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思维方式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冯伟
如何让孩子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呢?思考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知识的积累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思考习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平时的训练和不断培养的。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聪明的孩子,会因为能够迅速回答出问题而变得不善于思考或是懒于思考;相反,那些反应比较慢的孩子却常常在思索。老外很注重孩子思考意识的培养。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这种思考能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那么他们会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思考意识呢?
第一,全家成员一起参与讨论。老外认为孩子的思考是需要大人引导的,比如,全家成员一起参与讨论,就能够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我认为孩子的年龄不论大小,都应该给孩子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主意。”迪克兰说道,“我们家经常会全家人围聚共进晚餐,同时谈论一天中发生的所有的事情,这就是一个指导孩子思考最好的机会。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的女儿也学会了思考,无论什么事情她都会在认真思考之后作出自己的回答。”
第二,老外善于创造家庭思考环境。有位美国妈妈通过朗读简单的故事来引导她6岁的孩子进行思考。她会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随时发问,让孩子进行思考和想象。这种方法对培养孩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也是不错的。老外善于提出问题,通过提问的环节,让孩子的大脑转动起来。
第三,老外的笑话也能引发孩子的思考。幽默风趣的笑话是孩子都喜欢听到的,老外们能在笑声中使孩子们懂得对事物的评判标准。这些笑话多半都是能够引起孩子联想的,让孩子的思维能够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老外善于提出违背常规的问题。他们不会将事情固化,也不会让孩子认为一件事情的解决方式只有一种。他们能通过提出违背常规的问题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比如有的人会问孩子:“亲爱的,要是所有汽车全部变成红色,会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和反面效果?”这些问题看似毫无意义,其实对于孩子扩展思维是很有帮助的,中国父母不妨尝试一下。
第五,老外懂得坚持不懈的道理。
“孩子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学会逻辑思维,就懂得遇事思考。”迪克兰说道,“这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前几次刚刚学会一点儿,可是中间有几天没学,可能之前学会的就会忘记。”孩子思考习惯的培养也是需要坚持不懈的。父母们要多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关键词: 创新意识; 想象力; 审美学习; 观察与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115-02
在《标准(2011年版)》前言中就指明了“构建面向21世界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探索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与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共同保护孩子思维的创新意识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有着他自己的大胆想象,他不会像成年人,一般会以常规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在学校教育中,保护孩子思维的创造性更离不开高素质、有先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老师。有这么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次,有个小朋友在纸上画出方形西瓜,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哪有方西瓜!他的老师走到这位小朋友身旁,就问他:为什么西瓜是方的,孩子说,因为看到卖西瓜的人把圆圆的西瓜堆起来太麻烦了,如果是方的就不会滚来滚去。这位高明的老师能够倾听孩子的话,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特的创造力。值得关注的是:孩子的想象是天真的,但也是可贵的,目前在一些城市果真有方西瓜销售,在广州就有来自日本的方西瓜。我相信:方西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青睐,放在冰箱里既方便又节约空间。但是能想到这个点子,并且培育出方西瓜的人一定被人称“绝”,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创新性思维是被许多条条框框不知不觉地给抹杀掉了。在几百年前,有多少人敢大胆去想,能够和远方的朋友直接对话,能够坐在家里看世界,今天,不仅有了电话和电视,还能视频对话,就在五六年前,都会把视频对话看作是遥不可及。因此,当孩子大胆想问题时,应当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也许他的想象在不多久就可以实现。作为老师,当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孩子的创新能力得到真正的自我发挥。一个观念新,知识经验丰富和善解“童”意的老师,相信一定会得到孩子们的厚爱,这也是对我们新时代的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小学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它是萌发创新意识的原动力。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才能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这样,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会有不竭的创新源泉来,他们终生受益。
