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90-02

农学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兼顾产前和产后,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其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1]。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提现高校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学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2],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应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化学调控、作物生理学等,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作为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提升内容。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省出的时间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二、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上,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是农学专业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部分涉及室内实验和田间实验,根据田间试验内容需要,室内实验教学计划可以制定垂直板发芽实验、小麦幼穗分化观察、室内考种等。田间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预先估算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时期、时间。同时需要制定2~3个备选室内方案,若遇到雨水天气可以灵活转入室内实验教学。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阶段。专业技能课程需要连续开设,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农学的感性认识。课程内容以观摩为主,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标本园和试验实习基地,了解多种作物形态,观察作物结构,了解园区内多种种植模式,参观多种灌溉设施,在试验基地中观察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不同试验处理对作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等;参观现代化农场,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全面了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参观现代化温室种植基地、对全天候种植果蔬和反季节农作物、有机温室种植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相关内容的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农业概况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树立专业的思想。

2.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期春季开始到第三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安排作物播种、形态学观察、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实践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播种技术、认识不同的作物及作物形态结构、掌握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技能。

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科学趣味性,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高产田竞赛和科学探索实践,安排学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大田作物。(1)在高产田竞赛中,每组学生播种相同面积的土地,以生产田产量、田间记录表内容的详尽、生产总结等衡量学生的成绩。通过种植生产田,让学生初步掌握田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环节,发挥学生积极性,每组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从作物播前的准备到后期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时间,全程让学生自己管理,要求学生有田间记录本,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间生产记录项目[4]。此实践活动在收获季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质组。(2)在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探索实践的试验方案由老师设计,教师注意把握处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观察差异。学生对同一种作物进行不同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使用肥料配比或不同调节剂的实践,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3.能力训练阶段。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与导师合作进行专业的科研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导师联系开始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运用平时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学会基本的数据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课程教学中,仅由一名教师授课或一名授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即可完成所有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全程讲授和实验实践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作试验如高产田竞赛和科研探索实践,这对指导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作物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需要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因此,仅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授课已经不能保证整个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所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验模块,分层次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团队[5]。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由基础指导教师、试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组成。基础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基本理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承担。试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田间实践部分,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展作物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的中年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涉及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可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分别承担实践部分内容,使教学、科研和实践共同发展。实验员配合教师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种子、劳作工具、田间试验耗材等,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6]。教师团队中,中青教师结合,青年教师除了讲授理论课程外可协助试验指导教师,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

五、结束语

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校农学类专业的改革促使教学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农学系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贯穿整个基础课的学期,与专业课对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峙英,李存东,李雁鸣,陶佩君,陈景堂.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2):30-35.

[2]王芳.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新途径[J].实验室科学,2011,14(1):1-3.

[3]陈洪涛,曹丽颖,吴锡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48-50.

[4]齐绍斌,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1 农学类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步泛深入,各学科门类不断与世界接轨,外语成为国际交流的必备手段。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只有专业背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外交流。因此,农学类研究生加强双语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1.2 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研究生能做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据统计,目前权威的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文发表, 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只有具有较好的学术背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读懂并领会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和期刊,才能学习到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才能找出研究的空白点。另外,国外设备的使用说明与技术软件的更新大多通过英语或其他外语进行。因此,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外语,加强双语教学对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农学类研究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农学类研究生主要以科研为主,主要学习和工作地点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大量的科研任务挤占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时间和查阅国外文献的时间。对农学类研究生来说,老师们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科研进展,考核注重的是科研成果,对学生外语的学习关心不够。由于农学类学科的特殊性,一些导师最看重的是实验与技术,客观上导致对双语教学反应迟缓,在研究生教学中未给予足够重视,甚至未把双语教学提上议事日程。有些院校虽然设立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只是注重形式,走过场,以应付检查为目的。

2.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一些农科院校的双语教学师资匮乏,一些院校甚至没有专业的双语教学师资。一些院校尽管配备师资,但教师英语水平低,自己未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口语不标准,语法混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还有一些院校认为,双语教学就是专业英语课,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老师就能上,忽略了教师的专业背景。

2.3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目前,农学类双语教学的课堂虽然有些突破,初步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引入了多媒体、动画等教学道具,但本质上并未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仅仅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完善教学,通过普通的动画形式来引导学生的兴趣,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教学而言,这种方式远远落伍,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2.4 管理不够规范

