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会计与审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工作是一个企业及单位的核心工作,高质量地财务工作可为企业提供具有发展前景地项目计划,且还能及时有效的躲开市场上地不良影响,进一步提升企业地经济效益。会计及审计都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及审计都是为了以服务企业经济为目的,从根本上促使企业经济活动地顺利开展。财务会计和审计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可却因为自身存在地差异,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一定地冲突。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处理好财务会计工作与审计之间地关系,便就成为财务管理工作地关键。本文主要对财务会计与审计之间的联系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一、会计与审计的概念
(一)会计活动
会计活动主要是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及资金流动状况,对企业的内部财务进行定期的汇总及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经过企业地资本投入与产生的效益来确定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会计活动的不断完善,现阶段的会计活动要从单一地核算经济数据基础上,学会依据市场动态以及社会需求为企业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地经济发展方针。且及时根据核算数据,对没有收益的项目进行叫停。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审计活动
财务中的审计主要是负责检查会计活动的数据,避免现象的出现,确保会计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可在企业发展模式不断转变的同时,审计活动地性质及范围也在逐渐转变,其工作范畴也更广了。审计活动应在原有地基础上,对企业地经营状况及企业项目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并且审计活动还能细化企业内部及企业外部地审计活动。
二、财务会计和审计之间的联系
(一)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联系
财务管理主要是由财务会计和审计共同组成的,除了在内容中存在一定地联系,且在目标上也存在着较多的联系。
(1)对企业地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管控,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与审计地主要工作内容。在财务会计产生经济业务后,可对企业的经验目标和运行轨迹进行二次监督,在财务的认定根本内容上,进行再次认定。
(2)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不断完善是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的共同目标。
(3)企业的内部环境除了与财务会计的工作范围相关,还与审计工作有着密切地联系。财务会计在对内部进行一定控制地同时,审计则对企业地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地检测,能够从基础上提升审计地工作效率,进而确保审计活动地有效开展。
(二)财务会计与审计地区别
(1)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主要是和企业有直接经济关系的投资人,以债权人的形式向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财务状况,在经过财务会计程序以后,对企业已完成的资金运作情况进行全面地核算监督,从而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审计则是具有一定地位是审计机关,在接收委托之后,依法对其进行客观地、公正的审查与评价。从原则上保证审计单位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收支情况等。
(2)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处理企业财务与理财地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下,现代企业地财务与审计的重点在于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鉴定,确保企业的有效性、真实性。并且从资金、内部的控制、认识资源等各方面对企业中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及评价。
(3)财务会计具体是属于较低层次的监督控制,监督则是日常的主要工作,可是具体的实施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审计监督则是属于高层次地经济监督,其工作内容除了会计资料以外,还包括与财务有关联的活动,且具有一定独立性。
三、合理应对会计活动与审计活动之间的关联的有效性措施
(一)提升工作责任
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要保持高度地职业敏感及一定的敬业精神,以监控数据为依据,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不可在工作中加入个人主观判断。例如:不可因为某些经济活动是企业高层主管负责的,就对其放松警惕。经事实证明,在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与管理层工作人员存在着相互勾结,做假账地现象。因此,越是管理层组织进行审计的内容,更要严格进行审计。对于所出现的问题,应追究其责任到底。
(二)内部控制的加强
审计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的抽样审计,应合理确定审计程序地标准和范围,促使审计工作得更有效率。其重点在于有效的评价内部控制。在内部实施有效的控制,能够大大减少舞弊现象。
(三)加强外部审计
1、完善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自律制度
现阶段不少企业中的外部审计单位因为工作的年限较长,不免会存在着权钱交易,为有效地避免该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国家地审计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外部审计单位与企业合作地最高年限,在达到最高年限时,企业就需要重新寻找外部审计单位。此做法能够促使事务所之间相互监督,形成同行互查的机制,可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促使事务所之间的公平竞争。
2、推行会计事务所强强联合及兼并
在会计事务所中行使联合及兼并主要是指将几家独立地法人资格的事务所,结束之前原有的资源,加入综合实力更强地事务所,或者是几家全部终止,重新设立一家新的事务所。联合和兼并地方式能够使事务所是人员、客户、资产方面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规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与审计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冲突,但两者间还是具有一定地关联性。因此,必须从原则上加强会计与审计工作的配合,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以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好地服务,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地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延勇.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1)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审计;问题;对策
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两项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运转,能够保障企业日常活动资金的安全。财务和审计工作的目的都是以企业发展进步的前提,为企业的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因此,对于任何公司,在其经营过程中,财务和审计都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环境激烈在不断的提高下,审计对于财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处理好审计工作能够保证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分析财务会计和审计企业之间的联系,明确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一、财务会计与审计审计内容概述
