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校园管理

信息化校园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化校园管理

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第1篇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国内高校,随着校园档案数据增加、保管条件差、查找利用率低、管理人员管理概念的缺乏等问题频繁出现,我们逐渐意识到实现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工具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档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和对学校、学生、社会的作用,真正的共享资源。校园档案信息化是以学校的档案资源建设为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充分发掘和利用档案资源,以实现校园档案的信息化。

当前,我国各学校的管理者和师生对于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形成校园档案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大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整理和保管,甚至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漠不关心,也不给予经费支持,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管理的效应。笔者认为,在进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最基础设备就是硬件基础设施和档案信息网络。而一些学校缺乏功能强大的硬件设施和档案存储设备,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对校园档案信息处理的需求,也严重阻碍了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目前,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推行,对高职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全过程,采用计算技术处理和保存教学档案信息,利用网络技术为教学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而且为学校教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凭证,还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识之一。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其一,计算机可以促进设备管理的全面化,加强网络的覆盖率,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这也就为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通过计算机建立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档案进行自动编目和检索、档案业务工作上的管理、档案自动全文存储与检索、档案自动标引、计算机辅助立卷以及文档一体化管理等。这就要求在校园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完善,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程度,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果与质量。

其二,在构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权责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从根本上保障网络及数据的安全运行。同时,还应该对现阶段档案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来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创新档案管理制度。校园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的要求与规范制定适应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对电子档案工作环节和步骤进行细化;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尤其是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方面应该予以重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此外,还要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标准规范化是完善校园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它也是衡量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反之,学校就难以建立有效的档案数据库信息资源。如果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约束与管理,就容易导致档案管理的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与效果,档案信息网络就无法正常与稳定地运行,资源共享也就难以实现。

其三,应该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建设,完善管理队伍的复合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自动登记、辅助立卷、归档、著录、检索、信息网络传递和安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电子文件的特征和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而且要对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进行不断提高,以此来进行规范的操作与系统的管理。同时,还应该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防范能力进行不断提高,以此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信息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强化自我学习意识,不断更新相关专业知识与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相关建议

加强校园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同时,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加强学校局域网的建设,使档案网络和学校的办公档案实现资源共享。在档案管理的网络系统中,引入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各个基层的部门将本部门的归档文件按照相关要求自行录入档案管理的网络系统,既分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又能够使各部门的档案及时、完整地进入档案数据库,提高资源共享的速度。另外,管理人员将档案目录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转化为机检数据,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各部门的电子档案进行监督和指导,使其电子档案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应该注重对档案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监督和管理。在学校的网络主页上,检录档案管理系统的网站,为师生提供档案的检索和下载功能,实现电子信息对档案管理的全面覆盖,方便师生对档案的使用,完善校园档案管理系统。

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的投入不足,严重地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见效慢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缓解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档案管理部门的经费一般都是由学校的财务部门提供,其自身不能创造资金。所以,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争取学校管理者和财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扩大筹资的途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和安全体制建设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规范,保证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计算机数据库的监管,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止泄密等事件的发生。一些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严禁在网上,一些已经在网上公开的信息,也必须要求使用者通过身份认证、采用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使档案信息系统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转。

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结构和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集中处理校内各个基层部门的档案信息。要以分管校长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一个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进行新旧数据的处理时,要尽量采用新的方式先处理新的档案数据,把旧的档案放在新档案后面处理。在进行馆藏档案的处理时,也要注意先处理重点档案。基于对档案的分析,重要价值的档案应优先进行数字化处理;为避免不必要的工作,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档案可以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另外,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提高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改善人才的结构,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对骨干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整个管理部门的学习氛围,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定期指导和检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发展。

结束语

笔者认为,高职学院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档案信息为主体,结合具体的问题,加强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从而实现校园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普及,真正对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志敏.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档案,2003(5)

[2]王晓敏.浅谈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

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第2篇

在高校建设中,科研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现今高校科研任务数量增加、成果多样化发展的情况下,也对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则能够在对高校科研管理水平进行提升的同时更好地推进高校发展建设。在本文中,将就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校园网;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引言

目前,高校的科研水平、年科研经费量、科研人员能力以及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等已成为反应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若高校仍然依靠传统office操作方式对科研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实际查询、数据处理效率、归纳统计等各方面也将远远落后于科研事业发展速度,为此很多高校都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承担着对高校科研方向、任务提出指导性建议等责任,对制定高校科研规划、组织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评价和科研交流等方面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为了使科研工作始终领跑在时代前沿,基于校园网络结构建立起一套高校自用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以校园网为载体,结合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在现有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融入信息化发展理念,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率,适应时展要求。

