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院系文化;文化建设;教学软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47-03

A Study 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Faculties in Sight of Teaching Soft Environment//Zhu Guangliang

Abstract The faculties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which display external image, boost morale, build the important common values. The construction of facultie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soft power.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main ideas of strengthening the faculti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aculties cul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soft environment

Author’s addres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China 232001

近年来,学界在探讨如何提升高校软实力的过程中,研究兴奋点和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而对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院系文化建设的研究则略显单薄。本文旨在对院系文化建设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改善高校教学软环境有所裨益。

1 院系文化的主要特征

院系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实体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依附于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而存在,是在学校总体目标、原则指导下,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师生为主体,在教学、生活中凸显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彰显学科和专业特色,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院系师生员工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缩影,院系文化不仅打上了具体高校校园文化的烙印,同时也会带有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色,既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具有不同院系文化的个性。

1.1 实践性

实践性是院系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任何一种思想文化都来源于实践,离开了实践性这一基本特征,思想文化就会从根本上失去科学形态;任何一种思想文化,也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绽放出缤纷异彩。院系文化亦是如此。它不是人们头脑中臆造的,而是根源于院系各种各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并且通过文化实践活动展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文化对实践活动也有一定的反作用,指导文化实践活动围绕院系目标及价值观念不断地深化。

1.2 专业性

学科和专业是组建高校院系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各院系之间学科和专业都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一方面使得各院系的教师因从事学科的不同而易于养成不同的秉性和行为风格,另一方面也导致各院系的学生在专业思想素养和技能的塑造下易于养成与本专业特点与要求相符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鉴于此,院系自身的文化建设必然要注重与本院系的专业建设、师资特点、院系环境、学生气质相结合,在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下,本着与学校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反映和体现本院系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在学校校园文化的共性之中彰显其差异性,形成缤纷多彩的、充满个性活力的独特文化[2]。这样就会形成“一院系一特色,一院系一品牌”的特色教育格局,提升院系的文化品位,提高院系在学校、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体现院系的魅力和价值。

1.3 开放性

毫无疑问,院系作为二级管理单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院系文化在存在的形态上则相对闭合,但这并不意味着院系文化就是封闭排外的。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注重交流与合作日益成为我国高校谋求发展的共识,院系间、学科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常态化。这些交流互动,学术性的抑或是非学术性的,都承载着高校院系文化的信息,而能延续、拓展这种交流互动的,也必然是高校院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以,高校院系文化是动态发展而非是静止不变的,它是立足本位的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体系[3]。

2 院系文化服务教学软环境建设的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是教学软环境建设中,院系文化尤其重要,它对院系成员的心理、行为、意识等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其特定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传承性、渗透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电大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学的高校,在具备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又展现出广播电视大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特征。

(一)虚拟性

电大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网络是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学生与教师处于准分离状态,这就决定了电大校园文化的虚拟性。一是教学活动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区别于普通高校以课堂面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广播电视大学主要以网络为媒介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平台上上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在网络上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在教学论坛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教学论坛、QQ群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面对面地交流,“人—机”对话替代了“人—人”对话,电大教学活动在虚拟环境中开展。二是校园文化承载方式的虚拟性。广播大学是运用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教学的成人高校,网络教学是电大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承载方式,同时也是电大虚拟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虚拟校园文化建设中,网站、BBS、博客、QQ群、电子邮件等都是电大虚拟校园文化的有效承载方式,与校园文化物质承载方式不同,这些承载方式体现出了很强的虚拟性。

(二)开放性

电大学生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年龄、职业、家庭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不同,电大学员的成人性、职业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允许不同价值观念的共存,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交流、碰撞、吸收和融合,造就了电大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在普通高校中,学生接受的是既定的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范式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得到了相似的体现。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广播电视大学学生主要以参加工作的学员为主,学员经历各样,观念各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为不同,在电大的学习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和谐共处,不同的价值文化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其次,电大校园文化和其他社会亚文化相互融通。电大校园文化通过具有不同职业背景、职业文化的成人学生与社会其他亚文化进行交流,其他社会文化渗透到了电大校园文化中,电大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进行整合、吸收后又会给社会文化增添新的内容,电大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共同交融,这是电大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特点的又一表现。

