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发展的总结

科技发展的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发展的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发展的总结

科技发展的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发展;比较研究;评述

[作者简介]郭炬,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讲师,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为旭。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福建福州350002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011-04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的关系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关系的论述,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创新五个内容中提到,经济的变革与增长归因于创新活动。而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则认为生产要素有资本、非技术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四项,而技术创新是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的重要生产要素。国内的傅家骥在研究中曾得出技术创新是影响产业升级的核心因素,并认为国家高质量经济增长的过程,正是技术创新效应持续发挥的过程。张慧琳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创新通过对技术进步的作用间接影响经济进步。耿林在《创新、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一文中得出了创新导致经济结构变迁,继而实现经济发展的结论。赵海勇等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探》讨论了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及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但在实证领域,研究成果较少。其中,顾晓安等以韩国汽车工业为例进行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他们认为,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显著相关,即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影响。而祝延霞等以江苏经济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在研究中存在一定问题,即技术经济的评价性指标目前尚未有定论。顾晓安等认为,国家的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投入、专利数以及发明专利占所有专利比例得以表现。但刘钢等人认为,从创新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选取R&D人员和R&D经费作为测度的指标是合适的。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祝延霞、卫概括为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三个要素。但目前对专利属于产出还是投入要素存在争论,对专利申请与专利授权的区别也没有深入研究。

二、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

在已有的对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对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含义与内容的研究上。

(一)国家创新体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的国际经济问题专家David Mowrey教授最早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指一个国家知识的创造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政府、企业界、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的大量的互动的结果。我国学者吕政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体制安排、运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技术中介组织等。近年来,国内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何树全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将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分解为区域创新体系或者是部门创新体系;第二,将国家创新体系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第三,公司创新系统(CIS)的研究;第四,国家创新系统的专业化。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1、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已有观点主要聚焦在下面几点:(1)对区域的理解。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区域概念是个模糊化概念。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库克等人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2)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描述。Doloreux(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产生、利用和传播。魏格(1995)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3)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谭清美(2002)认为,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各节点的直接功能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体现为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而顾新(2005)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事实上,不论区域创新体系如何定义,但至少该定义应该表达出以下内涵:一是地理边界。二是具有相互关联关系的内部元素集合:这些元素是构成这一整体的一部分,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整体发展。三是以创新为目的的体系结构。四是通过行政手段加以维持。

2、区域创新体系应用的研究。黄志亮总结了西方在1990年代起逐渐建立并形成的纽约、犹他州、巴塞罗那三个区域创新体系,其中高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区域创新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成了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而中国在21世纪初兴起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热潮和在沿海部分省市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区域创新主体依然是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等,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则基本上是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城等等。

三、中韩科技发展比较研究

韩国近年来科技水平提高很快,进行韩国科技发展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比较有利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反思与进步。对科技发展现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现状分析、评估体系、科技发展历程、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

(一)中国的科技发展

张仁开、罗良忠就我国科技现状进行了评估,认为我国目前科技发展具有以下特点:起步较晚,发展迅速;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同时,对我国的评估体系进行了分析,强调目前我国评估机构独立性不强,业务能力低;评估理论研究滞后,评估实践缺乏理论指导;人才队伍建设不力,难以满足需要;评估环境难以达到要求;评估结果开发利用不够。关于我国科技发展体制的进程,龙云凤认为经历了以下两大部分、若干阶段:第一部分为改革前的苏联模式;第二部分第一阶段为突破旧体制放活科研机构,第二部分第二阶段为面向市场,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第二部分第三阶段为推进科研机构改制、提高创新能力。的观点与此类似。而张佳文则认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建立和形成阶段;探索和试点阶段;改革全面实施阶段。学

界普遍认为,龙云凤等人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在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中,肖永富认为中国是采用技术预测的方式通过德尔菲问卷的方式,对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学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由政府部门得出结论,根据结论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他主要从资金投入、科技目标与优先领域、国防科技发展与民用科技发展关系、人才与创新、科技与企业、评估、科技网络技术与科技情报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二)韩国的科技发展

