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软件工程是当前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且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热门学科。各高校响应教育部减时提效的倡议,积极探讨如何提高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目前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十分不协调,实践课程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产学脱节,所学内容大都比较陈旧落后;本学科教师掌握的学科内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经验较少,导致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常常是纸上谈兵,创新能力欠缺,实践操作能力差,学科发展后劲不足。
二、优化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软件人才的主要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1、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采取多元化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采用多媒体课件+Mooc混合模式进行教学,强化课程相关理论,在教学同时进行Mooc制作,通过微信平台等共享,使学生能够及时对课程内容复习。同时开展丰富的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在课堂教学当中,缩减理论教学时长,增加教学实践,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明确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大力开展实践案例教学
研究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有时候,软件工程将相关工程中引入管理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以促进软件工程学的发展。软件工程在技术上有如下基本要求:更好的适应操作环境,丰富的拓展接口,后期维护的方便性;软件工程又具有软件开发语言较丰富,软件开发具有开放性等特点。软件工程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可视化编程,web应用程序设计,數据库管理,软件测试,图形图像制作,多媒体制作等。因此,对软件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在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优化过程中,着眼于全球化、模块化、开放化加大教学优化力度,大力开展软件工程实践案例教学。多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工程化案例,且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应在工程化案例教学中得以体现。在设计软件工程教学案例时,难度适中,模块数量不易过多。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着力点。在典型案例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学会结合企业需求,兼顾多方面因素,使开发的软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更加适众,及时对软件做好调试,更好的提高软件工作效率;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软件内留有功能扩展接口等。在实践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完成案例分析到职场应用的有效过渡。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构建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师的授课能力的培训,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还兼具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增加新技术内容、反应软件工程发展新动向的内容。同时,学校也应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并应构建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反馈软件企业的诉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优化教学体系。总之,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叶文在该文“聚焦”中明确指出,“分析说理能力不足”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个硬伤,并指出其有三个表现:单向思维、单层论证、感情用事。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三点归纳到位,属于对“现象”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概括。在其后的“实验”与“策略”两个版块中,叶文结合李建生老师的教学案例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此拙作暂不赘述,只就提高学生在议论文中的“分析说理能力”,谈谈自己的浅显观点。
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单向思维、单层论证、感情用事,这样的描述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带有批评的色彩,但有意思的是,当教师将这样的陈述说与学生时,学生即使会接受,对其议论文的写作也不会有质的改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如此作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笔者以为,从时序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已经有过议论文的学习经历,虽然真正动笔写议论文的情形不多,但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写作(腾讯空间的“说说”或者“微博”)中,已经含有大量的议论文性质的只言片语,凡与学生为网络好友者,应当皆知此事。这样的前置性阅读与写作经验,使得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的议论文写作中,充满着叶文所批评的三点表现。
二是学生原因。这里所说的学生原因主要是指学生的判断力与逻辑思维的能力。议论文是为“说理”而来,而“分析”实际上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因此学生的“分析说理能力不足”,实际上就是不会分析,不会说理。根据笔者的观察,即使高中学生在面对一个观点时,常常表现为盲从的状态,即丧失自我判断的状态。尤其是对网络上的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这种情形之下更多的是附和,这就是叶文所说的“单向思维”;而对于不同观点,又容易极端反击。这就是叶文所说的“感情用事”;而无论是在课堂上的议论文写作中,还是在网络写作中,为了说明自己的某个观点,自然会引用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论述,这就是“单层论证”。
当我们将历史原因与学生角度的判断与逻辑思维原因结合起来时,就发现学生出现“分析说理能力不足”及其三个表现是有因可循的了。
二、方法论视角下的矫正策略
由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要想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有效地让学生形成“分析说理”能力,纠缠于学生的已有历史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单向批评学生的三种现象是没有用的,真正有效的着力点,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基于方法论视角所作出的判断。