(三)服务性

电大的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覆盖了城乡各地,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就能申请进入电大学习。电大以自身的网络平台和系统优势为每一位追求进步、提升自我的人提供了再一次学习的机会,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开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促进教育的公正、公平,提升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是电大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电大的社会责任决定了电大文化的服务性特征。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来源于实践,同时更要服务于实践。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类的非强制性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和不可抗拒的,其中已经内含了文化的服务性。电大校园文化具有激励、规范、服务等多种功能,在实践中,电大所有的工作以服务学员为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努力提供个性化地教学管理服务,充分满足每一位电大学员的需求,让每一位学员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二、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园文化内涵及本质认识不到位

电大是开放性办学的成人高校,电大重视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然而,目前很多电大对校园文化内涵及本质认识不到位,简单地把校园文化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把学生组织起来唱唱歌,搞搞活动就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好了。校园文化具有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风气,对学生和教师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可有可无,那么,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氛围不浓厚,学风差;教师缺乏上进精神,不能充分认识教师的职责,工作懒散,教学效果差。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缺乏师生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缺乏凝聚人心的“精、气、神”,这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单一

校园文化载体主要是指以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校园文化的媒介和工具,主要可以划分为物质、行为和制度载体。从目前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内容看,形式和内容都是较为单一的。大部分电大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校园活动的展开,比如:组织师生唱歌,开茶话会;组织教职工踏青,开展羽毛球比赛;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等等,校园文化以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固化于行为载体上,这是秉持狭义校园文化观念的结果。甚至部分电大连活动都没有开展,即使组织了,也是为了完成工作而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而在对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制度载体的建设上,如校园景观打造、学校标识设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等,则涉及更少。就目前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其载体和形式无疑是较为单一和片面的,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思路还需进一步开阔,载体还需进一步拓展,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

(三)主体参与度不高

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都是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在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各主体参与度不高。首先,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参与度不高。学校领导普遍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中,学校也没有出台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案和建设目标。显然,校园文化工作成了学校的“附属”工作。在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不少领导以工作忙为由少参加或者不参加活动,这其实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重视的表现。其次,教师参与度不高。由于电大“师生比”较低,教师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教师很少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再次,学生参与度不高。电大的学生都是成人,平常工作较忙,由于以网络学习为主,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缺乏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缺位,不利于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四)特色不突出目前,部分电大在电大校园文化建设中盲目照搬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缺乏对电大自身实际特点的思考,导致电大校园文化难以体现自身特色。比如,校园文化活动从活动主题、内容,到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实施都套用普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也盲目追求现代、豪华、气派,忽视了电大自身的特点。其实,电大和普通高校是两种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电大的生源、办学理念、定位以及教学方式、手段都不同于普通高校。电大师生应从虚拟性、开放性和服务性入手,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打造具有电大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正确的电大校园文化观

电大领导和全体师生要更新观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重新认识校园文化的作用,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对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审视、反思和改进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领导要加强对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改变过去功利性较强的政绩观,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光荣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工作日程,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电大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中期、短期方案;将工作落实到人;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电大全体师生员工要切实抛弃过去轻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积极献言建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出好建议和好想法,共同为打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电大校园文化而努力。

(二)拓展校园文化载体,丰富校园活动内容

一是继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师生业余文化生活。在重大节假日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庆祝、纪念活动,密切师生间的联系。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及奖学金颁发仪式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团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二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电大校园的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校园文化长廊,打造校园文化景观,让学校每一栋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洋溢着浓厚校园文化气息,学生行走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到学校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特色。三是打造校园制度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中,要体现电大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彰显人文关怀。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向学生传播电大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四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电大应对自身的校园文化进行提炼,形成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校徽、校歌、校训等载体把电大校园精神文化展现出来。

(三)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电大校园文化建设

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是全员性、动态性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学校领导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积极给予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校园活动。教师在讲授知识、答疑解惑和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融入电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到电大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要努力克服工学矛盾,积极参加电大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在活动的主题选择与组织实施中要充分考虑电大成人学生特点,结合成人学生的需求实际着重开展能够提升职业技能、人际交际能力的活动,进一步增加校园活动的吸引力。