在对韩国科技发展特点的研究中,秦涛、黄军英等认为,韩国科技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科技立国”战略深入人心,为科技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环境;科技政策连续稳定,从未出现大的摇摆;根据韩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变化,不断适时调整科技政策,以有效地支撑或引导产业发展;技术前瞻、规划计划制定实施、后期评估紧密结合,形成科技规划与计划工作的完整框架;科技管理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夏梅、高德海等认为韩国的科技评价制度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每个研究所每年度的自我评价;第二阶段则是由韩国科技部负责的对国立科研机构的年度评价;第三阶段是3年一次的由韩国科技部负责的对国立科研机构的战略评价。韩国的科技评价措施包括:国立科研机构的年度自我评价;各部或者研究理事会对国立研究机构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机构进行排序,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科研机构的预算进行调整(包括对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的工资进行调整)。对科研机构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善R&D绩效,加强国立科研机构的竞争力;改进国立科研机构的管理效率;在MOST和国立科研机构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

关于韩国科技发展的进程,陈天荣认为经历了两次飞跃: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研发国际竞争力科技。而崔松虎、金福子等认为韩国经历了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的历程。这与韩国科技基础薄弱、资源缺乏是有直接关系的,但目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不多。

在对韩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中,秦涛、黄军英等总结为:确定科技立国战略,有效制定和实施科技规划,科技政策连续稳定,科技管理体系功能不断强化;夯实创新基础,优化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环境,突破研发资源瓶颈,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有效实施专利战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产业科技人才,科技工作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政府干预、自主开发、重点突破,产业国际竞争力已然形成。

科技发展的总结范文第2篇

一、应该是“实惠课”

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不应只看表面,只注重形式热闹,它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案例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学片段

1.猜一猜

师: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为什么?

(学生十分感兴趣,很多人说钱学森、王选、杨利伟、王永志等,争论激烈)

老师点评引导,投影显示:关于袁隆平的图片和介绍。

师:现在我们同学应该知道谁的名字在中国最值钱了吧!

(学生很信服,异口同声回答)

2.验证等式

师: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个等式,前面案例提到科技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就会带来如此大的效益,那我们结合历史知识回顾科技发展的轨迹,看看它有什么力量?

(学生讨论发言,引出科技在不同时挥的作用)

师:由此而知,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的巨大进步,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渗透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我们说:

(教师展示投影:科技=第一生产力)

3.畅所欲言

师:例举科技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展开想象,假如离开了科技,社会生活将怎样?

(学生从家用电器、通讯、交通、网络多媒体教学多方面各抒己见,思维很活跃)

师:(引导总结)我们相信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更为深刻的变革,将会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4.时事引入

投影展示:“神六”今秋遨游太空图片。

师:“神六”飞天,举国欢腾,振奋人心,这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谁能告诉老师它对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三分钟学生代表发言)

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除了在航天方面,我们在银河百亿次计算机研制、正负电子对撞机、材料科学等这些尖端技术领域的掌握和创新方面也已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是……

5.差距对比

投影展示:我国与日本等国科技发展的对比材料。

问:看了这段材料,我们有什么感想?

通过学生发言总结出我国科技发展与外国的差距及我国作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发展决定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为国家的振兴,民族腾飞,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二、应该是“特色课”

人都是有个性的。由于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和学生――这些课堂里的人也都是活生生有个性的人。同时,由于学情、班情、校情不同,各地、各学校、各班级也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好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应该是因“校”制宜的课,应该是因“班”制宜的课,应该是因“人”制宜的课。也就是说,“好课”还应该是彰显师生和学校、班级的个性和优势的课,应该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科学而有机地融合和统一的“好课”。

三、应该是“创新课”

在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好课”还应该是“创新课”。教师要不断求新、求进,不断进行自反思和扬弃,不断实验和探索,从而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二]: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杨静平老师在新学期第一节课中,一走进某个班级,两个醒目的美术字“加油”就映入眼帘,她及时把握了这一有利信息,老师和学生有了如下的对话:

师:我很喜欢“加油”这两个字,这么有力,这么震撼,我都被感染了。不过你们是为什么而加油啊?

生1:为考试加油。

师:哦!单单为考试加油还不足以震撼我,我们还可以为什么而加油?

生2:为全能而加油!

师:你的意思是你想做一个综合素质强的人。好!为成为综合素质强的人加油。

师:你还可以为什么加油啊?