“方法论”本属哲学范畴,其指向“怎么办”。方法论本身是合乎逻辑的,譬如就本文而言,在寻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之后,就该寻找解决方法,这本身是逻辑。而所寻找的方法又必须符合逻辑,这就是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就学生的判断力培养而言,笔者的观点是坚持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实际上不是为了证实某个观点,有时更是为了看学生的判断力。传统高中作文教学中曾经出现过“非此即彼”的情形,但其并不利于学生判断力的形成。辩证意味着不极端,意味着视角可以触及到思维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就“勤奋出人才”这一观点而言,勤奋能出人才,但人才却不尽出于勤奋;就“社会需要诚信”而言,如果学生的视角够独特,恐怕也能作出“水至清则无鱼”的虽看起来荒谬,但逻辑却能丝丝合扣的议论文来。
就学生的逻辑能力培养而言,笔者的观点是坚持逻辑方法去论证。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等,高中学生对此是不太清楚的,或者即使偶尔用过却不知道其意义。高中议论文教学结合具体的作文讲评并重点渗透一些逻辑方法却是必要的。其实,关于逻辑方法的教学,无论是教材中的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有大量现成的例子可用,因此日常语文教学又是一个极好的逻辑方法培养的机会,只是常常囿于传统的教学习惯被忽视了而已。
议论文本身是需要方法的,因此议论文的教学必须坚持基本的方法论,由此径迈入,可能才会找到提高分析说理能力的源头。
三、紧扣“分析”与“说理”作议论文
回到作文本身上来,简单点说,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议论文应当就是通过文字来分析与说理,分析为了说理,说理基于分析,这就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这里需要关注叶文所提出的,“有关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大多都围绕例证法开发相应的策略……对于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缺乏整体性的思考”。
叶文给出的解决之道是“概念分析”,笔者对此的观点表示赞同,但觉得跟学生更应该强调的是“分析”与“说理”这两个概念,因这两个概念学生更容易听得懂,尤其是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高中学生一方面喜欢写议论文,因为他们有说理的劲头,但有时又怕写议论文,因为他们怕分析。这就说明议论文的教学重心之一,还是应当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而理如何说,自然是基于上面提到的方法论基础,基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一、“微课”促教学方式之变
市南区教育指导中心解育红主任在给学校全体教师做的“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专题培训中这样说道:“微课是课堂教学的预演、补充、延展、深化,其实现的先学后教,势必会促进教师的教学转向以学定教。”“翻转课堂”让微课与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教师在此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学科组的多次集备、教研的切磋与碰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共设计微课260余节。设计的微课内容强调学习方法的传递,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导向。
二、“学习任务单”促学习方式之变
市南区教育指导中心李莉老师的专题培训“走近翻转课堂”引发了教师的深入思考,在“每人一堂课”的课堂教学展示中,教师做了大胆尝试,分别从“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部分进行了精心设计。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
1.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如数学学科三年级“周期现象”一课,教师通过录制微课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找规律的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微课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有所有要预习知识的要点和学习指导建议,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下在家自学微课,完成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还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仔细揣摩直到理解,这相当于把教师带回了家。有了预习引导,学生的的预习会更有深度和成效,第二天的数学课也能在基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提高实效性。
2.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翻转课堂是基于问题的课堂,课前的自主学习的结果(包括学生获得的知识和产生的问题)应该运用到课堂教学的组织中。如语文学科六年级《夹竹桃》一课,教师设置了学习任务单发给学生自学,当汇总了学生前置学习情况后发现:生字词的难点在“凄”上,而“结构表格”反映学生对文章脉络把握情况良好;第四段仿写则普遍存在表述不准、不具体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学情,教师调整了课堂结构,把着力点放在“双重否定,关注表达”的语言表达训练上。课堂上小组互动讨论、发现、质疑。教师讲在疑难处,点在关键上,“退隐”到学生的身后,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翻转课堂的魅力是每节课一定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它是动态变化的。变,让课堂充满生长力;变,让学充满可能性。
三、“翻转课堂”促课堂教学之变
1.“翻转”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进入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极其丰富。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学生完全可能掌握了比教师还要多的资源。学生经历了“微课”“学习任务单”后再走进课堂,此时,他们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困惑与思考。这样的学情变化促使教师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开展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正是应对这一需求的学习方式。经历了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从骨干教师“立标课”的引领,到全员参与的“每人一堂课”,直至教学年会展示的“示范课”,经历了研究“翻转”的实践过程,教师的课堂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交流环节”的可喜现象,并初步摸索出了翻转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
(1)以学定教,汇集疑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微课教学目标,录制微视。学生观看微课,完成学习任务单。教师查看学习任务单,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自学所疑整理汇总做到心中有数,调整教学设计。
