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哲学。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交往行为;重建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0-0061-05

剧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批具有“左”倾激进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希望能“复兴”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其中突出的代表是哈贝马斯。他明确提出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反思,具有独特的理论形态。本文希望通过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

既然是重建就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有体系是不完备的。所以,哈贝马斯重建工作是从批评历史唯物主义开始的。在他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存在不足,需要重新修正。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批评是哈贝马斯重建大厦的基础,而这种批评是围绕“生产关系”的概念展开的。关于生产关系,把它定义为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占有和分配关系,哈贝马斯对生产关系的理解并不同于马克思所理解的生产关系,他认为生产关系是指:

这样一些制度和社会机制,它们决定着(在某种给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劳动力量与可利用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生产资料结合规则的调整、社会式雇用的劳动力量的控制方式,都间接决定着社会生产的财富的分配。生产关系表达社会力量的分配组合,借助于社会认可的、需要满足之机会的分配模式,生产关系预先判断出一个社会的利益结构。①

哈贝马斯在这里将生产关系界定为制度和社会机制――对社会发展起基础决定作用的制度和机制,他将生产关系概念扩大化了,生产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并不仅仅局限在生产领域,在其他社会领域一切起到基础决定作用的制度和机制也可以称之为生产关系。哈贝马斯之所以对生产关系作这种修正是为了反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他引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产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哈贝马斯指出,人们对于马克思这一段话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经济决定论式的误读:在一切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这种经济结构决定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其他一切方面。哈贝马斯认为,这种理解并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的意图,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经济决定论的解释只是对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描述,在这个阶段,物质生产中的生产关系决定一切,生产领域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占有和分配关系起到了基础的作用。根据前面哈贝马斯对生产关系内涵的修正――对社会发展起基础决定作用的制度和机制,哈贝马斯认为并不是在任何社会,马克思阐释的生产关系都是社会的基础决定力量,在原始社会,血缘关系是社会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和产品的分配是由亲族系统来决定的;在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行使经济基础职能的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系统;随着市场的发展,生产关系才具有了社会基础的职能。也就是说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并不存在单纯的经济关系。只有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和国家分离,社会只受市场规律的支配,这时,生产关系才采取了单纯的经济形式,而不受国家政治活动的控制。也只有在这一历史时期,经济基础才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界限模糊了,经济领域内存在了政治上的因素,由于上层建筑的因素进入了基础本身,单纯经济领域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都没有纯粹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有时会出现法律、政治、意识形态等现象在某些关系中是基础,而在其他关系中则是上层建筑的现象。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并不反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他也同意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但由于他对生产关系内涵的修正,哈贝马斯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已非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了。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哈贝马斯并不反对对生产力的本质的规定,他认同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上他反对对生产力的界定,在他看来生产力由劳动力和知识以及生产的管理三部分组成:

生产力是(a)由在生产中活动者,即生产者的劳动力;(b)由技术上有价值的知识(并且是当这些知识被运用于使生产率提高的劳动资料、生产技术中时);(c)由有效地推动劳动力、培训劳动力,以及有力地协调劳动者分工合作(动员、培训、和组织劳动力)的组织知识构成的。①

哈贝马斯对生产力的界定突出了“知识”的作用,他认为生产力本身并不能解释自己的进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进化式的学习得来的。生产力要获得发展,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增加技术知识的积累和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生产力的“三要素”都能通过学习获得。这样,生产力的发展机制在哈贝马斯看来就归于所谓的“学习机制”。哈贝马斯之所以突出“知识”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是为了否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在哈贝马斯看来生产关系并不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他认为,生产劳动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是决定社会制度能否继续稳定、继续存在下去的基础原因,但同时,生产力的发展虽能导致既存的制度产生系统问题,能提出变革的要求,却不能直接促成制度变革的实现、社会形态的转变。哈贝马斯实际上反对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我们可以把生产力的发展理解成为产生问题的机制,它尽管可以引起,但却不能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大家知道,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使体制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超过了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社会的控制能力,并且动摇了原始公社制。②

哈贝马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只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了前提,而生产关系变革的真正实现还必须借助别的机制。

可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哈贝马斯认同的社会的发展由一个基础的力量来决定,所不同的是哈贝马斯认为这一基础决定力量是一种制度和机制,而认为是生产活动当中产生的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占有和分配关系。而这一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力量如何产生,哈贝马斯认同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哈贝马斯并不同意认为的生产关系能自动产生的观点。也就是说,哈贝马斯要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必须要回答他所认为的没有解决的生产关系(也就是基础的制度和机制)如何产生这一问题。

哈贝马斯为了解决社会基础的决定力量如何产生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构筑其理论大厦,他首先提出了新的范畴“劳动”和“相互作用”来代替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

