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股骨骨折 老年人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177-02

老年人股骨骨折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统计,9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五分之一的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其中股骨骨折患者多见。股骨骨折包括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等。在临床中发生再次骨折的病例也不断增多。为防止老年人再次发生骨折,根据其危险因素找出护理措施并给以恰当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股骨骨折住院患者中发生再次骨折的病人有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骨折发生的年龄平均为76岁,其中发生再次骨折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其次是上下楼梯摔倒,由床上或椅子上跌落;病人发生跌倒易骨折的主要因素是骨质疏松

2 原因分析

老年人股骨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跌倒及骨质疏松。老年人肠钙吸收功能下降,钙代谢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量下降,同时由于初次骨折后的手术打击及各关节功能恢复的限制,病人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身体素质下降,也可促进骨质疏松,再次发生骨折。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是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老年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薄弱,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也使得患者在生活中易发生跌倒。如果老年人有老年痴呆,精神障碍等认知能力下降的疾病,不能正确的做出判断及合理动作以及偏瘫,小脑萎缩等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行动不便易发生骨折,同时如果病人有严重听觉及视觉障碍时也易多次发生骨折。

3 预见性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3.1 跌倒的预防护理及健康宣教

跌倒是老年人股骨骨折的主要原因,如果有其他的疾病或合并症时,更是存在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以大大的增加骨折的发生率,因此,预防患者跌倒尤其重要。首先向患者讲解防止跌倒的重要性,尽量取得病人的合作,不去做危险性的动作。同时对发生过跌倒的患者,应耐心询问跌倒的细节,及时给予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向老年人做好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跌倒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的活动方法进行预见性指导宣教。尽量减少周围环境的危险因素,限制对老年人造成的潜在威胁,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应安全,舒适,有良好的照明,夜间随手可触及灯的开关,同时室内应布局合理,无障碍物,地面平坦有防滑措施,并且经常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老年人下地时不要穿拖鞋,要穿布底或胶底鞋子。在老年人出入的地方设有把手,对保持身体平衡起到必要的支持作用。在厕所及洗浴间要有防滑设置,取消门槛,在老年人外出上下楼梯,应用拐杖时应有人陪同。对有其他疾病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应加强陪护,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2 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性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治骨质疏松,增加和保持骨量是预防骨折的重要措施[2]。①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应用骨吸收抑制剂、股形成促进剂和骨矿化药物。对于有初次骨折的病人应给予正规的抗骨质疏松的治疗。②适量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可以延缓骨量丢失的速度,有效的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鼓励老年人到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照射,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③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鸡、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以利于骨组织的恢复。同时忌烟、酒及不食高盐饮食,不喝大量的咖啡尽量避免引起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3.3 重视手术后的护理及关节功能锻炼康复指导

初次骨折的治疗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及关节功能的康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应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协助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练及下地活动,以达到术后良好的关节功能[3],拐杖是骨折病人离床活动的支撑工具,要教会患者使用拐杖的正确方法,保证病人使用拐杖的安全。以防患者应用拐杖时滑倒而再次发生骨折。

参考文献

[1]朱月妹,袁浩斌,陈雷,等.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2):155-157.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范文第2篇

老年人骨折中有1/3属于髋骨骨折

两成髋骨骨折患者最后将死于并发症

现状堪忧

发病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尚无确切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据有关文献报告,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等西方国家,50~69岁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0%~28%,70~79岁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达到40%,8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高达80%。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要低于同年龄段女性。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约为30%~35%,男性约为10%。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预测,我国约有8800万骨质疏松患者,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约需15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政府已将骨质疏松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及早防治骨质疏松已成为医学界迫在眉睫的任务。