在有些教学实践中,会看到有很多老师限制的条条框框,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不能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等这样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会对作画感到枯燥,继而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唯恐越雷池一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我在课堂上,会调动学生尽可能的去想象,去发挥,去创意,给学生以开阔的空间,自由翱翔。
在美术教学中,我也深刻的体会到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常常“异想天开”,如我在教授《美丽的天空》一课中,孩子看到弯弯的月亮,就会想象自己在月亮上荡秋千;看到圆圆的太阳,就会为它添上五官,让它笑容可掬;看到电闪雷鸣,就会想象雷公电母在争吵等等这些。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羁,但对儿童说来,正是其奥妙所在,正是他们纯真天性的体现。因此,要指导儿童作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我们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激励他们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教师不要把知识技能看作僵硬的东西,束缚学生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空间,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培养孩子随时随地的审美学习
孩子的3类“为什么”
1.要求对自然现象(包括人的生理现象)作出因果解释的“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女的没有胡子?”、“蝴蝶采蜜吗?它为什么要飞到花上面去?”……
2.要求说明人的行为动机和目的的“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爸爸每天要上班?”、“我为什么要学习计算?”……
3.要求分辨规则(语言规则、拼法规则和礼节规则等),弄清形成规则的原因和道理的“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不要拆看别人的信?”……
孩子的问题有深意
孩子提问内容的变化说明了孩子思维的发展水平:
1.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的提问,表明孩子掌握了词的称谓功能以及这种功能的发展。这就是说,孩子知道天下的事物是有名称的,他想知道他周围环境中这些事物的名称。掌握了事物的名称就能够帮助孩子分辨事物(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名称,同类的事物有共同的名称)、理解事物、记住事物、进行概括。
2.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好人坏人的分化,则是孩子道德观念形成的最早萌芽。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3.为什么?
至于“为什么”的提出,则说明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思维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已经不仅想知其然,而且想知其所以然了(这是指孩子的心理水平上)。同时也表明孩子的认识兴趣或求知欲开始有了初步的萌芽。
处理孩子提问的4项原则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孩子的提问是他们入学以前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自觉的方式)。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扼杀孩子的智慧火花,抓住孩子提问的机会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启发孩子积极思维,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提问,家长要把握以下4个原则:
1.是鼓励而不是泼冷水。
对待孩子“为什么”的提问的正确态度应该是:鼓励而不是泼冷水。这样,你的回答方式就值得考虑了。即使你正忙着,回答似乎也可以委婉一些。例如,“爸爸现在很忙,以后回答你,好吗?”、“爸爸现在也不知道,以后再告诉你。”、“你不妨问问你的老师。”……总之,不要使孩子有这样的感觉:你讨厌他提问,你对他的问题不耐烦。
2.父母和孩子共同进步。
当然,要正确回答孩子的“为什么”,还有一个提高父母的现有知识水平的问题。有条件的父母不妨抽空看一点孩子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还可以结合孩子“为什么”的提问,看一些《十万个为什么》等通俗科学书籍,为正确回答孩子“为什么”的提问创造条件。
3.要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
要正确回答孩子的“为什么”,还必须考虑孩子的理解力,要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并穿插生动的比喻,使自己的回答能为孩子所理解。有些问题,例如“为什么女的没有胡子?”父母虽然有关于性别特征方面丰富的生理学知识,但回答却不一定能使孩子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对他说:“你现在年纪还小,还不能理解,以后长大了就会知道的。”这样回答既没有泼冷水,同时又实事求是。
那么,在孩子身上出现的这些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儿童为什么能“无师自通”?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人们打哈欠时会互相传染?为什么我们看到别人在吃东西,自己的口水就来了?属于教育的问题就更多了,为什么孩子理解的速度有快有慢?为什么有过童年迁徙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的比较多?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得“自闭症”?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诸如此类的问题,最近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倍受关注的镜像神经元理论,能够给予科学的解答。
孩子的所见具有伟大的教育意义
他们所见的即是所思、所悟、所教和所学的内容,孩子潜在的学习机制通过见到外部事物得以唤醒和启动。
镜像神经元对儿童教育的启发价值,涉及到了对儿童教育基本原理的重新理解。
