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科护理知识

内科护理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科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科护理知识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知识 内科护理 护理教学 教学评价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不断的向人文教学模式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就必须要在内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的内容,将传统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等有机结合,并且渗透到内科护理教学当中,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从多角度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对教学改革方向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以本校护理专业201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的2个班级,分别定义为A班与B班,对两个班级学生实行差异性教学模式,A班级使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班级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知识教学,在一段时间之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论证人文知识 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渗透效果进行分析。

1.教学方法

采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第2版的教材为主要指导教材,配合相同的教学大纲,以我校教学计划为主要依据,以保证两个班级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方面的一致性。A班级采取我院常规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教授于学生。B班级的学生不仅要讲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还需要将人文知识不断的渗透到教学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人文精神的气息,保证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实行,教师需要时刻保持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将护理工作人员应有的工作态度以及和病人之间沟通的方式等教授给学生[1]。

1.1 典型病例教学法的应用

内科护理学教学重点一般都侧重于内科疾病护理,如果在上课之前根据所要讲解的内容来选择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来当成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最后选出代表发言,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评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沟通[2]。

1.2 伦理教学的应用

介绍艾滋病(AIDS)的护理时可提及相关的伦理问题,包括社会歧视、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公民权益受到限制等。不仅普通人群存在对AIDS患者的歧视,甚至临床医生、护士因缺乏AIDS知识也会存在惧怕乃至歧视.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课堂可见当中放预防AIDS方面的宣传教育片,配合一些名人看望AIDS患者的照片,通过这种方式将伦理学逐渐渗透到教学中[3]。

2.差异教学结果分析

经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教学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考察发现,在专业知识认知程度方面,B班级学生在该方面的所有指标以及在考试时的正确率均要好于A班级,在人文精神认同程度方面,采用“护患关系的伙伴关系”以及“临床工作中提供符合文化特点的护理”这两个问题对所有学生进行提问,在答案的正确率方面,B班级要明显好于A班级[4]。

3.效果评价

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带教质量调查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共计发放调查表40份,调查表的内容包含了巩固专业思想,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水平以及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等5个方面的内容,结果显示在巩固专业思想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0%,B组学生共计95%。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20%,B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40%。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B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15%。在增进团队意识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5%,B组学生共计90%。在实习过程当中将病人作为中心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0%,B组为100%。从这一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内科护理教学当中渗透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十分显著,并且使用这一方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思维创新能力,一举多得,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教育方式。

3.结论

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时候,单纯的增加人文学科是满足不了学生要求的,所以应当将基本教育与综合性的教育职能相融合,使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的基础教育相互补充。本文通过实例对比的方式对人文教育渗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证,调查显示经过人文渗透教育法培训出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所以在课程当中加入人文精神教育,让人文知识不断融入到护理教学当中,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专业认知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人修养与人文精神[5]。

以人为本教育模式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提出并重视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当中不断的渗透人文知识,让学生的见习过程中和患者相互沟通,学会如何根据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积累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来锻炼自身的人格与气质,护理工作人员个人的内在品格也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熊良圣,熊杰平,郭玉华,龚媲姝,王莉莉.PBL与LBL结合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11(04):241-242.

[2]吴建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4-06.

[3]许子华.多媒体课件在卫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内科护理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08-10.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化内科;分组护理制度;护理组长

分组护理制度就是将病区的患者和护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小组护理,从而能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全面了解,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1]。目前消化内科患者数量较多,护理质量不高,护理失误情况时有发生,给患者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通过分组护理来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对我院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前后的情况做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实施分许护理前后患者各6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4.1±3.8)岁,男性64例,女性56例。两组患者具备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对本次研究知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人员安排:研究共有24名护理人员参与,年龄为21-43岁,平均为(28.2±3.2)岁,工作年限在1-20年之间,平均为(5.2±1.8)年,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12人,护师6人。

1.2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实验组采用分组管理制度,具体方法如下:①分管病床。根据消化内科的病床将所有60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有护理人员4人,每组设置1个组长,1个责任护士,其余两个护士负责普通护理工作。护理组长除了要对自己分管的床位加强护理之外,还需要对该组其他病人进行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对下属护士进行技术培训,检查护理记录,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2]。②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中建立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的分层管理模式。对各个层级的职责进行明确,实现从上到下完整的护理体系。③延续性护理。各小组在护理中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而且还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指导,保证患者身心处在最佳的状态。责任护士在休息的时候,其护理责任和指导责任要安排其他护理人员承担,实现不间断的护理。