危害--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重危害

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造成腰酸背痛、身高变矮和驼背,影响生活质量。此外,更严重的是导致骨折。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主要发生在四个部位:脊柱、腕骨、踝骨和髋骨。如脊柱压缩性骨折,严重时可造成截瘫;腕部和踝部骨折,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髋部骨折导致下肢运动障碍,许多患者加入残废队伍,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常年照顾。此外,尚有15%~20% 的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如静脉栓塞、感染等死亡。存活者中,有50% 致残,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除了躯体方面的问题,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还同时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独立自由行动,引起焦虑、抑郁和自尊心的丧失,使患者的情绪和社交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少人从此变得郁郁寡欢。

美国一项对45~69岁妇女的研究证实,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患者多存在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患者面对不能走动、将来可能发生骨折和疼痛,以及髋部骨折可能出现危害大的并发症,如衰弱、丧失独立性和死亡等,其恐惧心理大大加剧。她们渴望减缓病情,保持独立性和活动能力,同时拥有健康的外表、强健的骨骼和内心的平静。

据调查,亚洲是骨质疏松的高发地区,全世界有1/3的髋部骨折发生在亚洲,预计到2050年,亚洲发生的髋部骨折将增至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美国的统计结果表明,美国每年约发生51万例心脏病,23万例卒中,18万例乳腺癌,150万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由此可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最高,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已成为绝经后妇女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

病因--各不相同,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患者的就诊情况--患病数是就诊数的900倍

骨质流失是历经数十年的过程,一般人从30岁开始,每年大约流失 1%,女性于更年期后达到高峰。女性在绝经后的5年内骨质丢失最快,约为骨峰值的1/3。男性在70岁以后骨量丢失最快。然而,长期以来,医学界不同专业对骨代谢和骨质疏松的认识不尽一致,对病人的解释和处理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对骨质疏松认识混乱。不少女性认为,骨质疏松是随着绝经、年龄老化而逐渐发生的一种正常的人体退行性病变,腰酸背痛、驼背弯腰、手脚不灵是老年人必然发生的生理现象。于是,许多老年患者在骨质疏松已发展到相当严重时,也不及时求治,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耽误了治疗的时机,最重要的是有可能导致致命性骨折。美国一项统计数字显示,在几种常见病中,骨质疏松的估计患病人数与接受治疗人数之比非常悬殊(见左下表),说明此病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尚需在群众中加强科普宣传教育,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全民防范

骨质疏松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很容易被忽视,但它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共同的敌人。只有全民积极行动起来,以防为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这一疾病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可从以下三点抓起:

提升骨峰值

什么是骨峰值?每个人一生中骨密度最高的骨密度值就是骨峰值。骨峰值一般出现在30~40岁,受出生后营养、发育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骨峰值有高低之分。一般骨峰值持续数年后,骨量将逐渐下降。一个骨峰值高的人,其骨内钙含量高,年长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相对较少;即使发生骨质疏松,程度也轻,发生的时间也会延迟。为日后骨量丢失获得一个较多的骨量储备,必然会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所以,应尽可能增高骨峰值。

提高骨峰值要从为胎儿提供各种营养素的准妈妈做起。孕前准备、孕期和哺乳期合理补充各类营养素,包括一定量的钙剂,就可以为宝宝将来的骨峰值作准备。摄入足够的钙和营养,并让孩子在一生中重视体育锻炼,这样,孩子成人后就会有一个高骨峰值以受一生。

一生补钙

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得到足够的钙质以保证身体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钙的供给量正常,可保证钙的释放与吸收的平衡。如长期钙供给不足,骨内的钙会被动使用以维持体内钙代谢的需要。因此,一生中的任何阶段都要注意钙的补充,以解决日常饮食中钙含量的不足。

