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学风建设;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02-02

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目的在于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提高在校大学生科技素养和文化内涵,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在进行科研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检验学习成效,明确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成为学风建设新的途径,也是重要的途径。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科技实践锻炼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式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是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以大学生科技锻炼为抓手,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推动优良学风建设为宗旨,以全学程贯穿为指导,以年级特色为依据,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逐步形成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1.科学分析,建设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每二三课堂的优势,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教学科研的强势支撑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在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配置的前提下,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学习各种理论基础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将创新性思维转化为学术类竞赛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人文素质、科研成果。以社会实践的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做好人生定位。

2.明确定位,设计适应年级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围绕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方案,积极探索文化教育模式,努力做好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实践动手、创新发展、修身养性、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八项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科技意识,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以科学研究带动学习兴趣,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低年级要重视自我认知、自主学习、修身养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开展专业竞赛、社团活动,实施启航计划,吸引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开始科学探索之路。高年级注重组织协调、创新发展、团队协作、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开展技能比赛、科技创新竞赛,指导、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启发科技思维;四年级:以科研实践为主,利用创业平台、实习平台检验科技创新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做好个人发展定位。

3.合理交叉,构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网络结构。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为纵线,建立起校园科技文化体系的纬线,以贯穿全学程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为横线,搭建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经线,编制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网络结构,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覆盖到大学四年学生生涯的方方面面,真正使学生在体系中受教育、长才干、得实惠。在整个建设体系中,根据各学业阶段的学业目标差异,不同年级贯穿的“度”各有不同。大一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和教育,进行学科认知和了解,奠定科技文化基础;大二学生对主要专业课进行系统学习,通过开放实验室、学术性社团了解所学专业,初步参与基础科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大三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开始接触科技前沿,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技能比赛等,吸引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服务,在第三课堂中验证所学;大四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进入校企合作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未踏入社会先积累经验。

二、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手段,整合资源、深入挖掘,搭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平台

1.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吸引优秀学子主动学习,构建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平台。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向低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观摩实验,了解专家师资和学科发展动态,近距离接触科研,激发科研热情。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大多凭兴趣填报志愿和专业,对实际的专业、学什么、干什么不了解,造成专业稳定性较弱。实验室的向学生们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让他们全方位了解、认识所学专业,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培养科研兴趣。实施大学生开放性科研训练计划,鼓励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在科研方面有爱好和特长的优秀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激发学习热情,带动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校级SRT项目,为他们专业指导队伍,一对一指导,夯实能力。

2.完善科技学术类社团建设,分类指导,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学术性社团更是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的成长性团体,加强这类团体的建设,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又一主要平台。在社团建设中,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按兴趣划分小组,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社团科技研究中,鼓励低年级学生开展基础实验,培养动手能力;指导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在社团发展上,以争创优秀社团为目标,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社团发展方向,提升社团生命力。

3.依托专业竞赛、技能大赛,构建科技创新交流沟通平台。以专业竞赛、技能大赛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创新性的加以利用,在交流沟通中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水平。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做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

4.拓宽实践领域,构建大学生技能培训与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创新教育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平台,深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利用教学资源,接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教辅工作,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自主完成实验操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创造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环境;二是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将学生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通过社会服务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从而提高科研热情。

5.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平台。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考核制度,对其各项科技活动进行考核记录,明确奖惩,完善第二课堂的学分测算,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组织领导机构,聘请专业教师对各科技文化活动进行量化评分,充分挖掘学生的科研热情;完善激励机制体,一是要建立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建立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奖励制度,将竞赛成绩与学生的学分测算、推荐免试、先优评比有机结合,树榜样、立典型,使广大学生学有所比、学有目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领导,科学统筹,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打造校园科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辱观。在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中,一要把握方向,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二要明确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

2.积极倡导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推进校院科技文化体系建设。学校以专业理论为优势,企业以实践创新为特色。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文化活动方面的合作,让学生受益匪浅。积极引进企业,实行定岗实习,让学生到基层锻炼,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激发求知欲望;与企业合作,开设企业专题班,引进企业文化,为学生补充专业学习之外的生存技能和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需求。