1.3统计指标护理质量包括感染、压疮、护理文书错误率,患者满意度有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60例对照组患者护理中出现感染4例,占总数的6.7%,出现压疮2例,占总数的3.3%,护理文书不合格5例,占总数的8.3%;而实验组患者中出现感染1例,占到总数的1.7,无人出现压疮,护理文书不合格1例,占到总数的1.7%,整体来看。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分组护理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求的目标,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护理组长在对本人护理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其他护士有效开展护理工作[3],小组成员之间的联系紧密,而各个小组之间通过合作和对比,相互刺激,搭配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展开竞争,促使护理质量有较大的提升。分组护理制度的实施无论是对护理人员,还是患者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护理人员角度看,分组护理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护理技能[4],同时小组之间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也让刚上岗的护理人员学习到更多的护理知识,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5]。从患者看,由于分组护理中实施分管病床,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接触更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解更加清楚,能够有效配合医生进行工作。

但是分组护理的实施必须要具备一些其他的条件,科室的人员配备要充足,护理人员承担的护理病床数量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护理质量。另外,在分组护理中各层次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恰当,经验丰富护理人员要与初上岗护理人员合理搭配,尤其组长岗位必须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

参考文献

[1]王琰,刘雯.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662-663.

[2]梁剑华.分组护理在病区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336-337.

[3]杜方.急诊病房实施分组护理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04-205.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肾内科新职护士 合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36-02

1 对象

研究对象19名,为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刚毕业或刚从其他医院应聘到我院而分配到我科工作不满一年的护士,年龄21-25岁,均为女性,学历,本科13人,专科6人。通过对她们的合理带教使其近快担当起肾内科护士角色。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优秀护理人才的培养。因此,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已成为当今医学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当务之急。[1]

2 方法

2.1 带教老师的选择

肾内科的工作不同于普通内科,工作比较繁琐,专科特点突出,患者多较重,常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作为一名合格的肾内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本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内分泌科、循环科、神经科等的业务知识。对于带教老师的选择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耐心,身心健康、思想进步、较强的沟通技巧、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工作严谨、以身作则,要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是科里的业务骨干。

2.2 制定带教计划

2.2.1 新职护士报道后第一天,简单介绍科室人员情况、环境、物品摆放情况,消除其对人员及环境陌生的心理。

2.2.2 第一周熟练掌握医院核心制度及护士职责,其中包括查对制度、级别护理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

2.2.3 第二周由跑外护士带其做跑外工作,不仅能熟悉医院环境,还学会各种检查化验及留取标本情况,更能锻炼其对工作的统筹安排情况。

2.2.4 第三至第四周使其熟练掌握抢救药与科室常用药物的用药知识。

2.2.5 第五至第六周使其熟练掌握专科疾病及常见疾病知识的护理常规。

2.2.6 第七周至前半年由责任护士重点带其进行学习,学习晨晚间护理、重患护理、静脉输液、加药、肌肉注射、皮下皮内注射、留置导尿、灌肠、鼻饲、吸氧、雾化、动脉采血、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等各项操作技术,学习如何接待新入院患者、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健康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学习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等。如接待新患者时,首先是监测生命体征,建病例,安排床位,录电脑,带患者进病房,介绍病区环境及人员,通知医师,为患者准备病号服,暖瓶,介绍医院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输液、检查、服药时间,医嘱开好后,执行医嘱,收费,进行处置,处置前如何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告知书的签写,病房及卫生间呼叫器的使用,简单的健康宣教等。

2.2.7 带教老师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边学习边考核边指导,护士长不定期对新职护士及带教老师进行考核与指导。

2.3 加强与新职护士的沟通

工作之余要洞察其情绪变化,及时有效的沟通,并给予其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关心与帮助,使自己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2.4 爱默生说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应是带教老师必备的品德。在带教过程中,带教劳师不要趾高气扬,不要把新职护士当成劳动力,不要随意辱骂学生,不指责,不挖苦,在批评和建议之前先肯定。[2]注意说话语气及方式,尽量避免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进行批评与指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及避免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样也会更快的被患者及家属所接纳,树立其自信心。

