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本利益分析;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逐渐加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的发展的越加迅猛。与此同时,许多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却出现了经济性和公益性失调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公立医院的运行能够有序进行,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让现在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的强度。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梗概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决策性方式,这种方法利用可获得的整体效益及科学比较项目的投入成本,进一步对工作项目的实现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估。一般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都运用了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用最少的投入成本换取最多的收入效益。效益分析法在公共事业单位评估社会效益的时候也多有使用,项目的效益及成本在评估时也能够清晰的被量化和体现出来。在财务管理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详细方法为:第一,确定项目的成本;第二,明确该项目能够获取的额外收益和项目实行时能够节省的成本费用;第三,将可获得的收入效益和预期的投入成本的比较制定成表格[1];第四,量化及评估处理项目的收益和成本。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用于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公立医院全面把握各个科室的实际运行状况

公立医院可在科学核算各个科室的效益及成本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同时医院的管理层也能够凭借此方法完整掌握各个科室的运行指标和数据,进一步掌握医院各个科室的详细的实际运行状况。利用这些运行数据指标开展更加深层次的探究,为医院的管理和发展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准得到大大的提升,将可持续、健康的发展立足于完善医院管理现实情况的基础之上。

2.合理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主要体现在评价及分析经济活动、医疗服务、财务管理和提供资源利用的信息上。其主要积极意义表现为提升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增强经济运行管理的水准。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融入成本效益分析法,不仅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充分及合理的使用,还能够减少医院各种经济活动的投入成本,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浪费的情况。所以在公立医院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合理控制医疗成本,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

三、如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1.综合考虑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成本

虽然在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项目当中包括了部分很难使用金额来考量的隐形效益,但是在进行成本分析时,可以用间接的方法表现,例如在对这类效益进行评估时给其附加某些权重。指标设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工作质量、效率和病人满意度。医院的工作方向以这为标准时,最需要重视的考虑因素就是社会效益,医院的经营项目在进行结果分析时也会更加客观、更加完整[2]。所以,公立医院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时候,应该综合考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成本,与此同时政府的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强度,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医疗保障体制。

2.加大控制医疗成本的关注力度,以保证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我们国家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院,关注的重点工作应该是控制医疗成本,这也就需要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在成本效益的分析和核算工作方面得到加强,随时监督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对投入成本的严密管控,在有限的收入能够填补成本的范围内,使得公立医院的发展长远且健康。

3.对医院经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反映给医院的管理层

运用经济成本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些指标全程检测、跟踪并且反映医院整体和员工个人的绩效,进一步督促员工们逐步的反思并改正自身的不足行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提升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医院运行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准,从而推动实现医院的战略发展的目标。

4.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强对社会效益的重视

如果公立医院谋求生存发展的空间的方式只是单单的依赖于经营性的收入,这样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很难得到充分的重视[3]。在这种情形下,医院的管理就会自然而然的按照经营性资产的套路,继而医院的公益性的实现就会变得尤为艰难。因为政府的投入和使用效益直接决定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程度,所以对于公立医院来讲,政府的投入水平对医院的公益性的实现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之中融入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对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起到积极作用,充分体现公共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医院每个部门对医疗成本的控制力度,充分提升医院医疗业务的效率,而且在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活动的同时将社会效益一并考虑,能够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保证,也让人民群众的卫生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胡宏波.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3).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目前,各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均设置了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一般为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学习。专业选修课在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创新不足、教材适用性差、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2][3]具体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开设的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钻完井工程风险分析与成本分析、钻完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和投标决策等内容,课堂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该课程不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仅占选修2学分,因此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选课行为大多比较消极[4],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选课过程中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其中课程的功利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即其更关心考试是否容易通过或是否与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5]另外,该课程没有专用教材,以《油气钻井工程经济》(1991年版)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参考书与近年来油气井工程的发展结合不紧密。因此,该课程在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授课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定位为选修课,是学生系统学习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油气井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评价中的一般问题。本课程教学改革面向的对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创新班。创新班学生是从优秀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不仅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好的英文水平,还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且一般都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定位。[6]针对创新班学生的上述特点,我们确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为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讨论、改变考核制度,最终达到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改革和完善,根据课程目标,增加油气井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增加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案例,使课程内容更为充实。通过补充完善,本课程包(下转第87页)含以下内容。1.课程概述。主要内容为主要课程内容简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油气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及其特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效益评价体系、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经济分析的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备选方案及经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和设备更新与租赁的决策方法。4.油气钻井概述与工程成本分析。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工程技术指标、钻井工程成本的构成及预测、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增加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应用实例。5.油气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投资和收益估算、财务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模型,增加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应用实例。6.油气井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油气钻井风险管理、油气钻采工程可行性评价。