孕妇或乳母除了要保证自身钙代谢的平衡外,还要保证胎儿、幼儿钙代谢的需要,每日需补钙400~600毫克。儿童在发育生长期,如3~10岁时,每日需补钙800毫克;10岁以后,可增至1000~1200毫克;成年后,由于骨的发育已经完成,一般每日补钙 600~800毫克即能维持钙的释放与吸收的平衡。老年期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肠内吸收钙的能力下降,骨钙丢失速度增快,每日需补钙800毫克,才能减少钙的代谢负平衡。补钙时,注意饮食搭配很重要,有些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甜菜等)或高脂肪食物与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腐等)同食,会形成不易被肠道吸收的草酸钙或脂肪酸钙,需注意避免。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范文第3篇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人口结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骨质疏松已成为世界范围不断增长的公共健康问题。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骨密度测量能发现很早阶段的骨质丢失,但考虑到它的普及性及成本-经济效益,尚不推崇无选择地进行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国外采用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以提高骨密度检测的效率。笔者综述了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情况、临床意义及其应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1 一般因素 (1)年龄。年龄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增龄引起骨质丢失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①增龄引起的性激素分泌减少;②老年期钙调节激素分泌障碍引起的骨代谢紊乱;③牙齿脱落和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引起的营养缺乏;④户外运动的减少。(2)性别。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女性的骨峰值明显低于男性,同时随增龄出现的骨质丢失速度及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同种族、同年龄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遗传与种族。黑种人对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明显低于白种人和黄种人,而我国多民族骨密度调查也证实了不同民族间确实存在骨密度的差异。骨质疏松发病率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发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基因调控的、强遗传性的疾病 [2] 。(4)体质量与体重指数。体质量对骨密度的影响与骨组织所承受的机械负荷有关。高体质量或体重指数使骨组织所承受的机械负荷相应增高,从而减少了骨吸收并刺激骨形成,有利于提高骨强度和骨矿化量,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及降低骨质疏松的程度。高体质量或体重指数对骨密度的保护作用还与脂肪组织能衍生雌激素、使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降低从而提高游离性激素水平有关 [3] 。

1.2 营养因素与生活方式 (1)钙摄入不足。足够的钙摄入有助于获得最佳骨峰值,维持成年期的骨量,减缓生命后期的骨钙丢失。当钙摄入不足时,机体为了维持血钙的水平,将骨中的钙释放入血,导致骨中钙量逐渐减少,容易引起骨质疏松。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钙供给量不低于800mg/d,孕妇钙摄入量1000mg/d,妊娠末期及哺乳期1200mg/d [4] 。我国居民膳食钙的摄入量与推荐量存在较大差距,补钙将成为影响这些人群骨质状态的重要因素。(2)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骨的重要结构成分,长期缺乏蛋白质营养将引起骨折危险增高,而摄入过多则会促进尿钙排泄,加速骨质的丢失,尤其以动物蛋白更明显。(3)低维生素摄入。维生素D(VitD)作为机体必需营养成分在维持钙磷代谢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VitD缺乏可导致钙吸收减少,从而一方面使骨矿化受阻,骨密度减低,出现亚临床骨软化;另一方面,通过诱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加速骨转换和骨丢失,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维生素K(VitK)是骨钙素(BGP)中谷氨酸羧化的重要辅酶。BGP是骨内非胶原蛋白,起着促进骨矿化的作用。低VitK摄入导致了谷氨酸蛋白羧化不全,引起骨组织代谢紊乱,增加了骨质疏松的危险。(4)吸烟与饮酒。吸烟危害骨健康的机制可能与烟草中的烟碱能增加骨吸收、抑制骨形成有关。若每天吸20支烟,25~30年后骨量就会下降8%~10% [5] 。酒精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影响性激素分泌、干扰VitD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有关。适量的饮酒可减少骨量的丢失,而过量饮酒则会增加骨量的丢失。在各类酒中,啤酒和蒸馏酒致骨质疏松的作用最明显,葡萄酒作用不明显 [5] 。(5)咖啡、茶与碳酸饮料。咖啡对骨量的影响与钙摄取量呈依赖关系。每日钙摄取量800mg以下,而咖啡摄取量450mg以上(相当于150mL杯子3杯)者骨量减少速度快,如钙摄取充分,则不受咖啡影响 [6] 。因此,易有钙代谢负平衡及钙摄取量少的人,过度饮咖啡为危险因素。大量喝茶或喝浓茶,会使尿钙排泄增加,还可引起消化道中的钙、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难以吸收,如长期饮用则会影响骨代谢。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可能与碳酸饮料中添加了含磷的食品添加剂有关。高磷摄入可导致中等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调节激素的持续性紊乱,可能影响最佳骨峰值的获得或加速骨质的丢失。(6)高盐饮食。Jones等报道了高盐饮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膳食因素 [7] 。高盐饮食可促进尿钙的排泄,导致骨质丢失。每天食盐超过1500mg以及口味较重的人应适当补充钙质。(7)运动。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手段,适量的运动在有 效提高骨峰值的同时还可减少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骨质丢失。缺乏运动会使骨骼和成骨细胞受到的机械刺激减弱,造成肌肉萎缩、骨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而过量运动(即运动强度超过了运动对骨的最大有效刺激)所造成的骨组织所受应力过度,不仅使骨量不再增加,反而会阻碍骨的生长。

