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字:高阶思维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们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将英语知识深入而全面讲解的高中英语教学而言,仅仅满足高考的要求对于学生将来的英语水平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从大学英语教师和大学生的反馈来看,现今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创造";"重死记硬背,轻融会贯通"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展现出高中英语教学停留在重视"运用"、"理解"与"记忆"的"低级思维"中。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高阶思维方法,使学生对英语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并逐渐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主运用所学到的高阶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阶思维释义

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展的关键能力。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蕴涵系列新型的教学设计假设。高阶思维还具备多种能力综合的、任务真实的、复杂的、需要付出心智努力的、自我反思和调控的、阐释和建构的、多元标准的和需要判断的特点。

二、高阶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阶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前者以后者为目的,后者一前者为基础。而高阶思维又以低级思维为基础,要想培养高阶思维,必须先有低级思维的过程。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于单词的记忆的理解。高中繁多的单词让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苦不堪言。而掌握其中的规律,便能事半功倍。举一个例子:在讲授act这个单词时,把它派生出来的一系列词汇,如active,action,activity,actor,actress等全部讲授给同学们,并一一指明它们的词性与含义。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与act同样变化的词汇(譬如attract,distribute等),便提问、鼓励同学们自己推导出这个词的派生词。如果遇到特殊的词汇便指出、提醒同学们特殊记忆。这样不仅让同学们在背单词上节省了精力,也让同学们对"派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对英语单词变化的来龙去脉有明确的体会。

这里侧重"创造"二字,不是一味地记忆"是什么";而是蕴含着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是什么"的螺旋式进步过程。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写作这一方面。许多同学反应英语作文无论怎么练习都没有明显的提高。原因在于这些同学仅仅停留在"写出来"这一层面,而没能上升到"如何写好"这一层面。想要"写好"英语作文,一味地写而不思考无疑是在原地打转。在给同学们的作文进行批改后,将范文也发放给同学们,在讲评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思考:范文好在哪里?你的作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请一一指出。并对同学们进行提问,让同学们回答上述问题。之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换,互相评价并思考:你认为对方的作文有哪些优点与缺点?之前的缺点改正了没有?你有没有更好的修改方案?在对方的作文中你学到呢那些写作技巧?并进行新一轮提问与交流。

这里侧重的是"批判"二字,即发现自身优缺点,并不断改进;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不失客观性。

3.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

对于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听力这一方面。许多同学反映英语听力"听不懂","捕捉不到考点",遇到陌生的表达方法就犯糊涂的现象。近年来,英语听力试题为了增加难度,对话往往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换一种说法。譬如twoweeks就经常被fortnight代替。对于这类问题的应对方法而言,积累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要结合语境来推断没有给出的信息。如今许多教师从不讲授听力的技巧与方法,而简单地把听力原文发放给学生呢,这样做不会让学生有显著的提高。因为学生"参照"听力原文是"读"的过程,而听力训练应该是"听"的过程。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反映来对听力原文中的考点进行点拨,并进行重复放音来加深印象。听力训练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有质量有目的地积累更多考点与表达方法。为了让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课堂上教师常常进行"无题目听力训练",让同学们听一段材料,然后教师口头提出问题,让同学门内结合语境来"推断"一些未直接给出的信息。

这里侧重培养的是让学生利用已知来推断未知从而解决未曾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决策能力的培养

对于决策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与完形填空这一方面。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或短语,在某个选择题中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其实在许多英语选择题中,某些选项选入后并没有语法或意思上的错误,但它们不是"最佳选项"。作为"最佳选项"不仅要保证没有语法或意思上的错误,还要使表达符合语境,符合"表达习惯"。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许多教师在讲解选择题时仅仅讲解某个选项为何正确,而不理会其余的选项为什么不选。其实,教师应每个选项都耐心讲解,并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进行整理,进而给学生们一一讲解它们都应该应用在哪些场合。在今后的练习中,如果又遇到练习过的类似题目,教师就提问学生,让学生来讲解,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这里侧重"决策"二字,要想让学生正确地做出决策,必须要对所有的选项一清二楚,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决策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英语学科,在其他学科,甚至在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决策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师运用高阶思维及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意义

如今,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核心。高阶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离不开教学交互,但并非所有的教学交互都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只有那些能够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交互过程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掌握的高阶思维能力用具体可感的手段来引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包含的几个方面不是单独存在的。在应用和培养某个方面时也不可避免地关联到其他方面。所以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关注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时也应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将每个方面孤立起来,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传授给学生。