1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职能和意义

1.1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

1.1.1项目申报、评审管理

根据系统报表功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对申报项目进行添加,并对项目的申报部分提出修改建议。在系统评审功能中,可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对具体评审的形式以及流程进行定制,在将项目信息输入后,再对所需要的检验进行输入,以此为基础将项目公告以及项目负责人信息提交后在网络上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能够根据项目计划、项目状态以及完成时间等由系统以自动生成的方式对需要结束的项目进行提示,并完成相关通知的发送,由负责人在对项目最后信息提交后进行在线审查。而对于已经到期的项目,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相关链接便捷地以邮件、短信或公文等方式在提醒后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1.1.2科研经费管理

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在实际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的项目。在科研管理系统中,应能够从年度预算、项目预算以及支出管理这几方面对分割单生成,在对不同项目资金管理进行加强的同时保障高校科研经费的正常运转。而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也可以在充分联系高校实际的基础上对其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及调查,在对具有良好可行性、能够对二次开发设计方案进行提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高校科研管理需求。

1.1.3科研数据共享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要求,高校每一年都需要将其所获得科研成果以及科研项目进行统计上报。在年度统计方面,有社科和科技这两种类别,并需要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需求进行上报。而在设计科研管理系统时,则可以使系统能够直接同上级系统进行连接,以此使统计人员能够更为便利地进入到系统管理当中。同时,科研管理系统也应能够随着教育部门指定系统的升级而及时更新,在对信息孤岛问题进行积极解决的同时对资源共享目标进行实现。同时,通过科研管理系统也应建立起具有动态特征的数据库共享基地以及科研管理平台,以此为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员以及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全面、准确且及时的科研资源,更有效地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高质服务。

1.1.4科研成果统计

目前,高校在科研工作开展中对业绩具有很高的重视,对此,就需要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的管理以及整合,通过相关信息传递、反馈系统的积极建立在对科研管理标准化进行实现的同时,最大程度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共享,以此为科研以及教学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服务。成果方面,主要包括有、成果鉴定、科研课题以及研究专利等。同时,科研管理系统也应具有对所获得成果如论文、著作以及课题等进行管理以及查询的模块,并能够在项目组成员中对工作量任务进行分配。

1.1.5数据统计分析

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当中,经常因工作需求,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结论的获得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而在科研管理系统中,也应提供数据模拟分析模块,即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条件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报告分析图进行处理,如线形图、柱状图、3D图以及饼状图等。在数据输入阶段,管理人员则可以在将查询信息进行建立的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获得、并将相关内容、数据在导出后进行项目、人员、成果以及资金等不同类别统计。而在此过程中通过适当条件的设置,则能够对图形分析以及统计数据图进行生成,通过直观、准确分析结果的获得更好地满足领导分析以及决策需求。此外,科研管理系统也应具有智能查询功能,能够在对不同科研业务信息进行查询的同时对查询结果进行导出与存档。

1.2建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高校的不断建设,在高校服务以及科研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形成了自身的科研方式,在对自身学术氛围营造的同时不断优化科学工作、强化科技管理体制,并大力开展团队以及平台建设,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同时,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需要高校能够具有完善、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本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在更为准确、及时对本校科研成果进行查询、反馈的同时对高校科研管理过程进行管理,以此获得科研信息的规范化管理。目前,高校的科研水平、年科研经费量、科研人员能力以及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已成为反应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若高校仍然依靠传统office操作方式对科研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实际查询、数据处理效率、归纳统计等各方面也将远远落后于科研事业发展速度,且不能满足现今高校的发展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对该问题引起了重视,建立起一个基于校园网的科研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我国很多高校工作开展的当务之急。

2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对不同范围以及层次的校园网进行了建设。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的信息,目前,美国已经有很多大学加入到研究协会当中,即以网络为途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合作。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学者托夫勒就曾提到过,美国已经是标准的信息化社会。而在21世纪的今天,更是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信息建设作为本国的一项重点建设内容开展,并使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发挥作用。

