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第1篇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锻造意义

人文素养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基于对“人”的一种价值关怀而产生的精神,强调人本主义。人文素养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且基于这一需求通过多方面途径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得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旨在凸显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其能够形价值观,进一步全面发展。接受人文教育的大学生会在其本身形成一定的精神成果,这种精神成果不仅是学生内在的一种精神理念,在其言行举止中也会加以体现。因此,经过不断学习和锻造,人文素养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因此在思政教育这门高校覆盖范围最广的课程中,如何合理地融入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思政教育是一种计划性的培养活动,而人文素养的培育则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两者虽然具有区别,但是从最终目的上看都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素质。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文教育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而思政教育则以马列主义为主,涵盖道德教育、法律基础知识等,前者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的补充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进一步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在尊重人、关怀人的氛围中,以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1.轻视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对我国高校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促使学校形成民主氛围、思想氛围和文化氛围;其二,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升德育水平。但是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人文教育的轻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养对人才锻造的作用。在一些理工院校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许多人文学科被边缘化,师生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对一个高校学生的重要性,缺乏人文关怀与个性价值,在思政教育中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个性,学生只是接受各种知识的工具。

2.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被割裂。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往往没有紧密融合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许多高校将两种教育作为相对的学科,分为不同的领域来进行教学,人为地将两者分割开来。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容易形成偏差,思政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灌输,无法与人文、历史、艺术等内容相关联,形式与内容上都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人为地割裂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将无法实现应有的效果。

3.人文素养的培育流于形式化。我们正处于移动信息技术时代,科技至上的观念影响着许多高校的师生,将科学教育摆在最高的位置,容易使得高校教育出现功利化的趋势。当前人文教育也存在工具化与知识化的倾向,人文知识的输送是较为容易的,但是也因此忽视了人文素养锻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完善人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往往停留于表面,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忽视精神的培养。许多高校都开设人文素养相关的选修课,但是多以技能型的课程为主导,而对人的修养、道德等人文类课程却很少开设。

4.人文教育机制不健全。高校人文素养锻造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人文教育的主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人文素养的锻造可以进一步丰富其精神。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调整都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并且对人文教育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反馈体系不健全、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割裂、政治素质与人文教育融合性不强等。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锻造的途径

1.加强与重视人文素养的锻造。加强与重视人文教育,首先要坚持主体性的原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关怀学生的基础上来构建教学体系。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传输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人文素养锻造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层次性和针对性结合的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努力促使人文素养成为高校学生的内在基本素质结构。

2.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将人文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以人文素养中的“人本”价值来补充思政教育中的“集体”价值,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政教育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适得其反,而人文教育中史、哲、艺等范围广泛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补充思政教育在理论上的苍白。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生活的人文关怀问题来进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具体的人文素养问题,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对问题的阐释效果。

3.健全人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高校学生不仅应当学好专业知识,并且需要锻造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的修养,这些都有赖于合理的人文学科设置,当前高校虽然设置了一定的人文学科,但是流于形式化,重视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育的真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实质,逐渐内化为精神层次的素质。因此应当为高校学生创造一定的人文环境,优化人文学科的设置体系,有目的性的展开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4.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如何紧密融合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需要对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加以创新和改革,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高校领导要重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为学校师生树立榜样;健全人文学科的设置,增强思政课程的人文内涵,学生的政治素养与人文素养并行不悖;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各类人文活动,包括艺术欣赏、社会实践等,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塑造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教育加强管理,结合学生的根本利益,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 人文素养 重要性

一、语文教学对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简述

中职语文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加快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是学生在不断地认识世界中所形成的一种人文关怀,是保持持续动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着。目前,虽然在中职教学中对英语比较重视,但是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文化是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人文素养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思辨能力。这些都对我们学习能力的加强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加强语文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更加深刻,能够加快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欣赏能力。人文素养有时能够迸发出幽默的气息,加快交际氛围和生活情趣的建立,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气氛。没有高雅的人文素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欣赏能力。加快语文教学,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收集许多素材和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判断方式。思辨能力的形成使教师拥有了开启智慧的钥匙。智慧使得教师能够明确地判断和定位,提高理性思考,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接近智慧的人。

二、利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1.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做好彼此角色定位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高尚的人文情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严格重视态度。目前,就中职学生教学现状来看,他们的文化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有必要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注重交流情境的创设。总的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职语文教学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把学生看作语文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自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放松自己、尊重老师,共同讨论,共同提高。

2.运用中国传统美德传承学生的人生观

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的名言警句。这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育重视孝道。这在尊老爱幼、加快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人文素养进行有效调控的过程,能够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加强学生对自然以及生命之间强大的责任感。此外,让学生深刻了解我国开放包容的意识,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绽放出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激感交流,从而让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塑造中变得坚不可摧,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历,加快学生的情感培养。

