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思维特点,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大学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要求。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体育教学中一些基本动作的要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思考和认识,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加强体育锻炼。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方式需要学生能全面的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应用到体育训练中,比如在体育篮球训练中,对于如何投篮或者是如何进攻和防守,都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目的,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育训练不仅仅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一些创造性的能力应用到体育训练中,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三)提高体育训练的效果
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对于提高当前的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兴趣,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训练水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改变了原有的体育教学方式和训练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有乐趣的体育训练方式,这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
二、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创造性思维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创造性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随着教育的改革,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也应该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视不足
创造性思维方式主要是指发散性思维方式,但是由于创造性思维方式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导致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重视不足。一方面体育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应用认识不足,导致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或者是并没有在教学中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由于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未能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在教学中也就难以积极培养学生这一思维的训练,未能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不多,很多学生未能积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不多,导致学生在当前的体育学习和训练中没有意识去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造性思维作用的发挥。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但是当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视不足,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未能真正发挥出有效地作用,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阳方式也过于单一,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效果的发挥。在当前的教学方式中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但是这仅仅是局限在当前的大学教学课堂上,但是在大学体育训练中并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这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未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未能主动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对于问题的思考未能做到全面,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大学体育教学氛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的是一个比较舒适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但是当前的大学体育的教学氛围并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并不理想。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效果,一些学生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体育理论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兴趣,课堂氛围相对比较沉闷,体育训练的氛围相对比较轻松但是难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很好的训练,教师对于体育训练的课堂难以把握,导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难以实现。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对于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该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十分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促进大学体育的发展。
(一)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今后的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对于创新性思维的认识。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提高可以树立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和训练活动中会逐渐引导学生去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另外学生也应该进一步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提高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积极性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创造性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轻松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在一个相对舒适轻松的环境中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课堂中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需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有着亲和力的教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不能让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又不能无法控制教学课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好度。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情景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真是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种教学方式的设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学中设置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需要设立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可以设置情景教学环节,将学生进行分小组训练和学习,通过比赛让学生去解决“如何才能跑得更快的问题”。体育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于情景教学的设计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情景设置,学生不仅仅能够发现快速跑中的问题,同时更能通过实践解决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同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践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学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的实践训练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体育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如何提高体育训练效果的探索,或者是如何解决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的探索,这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教师的指导,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果。
