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太极拳教程

武术太极拳教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武术太极拳教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武术太极拳教程

武术太极拳教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概念;逻辑学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7-0102-03

太极拳流派繁多,但它们必定有共同的本质属性,这个属性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武术徒手项目的根本,决定着太极拳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这就是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的外延是具有上述本质属性的各类事物。目前太极拳的概念有多个版本,给太极拳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查阅了大量有关太极拳的文献和考察了太极拳的实践活动,在分析太极拳的内涵和确定它外延和上位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法则给太极拳下一定义。

1 太极拳几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现有的一些太极拳“概念”没有指出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只是对太极拳特点、分类的诠释,而非下定义。人民体育出版社《武术》(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给太极拳下的定义:“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圆活,处处有带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前后贯穿。而各式太极拳也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不同的特点。”此概念只是对太极拳的一些特点和分类作了简单的介绍,没有表明太极拳的内涵或外延。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中的太极拳概念则是另一种表述:“是武术的主要徒手项目,它的取义是因为太极拳拳法变幻莫测,含义丰富,而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这一“概念”表明了太极拳的外延,内涵的表达则不清晰。《辞海》中太极拳定义:“中国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动作柔缓,可用于拳击和健身,流传区域很广”,此“定义”只是对太极拳的某一特点和功能作了简要的表述。

2 太极拳的内涵

2.1太极学说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太极学说在其它徒手项目里也有体现,但没有像太极拳体现和实践得这样彻底。太极拳拳理的核心是太极学说,它是以太极说为中心,包括无极说、阴阳说等理论在内的中国古典哲学体系。王宗岳《太极拳论》首段即以“太极”立论,他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无极是无形无限,是一种没有极限的物质存在。宋书铭在《太极拳谱》中这样描述无极状态“无形无像无纷孥,一片神行至道夸,参透虚无根蒂固,浑浑沌沌乐无涯。”无极状态在太极拳中的表现有功法当中的“无极桩”,套路演练中的“无极起势”以及贯穿始终的身形身法要求,还有“天人合一”的意气运行和感受等:一种“定”的修养,正如太极拳诀云:“全身透空,无形无象”。

太极的原意是至大至高的意思,由无极演化而成,是处于无极和阴阳互化的交替状态,具有向动和向静转化的中枢功能。动极而静,静极复动。因而太极的运动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许禹生《太极拳论》称太极为“动静之机”。而且这种向动、向静变化的趋势没有规律可循,是一种随势之机,是一种“拳本无法,动即是法”的运动状态。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云:“屈伸开合听自由”,“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太极拳的刚柔劲力是蓄极而发,刚柔互根,武禹襄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阴阳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属性,阴阳可以相互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太极拳采用阴阳变化为运动的基本规律,要求动静、刚柔、虚实、轻沉、迟速兼备,又要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达到刚柔摩荡,阴阳相济的地步(懂劲),进一步达到忽阴忽阳,阴阳无迹可寻的神明阶段(太极状态)。正如《用武要言》所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后可言拳术也。”

2.2“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是太极拳的运动技术核心

各式太极拳套路、推手、散手的核心运动技术都是“、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其中拥又居核心地位,即其它各技术都蕴含拥劲(张力)在里面。只是在具体应用时,运动的速度、幅度、角度、力度不同而已。太极拳除这十三法之外,还有陈王廷《拳经总歌》的“劈、打、推、压、搬、撂、横、采、钩、拥、逼、揽”十二法;陈长兴《用武要言》战斗篇:“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腿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步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杨式太极拳的“滚、错、折、磨、弹、冷、正、侧、定、断、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19种劲法。

3 太极拳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本质属性的各类事物,从运动形式分类,太极拳由套路、推手、散手和功法4部分内容组成。

太极拳套路主要用于练内劲、加强对自身运动控制的能力和强化松柔的途径,是“练己”的功夫,练习中操持太极拳的规则(如“迈步如猫行”等),能有效地掌握对自身运动的控制本领。

推手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又称打手、揉手、手。推手的形式可分为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推散手等。推手的基本技术包括、捋、挤、按、采、捌、肘、靠八法,还有摔跌、擒拿、击打等。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不脱离)不顶(不顶撞),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与太极拳套路的要领是一致的。

在太极拳各学派中,“散手”一词的含义包括:(1)指散打,即不受套路限制的徒手短打;(2)把套路中各个基本拳式拆开来进行单练和应用,又称为“练散手”;太极拳的散手用力原则是“沾连黏随,不丢不顶”。它的战术原则是“击其不备,袭其不意,虚而实之,实而虚之,取本求末”。

太极拳功法包括徒手和器械练习。徒手有静功和动功,静功有站桩、卧功和坐功等,动功有开合桩、升降桩和绕球桩等;器械练习有太极球、太极尺、太极大杆等,器械练习虽然持械,但它是为套路、推手和散手服务的。太极拳的功法用于发展太极拳锻炼者的心理素质和体能,对太极拳的套路、推手和散手水平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4 太极拳的邻近属概念(上位概念)