1.3 女性相关的危险因素 (1)首次妊娠年龄。25岁后的成女骨密度已达峰值,妊娠对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尚未达峰值骨量的妇女而言,由于妊娠期母婴同时生长发育,母体的骨密度将会受到影响。研究显示:20岁前妊娠的妇女,在围绝经期胫骨骨密度明显低于成熟期妊娠的妇女,相当于绝经5年以上的骨丢失量 [8] 。(2)孕、产次。妊娠期妇女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升高、降钙素水平降低导致骨吸收增加,由于此时雌激素、孕激素、胎盆催乳素水平也同时升高,增加了钙吸收及骨盐的形成和沉积,短期内不会造成明显的骨质丢失。但妊娠晚期,母体和胎儿都需要大量的钙,如果母亲摄入不足,则会动员母体的钙以供胎儿所需。因此孕、产次越多,母体骨量丢失越多,骨密度下降的可能性也越大。(3)哺乳。哺乳对骨密度的影响除了母乳中失钙外,还与哺乳期催乳素水平较高,雌激素水平较低,也可能引起骨质丢失有关。国外研究报道女性泌乳>6月,可导致股骨颈骨密度平均降低4.8% [9] 。(4)雌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引起女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雌激素能拮抗甲状旁腺素(PTH)对骨组织的作用,雌激素减少,则PTH对骨组织的作用增强,骨吸收增加,导致骨质疏松危险性增高。绝经是引起雌激素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骨密度随绝经年限延长而不断下降。绝经5年以上的妇女骨密度每年大约减少1%~2%,约为同龄男性的2倍。雌激素替代治疗6年以上者比不治疗者骨密度大约高l0%,髋和其它骨折的发生率减少50% [10] 。雌激素水平还与行经年限、绝经年龄等有关。行经年限短、绝经年龄早提示卵巢功能维持年限较短,雌激素水平较早衰减,从而引起骨质丢失加速的时间提前。

1.4 疾病及药物因素 某些疾病如胃切除、(男女)性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肝病和钙代谢紊乱、骨软化症、某些肿瘤和肾病也会促进骨丢失或干扰骨代谢,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增加。长期使用某些使骨吸收增加,骨生成减少的药物,可使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比例减少,从而诱发骨质疏松,如糖皮质激素、肝素、化疗药物、甲状腺素、抗癫和含铝酸性药物等 [11] 。

2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主要用来评估研究对象骨密度减少(比成年人的平均值低2.0个标准差以上)的可能性,少数用于评估骨折的危险性。评估内容主要涉及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大多包含以下几个项目如:年龄、性别、体质量、雌激素使用情况、微创伤性骨折史等。简易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SCORE)问卷是最早研究用于预测低骨密度的工具之一,可用于筛查需接受骨质疏松预防性治疗的人群,尤其适用于年龄在50~59岁的妇女 [12] 。