(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讨论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参与意识与参与度。PBL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由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归纳、论证等过程解决问题[7],或在上述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的有效教学方式,其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学习过程反转,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时间相互讨论、答疑解惑。[9]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在讲授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炼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把理解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收集、提炼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挖掘开放性、多样化资源。学生在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中相互沟通、合作、分享不同的视角与观点,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和改进原有多媒体课件,使之更适合油气井工程技术的经济讲授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应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而应该能够解放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劳动[10],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钻完井工程管理专家来校给学生上课,听取生产单位设计、管理人员对油气井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中的实际问题。筛选现场油气井工程实例,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完成项目规划、方案选择与钻完井设计,并将其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

(三)改变成绩评定机制

传统必修或选修课程一般主要依据期末闭卷考试给定课程成绩。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但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11]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课堂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课程的最终成绩。其中课堂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表现给出,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则通过要求学生针对石油工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完成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根据完成的报告质量进行评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则通过开卷考试成绩给出,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新的成绩评定机制改变了以往评价学生成绩的僵化方法,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科创新班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油气井工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单筒双井钻井、控压钻井、连续油管等技术在海洋油气钻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应用前景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作为讨论方向的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聘请企业专家就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油气井工程的影响、国内外钻井管理和成本预测等内容给学生授课。企业专家日常接触更多的一线工程项目,与高校教师相比,他们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与学校教师有所不同,聆听专家讲课能使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视野获得拓宽,思路得到开拓,学生受益匪浅。作为课程学习效果考查的一部分,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学生要独立完成《油气钻完井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报告》。从学生提交的分析报告质量和随机对学生的访谈来看,通过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报告编写,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项作业有助于自己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结束后,我们就教学改革效果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相比,各项教学改革措施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接近60%的学生对校外专家讲课最感兴趣,认为这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现场知识;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专题讨论使其获益。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工程应用实例的讲解或讨论。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教学改革中应对此有所侧重。

四、结语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引言: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从投资决策截止到竣工结算的过程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是事前控制思想的真正体现。倘若不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是不可能使投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目的是避免投资出现突破限额的情况,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帮助施工、建设、设计单位强化管理,充分利用诸如人力、物力与资金之类的有限的资源,以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要想加速与保证经济发展,就要抓好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1、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全过程动态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是全过程的,即是指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开始,到工程实际造价的确定和经济后评价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控制中,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内。具体说,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或修正概算造价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造价。

其次,工程造价控制是动态的。任何一个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在预计工期内,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工程造价在整个建设期中处于不确定状态,直至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同时,项目的造价控制紧紧围绕着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目标也是动态的,并且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始终。

1.2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贯穿各个阶段。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工程建设全过程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可行性研究、限额设计、价值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

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措施

2.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得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项目的经济规模、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因此,项目决策阶段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

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的文件,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投资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造价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投资估算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依据现有的资料,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额,它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之一,是项目确定融资方式、进行经济评价和方案优选的依据之一,是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确定限额设计投资目标的依据之一。

由此可见,投资估算的准确不仅影响到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和经济评价结果,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度。经审批确定的投资估算值即作为下一步指导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人员要参与编制或审查投资估算,应做好投资估算指标的积累,建立工程造价的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工程造价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修正,补充与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价,对拟建项目的技术先进和适用性、经济合理和有效性,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多方案比较与综合评价得出是否投资的结论性意见。

2.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而至施工开始,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投资的可能程度只有10%左右。因此,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将使工程造价大幅降低。充分挖掘设计潜力,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为此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经济课程;课程标准改革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和作用

工程经济是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总学时为44学时。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学生在学完以上课程后,具备了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但是对经济学原理等知识比较缺乏。通过工程经济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基本具备建筑工程经济分析和评价能力,也是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备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安全管理能力,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1.2课程设计改革思路

该课程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据设置的。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案例设计以建筑施工行业需求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习情境的构建中,突出以下几个方面重构知识和技能,并兼顾学生情感、责任心的培养。(1)突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紧扣职业能力的形成进行知识的整合。(2)基于任务导向,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规律和实操规律并由此确定各项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3)充分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的内在需要以及学生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需要。(4)坚持“教学做”一体,以“做”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围绕课程特点,进行“做”即学生操作训练的有序设计。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了解工程经济学的性质、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熟悉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及建设项目总投资的具体构成内容,掌握成本费用构成、其他成本概念,了解收入、利润及税金的基本内容。(2)掌握现金流量的概念及现金流量图的画法,重点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复利计算的六大公式及其应用,掌握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3)掌握静态评估方法及其指标,重点掌握动态评估方法指标的计算及其在不同方案中的应用。(4)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不同方案的比较应用,熟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了解风险分析方法。(5)了解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重点掌握设备的经济寿命确定方法,掌握不同更新方案的比较方法。(6)掌握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价值工程的相关概念和提高价值的途径,掌握选择价值工程分析对象的方法,掌握功能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了解方案创新方法。(7)熟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了解财务评价的概念、作用、财务评价的内容和程序。了解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了解效益和费用及影子价格的概念。

2.2能力目标

(1)学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2)学会实际案例现金流量的计算与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学会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方法。(3)学会各种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评价指标进行方案分析。(4)学会设备的经济寿命确定方法,学会不同更新方案的比较方法。(5)学会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价值工程分析。(6)学会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2.3素质目标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2)具备细致严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3)具备尊重事实、尊重客观依据、善于用数据说话的工作作风。(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课程内容的选定