(五)注重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培养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在今后的大学体育的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加强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支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的鼓励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进而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对于表现不积极的同学也需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信心,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
四、结语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2.016
室内理论课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有的内容与形式,不同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室外体育课,也不同于其它文化学科的课堂教学。针对这一特殊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采用什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有效实施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两个方面。在此,本文从高中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来分析与探讨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一、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方式
不管何种体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当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作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方式时,主要体现在师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两方面。教学活动的认识方式是师生反映“教”与“学”的存在方式,主要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对学习活动过程的认知,其核心是教学思维方式。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操作而言,教学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
如何选择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基于目前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特性,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来看,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需要完成1个学分(18学时)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多年的课程标准实施经验得知,有很大一部分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内容,是不能进行室内理论课教学的,这些内容必须与具体的动作技术、运动技能、练习方法相联系,在具体的身体练习过程中进行体验,才能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但有一部分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内容,由于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上学生对体育学习存在的一些思维定式问题,需要在室内进行系统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第二,通过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能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和了解高中的体育学习,能从中领悟到体育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其内容主要是为完成高中阶段体育学习,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具备的进行体育学习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对学生锻炼身体、科学健身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第三,室内理论课内容的系统性要强。也就是说在室外身体运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教学中,很难采用渗透策略进行教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再就是需要通过以系统讲解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才能完成的内容。在此前提条件下,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框架,确定“以形成学生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目的,考虑高中学生高考实情的内容框架。”[1]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以“科学健身”为教学内容的主题线索
高中学段是在初中学段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就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而言,高中教育是从国民教育阶段转入专门人才培养阶段的关节点;从知识技能教学上讲,高中阶段是从一般知识技能走向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转接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成熟和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恰好处在人的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教育具有“基础加选择”的基本特性。因此,对于高中室内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说,需在初中所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体育意识,能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健身方法,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因此,在确定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的主题时,以“科学健身”的主题,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选择与按排,以健身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线来串联所选择的内容。
2.以“全面发展”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布局
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特殊性,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选择与设计的结构需要包括:其一,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阅读,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能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理论知识对锻炼身体的意义和价值,并能进一步认识自己身体发展与生命存在的关系,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锻炼。其次,有利于使学生明确身体锻炼与健康的关系,能知道营养和能量对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身体练习的体育学习对身体的完善和发展的价值。第三,能使学生关注健身知识技能,了解健身知识技能的内容与方法,学习我国传统的养身健身理论方法,并能指导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因此,以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选择“如何把身体运动、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调适等作为健身的手段,及如何使身体运动与其它健身手段协调配合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定量为主进行健身效果评价的相关知识。”[2]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布局。
3.以“考前调节”为教学内容的操作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大都需要面临来自高考的压力,如何缓解,需要进行相应的考前身心调节,这为体育学科如何为学生的高考服务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为此,在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选择时,需要考虑整个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高考前身心调适”主题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在考前的身心调适活动中,针对自己高考前身心紧张的问题,依据身心调适的相关原理,用健身知识技能进行高考前的身心调适。主要内容分别从身体运动、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选择。