孩子看见的,就是他们思维的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它本身具有判断和领悟的功能即理性能力。换句话说,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
由此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该明白:孩子们的视觉和思考是在一起的,不是两件事,而是同一件事!感性认识器官和理性认识器官是合一的。由镜像神经元带来的“镜像革命”,其实是孩子眼睛里的革命。
孩子的思维,首先是顿悟型的“母思维”
镜像神经元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是一种顿悟的思维,所以叫“所见即所悟”。
我们认为,人类应该有两种思维方式,即直观、直觉、顿悟的思维,和一般理解的那种抽象、推理、分析的思维。前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更为远古、更为基本、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思维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母思维”,它在人类几万年的进化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一种思维方式,则是在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以后形成,日渐逻辑化、规则化、技巧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将其称作“子思维”,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人类理性判断的主导地位。
我国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母思维”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过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养了儿童的“子思维”。在孩子的早期经验中,感性活动贫乏,视觉意象欠缺,他们过早进入了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的学科学习。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由于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做支撑而无法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维只会从抽象到抽象,鹦鹉学舌,形式僵硬,缺乏想象力,更遑论思维的创新!这种状况延续到高等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学术研究变成了“纯语法游戏”。
进一步说,这种被康德称作“空对空”的思维,被叔本华称作“不生产”的思维,最严重的后果,是年轻一代的思维缺乏“悟性”,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降低。所有具有重大价值的领先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思维从无到有“原创”的产品。
孩子的大脑里藏着一位饱经沧桑的伟大教育家
人的视觉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是人对环境影响进行判断、思考、吸收和反馈的互动过程,都有主体的改变和结果形成,也就是说,都有教育意义。教育作用在孩子“看见”的瞬间就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所见即所教”。
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明,在每个孩子的大脑里,都藏着一个活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我们能肯定自己的说教比这个伟大的远古圣贤更有力量吗?
当孩子们看见(某种现象)的时候,教育作用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属于无声无息的“首次教育”,此时教育他们的,就是那个进化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而我们大人、老师在孩子们“看见”之后对他们的教育,已经“晚”了一步,属于“二次教育”。
如果“二次教育”与“首次教育”在性质、方向上是统一、协调、互补的,那自然是好事;怕就怕二者是背离的、冲突的、矛盾的,如果这样,孩子的心灵世界就必然产生混乱、冲突或虚伪。经常的情况是,我们的“小教书匠”跟伟大的“历史教育家”在较劲、在吵架,让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经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一切探询和学习都只能是回忆。心灵本身作为一种不朽的东西,已经是诞生过若干次了。”他自己还说:“它(指心灵)已经看到过存在于这个世界和位于这个世界之下的那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它认识它们当中的每一个。”这些话,过去我们读起来,确实有点不知所云。但现在,有了镜像神经元这个视角,我们就可以理解柏拉图的伟大猜测: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机能,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历史进化的文明成果,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把它“回忆”起来。
每一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无师自通”的学习天才
藏在孩子眼睛里的教育家,并不是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他们内在的潜能。
镜像神经元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天生的学习者”。这就是说,在他们的身体内部,天然地具备学习的生物学基础,它一旦与外部事物相接触,就自动“启动”,变成学习机制。
我们成人,包括许多教师和专家,经常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这方面,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洛克的“白板说”。洛克是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家,他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心灵里一无所有,好像一块干干净净的白板,一切观念都是生后印到心灵上的。即使是在现代社会,持有洛克这种观念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一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婴幼儿有那么惊人的学习能力?为什么在孩子身上会出现“无师自通”的现象?