本课程开设于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经过企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结合将来面对的岗位需求,综合考虑课时的数量,最终确定课程的内容。(1)模块一:工程经济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任务一:工程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了解;任务二: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其计算;任务三: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了解;任务四: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分析;任务五: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2)模块二: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任务一:盈亏平衡分析;任务二:敏感性分析;任务三:概率分析。(3)模块三:价值工程。任务一:价值工程基本原理了解;任务二: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了解;任务三:价值工程在项目方案评选中的应用。(4)模块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一:可行性研究;任务二:工程项目财务评价;任务三: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4教学实施建议

4.1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模块的特殊性教学要求,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2)选取生活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3)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2考核与评价

考核与评价包括考核与评价的内容、方式、标准与权重等。应关注评价的多元性(试卷笔试、现场操作、仿真模拟演练、平时学习过程评价等),突出过程评价与总体评价、理论与实践评价一体化的关系等,鼓励支持大胆改革传统单一的试卷笔试,创新适应课程特点的多种方式综合的考核方式,突出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素质。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30%)、过程性考核(30%)、期末考核(40%)三部分组成。(1)平时考核(30%)。主要围绕课堂纪律、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成绩占比分别为20%、20%、40%、20%。(2)过程性考核(30%)。以案例仿真练习、搜集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等形式的学习过程评价进行考核。学生通过教师给定的案例背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确定组长和组员,要求各组成员能根据要求搜集资料或进行案例的具体分析,能将成果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分组练习,来达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上师生间的互动,以及电脑软件的使用、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搜集资料、案例分析占成绩的40%,PPT成果占成绩的30%,成果汇报占成绩的30%。(3)期末考核(40%)。以期末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师资条件。师资队伍是专业课程改革计划的制定者,是课程改革操作的执行人。师资队伍一般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构成。课程教师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课程主讲教师应有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应有阶段性的企业挂职锻炼成果,具有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能力。(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入工程经济的概念,但在中被中断,直到70年代才得以重新开展[1]。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短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经济学》课程越来越得到重视,已被列入工程管理类专业经济平台课的4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着重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工程项目经济性问题的能力,将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经营决策、项目投资评估、工程咨询、工程经济论证等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的桥梁,更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出发点。而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由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辅以板书的形式,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偶有问答。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很多高校在不同专业中均开设了《工程经济学》课程,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综合大学都对该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综合大学如武汉工程大学的孟戈[2]将激励理论应用到《工程经济学》的课程设计中,给出了案例选择的一种方法。河海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的汤蒂莲、胡鹏[3]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Excel在工程经济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在高职院校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启够[4]对高职高专《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提出案例与实训教学的模式,并对具体实施方式及案例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志祥[5]对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而适合路桥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国内学者尚未有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针对目前路桥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和成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解决实际工程经济、技术问题的能力,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创新源动力。在《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课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建立工程经济分析案例库

选择案例时,尽量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鲜活的工程经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选择时,结合交通运输业特色,应多选择与路桥相关的经济评价案例。如:在讲授终值、现值、年值概念时,可增加贷款买房的案例,更加贴近生活,利于学生理解和增加学习兴趣;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时,可以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中不平衡报价为例,让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际的应用。

(2)采用交互式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能动地听课学习,加强师生互动,采用交互式教学法。从老师、学生、现实生活三个主体间的互动、交流的途径、媒介上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走向讲台,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深入到能力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从老师的单向讲授向师生互动转化,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3)大作业通贯式练习

由于《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方案设计、经济分析、比较、选择和评价这一中心问题的,为了加强学生对整个工程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在相关章节讲解后,如等值计算设计了一个土方施工机械采购的等值计算分组大作业;方案比较后,对不同组施工机械的付款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学完折旧、税收之后,在前面土方施工机械采购问题上又加上折旧、税收等条件,要求学生就不同方案进行税后经济分析。通过一个大作业的多阶段、全方位综合练习,把整个教学内容贯穿起来,加强学生对工程经济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培养目标的认识。

(4)成绩评定多元化

现在大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个现象,平时不学、不思考问题,上课打瞌睡或逃课,最后考试前加班突击。大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好,加上考试题目较简单,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使得更多学生加入平时不学习行列。针对学生在根源上不想研究、思考问题,只为通过考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源动力和压力,可将《工程经济学》课程成绩设计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多方位、多阶段综合评价的方式。平时成绩占50%(平时作业15%,小组汇报15%,个人汇报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这种评价体制的引导下,学生上课更加主动积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得高分,学习积极。成绩差点的学生为了避免考试过不了,想多拿些平时成绩,表现更积极。主动要求上台汇报自己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这种成绩评定不仅解决了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模式,对于一些考试应试能力差、发挥不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避免出现学习好,考不好,分数低的现象,更加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让学生走上讲台,提高学生自我展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工程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孟戈.基于激励理论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案例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9(27):247-248

[3]汤蒂莲,胡鹏.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2008(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