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受到重视,双语教学的开展势在必行。但大部分农科院校急于求成,在现有的资源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纷纷设立双语教学课程,推广双语教学,导致管理不规范。在师资配备、课程设计、授课方式、授课效果等方面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考核体制。师资配备急功近利,部分双语教学教师英语基础不扎实,专业背景欠缺,无法按照英语思维习惯去理解和传授专业知识。

3 对策建议

3.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对农学类研究生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开设农学类研究生双语教学课程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整体认知,要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导师过分重视实验室实验和田间操作,忽略学生通过外语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现状。尤其是老一辈的农业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只有更好地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才能找出自身不足,找准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

3.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双语教学的保障。由于我国缺乏英语教学环境,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又能随心所欲地在母语和英语之间进行切换。优秀的双语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农学专业知识,能够用英语表达农学专业相关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双语教学培训,通过教与学的结合,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以及农学专业学科知识。同时,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实施优秀教师资源共享。

3.3 改革双语教学方式

目前在双语教学方式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交互式教学、对话型教学和阅读型教学等教学方式。无论哪种模式,最关键的都是要提高教和学的自由度,促进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双语连接,逐步减少两种语言间的隔阂,实现两种语言在专业领域间的自由转换。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环境音乐》以非鉴赏性的音乐传播与接受的现象与原理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声音与环境的关系,并以非音乐专业的公选课和音乐专业的选修课形式出现。结合南昌航空大学《环境音乐》课程的教学经历,以期为普通高校交叉研究的课程化、创新与创业教育的课堂化、声环境文明意识的普及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音乐 教学 课堂 创新 创业 大学生

1、研究背景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这是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所要承担的任务。任务的完成既需要相关机构运作的保障,也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还需要相关课程的建设及其教学的支持。一方面,交叉研究机构应运而生。如,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清华大学的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技大学的交叉研究及创新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院、浙江大学组成七大学部促进学科规划与交叉研究。另一方面,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及其词可视化热点分析等方法,不仅绘制出当前最前沿的知识群图谱,以期紧跟国际学术潮流,及时把握学科创新的正确方向;而且从诸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概括出从学术型转向创业型科学共同体、从学术人文主义转向学术资本主义、从区域创新边缘者转向主体者等创业型大学的本质特点。这些宏观措施,对于营造学术创新的气氛,十分重要。

然而,就高等教育而言,要使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得以普遍提升,最终还是要通过微观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环节得以实施。《环境音乐》课程学科交叉性强。它以非鉴赏性的音乐传播与接受的现象与原理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声音与环境的关系,并以非音乐专业的公选课和音乐专业的选修课形式出现。授课对象一般包括音乐学、教育学、环境学、力学、声学、生物学、农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宜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20-32学时为宜。教学目的重在启发学生思考声环境的人性化与产业化应用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环境音乐被广泛采用,相关研究也呈现出从地球向外太空、从音乐影响人转向人与物、从产业化向生态化扩散的态势。但由于田野工作严重不足,加之音乐院系教师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相对贫乏等原因,环境音乐的课程化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环境音乐也只是以文论与讲座的形式出现。这显然与提倡环境保护、生态产业、交叉研究、学术创新的时代潮流不协调。需要引起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与学者的关注。

笔者所在的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在2006年将《环境音乐》作为选修课,列入音乐学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并面向全校学生将该课程增设为公选课。这在我国音乐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属于创新之举。教学结果显示:通过学习,学生不但对交叉研究产生了兴趣,而且大量的田野调查也使得学生的声环境文明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有的开始在多个二级城市(如南昌、济南、长沙等)酝酿成立国内第一批环境音乐配给公司,有的主动与环球音像公司洽谈创设环境音乐分公司的事务,还有的计划开展网络环境音乐的租赁服务业务。本文结合笔者在南昌航空大学《环境音乐》课程的教学经历,以期为普通高校交叉研究的课程化、创新与创业教育的课堂化、声环境文明意识的普及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环境音乐》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影响

《环境音乐》课堂教学究竟能在哪些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又如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呢?本文从该课程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与差异性及教学内容的交叉性与探索性这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2.1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拓宽了大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的渠道。《环境音乐》教学包括天然课堂、隐性课堂和专业课堂三种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原理教学和案例反馈需要在媒体教室实施外,其它内容大多以小组课的形式开设到具体的部门、车间、田野、厂矿、工地、商场等场所,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体验性及原创性特征。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历与市场意识,为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的提高提供了社会平台。