(1)财务会计概述
会计师对经济数据进行梳理整合的分析,并取得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和经济管理的方式,其基本的计量单位是货币。而财务会计属于会计的一种类型,主要面向财务管理,属于财务管理工具的范畴,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准则,规章制度作为约束的条件,使用多种方式方法,将企业或者具体单位的经济往来和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的整理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结果,通过财务信息服务企业单位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运营作为发展目标,财务会计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清晰有效的决策信息,构建更为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运营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审计的概述
审计上层建筑范围,也是国家的治理手段,具有监督和检查的执行效力,对社会各个阶层阶层利益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控。同时,这其中也覆盖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调解的价值。找出企业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解决。审计工作重点在于审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据审计结果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判断和掌握。同时审计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二着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审计内容、审计的目的、审计的重点不同,根据区别在于审计执行者不同。
(3)财务审计活动分析
在传统审计中,财务审计工作的关注在于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使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得到足够的审计证据。审计的需求得一般性和审计证据获得过程的困难性的特点,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以财务报告结果的审计作为审计的内容。审计过程中,需要获取众多的信息和资料由于来补充财务结果,审计通常通常通过本身的专业素养及审计专业知识来审核出现的非正常数据,进行初步的判断,追溯财务的结果,分析是否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模式不断的涌出,以数据驱动为主的跨界模式,平台式的商业模式等,这些都足以数据为关联。同时云计算的数据使用,可以帮助审计的主题将下一个海量的数据信息有效的转为可信的审计证据,对于云审计的出现,以打破传统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屏障,审计人员数据越来越丰富,新时期,审计的需求也发生各种变化,这样也是对审计转型提出高质量的转型,在云审计环境下,审计的类型专为管理审计,这种审计以过程为导向,。管理审计是审计人员对所审计的单位财务进行全过程的进行审查、分析。管理审计是一种监督评价的活动。
二、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财务会计与审计之间的内容分析
审计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复杂多变,因此,对于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业务素养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审计人员面临着着多元化审计的情况下,需要综合方面考虑的都比较多,同时对于被审计方,也就是利益的相关者的利益性也是需要相关统筹考虑的,只要这样,才能收集整理数据的时候具有针对性,从而使得审计信息信息的充足性。
(2)财务会计和审计之间的业务关联分析
财务会计原则是统一的管理,对于经济活动过程中进行管理,同时对经济活动进行约束和管理,对于企业经济利益等方面实现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经济活动是否符合财务规范。审计工作是一项独立客观性原则,主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结果进行合法性的进行和判断,属于事后的监督管理方式,财务会计工作与审计监督内容工作的一个基础部分,实际上,实际审计监督和财务会计监督再监督作用。二者都是起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信息时代对财务审计人员的要求
首先,完善与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企业利用信息化开展审计流程能促进财务审计改革,国内大数据、智能化正处在探索期间,大多数审计部门并不了大数据、解智能化的关键性,未认识到该技术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及效果,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制约了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再加上大数据、智能化在国内兴起不久,审计部门未全面掌握如Hadoop、Spark以及Storm等,甚至都未听过,更不用谈将大数据用于财务审计方面。因此企业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进行对财务审计的分析、善于进行财务管理、熟悉财务战略的符合创新性审计人才更加受企业的欢迎。同时具有较强的信息管理分析能力。作为信息时代下的审计人才,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的技能外,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在互联网大数据中进行对审计信息的筛选、分析、预测。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新时期提升国企财务审计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1)提高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认识
财务审计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变得复杂多变,因此,财务审计工作中,财务审计人员具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对企业财务审计的内容和相关概念拥有良好的认知。在集团审计工作中,首先要对集团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利润进行审计分析,尤其是对集团的资产和负债等内容进行审计。审计工作人员必须统一立场,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确保审计工作具备相应的实效性和合规性,能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只有这样,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具有针对性,对于企业的审计信息的获得保证充足性,审计人员能够以更加多样化的审计手段参与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
(2)建立健全财务审计监督
为确保财务审计管理活动顺利执行,企业要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审计的服务越来越以人为本,在这种情况下,完善数据化的财务审计体系,确定财务审计业务标准流程等,并明确职责制,让财务审计人员者全面掌握自己的业务职责。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完成审计工作,确定怎样采用互联网系统控制财务审计业务,进而提前预防财务审计风险,强化监督管理,减少责任人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等情况;同时,在企业承担的工作人员,也应当以审计监察的方式监督财务工作,以真实有效的证据为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服务。