3.充分挖掘学科资源优势,营造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氛围。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学科资源,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发挥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站的优势,吸引学生深入科研,以兴趣驱动学习,营造优秀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施翔.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2]刘静.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1,(04).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创新文化建设思路

创新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下思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凝练、倡导价值观念为核心;以制度安排为保障;以组织文化建设为突破;以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支撑。

创新文化建设措施

凝炼、倡导和构建具有区域文化个性的价值体系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取向是由科技创新的本质所规定的。科技创新是科学过程、技术过程和经济过程的有机融合。求真、理性批判精神、以人为本、竞争、诚信、法治、协作、开放、契约意识都是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

此外,还要致力于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与区域本土文化积极因素的有机融合。没有区域个性的创新文化是不可能真正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

培育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文化

使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成为制度设计的理性依据和价值依据,要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制度的好制度。这也是区域科技创新制度系统的总体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度设计合理,运行低成本、高效率,自身能够不断调整创新,这样的制度系统才能够对科技创新发挥出巨大的推进作用。

建设五种机制

民主、公正的决策机制。公正问题的本质是权利的分配中的平等。应使创新系统所有成员的利益选择和科学追求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使创新决策能够充分建立在其成员潜质、创造性得以充分挖掘和施展的坚实基础上。

多元的、针对不同角色成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系统所有成员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重要性的差异,要强化成员的角色定位,建立多元的、针对不同角色成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

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能够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对创新风险的承受能力。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能力和机制的关键问题是能够使遭受到挫折的各种资源能够迅速进入新的价值使用和增殖过程。

制度运行的监督反馈机制。完善制度运行的监督反馈机制,使不足和偏差能够得到及时修正。推进制度创新。

创新系统中各创新组织的互动协调机制。不断加强创新系统中各创新组织的互动协调机制,使创新系统真正能够发挥出系统合力。

把握两个系统化原则:

注重制度安排的系统化。只有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并且其实施有充分的社会基础的制度设置才是有生命力和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制度安排应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

加强两项基础性建设

大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系统由各种组织组成,如企业、大学、政府管理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种组织在创新系统中的定位不同、角色不同、功能不同,因而组织文化也应各具特点。

在创新系统组织结构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体现区域特色,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系统中行业协会、技术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一、一条基本主线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外宣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提升精气神、转型促发展、冲刺现代化”为主线,着力宣传高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实践,全面展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大力创新对外宣传的新途径,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营造团结向上、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

二、二项总体原则

坚持“整合资源、拓展平台”,“完善机制、扩大影响”的二项总体原则,围绕决胜现代化的工作大局,努力形成在对外形象展示上有思路,在外宣精品制作上有新突破,在文化外宣活动上有新动作,在对外宣传渠道上有新拓展,在外宣队伍素质上有新提高的大外宣格局。

三、三方密切联动

着力构建全面统筹协调、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三方密切联动机制,形成高效、有力、灵活的对外宣传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四、四大宣传重点

1.围绕决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展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一是突出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重点关注招商引资、经济开放度、服务业增加值、强化有效投入、促进消费拉动等方面内容。二是突出不断推进完善的社会建设。大力宣传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实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等工作。三是突出不断优化的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宣传党建工作的成效,打造便捷优化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政务环境。四是突出不断改善美化的城乡环境。加大对确立“科技新城”理念、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

2.围绕“区镇合一”新体制,大力宣传高新区成为全市科技创新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大力宣传“区镇合一”的深远意义和发展新思路,集中展示高新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中的主战场地位和主力军地位。二是大力宣传“区镇合一”后全力增创“七大领先优势”的典型做法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亮点。三是大力宣传高新区党员干部服从大局,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继续发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良好精神风貌。

3.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高新区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和成效