大自然与产业性场所形成了《环境音乐》教学的天然课堂。在这里,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主题作业,学生既能身临其境地思考乐音与噪音在人文环境关系上的异同,也能透过感性方式,吸取环境音乐创作语言中的自然元素、活化产业市场中音乐功能的生理需求形态,从而拓宽创新视野、丰富创新手段、把握创新方向:隐性课堂存在于家庭环境与事业性场所。借助这种稳定性与体验性特征明显的声环境感受平台,学生不但能通过自我直接感知音乐对环境影响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而且还能通过他者对环境内所选音乐的形式、风格、内容、传播及其变化的心理期待与描述,为理论创新提供生理学与心理学的支持,专业课堂指条件较好的多媒体教室。它侧重于环境音乐基本原理与典型案例的分析,不仅能成为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平台,而且还充当引发学生原创性动机最便捷的学术交流渠道。

笔者曾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和社会资源情况,将南昌航空大学音乐专业06级58名本科生进行分类。分为公益性、事业性、商业性、产业性、治疗休闲性、仪式宗教性、制作传播性、私密研究性场所7个小组。采用组长负责确定调查区域与内容及时间并分配任务、副组长负责整理小组报告、组员负责个人调查报告及录音录像资料整理工作的方法,开展分组活动与集中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实践证明:由于存在着班级之间、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在调查地的代表性、调研内容的完整性、调查报告的创新性以及调研单位的配合程度四个方面的量性竞争,极大地提高了《环境音乐》课堂教学的市场价值与学术价值。

就环境音乐课堂教学形式而言,天然课堂与隐性课堂侧重于定量分析,而专业课堂侧重于定性分析。尽管前两种课堂对学生的影响范围广、时间长、感受深,但专业课堂教学形式不可或缺。因为要使学生的创新从意识层面过渡到能力层面,最终还需要在多学科视野范围内进行理性整合。

2.2教学方法

《环境音乐》课程谁来教?教给谁?如何教?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差异性。需要授课教师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既要因材施教,又要因教施材。

一方面,由于环境音乐课程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知识,决定了授课教师必须准备充足的教材。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好的多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就音乐学专业出身的授课教师而言,除具备较好的本学科知识外,还应该不断在声学、生物学、力学、农学、环境学等学科进行知识积累,了解自然科学尤其是交叉研究的 相关前沿信息,从而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不尽相同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环境音乐》作为全校任选课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由于不同学科学生的兴趣点差异,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有所侧重。这既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也要求学生能从本专业角度出发,透过交叉研究方式,以期获得学术突破。

教学方法的创新,其本质就是教师知识结构合理化的持续性实践过程。面对相同的研究对象,由于研究者学科身份与研究目的的不同,容易产生研究方法与结论的差异。以环境音乐为例,同样是针对声音环境的研究,音乐学家往往将声音环境的功能性作为对象,侧重音乐属性方面的定性分析:而非音乐学家则倾向于以声环境作为媒介,侧重声音变化对所在学科功能影响方面的定量分析。环境音乐教学内容包含建筑声学、测控、电子、降噪、生物、环境等知识,它需要由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人才构成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如果只是单纯学科出身的研究者或者个人的单打独斗,都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这一极具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交叉特征的教研任务。也许正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环境音乐多学科研究的特征,日本作曲家服部正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组织了当时日本顶尖的建筑声学、音乐学、市场学、传播学等专家,成立环境音乐课题组,并于1966年出版了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一部环境音乐专著。这部专著也成为国内外环境音乐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学习方法的创新,其本质就是学生兴趣范围社会化的有效性应用过程。究竟是音乐专业还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更适合接受环境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课程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学生能从环境音乐课程中获得哪些创新性动机?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世界工厂、环境保护、生态产业等全新的社会条件与人文需求开展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学习?如何使环境音乐学科成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的良性平台,从而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更多交叉研究方向上的思考?如何借助环境音乐教研活动,提升大学师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储备意识?如何以环境音乐课堂教学为契机,引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课程化思考?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环境音乐工作者去认真思考,而且也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共同直面。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也需要大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笔者在《环境音乐》教研过程中体会到:如果只用传统知识介绍的形式或闭门造车的教学方法,不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失去了该课程开设的意义。由于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直接影响到师生知识结构的宽泛性,这就既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链,具备必要的学术视野与创新精神,也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治学态度与对未知事物的浓厚兴趣。