如果一个概念所囊括的外延都包含在另一个概念之中,那么,后一个概念就是前一个概念的上位概念。当今有一种现象就是把太极拳从武术中剥离出来,或把太极拳和武术同位化,典型的说法就是“您练的是太极拳还是武术”。这在逻辑上就犯了“概念不当并列”

的错误。

武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迄今为止,武术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蔡仲林认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的人体动作为基本手段,以通过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来为一定社会服务为目的,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杨祥全认为:“武术是指以个体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冷兵器或徒手而进行的套路、格斗以及相关辅助技术练习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人体文化。”杨建营则认定:“武术是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中国传统运动技术体系。”龙行年这样定义:“武术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凝结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以技击为表现形式的,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体育文化实践活动。”这些武术概念或多或少有些偏颇,但无疑的是,太极拳的外延都涵盖在这些概念里面。不像国外武技那样,徒手项目就是徒手项目,如拳击;器械项目就是器械项目,如击剑。人们一提到武术,就应该包括徒手和器械项目,人们一提到太极拳,也就会联想到太极拳套路、推手、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等,也就是具有太极运动特性(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项目群。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徒手项目,有着武术徒手项目的一般内容、属性、功能、目的和价值。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为运动技术核心,包括套路、推手、散手和功法的武术徒手项目。太极拳的内涵是“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十三法为运动技术核心”,规定了太极拳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套路、推手、散手和功法的统一体”,界定了太极拳的运动形式;上位概念是武术徒手项目,确定了太极拳所属的范畴,表明了太极拳具有武术徒手项目的所有属性,包括技击性、健身性、传统性、文化性等等;内涵厘清了太极拳和其它武术徒手项目的根本区别所在,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判定太极拳是太极拳而不是其它徒手项目(如形意拳等)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

[2]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73。

[3]李良根,不要误把“阴阳图”当成“太极图”[J],武魂,2009(1):24-27。

[4]祝大彤。太极解秘十三篇[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19-220。

[5]余功保,随屈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37―138。

[6]蔡仲林,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77-79。

[7]杨祥全,武术概念新论[J],中州学刊,2007(1):164―167。

武术太极拳教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太极拳 双语教学 教学技巧 文化内涵 修身养性

许多外教、留学生、外国武术爱好者对于太极非常感兴趣,所以采用双语教学会事半功倍。如何跨越语言障碍进行专业术语的外语讲解,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作技术的教学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将中国这一瑰宝展现给学生,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太极拳技术,促进太极拳文化国际传播,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太极拳的广泛普及和双语教学的基础

1.1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太极拳的普及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连绵不断等,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体会到“天人合一”――融入自然的境界,还有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太极拳同时含有丰富的技击涵义,其特点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舍己从人等,显著的技击功能让众多的青壮年喜欢太极拳。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进行研究。通过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老年摔跤、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另外,对力学等学科的研究证明了太极拳的劲力发放能产生非常大的威力。

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并风靡世界。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和影像资料等。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并参与其中。

1.2双语教学的基础

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外语和专业水平,学术交流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很多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了自身外语水平。因此,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师资基础。参加太极拳双语课程学习的学生大多来自欧美国家,母语为英语或者能用英语正常交流,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汉语基础。因此对任课教师来讲,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通过英语教学,能够加快国外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把每一个动作的名称、规格要求、运动方法,以及手、眼、身、步的配合,特别是动作的技术原理、攻防含义和文化内涵表述清楚,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动作模仿上。此外,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教师随时进行交流,随时进行提问和解答。

2.太极拳双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巧(以简化太极拳为例)

2.1动作名称及专业术语的教与学

太极拳术语具有特定含义,是解释太极拳的专门用语,一般用词简洁、精炼,多由三四个字组成。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揽雀尾等,非常形象、生动。太极拳的动作术语还注重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语传达气势和神韵,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价值。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很多术语名称借用了传统文化的哲理概念,如运动中体现出的虚实、开合、进退等。由于太极拳术语的这些特点,教学中就要把握既要传神、达意,又要浅显、易懂,便于掌握的原则,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解释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动作名称术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2.1.1一些项目名称属于概念化的专有名词,在英语中不存在类似的表达,对这类术语就直接采取音译的方法。如“太极拳”译为Taijiquan,“长拳”译为Changquan。

2.1.2有的动作名称生动形象、突出意境,这类名称可以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如“野马分鬃”译为part wild horses’main,“白鹤亮翅”译为white crane flash it’s swing。

2.1.3一些动作名称在英文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应采用意译法予以解释,根据原词的真正意义进行翻译,如“搂膝拗步”译为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左右倒卷肱”译为step back and whirl arms on both sides。