马克思借以发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设想的范畴框架,需要有个新的解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似乎应该由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更加抽象的联系来代替。①

在哈贝马斯看来,“劳动”的概念是马克思本来就有的,而“相互作用”则是他的创造,相互作用是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交往行为,相互作用即交往行为。哈贝马斯之所以引入交往行为是因为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存在缺陷,它只说明了人的活动的一个领域。哈贝马斯认为,人的活动领域包含两大领域:一是劳动生产,它仅涉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通过劳动人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创造出使人得以生存的生活、生产资料。二是交往活动,它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个体有不同的身份,只有在同一个个体占据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个体占据相同的地位时才会形成了社会关系,形成了人类生活的再生产。哈贝马斯认为这种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的再生产只有通过交往活动才能形成。他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的提出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适用于区分灵长目的生活方式和原始人的生活方式”。②原始人类通过劳动获得他们的生产资料,他们占有武器和工具,他们有分工地进行协作,并在集体中分配捕获到的猎物,形成了人类社会有别于灵长类的生存方式。但哈贝马斯认为社会劳动仅是一种工具理性活动,这类“工具的活动按照技术规则来进行,而技术规则又以经验知识为基础”。③因此,在他看来社会劳动只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工具理性的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马克思的错误在于他用仅表示人与物关系的社会劳动概念来解释人类的发展,混淆了两者的区别:

马克思用社会再生产的规律来追复人的种群的形成发展过程,因此,未能揭示人际交互作用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却将前者缩减归结为后者。于是,工具成了解释一切范式,一切的一切都消融在生产的自我运动之中……④生产范式赋予实践概念以明显的经验主义色彩,因而无法解释劳动生产同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其他文化表现形式整体的关系如何;生产范式以自然主义来定义实践概念,因此无法解决由社会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能否导致出规范性内容的问题。⑤

也就是说在哈贝马斯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们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因此历史解释的出发点只能立足于对社会关系形成过程的解释,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只涉及人与物的关系,并不能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在他看来的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不足,哈贝马斯提出用“相互作用”来说明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相互作用”在哈贝马斯看来就是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是以象征(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中进行的,而必须遵守的规范又是给相互期待的行为下定义的,并且至少必须被两个行动着的主体理解和承认。⑥

即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的目的在于交往双方的理解,即交往行为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行为”。何谓理解,哈贝马斯认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理解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某种协调;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理解。⑦

可见,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哈贝马斯都把“理解”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在思想意识领域内的相互认同。为了达成理解和相互一致的目的,必须通过语言的交流才能达成。语言在交往当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交往行动的概念所涉及的,是个人之间具有(口头上或外部行动方面)的关系,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的内部活动。行动者试图理解行动状况,以便自己的行动计划和行动得到意见一致的安排。解释这个中心概念,首先涉及取得能够意见一致的状况规定。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这种行动模式中,语言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地位。①

作为交往中介的语言,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对话式的日常语言。通过对话使主体间的交往行为达到理解,“通过谈话方式,把思想从运用要求转变为交往行为理论,具有中心地位的意义”。②由于语言理解在交往中占据核心地位,哈贝马斯研究了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提出了四个要件,即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

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versttandlich)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有提供一个真实(wahr)陈述(或陈述性内容,该内容的存在性先决条件已经得到满足)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wahrhafting)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能信任他);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richiting)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说者和听各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题中达到认同。③

也就是说,在对话中,人们必须选择正确的语言来表达他真实的想法,而不是故意隐瞒自己的想法,这样交往的双方才能相互理解。可以看出,哈贝马斯所认为的交往行为是以主体之间通过语言交流而达成理解的一个过程,在本质上,它是一种语言交往活动。

哈贝马斯认为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社会变革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人们交往活动和交往关系的发展,当它们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改变自身的形态时,才导致制度和社会形态的变革、进化。这种变革社会结构的交往行为,哈贝马斯归之为“道德―实践知识”领域的学习行为。在他看来:

富有进化成就的学习过程,不仅出现在认识―工具领域内,而且也出现在相互作用的领域中;在道德―实践知识的领域中,社会制度系统(Instituionen system)的基础设施直接受到了这些学习过程的触动。④