2.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科研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功能实现效果以及构建形式方面都将对高校信息化程度产生影响。如何通过发达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最大程度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以及规范化,可以说是现今很多高校研究人员共同研究的一项课题。同时,目前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时还没有对信息系统进行应用,依然以人工的方式进行,这样,科研管理人员则很难以高效、及时的方式对行业最新科研动态进行掌握,并以此使本校的科研工作产生更大的负担。不仅在信息方面难以保证及时,且在很多科研工作如课题申请、经费以及信息动态等方面都需要以人工方式进行反复处理,很可能因此产生错误问题。由此,积极建设高校内部科研管理系统,则成为了现今我国高校必须引起重视的一项工作。

3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3.1信息化建设要求

校园网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基于校园网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艰巨、且长期的技术实现过程。对于高校来说,其在科研工作开展中需要充分联系实际需求进行更新、优化,而系统也需要根据此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造、升级,通过对先进经验的积极学习、借鉴,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改进,在对其中模块功能逐步细化的同时不断提升系统的功能性以及易用性。在实际对系统进行设计时,系统设计人员需要同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科研项目负责人、财务处相关人员积极沟通,充分了解到目标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目标以及功能需求,在充分按照科研目标以及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管理系统设计。同时,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联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在日常的操作中更好地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升级反馈建议,努力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和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3.2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架构

3.3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流程(以横向课题为例)(图2)

3.4应用优势

基于校园网建设高校自用科研管理系统,是我国科研形势的重要要求,也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积极体现。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具有以下方面优势:第一,基于校园网建设高校自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其极具我国特色的科研管理模式将有效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效率,在将先进计算机技术同优秀管理方式良好结合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对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进行改善,在对高校原有科研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积极改善的同时有效提升高校竞争力;第二,在信息系统中,应能够对纵向以及横向的数据关联操作进行实现,在较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人为错误,以此使计算机操作能够更好的对高校科研业务操作需求进行满足;第三,在现今繁琐的科研工作中,操作人员经常需要完成工作量较大的批量录入工作。而在信息化系统中,其则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录入的结案,并在其中具有内容自动拷贝、输入项目切换以及输入法自动切换等功能,将有效提升科研数据的录入速度;第四,在高校实际运行中,其很多部门都将较为频繁地对科研数据进行查询。在信息化系统中,其则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更为简便、利于查询的功能,能够通过多个条件较差查询方式的应用更为准确地获得所需数据,进而使数据查询效率得到大大提升;第五,在某种程度上,科研统计报表是高校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需求,而在信息化系统中,在不同模块中都对实际业务流程处理需求对统计报表进行了设计,以此为高校不同部门提供更为准确、明了的统计信息。

4应用成果

某高校科研处自建校起一直使用的是自2003年自行开发使用的科研管理系统。2013年,因科研管理发展的需要,曾购置过一套成型的科研管理系统,但由于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没能切合该高校实际工作环境和需要,导致该购置系统完全不使能用,致使该高校只能弃置购买的新系统,而继续使用2003年自行开发的老系统。为了提高科研管理效率,该高校基于校园网络体系,在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信息化管理思维,切实满足了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经实践验证,改进后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发挥出信息化应用优势(详见表1),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管理效率。

5结束语

科研管理是现今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校园网的高校自用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系统设计中能够把握重点、联系高校实际,以系统的科学设计更好地满足高校科研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史文君.云南大学文科科研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345-349.

[2]李海生,李春青.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7):6269-6270.

[3]陈晓璘.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有色金属加工,2014(02):105-108.

[4]翟成景,盛振武,王洪义.山东协和学院科研管理系统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1):77-79.

[5]张永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4):66-68.

[6]冯筠.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2):99-101.

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第3篇

1 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1.1 简述数字化校园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校园数字化建设在逐步加深,网络信息技术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按成校园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工作,并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服务等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加速校园信息的传递、拓宽教学空间、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大幅度的推进校园建设的进步,改善传统校园运行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校园教育水平和管理质量。

1.2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够推动校园的发展和进步,改善校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增强校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和科研建设缺少认识,校园中没有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师的科研素质也有待提升。在管理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落后于时代,工作过于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实现管理目标,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落后,无法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但由于对科研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大部分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并不大,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与时展脱轨,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2 数字化校园的高?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2.1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诸多行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了行业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包含了多项专业,科研项目涉及了多个领域,所以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校园在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科研工作之中,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随之提高。不过,随着发展和建设,人们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只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科研管理工作更进一步。