2.2太极拳双语教学中的技巧

太极拳套路动作由许多动作组成,每个动作基本手型和步型构成,动作之间的连接需要手法步法身法等。如24式太极拳动作中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复杂,路线多变。如手型中的拳、掌、勾,手法中掌法的推、搂、捋、挤、按、云等,对于这些动作,初学者易出现上下肢不协调、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完整―分解―再完整”教学法,即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建立整体动作概念,然后进行分解教学,分解教学可采用“上下肢分解法”,即先步型、步法,再手型、手法,最后完整组合连接的方法。也可运用“动作先后分解法”,即把一个动作前后分成若干小节,待学生把每个小节动作掌握好,最后以圆滑的曲线把各个小节连贯起来,做到缓慢轻柔,连绵不断,重心不起伏,手、眼、身、步协调一致。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分解动作时应注重动作的变化并把每一个分解动作的步型、手型翻译简练、准确,以便学生记忆和掌握,同时有助于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口令提示。

2.3教学中注重太极拳文化内涵和修身养性价值的讲授

2.3.1注重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史、哲、理、医诸学科有着相互渗透的关系,并蕴含着人生哲理和辩证法,其形成与发展得益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博大精深。太极拳运动强调“天人合一”“、内外合一”,认为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应“顺其自然”,人的个体应达到局部和整体的相互协调。同时要求“形神兼备”,这与西方体育的“重形”不同。西方体育重形,主要是通过肌肉活动,使肌肉发达,骨骼健壮,从而促进内脏器官的健康。而太极拳则强调“调心练意”,一切肢体运动要与“心”、“意”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意识的作用,通过锻炼达到身心俱健的目的。此外,太极拳主张“心静体松”、“松静自然”、“动静结合”,这与西方体育主动原则不同。松,指精神与形体的放松;静,指思想和情绪的安静。练习过程中强调动静结合,以动为用,以静为养,动静适宜方能健康。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太极文化的讲授,避免由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而造成外国学生对太极拳认识和理解上的失准,让学生对太极拳从动作形式、技术要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的认识。

2.3.2注重太极拳的修身养性价值。在太极拳教学中,除了讲太极拳动作技术、文化内涵之外,还要注重讲授太极拳的修身养性价值,让学生了解太极拳修身养性机制和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与方法。一方面可从中医养生角度谈太极拳的修身养。太极拳的外形动作要求立身中正、姿势自然、动作顺遂,可使练习者身体各部位合理发展。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符合太极拳技法的要求,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以疏通经络,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脏腑、祛除疾病的作用。此外,太极拳还注重精气神的培养,即所谓的“身心兼修”,达到陶冶情操、身心健康等功效。

另一方面可以从西医角度将近些年有关练习太极拳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人体免疫功能、老年人血液流变等方面的治疗效果、实验数据等介绍给学生。

3.结论与建议

3.1针对太极拳双语教学的特点,搞好太极拳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具备熟练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较高的太极拳演练技术水平,并正确运用太极拳教法。

3.2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教学中应注重太极文化和太极拳修身养性价值的讲授。

3.3由于本校国际交流日益扩大,建议学校加强太极拳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

3.4针对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教材,如太极拳双语教程等,为今后本校国际交流和学生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2.

[2]康戈武.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J].中华武术,2001,(03):5-9.

[3]申国卿.太极拳发展特点的当代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02):46-50.

[4]郎朗.武术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01):31-34.

[5]张尚莲,岑秀文.应用翻译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从政府网站英文版翻译问题说起[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5-88.

[6]单静怡.留学生太极拳双语教学教法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4):45-46.

[7]张振华,田兰波.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武术英译的重要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2007,42(5):41-43.

[8]刘靖,张世林,于翠兰,等.武术双语教学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68-70.

武术太极拳教程范文第3篇

一、各种版本“闪通背”的差异

1、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

据1984年《太极拳选编》版本中《太极拳使用法》(据文光印务馆1931年版影印)一书中资料显示:第15页太极拳十三式,名之日“山通臂”:第31页第二十七节,名之日“扇通臂用法(演练图)”;第95页第十六式的对敌图中为“山通背用法”。

从上面所提供的资料中可以发现:同一个拳架、同一个作者、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何以一个拳势的动作名称,竟会在一本书中有三种不同的名词书写呢?原因何在?而恰在此时,也正是杨澄甫先生终于完成了杨氏太极拳大架的定型工作之后。据有关资料报导,参加此术编辑工作的尚有杨氏几位得意弟子共同参与,并负责编后校对工作,难道大家都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吗?由于该书是杨澄甫先生亲自演练,并主持编辑工作,该书一经面世,即出现了许多盗版,杨澄甫先生亲自将自己印章于书中以杜绝之,难道也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吗?原因何在?尚望持正版者以补正。

《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的正式出版,在杨氏太极拳发展史上可谓是一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杨氏太极拳从此走向了规范化道路,该书也被杨氏太极拳修持者奉为盛世经典金科玉律,这样一部恩泽后世的宏篇巨著,不知为何也会出现如此大的失误呢?此中迷团着实令人费解?也因此造成了杨氏后传弟子在各自的著作中各持一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恐怕是杨澄甫先生没有想到的,也不愿看到的实事悲剧吧。

2、杨氏其他早期弟子著作

在陈微明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术》(据中华书局版影印)一书中,他则使用了与《太极拳使用法・演练法》中的“扇通臂”名词术语相同。该书较为系统,采用了杨澄甫先生未定型前的演练图示,个别地方作者做了补充。

陈炎林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中采用了“扇通背”之说,而在此书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太极拳对练》的沙国政先生,则采用了“闪通臂”名词术语,这种差异亦不知何故?