2.5 强化团队意识

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现代化企业的团队合作方式,通过良好的协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应该在新职护士的培养阶段有意识灌输这种团队意识,工作中注重联劳协作。

3 结论

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职护士的质量与水平。作为肾内科的一名带教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与研究,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护理人才来。

参考文献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第4篇

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有的疾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因而在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风险[1]。而这些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样化的,本文主要对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参照组)以及2016年6月―2016年10月(研究组)两个时间段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年龄15―69岁,平均(40.5±3.6)岁;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25例,年龄12―70岁,平均(38.6±1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不行特殊措施,研究组分析护理风险,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护理风险因素:(1)护理人员风险因素: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以及血液;被锐器刺伤;工作强度大缺少休息时间[2]。(2)患者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不够强,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简化护理流程;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够;安全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等。预防措施:(1)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的宣传,可以定期的开展宣教活动,向护理人员灌输安全护理的工作理念[3]。(2)护理人员在行护理时须严格的遵守护理章程,全面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为了减少针刺的风险避免徒手操作,将分离针头放入利器盒内保存。(3)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增强患者的信任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4)完善护理制度,制定紧急的护理方案,避免在突况下处理不规范。

1.3 观察指标 对两个时间段的护理误差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

2.结果

2.1 护理误差发生率比较 50例研究组中出现2例护理安全误差,发生几率为4%,50例研究组中出现10例护理安全误差,发生几率为20%,就护理误差发生率而言,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有4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6%;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有35例,不满意15例,护理满意度为70%;就护理满意度而言,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

3.讨论

通过研究显示,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中,造成护理风险的影响因子比较多,既有护理工作人员的疏漏同时也有患者自身的原因。本次研究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并且针对不同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提高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水平意义重大。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误差发生率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显著高于参照组70%,P

参考文献:

[1]符美芳,戴莉,彭梅琼,郑红梅,关国琼.PDCA循环在防范消化内科患者排泄相关性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02):15-19.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6-0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在强调基础护理重要性的同时,针对患者机体、心理、社会关系开展的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且多数生活不能自理,基础护理工作量大,这就需要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引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6.1±10.2)岁,病程0.5年-8年,平均3.5年;其中脑梗死43例,短暂性脑缺血35例,癫痫2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各种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如下。

1.2.1 优化护理流程。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应从病人入院、治疗、出院的全过程做起,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24小时连续的、无缝隙的责任制护理。将护理病区分成两个责任组,每组均实行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培训制护士的捆绑式管理,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的护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轮班制,在患者数、危重患者数增加时,实行弹性排班制,设立中、晚帮班,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原则上保证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节约时间,为医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护理工作中不耽搁治疗,尤其是对急重症患者;在床旁交班时要求先交后接,并按照病情、治疗、护理、管道、特殊处理皮肤等顺序交。

1.2.2 开展人性化服务。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都要强调关爱、尊重患者的服务理念。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起立迎接,并向家属或患者本人主动介绍病房环境、管床医生、护士,医院相关规定等。治疗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每天的基础护理内容,还要每天为患者送水到床头、为患者热饭、订饭,在保证患者的生理护理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精神、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在患者在护理行为中感受到安全感。

1.2.3 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自学、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包括人文知识讲座、沟通技巧、护理技能、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培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专科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最实用的护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开展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考试,帮助护士提高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对基础技术操作的熟悉,对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等急救技术的熟练掌握等,使专科护理服务更加精细化。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的80.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表1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n满意人数满意度(%)观察组504080.0对照组504896.0* 注:*P

2.2 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实验组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病人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均缩短,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d)

组别n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癫痫观察组507.1126.4318.58对照组509.0529.9923.433 讨论

常规的护理模式多偏重于临床,护士仅注重执行医嘱而忽视了患者的住院需求,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因此更加符合现代护理要求。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一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得很到位,护士的自我价值也在护理过程中得以实现,患者感到各方面均被关心,时时刻刻被重视,因此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本研究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结果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达98.33%,并且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身体康复较快。因此,优质护理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护理,推进了护理工作,使群众满意,适合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参考文献

[1]邓小虹,陈静.以医改为背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19

[2]王清风,房庆华,贾淑艳,等.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