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篮球花样动作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范文第1篇

一、教师之间要分工合作

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为了更好的合理利用场地,首先各个教师在课前要对其上课的场地进行分工,划分区域,以使各个老师能够更好地在有限的场地内完成课的活动,使有限场地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合理的组织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场地狭小以及器材匮乏是客观因素,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体育教师要运用各种形式来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正确的运用语言指导,充分发挥出语言的指导功能可以起到激励、启发、教育、提示、反馈、评价的作用。其目的是:向学生讲明教学目标、任务,所学技术的意义、价值,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努力的方向及学习的榜样,用名言、警句、铿锵有力的口令指导鼓励学生,可以端正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热情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二、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练习方法

分组循环练习法。在有限范围内分组练习,如;第一组立定跳远、第二组俯卧撑、第三组高抬腿。分组练习,依次轮换,只要组织严密,所有空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模拟练习法。不用器材而只是徒手做练习,如;抛实心球、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充分利用少年儿童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做好徒手练习。

游戏法。在有限的场地上利用“游戏”完成教材内容,如:“长江、黄河”、“贴烧饼”、“丛林追捕”等,既提高了练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与玩”中掌握动作要领。

竞赛法。利用多种竞赛活动形式加大运动量,如:接力跑转变为迎面接力或背人负重接力,利用增加难度来加大运动量。如:篮球的传球由迎面传球改为三角、四角或用两球进行,提高传球数量和质量,通过增加练习次数达到合适的负荷和良好的练习效果。

实际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如:女学生喜欢跳橡皮筋,而且能玩出多种花样,应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一特长,组织小型的单项比赛,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场地的合理利用

教材是场地布置的依据,器材是场地布置的基础。在备课中设计场地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因材设计,布置场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在常规备课中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灵活多样地利用、规划场地。仔细研讨教材,看看哪些内容可以通过变化来适应小场地。

定位法。在小场地上同时有几个班级上课,学生的活动范围小,这时易采用“定位法”即固定队形进行练习,要求学生位置不变而教材教法多变,除了做发展身体素质的体操、跳绳、俯卧撑、徒手技术动作等练习外,还可以做跳跃、曲线跑动、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利用小型器材进行协调性练习,用沙包进行抛接练习,锻炼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感。

自然法。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做自然地形跑。如:沿着教学楼慢跑、台阶两换跳、跑楼梯、绕障碍等。这种方法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学生情绪高,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忙乱。

转圈法。在有限场地上曲曲直直地花样移动,如:蛇形跑、螺旋跑、快慢相间跑等,还可以走跑交替、变换动作方向与节奏。这样,有限的场地距离却可以延伸,称之为“转圈法”,对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器材的选用

替代法。利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掷远;利用跳橡皮筋来代替练习跨跃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可能增加练习次数,较好地掌握好运动技能。并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在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良好的纪律是练习次数和质量的保障。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范文第2篇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乡土资源的意义

体育乡土资源是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体育精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将其与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起来,能够达到发扬传统、保护地方特色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等多重功能。

乡土资源是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精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地区的民俗文化经过大浪淘沙积淀下许多精华,体育也是如此。许多地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体育项目,正是乡土资源的经典代表,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这一点应当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乡土资源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乡土资源起源于广袤的农村,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较为接近。许多项目正是从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之中演变而来的,学生的家庭及其生活环境或多或少的与这些乡土资源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乡土资源能够密切体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形象直观性。

乡土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各地区积淀下来的体育乡土资源普遍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成为了群众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其精华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发挥其强身健体的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乡土资源可以活跃初中体育教学课堂。在枯燥沉闷的教学课堂之中融入体育乡土资源,如同一股涓涓细流滋润心田,能够为体育教学带来清新与活力。将乡土资源融入到成长体育教学工作中,打造更为生动形象的体育课堂,使学生充满兴趣,让体育课堂走出枯燥乏味的状态,形成素质化的活力课堂。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掘与利用乡土资源的尝试