除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之外,信息技术也要不断的更新和进步。现如今,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仍旧只掌握着传统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办公软件来实现,这些工作软件和工作模式已经脱离了时展的脚步,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浪费。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作内容和管理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技术逐渐出现弊端,进而导致管理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从效率角度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对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从规范角度看,信息技术能够更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快捷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2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所谓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将数字化作为校园发展的核心,实现环境、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数字化,并且建立一个用于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训练、科研的三位一体,进而促进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拥有独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体系仍旧存在漏洞,无法满足学校每一个部门的要求。如,人事部门负责报表的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该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校园中各个教职员工的信息,但是科研处也需要通过人事处了解校园职工的信息,并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获取。然而,数据库之中的信息可能存在错漏或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导致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可见,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需要升级和改进,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整理和共享,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设一个多功能的服务平台,能够为管理、决策等工作提供信息和服务。科研管理系统不仅仅要满足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还要满足科研活动的宏观要求。工作人员、教师职工都能够通过科研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查询、业务的申报,通过网络技术来完成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其次,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平台,统一业务项目,实现门户一体化。其中包括人员管理、经费申请、论文收录、科研考核、项目跟踪、总结统计等多个方面。通常,科研工作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复杂且繁多。所以科研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满足各项功能需求,还要注意细节的建设和划分,如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系统要对校园的各项科研信息进行接入,从而确保两个系统合理对接。在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信息化将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校园建设的数字化,科研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

引言

高职教育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资源,提高实训室开放程度极其重要[1]。传统的实训室管理办法只能部分开放或者不开放实训室,造成实训室利用率低下,学生能力无法全面提高。近些年随着计算机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利用信息系统对实训室进行管理,很大程度提高了实训室的开放程度和使用效率[2]。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3],校园信息化需要把包括教学、实训室管理、财务等所有资源进行融合,而现有的大部分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信息分享和管理方面相对独立,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学院信息系统进行顶层规划,设计了校园信息化下的高职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

1 校园信息系统顶层设计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信息系统趋向于大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统一,子系统模块形成紧密联系且协调一致的整体[4],因此为校园信息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如图1所示,系统把教学管理功能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和行政支撑模块集成,包括教学教务、科研管理、图书馆资源、实验实训室资源、办公和财务等信息实现统一管理和运行。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则属于整个校园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承担着开放实训室资源预约和管理等功能。

图1 校园信息系统结构图

2 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应具有实训室场地管理功能、实训室资源查询功能、实训室预约功能、实训室使用统计功能以及实训项目检验测评等功能,实现实训室在开放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管理,并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到教师指导,保证实训设备的良好运行,提高实训室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图2所示,对校园信息化下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把该管理系统分解为用户管理子模块、实训室管理子模块、预约管理子模块、实训项目管理子模块、测评子模块和统计信息管理子模块。

3 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人设计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采用.NET框架,整个系统架构使用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表示层的三层结构,完全面向对象的B/S模式。

使用.NET框架平台,对快速且方便的部署成为三层架构。基于技术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能够在网页中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方法,也可以指定处理后台代码文件,还可以使用例如VB、C#、JAVA作为后台代码语言[5]。在.NET框架中利于实现各种组件的装配,在后台代码中通过命名控件方便定义和使用相关组件。其中,显示层置于页面中,利用组件实现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控制,以此实现了管理系统的三层架构。

3.1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1)系统软件软件要求:Windows 2003 Server、IIS 6.0、.NET Framework 2.0;(2)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SQL Server 2000;(3)硬件要求:Pentium III 450以上、1G RAM、硬盘160G、1000M网卡。

3.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开放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优良的数据库结构设计能使得数据冗余少、操作处理过程简单,并具有信息查找快速和方便、系统开销低等特点。

文章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先进行系统功能及需求分析,从需求分析中得到的业务数据流,再科学使用算法进行高度抽象化,生成的系统实体进行E-R图构造,随后将E-R图转换成为特定DBMS支持下的关系模式,然后对得到的关系数据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最后确定数据的物理存储。

3.3 系统子模块设计

文章设计的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主要有三部分子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学生系统模块和教师系统模块。根据原先对系统各子模块的功能分析,需确定具体实现子模块定义的各种功能,进行程序设计和编码,实现功能描述到具体程序语言的转换。设计思路如下:

(1)根据功能需求分析所描述的数据、逻辑关系、性能和功能,确定处理流程;

(2)总体结构设计,模块外部设计;

(3)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4)进行系统各子模块的程序描述,包括功能、算法、程序逻辑和接口等方面。

在文章设计的各系统子模块中,特别需要关注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库信息与校园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实时同步更新;