……

本案例中杨老师运用教学机智,把一个很小的细节经过渲染和引申,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提升,直到人人都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通过现场的激情演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实现了德育的任务。

科技发展的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科技异化;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2.17;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56-01

庞德说:“法是社会控制的最终有效工具。” 随着后现代主义科技“潘多拉魔盒”的打开,在催生一股新型社会发展力量的同时,也释放出了一个个异化的恶魔,吞噬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后现代主义将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相分离, 导致科技异化风靡而来,使作为科技本体的人“沦落”为客体的工具和异己力量,严重阻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需要法律从根本上把人类社会从科技异化的道德和法律泥沼中拯救出来,重新驾驭科技这匹脱缰的烈马,实现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和人性的回归。

一、后现代视阈下的科技异化旨趣

科技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概括和总结,由科学与技术相互交汇、纽结而成,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它既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对人类的现实生活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科技异化。

科技异化,是指科技作为人的创造物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本应秉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质理念,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然而却从服务人、造福人的工具变成控制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成为其创造者的对立者。

当今科技异化,严重扭曲了人们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人们行为规范的缺失,使人陷入了道德和法律的泥沼难以自拔:科技犯罪屡见不鲜、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战争对人性的蚕食不断加剧、人类安全危险频频,异化现象颇为严重。

科技的理性发展,使其成为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强有力工具,然而过分膨胀,却使“为人”的科技嬗变为“反人”的力量,远远背离了人类科技活动的意图和目的,导致科技人本主体的“沦丧”和人文精神的背离,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安全。

二、科技异化法律规制的理学分析

科技和法律同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二者联系紧密,影响甚大。科技发展能够提高人们法律意识、丰富法律内容、挑战传统法律观念和思维、完善立法技术、提高法律效率和水平、推动法律发展和完善;法律能够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防止和制止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组织管理科技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与应用。

法的价值是法的本质属性和法律活动的归宿和目的,法具有应然性的价值,主体需求是其存在的前提, 它具有正义价值和秩序价值。科技异化是一种扭曲了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形式,必须通过法律规范科技主体的行为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回归科技的发展本意,维护科技社会的发展秩序。

法具有实然性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科技异化直接导致人类行为的失范,

法律首先以其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来规范科技行为、以评价作用和预测作用来应用和推广科技成果、以强制作用来惩罚违法犯罪,规制科技主体的失范行为,遏制科技异化;其次,法律通过社会作用调整科技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有效避免科技发展中的异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三、科技异化的法律规制路径

科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之一,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和精神; 法是国家用以调整、管理、控制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具有规制科技异化的功能。科技异化表明,科技这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因此需要法律对其进行有效规制。

第一,培养科技法律意识,重构科技法律秩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以为科技发展指导,树立正确的科技研发、使用价值观,培养科技法律意识;贯彻科技法律化理念,明确科技导向,夯实科技异化规制的法律基础,重构科技法律秩序,建立健全系统的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发展制度,促进形成良好的科技利益机制体系,使人们在享有科技利益的同时,又能有效避免科技的“反人”异化。

第二,规范科技行为,回归科技人本精神。“有害于人”是科技发展的法律底线,法律必须有效规范科技行为和科研成果的使用,明确科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科研活动“误入歧途”,预防科技行为失范,防止科技成果分泛滥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塑理性的科技价值,使科技研发和应用回归以人为本的目的。

第三,建立预防科技异化预警机制。预警机制是科技异化的“避雷针”,通过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科技发展状况,并适时做出相关预防处理,提高科技安全性,将科技异化消灭于萌芽之中,降低异化程度,避免异化危害。

第四,加强科技法律监管,明确科技监管职责。构建科技监管体制,使科技活动在有效的监管中有法可依,明确监管职责,防止对科技活动做出违背科技发展规律、破坏科技研发和使用秩序的行为,设置科技,遏制科技异化,促进科技的良性发展。

此外,捋顺科技发展与法律规制的关系,完善科技异化规制制度,构建科技异化规制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健全政府科技决策和调控机制,提高改进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潜力。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理性的骤然膨胀致使科技异化风靡泛滥,严重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法律是遏制科技异化的根本手段,有助于重塑科技理性价值,回归人本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三三,朱清海.科技异化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80-83.

[2][美]庞德.《法律的任务》,童世忠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9.

[3]邱夕海,陈俊明. 从科技异化到科技人化――西方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的伦理反思与道德重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5-8.