(3)建立明确的具体财务会计审计流程
为迎合时代进步、升级财务部审计业务,审计人员要求具有综合性,要以多元化复合型来培养为目标,能够分析复杂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审计人员能够对审计的证据的收集等方面,能够不断的开展以云计算为基础大数据应用活动,加强审计人员对数据分析挖掘的綜合能力。同时,审计人员不断的对企业优化和完善,将大数据背景下云审计作为审计的发展模式,高效有序的建立审计的团队,保证财务审计业务效率。
一、会计审计工作略谈
1.存在的问题
(1)没有起到明确的监督作用
虽然我国的会计制度也经过了长时间的改革与磨合,但在实际的运行与应用过程中还没脱离传统会计审计的模式,面对日趋复杂的会计形式,难以起到真正的监督、检查的作用,而且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式千变万化,如果没有明确的监督制度及体系,很难使审计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2)没有相对的独立性
虽然会计审计工作是对财务会计核算的一种审核与监督,但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所担任监督工作的负责人仍然是一些财务管理者,没有起到实际性的监督作用,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往往使会计审计工作流于一种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3)缺乏信息化的技术手段
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没有在会计审计工作中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审计工作者所采用的审计模式还是陈旧的手工模式,工作量大、程序繁琐,这就造成审计工作开展缓慢,不能及时的给予企业战略性决策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不能充分发挥出审计工作的作用。
2.解决的对策
要想提高审计效率,起到对财务工作真正的监督作用,就必须对当下的审计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要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1)改善审计模式
审计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精密、准确的会计核算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有效规避风险的需要,所以进行审计模式的改进与完善,使其从传统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用,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2)加强审计的独立性
作为会计工作的一个审计部门,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不能因为各种关系而不负责任、敷衍了事,而且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给予审计工作以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审计的手段来解决会计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企业生产做到节能降耗。
(3)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只有专业化的人才加上信息化的技术才能让审计工作所向无敌,才能让财务核算工作更加的完善,所以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审计手段,让信息化的技术渗透到审计工作当中,成就审计工作的监管作用,达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控。
二、会计核算工作简析
1.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不重视
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对于财务核算工作不予以重视,觉得生产才是企业的命脉,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经营环节上,觉得财务部门只是个算账的,企业是赔是赚与会计核算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就致使财务工作受到重重牵绊,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困难重重,而且最后所核算出来的数据也没有起到为企业生产服务的作用。
(2)制度不健全
想要有一套完善的会计财务核算体系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系统化的内部管理制度,因为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以对财务工作起到约束、检查、规范和调整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的财产、合理的进行资金的分配、科学的进行战略决策,但在当前大多数的企业内部,要么是制度不健全,要么是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仅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整性,更造成企业成本的浪费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3)财会人员素质低
财会人员是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对于财务人员一般都要是“自己人”,所以这些人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更甚者,他们也没有从业资格证书,根本就不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对于财务工作也是一知半解,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上不能给予正确的意见或建议,导致企业会计工作不能顺畅进行,也给企业财务核算及管理工作带来困扰。
2.解决的对策
(1)改变管理阶层的管理理念
要想让财务部门成为企业管理的指向标,就必须从企业的领导者身上下功夫,只有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财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对财务数据及核算结果产生依赖感,也只有让管理阶层意识到企业成本的控制不只是生产部门的节约,更需要财务部门的指导与核算,两者结合,才能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才能促进企业生产。
(2)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设置和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做到人员利用的最大化,其次要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改善与完善,让其成为财务人员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让财务各岗位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才能够使会计账目清楚、核算准确、工作完善,而且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制约下,他们也能各负其责。
(3)加强学习与培训
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而且还要做到定期的学习与培训,随时学习现代化的会计准则与制定,全心全意为企业财务工作服务,并且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提升,争取做企业前进路上的指明灯。
总之,企业审计及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强化企业核心力量,解决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还能运用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意见和决策,为企业规避各种风险,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达到节能降耗控成本的目的,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会计 会计实验 会计实验教材
