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经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低碳经济;黑龙江省;工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27-04
一、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表1 变量说明表
我们建立多元回归计量经济模型:
lnYit=β0+β1lnXi1+β2lnXi2+β3lnXi3+Xi4+Xi5+Xi6+uit
其中,变量Y代表黑龙江省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量X1经济规模可以用工业增加值总量来衡量;变量X2代表功业产业结构可以用轻重工业结构变化来衡量;变量X3代表黑龙江省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来度量表示;变量X4代表黑龙江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费结构,用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份额,用来表示能源消费结构;变量X5代表对外开放水平——贸易出口结构,用高耗能产品出口比例度量。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简介
1.数据来源及整理。需要整理的数据包括:黑龙江省工业增加值总量,黑龙江省轻重工业的比例以及黑龙江省轻重工业能源消费量数据。工业增加值总量、轻重工业的比例数据搜集,可以直接采用《黑龙江省统计年鉴》、《黑龙江省能源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我们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轻工业以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为主,重工业以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为主。其他影响因素的数据,包括对外开放水平和工业行业内部产权结构的数据。
2.研究方法简介。在时间序列中常会发现两个变量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把这种长期稳定关系称为“协整关系”。传统的协整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序列差分将其转化为平稳序列,得出其中的线性均衡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可称为线性协整,线性协整的建模理论是从实际的数据生成过程出发,在非平稳序列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长期线性均衡关系,以建立序列的结构模型从而反映序列的运行机制。该理论的提出对于用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以及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其应用也远远超出了对线性回归的诊断。在许多情况下,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两个变量应该是协整的,对协整性的检验也就是对经济理论正确与否的检验。
三、计量回归过程、结果检验及结论
(一)变量的时间序列趋势图
(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由于我们的变量是时间序列数据,如果直接进行回归可能会造成伪回归,所以进行回归前,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是平稳的,则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如果不是平稳的就需要对变量组进行协整检验。
我们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来确定变量的单整阶数。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我们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表3):
通过上面的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出,7个变量都是不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滞后都变成了平稳的,所以7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可以对这个变量组进行协整检验。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
我们通过E-G两步法(Engle 和Granger)对变量组进行协整检验,首先估计一个以lny为被解释变量,lnx1、lnx2、lnx3、lnx4、lnx5、lnx6为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然后保存残差并且检验残差的平稳性,如果残差是平稳的,则说明几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长期均衡关系。而回归方程也就是协整方程。
通过协整分析,我们得到的回归方程如下:
lnYit=15.1671+0.3167lnXi1+0.4804lnXi2-1.4188lnXi3-0.3701lnXi4+
(0.892811)(2.234466)(1.698201)(-0.614684)(-4.151025)
0.4699lnXi5+0.7455lnXi6
(2.694155)(4.163876)
我们对上面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从上面的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残差是平稳的,因此我们说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回归方程就是协整方程。
(四)实证分析结论
1.工业经济总量变化始终是促使碳排放总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变量X1代表的是经济规模,我们用用工业增加值总量来衡量。在回归方程中X1在取对数后的系数为0.316,且t统计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F统计量整体显著。这表明了黑龙江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增加客观上对黑龙江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2.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总量变化的贡献值也为正。这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也是促使碳排放总量增加的因素。变量X2代表工业内部的结构水平,可以用轻重工业结构变化来衡量。方程中X2在取对数后的系数为0.4804,且t统计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F统计量整体显著。这表明了黑龙江省的重化工业结构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3.效率因素是促使碳排放总量降低的原因。X3,X4对碳排放的影响都是为负的。变量X3代表黑龙江省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来度量表示;但是X3对碳排放的影响t检验显著水平并不明显,这首先说明X3对碳排放影响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将研发费用支出用来度量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准确程度有待提高,但总体上可以说明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对降低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变量X4代表黑龙江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费结构: 用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份额,用来表示能源消费结构。X4对碳排放的影响是显著为负的,X4每增加1%,则y减少0.37%,且t统计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了黑龙江省以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份额越高的话,对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有好处。