[4]刘大春.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科技发展的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字:水土保持 科技 发展现状 需求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水土流失是我国十分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己达到367×104 km2,每年新增的流失面积为1.5×104 km2,每年流失的土壤厚度平均达到0.012.00 cm,土壤侵蚀的总量达到5×109 t。我国的西南、西北、华南等广大地区都有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 要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所以水土保持方面的科技发展以及成果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

2.水土保持的科技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

2.1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特别是开展的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建设、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综合考察、遥感普查全国水土流失以及一系列关于水土保持领域的科研成果,奠定了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水土保持科技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总体搭建起了我国水土保持研究和监测的网络体系。

(3)基本总结出了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2.2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复杂,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水土保持领域的科技成果推广明显滞后于生态建设实践,使距离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国家生态建设的总目标、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集中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水土流失的防治速度与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水土流失的防治理论与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水土流失的防治技术推广与社会认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主要技术需求

3.1崩岗整治技术与开发模式

崩岗是在我国东南地区, 岩石风化壳或山坡土地在重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解、崩塌进而堆积形成的特殊的侵蚀类型。目前,在全国48.34万km2国土范围内,总共存在崩岗约24万座,其中88%是活动型崩岗,仍进一步发育扩张。所以,集成组合现有的针对崩岗治理的先进方法和有效措施,形成崩岗的整治技术体系,建立兼顾农业经济生产和水土流失防治,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生态效益的崩岗治理的开发模式,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水土资源,也能使其得到可持续的利用,这对于从根本上控制崩岗的侵蚀,促进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生态修复与农牧生产技术

生态修复不仅能够促进大面积植被的恢复,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还能够促进农牧业的生产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特定意义上说,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下,尽早完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最佳途径。我国西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的面积大,生产力水平低,故对畜牧业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些特点就要求该区的水土保持不仅要着重于快速的防治水土流失,更要着重于提高增加农民收入和土地产出。基于这些,进一步提炼和完善以流域封禁治理作为代表的生态修复技术,于此同时,筛选高抗逆性的粮饲牧草,集成繁育、加工与配置技术体系,并广泛进行推广,进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土流失防治,提高农民收入和农牧业产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水土保持生态理念宣传与科技示范园推广

水土保持不但是科学事业,也群众性和社会性实践工作。所以,如何使水土保持的技术成果更快、更好的应用到水土流失的防治实践中,如何让公众更透、更深的认识水土保持事业地位与意义,成为最终要决定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已经取得很多水土保持的科技成果,通过结合国家以及地方重点治理等方式,使得很多科技成果在水土流失的防治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探索出了有效生态理念宣传范式,使得社会公众水土保持的理念更加牢固和深化,为最终实现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营造出了很好的社会氛围。

3.4坡改梯的关键技术与材料

坡耕地是我国丘陵山地地区主要的生产用地,分布在30个省区,尤其在坡耕地集中地区,水土流失量达全区水土流失的70%以上,成为了山丘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

关于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一直都是水土保持科研的重点,且逐步形成了以农艺、工程和生物为基本类型防治体系。其中,坡耕地的梯田改造被实践证明为效益最好、见效最快的治理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的坡耕地类型与特点,要有效集成坡改梯的关键技术,合理筛选坡改梯的优质材料,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步伐,不仅能够保护、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山区的群众民生 ,而且能够保障粮食的安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分关键的时期,为了尽早从根本上实现出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必须要建立一套用于科技成果推广的机制:一要继续开展水土保持的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研究,来提升科技支撑的能力,使得科技成果的推广和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二要更加重视成果转化以及扩大应用范围,要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结合在一起,形成技术开发、理论研究、试验示范与应用推广紧密联系的机制;三要调动各方参加水土保持实践积极性,以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最终,药通过示范、推广以及辐射的作用,不断地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成果在全国生态建设中的贡献。

5.参考文献:

[1]吴佩林,鲁奇.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3): 55-61.

