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第1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所以,对于学前教育教学效果的要求比较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英语与汉语都是交流的工具。特别是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英语在全球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突出,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亦成为热门。

一、英语专业是学前教育培养目标

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有英语教育专长的、有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根据此目标,该专业在教学上要求其设计的内容包括职业与岗位分析、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等.充分体现以教育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心、以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宗旨。学前教育的培养内容:

(一)知识能力。该知识能力包括教育专业知识、学前儿童保健知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知识、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

(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包括承担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技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技能、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和以艺术手段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技能、玩具制作的技能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四)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技能与能力,即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法概念清楚,掌握5000个左右的单词。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学前教育教学能力。

二、英语专业学生学的前教育能力培养策略

中专三年制学前教育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是门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培养专业能力.还要加强文化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英语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重视英语课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

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未来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学前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六岁以下的幼儿,年龄尚小,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得到老师教学甚至生活的引导与照顾。处此年龄段的儿童天性活泼,喜爱玩耍,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适应儿童学习的方式开展儿童教育活动,所以老师要照顾到儿童的兴趣爱好。选取合适和简单的材料教学,使儿童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三)开展教育实习活动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堂知识的灌输,还应注意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的、由学校开展的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等的社会活动;向学生介绍未来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学生通过见习、实习。了解目前省内幼儿园英语教学师资及教学情况,学生在与幼儿园英语教师、外教的交往中,检验了英语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搞好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与知觉性。

(三)采用听说领先的交际化教学模式

学龄前儿童所学的英语知识主要以听、说的方式完成。语言是交流、表达的工具,是先学会说,再学会写的,因此,英语学习应交际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将语言放到真正的交际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这种模式下,主要采用无意识记忆模式,在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大量背诵基本常用句型,经过大量的1:3头训练之后,每当学生听到一个句型,都会条件反射式地进行回答。

(四)教育学生热爱教育工作与教育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践能力;措施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构成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任务。但是,从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重理论轻实践、学习评价的不科学、教学方法不得当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必须要在时展趋势下,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采用正确合理的完善对策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专科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型的教育人才。对于这一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实践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唱、跳、写、画、表演等等。从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主要存在有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简笔画这一考试项目难度不是很大,对于学生来说,在掌握和运用上也不需要过多的精力投入,这主要是与学生前期所掌握的美术能力有很大关系,但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难以将美术艺术作为自身兴趣爱好来对待,很多是为了应试而学习的,这样在简笔画学习时就很难真正掌握要领。其次,钢琴项目的学习是大多数学生的难点,因为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钢琴基础,在钢琴的实践能力掌握上也处于初学者水平。而且对于钢琴技能的掌握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练习,从练习中来体会弹奏技巧,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十分紧凑,学生练习钢琴的时间很少,这样学生很难专心投入到弹奏练习中,再加上这一专业的学习还具有一定的枯燥无味性,学生的学习意志不稳定,很难长期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这样实践技能的提高就会受到影响。第三,儿歌和舞蹈能力相对较强,因为这两项能力的掌握较为容易,儿歌只需要对乐谱有了解,多演唱几次就可以有所领悟,进而熟练运用;而舞蹈能力的掌握离不开大量的课下练习,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可以揣摩舞蹈的各项动作要领,而且学前教育的舞蹈一般并不是很复杂,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很热情,更愿意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取得较好的专业成绩,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练习时间不够或者是投入状态不积极造成的。第四,课堂讲解能力。学前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浓厚的认知兴趣,而且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很强,因此,对于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来说,首先就要摆正心态,培养教学的自信心和耐心,可以细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并且在语言组织上也要有一定的诙谐性,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故事表演水平和情景带入能力,部分学生的课堂讲解能力低下,主要还是因为细心度和耐心度不够引起的。

2提高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始终将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来抓,在教学方法制定上一方面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牢牢结合行业发展动态,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形成教学方案。