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预成与生成的统一、超验与经验的统一、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两个方面都不能否定。说孩子的学习有“预成”的方面、“超验”的方面、“历史因素”的方面,即是讲每一个孩子生而为人,都有生物遗传的天赋(例如镜像神经元的天赋),使得他们先天地具备学习的潜在条件、潜在机制;说孩子的学习又有“生成”的方面、“经验”的方面、“现实因素”的方面,是讲他们潜在的学习机制,要通过与外部事物(学习对象)的接触、结合,才能够唤醒、启动,变成现实的学习过程。
儿童教育应顺应天性“替天行道”
教育是内在于人、由内向外展开的过程,镜像神经元就是内置的教育遗传密码,发挥着隐藏教育者的作用。
教育是内在于人的,人类也应按教育的规律来建造
人类为什么会贵为万物之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人类的遗传物质里,就有教育的遗传基因;人类个体在接受了教育遗传基因之后,他的生命特质就被教育的规律所规定,其生命结构就按照教育的规律来构造、生成和展开。
大自然把文明智慧“压缩”成具有内在映射和模仿机制的特定编码,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经过编码的文明智慧模型变成了遗传密码,“内置”于人类个体大脑,使其“人人有份,代代传承”,这正是人类生命的得天独厚之处。人类个体在生命孕育之初,就开始“接受族类的教育”了。生命的孕育,与教育的“植入”,是同时的过程。而且他所接受的,是一种“教育机制”,它能够帮助个体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自我教育。
这就是说,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生命机制是内在于人的,由内向外展开的,而不是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外部操作、由外向内“灌输”进去的。
敬畏和追随孩子内在“隐藏的教育者”
镜像神经元作为“内置”的教育遗传密码,发挥着“隐藏的教育者”的作用。它是孩子具有高度天赋、无师自通的秘密所在。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敬畏和追随“隐藏的教育者”?
研究表明:越是接近自然状态的教育,越容易发挥孩子的天赋。在比较自然的教育下,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自发性”、“领悟力”和“创造力”。“自发性”是指孩子不需要大人帮助或督促,自己在那里专注地琢磨什么,或者有模有样地做“表演”;“领悟力”是指孩子在没有大人教授的情况下,能够“突然”把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者发现事物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创造力”是说孩子在“自发性”和“领悟力”的基础上,说出了什么、唱出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画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表演出了什么,只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并且是有新意的,都属于孩子的“创造力”。
“自发性”、“领悟力”、“创造力”,是表明孩子天赋状态的三个维度,也是考察镜像神经元是否发挥作用、是否活跃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这都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家长观察到了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因为这很可能显露了孩子的某些天赋倾向。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鼓励,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或“明”(有意)或“暗”(无意)的方式,把孩子的天赋慢慢“牵引”出来,成就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因缘。
重新解读和实践“身教重于言教”
有些家长天真地认为,说教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过分依赖言语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甚至在他们斥责孩子、痛下毒手打孩子的时候,以为只要说上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呀!”就可以取得孩子的谅解。其实,家长打孩子时的凶狠、丑恶的表情,已经向孩子说明了一切。
现在我们就可以真正理解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了,因为孩子不是在大人的说教中成长的,而是在他看见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己看见了什么,比成人教他什么更重要。老师和家长平时的面部表情、是否微笑、动作姿态,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待人接物、人格修养,都是不说话的教育。
视觉的启蒙训练比知识的早期教育更重要
一份研究表明,美国历届总统中大部分有过童年迁徙的经历。童年迁徙的经历究竟给他们后来的成功带来了什么神奇的影响?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童年迁徙的经历,有助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充分发挥,使得人们不仅见多识广,而且有更高的直觉智慧。
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不重视感觉训练,缺少审美教育,正如前面所述,孩子与生俱来的“母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就过早地进入了以抽象的语词、符号、公式为内容的知识训练,片面发展了“子思维”,结果思维的意象材料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看见的一切
“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教育的重要,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与孩子有随时的“交流”。要注意儿童居室的基本色调、墙面、贴画、装饰物、书架、灯光等所表达的教育涵义。
当今的环境教育,已经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影响,而且包括了电视环境、网络环境和手机环境。它们作为孩子成长的电子化、虚拟化空间,在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人格的养成诸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需要真诚和信任,需要友善和尊重,需要良好的环境与人际关系。“养眼”(让孩子看到美好的、新鲜的事物),应该是“养孩子”的主要功课之一。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们看见的一切!