一是明确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居民群众文明素质为根本任务。二是强调从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转变为文化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从群众文化这个龙头转变为全面建设创新文化这个核心,把高新区建成名副其实的文化科技新城。三是突出文化建设的对象要社区居民与企业员工兼顾,真正惠及全体民众;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企业文化和群众文化并举,尤其突显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目标要创新文化、思想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与社会文明全面推进同步发展。四是营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兼收并蓄、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发展、大众文化和精品文化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4.围绕科技引领、转型发展,大力宣传高新区努力增创全方位领先优势的具体实践

一是突出创新第一驱动力不断增强。大力宣传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人才生根”战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对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等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全面展示。二是突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大力宣传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和产业层次战略性提升的做法和成效。

五、五条工作措施

1.以主流媒体为依托,把握宣传引导的力度,积极宣传报道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突出“高”、“新”

坚持把主流新闻媒体作为外宣主阵地,发挥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和重点涉外媒体的联系合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精心策划宣传主题,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突出报道高新区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方面的亮点工作和取得成效。

2.以“6+3”产业、新“十个一批”项目为主题,形成宣传建设发展的深度,放大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新希望

以重大经贸、招商、文化活动为载体,把对外宣传贯穿于经济、文化、民生等领域,明确以“6+3”产业、新“十个一批”重点项目为对外宣传主轴,加强媒体协调运作,精心策划和组织对外宣传,努力提高我区的对外影响,充分展示高新区的良好形象。

3.以现代化指标体系为导向,打造和谐氛围与民生幸福,广泛宣传、扩大共识、凝聚力量、群众满意

有针对性地选择主流媒体报道高新区决胜现代化的精气神、重点举措和实际成效,全面展示高新区整体形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幸福生活。引导各部门加强与对口行业媒体的沟通,把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宣传出去,共同提升高新区外宣工作水平。

4.以文化建设品牌塑造为牵引,突出创新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的全面发展

突出文化品牌建设,拓展文化建设领域,丰富文化建设内涵,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干事、创业环境,增强一种自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一种想在先、干在前、劲往一处使的共识。为实现高新区党工委提出的“强化科技引领、推进转型发展,全力争当决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排头兵”总体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区域创新文化;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33-03

1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1.1中小企业的概念

目前对中小企业较权威的界定标准是根据2003年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其中工业企业中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1.2科技企业的界定

科技企业的界定由于区域发展状况不同,目前也未有统一的概念,本文借用2012年颁布的上海市科技企业界定参考标准(试行),参考标准指的科技企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条件中任何三项条件的,可以界定为科技企业:①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检测,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经营等科技与创新活动;②企业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③企业技术性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销售收入之和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0%;④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⑤企业拥有专利权、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或掌握专有技术。

2区域创新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载体,包括语言、信仰、风俗、习惯、礼仪、法规和制度等非物质文化和以工具、技术、艺术品和其他器物组成的物质文化。区域创新文化(Regional Innovative Culture)是指符合区域创新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制度体系、精神氛围的总和,是“创新、创业、创富”精神在区域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文化[1]。区域创新文化是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内涵。区域创新文化是由企业、政府、媒介三位主体联动创新构建而成。企业是负责培育企业家精神层面的文化构建,它是创新文化的核心主体;政府是负责建设服务型政府层面的文化构建,是区域创新文化的保证主体;媒介负责建设专业化服务机构层面的文化构建,是区域创新文化的基础主体。

3区域创新文化与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3.1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创新文化的构建和形成(1)中小型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灵活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活跃技术创新思路,在于拥有开放性专业协作意识,全球化竞争意识,因而要求区域创新主体必须具备革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2)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因而需要政府优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进行从制度到意识的由内而外的变革,从功能上满足创新文化的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需要。

(3)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模仿、吸收、转换和创造,这都离不开人才资源的保证,因此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同时也是管理制度层面的突破,只能是对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才能实现创新主体的成功。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不仅为区域文化创新提供了人才储备同时也在管理制度方面给予了有效的尝试,是区域文化创新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3.2区域创新文化建设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1)区域创新文化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将逐步渗透到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影响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了积极主动迎合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转变的市场趋势,需要在其内部组织结构、产品功能和生产工艺上进行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保持竞争力。