当今世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学生不能在校园里得到高阶思维的启发与引导,那么学生们就总是停留在死记硬背,毫无灵活性,毫无能动性可言的低级思维中。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不仅停留在英语这一个学科,还应推广到所有学科甚至应推广到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了巨大进步,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在知识快速膨胀的今天,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灵活地思考,理智地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4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网络学习环境;策略

一、前言

高A思维能力是21 世纪人们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备受关注,然而,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方面表现存在如下共性问题:第一,思维知识匮乏;第二,思维定式严重;第三,思维迁移能力差。[1]另有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 95%以上的人长期不能或不会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可见当前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缺失严重。在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已经成为高校校园学习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以此来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

二、网络环境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高阶思维能力作为能力的一种,它的形成也受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影响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因素分为内部主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类。[2] 校园网作为外部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网络创设了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不是人脑自己完成的,而是人脑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通过互联网构建的智能化环境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首先,网络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这种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更能有效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习者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其次,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会极大的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活动。最后,网络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思维材料,能通过更多的途径调动学习者的思维活动,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

2、网络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除了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收集、加工以及信息的能力外,还需要学习者在与外环境交互中,通过积极的思维投入来完成学习活动,而这些无疑需要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高阶思维能力。首先,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如何在众多的学习资源中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找到自己学习所需的资源,这就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其次,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加工与,需要学习者充分投入高阶思维。最后,在交互过程中通过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进而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网络环境下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为学习者构建有利于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形成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其学习活动的显性与隐性因素的总和。基于网络的显性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隐性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交互环境、学习氛围和教学策略。[3] 接下来主要从网络学习环境的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的构成要素出发,探讨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搭建物理网络,为网络学习提供基础支撑的硬环境。网络学习需要有网络环境,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及教学的要求构建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物理网络,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哪些网络协议、采用什么拓扑结构、应用哪些网络操作系统、提供什么样的网络服务等等。只有硬环境搭建好了,才能为网络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

2、开发并应用网络学习系统,为网络学习提供必要的系统软环境。网络学习需要在网络学习系统中进行才更有效,所以需要我们构建功能强大的网络学习系统来满足网络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系统应该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库、较强的交互功能、网络学习与评价、网络管理以及网络交流与协作的功能,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构建交互环境,为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条件。研究表明,深度学习需要学习者投入高阶思维,投入高阶思维的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而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交互活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积极构建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自我之间以及学习者与网络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

4、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活动。网络学习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一个学习氛围良好的网络环境,更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的协商、探究、分工与合作,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与他人进行交流,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更有利于锻炼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

5、提供网络教学策略,提高网络学习的有效性。网络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的策略,网络环境利用多种信息基础为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创设了条件。通过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习者更容易的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能力的形成,特别是在高阶思维能力习得方面更加有效。

四、总结

网络环境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巨大,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高校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结合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要素,结合组成网络学习环境的要素特点有针对地进行,从整体上形成良好教育环境和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习得。

参考文献:

[1]付海东,鞠缤玢.当代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缺失及影响因素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240-241.

[2]付海东,杜伟.高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10):110-112.

[3]李盛聪,杨艳.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6(7):52-55.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一、思维培养与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为布鲁姆的认知发展模型。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分为六层级思维技能,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并且界定了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的概念范畴,阐述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的辩证关系——高阶思维以低阶思维活动为基础,高阶思维活动(分析、评价、创新)带动和促进低阶认知活动(记忆、理解、应用)。高阶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后,可以产生巨大的思维能量。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四种授课模式培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1.阅读理解课(读一说一写)

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在每周一节原版阅读课前要完成至少一本书的阅读。阅读后学生需要回答课题组编制的部分问答题。以阅读小说The Lost World为例,学生在阅读每一章节时都需要回答相应的问题,从而检验对本小说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综合理解进行掌控与引导,要求学生用英文写出或者口头汇报作品概要,并且要求学生对故事进行大胆续写和改写等,从而激发培养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

指导学生把书中的人物画出来或者借助思维导图厘清人物关系。学生用文字向画面转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再次深刻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过程,也能够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逻辑性与创新性。

2.阅读赏析课(读一看一说)