笔者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掘乡土资源,较好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师生互动共同发掘体育乡土资源。在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笔者没有唱独角戏,而是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参与发掘工作。笔者让学生带着目标搜集本地区较为活跃的体育运动方式、项目,获取其基本资料和动作要领。学生经过课后的发掘搜集到了秧歌舞、门球、花样球类、花样跳绳、武术等五大类乡土体育资源。笔者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五个课题组,每一个组主攻一项体育运动,对其发展渊源、流行过程、动作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交相应的资料。笔者同步进行相关内容的搜集整理,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充分发掘出可与教学相结合的体育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融入到教学与训练之中。在前期合作发掘的基础上,笔者有选择性地将一些项目融入到体育教学训练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激趣作用。例如在室外课的课前热身运动中,笔者不再坚持动作、队列训练这样的简单模式,而是以秧歌舞这一流传已久的体育运动代替热身运动。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男女生一起翩翩起舞,形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样的舞蹈中,学生既可以舒展身心,达到热身效果,同时也逐步掌握了秧歌舞这一表演形式,学生的兴趣较高。再比如体育教学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项目,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身心疲劳。在这样的背景下,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性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感,调动学习兴趣。笔者在一些项目的训练之后,经常会安排几位学生表演花样篮球,班级有好几位学生在花样篮球方面动作新颖,掌握技巧也好,此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既能够活跃训练氛围,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较好地调节了训练节奏。

课外活动环节体现乡土资源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发挥其强身健体、培养特长等方面的功能。笔者在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发挥保护性训练作用。例如花样跳绳是本地区有特色的传统项目,笔者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训练,成为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校园的一大亮丽风景,这样的课外活动既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可展示的艺术。同样,花样球类的课外兴趣活动中,笔者指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动作的改进提升,增强难度系数,使其更具表演性,也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当前,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正逐步成为各地区的品牌模式。笔者在体育教学中积极与学校品牌教育的打造相结合,借助于乡土资源的发掘利用,先后在学校组建了武术表演队、花样跳绳表演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重大庆祝活动中作为压轴戏节目展示在全校师生面前,获得了充分肯定,还先后代表本校参加市县两级运动会开幕式,成为了运动场上亮丽的风景,这也充分展示了全校师生的风采,这样的成果离不开体育乡土资源的作用。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篮球;单元教学计划;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教研室组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主要议题是对浙江省编写的“必学内容”单元设置合理性的研讨,其中包括内容确定、课时分配、目标与重难点的制定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本次研讨,水平一(一年级上册)展示的是小篮球原地拍球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的4课时内容依次是:第一课时:球性练习,激发兴趣;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学习原地拍球,确定的重点是五指分开,自然弯曲;第三课时:节奏、高度变化下的拍球;第四课时,拓展,花样拍球。在研讨中,以下问题成为本单元的疑难之处:①本单元的内容该怎样定位?该单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②拍球与运球区别在哪里?③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究竟是什么?④设计的练习手段是否符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甚至会不会对动作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四所小学进行跟踪研究,就水平一小学篮球原地拍球单元,提出有效的单元教学计划,通过分析单元计划和教材,科学把握了拍球教学的作用,为小学阶段其他学段的篮球教学提供了借鉴,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分析

单元教学是在集中的时期内,对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单元教学的核心是技术传授。单元计划里有个框架问题,其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但它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比教学目标更深层。还有就是它设计的单元计划,是要求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这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已成为了教学的主流。一个好的单元教学计划,不仅使教学安排紧凑合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很好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知识层次;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单元既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又是教学内容的“集合”或“板块”。 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是单元计划的特点。承上――即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启下――即学生需要发展或达到的目标。承上启下,既体现在纵向的单元与单元之间,亦体现在单元内部的课与课之间。也就是说,单元之间、课次之间应体现一定的顺序性和递进性。小学生在其幼儿班的活动教学中已初步接触了篮球并有了相关的游戏活动。经过对两所城市学校(1980人)、两所农村学校(620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城市:94%的学生(一年级)知道篮球运动,73%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农村:38%的学生(一年级)知道篮球运动,22%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从小学体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现行教材)来看,篮球各项技术在小学低、中、高段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一、二年级为5.88%,三、四年级为5.88%,五、六年级为7.8%。拍球是幼儿园的运动项目,学生拥有“拍球”的经验。但农村与城市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原地拍球的内容:拍球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通过手指(前后、左右)拨球、抛接球等熟悉球性、控球,从而培养学生的球感,发展学生的协调、控制能力,起到拍球向运球过渡的作用,为第二学期学习规范运球技术奠定基础。