2.3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优选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标。就环境音乐的课堂教学而言,声音的物理与社会属性及声环境的优化与产业化,构成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而音乐只是声音的人工因素之一,充当课程教学的道具。

由于声环境对人和对物(含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具有可能性的影响,使得关于环境音乐的功能研究呈现出生态化与产业化的态势,此外,关于未知生命体在声音传播与接收形态特殊性的探索,引申出环境音乐课堂教学对声音形态与功能及环境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的全新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引发了学生诸多疑问与想象。如:声音在真空中真的不能传播吗?(注目前学界认定只有气体、液体、固体3种声音传播形式。如果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那么如何解释宇航员杨利伟以及俄罗斯宇航员均有在外太空听到了在地球上不存在的特殊声音的经历?如果能传播,会如何传播?)声音能量的集中与定向释放设备的制造、声环境的控制对植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声环境的变化对病虫害生长与繁殖及绿色农业和生态产业的影响等。这些全新的视角,必将创设全新的研究方向,挖掘出更多全新的产业市场。

综上所述,不难理解《环境音乐》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就创新意识而言。尽管授课对象在现阶段以音乐专业学生为主,但从长期来看,其实非音乐专业学生更能从其它专业角度看待音乐现象。要真正做到学术创新+最终还是需要更多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创业能力而言。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环境音乐课堂教学,能产生不尽相同的从业意向与创业动机。如果说音乐专业学生将通过音乐与生态、产业等的联系而产生出新的就业渠道。如,成立环境音乐配给公司、通过创设实体和开办网站实施多元音乐服务。那么非音乐专业,尤其是环境科学、声学、力学、生物学、光学、农学等专业的学生,则可创设出更多交叉研究的方向,并挖掘出诸如声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病虫害防治、微生物繁殖、水质保护等新的创业途径,还将为应用音乐学的系统与深入研究开发出针对性的全新实验设备。

3、结语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文化

作者简介:马兰青(1971―),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及代谢工程;

李 嘉(1976―),女,辽宁抚顺人,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一、农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力量,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人才,现代农业人才包括技术服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起步晚,水平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缺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制约因素。高等农业教育是农科人才培养的主体,为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服务人才,是其面临的重大主题。

二、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与看法,主要是指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教育观念具有层次性。高等农业教育观念,是人们对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认识,高等农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也就是指高等农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观念同样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来看,农业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与农业大国的需要不相适应,受重视程度不够。在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上,科学发展、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的新观念还没有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理念还没有全面树立和落实到学校的育人制度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素质教育发展机制。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来看,由于青年学生在高考时报考高等农业院校的志愿不强烈,多数传统农科专业学生都是以服从志愿的方式调剂过来的,因此学生对于农科专业的认同感不强,专业兴趣不高,学习愿望不强烈。

2.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是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专业条件建设受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行政化色彩强烈,农科专业大都是以传统农业形态分类设置,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因此,一些农业高校采取了“专业改名”的措施来吸引生源。二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型人才要求不适应,未来的农业人才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水平和跨领域的工作能力,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单一专业性的种植、养殖或者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人才培养知识基础不扎实,复合程度不高,对未来社会和职业的适应性不强。

3.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脱节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落后于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在学生的实习实践过程中,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车间、场所不让学生进,而校内又因资金缺乏建不起来,实践实习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造成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脱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三、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举措

1.教育观念的更新

更新教育观念是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发展模式的基础,也是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导。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来抓。这样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就能够以此为抓手,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优化育人的流程,丰富育人的渠道,充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其次,要进一步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个性化发展更是新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性要求。最后,要根据院校的不同层次和服务区域面向,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人才培养的特色。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培养模式改革上,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加强通识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是国内外一流大学本科生教育的共识。我们要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同时要大力推进学分制、三学期制、第二学科专业等制度的改革,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个性学习成长创造条件。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坚持专业教学与学科科研的协调。科研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教学是“流”。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坚持发挥学科的龙头功能,突出科研对于教学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坚持科研成果进课堂,结合现代农学学科发展基本趋势,扩大交叉型和前沿型课程,力求达到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协调、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协调、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的比例协调。