(二)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3]教师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主要是通过自身所形成的体育思维方式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室内理论课这种特殊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体育思维方式“是指使用体育思维工具(体育语词概念)对体育素材进行装置,以形成素材运用时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对人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4]在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体育及相关的“运动”、“竞技”、“娱乐”、“健身”、“健康”等名词概念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过程中,需要随顺人的生命本源,尊重个体实情,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为前提。因此,需要教师在正确体育概念的思维下,选择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来串联各种对身体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形成室内理论课内容,结合学生身体发展的阶段性,选择恰当的时机传授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应的健身知识和方法,为自己的身体发展和完善服务。
(三)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
在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而言,主要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大脑活动的内在学习程式,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5]而思维方式的基本元素是概念,正确概念的生成源于对体育正确认识。在体育室内理论教学实践中,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体育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并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需要认识这样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概念。如,知道体育是发展和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主要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教育,社会团体对成员的身体教育,国家对国民的身体教育;竞技是以获得名次和物质利益为目的的竞技运动,主要是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开展竞技比赛,提高竞技水平,为个人、团体、地区和国家所争得利益;身体娱乐是以满足人在心理上获得最大快乐刺激为目的的身体娱乐,主要包括:在娱乐、文化、教育中的游戏、消遣、解闷、散心等活动,与工作生活相关;健身是从人的身体出发,又归结于人的身体,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逻辑起点。体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健身,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身体,需要采用身体运动、营养与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的调适等多种健身手段,才能达成健身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体育课堂教学概念,明白和清楚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是做什么的,需要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
二、室内理论课的教学行为方式
从教学的功能上讲,“教学思维方式深刻地制约着师生对教学存在的选择、整理、评价等过程。”[6]教学思维方式使师生有选择地接受有关教学存在的信息,并以一定的知识去同化、整理这些信息,并转化成能具体表现的行为方式。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而言,在选择和设计了教学内容,并在适当的教学思维方式基础上,如何采用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需要在教学时段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教学时段的安排方式
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时段安排,要从自身的特殊性出发,注重体育室内理论课的灵活性特点,针对高中阶段的不同年级的特性进行安排。
1.相对稳定的时段安排
高中阶段分为高一、高二、高三等阶段,在安排体育室内理论时,可进行如下分类。新生入学(最好是新生军训时);第一个学期的中后期(天气冷时);第二学期开始,高二的第一个学期,高三高考“一模考试”前。这些阶段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需要在固定的时段完成。如,“走进高中体育学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指导”,“健身跑(耐久跑)与生命发展”,“身体运动与高考前的身心调适”等。
2.顺应天气变化的安排
南方地区天气变化大、雨天多,而室内体育场地有限,难已满足雨天体育课场地的需要。为此,可利用这些时段来进行室内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其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分散进行。如,“健身与‘饮’”,“健身与‘食’”,“健身与生活制度”,“健身与‘自然力’”,“利用‘徒手操’进行健身的知识技能”,“借助器材进行健身的知识技能”,“学习生活中的健身知识技能”等。
(二)教学组织的形成方式
体育室内理论的组织非常重要,其组织形式与室外体育课和其它文化课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教学地点的多样性,如,有时在行政班的课室,有时在室内运动场馆,有时在“电教室”,有时在会议室等。其次,学生人数的随机性,会因不同的课次情况有多有少。因此,在思考教学组织形式时,需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选择适合的理论课教学地点
选择适宜的教学地点,是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因天气原因需要进行的室内理论课,如何就近就快地选择教学地点非常重要。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对体育室内理论课的地点选择,主要有这样三种类型。其一是,自然行政班课室,主要是对于相对稳定的教学时段安排的教学内容。第二是,在学校会议厅或较大的电教室,主要是教学内容需要全年级或多个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第三是,在体育运动场馆附近的室内场地,主要是针对室外课中突然遇到天气变化而需要进行室内理论课教学的情况。
2.“年级体育课”的组织形式
“年级体育课”是对于同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汇集于自然行政班、运动选项教学、体育能力差异分组、多个自然行政班组合的一种组织形式。”[7]在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时,要从全年级的整体出发,采用“年级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用全年级、多个自然行政班、自然行政班、选项教学班等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相应的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活动。在授课时,依据同一年级体育教师的学识特点,安排适合于每个教师自己的内容进行教学。
(三)教学手段的选择方式
要上好体育室内理论课,得到学生的认同,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室内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就需要进行室内理论课的准备,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准备不同于室外常规课的准备,也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的准备,因为这种课在很多时候是不定时的,大多需要随天气变化而定。为此,需要采用如下的教学手段。
1.每次体育课都要备好理论教案
如果不考虑进行室内体育理论课的事,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来说,体育课备好一个教案已是常规,无需考虑什么理论课的事。但要想保证每次体育课不受天气因素和场地器材的影响,都能正常进行,就需要一次体育课准备两个教案,特别是准备好室内理论课的教案,以便在天气变化这种特殊情况下,能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确保体育教学的课时。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
“要上好室内体育理论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储备足够的室内体育课教学资源,已便教学中及时调用。”[8]这其中需要做好:年级组的教师要作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准备,特别需要依据本校的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开放式的软件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法库和教学策略库。
3.做好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记录
很多的体育室内理论课不是在相对固定的时段进行的,同一年级,有的班上了某一内容,有的班还没有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了不使教学进度出现错误,需要进行体育室内理论教学的随课记录。这一点非常重要,体育教师需要施教多个班,而天气的变化是不定时的,难以预测。因此,要将不同教学班上课的时间、地点、教学人员、讲授内容、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记录。
参考文献:
[1]庄宏远等.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的选择与安排[J].体育教学,2012(11):45-46.
[2]邓若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健身知识技能[J].中国学校体育,2012(11):40-43.
[3]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6):1290.
[4]邓若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有正确的思维[J].中国学校体育,2013(1):40-43.
[5]邓若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基本维度[J].中国学校体育,2012(3): 39-42.
[6]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66-69.
[7]邓若锋等.“年级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有效性[J].中国学校体育,2010(8):40-43.