2.1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

首先,高职院校在培养学前专业学生时,要先将职业素质教育进行贯穿,强化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团队精神、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问题并正确分析和解决,从而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其次,强化以实践为核心的专业能力教育,在正确认识学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学前幼儿教育的生活照料以及教育等能力进行引导掌握,让学生在实习代课中养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第三,建立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职业资格认证可以为学生的从业就职创造良好机遇,院校要根据学前专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专项教学,将学生的每一专项技能进行实践强化,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满足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2.2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首先,高职院校要实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任何一项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的实践练习,学前教育专业亦是如此。院校要和正规幼儿园、早教机构等进行密切合作,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有利场所,实现工学的相结合,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也就得到了保障,而对于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来说,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促进自身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其次,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不论是对教师来说,还是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素质,补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引导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学生就业角度来讲,教师还可以根据行业发展动态来设置实践课程,把最新的专业信息和学生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更新的实践能力,从而在学前教学中灵活运用,满足学前教育的用人要求。

3总结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它的人才培养核心是以实践能力提高为主的。学前教育作为当前热门专业,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从教室、院校、学生等多方面入手,完善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子琦,王小雷.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5,(8):744.

[2]王艳红.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福建质量管理,2016,(2):221-222.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培养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舞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舞蹈技能。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优化。基于此,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培养幼儿教学能力的意义以及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通常女生居多,他们不仅要对文化知识进行学习,还要学习一些教授幼儿的歌曲、舞蹈、美术和音乐等课程,通过唱歌和舞蹈的方式给孩子们创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师的重点学习项目之一,做好幼儿舞蹈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幼儿舞蹈教学,可以更好的适应幼儿教学要求。幼儿教育需要对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健康进行开发,为此,做好舞蹈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有效开展幼儿教学,需要提高幼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优秀的幼师队伍,以此来满足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任务。

2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舞蹈基础,然而,在对孩子进行舞蹈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学前教育老师对于舞蹈教学的目标方向不明确

目前,毕业于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老师对于舞蹈教学方向不明确,多数中职学校只是一味的重视幼师舞蹈功底的培养,虽然培养出来的幼师舞蹈水平比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师对于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会使幼师在教学中达不到W校的教学要求。中职学校对于幼师教学的目标出现偏离,中职学校对于学前教育方面的学生应该注重其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明确幼师对于舞蹈教学的职业要求。

2.2幼师教学能力达不到幼儿园要求

由于现在的幼儿园在招收幼儿教师时,普遍不考虑教师的舞蹈能力,为此,没有良好的舞蹈基础的幼儿教师也都被录用。由于这些幼师没有良好的舞蹈功底,所以她们在教授孩子们舞蹈课程时多应付了事,学生们不可能学到良好的舞蹈艺术。为此,教师的舞蹈水平是否合格是判断此老师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如果幼师在大学中就没有认真学习舞蹈知识,那么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就不能以最优美的舞蹈展示给幼儿学习,幼师也讲述不出来自己的舞蹈心的。对于舞蹈的学习,很难在短时间内促成,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幼儿学习舞蹈本身就是零基础,有些小孩从来都没有见过其他人跳舞,所以,对于那些没有舞蹈功底的幼师在教授学生时就更是难上加难。

2.3对于幼师的评价体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目前的幼师教学评价标准采取传统评价方式,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为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评价时,往往比较主观,缺乏客观的考察。这种模式势不利于幼师的聘用。

3解决舞蹈教学问题的对应策略

幼教在舞蹈教学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集中解决幼教在舞蹈方面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学整体舞蹈教学质量。

3.1加强幼师舞蹈能力的培养

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示范动作、同时进行舞蹈讲解、有时还要运用到舞蹈方面的曲子。这对幼师有很严格的要求,需要幼师将舞蹈理论与舞蹈动作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是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同心理的一门课程。对于口语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舞蹈教学示范和口语表达能力。

(1)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培训方面,幼师通过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能让孩子们体会到教师语言魅力。当幼师说话更有亲和力,表达语言通俗易懂时,学生们会更喜欢和这个老师交流。在舞蹈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富有亲和力,语气和蔼可亲,会使得学生更喜欢学习舞蹈课程,激发幼儿对于舞蹈的学习热情。

(2)动作示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幼师的舞蹈功底,需要幼师理论结合实践,教师先将舞蹈整体展示一遍给学生看,通过优美的舞蹈吸引幼儿,幼儿进行学习性模仿,幼师应亲力亲为,纠正每一个学生舞蹈动作规范。为了使得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上进的学习舞蹈,教师应多采取鼓励教学法,为此,幼师可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2加强幼师的舞蹈编排能力