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坚持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协调。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培养创新人才的思维方法、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尤其需要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研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3.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农学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动手能力是农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实践技能历来是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农业高校要统筹协调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验教学中心-独立课程实验室”协调互补的本科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就校内而言,要整合资源,理顺机制,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高实验课教学的保障水平和运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扩展农业实验基地的保障功能。就校外实践基地而言,要选取具有示范效应的现代农业企业、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形成校内校外合力育人的协同效应,提高大学生对于现代农业的认知程度。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要着眼于农学学科实践性强、季节性强的特点,科学规划、周密安排,保证实践课程进度。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力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和课题完成效果,从而使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

4.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大学的标志和精华所在,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文化创新是大学创新的引擎,大学的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目标,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内涵。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体系,而且要创造一种鼓励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陶冶创新情操的文化氛围。创新文化氛围,要提倡自由包容的学术文化氛围。提倡包容的文化氛围,就是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包容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好奇心。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一项人才培养改革,需要制度的支持,需要包容的呵护。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技术;农学专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69-03

电子显微镜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它是一种研究物体超微结构精密分析仪器,主要用于研究样品的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特征的变化,在动物、植物、生物、医药、物理、化工材料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近年来,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他技术学科的紧密结合,在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农学、园林、食品与药品、草业、水利、机械交通等农学门类自然学科专业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开设《电子显微镜技术》课程,可以为各专业学科的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新疆农业大学将《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设定为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有效地提升了各学科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一、《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1.《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显微镜的概述、组织超微形态结构和功能、透射电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透射电镜的操作和使用、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扫描电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扫描电镜的操作和使用、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电镜样品制备实例,共九个部分。本科生理论课教学10学时,研究生理论课教学20学时。

《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操作、生物样品透射电镜制备方法、材料样品透射电镜制备方法、生物样品扫描电镜制备方法、材料样品透射电镜制备方法,共五个部分。本科生实验教学20学时,研究生理论课教学30学时。

2.《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要求。(1)《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本科生教学要求。本科生教学中主要要求学生了解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原理,动植物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功能和细胞表面形貌特征,理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特点,常规生物样品和理化材料的制备技术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仪器的操作方法、生物样品的制备过程,掌握常规生物样品和理化材料的制备技术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植物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和理化材料研究中的应用。(2)《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与应用》课程研究生教学要求。研究生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原理,动植物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功能和细胞表面形貌特征,理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特点,常规生物样品和理化材料的制备技术方法,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显微镜的细胞化学定位技术、扫描电镜临界点干燥技术等特殊检测技术。

在实验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如超薄切片技术、半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细胞化学定位技术、扫描电镜临界点干燥技术、离子溅射技术、细胞冰冻蚀刻技术等样品制备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动植物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农学门类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1.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农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生物膜、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中心体、细胞骨架和细胞质内含物(如糖原、脂类、蛋白质),以及核膜、染色质、核仁的超微结构形态,通过对超微结构的学习和了解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病理变化机制,以及在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3,4]。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学、植物生物学等学科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植物超微形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2.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动物微生物学教学中,因病原微生物粒径微小,光学显微镜难以识别其特有结构,而通过TEM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菌的特殊结构,如菌体鞭毛、菌毛、芽孢、荚膜等结构;病毒的囊膜、衣壳;霉病菌菌丝和孢子形态。通过电子显微镜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对病原学的识别与理解,电子显微镜是病原学教学的有效工具[5]。

在动物病理学教学中,动物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会导致细胞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通过TME可以观察到病变区细胞的细胞器的损伤,对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致病机理和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例如,在肾活检、肿瘤诊治中电镜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电镜技术与免疫学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免疫电镜技术,在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各组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它可以对细胞表面及细胞内部的抗原进行定位,可以了解抗体合成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分布情况、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构细节以及免疫损伤引起细胞的病理变化[6]。

3.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动物科学教学主要针对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等学科的研究,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动物副食品饮食的需求。在动物科学的教学中将学习各种动物的养殖(包括养牛、养羊、养鹅、观赏动物饲养等),动物营养、遗传、繁殖、兽医学、牧草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农区规划、肉制品加工学等。在学习动物营养、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来探讨和研究动物生长发育的特点,因此电子显微镜技术是动物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例如: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鹿类毛的微观形态结构时可以明显观察到鹿毛的鳞片形态在科间、属间和种间存在的差异,同种不同个体毛的鳞片形态有差异,同一个体同一根毛样的不同部位也有差异[7]。