(四)突出电大特色,打造网络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基于不同侧面及思想传播目的,对校园文化的诠释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所提及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教育活动为学生带来的精神财富,这离不开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物质与精神并行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校园文化逐渐得到拓展和延伸,通过物质来承载,借助精神来传播思想,所有参与者都会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精神体验,使自身精神文化和思想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1.校园文化基本特征概述新时期,校园文化主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广泛性。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校园文化的广泛性特征均得到彰显。对事,新思维与新元素的融入对已有元素和内容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念与信仰,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和构建思想体系。对人,校园文化缔造者不仅仅包括教师和教育主管人员,还有学生,以及各类在校园内工作的其他社会人士,比如厨师、清洁工等,他们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第二,目的性。从宏观上看,传播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播教育思想和彰显不同时期的教育品质;微观上,不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不同磨难,有些是时代造成的,有些是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和教育定位所决定的,但无论如何,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并且这种“目的”与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性格。第三,时代性。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显而易见,它随宏观层面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民族的长足发展,需要学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因此,一旦社会环境或国家发展方针出现变化,学校教育“环境”自然会发生变化,包括要求、目标、理念等。由此,校园文化的形成也必然伴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因为“校园文化”注定是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服务的。2.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农村校园文化”不同于标准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也具有基本“校园文化”的特征,但由于其形成环境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理解农村校园文化时不能仅凭经验。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建设逐渐向世界标准靠拢,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发展环境,但并未彻底改变其体貌特征,因为农村与城市存在本质区别。最明显的是,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生物良好生长与健康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将其纳入农村周期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而若想使原本自然的、科学的、健康的、绿色的发展环境被维持,就需要有一批批、一代代继承者去传播这种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并加以践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完成,包括知识、技能、思想、价值观念等。这就是农村校园文化与城市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不同,文化中渗透着“自给自足”,文化中渗透着“自然和谐”,文化中渗透着“万物运行规律”。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更侧重于精神,当然,也需要由物质来支撑。精神力量或境界的形成需要有来自思想层面的能量作支持,从事物形成规律与发挥逻辑角度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同的。基于目的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培养新时代优秀中学生为主要目的,为他们“晋升”为优秀大学生做铺垫。在宏观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合格人才。当然,“社会”不同于“校园”,构成元素与涵盖内容具有很大区别,而为了实现无缝衔接,就要将社会中有益的元素移植到校园里,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营造发展的环境。基于内容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传播或输出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教育观为主要内容来培养新时代初中生,使他们成为符合新时代标准和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讲道德的人才。建设“校园文化”重在“文化”二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必然需要有坚定不移的“观念者”去践行。所谓“观念者”,就是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环境下被熏陶出来的,具有传承和开拓精神的“思想者”。基于方法与形式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在理论层面同样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更为关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角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内容实践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去检验理论内容的可行性,这也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元素和基本框架。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假大空”教育,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中学里,因为无法有效实践,所以很多理论内容很难得到验证。而对于教师来说,也只能以为依靠说教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极为一般。

三、农村初中校园文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1.善于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功能鉴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的特殊性紧密关系,笔者认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原因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支撑,而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又可被看成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践行,同时,通过丰富特色文化内容与优化特色文化建设标准,可对初中思想政治理论的正确性与可实现性做全面验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推动校园文化在高校里进行,采用知识讲授和思想教育结合的方式,从学生实际的思想意识水平出发,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2.调动师生“建设”的积极性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只有将二者有效衔接,充分融合,发挥互助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育人目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两类主要群体,教师和学生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农村特色的元素引入校园,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从深层次出发,将农村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关联。农村初中教师应结合学校实情与学生学情,不定期开展农业节和传统文化节等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文化活动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不仅可以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还深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3.同时强化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必然会涉及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要对校园建筑进行专业的设计,合理的布局,体现独特性,还要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学校各个宣传专栏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适当加一些绿色植物来体现生机勃勃的感觉,重视绿化的作用,完善教学设施,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校园文化的内在美。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突出文化的内涵。