在许禹生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势图解》(据京城印书局1921年版影印)一书第23页采用了“扇通背”一词,在其动作术语释名中云:“扇通背者,疑疑脊椎骨为扇轴,两臂为扇幅,如扇之分张状;通背者,使脊背之力通于两臂之谓也”。在这句释语中,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作者自己本身对此名词术语就持怀疑态度。所以,笔者臆测,许先生面对“闪通背”这一名词术语,也不知该如何书写才算正确。但从其书的出版时间上来看,它比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早了十年。杨澄甫先生按常理推算应该手中有该书的,对于书中的不足之处应该有所批示。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在该书出版前或出版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呢》?

吴孟侠、吴兆峰二先生所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一书中,演练图第二十二式,扇通臂(又名闪通背)。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心中亦不甚明白,亦不知该如何书写才好,而在此前笔者手头的杨氏拳术资料中,诸多版本均无“闪通背”这种书写方法,也许作者想纠正该式动作名称书写,但又有所顾忌,或另有它因不便道明。故而在拳式后又回以补注说明,但毕竟有了一个好开端。

3、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

1979年版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第三册上所载的“简化太极拳”“第二套太极拳(即四十八式太极拳)”中均采用了“闪通臂”这一动作术语。众所周知,这个版本的两套太极拳术,均以杨氏太极拳为基础,并兼收了其它流派精华组编而成的。参与编写这样一种全国高等学府武术系通用教材,可谓名家巨子行家里手汇集,无论是编、审、校均有专业人员严格把关,绝不会出现原则性错误。似乎“闪通臂”动作术语已成定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其后出版的诸多著作均应以此为标准,可为什么会我行我素各有说辞呢?不能不令人深思。

4、近年来杨氏太极拳著作

在这里,我们先来看《山西省武术拳械录》一书中第三章・太极拳。杨氏嫡传杨振铎先生供稿的“103式”中采用了“扇通背”术语,与杨澄甫先生所传亦不相同,其原因何在?杨家太极,素有内外之分,难道名词术语亦有内外之分吗?个中缘由虽然一时难以说明,但有一点可以说明,那就是杨氏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没有一个规范的教程。

再来看杨澄甫先生的再传弟子张金普先生所著的《杨氏太极拳械集粹》一书,在该书中无论是小功架,还是大功架,均采用了“扇通臂”这个动作术语,它又与杨振铎先生所传有别,其原因何在?

我们再来看汪永泉先生所著的《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中亦采用了“扇通背”。而据汪先生所述,其父曾随杨健侯习艺,其本人十四岁拜杨澄甫为师习艺,当时其所习为杨式六路老架。但无论是老架,还是新架,其动作名称都应相同,皆因一人所授。不知何故却不相同,实在令人费解。

5、顾留馨先生所著的《太极拳术》

顾留馨先生是当代太极拳界泰斗级的人物,对太极拳术不但有很深的造旨,而且对太极拳的理论、沿革等均有很深地研究,在其所著《太极拳术》一书中,第149页、第二十三式的“闪通背”拳势后有这样一段颇有见地的文字说明:此式势名在杨氏太极拳原作“扇通背”,“扇”字系“闪”字音转,兹从陈氏太极拳谱复其原名为“闪通背”。众所周知,杨氏太极拳本自陈氏太极拳演变发展而来,虽经杨氏三代不断地改革创新,拳势上有所变化,但仍然保留有陈氏太极拳的痕迹。传统武术非常注重师承与拳术谱文的传承,杨氏既得艺于陈氏,又何能数典忘祖乎?故笔者亦认为顾先生所述较为恰当。

二、陈鑫 著《陈氏太极拳圈说》

在《太极拳图说》卷第十九势、闪通背前半势中,陈鑫如是说:何谓闪通背?以中气由心下降过脐到丹田,复由丹田与任脉搏逆行而上,越脐……督脉相接,逆行水沟、人中……再至会阴极矣。中气由百会下通于长强,会阴,是谓通背。闪者,如人搂住后腰,前面腰向前猛一弯,头与肩往下一下,后面长强与环跳往上用力挑其小肚,往上一翻,敌手自撒开,颠倒,从吾头上闪过前面,仰跌吾前矣。此之谓闪通背。

陈鑫先生为了进一步阐述闪通背一式,特附了两首诗于文后:肩臂何由号闪通?督至长强是正中。从下翻上为倒精,敌闪倒前在我躬。又诗曰:前人留下闪通背,右掌劈下大转身。右脚抽回庚辛位周身得势胜强奈。至此,“闪通背”拳式的来源、运气、体用等窍要,陈鑫先生已表述得非常清楚明白,勿须笔者赘言。