SCORE已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绝经后或围绝经期妇女低骨密度的筛查研究。它包括6个条目,筛查骨密度减少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50%。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工具(ORAI)包含3个条目 [13] ,其筛选骨量减少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46.4%;筛选骨质疏松的灵敏度为94.4%。ORAI不适用于识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危险性。骨质疏松自评工具(OST)是众多评估工具中最简易的且同时适用于评估男性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14] 。发展适用于亚洲人的骨质疏松自评工具(OSTA) [15] 已广泛应用于日本、韩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地区,用以帮助识别骨密度减少的高危人群。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指南(OSIRIS)包括4个条目,两个分界值。使用OSIRIS识别需接受骨密度测量的危险人群比起无选择地大规模筛查可降低约55%的费用。SOF-SURF指南包括4个条目,主要用于预测骨质疏松(骨密度比成年人的平均值低2.5个标准差以上)的危险度 [17] 。

上述评估工具大都比较简单易行且具有相似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来识别低骨密度的高危人群,普遍灵敏度较高,特异度较低。有些学者认为其有效性较低 [18-20] ,最终仍需要测量骨密度。但多数学者经研究表明,上述工具可以有效的识别大部分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骨密度测量。应用两个分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类人群比分为“高、低”两类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可信度也更高。对于低危人群骨密度测量可以暂缓进行;对于中危人群,建议接受骨密度测量以明确是否骨量减少;对于高危人群接受骨密度测量来证实是否患有骨质疏松还有争议 [12-15] 。

3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的临床意义和应用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不是用来诊断骨质疏松或低骨密度的,而是用来识别可能具有低骨密度的人群,可作为识别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它的应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危险因素评估虽然不能识别所有患有骨质疏松的个体,但却有助于提高骨密度检测的效率,尤其是那些无临床征兆者,还可以提高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对骨质疏松的防范意识,从另一个方面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骨质疏松的二级预防。这些工具使用方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评,有利于维持和促进社区人群的骨健康,达到健康促进的作用。

目前多数研究都未考虑到改变被调查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态度或对寻求进一步医疗帮助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且多数研究都只以绝经后或围绝经期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对于应测量骨密度的年龄都只有下限。今后研究可适当考虑将心理因素做为一个独立的变量;进一步研究年龄的上限,可直接采取干预措施而无须测量骨密度,将有助于进一步节约骨密度测量的费用。男性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进一步的研究还应包括成本-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1] 高 琼.绝经后骨折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及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康复, 2000,4(10):1464.

[2] 李文华,朱润生.遗传基因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34(4):363-366.

[3] Albala C,Yanez M,Devoto E,et al.Obesity 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1996,20(11):1027-1032.

[4] 傅 葵.钙营养与骨质疏松症[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6):522-523.

[5] 汪德华,龚 敏.影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多因素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30):4150.

[6] 杜 军,张 利.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与对策[J]. 中国社区医学, 2001,7(2):42-43.

[7] Jones G,Beard T,Parameswaran V,et a1.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intake,bone resorption and bone mass[J].Eur J Clin Nutr,1997,51(8):561-565.

[8] Sowers MR,Boehnke M,Jannausch ML,et al.Familiality and partitioning the variability of femoral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J].Calcif Tissue Int,1992,50(2):110-114.

[9] Lau EM,Kwok T,Woo J,et al.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i-nese elderly female vegetarians,lacto-vegetarians and omnivores [J].Eur J Clin Nutr,1998,52(1):60-64.

[10] Philip D,Ross PD.骨质疏松发生率、结局和危险因素[J].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1997,16(2):80-88.

[11]黄传兵.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17(3):76.

[12] Lydick E,Cook K,Turpin J,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imple questionnaire to facilitate identification of women likely to have low bone density[J].Am J Manag Care,1998,4(1):37-48.