(2)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质量。区域创新文化能使区域内组织、个体形成共同的价值信仰,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沟通、协作,从而对创新的发生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小型企业通过提升创新文化的引领和净化作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积极营造一种创新文化的发展氛围,引导人们追求更加高尚的生活方式,使人在道德上、知识上和审美情趣上获得全面发展。也即创新文化是“以人为本”式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

(3)区域创新文化影响地方政府的优化。这是因为政府是区域创新文化主体之一,是区域文化的参与者和维护者,区域创新文化的发展是需要政府通过优化区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为依托。政府的行为方式不仅要受到既有体制机制的制约,也要受到区域创新文化的影响。区域创新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完善政府制度的缺陷,这就有利于区域内的政治主体在文化观念上增强对相关制度的认同。

4江西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

4.1较高的投入导致创新资金的不足

创新需要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一项技术产品通常是技术创新人员不断研发,反复试验,并获得相关认证才得以实现,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是长期的。江西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资金主要来源是自筹资金,只有一小部分是中央或地方给予的创新基金支持和银行贷款。国际上一般认为:技术开发资金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左右的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方有竞争力。江西有很多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将其销售收入的3%~4%用于技术创新,这个比例比大企业要高,但由于其本身规模小,产品少,销售收入低,尤其是处于创业期或发展初期的企业,银行对于其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认为其资信差、抵押难等因素,出于降低信贷风险、节约贷款成本的考虑,不愿向其提供贷款,这就使得江西省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多的依靠自身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外部供给资金严重不足。

4.2创新效率高,但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

江西省中小型科技企业管理简便,经营灵活,决策迅速,避免了长时间决策所导致的时滞性,这样有助于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创新效率。但是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较弱,技术产品要获得市场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减缓了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对此,企业应完善营销网络,与地方知名经销商、商合作,加快市场化进程。

4.3科技含量高,但技术创新人员供给不足

在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上,这类产品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引导着该领域的创新前沿,技术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科技人员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素质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并具有率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开拓进取的胆识和魄力,他们是企业迅速崛起的重要保障。对于处于创业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不确定因素太多,风险太大,资金不足导致其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结果许多科技人才不愿加入到这些中小型科技企业中去。即使处于成熟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往往因市场规模、市场开拓能力、社会福利保障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科技人员也不愿致身于创新活动中去。

4.4持续的技术研发,但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合作

由于技术具有一定外溢性,因此技术产品上市后,市场竞争者会加以研究,了解所采用的技术及其先进程度,以加大研发力度,从而提高自身产品技术含量。因此,技术产品是需要不断地研发以保持先进性,否则会被市场所淘汰。中小型科技企业最初由于资金不足,实力有限,往往不能完全自主创新,一般通过引进技术模仿创新,在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人才积累后才逐步开始实现自主创新,因此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模式不断升级,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5江西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文化协同发展对策5.1加大创新制度建设

江西省政府应积极推动支持区域创新文化的制度建设,使区域创新行为由自发转向自觉。首先,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机制,强化合作创新的文化。重点建设一套以公共技术咨询服务平台、科技政策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推广服务平台为基础,面向全社会的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其次,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完善江西省创新网络。积极构造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以科研院所、大学为创新的重要源头,政府进行支持与调控,中介机构提供社会服务支撑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网络体系。第三,构建企业的集群机制,完善企业创新的横向创新合作。要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集群,形成不同规模的企业间、基于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间、基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间、基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内外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机制。

5.2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江西省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清晰。江西省政府要全面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对企业发展环境和行业不正之风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省直有关单位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纳入省网上审批系统办理;对省直各有关单位存在审批超时、增设环节、事后补录、体外循环及未开展电子监察等情况进行检查;对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及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加大精简力度,实行规范管理,优化流程、缩短时限、降低收费、提高效率。

5.3健全金融投资功能

积极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投融资功能,鼓励科技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持股。政府搭建投资网络,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实现中小型科技企业体系内资金和项目的共享。加大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积极创新面向科技创业企业的金融产品,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5.4加强创新队伍建设