[8]邓若锋等. 雨天不让体育课被随意占用的三点做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2(6):50.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能力来源于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谈不上什么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有关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的教学。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恰当的揭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概念,概念可以说是思维的细胞,要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就必须重视概念的学习。作为学生,尤其是女生,喜欢记忆,作为文字,能把它背下来,但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往往是搞不清楚或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在做题时常常是逻辑关系不清楚,感到束手无策。
在物理公式、定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这些公式、定理看成是解题、推理、论证、计算的工具,而只停留在记忆阶段,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推导公式、定理,掌握这些公式、定理与教材中其它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高中女生喜欢机械记忆和计算,对于课本上的例题和老师所讲的例题能理解,也懂。但让她们自己去做题时,常常感到很困难,一旦数字和叙述方式发生变化,她们就认不清题目,不知从何下手,该选择哪些公式、定理去解决。这其实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知识搬不了家,不能活学活用。基础知识不牢固,自然而然做题就不熟练,思维方法就不会灵活,逻辑思维能力就不强。
二、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我们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知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有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向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养成重视多方向思维的好习惯,才能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游刃有余。
这些思维方式,很多学生是不完全具备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对于常规题型还能应付,对于一些新题型或自己不熟悉的题型,常常思维受阻,无法思考,更谈不上去解决它。尤其是女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同学都没有弄懂题意,无从下手,不是题难,而是学生们选的思维方式不恰当所造成的。
三、重视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首先是模仿,就像唱歌、跳舞、滑冰、游泳一样,刚开始只能靠模仿才能学到它;其次是实践,如果你不亲自下水游泳,你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讲得再多,学生们就像“录音机”,听得懂,自己去做却做不来。缺乏必要的练习,没有给学生们自己去理解、体会、实践的机会,老师讲得再多,她们也不一定能掌握。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们多做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去体会知识的应用,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谁的解法更好,这样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解题方法才能提高。尤其是女生,更应该鼓励她们去这样做。
1过去式思维方式
过去式思维方式:复习、思考、总结自己在过去某一段落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的治疗过程、方法,仔细分析有关病例资料、数据、记录等,查阅相关论述,总结经验,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再由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药到病除,是每一位医者、病者及家属的期望。例如:当你对过去2~3年你所在地的“手足口病”的治疗加以回顾总结,并对照相关资料,就会得出一条经验:口服中成药莲花清温胶囊,并用黄豆、黑豆、绿豆,葡萄干水煎,喝汤吃豆。不但疗效好,而且成本低,这样既避免住院治疗,而且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用之于临床,家属非常高兴。这一思维方式与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所采用的方法相似。从发展的眼光看,循证医学在规范治疗上,他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但绝不能把循证医学当作圣经,不敢有所思考地违犯。吸收询证医学的证据没错,盲目和崇拜绝无必要。虽然你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它绝不是大量样本调查而得出的结论,对所有手足口病还需要动态观察,必要时辅以其他的治疗措施。在患者面前亦不能自豪地说:这个病就这样,我们一直是这种治疗方法,没问题。在临床辩证思维中,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还应当把每一个病例当作个案对待。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要有继承必须学习、继承必须思考、继承必须怀疑、继承必须批判、继承必须超越的态度。诗人郑板桥的诗可启发我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经验:“四十余年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青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前辈们的这些经验哲理,我们不能不借鉴。经验是过去实践的总结,未必能准确地说明现在和将来,所以过去式思维只能巧用,不能滥用。