[13] Cadarette SM,Jaglal SB,Kreiger N,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osteoporosis risk assessment instrument to facili-tate selection of women for bone densitometry[J].CMAJ,2000,162(9):1289-1294.

[14] Adler RA,Tran MT,Petkov VI.Performance of the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screening tool for osteoporosis in American men[J].Mayo Clin Proc,2003,78(6):723-727.

[15] Koh LK,Sedrine WB,Torralba TP,et al.A simple tool to identify Asian women at increased risk of osteoporosis[J].Osteo-poros Int,2001,12(8):699-705.

[16] Sedrine WB,Chevallier T,Zegels B,et al.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the osteoporosis index of risk(OSIRIS)to facilitate selection of women for bone densitometry [J].Gynecol Endocrinol,2002,16(3):245-250.

[17] Black DM,Palermo L,Pearson J,et al.SOFSURF:a simple,useful risk factor system can identify the large majority of women with osteoporosis[J].Bone,1998,23(5):605.

[18] Ribot C,Pouilles JM,Bonneau M,et al.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using clinical factors[J].Clin Endocrinol,1992,36(3):225-228.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疏康;阿法骨化醇;绝经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合成减少,致使机体成骨减少,破骨增多,继而引起全身性骨量减少以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严重者发生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身材变矮,容易发生骨折。研究报道,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25% ~ 50%,对妇女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目前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1]。该疗法临床疗效肯定,主要缺点是副作用较多。中成药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本文将骨疏康胶囊与阿法骨化醇胶囊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年龄52 ~ 63 岁,平均(57.6±2.2)岁,病程1~9年,平均(3.6±1.9)年。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典型者;年龄50岁~ 65岁的绝经后妇女;自愿成为观察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配合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它严重合并症者;3个月内使用过影响骨代谢药物者,包括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双磷酸盐,降钙素,糖皮质激素;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肺疾病者。

1.4 临床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阿法骨化醇胶囊,口服,每次0.25g,每天2 次,同时口服骨疏康胶囊0.32g,每次3粒,每日2 次。对照组(40例)仅给予骨疏康胶囊0.32g,口服,每次3 粒,每日2 次。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然后评估疗效。服药期间不用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疗效以及掌骨皮质指数。

1.5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受检者右手掌骨正位像X 光片拍照,应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第二掌骨皮质最厚值与其宽度,计算获得掌骨皮质指数。结合临床症状,掌骨皮质指数

1.7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掌骨皮质指数>0. 44;有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掌骨皮质指数比治疗前有增加,但是

1.8 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以( ±s)表示, 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掌骨皮质指数比较:表1显示,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掌骨皮质指数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2显示,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绝经后妇女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的发展和预后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内分泌因素,营养状态,遗传因素和物理因素等。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疼痛,腰背钝痛,疼痛特点为持续性加重,轻微外伤容易导致骨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雌激素补充法。补充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这使得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为此,临床上在尝试应用中医药来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以减轻激素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我国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脾肾亏虚所致。骨疏康胶囊系中成药,具有补肾壮骨、益气养血的功效。动物实验显示,骨疏康胶囊能明显拮抗维甲酸引起的雄性大鼠股骨密度降低和去卵巢大鼠股骨密度降低[3]。阿法骨化醇是维生素D3 的活性代谢物,在体内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调节骨代谢,促进骨重建和骨矿化,并能够缓解骨疼痛[4]。长期应用阿法骨化醇,可能会导致病人维生素D中毒的发生,患者出现高钙血症及高尿钙。因此,在阿法骨化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血钙和尿钙水平。本文观察到,在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时,骨疏康与阿法骨化醇联用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骨疏康单用,且治疗后患者的骨皮质指数显著增加。

总之,联合应用骨疏康与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 罗婷,韩阳,刘义。小剂量利维爱短期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3284-3285。

[2] 傅华。社区预防与保健[M]。 第 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8-300。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范文第5篇