(2)各子系统界面与校园信息系统整体界面归类融合;

(3)实现各子系统的业务逻辑与校园信息系统相关业务统一;

(4)实现教师、学生和实训室管理员的业务逻辑有效对接;

(5)有效自动判断信息正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 系统测试

本系统针对校园信息化下的开放实训室管理而设计,经过网络组建以及软件测试,实现了开放实训室信息查询、耗材与设备管理、预约实验实训和测试测评等功能,由于各子系统模块较多,测试方法和过程较为类似,以“实验实训预约子系统”模块测试为例,通过如表1看出,系统的设计达到预期要求。

5 结束语

文章设计的高职院校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与整个校园的信息系统进行了有效融合,分享数据信息,统一业务管理,能够方便进行实训室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让师生自主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和建设,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提升实训室管理水平,丰富学生的课余实践活动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测试和验证,该开放实训室管理系统在高校信息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施瑞,于晓勇,柳英,李丽洁.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64-166.

[2]王雁飞,王秀义.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2-15,18.

[3]伍燕青.基于云计算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91-296.

[4]李建新,柯钢,祝衍军,郑惠君.基于Web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31):72-76.

信息化校园管理范文第5篇

信息化的趋势

在“大智移云”的时代下,提升总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全局要求,更是总务管理实现高效、科学,提升总务服务学校管理水平,实现“三管”(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齐下的局部要求和自身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西部学校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以及西部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西部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相对中东部地区来说,仍然不同程度的面临着办学条件差、人员少、资金不足以及管理理念滞后、信息化程度低、设备落后、物资流动低效等实际情况。但这些不能成为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总务管理低效的理由。

众所周知,总务管理是确保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总务管理如果出现断链,影响的是整个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实际条件下,做好学校的总务工作是广大学校总务工作者共同的命题。如此,西部地区中小学总务工作的信息化更是大势所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与全国中小学信息化管理的同步水平看齐,不能让西部地区永远背负着“信息化滞后”的烙印;其二,结合西部地区的校园管理实际,通过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和水平,提高总务管理的效率,以弥补人员少、资金不足等地域性短板;其三,通过总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从观念上改变对总务管理的重视。

信息化的作用

实现中小学总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一方面是总务工作的主观需求,另一方面是总务工作所面临的大环境客观需求。这都对新形势下的总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具体的总务工作面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总务工作就是采购、保管、发放和供应;学校管理中,重要的是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而总务工作只要确保正常运转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持有这种理解观点的人,是对总务工作表层化的认知;如果是停留在表层化认知,自然认为总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没有多大必要。

其实,任何一所学校,不论规模大小,不论所处地域远近,不论级别高低,一般都会设有教务处、校长办、总务处等。这就体现出了总务工作的重要性。总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信息化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更好理解信息化在总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前提。

结合多年来从事中小学总务工作的经验,笔者提出信息化建设在总务工作中的作用,以供广大西部偏远地区的总务同业者参考:一是从总务工作实践来看,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使得总务库房管理更加高效,通过数据化的库房管理让过期食品远离学生食堂;二是通过信息化管理,可用最少的总务工作人力资源投入实现最大化的总务管理效益;三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加上网络化,并通过数据平台形式呈现,让学校领导和家长委员会及社会监督机构,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终端和移动PC等了解学校总务支出和收入情况,实现公开化管理;四是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整合就近学校的资源,实现互通互联;五是通过信息化的数据化平台,让采购成本越来越低。

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中小学总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诚然是好事,可是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并非一个理念、一项规定、一个通知就能实现的,需要实地搭建网络、实地采集录入数据、实地管理和规划库房以及为物资扫码建档等,这些在前期也是需要大量工作的。那么,总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实现的途径是什么呢?如何才能更符合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西部地区的实际呢?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西部地区学校总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能粗放式地复制中东部地区的经验,而应是结合西部地区的特殊条件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构建总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构架。

建立基础数据库 依托本校现有数字化校园平台,先建立校内总务信息化体系,构建总务信息化框架,比如库房管理信息化范畴的进、出数据库,采用扫码技术,实现进出明细化、实时化。如此,可以初步建立总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平台。此外,有条件的中小学可实现自建平台,然后链接到教育主管部门网站甚至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上。

培养信息化人员 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化的人员来管理,这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鉴于西部地区师资力量普遍缺乏,建议由懂信息化技术的教师兼任,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则可由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