4.高耗能产品出口比例越高是影响黑龙江省碳排放量高的因素。变量X5代表对外开放水平——贸易出口结构:用高耗能产品出口比例度量;同时在计算反映贸易出口结构的高耗能产品出口比例这一指标。其系数为0.4669,t统计量在1%的水平极为显著,且F统计量联合显著,表明了用高耗能产品出口比例越高的话是影响黑龙江省碳排放量高的因素。变量X6代表工业行业内部产权结构:用行业内部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度量表示,其系数为0.7445,t统计量在1%的水平极为显著,且F统计量联合显著,表明了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越高的话是影响黑龙江省碳排放量高的因素。
四、实现黑龙江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合理控制重化工业的增加值及发展规模。降低整个工业增加值中高能源强度工业行业的比重,有助于降低全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排放量。因此,黑龙江省要加快工业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不断扶持低能源消耗的工业行业发展,适度控制高能源消耗的工业行业过快增长,为实现工业节能降耗的目标作准备。
2.通过低碳技术创新转变能源消费结构。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性因素。黑龙江省作为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大省,低碳技术储备并不充足,现实的情况是缺乏核心技术、缺少研究低碳技术的专门类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活动、低碳研发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研究、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等新型发展技术等已经迫在眉睫。
3.加大研究与开发(R&D)投入支出。黑龙江省应该逐年加大R&D投资的数量并要严格审核其质量。具体的做法包括: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及参与人员的奖励力度;不断深化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与市场的结合,拓宽研究开发的力度,激活并加深对现有科技资源推广和应用、实现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向现实的转化流程逐渐缩短;加大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以工业企业为研究与开发、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与生产结合率,实现碳排放的降低。
4.促进产业关联性强的工业园区建设。空间的优化组合,也是实现工业技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加强对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发展建设,要积极研究制定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方案,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重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通过产业关联、资源关联、环保关联的工业园区建设,实施产业聚集、优化组合,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5.改变以煤炭为支柱的能源消耗结构。要不断提高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同时通过积极开发新能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电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发展新型的清洁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合理调整工业产品出口结构。降低高能源强度行业的出口额在工业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利于降低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而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工业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该优化黑龙江省工业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低能源强度行业的出口额在整个出口额中的比重,这将对降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薛进军.低碳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3] 柴方营,于洪贤.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6.
[4] 蒋金荷,徐波.能源强度分解方法综合评价和中国能源的实证分析[G]//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与模拟重点研究室.经济政策
与模拟研究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5]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为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挑战,促进工业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通知如下:
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职能作用
在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非常时期,我县及时建立的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机制,对准确把握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动态、有效缓解制约瓶颈,促进工业经济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的作用,组织领导全县工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崛起,现对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机制进行加强和完善,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调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会议制度,开展“问企业要政策”活动,强化预警预测分析,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制约问题,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动情况,对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二、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调度
根据经济运行调度需要,设定运行情况调度表格,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生产要素变化情况实施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对涉及的统计、财政、税收、供电、人行、人社、商务等部门和企业必须按时报送有关数据和信息。办公室进行整理汇总后,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
三、建立会议制度
县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实行指挥部联席会议、指挥部专题会议、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制度。
1、指挥部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指挥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主要传达贯彻国家、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指示、决定和会议精神;研究重大工作部署,讨论制定保障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结指挥部阶段性工作。