三、杨氏太极拳“闪通背”书写混乱分析

由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杨氏太极拳的“闪通背”动作术语表示非常混乱,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武术的传承非常注重师传口授,相对的文字表述记载较少,谱文的传承就显得比较珍秘。由于师传口授时,师傅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方言;加之各弟子亦带有其本身的方言,而谱文传承一般是掌门弟子,故其他弟子虽得其技,但无准确的谱文传授,从而引起混乱,也在情理之中。

再同一个动作名称,口授时的同一个音符,形成了诸多音同字不同的表述形式;加之各传人的体悟不同,自然形成了诸如“山”、“扇”、“闪”、“三”,以及“背”、“臂”等文字差异,从而了导致了多种形式音同字不同的“闪通背”组合。

武术太极拳教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武术的审美方式;辨证统一;天人合一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esthetic Mode of Wushu Dialectical Unity

ZHANG Yuan-yu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23)

【Abstract】Chinese Wushu boasts of rich and colorful aesthetic thoughts and value, with a strong sense of aesthetic cul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both its contents and structure. So long a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Wushu is recognized, it will attract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 Wushu can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kind and the nature, the society and human itself.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ater and greater importance will be attached to the aesthetic value of Wushu.

【Keywords】Aesthetic mode of Wushu, dialectical unity,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武术审美看重“天人合一”的境界。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到达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为一体,内外原无判隔”〔1〕。“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1 武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1 武术与自然界的和谐美

武术中,无论什么动作,都会将它与自然界中相关事物相联系,与有关情感相沟通,体现了中国武术“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即物化为我,我化为物,万物与我合一。大自然的无穷奥妙使人们产生了不少灵感,仿生自然就是重要的审美表现特征。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都可以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进而类推到动作之中,不断丰富武术动作意象。因此,无论是武术的技术原理、招术或动作等,都充分展现了武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

第一,动作中的自然仿生性。自然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我们的祖先在适应大自然的同时,出于对许多自然现象的仰慕,形象地用动作名称的形式将自然界的物象融入武术之中,以提示动作要领。这种自发的自然仿生,生动地反映出武术有自然的审美情趣。武术中自然仿生的例子很多。模仿山水的动作名称有“泰山压顶”,“顺水推舟”;模仿风云的动作名称有,“来风复雨”,“浮云起落”等等。“还有大量技法上借形喻势的动作意象,如“动如涛”、“静如岳”、“站如松”、“重如铁”、“轻如叶”、“快如风”,还有“拳如流星、眼似电”、“行步如流水”〔2〕,这些都是自然仿生的范例。

第二,动作中的动物仿生性。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与动物的频繁接触中学习动物,创造了熊经、鸟伸、兔浴、虎顾等仿生动作。东汉末年,华陀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特长创五禽戏,以除疾病,利蹄足。少林五拳就源于这种仿生,经改造提炼的龙、虎、豹、蛇、鹤五拳,可练神、骨、力气、精,五者相合,健身强体。象形拳的动物仿生特征更加鲜明。演练者将自身置于所表现的动物之中,从而获得表现生命,表现自然的审美体验。其它许多拳种也不乏动物仿生的动作和术语名称,如长拳的“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缓如鹰”,少林拳的“黑虎掏心”,八卦掌的“白蛇吐信”,太极拳的“白鹤亮翅”,都有力地说明了武术审美的动物仿生性特征。

自然仿生和动物仿生都说明,武术在形成和发展中,远取诸生,近取诸物,象其形,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这种对动物、自然界非生物从动作、名称、方法、特点等全方位的效仿,正是武术返朴归真的和谐美,是武术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为崇尚生命,崇尚自然,生命就是美,而这种美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武术中练习从动物与自然界中找出的合理动作,求得与自然的同步和谐统一。

1.2 武术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美

武术理论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结构的体,一切人事活动只有顺乎自然,遵循其运行规律,生命才能得以存在和健康地发展。也就是说,人们习武练拳必须遵循自然的变化,服从客观规律,并与之保持适度的和谐,武术的这种合自然规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练习时讲究顺应四季节气。春夏秋冬四季是自然界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规律。历来习武要“从春练到冬”,强调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又各有侧重和讲究。如《形意拳理论》一书认为,“形意拳之锻炼,须要春发、夏放、秋收、冬藏。春天练拳时,应注重内气、内劲的焕发,走势宜悠,发劲宜柔,使筋络渐渐舒伸开展。夏天练拳则要适宜发放劲力,不至于伤筋扭骨或拉伤了韧带。中秋、深秋时节练拳,则应少发暴力,练时内收劲力。至严冬时节,更应随之而深藏劲力,不可急发暴力,因为这个时节发放劲力最容易伤筋骨,损坏韧带”。拳谚中有“朝练寅”的说法,其所依据的正是“天人合一”的中医学理论。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肺气旺盛之时,肺主一身之气,此时习武采气,可以增长功力。