科技发展的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气象科技史;学术成果;继承;发展;评介

张静教授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气象文化与气象文献研究,有着扎实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科研实践,发表了一系列与气象文化相关的文章(《方以智中的气象学思想》等),参与了国务院重大古籍整理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气象科技史》(以下简称“张著”)是张静教授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结晶。张著勾勒了始于远古,止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历程。著者在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基础上,以人类对大气现象的认识、利用及干预为线索,从气象科技史的不同侧面予以了全面的研究:既有天气现象认识史、大气光象认识史等通史性研究,又有如天气预报发展史、物候学和气候学发展史、气象仪器发展史等专题性研究,并对中国历代重要气象人物和气象典籍进行了勾稽和介绍,传播了前辈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该书文献丰富、考证严谨、结构完整,将气象科技史的学术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一、南信大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南京气象学院(后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因“气象”立校,以“气象”强校。中国气象史志研究会成立之初挂靠于该校,俨然该校是国内外气象科技史研究重镇。该校以王鹏飞教授、陈学溶教授等为首的气象学家们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气象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的传统,发表了《王鹏飞气象史文选》、《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等气象科技史著作。2010年该校成立了气象人文研究院,之后该校的科技史硕士点也利用自身特长,突出科技史的气象特色,该校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是传承而又发展着的。张著是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继承与发展的成果,是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二、谋篇布局的逻辑性与内容的完整性

张著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内容涉及气象通史和气象专题史的诸多方面。该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一)谋篇布局的逻辑性。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该著先是叙述从古至今人类对天气现象(风、雨、雷、电等)、大气光象(晕、虹、宝光、海市蜃楼等)认识的历史过程,接着展开人类对天气现象的利用与干预(风能的利用、人工降雨等)、天气预报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只有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在过程中总结规律并利用,才能预测未来天气状况,为生产与生活提供方便。例如,古人就是通过观察云的颜色及其变化、风向与风速的变化等归纳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报气象的方法等。古人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变化,石头、炭、琴弦等对大气湿度的感知来预测晴雨。早期的天气预报就说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等变化的个体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的总结都离不开对物候与气候的观察与认识,所以著者在天气预报发展史的后一章内容中,补充阐述了物候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历程,增强了该著的逻辑性。

(二)内容的完整性。该著在天气现象认识史和大气光象认识史中,详细叙述了每种现象的观察认识史,每种现象的认识史都包括观察、记录、命名、分类和现象成因的探讨。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中,著者都全面完整的阐述了中西方的各自发展历程。

人类最初的气象观测以目测为主,随着观测的深入,气象观测仪器逐一诞生。由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气象理论比较零散且主观,著者在书中第3章给我们列举了科技革命之后,在气象仪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后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大气认识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是源于气象观测工具的发明。著者另辟一章,叙述了气象观测与气象仪器设备的发展史,补充了前几章中气象仪器部分的内容,使得该著的内容更具完整性。

三、文献征引多途

该著汇集和综合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参考文献有古籍、国人的研究著作、论文还有国外气象文献等。古籍包含了历代史书、历代文人文集、还有历代农书、历书等;研究著作、论文有气象史志、气象学家文选、出土文物研究(如甲骨卜辞)等;国外的气象文献不仅有气象研究专著,还有气象年报等。多方面的资料使得该著资料辑录翔实,文献征引多途,体现出该著内容的严谨与丰富。如:古人对海市蜃楼的观察与认识。著者指出,古人所记的蜃景中,海市居多。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凡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北夷之气如牛羊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对海市蜃楼的描述记载。举例了元末杨r的《观海市记》中:“春夏见,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也迟而拙。”对海市蜃楼现象出现的季节,以及其出现的气象条件,并提出海市蜃楼与风速有关的叙述。此外,张著介绍了西方人对海市蜃楼的记载,如英人合信说撰的《博物新编》中的“空中船像”。文献的引用,分别引自三种不同文献的记载,不同朝代甚至不同国家,体现了该著旁征博引,文献取用多途的特点。

研读之后,笔者认为,张著如果能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涉及,将会带给读者更多的启迪。

第一,该著在梳理中国气象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对西方气象科技的发展作了整理,虽未在章节中对中西方的气象科技发展作比较研究,但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如若著者开辟章节,系统整体的讨论二者的不同,并对二者不同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会让读者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二者的不同。正如洪世年教授说的那样,“所谓史者,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基本具有两个部分,其一为史实,历史事件与史事述评,其二为对史情的发生、演变与影响的分析。”第二,该著的编写是源于科技史研究生课程的开设,学生在做研究或写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怎样搜集资料这个难题,如若著者在书的附录中可以跟读者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与心得,该书则更具教材意义。

综上所述,该著是我国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该著视角独特、立足史料、考证严谨,系统地探讨了气象科技的发展历程,也传播了历代气象学家的科学精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静.方以智《物理小识》中的气象学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 《气象分典》编纂委员会. 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4.

[3] 张静.气象科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