三、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一直保留着“拍球”这一学习内容。大纲时期的教材体系以各个运动项目的编排为主,教材选择主要来自于对经验的判断和相关体质健康数据的分析。新课程以领域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为设计思路,为我们选择内容与编排教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下面笔者结合运动技能领域和身体健康领域的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运动技能领域在水平一仅提出“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三“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水平四之后提出“发展运动技能”。“动作―动作组合―技术―技能”是运动技能领域所提出的发展目标。拍球则属于球类中的单个动作。

身体健康领域目标提出:“要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侧重发展某些体能。”水平一重点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根据幼儿园教学大纲及早期教育理论的提示,幼儿选择拍球这个内容,其意义在于增加幼儿手肌力、加强手臂的灵活度、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等。小学一年级学习拍球是通过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用手指控球的能力。

拍球属于小肌肉群参与为主的精细化动作,主要涉及桡侧腕屈肌、掌长肌等。由于低龄儿童的神经发育还未成熟,对肌肉活动的支配与调节还在完善中,所以,在课堂上就出现了低年龄段儿童在拍球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手腕、手指控制球,视觉注意范围小,难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拍球的情况。同时,拍球也不是篮球项目中的基本技术,但这个练习可以发展低年龄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力,如本体感知能力、眼手协调能力等。笔者认为:一年级上册安排拍球,既要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与经验,更要考虑为之后学习运球打下良好基础。

四、课堂观察

通过对四所学校的听课观察与省研讨课的情况进行对比,概括如下表。

从下表中课堂观察的对比来看,笔者认为:拍球虽是幼儿园的运动项目,也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篮球运球技术的前奏与过渡,因此将拍球引导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作为重点比较符合运动技术掌握和教学的规律。

五、实践与思考

经过一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一年级上册的原地拍球单元计划,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1)单元定位: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将分为几课时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以本单元为例,第一课时主要设计一些学生接触球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与球建立一种感情。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会手指自然弯曲用手指触球而非手心的拍球方法。第三课时主要让学生在节奏拍球和高低拍球中巩固拍球,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力。第四课时设计一些花样拍球、拍球比赛、拍球展示等拓展性练习,提高学生对拍球的兴趣和能力。单元计划既要解决课时单独解决的问题,又要考虑课时与课时的梯度性和关系。第五课时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达到检测和巩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自信。从教材的结构着手,利用系统的整体原理,编排教材,沟通教材之间的联系,使每一节课不再是点滴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知识链。

(2)重点与难点分析:每一节课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点。着重突出运动技能、锻炼手段、发展体能与身体健康的学习目标,梳理出各课时学生学习篮球的目标。

(3)教学策略:怎样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措施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愉快学习、完成单元定位的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可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既满足了多数学生的求知欲,也为部分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了更高程度的教学。①利用悦耳动听的音乐创设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如:兔子舞、NBA,CBA拉拉队音乐、自编篮球操,起到增加学生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环境的作用。这既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准备活动的效果,为基本部分篮球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增强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环境氛围下,激起学习的兴趣。游戏竞赛的方式更是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篮球游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利用学生的自强心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习惯。③利用恰如其分的教学语言增强篮球学习的趣味性。笔者认为教师应采用新颖的语言或激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新鲜感。例如,一年级学生对球性不够熟悉,在练习原地拍球时,教师应采用语言提示:“拉拉球、眼看前、拍好球”。让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由始至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自然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④利用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增加篮球学习的趣味性。情感总是在情景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如:行进间变方向运球,在途中摆设几个障碍作为标志物,然后教师讲一段小故事,让学生凭借想象在情景中绕过障碍把球运到目的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完成了练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北京市 中小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9-0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国青少年体质整体呈阶段性的下滑,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此,国家高度重视,陆续下发文件改变这种状况,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一 调查目的