2将来式思维方式
将来式思维方式与过去式思维方式相反,是将自己过去的误诊、误治及不规范的诊疗行加以分析,总结,提出改进的方法、措施,使之将来不再犯同样的过错。这一方式是提高创新的一种方法,比如昨天跟患者家属发生口角,受到科主任、护士长甚至医院领导的批评。那就要独自躺在床上,或闭门思考,扪心自问,提出改进方法:假如下次遇到类似病人,我一定改变说话语气;或在家属情绪激动时,我要面带微笑,洗耳恭听;或下一次做这样检查时,一定要叫同行在身边,以免再次出现误会;或见家属情绪表现焦虑,烦躁不安时,我主动询问,设法提前解除其顾虑,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我无法回答家属的提问时,我应请我的上级医师去解释,让家属满意;或看到别人的过错时,则“吾日三省悟己”,“有则改,无加警”等等的方法。这样不但避免了医患矛盾,相反还会增进医患关系,陶冶自己的情操。
3倾听法
听时一门艺术,会听的人是会关心他人的人。医护人员在接诊病人时,应认真地听完家属对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部述说以及来我院的目的想法。在听的过程要面带微笑,专心致志,不时地用自己的目光看对方的目光,察言观色,对家属所提出的焦点问题加以提问,让其重复述说,以取得家属对你的信任。倾听法是与人交谈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首先简单地接触,先让家属心理上的得到满足,这样在以后的诊治工作中会得到患者家属的默契配合,你的诊治工作就会顺利完成。医患之间包涵者技术、人格与职业道德三重信任。在采集病史资料,与患儿家属进行交谈,和蔼的态度,淡定的语言,真诚的心态,床前愉快的交流,首先导入的是道德和人格信任,为下步的技术信任奠定基础,为快捷的沟通预留了许多空间。才会让患者接纳你的快速处置,认同你的建议和忠告,甚至会原谅你忙碌中的小差错、小失误,也能够坦然接纳疾苦、接纳死亡与不良预后、接纳医疗风险和代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即便是患儿经积极治疗后夭折,家属依然不会归罪于医生。
4同时法和但是法
这两种方法在商界及人才应聘的时候应用最多,二者在医学临床中如何的运用,我们先举例说明。如患儿家属咨询医生:我们家宝宝,现在2个月,一切都正常,就是每次吃完奶之后,有吐奶现象,你说是怎么回事?用“同时法”回答:婴儿的胃一般较成人低平,喷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你在给宝宝喂奶时应抱起,同时在吃完奶后轻轻地拍背,让宝宝打个嗝后再将小儿右侧卧位入睡,这样呕吐的机会就会减少。其次喂奶前应换好干净尿布,切忌喂奶立即给小儿换尿布,因为在翻动小儿时易造成呕吐。如果用“但是法”法回答:你的小宝宝一切都正常,你在喂奶时虽然抱起喂奶,但是吃完奶后你没有拍背,所以每次吃完奶之后,有吐奶现象。再比如:在临床上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大夫,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反复感冒?用“同时法”回答:你的孩子很优秀,平时不但要注重调护孩子的吃喝拉撒,而且还要注重均衡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随年龄增长,感冒会慢慢减少。换个方式回答:你平时虽然注重孩子的吃喝拉撒,但是就不注重孩子的身体锻炼,导致孩子抵抗力低下,所以你的孩子就易反复感冒。比较上述两种说法:我们不难发现,“同时法”回答显得比较温和,有协商余地,有建议之情,使患者容易接受。相反用“但是法”回答问题,则有责备之感,命令之意,使患者难以接受。所以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用“同时法”比“但是法”更贴近。
5动静结合法
“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之差千里愆。气血未充难据脉,神识未发不知言。”[1]在患儿入院后,给家属交待病情,进行谈话时动静结合法在儿科显得特别重要。人体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无论哪一层次、哪一方面和哪一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运动,时时刻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人体生命活动之中,各方面联系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显示出来。疾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个医生,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对待疾病,强调从动态中把握联系。在临床过程中,随病情的发展变化,要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而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极力避免那种把临床看成一次完成的错误认识。必须指出,在治疗中的动静应该是统一的,片面地夸大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的,都将会给临床带来不利的后果。临床医生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病人、病情、合理运用动静结合的原则,做到该动则动,该静则静。以动为主,还是以静为主;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应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所以在与患儿家属进行交谈沟通时不能把目前的诊断看作是终结诊断,治疗方案看作是最佳方案。毕竟医学有许多不可预测性,特别是儿科疾病,病情复杂、发展变化快,稍有差错,就会造成终身遗憾,前贤之言不得不尊。
6拓展思维法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整个学习过程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其次,要通过一些联系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做思想上的侏儒。下面,笔者主要通过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这五个方面来具体论述。
一、读数学