(摘自2013年1月6日《中国教育报》)
责编:徐艳兰
链接
关键词:倾听;阅读;观察;思考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让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从细节出发,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一、学会倾听
尊重,是一个人交往交流的前提。课堂上的尊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尊重他人。老师是推动课堂的主要角色,作为学生前提是课堂上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思维与老师平行前进。课上老师的点拨、引导要适时抓住,学会从中有所生长、有所感悟。课上保持注意力集中,是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二是尊重自己。对于课堂上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学会从发言中提炼要点,与自己内心的答案进行简短比较,并作出一系列多方面多形式的积极反馈。教师平时的练习中,可以借用英语听力训练的方式,通过听数学相关题目,锻炼学生提取条件问题要点的能力。在我们班的课堂上,学会静下心来关注他人的发言或者言论是我对他们的第一要求。尊重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性思考的过程,有了关注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二、学会阅读
读书并不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要想学好数学,读好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首先,读懂数学书。学生每天都应该在家里提前看一看明天要学习的内容,标记出自己有疑问的部分,做到课上有重点地听课,带着疑问听课,效果会事半功倍。对于课本上需要学生自读的内容,教师也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对于书本上一些重要的语句能够在教师没有明确强调要注意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圈圈点点,课后重点关注。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学生回家要及时复习,离不开书本的温故,要养成学生动笔前先复习,多想想做题注意点的做题习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三、学会观察
新教师往往在课堂上会陷入“讲―提问―再讲”的死循环,替代了本该是孩子自己思考的过程。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推进的助力者。我们要把观察思考的权利还给孩子,凡是一些能够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观察就能有所收获的题目,教师一定要学会有耐心,选择少讲或不讲。我初为人师时,总是害怕孩子掌握得不扎实,每一道题,每一个条件问题我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重复。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习惯了你的帮助,在课后自主做题时往往找不到突破口,事倍功半。当我慢慢放手,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去观察,反而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多渗透一些能够训练他们自主思考观察的题目,巧妙利用集体思考的氛围,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在讲评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用点拨的形式给予孩子一些提示,从扶着走到让他们逐渐适应自主观察的过程,也是考验教师耐心的过程。
四、学会思考
人,之所以比动物高级,在于思维的优越性。学习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孩子思考,不满足于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解剖做到透彻理解,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但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初高中数学,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上会有很大帮助。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善于把抽象物体具体化,从生活经验中找到突破口,迁移方法,解决问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平时课堂中要给孩子足够时间去自主思维,挖掘出一套自己的方法。
五、说出想法
把思维过程说出来,能够清晰自己的思路,并且以小老师的姿态把题讲出来,也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进行组织。为了让自己的语言更加清晰流畅,说前的思考过程,尤为重要,并且有意识训练他们能够根据场合调整语气和说话的方式方法。在课上回答问题时,语气要自信,条理清晰,思维流畅。在补充他人不足时,语气要委婉,态度中肯,做到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规范数学语言,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课上要鼓励孩子大声自信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并且师生间、小组间不同情境习惯大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是促进自己进步的有效方法。在说之间慢慢训练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话中总结出系统知识,在不断鼓励中提高自信心。我的课堂上学生是自由的、开心的,因为我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有课堂上的争论点,全员参与,气氛好不热闹,学生这节课的收获肯定是很大的。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多细节上都要花大功夫,但是也能考验一个老师的耐心程度。学生的习惯多数是在小学定性,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