陈玉芳

传统医学认为“肾藏精”(这里所说的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是“先天之本”,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水盐代谢、免疫力强弱、大脑发育、血液循环等各项生理活动,也就是说,你外在的颜色枯荣、内在的生命活力都受控于肾脏的虚实,而“肾虚”正是导致人们衰老的主要原因。女性在特有的经期、孕期、哺乳期容易因“肾中精气”不足而导致“肾虚”。

女性肾虚的原因是什么

免疫力差 首先,女性的免疫力比男性要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在中青年女性中发病最多。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免疫类疾病日渐高发。当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后,肾脏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害。其次,由于女性尿道比较宽、直。并直接通向膀胱,容易引起感染,发生膀胱炎、尿道炎等,这些病症如果在慢性发病期得不到控制,就会逆向导致肾炎。因此,女性是肾脏类疾病的高发群体。

多愁善感 现代女性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而女性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愁善感,长期处在郁闷的心情下,机体的免疫力也会受影响,肾脏可能因此而逐步出现亏损。因此,女性要防止过度劳累,同时加强内心修养,防止情绪变化激烈。

生活习惯 现代女性长期处在不通风的空调环境中,空气中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有毒粉尘等)含量过高。容易使肾脏等脏腑器官的免疫功能下降。现代人享用快餐食品较多,营养结构不太合理、热量过高,使肾脏过热,这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

过量服保健品 许多肾病,是由于个人不明确自己的体质、未经专业医生诊断,滥服、过量服用保健品,破坏人体内部平衡而引起的。

女性肾虚的临床表现

肾脏虚弱的临床表现是口干舌燥、面色灰暗、尿频、尿急、腰膝酸软等,严重者会出现耳鸣、尿血、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以下变化,就要警惕肾虚:

脱发增多 如果你曾拥有一头乌黑长发,可是最近渐渐干枯稀疏、失去光泽,最好的洗发护发用品、一星期一次的专业护理都挽救不了你脱发的尴尬局面,那么你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与肾功能减退有关了。

眼睑浮肿 早晨起床时,眼睛干涩,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下眼睑是否浮肿得厉害?小心,这些都是肾虚的信号,说明肾脏不能够借助尿液的生成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功能正在减退中。

更年期提前 面色潮红,盗汗,月经周期拖后,情绪波动……这些更年期症状如果找上了30岁的你,就该去检查一下你的肾是否有问题了。

变胖 食量并没有增大,生活一切如常,可体重却在不停上升。即使你每天运动个把小时,效果也不尽理想。尽管很少人会把肥胖和肾虚联系到一起,但事实上你发胖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肾虚。

怕冷 办公室里别人觉得合适的温度总让你直打哆嗦,使得你与同事在空调温度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还有你穿的衣服是否总是比别人多?你是否一受凉就拉肚子?中医认为这些都是肾阳虚造成的。

为什么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

王秀芳

我国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绝经20年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的比例更是高达57.89%。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男性的6~10倍,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呢?

骨架和骨质量不同 与女性绝经后骨质量快速丢失相比,男性骨质量丢失过程缓慢。另外,男性的骨架比女性的大,横截面积也比女性的大25%~30%,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骨折的发生几率低于女性。但是,男性骨质疏松的危害性一点也不比女性低。

内分泌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开始减退,其体内激素水平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男性,这就会使女性骨骼的合成代谢刺激减少,骨密度降低,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大量科学研究证明,雌激素水平降低会造成骨的大量丢失,这是女性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瘦弱和节食 不少女性为求得“骨感美”,常常采取各种手段减去体内的脂肪,而脂肪缺乏会间接地造成雌激素的缺乏,继而引起骨质疏松,所以以瘦为美的现代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更大。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不少女性喜欢吃零食,生活中常偏食,这样往往导致营养的摄取不均衡,尤其是当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达不到需求量时,会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收,使骨密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