3.构建语文素养素质培育体系

随着当代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更新专业知识。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出健全的素质培养体系,将学生人文素养素质的体系运用到学生的品质培养中,加快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协调策略和引导补充

1.努力培养中职学生阅读的习惯

在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过程中,教师要加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善学生阅读习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素养增长方式。学生的个性不同,爱好不同,其阅读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以此来对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做出充分的改进。

2.合理衔接实践训练内容

实际的训练过程一般需要学生由行为到内在素养的提升转变,而人文素养价值的提升就需要依据这一原理。中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快引领学生走进博物馆,欣赏一些书法,对一些作品进行科学的感悟,注重多种形式艺术作品的积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快人文感染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自身得到鼓舞。

四、小结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课堂交流的实际效果,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晨.语文教学对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与教学对策[D].鲁东大学,2013.

[2]费伟.中职语文文学人物形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及教学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3]陈春兰.中职语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为文化;人文素养;关系;协调发展

"行为"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和心理学术语。在生物学意义上,"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主要的手段,主要表现为生存行为。与"行为"相关的学科有行为生物学、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情感力量等,是一个人经过人文学科训练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密切相连,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是一种爱护人、关心人的精神。

行为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反映,是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投射,行为文化着眼点在于人是工具,是从生物学意义上理解人,而人文素养的着眼点在于人是目的,是从人类本体主义立场理解人。

一、行为文化的概念溯源

行为文化源于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关系的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把人当成生物的人,分析人的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心理发生机制。文化的定义有各种各样,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最为经典,他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是狭义的文化的定义,而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定义偏重于精神领域。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或"civilization","culture"有"陶冶、休养、栽培、培养"的意思,而"civilization"的词根是"civilian",本是"市民"的意思,是农村相对的一个概念。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行为文化通过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组织和团体的要求,是对人身体的规训和惩罚。行为文化的目的在于增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由于长期的规训,人的行为渐渐失去自主性,人的个性变弱或不复存在,人只表现出符合组织需要的某种行为模式。行为文化的优点在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组织可以以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文化,使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从而增加自身的认同感(identification),从而表明自己组织是独一无二的。行为文化是一个组织整体发展的结果,是组织发展一定程度的产物。可见,行为文化具有两面性,其优点和缺点都是明显的。由于行为文化的实施对象是人,是一种逻辑实证的形式,要求每个人符合组织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创造性。行为文化是对人的身体的一种行为规训,可以说是重理性,轻感性的,是对人的身体的压抑,不利于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其优点在于,可以增强组织的身份认同,凝聚人心,提高工作效率。

二、"人文素养"概念溯源

"素养"是一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表现。一个人的素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的素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是平素的修养。然而,人的素养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人的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受到人文学科的熏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的发展来提高的,但艺术教育并不等于人文素质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培养,同时也是历史长期积淀的过程。人文素养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提高,并非一成不变。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不断进步的,同时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需要文学艺术教育来发展,是后天可以习得的,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血液,终身受用。

人具有个性,每一个人是一个宇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存在主义认为"他人即地狱"。人的存在是一种荒诞的存在,人的在世状态是"烦",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人会畏惧将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从而产生焦虑。为了实现天、地、神、人的和谐运动,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就需要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从而对抗技术统治和工具理性的统治。雨果说:"比天平更高的还有七弦琴。你的共和国把人量一量,称一称,随后加以调整;我的共和国把人带到蔚蓝的天空里。这就是定理和雄鹰之间的区别。"人文素养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使人获益无穷。

三、行为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行为文化是对人身体的规训,通过制度等惩罚性的措施加以实现,良好的行为文化有利于组织的健康发展,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归宿感,其缺点在于忽视人的个性,压抑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不符合人本身的自然规律的发展,这样的人是一种单向度的人,如同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零件,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是大机器生产的产物。就像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所说:"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可见,对于梅花的违背规律的做法,结果使梅花都病了。而人文素养恰恰可以弥补行为文化的这种缺憾。因此,行文文化和人文素养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人文素养过于强调自己的个人利益,强调人的特殊性,这容易形成个人主义,危害他人的存在,不利于组织的正常发展,而行为文化正好可以矫正人文素养的不足之处。

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外在机制的干预,正确的行为文化可以抑制人的不良习惯的发展,使个人的发展同集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使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化。行为文化和人文素养的关系如同水和火的关系,可以彼此取长补短。行为文化如果实施得当,将会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性中有许多恶的东西、惰性的东西和不良的东西,这就需要人们自己加以克服。有时候,自我监督机制失灵,就需要外在的力量加以干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倾向,这就需要发挥人的理性的力量。人的理性,从广义上说,属于人文素养,是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而外在的干预机制如同药物,主要在于唤起人的内在免疫系统的机能,从而进行治病,祛除心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外在机制过于强大,违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文素养将是扭曲的,平面的,没有生气的,是生病的梅花。而行为文化如果不符合人文素养的发展规律,必然会对人文素养起到反作用。如同药物过量,就必然会危及人体健康。因此,行为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能否提高人文素养,就看能否将这把剑运用得当。当人文素养和行为文化协调发展时,组织和个人都会得益,这样的人将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组织将是健康的组织。个人会以归属这个组织而感到自豪,组织会因为有这样高素质的成员而取得巨大业绩。