进一步深入了解体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思考和为师资培养提供参考。

二 调查对象

两所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学校,即北京市金顶街第二小学和北京市第九中学的体育组老师。

三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四 调查结果及分析

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分别对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就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访谈。

1.北京市金顶街第二小学

据调查问卷显示,此校学生人数约1300人,共有39个班级,全体教师约为120人,其中体育教师的人数为8人。体育教师平均每周需要完成约15~22学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体育游戏等规定教材中的内容。经了解发现,此校的特色优势是花样跳绳。跳绳运动作为我国民俗健身运动项目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频繁地出现于各健身馆,旧版的小学体育“国家五项达标”和新版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都设有跳绳项目,可见跳绳教学在整个小学体育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跳绳设备简单,对于场地的条件要求也不高,跳绳的推广性很强,也易于学校进行开展。个人项目包括单摇跳、双摇跳、编花跳、双人跳以及带人跳;集体项目以大绳跳为主。

笔者针对花样跳绳这一特色进一步深入采访,从而了解到该校通过以花样跳绳进行各种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学生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速度、耐力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花样跳绳”,并将其作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特色项目,来推动和普及学校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经国内外专家研究,跳绳可以增强人的

心肺功能,是最好的减肥运动,并能使人的动作敏捷、稳定身体的重心;花样跳绳还具有表演价值,花样跳绳表演是融入了街舞、跳绳、音乐、杂技、武术、京剧等众多元素在内的表演项目,处于舞蹈与体育竞技之间。花样跳绳不仅是一项简单的个人运动,它还讲究团队合作,需要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默契协作。

跳绳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师生在体育活动中加深彼此的了解。不仅能培养师生强健的体魄、勇敢顽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协同配合、和睦相处的精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互尊重与交往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乐趣。

2.北京市第九中学

据调查问卷显示,此校学生人数约2000人,共有40个班级,体育教师的人数为6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田径、足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体操、游泳等运动项目。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师接受过课改培训的次数为两次以上。经过详细的询问和调查,得知较之以前该校更加重视体育课以及学生体质状况的关注程度。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每天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能达到至少两小时以上,家长对于孩子的身体状况以及体育运动情况也很重视。

由于高中还涉及到高考体育会考,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逐步将考试内容分为必修内容考试项目(田径:全市统一考试内容),必选内容考试项目(体操:学生自选考试内容)和选修内容考试项目(选修运动项目:区县随机抽签确定考试内容)。

针对体育会考,我采访的教师觉得体育会考的实施是利大于弊的。他们认为,体育会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的体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机遇但也是挑战。在学校领导、家长等只注重升学考试科目的今天,学校若不依靠升学考试这样的强制手段,很难引起他们的重视。体育成了考试科目以后,不难想象,体育课上偷懒的少了,课余体育活动也会变得热火朝天。有很多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在压力下也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运动。没有升学考试的强制性,光说运动重要,很难说服孩子。多年来,被一些人认为的体育教学可有可无、体育课可上可不上的思想;平均分、及格率,这些过去只在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学科常用的词,如今也频繁地出现在体育老师和学生的口语中。体育考试已深入人心,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积极的,我们应当借此机会,抓好体育教学的改革,推动这项工作不断深入地发展。