2、指挥部专题工作会议:根据情况不定期召开,由指挥部办公室召集,相关指挥部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专题工作和突出问题,通报工作完成情况,安排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季度分析会议:每季度定期召开,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指挥长主持召开,部分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园区参加。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并形成会议简报报送县领导。
四、开展“问企业要政策”活动
对纳入骨干企业培植计划的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由指挥部部分成员单位组织调研组进行调研活动,了解企业遇到影响经营发展或制约项目建设而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需要县政府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指挥部协调:由指挥部办公室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协调解决。
2、指挥长现场办:对指挥部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指挥长召集相关部门在企业现场办公,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指挥部办公室做好筹备组织工作。
3、县长(书记)现场办公:对涉及县政府有关政策、影响重点企业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服务环境的普遍性问题等,立即呈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并通知相关部门作好准备,根据领导工作安排一起到企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传统旅游大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茅。分析山东省旅游产业对山东省GDP的贡献度,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旅游业在山东省的行业地位,对其进行更好的行业定位,以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拉动山东省经济的增长。
一、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据统计,山东省在2003年旅游总收入573.44亿元,游客人数接近9000万;2004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1亿人次、入境游客100万人次“双突破”的目标;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038.51亿元,同比增长27.6%,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六个总收入过千亿的旅游大省;2006年,旅游收入达到1295.62亿元,游客接待量超过1.6亿人次;2007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650.04亿元,游客人数突破2亿人次;2008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旅游总人数超过2.4亿人次。到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2452.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2%,旅游总人数达到2.8亿人次。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成绩斐然,全省旅游业实现了稳健快速增长,逆境中再创历史新高。
二、产业经济贡献度评价因子介绍
为了分析旅游业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本文将评价重点放在了旅游业是否为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上。所谓的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权威文献,衡量支柱产业的主要指标有:具有较大规模,增加值占GDP比重大于5%;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生产率上升较快,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行业关联度大,长期预期效果好,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技术扩散效应显著,能最大限度吸收当代高新技术成果;就业人员比重提高,有利于大量就业;形成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保持持续、较高的增长速度等。
本文总结上面的评价标准,结合文章的研究重点以及各方面的情况,确定了五个评价因子。
因子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一般认为,产业收入占GDP的收入比例超过5%可认定为支柱产业,这是评价某产业是否为支柱产业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因子二:生产率的上升率。用一定的生产率增长值来反映产业的发展状况,确定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生产率的增长率高,则该产业发展前景好,对经济可能产生较高贡献。一般认为,某地区某产业生产率的上升率超过该地区总产业的上升率,则认为其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上升率,可确定为支柱产业。因子三:需求收入弹性。它反映了市场需求对支柱产业发展的作用力。需求收入弹性越大,说明收入的增加将带来的需求量的更大程度的增加,从而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产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因此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是支柱产业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收入的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超过收入变动,该产业富有弹性,满足支柱产业的要求。因子四: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业弹性越大说明该产业每单位就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高,反过来好的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促进就业。就业弹性大于1,认为该产业的就业富有弹性。因子五:产业的行业关联度。根据产业经济学对产业关联度的定义可知,它是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联系、依存的程度,其衡量指标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所谓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平均水平之比。它反映某产业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的波及影响程度,它是衡量产业后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产业生产对其他产业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产业对其它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大。
所谓感应度系数是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产业感应度平均水平之比,它反映各产业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某产业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产业为其它产业生产提供的产品数量,它是衡量某产业前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产业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表示该产业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越大。支柱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要求大于1。
三、山东省旅游产业经济影响分析
下面以2000—2009年的数据为依据,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计算。
(一)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析