第二,依乎地理方位。武术锻炼除了要求因时而变化外,对方位和地理环境也有相应的要求。不少拳谱在预备势中都有“面向正南,立正姿势”(《少林十二钩》),以及“面向南自然直立”(《太极拳》)等要求。南为阳,北为阴。武术中这种面南背北之势,与中国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的哲学思维有关。对于地理环境,在传统武术训练中,一般要求训练场所“须择山林茂盛之地,或奇观庄严之处,或房屋洁净之区”。八卦掌大师程廷华认为,训练中“得天气之精者为之精,得地气之灵者为之灵。两者皆得,方为神化之功。”无论四季节气,还是依乎方位和地理位置,都说明武术审美追求与自然界的时空变化规律的和谐统一。

2 形美与神美的和谐统一

武术之美,是在对生命现象的无限和谐中建构自身的,是注重身心的内外运动,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身心关系这一范畴体现在武术中就是形神关系,它最能反映武术审美的本质特征。因为,武术运动是身心共同参与的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中华武术强调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美,既注重练形,又注重练神。练形是非常重要的,但形美是初级的、肤浅的,而神美是高级的、深奥的,由形美到神美是由量的积累所获得的质的飞跃。练形是一种长期而又艰苦卓绝的练功过程,形体之阳刚美和阴柔美是武术审美的基本特征:神美是一种境界美,是在形美的基础之上对内在性的超越,表现出“静”和“虚”的审美特征,是武术审美的本质特征。

2.1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和谐统一

武术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根基是气,而气分阴阳。“武术中阴阳二气的运化是极其丰富的,表现在开合、刚柔、仰俯、起落、进退、屈伸、蓄发、呼吸、吞吐等,但武术美的基本特征不外是形体之阳刚美与阴柔美对立统一。”〔3〕中国古典美学认为,阳是主动的,武术中的阳刚之美是与动态分不开的。武术动作有快慢之分、大小之别,大动作,肢体要充分舒展;小动作,肢体要尽量裹缩。动作在空间层次、方向、位移上千变万化,层出不穷,错落有致,高如鹰击长空,低似鱼翔浅底,就其劲力而言,刚劲有快、猛、狠,发力短促,快速多变。武术中无论哪一拳种都具阳刚之美,如南拳因勇猛、快捷而具阳刚之美,即使是偏重阴柔之美的太极、八卦、形意拳也不例外。阴柔之美则与武术中的静态动作密切相关。静态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相对静止的定势美。静态的定势有高低之分、仰俯之别,高的动作定势、低的动作造型,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形象。就其劲力而言,阴柔之美指柔劲、化劲、螺旋劲、滑劲、粘劲、绵劲等。最能体现出阴柔与阳刚之美的拳种莫过于太极、八卦、形意拳 。在武术的演练过程中,特别是传统拳种,其阴柔美与阳刚美的和谐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太极拳从刚到柔、从柔到刚的刚柔相济运动,使刚柔和谐统一,阴柔美、阳刚美相储并蓄,相互转化,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完美的境地。阴柔与阳刚之美分别从动作的运劲过程中和动作的落点上表现出来,其变换则是通过神态上的隐与显表现出来,隐则柔,呈阴柔之美;显则刚,呈阳刚之美。

2.2 静与虚的意境美

武术在形神共练的基础上,偏重于练神。神美是一种意境美,是一种和谐美,它是以审美主体的合目的性去契合审美客体的合规律性,这种审美客体的合规律性就是武术运动的规律,而审美主体的合目的性无非是健身性和技击性两种。健身性与武术养生规律的契合使武术之美表现出一种静的审美特征:技击性与武术运动规律的契合使武术呈现出一种虚的审美特征。

2.2.1 静的意境美

静,是对动的超越,是武术审美对生命主体的一种内在性超越,是形体对自身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神韵之美。它充分体现了形美与神美的和谐统一。养生武术就是通过以动练形和以静练神的思想达到对生命主体的内在性超越的。太极拳的动中求极静,充分说明了武术的养生之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静时寓动意,动中求静息,动静之机,即为太极。太极拳以动静的运动规律来体现千变万化的弧形运动,练太极不知动静之理,不懂运用动静之法,那就难达太极殿堂。”〔4〕

综上所述,武术这种合健身之目的的静之美是对内在性的超越,是武术审美方式的本质特征。

2.2.2 虚的意境美

“虚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也就是说:现实世界的天地万物是虚与实(有)的对立统一。