舞蹈编排能力需要幼师拥有良好的舞蹈功底和创作灵感,还要了解班级里学生喜好,针对男女不同设计出不同的舞蹈动作。与此同时,幼师可以多借鉴网上舞蹈教学视频,充实自己的舞蹈编排。

教师应针对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心理特征,时刻了解幼儿的想法,积极的对那些动作不到位的幼儿进行舞蹈指导,不放弃每一个儿童。幼儿在这个年龄段充满好奇心,如果教师在跳舞时,能让幼儿觉得非常美,这便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得幼儿愿意去跟着幼师学习舞蹈。

3.3明确幼师培养目标

在对幼师的培养上,中职学校不能一味的重视幼师舞蹈基础培养,还要让幼师的明确舞蹈教学目标,尤其是培养幼师的角色转换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舞蹈讲解能力,学生们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舞蹈教学,教师只将一种舞蹈教授给几个同学,让同学们分成几组,每组的同学都会不同的舞动,通过展示自己的舞蹈教会小组中的其他成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幼师的舞蹈教学能力。

3.4制定合理的幼师舞蹈评价标准

幼师舞蹈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提高舞蹈的评判标准。采用合理、客观、全面的教学舞蹈评价标准。通过其他舞蹈老师的客观评价,可以使得幼师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评判一个幼师的舞蹈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合理客观的幼师舞蹈评价标准,可以在整体上提升幼师的舞蹈教学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的教学,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到系统、细致,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所以,应当重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认清舞蹈教学的特点和策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积极做好教学的工作,以保障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歌弹唱;教学现状;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一、前言

良好的音乐教育是幼儿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平时的日常教学还是游戏活动中,都要用到教师弹唱这一技能。儿歌的弹唱能力直接体现了幼儿教师的音乐水平,其是现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之一。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则需要专业教师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且行之有效的训练。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培养现状

(一)课程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课程设置对教学目标不甚明确,定位也不甚清晰。尤其是在弹唱课程设置中,没有明确说明接受教育的群体的学业方向和需要学会的专业能力,只是泛泛地提到了所要提升的艺术修养、专业赏析能力,以及学科基础背景,并没有明确规定幼师学生应该学会什么样的技能和本领,将来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要实现怎样的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法遵循传统,趋向保守

笔者在与高职院校教师交流时发现,很多专业教师表示,现在任课教师的弹唱教学理念相当保守,还保留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与现在的人才需求、学生特点、课程目标相结合,也缺乏对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借鉴,更不知现在的幼师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他们大多数都在“闭门造车”,也就难谈与时俱进。很多教师由于受自身专业能力与教学经验的限制,不仅在教学理论上缺乏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也缺乏整合,难以就优秀的教学方法展开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很少对幼师专业学生音乐弹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推陈出新,教师整体的弹唱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三)学业评价机制及课程考核标准有待完善

笔者在调查中对针对幼师人才的弹唱课程及学生弹唱能力考核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在考核学生的弹唱能力方面,过于注重学生对弹唱作品掌握的数量,而轻视了基础的对儿童歌曲弹唱即兴能力的考评,课程考核标准不合理,没有兼顾到学生全面的弹唱知识和技能的拓展。而参与考核評价的主体也比较固定,几乎都是本班或者本年级的专业教师,少有其他专业的教师参与进来,容易忽视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正确性。同时,在高职院校的弹唱课程考评中,经常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测量学生弹唱能力的主要方式,很难全面地检测出学生的真实弹唱能力。

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幼师专业学生的弹唱考核数据进行抽样分析,发现学生们几乎都能通过学校的考试测试。这不禁让笔者心生疑虑,幼师专业人才的音乐基础薄弱,甚至有些学生都是零基础,他们是怎样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原来,一些教师为了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核的评判标准宽松,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训练中,对自身的弹唱专业技能要求不高,只为了应付学校考试,没有进行深一步的弹唱技能拓展,以应对将来的就业所需。