一、给出“经济业务提示”是目前的会计实验教材的普遍现象
“经济业务提示”就是在给出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前或后,用文字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通观目前已经出版使用的会计实验教材,给出“经济业务提示”是普遍现象,只是给出的形式有所区别。有的是在给出每一笔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前给出,如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李里、潘云标主编的《会计学基础单项实验教程》(2008年10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潘洁玲、黄宜清主编的《会计学基础综合实验教程》(2008年10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陕西财政专科学校张富堂主编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1995年2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沈燕主编的《新编财务会计实训》(2002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等都是采用这种形式;有的是先集中给出按业务顺序编号的经济业务提示,然后再给出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但在原始凭证前标注经济业务提示编号,如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张臻主编的《工业会计模拟实验教程》(2008年10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天津财经大学边建明主编的《会计与审计实验教材》(2003年12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天津财经大学田昆儒主编的《新编会计模拟实验教程》(2007年11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等都是采用这种形式。当然也有将经济业务提示放在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之后的,但是比较少见。总之,目前已经出版使用的会计实验教材,大多数都是给出了“经济业务提示”。
二、会计实验教材中的“经济业务提示”对引导会计初学者入门,顺利完成实验项目功不可没
可以想象,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事务的大学生,在进行会计实验时,面对的如果仅仅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那绝对是如坠云里雾中,不知道这些原始凭证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业务,要进行会计处理就更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于是,我们那些设计会计实验项目,编写会计实验教材的老师们在编写会计实验教材时,便不辞辛苦,精心整理了会计实验教材中所用的经济业务,在给出了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后,还提炼出了“经济业务提示”,以便初学会计的大学生们在进行会计实验时,见到这些原始凭证,知道是什么经济业务,从而知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很显然,“经济业务提示”对会计初学者进行会计实验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帮助作用的。这样的安排,完全符合知识学习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可以说,会计实验教材中的“经济业务提示”对引导会计初学者顺利入门,顺利完成实验项目是功不可没的。
三、会计实验教材中的“经济业务提示”不利于会计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凡是做过会计的人都知道,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会计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面对的都只是一系列外来或自制的原始凭证,最多再附加上一些证明经济业务合理合法的申请报告、领导批示,从来没有人告诉会计说,这是什么经济业务。所要处理的原始凭证是什么经济业务完全要靠会计自己去判断。判断所要处理的原始凭证是什么经济业务是会计的基本功,是会计业务能力素质的体现。很显然,会计实验教材在给出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时给出经济业务提示不符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学生进行这样的会计实验虽然是省事了许多,也顺利了许多。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失去了开动脑筋思考,训练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如果学生在校几年所进行的会计实验都是这样,那么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不肯思考的懒汉,不会分析判断的庸才。因此我又说,会计实验教材中的“经济业务提示”不利于会计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转贴于
四、会计实验教材中的“经济业务提示”应该按照会计实验层次的深浅选择使用
会计实验教材中的“经济业务提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既有功,也有过。弃之不可,滥用也不行。应该按照会计实验层次的深浅选择使用。我们知道,知识是不断积累的,人的能力也是逐渐培养形成的,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会计理论的学习是由浅入深,会计的实验也应该由易到难,会计技能的训练也应该由简到繁。因此,会计实验层次上就有深浅之分,一套成熟的会计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案至少应该依次由“会计基础单项实验”“会计基础综合实验”“财务会计分岗位(单项)实验”“财务会计综合实验”等构成。前两项实验应该属于浅层次的会计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会计循环,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学生是初学,对经济业务还非常陌生,缺乏分析判断能力,为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引导初学者顺利入门,顺利完成实验,实验教材在给出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所必须的原始凭证时应该而且必须给出经济业务提示。而后两项实验,特别是最后一项实验,应该属于深层次的会计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会计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而且学生已经经过了前面几项实验,对经济业务已经非常熟悉,具备了一定的会计职业分析思考、辨别判断能力。所以,实验教材应该在精心选择、整理实验所用经济业务时只需按业务编号顺序给出必须的外来或者自制原始凭证,不必再给出经济业务提示。在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所给的原始凭证是什么经济业务,应该如何作出会计处理。如以宏远机械设备公司为会计主体的会计实验教材对于第58笔经济业务可以只给出以下实验资料:
据此,学生在实验时,完全可以自己分析判断,这是一笔从威海松宇机电有限公司购入GNA柴油机850台已到,并已验收入库,但货税款及运费尚未支付的经济业务,从而作正确的出会计处理。
当然,会计实验教材这样设计的前提是交代清楚作为实验的会计主体的背景材料,包括经营行业业务性质,所设置的职能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设置、人员分工、会计政策、经济业务处理流程等等。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都是会计人员所必须熟悉了解的。
不但在“财务会计综合实验”教材中不应该给出“经济业务提示”,在其后进行的更高层次的跨课程、跨专业的综合实验,其教材更不应该给出“经济业务提示”。这样,才能使实验更加接近实际,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充分的思考、辨别、判断的学习锻炼,提高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实验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0-65.