篮球花样动作教学范文第5篇

一、改变教师“脑中有形,手中无策”的懵懂状态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新理念的冲击下,也在课堂中融入新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施中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牵绊了教师的步伐,加上一些其他的客观原因,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还是按照旧的灌输式进行教学。比如,在教授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时,教师讲解示范后便让学生自己练习,学生觉得是老师放手让他们自由练习,教师没有去设定目标,没有采取激励措施,最终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行进间传接球便成了“处处走步”的违例传球。本身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没有采取有效方式和手段来监控,导致一节课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学生对篮球行进间传球技术没有掌握。作为体育教师,在当前形势下,要提高综合素质和革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绝对不能将体育自主学习局限于纸上谈兵,这样很难有实质上的进展。或者有的体育教师认为篮球课也就是让学生打打篮球,投投篮,学生自己随便练习就行。体育自主学习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如果想开展好体育自主学习,尤其是在篮球课上,那么,体育教师的评价方式也要与之相匹配,比如,在学习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时,教师要变换不同的评价方式,在进行教学比赛时,若是进攻时应用了行进间传接,则相当于投中一次,则加两分等等。在篮球课上的自主学习时,教师不要正中学生下怀,“给学生一个球,教师靠边站”,不要把自主学习变成了“天高任鸟飞”的现象。在进行篮球体育自主学习时,由于受项目的特点影响,学生喜欢自由打篮球比赛,学生分散在多个篮球场,教师一眼望去看不到自己的学生,无法监控到学生的练习过程,监控措施也不周全,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低下,学生的心难以收回,每个班都有几个体育骨干或者体育小组长,教师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分成小组,体育骨干是小组长,同时要监控本组的练习情况。

二、改变学生“眼中有鱼,脑中无渔”的迷茫状态

当下的学生有着聪明的脑袋,可以说懂得很多,对电子产品的接触较多,对体育的认识较为广泛,但是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却不够高,也是受高考制度的限制,很多学生喜欢没有体育教师的体育课,觉得体育课上就是该放松,自认为会摆几个篮球动作,便以为自己就是“灌篮高手”了,所以教师和家庭要改变学生这种“眼中有鱼,脑中无渔”的状态。

首先,学生要增加对体育课的认知度。如果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存在严重问题,教师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在开展篮球体育自主学习时教师很被动,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目的,把学习体育的重要性强调出来,不只是让学生自己打比赛或者自己投投篮,而应明白任何球技魅力的背后都是要有基本技术的练习才行,不要好高骛远。

其次,学生要提高在自主学习时的自我监控力。因为年龄因素,学生基本上是未成年,由于自我控制力不强,所以不能按照目标去完成内容,尤其是在篮球课上,学生看到篮球就兴奋,看到篮筐就有想灌篮的冲动,从而忘记了这是在体育课堂上,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需要体育教师的引导及加大监控力度。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尽量能做到“心中有杆秤”的最佳境界。

三、篮球教学体育自主学习中的改进策略

首先,穿插新技术,适当改变竞赛规则。教师在上篮球课时,可以穿插新技术,适当改变竞赛规则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时课堂上会有种现象,就是学生不喜欢练习基本技术,而是喜欢激烈的篮球比赛。一般情况下,教师基本上是“逼”着或者是“连哄带骗”去让他们练习基本技术,教师应改变花样,如在学习行进间上篮时,如果一节课反复地让学生练习一个动作,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穿插新的技术,或者告诉他们在进攻时采用行进间上篮命中则是算三分,没有命中就算一分。

其次,发挥主体性,相互督促加平时分。新课标中的亮点之一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讲解分析动作、示范动作、学生练习,体现的是以知识接受为目标,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学生的思维受到长期压抑而得不到开发,所以体育教师应积极探求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尽快领会技术动作,而且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练习篮球技术时,教师给小组长一定的权利,当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每个组选出一名学生当督察员,互相监督,认真公平,发挥主体性,以加平时分为手段,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再次,改进教学方法,换位思考。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法宝,要看一节课教师花了多少心思,看看教师用的教学方法就知道了,但是教学方法又不是死记硬套的,是一种灵活的展现。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锻炼创造合适的条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换位成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换位成教师的角色,增加学生和教师的感情,同时学生能体会到如果在自主学习时,没有目标的练习就是散沙的状态,没有任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