用旅游产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测量旅游产业的贡献度是目前非常普遍的测量旅游业贡献度的方法。
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R=TPGDP×100%
其中,R代表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TP代表旅游业总收入;GDP代表国民生产总值。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出2000—2009年山东省旅游业对山东省GDP的贡献度分别为4.94%、5.37%、5.94%、4.74%、5.42%、5.61%、5.87%、6.35%、6.45%、7.23%。从指标数据可以看出,2000年山东省的旅游产业贡献度已接近支柱产业贡献率水平(5%),从2001年正式达到支柱产业贡献率水平。但是在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旅游产业GDP贡献率又有所跌落,低于支柱产业贡献率水平,间接说明旅游业的敏感性,其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敏感程度较高。
(二)旅游产业的增长率分析
我们以经济增长指标为基准,根据产业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根据年鉴中数据,计算出了2001—2009年山东省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9.79%、23.53%、-6.08%、42.05%、27.49%、24.76%、27.36%、21.51%、22.31%。除了2003年非典时期我国旅游业受重创之外,2001-2009年期间的其他年份,旅游业产业增长率都超过山东省GDP的增长率(2001—2009年山东省GDP增长率分别为10.29%、11.75%、17.54%、24.37%、23.27%、19.23%、17.61%、19.66%、9.09%)。
(三)旅游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某一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指该产业需求的增加率与收入的增加率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选取山东省2001年-2009年间的旅游总收入和人均GDP作为衡量指标,得到2001-2009年(除2003年)山东省旅游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1.67、1.62、1.34、0.86、1.08、1.15、1.04、2.49。综合来看,除了2003年非典期间,旅游业受到重创,不予考虑。其他八个年份有七个年份弹性系数超过1,说明山东省旅游产业富有弹性,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旅游需求将以更快速度增加,符合市场法则,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演变。
(四)旅游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在其他经济指标不变的情况下,产业就业的变化引起的产业产值的变动情况。它体现了在其他经济值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的就业所引起的该产业产值的变动情况。它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对于旅游业来说,产业的就业可以通过就业人数的变化来反映,产业的产值可以通过旅游业的总收入情况来反映。根据年鉴的统计,旅游从业人数主要集中在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及其他旅游企业,由已知数据可以计算出2001—2009年山东省旅游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1.56、0.73、-7.56、8.01、-182.70、1.71、8.23、14.90。山东省旅游产业的就业弹性情况比较复杂,2002年就业弹性小于1,未达到支柱产业就业弹性标准;2003年非典期间旅游从业人数并未下降,但由于收入减少导致就业弹性成负数;2005年旅游从业人数略微下降,产值却有所增加,就业弹性不具有参考性;其他年份就业弹性均达到支柱产业标准。这一情况从侧面反映了旅游业人员流动性强、就业情况不稳定的状况。
(五)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
旅游产业本身就跨越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产业部门,据统计,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间接影响的行业有47个,旅游引致影响的部门有20个。旅游产业具有强的乘数效应,对各产业的影响明显。
1.山东省旅游产业影响力系数
为计算旅游产业关联度,本文首先以经济指标为基准,计算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2001—2009年山东省旅游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53、1.83、-0.55、2.65、1.09、1.20、1.32、1.11、1.65;2001-2009年山东省旅游产业相对于山东省的整个产业集群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92、2.00、-0.35、1.73、1.18、1.29、1.55、1.09、2.45。根据计算指标不难看出,除去2003年非典期间,2001-2009年其余年份旅游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和总的产业集群的影响力系数都超过1,达到了支柱产业的标准。
2.山东省旅游产业感应度系数
选取人口数量指标为基准,对旅游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公式设计如下:根据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我们计算出2001—2008年山东省旅游产业感应度系数分别为:1.23、0.56、-8.67、6.07、-128.06、1.37、5.82、13.74。2001—2009年山东省旅游产业产应系数情况与旅游就业弹性情况类似,除去2002、2003、2005年,其他年份达到支柱产业标准。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证券行业快速走向充分竞争的新时代,创新业务的开展打开了证券公司发展的新空间,积极求变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增强营销团队的营销能力,向具有更大利润空间的资本中介转型,成为了券商之间竞争的新领域。制定能够保障公司核心竞争力长期稳定发展的相关制度,更快的提高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营业部当前首要任务。
二、营业部经纪业务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证券公司坚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改革重组、借壳上市、增发融资等战略性举措,跻身行业A类券商,基本形成了全牌照经营的格局,整体呈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而X证券公司J营业部在新的创新形势下,积极参与创新业务知识学习,对营业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证券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剖析,制定适应新环境下经纪业务营销策略以求的更快的发展。目前营业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客户营销服务定位与客户需求不匹配
由于员工营销观念落后营销服务定位不准确,造成了对客户了解不充分,不能细分客户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客户的营销服务比较被动,所以得不到客户对员工提供的服务价值的认可,客户的信赖度就不会高。
2.恶性竞争、佣金下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券商佣金不断下滑触底的局面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客户争夺战中券商各有招式,各家券商纷纷通过降低佣金率外加送礼物的方式来拉拢客户,甚至不惜以低于营业部成本的佣金价格拉拢吸引客户,这种不健康的简单粗暴的营销方式使得利润空间大幅压缩。
三、X证券公司J营业部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的制定