(四)教学设备已达标但后期维护略有疏忽

现在,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教学硬件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增添舞蹈教室、数码钢琴教室、音乐教室等,每间教室都培有钢琴、多媒体等;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配有电脑、音箱、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建立奥尔夫音乐室,购置奥尔夫教具;打造幼儿仿真实训室,配有投影仪、桌椅、教具、玩具等。从以上的教学设备配置的丰富程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原有的教学设施,还是正在筹建的教学设施,已经能够满足幼师专业的弹唱教学所需。但笔者在后期的调研中发现,学校对教学设施的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对于教学工具在承受了大批量的教学实践后,对于教学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少有人重视。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公共教学设施的使用缺乏科学的使用意识,难免在弹唱练习中损坏教学工具。而对于这种状况,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并没有对其予以重视,受损教学用具没有得到及时保护和维修,长此下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伤。这不仅对幼师弹唱教学的开展造成了影响,也造成了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五)学生对学科认识存在偏差,重视度尚显不足

笔者针对学生对弹唱课程的认识进行了调查,发现七成的学生对弹唱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这部分学生也并不是很了解幼儿师范院校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不太了解弹唱课程在整个课程建设中的价值,更没有意识到交叉学科对于自身弹唱能力的积极作用。这部分调查数据也可以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即幼师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不甚理解,也未意识到自身所具备的弹唱职业技能与优秀的幼师人才存在的差距。在调研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有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未有浓厚的兴趣,仅仅只是为了有学上,所以学生们根本认识不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弹唱技能的重要性,这也为学校弹唱课程教学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路径

(一)提高学生对于弹唱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弹唱能力在今后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拥有扎实的弹唱能力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必备基础技能,也是今后求职和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技能。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从被动转为主动,将学习中的困难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重视前期基础学科的教学,加强基础能力的训练

儿歌弹唱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乐理及视唱练耳知识,以及熟练的钢琴和声乐技能。因此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练习。理论知识方面,让学生能熟练掌握调式调性的判别方法,以及常用调的转调和移调练习方式。声乐技能方面,应加强对学生气息和咬字吐字的练习,做到歌唱时声音的连贯及发音的字正腔圆。另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的艺术感和表现力进行探索,让学生唱歌时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钢琴技能方面,教师应重视学生基本音阶及琶音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大小调音阶和和弦连接的练习。尝试让学生自主去探究不同风格乐曲需要怎样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做到自我归纳和总结。

(三)弹唱能力中“协调”的培养与提高

彈唱能力中“弹”和“唱”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只有真正地将弹和唱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做到边唱边弹,才能熟练掌握弹唱技能。在弹唱技能的培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唱”放到主要位置上来,“弹”作为伴奏,不能主次颠倒。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有意识地把握儿歌演唱的特点,要表现出儿歌的生动形象之感,还应符合幼儿的听觉审美和喜好。在钢琴伴奏方面,要注意结合歌曲风格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前奏和间奏上,琴声要突出,主旋律进行中,琴声不能盖过歌唱的声音。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注意这些方面的协调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地练习。

(四)强化弹唱能力的教学实践环节

扎实的儿歌弹唱能力,不仅需要较强的器乐演奏能力,还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演唱表演能力。幼儿教学环境并不是单一且一成不变的,在进行幼儿教学时,幼儿教师不仅要兼顾自己的弹唱,更要注意课堂儿童的心理和情绪互动,有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弹唱技能,更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在培养学前教育学生弹唱能力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学实践这一环节,如在课堂上模拟教学环境,到幼儿园进行实训练习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之法。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多让学生模拟幼儿课堂的上课环境,从心理建设入手,加强学生对幼儿课堂教学的预期把控。此外,,应多进行实训教学,将学生真正带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去历练,感受真实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多跟幼儿接触,体验幼儿课堂中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应对之法,在真实的环境中寻找解决方法,找寻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提升弹唱教学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儿歌弹唱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较强的儿歌弹唱能力对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幼儿专业学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需要教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从基础着手,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儿歌弹唱能力的重要性,多加强综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技能科目的训练。其次,重视儿歌弹唱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一味地纸上谈兵,而是更多地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感知真实的幼儿课堂环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真正让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走出去,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受益。