学生通过阅读原版小说,和作者、主人公进行心灵碰触,从而感悟体会作品给予读者的核心要义。对于原版中的经典情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品味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鉴赏。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再次对视听材料进行语言输人,拓宽语言学习的渠道。另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说片段情节及对白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在学习《典范英语》“Jem Stone Genie-the Crash”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创设了情境“Show a trailer about a Harry Potter”,帮助学生很快地进人学习状态。在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语境,主题承载语言知识,有序地开展教学。分析完全文后,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经过20多分钟的准备后,学生们分组进行了展示,有的小组将书中的阅读材料当作情节补充,有的小组直接把课文改编成了话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3.阅读讨论课(读一说一写)

教师依据不同作品,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和交流,由内容到含义,挖掘小说的深刻意义;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对文本信息进行筛查、辨别、分析、质疑、推断、概括和评价,挖掘言外之意,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例如,学习《典范英语》“Jem Stone Genie-the Crash”时,需要分析人物特点。分析人物特点,不仅需要学生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还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判断,从而找出证据。教学时,笔者通过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如Why do you think Jem Stone is careless。学生不仅要概括思考Jem的性格特点,同时还要思考为什么,并且要从文中找到一定的证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程度不断加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在不断发展。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复述课文,这里的复述课文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求学生一章一章地复述,这样学生既可以找到每一章的主旨,也能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从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而且要做好记录,并且要将自己的所思在时间轴上呈现出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复述,也就是将其思维过程阐述出来。学生的批判性、逻辑性思维也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4.自选阅读课(读一写一说)

以小组形式对小说进行展示。学生可以附上图片、视频等进行介绍,或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或分享自己心仪的某个片段,还可以加上人物角色扮演,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同学们在自主阅读Jane Eyre时,不少学生会自主制作读书笔记,笔记不再是单一的抄写好词好句,而是围绕着文章概要、章节分析、人物性格、人物外貌以及人物关系等要素进行归纳与整理,条理106清晰;有的学生则选择自己心仪的某个片段,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等等。

三、结语

思维品质包含了一个以逻辑性为起点、批判性为过渡、创新创新性为重点的三维立体化结构体系,其中逻辑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惑、求同变异、评价预测;创新性思维技能包括模仿创生。这三种思维技能是实现思维品质目标的重要突破口,而语篇则是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载体。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第4篇

阶梯型培养模式结构设计

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习特征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习惯,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模式划分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和提高阶段(图1)。在这3个阶段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理念贯穿其中,但不同阶段强化内容又有差异,以实现阶梯型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以培养学生知识体系为中心,强化对知识的学习,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知识体系;综合能力培养阶段,除继续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对知识应用的能力训练;在提高阶段,在前期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对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培养。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大学一年级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以第一课堂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体系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如开设管理学、地图学与测量学、西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开设土地管理学、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概论、遥感基础与应用、地籍测量、土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经济学作为专业主干课,以土地科学概论、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土地景观设计、土地信息系统作为专业选修课。三类课程很好地将理论、技术和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理论体系,使其更符合社会各界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要。

综合能力培养阶段

综合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指大学二年级阶段。学生在经过大一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该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可以通过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进行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强化培养。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而言,进入到学校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平台后,能够系统地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3S”技术等进行学习,对ArcGis、MapGis、Workstation、Arcview、Erdas、Envi、Skyline、CAD、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熟练操作。并且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能够熟悉了解基础数据的生成过程,从整体上了解该项目或课题的目的意义及技术方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

提高阶段

提高阶段主要是大学三、四年级阶段。经过大二阶段专业能力的锻炼后,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时除了继续学习以外,强化对管理、组织能力的锻炼。例如,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就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处理数据,而是组织安排整个项目的相关工作,包括项目工作的前期安排准备、数据的前期处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分配、整个技术路线方法、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以及项目完成后归纳、总结和升华科研项目中的技术方法、思路和一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训练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低年级的学生在专业技术上能力上进行培训和指导。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4年的学习中,每个阶段的培养重点会有所差异,但在宏观上总是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模式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阶梯型培养模式效果分析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注重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就业,符合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在社会岗位的竞争中具备较大的优势。

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很多的高校,“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是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若本科生的学习培养模式也采用这种模式,就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具备研究的思维或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续的学习,或是更好地更进一步开拓、发展自身的潜力,更进一步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位一体。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特殊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让优秀的本科生进入科研实践课题的研究中,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促进,对整个团队乃至学校的创新能力也有所贡献。同时,他们的加入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硬件设施保障