技击武术审美方式的本质特征―虚之美。虚与实,有形与无形,作为阴阳二气化生的两个方面,首先,二者相互包含,表现出彼此吸引的趋势;其次,二者相互贯通,表现出彼此转化的势态。太极拳就很好地体现了武术的虚实统一。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要求在动作中要体现出虚实。传统拳中,所谓虚并不是全无力量,所谓实也不是全然占煞。从技击方面来说,太极推手所表现的“不丢不顶,粘连相随”的粘化劲更具有虚实的普遍意义和说服力,虚的方面的粘化总是以实的方面的击发为前提,目的是后发制人。没有虚便没有实,没有粘化,就没有发放。粘即是化,粘即是发,是一个由虚到实的转化过程。太极拳的虚实融合在刚柔动静快慢之中。虚实的变化将太极拳的技击招法加以美化,偏重于艺术化的感染效果,从而产生一种朴实、含蓄的风格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之美,外看虽似无技击之用,而实却无中生有。如太极拳的“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都有极高的含蓄委婉的欣赏价值,也包含一定的技击攻防含义,这就是虚实并存,互相依赖,又虚实分明。武术运动把进入虚静状态视为高级阶段和终极目标,即“实中求虚、动中求静”,要求在运动中把精神、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达到“心中无物,极其虚灵”的境地,在虚静至一的状态中直接与道冥合,将主体与客体浑然相融,以虚灵为极致,并在虚灵状态中将身心与动作融为一体。武术招式演练中的实虚相参,虚实难辨,幻中有真,真中有幻。不仅在技法上给人造成扑朔迷离的感觉,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习练者和观赏者都能体验到内心宁静、超脱、恬淡和适意,从而产生一种潇洒、挺拔、抒情达意、柔和自然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武术这种合技击目的的虚之美是对内在性的超越,是武术审美的本质特征。无论是静之美,还是虚之美,都是武术对意境的追求。

3 追求善与美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强调审美对象在伦理道德、人格品性上的感染作用,始终以美、善统一作为根本性的主题。这使得武术经常把审美和人的高尚精神品质和情操相联系,要求审美具有高尚的道德观,注意审美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东方古典美学的这一特征,使得武术由一门杀人的技艺变成惩恶扬善、除暴安良、驱邪扶正的教化手段。这就对习武的人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习武者要有纯正的动机,用武者要能明辨是非,授武者要遵循清规,其目的都是避免因为武术给和谐的社会以及人际关系带来损害。中国武术不主张主动出击,而认为自卫防身、后发制人更能表现美德。以善为美的社会伦理道德,加之人道主义精神的渗入,使得武术的技击性得以弱化,武术的杀伤力得以隐匿,武术的功利价值得以淡化。超越了单纯技击格斗的功利性和局限性,武术具备了一种间接的、潜伏于感性形象之中的精神上的审美取向。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精神上的审美取向,使武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向美善统一、向德艺并重方面发展,从而也使得中国武术在世界技击格斗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4 结论

武术之美集自然、人、社会(主要是指武德之美)三位一体,表现出辩证统一性特征∶第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表现出自然仿生性、动物仿生性和合自然规律性的特征。第二,形美与神美的统一。表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统一、静之美和虚之美的特征,并认为静之美和虚之美是武术审美方式的本质特征。第三,追求善与美的统一。

最后,本文在武术审美价值的现实评定与展望中取得以下建设性意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武术的审美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充分发掘武术的审美价值功用,就是要重塑人类身心的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对于审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无限追求,由它所哺育、成长的武术也从头到脚,从外及内,处处闪耀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魅影。通过武术,人们可以自觉地修养身心,养凛然正气,获得独特的而崇高的精神品质,个体人格得以充实和完善,进而使人格的力量提升壮大,实现审美的理想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0.

〔2〕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53-54.

武术太极拳教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太极拳教学;小学体育;开展价值;实施流程;实施策略

太极拳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其动作刚柔并济,不但可以用于技击防身,同时还良好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和去病防病价值。如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不但能够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希望能够借此为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以更好的促进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与普及。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价值

首先,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对于我国多数小学来说,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是以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等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虽然说,这些体育运动能够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这些既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很难有效的激发小学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并因此影响了小学体育教育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急需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而太极拳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和健心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不但能够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和多样,而且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太极拳运动具有良好的健康促进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与训练活动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要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气体交换,而太极拳运动中的腹式呼吸这种节律均匀的深呼吸,不但能够有效的延长脉搏间隔,缩短呼吸间隔,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水平,而且在经过长期的练习之后,还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呼吸的强度和深度,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对学生呼吸系统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太极拳教学训练的开展对于学生内脏器官功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参与太极拳运动的过程中,舒缓的动作和节律均匀的腹式呼吸会对学生的心、肝、脾、胃、肠等内脏器官起到自然柔和的按摩作用,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会有效的促进学生内脏器官功能的发育和发展。

最后,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大脑功能的发展。在太极拳教学训练中强调“意随心动”,简单来说,强调的就是大脑神经系统的意念活动,而大脑神经系统的意念活动,实际上就是对意念的控制与训练。与此相对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也可以说是针对小学学生所开展的一种意念控制与训练活动,通过意念控制与训练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调节功能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另外,学生自我意念控制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大脑正确接收和传达各器官系统的信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大脑功能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实施流程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认为太极拳的学习应该分为着熟、懂劲和阶及神明三个主要的阶段,即,“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与此相对应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实施,同样也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

(一)着熟阶段

着熟阶段,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太极拳基本动作的学习阶段。例如:拳法的学习与掌握、拳势的学习与掌握等等均属于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在着熟阶段学生不但要做到太极拳动作的正确掌握,而且还要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具体来说,在这一阶段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口诀法等几种。