数学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印象是思维回路之间的穿梭碰撞,很少有人会去“读”,“读”往往是给人留下一种死板的印象。然而,今天所说的“读”是阅读中的“读”。这一过程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请各位师生着眼于手中的教材。这是学生第一个要熟读的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上的定理或者题目太过简单,不屑一顾,然而教材是任何学习最基础的部分,只有在将教材全部搞懂、通透之后,才能更好地接触其他辅助资料。教材方面的“读”则包括三个方面: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方面。课前读教材即大家口中的预习,预习不应该是毫无成果的,学生在预习之后对书中的内容章节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上课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学生在预习之后针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部分则会作为重点去投入精力。课中读教材则是学生在课堂之上思维随着老师走,不分散注意力,随时跟着老师的脚步,如此可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课后读教材则是学生为了复习、扫盲点,考查他们在一个章节的内容学完之后,是否对所有的知识点都了解透彻,是否能够在题海之中“举一反三”。
除了读教材之外,学生还应当多多阅读课外刊物,不一定必须是数学方面的专题解析类的书籍,数学无处不在,不管是在哪个方面,细心的人都能窥见数学的身影。课外拓展阅读不仅能使得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够开阔视野,切身感受生活之中的数学的深深魅力。其实,在生活之中,除了书籍刊物上面的描述之外,更多的细小的数学生活已经紧紧将我们包围其中。因此,最后所需要说的一个环节就是“读生活”,读耳边、眼前所进行的一切,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听数学
耳听八方,方能走好数学学习之路。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性强的学科,在课堂之上认真专心听讲是必须的,一旦稍稍走神则会跟不上教师的思维节奏,就会产生厌听情绪,导致“越听不懂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因此,课堂之上,如何高效率的听课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此外,此时的“听”为“耳听八方”之听,所以,不仅仅只是听教师讲课,同学之间的思考方法的交流也是需要认真聆听的。
有些数学题目,学生大部分情况是做到一半卡壳了,不知该如何继续,出现思维障碍断路。在听课的时候,要听的部分则是已身在思考之中的断路的部分,出现断路的理由以及如何在下一次解题的时候大脑能够连贯地思考下去,这些都是在听课之后所要思考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就是听同学的思维回路。即使身处同一个班级内部,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都是有所差异的。同样的一道题目,可能一部分同学的解题思维和方法都与你有所不同。此时,学生就应当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做题目只是为了锻炼解题思维,而成功地将题目解出只是一个附加的成果。因此,聆听其他同学的解题思维对于自己思维的锻炼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任何一个结果的产生必然有一条思维之线在牵引导向,明确这条思维之线的导向和形成原因则是聆听同学发言的重要目标。学生只有采百家之长,才能使得自己更快地进步。
三、讲数学
随着目前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以后判别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学习之中,“讲”这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讲”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大胆地向同学和老师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目前大部分人忽视了“讲”这部分的内容,认为只要能够解题就可以了,无需动口。然而,这样的学习方法是落后且不完善的。首先,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一方面需要你的自信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你对题目的理解和思路清晰度。做对的题目不一定清楚缘由,仅仅一个正确的答案不是教学者所应该追求的。只有在对自己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毫无偏差地把思想表达传递给其他的同学或者老师。大家在听了之后,会一起思考讲出这种解题思路的优劣所在,以及在以后的解题之路上如何去高效地运用。
另一个方面则是关于解题思维的感悟和体会。数学不是一门只会做题讲题的学科,它也具备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给人以感悟的机会。所谓的讲感悟、讲体会则是从这一道题目发散出去,着眼于数学的大思维观,无关于数字等实质所在。为什么两个不同的思考方向,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达到得出同一个解题结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数学的理性之中保持着人性的、生活的感性。
四、写数学
数学学习中的“写”主要是将之前的几个方面的“读、听、讲”三个方面的内容做一次升华和沉淀,将以上三个环节的领悟记载下来。比如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不同题型的解题步骤、公式的记忆以及公式的应用理解,学生用自己的笔记下来,长此以往,也必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写”这一环节,并非要求辞藻华丽,只是朴实地记录自己的数学学习的历程,是对知识的总结,也是知识的升华,因为我们知道,数学最后的解题,其实是建立在一套解题思维之上,而这种思维,往往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理念。
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