哈贝马斯认为学习有两种,一种是认识―工具领域内的学习,表现在劳动知识的积累和组织能力的提高,即生产力的增长。另一学习领域是相互作用领域――道德实践知识领域,表现在人们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反映在世界观中就是形成为新的道德意识和法的观念,这对社会进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道德实践知识一方面能把人置于自觉地解决与道德冲突相关的行为冲突的绝对令律之下,成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稳定性指示器。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具有传播的能力和使制度变化的能力,因而能够被社会加以利用,形成社会的一体化,从而使新的生产力得到利用和发展。因此,道德规范结构的发展,对社会进化来说,具有起搏器的功能,它预示着新的社会结构的形成。⑤也就是说,哈贝马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力与社会制度结构的冲突,冲突的解决需要新的社会结构的产生,但新的结构不会自动产生,必须求助于学习才能获得,即人们在“道德―实践知识”领域通过交往行为达成理解,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意识――道德知识或道德规范――从而相应形成一定的规范结构,而这一规范结构也就构成了组织整个社会的基本原则。根据这种组织社会的规范结构,哈贝马斯把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三大分期: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后现代社会。“阶级社会”哈贝马斯也称为文明社会,这种文明社会分为两个时期: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又分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后资本主义社会,其中“资本主义社会”又分为两个时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社会组织原则是年龄和性别等原始角色,其制度核心是亲缘系统。传统社会的组织原则是具有政治形式的阶级统治。

哈贝马斯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终于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社会的进化是由意识的进化推动的,是道德―实践知识增长的结果。那么,这种在交往中形成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又是由什么推动和决定的呢,我们在哈贝马斯的论述中看不到答案。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重建和最核心内容就是用交往行为代替劳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达成的共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作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哈贝马斯批评马克思劳动概念中只有人与自然一个纬度,忽视了交往的重要作用,真是这样的吗?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他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①这是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②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获得生命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为了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劳动,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同时人的生产劳动只有在共同协作的基础上才能展开,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生产根本无法开展,所以,马克思又说: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或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③

这样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劳动就表现为两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由此可见,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只具有人与自然一个纬度的看法是主观武断的。马克思十分重视交往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但马克思认为交往关系首先是一种劳动交往活动,也就是说交往活动首先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像哈贝马斯认为的是一种语言交往活动,当然,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然伴随着语言活动,但语言活动只是实际劳动交往得以进行的工具。世界上并没有脱离实际交往过程而独立的语言交往行为。劳动是物质交往活动的基础,而物质交往活动是一切其他交往活动的基础,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交往形式,一切社会关系都应该在劳动中得到理解。

哈贝马斯实际上是把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当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这样的理解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精神,使他的重建更多的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抛弃。哈贝马斯没有回答意识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一关键问题?马克思认为意识是人们实际生活体验的结果,而实际生活过程首先是人们的劳动生活过程。马克思指出:

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④

也就是说意识的改变只能取决于人们现实劳动生活过程本身的改变,人们之间的交往所达成的共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最终只能在人们劳动生活过程的改变中得到解释。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劳动出发,来考察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精神。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分析思维 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

一、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比如,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有些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有些反面人物,干了许多坏事,但也不能抹煞他一生中干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像这样的事例很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主观性、片面性。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又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国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l)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有缓慢发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从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掠取了大量权益,使中国一步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是在清政府镇压和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过程中出现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失败就是证明。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学生回答:后,由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的刺激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区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产生了。通过引导,学生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 教学体验 三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30-01

高三复习已接近尾声,为了了解和检验教学效果,近几日课余时间,我常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可能是平时师生交流机会太少,他们在这些时日跟我谈了很多关于哲学的学习体会。其中大多数学生都埋怨哲学常识太难学、太难理解。面对学生对哲学常识学习的诸多困惑,我一时无法给他们满意的有针对性的答复,只能静下来细细思考。

最终,根据本人对哲学常识的理解及实际教学体验,本人认为在学习哲学常识时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将会大大促进学生对哲学常识的学习。

一、把握住“是什么?”

每学完一框题、一节、一课知识后,对于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各是什么,每条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各是什么,都要牢牢地把握准、把握好。这样才能夯实基础,为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学习完第一课后,应该牢牢把握住“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几个概念,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把握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等。

二、把握住“为什么?”

我们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后,还要了解这些概念、原理的由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把握住这一点有助于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好地把它们运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中。例如,只有明白了物质概念是如何总结出来的,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只有理解了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才能更自觉、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把握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我认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要把握住学科内知识的联系

每学完一框题、一节或一课知识后,都要找一找所学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学习了“规律的客观性”后,我们可以联系第一课学习的“自然界的客观性”、“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来加深理解;联系第五课“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这一问题,提高对这两个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哲学常识》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我认为,除了寻找《哲学常识》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找到并把握住所学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用这一观点分析经济常识中“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与正确性;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一观点分析政治常识中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针对港、澳、台的“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要把握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高考对于文综知识的考查,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把握住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还要把握住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综合能力考试,为高考取得较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哲学常识来说,我们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想一想,这个知识点与我们所学的哪些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有内在的联系,并整理下来,力求把握准、掌握住,我们在实际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学习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后,我们可以用来分析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现象和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产生与作用等历史知识;还可以用此观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如用来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形成与影响等。

3.要把握住本框题、本节、本课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特别是最近发生的时事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