四、渗透校园特色文化,创建思政教育机制

1.提高文化建设创新性,丰富思政目标机制在农村初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创新性的体现与发挥始终受到目标性的引导,当目标内容足够丰富,科学建设意识足够强烈时,目标机制的功能性便开始发挥作用。事实上,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目标机制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特色文化建设行为本身,也需要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因为二者在诸多层面均存在着紧密关联。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就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有效性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创新性的进一步生成。由此可见,若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得到充分优化,使其在初中教育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育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将文化育人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中。具体而言:第一,将校园特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范畴,丰富目标内容;第二,结合现实需求细化目标,明确责任;第三,将校园特色文化内容集中体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2.发挥文化导向性,优化思政主体机制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在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潜移默化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过程中,以及学校群体间具有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基础上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在农村校园中,校园内学生们的思想与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师生们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他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或通过其他方式感受的,都传递着某种价值观信息,会对她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机制的优化中,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发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在校园文化中注重向教育主体渗透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使教育主体在实践中更加明确自己的主体责任,形成主体意识,不断完善和优化主体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保障,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3.突出文化建设的激励性,强化思政动力机制作为一种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自带自我运行与调节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被理解为一项独立存在的系统。这样,必然有一种“动力”时时刻刻推动它稳定地向前发展。这种动力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在校初中生,个体之所以能够心甘情愿接受各类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他们认为在学校教育制度和规则下来进行学习是正确的以外,个人内在品质成长过程中也的确需要精神和思想层面内容的安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需求”,其目的是使自身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由此得知,个体自身发展需要成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个体成长始终伴随来自其他层面的需求,比如满足感、存在感、认同感等,它们不同于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更多体现着个体对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渴望,特别是在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更多褒奖和奖励时,一旦外部环境满足了他们这种需求,他们的行动力或学习动力便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笔者认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动力与激励进行关联,突出校园文特色化建设所具有的激励性来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4.提升文化建设的育人性,完善思政评价机制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评价”始终伴随活动发展的进程,同时,“评价”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可见,良好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政教育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带有一定的育人性,具体活动也以此作为根本目标,这与思政教育功能相符合。基于此,通过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育人性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措施。具体而言,通过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所具有的育人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完善评价形式;将文化育人的评价要求渗透到评价方法中,可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强调及突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功能性与有效性,其目的在于确保评价机制能够得到长久、稳定、科学、高效的应用,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无论是形式、方法,或是内容、教育目的,它们都能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互补。而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来说,若要实现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首先认清和理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明晰各元素和内容间的关联,以此作为渗透策略的基础,从而使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进而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李聃、和勋《中学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回顾》,《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30期。

[2]林玉琴《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的融入与深化》,《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特色 校园文化 要素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甘肃省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实证研究》(GS[2011]GHBG09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阔,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继利,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社会心理、民族心理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大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历史责任,大学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源起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术界先后对校园文化提出了不同见解,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六种:“学校准文化说” 、“课外活动说”、 “规范说”、“第二课堂说”、“校园精神说”、“氛围说”。

多年来,人们从多种角度对校园文化作了研究和界定,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表达。南京师范大学鲁洁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行为主体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及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史杰等把校园文化排除在了教学和科学研究之外,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除了教学和科研活动之外的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思想文化成果。

张德等人认为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经过历代先哲和学子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共同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独特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就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成为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高深的社会文化,是对社会传统文化当中本质和核心部分的坚守和传承,是在结合时代特征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因此,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先进性和引领性、独特性和专业性的特征。

(一)传承性和发展性

大学校园文化不是一种封闭的、一成不变的文化,而是在广大师生的学习、交流、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文化。因此,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在师生传授知识、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地与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接触,甚至发生碰撞和冲突,在各种文化的冲突与碰撞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必然要进行一种选择,也就是扬弃,对中外历史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有选择地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

(二)先进性和引领性

大学校园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主要源于大学是世界各国高层次人高度聚集的地方,具有高深学问的文化人一般思想活跃、敢于开拓,勇于变革,敢于承担社会历史重伤,永远走在时展的前列,起着身先士卒和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时展潮流;同时,大学校园的主体是一大批富有创造性和变革精神的青年学生,他们勇于担当,富有责任感和批判精神,让大学校园文化经过涤荡而焕发新的生机。

大学之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的社会历史责任在于通过对知识、科技和文化的传播,促进人的个性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实现社会文明进步。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独特性和专业性

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突出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种独特个性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鲜明特质,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含量,经过精心设计,精心培育,精心建设和精心维护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并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不能一蹴而就。

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源于它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学就是由各学院(系)、研究所、图书馆、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来组成的,而这些教学单位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纽带而形成学科群和专业体系,是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淀――高深学术。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各学科群和专业体系,以探究高深学问和追求真理为己任,不断培育大学校园所独有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和行为模式。