讲解示范法和分解教学法是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着熟阶段最基本,也最为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指的是通过讲解和示范来说明太极拳动作的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的方法。在开展新动作的教学时,运用讲解示范法能够通过让学生直观的观摩教师示范动作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动形象、结构以及要领和方法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自身的模仿意愿和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小学太极拳教学中教授新的动作时,任课教师如果能够配合讲解进行相应的动作示范,往往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正确的动作表象的建立,极大的提高着熟阶段的教学训练成效。分解教学法同样也是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着熟阶段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于讲解示范法而言,分解教学法多用于难度比较大或者是比较复杂的动作教学。在利用分解教学法组织开展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将难度较大或者是比较复杂的动作分解为几个难度较低、比较简单的动作的方式,不仅便于学生领会、模仿和记忆,而且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以及上下肢之间的配合等问题,从而尽可能的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正确掌握动作的要领。

除此之外,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太极拳着熟阶段的教学训练要求,决定了情境教学法和口诀法也是比较适宜的两种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指的就是在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太极拳的攻防含义,模仿太极拳实战情境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利用情境教学法来组织开展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不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动作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种新颖的实战演练式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而口诀法之所以适用于小学太极拳着熟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因为,将太极拳教学训练中的提示语创编为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口诀,并按照口诀来开展动作练习时,不但能够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口诀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有效的加快学生对动作的记忆速度,促进教学训练质量的提升。

(二)懂劲阶段

在着熟阶段之后,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就进入了懂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要在熟练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逐渐体会动作的内劲,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悟太极拳运动中动作的刚柔、虚宜、轻重以及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等关键。只有通过教学训练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懂劲,学生着法的使用才能够更加合理和巧妙。在这一阶段,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分层合作教学法、呼吸教学法以及游戏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

之所以采用合作教学法和分层合作教学法是因为,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帮互助,从而取长补短,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教学训练效率的提升;而之所以要采用呼吸教学法,是因为太极拳是一种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内家拳,强调的是“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在组织开展小学太极拳懂劲阶段的教学训练活动时,采用呼吸教学法,让学生的动作与呼吸之间配合起来,往往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和领悟太极拳运动中动作的刚柔、虚宜、轻重以及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等道理;在采用游戏竞赛法组织开展小学太极拳教学活动时,由于游戏竞赛的方式不但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加深学生对太极拳动作套路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意识。所以,游戏竞赛法,同样也是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阶及神明阶段

在完成了着熟阶段和懂劲阶段的教学之后,再开展太极拳活动时,学生动作的对与不对,不用任课教师提示,往往自己就能够感觉出来,这实际上就进入了阶及神明的阶段。从懂劲阶段到阶及神明的阶段,必须要由大量的练习做基础。实际上,对于多数小学生来说,要达到阶及神明的阶段还是比较难的,为了促进学生不断的向阶及神明的阶段发展,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特点和具体的要求,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积极的进行自学自练。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重视学生太极拳运动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初次接触太极拳运动,所以,在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好奇心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往往比较顺利。而时间一长,这种好奇心消失之后,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随之消失了,学习的热情也逐渐减退,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反感抵触的情绪。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在教学训练伊始,任课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来让学生了解太极拳运动的价值、展示太极拳运动的内固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训练活动中适时的穿插各种历史传奇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太极拳运动兴趣。

其次,要注意练形与练意的有机结合。太极拳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大致可以分为练形、练意、练气以及意气结合等四个主要的环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由于小学生没有任何的太极拳运动基础,所以,很多任课教师就将练形放在首位,将练形与练意截然分开,希望通过练形来打下学习的基础之后,再开展后续的练意、练气以及意气结合等阶段的教学。然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在太极拳运动中,“形”与“意”是相互依存的,练形与练意并不能够完全的割裂开来,“意”是寓于“形”之中的,没有正确的“形”,“意”就无从谈起,而反过来,没有“意”的“形”也只是枯燥无味的空架子而已,只要将练形与练意有机的结合起来,寓“意”于“形”,以“形”达“意”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与训练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将练形与练意有机的结合起来。

再次,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小学生是教学训练的对象和主体,只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确保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例如:小学学生性格活泼,往往喜欢快节奏的动作,所以开展小学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慢不下来”的问题,从而为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训练的初期采用“慢拳快教”的教学方法,如在单势动作的教学中,可以将完成动作的速度提高1倍左右进行教学,让学生较快的掌握动作的路线,在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再采用正常的速度来进行练习,逐渐熟悉动作的风格特点。但是,要注意在采用“慢拳快教”这一教学方法来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动作规范性和准确性,切忌为了盲目的追求“快教”而忽略了太极拳运动的风格特点,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最后,要注意坚持“套路”与“功法”并重的教学训练原则。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部分任课教师只重视太极拳“套路”的教学与训练,而却忽视了太极拳“功法”的教学与训练,以至于基础不扎实,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步子不稳、身子不正或者的动作松软无力、死板僵硬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太极拳运动的健身功效和健心功效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时,一定要始终坚持“套路”与“功法”并重的基本原则,通过有针对性的“功法”练习,如,站桩等,来端正姿势、沉稳重心,为学生太极拳运动的学习和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