作者:黄丹霞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伴奏;演唱;幼儿歌曲

幼儿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音乐教育,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是衡量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一把标尺。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幼儿弹唱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因为基础训练强度不够,没有形成钢琴弹奏的熟练技巧,不熟悉各种音阶、琶音,手指跑动能力差,一旦配上歌曲伴奏,显得手忙脚乱。(2)缺乏系统的弹唱理论学习,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在实践上,键盘和声的练习不到位。和声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够熟练,所以,在伴奏中左手只能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有的甚至只能打节奏。(3)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歌曲在音型的选择上是有明显区别的,由于对音型分辨和使用能力差,选择面窄,不管哪一类曲子就用一两个音型,听起来枯燥乏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从钢琴的弹奏编配、儿歌的演唱技巧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以“唱”为主,以“弹”为辅的弹唱方法,结合中职音乐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学生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

一、关于钢琴伴奏的训练要素

1.要打好钢琴伴奏的基本功。钢琴伴奏顾名思义,一边歌唱一边演奏,伴奏者眼看旋律的同时,在大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并能在钢琴键上快速及时地演奏出来,从而对歌唱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要将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相结合,不同的歌曲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钢琴演奏技术又是钢琴伴奏的基础,学生要在键盘上下工夫,熟练地掌握大小音阶、琶音和弦连接,并把这些技巧类型转化为简单的伴奏音型来进行弹奏,还要训练手指跑动能力,做到迅速、准确、灵活,快速移调。手指跑动能力是钢琴演奏比较难的技巧,要掌握触键方法,拿捏好手臂的支撑力量,坚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熟练技巧。

2.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编配理论知识,没有理论的支撑,弹奏流于形式,成为声音的外壳,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灵魂。一首歌曲在手,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唱了解歌曲调式、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体裁形式,并能快速设计和声功能、伴奏音型、前奏、后奏。调式至关重要,一旦分析出错,所有的和声就会张冠李戴。歌曲《哇哈哈》欢快活泼,深受幼儿的喜爱,在老师的伴奏下,小孩载歌载舞,是很好的伴奏曲,也是中职学生经常弹唱的练习曲。可是在调式的分析时,有的学生看作小调式,以为结束在“6”上就是小调式;有的认为是大调式。前者对偏音的处理不当造成调式分析失误,后者明显是缺乏调式的基本理论。《哇哈哈》其实属于我国民族调式的羽调,在音乐创作时融入了新疆歌舞音乐的元素,在弹奏时,要注意发挥想象空间,想象小鸟在歌唱,小兔子在跳跃,这样音型的交替使用,延长音、模拟音的处理就找到了依据,左手的伴奏可以采用切分节奏来表现音乐的舞蹈性。

二、关于演唱技巧的训练要素

1.演唱的基本训练,从声乐的角度来看,演唱的基本训练包括演唱的姿势、音色、气息的把握、咬字吐字、情绪等等。弹唱时,采用标准坐姿,两肩自然放平,后背挺直,双手放在键盘上。弹奏时可以适当加一些肢体语言,以调动幼儿情绪,引起学习兴趣。

2.儿歌的演唱,以童声音色为主,因此,不能叫喊、白声和挤压。要加强对发声方法的训练,唱得明亮、柔和、悦耳、清脆;气息的运用可采用胸腹式呼吸法,注意吸气的位置,讲究发声、吸气的科学性,避免在句子中间和没有气息支撑时不规范的吸气。

3.对不识字的幼儿,教师要采用范唱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聆听,咬字要清楚,字头字腹字尾连贯、准确、亲切。如果吐字都不清楚,听众会觉得别扭,传情达意就会大打折扣。

4.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情调的歌曲,演唱上要不同对待,区别处理。小孩子容易形成“学生腔”,读书唱歌一个调。教师的训练就要在情绪上、音色上注意调控,使得更接近儿童天性,更加生动活泼,活跃幼儿生活,协调课堂气氛。一首《颠倒歌》在模仿各种动物的肢体语言进行颠倒的演唱,借助夸张表情,营造了轻松幽默的氛围。

5.弹与唱之间的关系。伴奏固然重要,伴奏是伴随歌曲的演唱,所以,要总体服务于演唱,对歌曲起到烘托补充丰富的作用,成为歌唱的音乐背景。

以上,是自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希望能对同行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