三、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要素体系

经过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与理论探索,大家一致认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设高水平和独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着手: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活动文化。 (一)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于校园建筑风格的和谐一致;自然环境的绿化、净化和美化;教育和教学设施的完备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美丽的校园、宏伟的建筑、明静的教室、优雅的宿舍、完善实验室、精密的仪器都是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大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和物质载体。

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群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校园建筑不仅能够丰富着师生知识,陶冶着师生情操;而且可以警示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激励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勤奋努力,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校园建筑被学校的发展历史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铭刻着先哲们当时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至今保存的那些建筑物也成了校园人奋斗的历史见证,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牛津手册》里如是说:“牛津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国史,西方文化艺术的每一次思潮,都可以在牛津找到一些痕迹”。牛津大学历史悠久,在800多年的演进中积淀了深厚的传统,铸就了一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学校的学科专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特殊性和持久性,充公表现为一所大学的办学类别和方向。如中国人民大学以文科专业闻名于世,而清华大学以理工科专业享誉全球。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日益成为影响力最大的文化平台,校园网络在大学校园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媒体,是高等泞进行舆论宣传和文化引领的重要阵地和窗口,是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全体师生在漫长的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倡导和培育出反映大学办学特色和办学精神的优秀文化,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不断创新。在大学长期的发展当中,逐渐形成了以校训为核心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大学校训作为大学精神文化使命重要表征,反映着大学社会历史责任和担当,反映着大学的价值标准。正如奥斯汀学院前校长约翰・莫斯利所说:“使命表述并不意味是个一般的概念表述,而是一份基本的文化精神,是大学性质的一种类型,它应当包括学校及其文化的描述。

(三)制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的保证

制度文化是保证高等院校秩序正常运转的规范性文件,它规范、指导和制约着每一个人的举动和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

大学章程就是大学的宪法,是大学办学的纲领性文件,它对学校其它制度建设起到统领性作用,学校其它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以大学章程为依据,是大学成为法人组织的必备条件,是政府、社会及大学自身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

人事管理制度是大学对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招聘、调转、提拔、任免、晋升、考核、弹劾、奖惩、培训等方面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大学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证,对学校的所有教师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教师学习、工作、提拔、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个人权益的重要保障。

学生管理制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维护着学生的权益,使其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道德化、规范化及人格的培养。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四)活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表现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能够充分反映大学生的时代风貌、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校园文化最具活力的部分,对广大青年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大学生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广阔舞台。

加强教师的学术修养和道德素质,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教师的行为标准和行动指南,才会在大学校园不断出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氛围。

品牌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集中表现,反映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艺术素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集中表现。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是校园文化活动在空间上的拓展和延伸。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一、与职业素质培养相适应的目标

高职作为职业学校,要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职业性这一特色已成为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它比普通教育与企业、市场有着更加紧密、更加全面的联系。因此,高职教育应建立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校园文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金字塔的中部和底部,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应适应这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职校园文化适应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就是为学生提供职业人的行为模式。对于高职来说,校园文化内涵中要体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把握机遇的冒险精神、寻求优势的超前精神,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态度的形成等等。这些良好的品质和精神,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髓,更是企业对当今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包含有一定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感受这种职业文化的同时,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必将为更好地胜任岗位、服务社会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与企业文化互融互动的目标

1.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非常类似,特别是当今的一些高科技新型企业,它们与高职院校建立了长期的紧密联系,深刻地受到了高职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它们的企业文化上,呈现出高职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格,具有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底蕴,为校企文化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校企文化的基本形态来看,它们均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其中的精神文化是各自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二者对人关注的方向来看,校企文化的精神均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两者在终极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为校企文化的互融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2.高职院校要发展,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无论是从高职与企业天然的联系也好,还是借鉴优秀企业文化的自身价值也好,高职校园文化内容构成中,应该也必须包含企业文化的因子。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两个方面。当中包含的市场、竞争、合作、服务、效率、质量等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需的意识和观念,也是高职校园文化中应该渗透的重要教育内容,更是衡量高职校园文化能否真正与社会文化互融互动的关键要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提出了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高职学生要真正实行“零距离”就业的目标,除了学生知识、专业技能等的“零距离”,更重要的还应有价值理念的“零距离”,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因此,高职要把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实现毕业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认知的“零距离”作为重要目标,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受到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守纪、勤奋、诚信、合作等行为规范的人才更是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期盼。