(2)归类梳理,释疑解惑。学生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然后进行全班的汇报。由于学生在课前经历了知识传递的过程,所以,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知识的内化。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与梳理,进行知识建构。
(3)合作探究,引发思辨。学生抛出在课堂上想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归纳出几个重点。小组学习根据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进行讨论,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潜能。
(4)点拨提升,拓展训练。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交流过程中及时修正学生的偏题现象,并对重点内容进行系统归纳、评点、点拨、提升,进而拓展延伸。教师的点拨要做到“点在关键处,拨在愤悱时,教在提升点,激在兴奋点。”
(5)盘点收获,随堂检测。最后一个环节完成对学生的当堂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知识的补救与提升。
2.“翻转”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微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观看微课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师生之间尤其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教授《夹竹桃》一课时,“深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是理解的重难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提炼了一个中心问题,先由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全班汇报时,四个人分工明确,分别完成“主持、朗读、汇报和答疑”的任务。台下倾听的学生需要随时记录台上小组汇报的要点,并围绕他们汇报的内容进行质疑补充。台上台下的学生在汇报、质疑、答疑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碰撞,真正说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此时教师的作用是观察和引导,在学生真正遇到困难时提供适宜的帮助和启发。课堂已经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在互动交流中渐渐升华。
四、“翻转课堂”带来学校欣喜之变
“翻转”理念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可喜变化:一年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不仅提升了学科素养,更提高了综合素质。我校学生先后获得青岛市中小学生声乐展演一等奖、青岛市中小学生戏剧展演获一等奖、第八届青岛市小学生英语模仿秀展评活动优秀团体奖、市南区青少年第四届峰会论坛暨第六届中小学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展评会活动小学组银奖。教师在翻转理念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市级公开课2节,区级公开课5节;在区级教研活动中进行专题发言介绍7次;教师论文频频获奖:各学科教师共有10余篇分别在国家级、市级刊物发表;5位教师获区精品卷评选二等奖。各学科的优质微课课例10余节在校本培训上进行了微课设计展示,参加了市级微课比赛的评选活动,6位教师分别撰写了“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学案例,设计了“微课实践与探索”的视频,参与“市南区数字化教学成果展示”的评选,在青岛市微课比赛中2位教师获一等奖。
总之,对于“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对其进行研究和实验,扬其长避其短,在实际应用中,化形式于内容,融理念于实践,合技术为艺术。翻转课堂在挑战着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机遇,改变着每个教育者的思维和对于教育的认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让我们在努力探寻教育规律、顺应时展的信息化教育之路中踏出坚实的一步。我们必须坚信,翻转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使课堂“学有所需、教有针对”。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72-03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2009年初,教育部部署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大量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实行全日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诞生,有效诠释了应用型、实践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与当前社会需求有效链接的内在契合性。教育部还规定各单位以2009年学术型为基数,按5%―10%的比例减少学术型招生数,调减部分用于增加专业学位招生。此举反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即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中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报考认同度不高,招考吸引力不够,优质生源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这些阻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良性发展[1]。基于此,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组织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代表座谈,并有针对性地发放涉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调查问卷270份。通过汇总问卷并做出翔实的归因分析,提出了优化招考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招考宣传力度
招考工作系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是宣传周知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射到后续的培养质量高低,关系到社会认可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到下一年度招生和宣传效果。目前,社会各相关方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度并不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该类型认识非常模糊、浅显,导致其就读动机不高;另一方面,教育部文件宣传力度仍显不够,落实和执行“过于计划性”,所采取措施与预定社会认可度难以协调匹配。