关键词:财务预算;经济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DF436 文献标识码:A
1财务预算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财务预算与财务计划相联系,认为财务预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财务预算没有必要,实际上这是对财务预算的一种片面的认识。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预算期内为规划资金的筹集和分配而编制的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是企业对未来的以价值形式为主的定量描述为依据,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借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推行的、全面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之有序运行的一种管理形式,它是我国改革开发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必然结果。
财务预算的编制主要由财务管理部门利用各业务、职能部门传递来的各项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来完成的。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财务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处于整个企业管理的枢纽地位。因为,在财务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考评等一系列环节,以及众多信息的搜集、传递工作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是财务预算的中坚力量,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财务预算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凡事要想做好,事前都需要有一个谋划、概算的过程,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同的结果状态有一个充分的预计,进而做出不同对策,安排相关人、财、物等资源的配合,并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促成目标的实现。没有财务预算就是没有经营目标和计划,可见,财务预算编制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财务预算对企业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作为实现资源整合的工具,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预算即是对企业本身的未来经营做一个概估,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确定经营目标。没有预算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这个企业将来注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2.1.1 将企业各部门分散的预算归为一个整体
财务预算的制定为企业各部门规定了收入、支出和利润等各方面的目标,涉及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企业各个层面,体现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社会化。并通过将各部门的数据汇总,使企业各业务、职能部门单个的、分开的预算成为整个企业的总体预算,从各部门的角度上升到整个企业的角度,立足于全局。同时,财务预算把各业务部门预算中的各项目的数据又重新调整顺序,使企业的整体概念更突出、更明确。
2.1.2、为企业最高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财务预算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企业经济状况预期的综合反映,是企业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各部门自己的预算只反映企业各部分的决策情况,企业最高管理层在做出企业总体重大决策的时候,必须能既全面又细致地了解到本企业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收支,财务预算就为最高管理层提供了这种数据资料。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不仅可以进一步反映财务预算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服务的宗旨,还可以保证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财务预算,往往会在一个年度的前3个月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开始编制,以便在新的一年能执行该预算,指导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经营活动,真正体现财务预算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1.3 为企业总体业绩的评价制定了标准
大到一个企业,小到每个人,都需要对一定期间内的表现做出总结,评价任务完成的好坏。财务预算就可以作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因为它考虑了企业的总体情况、历史数据、未来发展,是对企业预算期间经营情况比较客观的预测。而且,财务预算采用的形式也与企业的实际年度报告形式相似,便于对比分析实际经营情况的优劣。同时,企业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前提的事前预测与财务规划,可以增强企业防范与化解风险的能力,强化财务监督,从而确保经营有序地进行,确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1.4现金预算是财务预算的核心
编制现金预算可以了解和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转情况,揭示企业现金的支付能力。如果企业提前编制现金预算,就可以解释企业的现金从何而来,用到哪些地方;企业在未来何时需要现金,如何筹集用于到期支付的现金;如何通过现金预算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如何抑制现金流量的滥用。那么就可以及时察觉企业的银根紧缩情况,更好地安排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现金运用,防止企业因银根紧缩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比如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贷款之前,都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但是,一张详细的现金预算表比其他报表更为重要、有效,现金预算表能揭示企业希望得到的贷款金额、企业某一月份的现金收入以及企业某月或以后各月对银行贷款利息的按时偿还。
许多新成立的公司,在业务还没有完全开展之前就倒闭了,如果这些公司能够对开业后一年或两年、甚至更长期间内的经营情况做一份详细的全面预算,对公司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经营目标、成本、利润等做出一个科学的规划,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经营失败的机率。
总的来说,对社会整体利益而言,一家经营获利的公司就是一项很好的资产和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它可以将直接材料、劳务以及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再将它们转化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商品与服务。而一家经营亏损的公司消耗了社会上的直接材料以及劳务,但是产出的价值却小于其所消耗的直接材料和劳务的价值,这些亏损企业实际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但这些企业如果事前预先编制预算的话应该可以减少经营亏损的概率。
2.2财务预算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