3.高职直接服务于行业、企业这一服务宗旨决定了高职必须要有很强的社会服务功能,全体教职员工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是学校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完善服务功能方面都远远地走在了高职院校的前面,具备了先进的服务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服务体系。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只有与企业文化互融互动,学校与企业才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同时,才有可能全方位的实行校企深层次的合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目标

我们可从不同的视角和出发点来认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目标特征。从文化学的角度讲,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虽然有不同于社会主导文化的特质,但它始终从属于社会文化,受制于社会文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实现社会文化功能;从文化载体的角度讲,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作为载体的“区域性”或“行业性”背景下的文化,虽然它是以实施教育的学校认同为基础的,内涵与外延外在表现为具体学校的现象、氛围及成员的行为模式等,但它必须共存于社会基础并得到社会的认同;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学校是社会组织的一个基本单元,以学校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必然会以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为取向,对人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实现,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

学校不仅仅是知识的神圣殿堂,更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校园文化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保持旺盛活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打破自我封闭,走出围墙,主动寻求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加强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的广泛联系,不断吸收外界各种优秀的文化,补充自身的不足,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让校园文化建设能在更好、更宽松的环境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充实和完善。在校园文化的形成中,都存在一个不断吸收其它形式的社会文化且与之相互融合并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主要通过各种信息传递和其成员的动态流向,吸收外界各种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文化、经济文化、民俗文化、娱乐文化、企业文化等,并将这些文化整合为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时代精神为核心、以科技文化为特色、以政治和伦理文化为保证的统一的文化系统。

四、与学校发展一致性的目标

1.任何一所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其内部各要素必然是一种有机的组合,而且相互之间通过渗透、融合,发挥出整体的优势。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些要素是外显的,如校园建设、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图书资料等。还有一些要素是内隐的,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人文氛围等。只注重前者而轻视、忽视后者,不可能办好一所学校,至少不可能办出一所高水平的学校。我国大部分高职由于办学历史较短,校园文化建设都还在发展初期,更应该确立协调发展的理念。在校园建设中,要赋予文化内涵;在管理制度中,要体现价值取向;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要注重精神的塑造;在人才培养中,要渗透以人为本的追求。总之,学校的各项建设和重要工作,都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考虑和规划,使之做到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2.高职校园文化广泛的育人功能使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全方位、全过程的。从校园文化的主体看,既包括教职员工,又包括学生;从形式上看,既包括丰富多彩的各种具体活动,又包括更深层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文化环境育人;从内容上看,既包括精神文化的培育,又包括校园布局设施、规章制度等对人的精神风貌有较深影响的物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只有具备了的这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参与特征和由此形成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促进生活其中的群体间的互为互动,增进彼此间的思想感情交流,获得社会角色的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消除不良的情感、态度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进而充分实现其潜滋暗长的教化育人功能。

3.高职校园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特点,决定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把握,既继承传统,又突出时代性;既全面推进,又突出重点;既全方位开放,又突出自我特色。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系统性和长期规划。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要形成与学校特色建设相一致的特征。全体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必定是在融入于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与形成。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完成其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应该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五、与多元配合的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些多样化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学生的文化需求也各不相同,其中校园文化活动功能的多元性配合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功能的多元性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活动功能的开放性。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服务面向最直接、最密切的是社会人群,学生融入社会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功能必须体现开放性。一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先进性,通过高层次校园文化活动,弥补学生在知识结构和知识积累上的相对不足,同时以先进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引领社区文化向较高层次发展;二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服务性,学校要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集体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具有一定技能特长的优势,服务社会。三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人本性。着眼于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为出发点,提升学生对主体价值的认知。多一点倡导什么,少一点限制什么,更多地强调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尽量减少控制功能、约束功能。

2.校园文化活动功能的有效性。一是要增强实时性。研究受众心理,更多地从高职院校师生的关注点、敏感点出发,使他们学会对各种文化信息进行辨析、扬弃、消化、吸收,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向上,培养他们历史、客观、全面地看社会、看人生,而不是肤浅地发牢骚;二是要突出平等性。要变“灌输”为“对话”,注意在活动过程中给他们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同时强化自我教育的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自觉地培养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激发内心潜藏的精神动力;三是要体现整体性。首先,在保护好活跃群体的活动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其次,有针对性地采取引导和保护措施,鼓励有自卑心理、自信心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精神薄弱的群体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和睦相处的快乐,走出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