人文素养和行为文化的内在机制在于个人和组织的关系,这是人文主义和集体主义张力的表现。人文主义重视人,尊重人,在管理中以人为本,作风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顾及各方利益,从而有利于管理工作的推进。行为文化重在强调组织的集体利益,是组织对个人的要求,是一种符号化的形式。行为文化的发展与整个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长期积淀的过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培养成员良好的人文素养,要发展组织健康的行为文化,需要以宽广的眼界来看待这个问题,要明白人文素养和行为文化的各自职能及其利弊,从而克服其消极方面,发挥其积极方面,使二者协调发展。要认识到行为文化和人文素养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循序渐进,从而取得巨大成绩。希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盘散沙的局面,也不是单向度的人,而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人是目的,而并非手段,人是组织中鲜活的个体,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将会伴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发展。

四、结语

行为文化是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文素养是文艺复兴后对人自身价值的发现,是对人的内在自然的认可。行为文化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只是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展示出来,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人文素养是内在的,是人的重要品质,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统一。行为文化是对人体的压抑和割裂,人文素养是对人体的解放。行为文化是理性的,人文素养是感性的,二者协调发展才能构成完整的个人,才能形成健康的组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泰勒.人类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数十年来,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发展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现代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发展,体会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环境、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现代文学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四川高考地理;人文素养;考查

一、从知识层面考查人文素养基本知识

2012-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选取生活素材,考查人文素养基本知识,一方面可以借助背景材料方便学生阅读、理解;另一方面该类题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大、角度广,考查的方法灵活,能综合性的考查学生对人文素养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2012年四川峨眉山专题2012年,四川高考地理1题,以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为切入点,从地质作用角度考查了形成峨眉山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2题考查了峨眉山顶可能出现的自然景观。2.2013年特色民居“土拱”专题2013年的专题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主要考查了亚洲中纬度地区特色民居“土拱”。9题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查了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10题以土拱为载体,考查了太阳方位的判断。3.2014年嫦娥三号专题2014年1、2题围绕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1题考查了北京时间和国际标准时间之间的换算。2题考查了发射场周围的锋面和气压状况。通过以上试题分析发现,此类题基本围绕材料涉及的主体进行考查,2012年是峨眉山,2013年是特色民居“土拱”。2013年,四川高考实施新课改独立自主命题后,这一类型的题稍有变化,但总体的设问角度仍然围绕材料涉及主体展开,且继续考查了其中体现的人文素养知识。

二、从方法层面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人文素养

四川高考地理试题主要是通过“琵琶半遮面”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方面的人文素养。所谓“琵琶半遮面”即题目提供的信息很简单,其中隐含着一些信息,考生需要找到其中的关键信息,得出隐含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试题。2011年—2013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时主要有降水曲线图、漫画两种题型。1.降水曲线图考查降水曲线图这一类的试题,从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出发,以坐标图的形式考查,是典型的“琵琶半遮面”的考查方式。具体例题和分析如下:(2012.四川卷.8)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8.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答案】C符合。此题联系高中地理区域降水分布的判读,以数轴的形式,从人文素养的方法层面考查强化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小数据考查统计图试题将数据与教材理论相结合,用简单的数字呈现了相关地理知识,蕴含的信息量大,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具体例题和分析如下:(2014.四川卷.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答案】选B。本题以统计图的形式,从人文素养基本的方法层面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人文素养。

三、从基本观念层面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川高考地理在确定命题指向和选择素材时,重视弘扬主旋律,引导考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积极传递“正能量”,使考生答题的过程成为考核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成为坚持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从观念层面进一步深化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以2012-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为例,四川高考地理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城市与城市化思考高考地理考查城市与城市化,有利于鼓励学生以参与者、建设者的眼光去思考社会现实,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观念层面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例题和分析如下:(2013.四川卷.1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选D。此题联系高中地理的知识,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从人文素养的观念层面考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2.科学人口观人口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13-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均考查了城市人口问题。尤其要强调城市化和人口经常联系在一起考查,具体例题和分析如下:(2014年四川卷9题)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答案】选D。本题从我国人口问题入手,结合曲线图,从人文素养观念层面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结束语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起点,把握高考的命题趋势对于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意义重大。本文从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观念三个层面对2012—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对人文素养的考查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四川高考地理将进一步深化对人文素养的考查。

参考文献:

[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226页

[2]黄河清.近现代辞源[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627页

[3]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