化(心率、血压、肺活量等等)的关系,询问学生的本体感受,例如,出现胸闷、呕吐、头晕、夜间休息状况、肌肉疼痛状况、小便颜色等等,根据学生的状况安排接下来的运动强度与负荷,教会学生自我控制与检验负荷,学会恢复与放松。

2.应遵循区别对待原则。体能训练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中学生运动员存在个体差异,在中学生体能训练是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个篮球队安排统一的训练的量与强度。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有个体差异。即使是相同年龄也有个体差异。需要把全队、分组和个别指导的体能训练方式结合起来,做到既集中施教,又区别对待。

3.体能训练要注重系统性、计划性原则。体能训练不能搞突击,不能一劳永逸。这在许多学校出现,当有比赛任务时,临时组队训练。但是,当没有比赛任务,学校可能没有训练,没有计划,或者也是学生随便玩玩。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教师应该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全年和多年体能训练。体能素质是长期的重复练习中逐渐发展和提高的。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的敏感期,制订多年有计划、系统的训练计划,以年为单位,不断改变训练手段与方法,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体能训练计划。

4.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篮球体能训练误区常常将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混为一谈。中学生体能训练应该以一般体能训练为主,专项体能训练为辅。中学生应加强一般体能训练,但是不能将中学生体能训练成年化,因为一般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基础就要加强专项体能训练。使一般体能向专项体能过渡,不能将篮球体能训练简单的“田径化”。例如,在训练篮球弹跳能力时,许多老师一般采用杠铃蹲起等方法,单纯的这种训练方法虽然学生跳起摸高很高,但是学生弹跳的速度与连续起跳的能力却不高。篮球运动员不仅仅要求有弹跳的高度还要有弹跳的速度与连续起跳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争抢篮板、封盖、投篮等方面发挥水平,篮球运动的弹跳需要有弹跳的力量与速度,这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还要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充分发展学生髋、膝、踝关节的爆发力。采用多种方式锻炼,如多级跳、单足跳、蛙跳、障碍跳、台阶跳、跳深跳,等等。在发展学生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小肌肉群,这样才能符合篮球弹跳的要求。合理进行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转化,改变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常年不变的理念。多样化的体能训练不仅丰富训练内容,使运动员不感觉到枯燥,给运动员有新鲜的体验,同时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法将使学生的体能全面发展。

5.体能训练的“健康性”原则。所谓“健康性”就是不能给中学生由于体能训练带来伤害,应从几个方面考虑:(1)尽量避免中学生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的伤病,例如,在体能训练中由于负荷过大,出现过度疲劳现象,或者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做好保护等出现引起中学生运动员身体上的伤病。(2)体能训练过早“成人化”,所谓的“成人化”就是教师为了尽早地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没有按照中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例如,在学生身体发育的敏感期,盲目地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强调单一素质的提高,错过了素质的敏感发展期;过早地进行大负荷的训练,造成学生产生恐惧、退却等的心理。对中学生的体能训练应该是多年系统训练,在每个阶段对中学生运动员如何训练,如何恢复,如何比赛,如何衔接将是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6.中学生体能训练的全面性原则。就是在中学生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的情绪、情感、品质、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谐发展。例如,在对中学生进行一次体能训练中在进行学生下肢训练,同时也安排上肢训练,在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发展小肌肉群,使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和道德意志品质,在当前篮球比赛中日益激烈,比赛不仅是比篮球技能同时也比心理,在逆境中的承受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对手会制造各种引起你心理、情绪发生变化的情境,在球队水平相当时,球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就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常体能训练中注重培养球员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如何宣泄不良的情绪,培养意志力、合作精神。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个性,完善人格。

总之,中学生体能训练应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篮球运动制胜规律,科学地、系统地、有计划地制订体能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2001,(3).

[2]徐跃杰,王兵.篮球科学与训练方法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篮球的体能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篮球 体能 方法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已经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联赛逐步取代了赛会制,使赛期大大延长,比赛的密度也显著提高。激烈的对抗无疑也加大了比赛强度。比赛强度的加大给各队技战术的运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快节奏的攻防转换、激烈而频繁的身体对抗、快攻次数的增多、大范围的穿插跑动、扩大的半场人盯人防守以及凶悍的篮板球拼抢等。这些战术的演变无疑对篮球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体能要求。

一、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体能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能训练科学研究的缺位

目前国内篮球体能训练存在主要问题有,训练方法不合理,理论不清楚,盲目操作造成大量运动损伤。用篮球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我国在篮球体能训练科研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篮球强国,当我国研究领域局限在如何利用先进技战术战胜国外强队的范畴时,而国外早就在研究如何加强体能训练来保证技战术的实施。

(二)体能训练理念落后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思想决定行动。训练理念是训练主体对训练实践及过程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理性认识,是对训练实践自觉反映,对训练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指导训练是无效训练甚至是破坏性训练。训练理念的落后必定导致竞技成绩落后,因此,篮球训练要有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我国教练员的训练理念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体能训练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

我国CBA联赛是一周三赛制,WCBA是一周二赛制,期间如何安排体能训练,还没有科学的理论研究。例如,2007年时任中国主教练的尤纳斯曾说:“如果你想在篮球馆的训练中取得好的效果的话,那么就需要有良好的体能作保障,为之后的训练打基础。篮球并不完全是靠投篮的,力量、速度和弹跳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以上国家队教练所讲的情况,就反映了我国俱乐部在体能训练方面缺乏系统性问题。

(四)球员缺乏专职体能教练,体能训练器材不足

我国俱乐部并没有专门的体能教练,体能训练效果自然就难以保证。一直以来我国篮球教练只设置主教练和助理教两人,而美国NBA每个球队至少有4-6名教练员,从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分析,我国的教练员基本是篮球专业出身,在体能训练理论方面缺乏研究,主要以过往经验为主,缺乏创新。而NBA的教练员则不同,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从当今篮球职业比赛和训练发展来看,对教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目前我国的教练员制度难以满足联赛和国家队的发展要求。

二、提高篮球体能训练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对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采用科学的先进技术设备对体能训练进行监控加强学习与交流,掌握当今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及体能训练的先进理念,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高度认识具有良好的体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在各级篮球队中,要求配置专职体能教练员,并逐渐推广,作为制度规定下来。通过国内外专家讲学、体育院校开设专项体能训练课程等多种途径培训教练员,培养我国篮球专职体能教练员,要求各级篮球队伍设置体能教练员,并实行体能教练员上岗制度。

(三)科学安排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对两者之间合理转换。改变青少年体能训练成年化,成年体能训练形式化的误区,加大对专项体能的研究。

(四)制定和实施全面、系统的体能训练,狠抓落实,在每次训练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后进行体能训练,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各种运动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孙欢.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中国篮球协会•2005年全国篮球体能教练员培训班教材汇编[Z].2005.

[3]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报.2001.13(9):38-46.

[4]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48-52.

[5]于振峰.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J].体育学刊.2002.9(3):123-126.

[6]陈小平.对我国体能类项目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