面对上述种种困难,在招考工作中加强宣传,提升认同度是有意义的,也是迫切的。调查问卷中有学生建议:在本科阶段的职业规划指导课上,学校可介绍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从考生萌生考研想法至录取的整个招考阶段中宣传周知。有鉴于此:一是研究生报考前进行旗帜鲜明地宣传发动,招生单位需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专业(领域)及招生计划数突出显示出来,并将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较往年的增长情况详细说明,显要标识出招生单位培养特色理念和举措;二是通过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招考信息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等方式,招生单位将象征考研竞争激烈程度的“考录比”予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机会成本低,胜出率高;三是大力宣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总体规划、展望和布局,介绍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显著优势,重点将国内在近七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亮点以及国家积极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新动态展示出来;四是招生单位积极做好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引导和组织发动工作,吸引更多优秀本科毕业生以推荐免试形式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项工作的“马太效应”会很显著,有助于增加报考吸引力。问卷中的“您认为如何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生源质量”一题,有学生反馈:为2010年启动“推荐免试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重大举措点赞,有学生称之为扭转“2009年招收生源全部为调剂生”的“尚方宝剑”。
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工作还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由政府、招生单位、考生及关心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齐力宣传,向工业界、企业界及各类行业协会大力推介和宣传专业学位教育,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并对推进专业学位教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合理定位[2]。
二、强化招考细节管理
研究生招考细节管理(或精细化管理),指在研究生招生管理活动中实现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标准化、细致化和人性化。唯有精细化才能管理到位,提高效能。因此,精细化管理已被各类招考录取工作中密集运用。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面临着诸多需探索、挖掘和创新之处,为有效兼顾招考的“质量”与“公平”,以隐性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品牌价值”,招考管理层次从低级向高级、管理方式从粗放到精细,细化为一个个不可再分或不必再分的基本单元,并确保各单元间的有机衔接。
实现研究生招考工作标准化为着力点,复试环节中引入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面试是其重要突破口。招生单位依照教育部及省级招委的指导精神、程序原则、纪律规范、监督复议和实施方案(细则),结合招考的比例、分项内容及分值分布,为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面试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支撑;同时,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组织管理工作已下移至二级学院、系所甚至学科的趋势,学院(系、所)可结合自身特色、学科特点,聘请来自于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领域的需求方、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者等参与到面试中,大胆尝试推出实验、小组报告、学术能力测试等多样考核方式(见表一),制定出细化测评要素,量化为具体的测评指标体系或评测量表,以减少面试环节评分的主观随意性。
除复试环节的改革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考工作还应承续原有“单证”专业学位教育之精华,发挥好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评价作用,紧密跟踪和对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美国GRE考试和中国GCT考试均是成功的范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内容范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体现出考核评价内容从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扩展到知识应用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思维力等。考核评价过程中,考生倘若通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考生可在1―2年的有效期内向招生单位多次提交专业复试申请。当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每一环节须充分论证、慎之又慎,只有充分孕育出改革“大环境”,通盘考虑招考的各节点之承续连接,方可试点先行并分步骤推广实施。
三、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与就业保障平台
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保障平台的构建既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职业发展需要,又是促进他们在“生活无忧”和“就业有门路”的状态下潜心学习和科研,自觉承担起知识创新生产和职业发展的必备基础。除国家政策性规定的保障措施外,招生单位构建起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保障平台,有助于引导考生积极报考,同时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3]。问卷中“您认为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报考热情度不高的原因和后顾之忧有哪些”,超80%的调查者坦陈:目前高校在学费、奖学金、资助政策、继续学业深造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近90%被调查者提及尚需社会认可和检验,对就业前景持观望态度。这无疑向招生单位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积极搭建就业保障平台的强烈诉求,以解除报考的后顾之忧。
多样化的资助体系,可有效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开放式互动,形成长效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鉴于其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尚无工作收入和其他固定收入来源,解决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是首要面对的。尤为可喜的是,2011年底国家了将全日制专业学位正常纳入国家财政拨款行列的政策,这无异于将会吸引更多考生报考,也能彻底改变为数不少的高校中以“专”养“学”经费配置之怪现状。同时,国家也逐步规范收费标准,并研究调整专业学位教育中增加专业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费用,各高校也在积极构建有利于激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习动力的奖助学金体系。天津大学2009年招收494名首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在学费、奖助学金方面都给予了人性化、前瞻性考虑,将这些学生与学术型研究生一齐纳入到现行奖学金体系中,且与学术型研究生执行相同标准。该做法使他们在入校之初就有平等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2009年12月,天津大学承办了全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并就全日制专业学位奖助体系工作做了典型发言。