阶梯型培养模式对硬件设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建立以专业软件及其他硬件为基础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师资队伍保障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的保障。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培养模式,要求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保障。①需要高素质授课教师队伍,在第一课堂能让学生接受“宽口径、厚基础”的理论教育,并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体系;②需要全面的实践教学的教师团队,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能全面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习实践;③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研究团队,让学生能大量参与科研实践课题,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环境。

注重学生后续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阅读教学;营造氛围

一、何为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思维”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MaynardGlaser)于1941年提出。他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尽相同。美国逻辑与审辩式思维学者BrookeNoelMoore和RichardParker将审辩式思维定义为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判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审辩”一词在汉语语境中虽然有着审视判断的意思,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更侧重于保持自身思考的独立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对某个观点是有思考地去接受,而不是刻意地去反对。以《中庸》的说法,审辩式思维可以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义表达。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界逐步关注思维教育。我国审辩式思维教育的推动者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认为,审辩式思维是以理性、逻辑为主要特征,包含着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三大要义。

二、审辩式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有审辩式思维的人,通常在认知和人格方面能够合乎逻辑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善于提问,不懈质疑;包容异己;对事物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直面选择,敢于直视自己选择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主要依靠阅读教学。但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一直以强化感性认知为目标解读文本,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思想。有专家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着有意无意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的现象,学生对自己质疑精神的丧失不自知,成了知识的容器,成了批量生产的标准件。”如此现状,着实令人悚然,令人担心。

三、阅读教学中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敢于提问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往往能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问则要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敢问、真问、善问。在一次外出听课学习中,授课教师请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提出一个特别精彩的问题。于是,教师就学生的问题推进教学活动,一切都水到渠成,整堂课显得紧凑、精彩、有效。课后,同行们纷纷称赞这堂课——顺势利导、以学定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然而,经过进一步了解才明白,一切都是教师提前安排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节课虽然很精彩,学生提的问题虽然很有价值,却是一场拙劣的演出。读书学习,贵在有疑。宋代心学代表人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并且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提出真问题。从教学的本质上看,引导学生质疑,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循环过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中,让学生敢于提问和质疑,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这时,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就会得到激活。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一课时,学生在预习后质疑,提出三个问题:1.纸是由谁发明的?2.为什么蔡伦要改进造纸方法?又是如何改进的?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答案就在文中,解答它主要通过从文本基本信息中提取,指向相对低阶的阅读能力。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在初读环节中解决。倘若我们将学习过程分为平地段、山坡段和悬崖段,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更多的是在平地段,审辩式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几乎为零。第二个问题,学生倘若不深入文本阅读、思考,寻找有效信息,就比较难以解答。这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山坡段,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来解决。这个探寻答案的过程,便是审辩式思维的萌芽阶段。第三个问题,则需要学生深入地质疑,通过寻找不同的线索、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寻求答案。在不断质疑、思索、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开始得到发展。

(二)设置挑战,让学生理性思考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带有适当难度的学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意味着挑战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并且决定认知思维的发展高度。具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激烈讨论。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后,在头脑中完成个性的理解,与原有知识相融合,从而发现规律,纠正错误的认识,完成理性思考。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蜜蜂》一文写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做的一个试验: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在让学生理解法布尔试验过程时,教师设置如下三个问题:1.作者是怎么做这个试验的?2.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3.你从作者的做法发现了什么?教材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三个问题,由浅到深,拾级而上,让学生理解作者试验的过程与意义。第三个问题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适合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跳一跳”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接受信息并分析信息的能力。在接受文本信息之后,学生不断地思考,完成个性理解,最后借助原有知识与教师的引导完成对文本的理性思考。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讲述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一位顾客十分性急,想要在冬天做一件棉袄,但他连着跑了三家店,都嫌裁缝制作时间过长。来到第四家店的时候,慢性子的裁缝反而留住了这位顾客,急性子顾客一次又一次要求改变衣服款式,而慢性子裁缝则始终没有开始裁布料……教学这一课,结课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急性子顾客想要的棉袄到故事的结尾慢性子裁缝也没为他做出来。假如让你来续写这个故事,你会如何写呢?说说你的理由。这篇文章的主旨其实是告诉学生,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不切实际,要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以及计划来进行。最后的续写以及理由陈述,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思考接下来的故事发展趋势。学生有着自己的感受,他们的感受各不相同。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思维得到发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理性思考,这是学生不断提高思辨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