4.电子显微镜技术在食品与药品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食品与药品学专业是以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和药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药品的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与安全保障、药品的安全与人类健康,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例如:荔枝的果实在采收后3~4天即开始变褐、变质、霉烂极不耐贮,通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果皮结构,果皮的鲜红色是栅状组织细胞含大量花色甙所致,此花色甙流失,果皮即呈褐色。荔枝的外果皮仅有一层细胞外壁薄,角质层也薄,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差,果内的水分可部分地通过角质层散失到果外[8]。再如,运用扫描电镜对多种常见可食用淀粉颗粒的超微形貌进行观察,将考察的所有种类淀粉颗粒分为:块茎形、棒形、球形、扁平形、复粒结构、棱角圆滑和棱角尖锐多面体形及肾形等类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淀粉颗粒超微形貌特征上加强国内淀粉产品的质量监管提供可靠参考[9]。

5.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园林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林学与园艺学专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例如,观察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在电镜下菌细胞形态超微结构的变化时,采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对五倍子乙醇提取物进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用电镜观察用药后细菌细胞的形态改变。在电镜下观察经五倍子处理的表皮葡萄球菌细胞的超微结构,扫描电镜显示菌细胞形态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大多数菌细胞的细胞壁破裂。在透射电镜下,菌细胞细胞壁结构、层次不请,胞浆膜层次不分明,细胞质内含物大多消失,细胞浆内包含体和染色体模糊不清[10]。再如,用扫描电镜对黑龙江产十种不同科属、不同生境的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和叶表皮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和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显示出更为丰富的形态特征,并表现出细致而稳定的异同点,可作为蕨类系统分类的现代手段,能更好地应用于疑难科属的分类研究[11]。

6.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农业工程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工程学是研究自然科学应用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方式、方法的一门学科,同时也研究工程进行的一般规律,并进行改良研究。在农学专业中工程学专业主要包括水利科学专业、机械与交通专业、化学专业等学科。在工程学专业中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性质,对于工程建设至关重要。例如:对纳米材料特性的研究一般与粒径的大小分布及形状等微观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可以在极高的放大倍数下直接观察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结构,特别是测量纳米颗粒的大小,既直观又非常方便,所以电子显微分析是研究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其中透射电镜则是最常用的检测设备之一。透射电镜是基于传统电子束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它分辨率高、放大倍数高,分辨本领已达到了0.1~012nm,所得到的纳米图像直观清晰,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微细结构,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是研究纳米材料的常用重要分析仪器之一[12]。

三、展望

在农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对农业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使学生能够更扎实地掌握其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在未来的农业科学的研究中,对样本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也就越发深入,因而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农学专业的应用也越加广泛。因此,将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于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学,使学生对动植物以及材料科学超微结构的认识有更加清晰地了解,为农业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也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汪克建,孙善全.提高研究生电镜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3):296-298.

[2]陶忠芬,江海东.浅谈电镜技术实验教学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5(18):338.

[3]项晓人,袁莉民,杭向前.透射电镜超微低倍观察植物材料的制样方法[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2):79-80.

[4]吴立新,陈方玉.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武钢技术,2005,6(43):36-40.

[5]汤雪明,戴书文.生物样品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镜学报,2001,3(20):217-223.

[6]李连宏,孙雷,唐建武.电镜在病理诊断与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8,4(20):8-10.

[7]孙中武,高海钰,毕冰.鹿类动物毛的扫描电镜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2003,4(31):29-32.

[8]潘洵操,谢宝贵.荔枝果皮的扫描电镜观察[J].园艺学报,1996,3(23):227-230.

[9]王绍清,王琳琳,范文浩.扫描电镜法分析常见可食用淀粉颗粒的超微形貌[J].食品科学,2011,(32):74-79.

[10]李仲兴,王秀华,时东彦.五倍子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0(11):867-869.

[11]邢怡,党安志,刘保东.黑龙江产十种蕨类植物孢子囊和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J].植物研究,2004,4(24):413-419.

[12]刘仁林,虞功清.植物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的改进[J].江西林业科技,2008,(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