江西省政府制定和完善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对创业导师的认定和规范工作,建立完善的“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的孵化体系。中小型科技企业建立完善的创新培训体系,开展对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创业者三个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和能力,提升创新绩效。建设科技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加强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的合作,对接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其他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与技术转移、创业服务、市场拓展和投融资等服务机构合作的互利共赢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志文.区域创新文化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

[2]孙晓峰,张鹏顺.区域创新文化与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创新[J].宿州学院学报,2012(10).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校园;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47-02

高校是先进文化积淀、传承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的神圣职责。为此,在当下呼唤重塑大学精神,提高大学软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全力打造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校园,进一步彰显文化校园建设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整体优势,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文化校园建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可厚非。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各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还尚存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校园理念的提出,对于重新审视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更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主要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高度不够、整体规划不全、制度建设力度小、可持续发展投入少、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注重个性化教育不够和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转变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源头活水,这是众多因素中的根本所在。很多高校对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浓郁学术氛围的营造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体规划不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只限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能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整体工作格局和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体优势。致使一些常规工作和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高校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没能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同步协调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投入力度不够。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来讲,要想持久深入开展,而且要卓有成效,那么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活动资金和活动场地是重要的基础保障。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等方面有了可观的转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科研项目资助经费不广、保障不足,活动阵地有限,专门用于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研究活动的设备设施数量有限等问题。

5.活动水平不高。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各高校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名牌和重点院校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规范,发展历史久远、层次和水平较高、师生参与面广;而一些普遍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不重视、活动内容不丰富、载体和形式单一、主题和特色不突出、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受众面窄等问题。

6.个性化教育注重不够。大多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制度不多,教育教学和课外实习中以实践创新为宗旨科技活动不多。有关创新、创造、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不丰富,关于“三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技巧和手段等方面培养措施也不多。

二、加强文化校园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时代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高教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发挥大学文化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辐射作用,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作为机制保障。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所在。为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主要集中体现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型课程改革内容等;从微观层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具体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集中体现在工作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活动运营机制、表彰奖励机制等方面。

2.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的课外科技活动工作体系。一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和专业特点。精心设计面向全校和院系特定群体的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挖掘各种资源,有效利用竞赛、展览、报刊、网络等手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二是根据针对性、科学性和使用性原则来确定学术科技活动课题。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社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着力形成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三是活化科技活动竞赛载体和形式。充分运用讨论式、对抗式、命题式、挑战式等不同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课外科技活动中来,造就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四是通过“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集思想性、创新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实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创办学术科技型精品学生社团,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风格、文化底蕴、学科专业特点,优势力量和发展目标,以夯实基础,打造精品为重点,发挥品牌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划拨专款扶持有特色、有前景、有影响的精品学生社团,使学生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

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得到锻炼,激发创造活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彰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特色。积极为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历来是高校物质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物质保障主要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等。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金的投入,基金来源可通过“学校专款划拨、社会企业赞助、校友资助、教师科研经费”等渠道筹集,用以满足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书籍、原材料、实验工具等必需品的购置需求。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拓展科技创新活动空间,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是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社团或科研团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为满足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平台。校外基地是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的就业实习和实训的场所。校外基地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双方双赢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重视校园的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要使校园布局、建筑风格在保证实用性、特色性、美观性的基础上,特别要彰显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无可厚非,清新的环境、优美的景致、特色的建筑、创新的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时刻在熏染着青年学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

4.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格局。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其中价值观念最为重要,高校创新教育应以教育观念创新为先,努力推进教育模式创新、内容创新、评价机制创新,转变单存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着重培养创新意识的创新教育观念;从注重传授和继承前人总结现成知识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精神。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未来国家发展需要、民族振兴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加强文化校园建设,把作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的大学,通过文化传播、学术研究、道德风范、机制创新、大学精神等文化校园特质的塑造。对大学生乃至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和广泛辐射,切实强化文化校园建设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从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衣峻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浆[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衣峻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7,(05)

[3]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9,(02)

[4]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建设的整体思考[N],光明日报,2008―12―05

[5]石冬明,论构建高校文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校园环境[J],求实,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