依据目前市场环境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后明确市场定位才能够有清晰的市场目标,X证券公司J营业部的产品定位追求在合法合规前提下,用专业的优质服务创造增值价值。通过对高净值客户提供高端化、个性化且有明显市场效应的策略配置服务,来吸引和巩固财富管理的高净值客户增值服务,提升高净值客户的体验度与粘性。从而使得X证券J营业部不仅在市场上具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而且还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达到了客户实现保值增值服务的目的。
1.营业部搭建了多种投资顾问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平台来满足不同客户的沟通需求,比如在交易软件中嵌入了投顾客户服务端,客户在交易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浏览及时的咨询信息外,还可以随时与自己的投资顾问在线沟通交流,公司建立了统一的咨询服务平台,客户可以通过公布的客户服务24小时热线,随时与公司客户服务人员沟通,解决交易中的问题;最后投资顾问还会不定时的对名下服务的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及主动邀约面谈交流,保证能够通过多渠道与客户进行沟通。
2.制定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起到了保障营销策略顺利实施的作用,保障措施的健全完善不仅仅推动了营销业务的快速发展,更体现了一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形象,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都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3.组织保障,健全的组织模式在营销策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营业部组织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以实现部门重组和简化流程的目的,本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立足于财富资产管理服务业务模式,围绕着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为主题进行优化,以财富管理中心为主体组织,其他部门为配合部门,强调各部门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合作的关系。
4.战略保障,加强营销激励制度建设,营业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营销激励机制,形成了全部业务工作都围绕以营销业务为中心的观念,后台员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支持前台营销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念。在营业部形成了以客户至上的理念,通过多种营销策略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建立健全全员营销的理念。全员营销就是营业部各个部门的员工均可以参加到营销活动中来,营业部的未来是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的,每位员工谨记只有营业部业务做大做强,个人收益才会更高。
另一方面建立薪酬机制,提升员工的薪酬与待遇,用较好的薪酬机制留住员工。在营业部中树立全员营销的理念,制定明确的营销激励考核制度。多劳多得的思想根植在每位员工心里,激励每位员工积极参与到营销工作中。X证券济南营业部的业务以营业部为中心建立几个营销团队,每个营销团队均配备具有全面业务能力及经验的团队长,带领团队成员完成各项业务指标;客户经理则是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参与公司培训提高个人各项业务素质。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在团队中的作用,较好的薪酬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做业务的积极性。
关键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困难;发展对策
一、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概念
证券经纪业务,指证券经营机构在二级市场上接受客户委托,客户股票、债券等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对其进行交割和清算,并收取相应佣金的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证券经纪业务也逐渐有早期的行业垄断转变为现在的浮动佣金制度,内部的竞争愈演愈烈,证券公司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特点
从目前的发展形式看,我国的证券经纪业务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以广发证券为代表的,由大券商提供的,附加咨询服务的业务类型,其特点是将现场交易与非现场交易相互结合。
2、以西南证券的飞虎网为代表的,由网络经纪商提供的非现场交易经纪业务,业务以网络交易为核心。
3、以西部地区的营业部为代表的,由中小券商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营业部提供的低附加值经纪业务,以现场交易为核心。
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三类证券经纪业务都存在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不能盲目判定优劣和强弱。因此,对于当前形式下的各类券商来说,要认真分析形式,准确进行定位,并积极采取行动。对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准确定位,是为了可以取得某些方面的竞争优势,如成本优势、技术优势或信息优势等;积极采取行动,是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尽可能早地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三)发展历程
我国的证券经纪业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伴随股票及股票交易的产生以及上海、深圳交易所的成立而发展起来。我国的证券公司从业务类型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具备证券经纪业务资格的纯经纪类券商,另外一类是可以进行证券发行承销、资产业务以及自营买卖等业务的综合类券商。根据我国原《证券法》第137条的规定:“在证券交易中客户买卖证券从事中介业务的证券公司为具有法人资格的证券经纪人。”,而在新的《证券法》中,还没有明确个人作为证券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因此,跟国外有所不同,目前在我国证券经纪人基本上是指具有经纪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基本方式就是提供交易通道或者交易平台及其他相关服务,并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佣金作为经纪业务收入。虽然有的证券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发展高端的投资咨询、理财服务等更深层次的经纪业务服务方式,但其服务形式、范围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另外,个人作为证券经纪人开展证券经纪业务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在我国也已经开始研究和酝酿实施,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会随着制度的变化而发生深刻变革。
二、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缺乏对证券市场周期性大幅波动的适应性
目前,中国绝大部分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都是采取基于佣金的商业模式,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交易佣金,所以经纪业务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水平与股票市场景气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当市场行情火爆时,投资者交易活跃成交金额巨大,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则显著增加;而在行情低迷时,投资者交易清谈成交金额也随之锐减,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则明显减少,甚至出现行业性的整体亏损局面。这种经营上的大起大落使很多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形成“靠天吃饭”的局面,大部分证券公司仍然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来应对证券市场的这种周期性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