从社会用人单位角度考虑,基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有效规避风险偏好,用人单位更为倾向于招收培养模式相对成熟的学术型硕士生。当前,相关主管部门应协调制订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相对应的、无歧视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学历认定、工资待遇等就业派遣政策和职场评价标准。培养单位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学生企业实习、校企科研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在招生、培养和学位论文等环节提前与用人单位建立内在密切联系,有效促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理想、顺畅就业。一方面,加强了专业学位与行业、职业的相互联系。从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看,较大规模地向“以实践为方向的领域的职业性的学位专业”转移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在直接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职业训练专业[4]。同时,强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相衔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社会信誉度高、用人单位欢迎的教育类型。如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相同行业进行任职资格考试时给予减免参加考试的年限。另一方面,国家也在政策上对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较多的企业,给予如减税、专项经费支持、科技计划帮扶等政策倾斜,鼓励优秀企业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中来,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人才输送储备机制。
四、健全体系化兼具特色的培养体系
(一)突显专业学位的对学术性价值取向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对高等教育下过这样的定义:高等教育不是普通教育,而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由此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成为未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流。专业人员所获得的自由教育绝不能只是他们接受技术训练之前的教育,而必须与技术训练同时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须牢牢把握住与学术型学位具有相同的教育基础[5],两者对学术性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探究和创新则是贯穿专业实践活动的一条主线。因此,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与实现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探索“可流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合理转换机制,对有志于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定规模内允许免试或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二)强化实践属性和特色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最基本的属性[6],实践能力培养必然是专业学位培养之特色,应贯穿培养的始终。突出实践性,既是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内在规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由于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方式表现为专业实践,因此,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把研究生培养成为胜任专业工作的实践者[7]。
1.严把生源入口关。有意识侧重考察“创新实践、创新应用”的潜质,将专业学位对应职业领域认识和兴趣度、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纳入到考察范围,为后续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在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中突出实践专长。招生单位可要求提交考生本科阶段的实践报告,如实习情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否实质参加过一些科技创新竞赛或实验实习项目等;考察其对相应职业的了解程度、兴趣、职业发展的初步规划设想;在外语测试环节,有意识侧重测试其相应规范、标准的外文专门术语的掌握程度等。复试过程则应从现代工程师能力需求和全面质量管理视角出发,重视各节点中考生专业知识、动手操作技能、实习实践报告、职业能力倾向的反馈,全面评价其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系统观点、评估和决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的考核。
2.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障,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将其纳入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中。实践基地不仅为学校提供开展专业实践的广阔平台,为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培养条件;也是嫁接企业、学生、导师三方共同成长的优化路径,可增强企业的人才意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多赢局面。
3.建设实践指导力强的导师队伍。在提高导师实践指导力方面,一是将优秀教学案例和教材编写、行业服务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8]。二是制定一系列校外导师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引导导师深入业界,真正体会业界最关心、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
参考文献:
[1]秦发兰等.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
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2]李雪林.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学科类别结构失衡现象严重
[N].文汇报,2011-01-17.
[3]任欣荣,肖凤翔,张立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
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4][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探索的场所――现代大学
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9.
[5][美]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2001:14.
[6]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J].高等
教育研究,2000,(5).
[7]刘国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策略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