(二)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同质化加剧了行业竞争
由于在证券业发展初期,证券经纪业务的主要内容是证券公司在证券交易中作为法人经纪人提供客户买卖证券等中介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的行为,证券公司的服务实际上是创设一定的交易手段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的通道服务。证券行业是高度行政管制的行业,市场准入和网点设置、布局等都须经严格的行政许可,由此获取交易通道的牌照是垄断的、稀缺的。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以交易服务为主体,这种以通道服务为中心的特征一方面使得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战略简单化,只要网点多规模大就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各家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一直以简单的规模扩张战略为主导,其直接后果就是缺乏差异化竞争导致的行业内高度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
(三)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成本居高不下,成本结构严重失衡
证券公司不遗余力的扩张营业网点,以“战略占点”策略来进行竞争。这种外延式的粗放经营模式使经纪业务分摊的固定资产投资庞大经营模式直接导致经纪业务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经纪业务成本结构严重失衡。此外,现行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管理体系造成管理成本重复支出严重。目前,证券公司的每个营业部都有独立的交易管理、财务核算、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综合管理等各项职能。对于营业部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的综合类证券公司,还要设置区域管理中心以加强营业部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这种管理模式,导致经纪业务前后台职能交叉、重复,大量可以由后台集中处理的业务事项由前台不断重复操作,造成经纪业务资源整合、信息传输、市场反应效率低下,重复支出的管理成本侵蚀大量的利润。
(四)一线员工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提供差异化服务
现在很多证券公司营业部在利益的驱使下,更关注是否能有足够的增量资金和交易量,而忽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知识相对不够,一线业务人员不能提供或传达专业水平的证券知识和投资咨询,难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三、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通过业务创新与差异化为经纪业务打造竞争壁垒业务创新与差异化是解决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战略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业务创新与差异化可以使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战略定位明晰,有效解决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使得投资者在选择时形成偏好,继而形成有效的竞争壁垒,避免过度的市场竞争。而业务创新的重点首先是服务产品的创新,在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手段基础上,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客户的资金状况、投资目标、交易习惯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开拓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特别是以投资咨询为核心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借助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向投资者提供符合其要求的定制服务,建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品牌和服务质量。
(二)实施持续成本管理寻求低成本运营商地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竞争的底线就是自己的边际成本,谁的边际成本低谁就可以通过低价吸引新增客户,而谁的平均成本低,谁就可以相同条件下盈利多一些或亏损少一些。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低景气度时期,低成本就意味着忍耐力更强生存能力更强,就能更从容应对市场景气度的大幅变化,经纪业务发展战略从而可以得到更大的灵活性。持续成本管理不仅要求管理压缩经纪业务营运成本和其他可减费用,更重要的是调整证券经纪业务流程,实行成本分解,强化成本核算和管理,并充分运用集中交易技术手段,通过同城集中、区域集中进而大集中的方式来逐步降低运营成本,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网上交易,通常网上交易的投资与运营成本只有传统模式的20%~30%。需要注意的是务必使成本管理成为长期长战略,持续坚持方能真正实现成本领先的优势。
(三)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经纪业务规模经济优势兼并重组是提高行业集中度最为有效的方式,而对证券公司而言通过获得在细分市场或者区域市场足够高的市场份额可以有效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并降低直接竞争的威胁。此外兼并重组还是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或是获取新的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从国外的情况看,佣金下调会加快证券公司的合并进程。如2000年中期由于全美证券交易量的下降,以低佣金定位的网上经纪商之间出现合并。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任何一次大的市场调整和金融危机,都会引发证券公司间的兼并重组。只有在多次的市场危机之后才会形成数家巨头对峙、共同分割市场的格局。因此,对于采用低成本运营战略的证券公司而言,抓住市场景气波动时的机遇通过收购兼并逐步谋求行业内规模优势尤为重要。
(四)积极开拓新兴业务实现经纪业务的多元化。在对市场景气度大幅波动的适应性问题上,除了低成本战略以外,多元化战略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因此我国证券公司在当前证券市场大发展的环境下积极开拓新兴业务,以平衡传统通道业务收入的大幅波动。当前来看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开放式基金代销业务,证券公司凭借营销、服务、客户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日益成为开放式基金销售的重要渠道。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证券公司代销占整个开放式基金销售的40%左右。证券公司通过开设“基金超市”代销基金,不仅可以方便广大投资者同时申购多种基金产品,还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更客观地推介和分析各种基金产品的特点,有助于证券公司由单一的通道提供者向全方位理财服务商转变。并且证券公司代销基金不仅投入少,各营业部凭借原有设备就可进行基金销售的推广,甚至可以在网上直接销售,不需要占据任何固定场所,而且见效快。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证券公司必须顺应证券市场,对不同的经纪业务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改变自身的经营发展策略,对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进行改进,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加快经纪业务的转型速度,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端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