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热敷理疗的好处

热敷理疗的好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热敷理疗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热敷理疗的好处范文第1篇

理疗科专家――

关节疾病患者需要春捂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理疗科主任孟怀忠表示,临床上有许多关节疾病都和受寒有关。曾经有一位不到50岁的肩周炎患者,犯起病来右臂完全不能侧举。而她之所以会这样,和从前除了冬季外总穿露肩装有关系。除了肩周炎外,膝关节疾病和颈椎病的诸多发病原因中,也都有保暖不当的影子。

专家提醒,平时关节不适的人当前要注意保护好肩膀、膝盖、腰椎、颈椎等全身重要关节,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这些地方。晚上的时候可以用毛巾在关节上热敷,然后用毛巾擦干睡觉。如果身上微微出汗,一定要等汗干后再走出室内或者脱掉外衣。

心血管病专家――

冠心病患者需要春捂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张艳表示,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痉挛,增加心脏的负担,容易成为诱发心血管病的元凶。所以,冠心病患者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春捂,随温度变化增减衣服。不过,冠心病患者春捂也不能太过,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时分,不要因为穿得太多而出汗。前胸和后背是冠心病患者春捂的重点部位。张艳表示,如果春捂捂得好,身体不受春季气温变化的影响,血压等指标就会相对平稳一些,对控制疾病大有好处

养生专家――

妇科疾病患者需要春捂

著名中医养生专家罗大伦表示,妇科疾病患者需要适当春捂,避免因为早春时节气温变化而加重病情。专家解释,女性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归结到气血淤滞上来。而影响气血运行的,除了患者自身情志方面的因素外,外界寒冷刺激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适当春捂,保证腹部不受寒,对缓解病情十分有益。痛经患者、平时手脚发凉的女性尤其要多加注意。

专家提醒,体质偏寒的女性往往有脾胃虚寒的问题。因此,患有胃炎、胃溃疡的女性此时要避免寒冷刺激导致疾病急性发作,出现腹痛等症状。

相关链接

春捂不仅仅是多穿衣服

全国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杨力提醒,春捂不仅仅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下面这些做法也可被看做春捂的内容。

不吃寒凉:除了避免吃凉食外,性味偏寒的食物也要适当少吃。习惯性腹泻、脾胃不好的人对此要格外注意。

热敷理疗的好处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置针 静脉穿刺 封管液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14-01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留置针操作技术将推广作为普遍的护理操作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针对我科112例住院患者进行留置针静脉输液,将其相关的操作注意点及护理体会综合如下。

1.2 方法。

1.2.1 留置针操作前的准备工作:选择柔软及富有弹性并且走向较直的静脉,避开静脉瓣,不宜选择部位,如关节处,静脉已硬化处,静脉曲张部位,手术侧及患侧肢体静脉等。

1.2.2 留置针操作的步骤: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选择静脉,确定留置针的规格。置垫巾于穿刺部位下面,扎止血带,2.5%碘酊消毒皮肤,范围6至8cm,松开止血带待干。备胶布,连接管道,75%乙醇脱碘。松开留置针外套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与示指握紧留置针回血腔两侧,与皮肤成15°至30°,直刺静脉,见到回血后,压低角度,将穿刺针送入少许。一手固定针芯,一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松开止血带,压住导管前端处的静脉,抽出针芯,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3M透明敷贴,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用胶布固定在皮肤上,防止病员活动时连接处脱落。

2 护理要点

2.1 封管方法。封管液一般为3~5ml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边注边旋转,或退出针头的方法进行封管,也可选推注2~3ml封管液再将剩余的封管液边推边旋转退出针头。封管液一般为肝素盐水。有研究表明,生理盐水可代替肝素盐水。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及其他不能使用肝素的病人,均选择生理盐水。

2.2 心理护理。操作前告知患者使用留置针的好处,穿刺时护理人员态度和蔼、技术熟练。因患者心理因素及情绪变化可造成血管收缩,应积极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穿刺后使患者及家人了解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使其配合护理。

2.3 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持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如发现贴膜污染、松脱、汗迹浸润等情况时,应随时更换,密切观察输液速度,防止滴速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体温升高,以及套管针是否通畅固定。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立即拔针,并正确处理穿刺局部。

2.4 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2.4.1 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导管堵塞有两种可能:①血栓堵塞在管腔内。即为血凝块堵塞或是输注高营养液时,部分静脉营养物质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另外,导管冲洗不彻底也会形成堵塞。此类堵塞,既回抽血液不畅,亦无法推注肝素钠稀释液,则拔除置管。②在管腔口形成血栓活瓣。此类堵塞,因为滴注液体畅而无阻,我们有时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为患者接上液体输液,一旦血栓发生脱落,栓子随血液进入肺循环,可造成肺小动脉栓塞。

2.4.2 肢体肿胀。输液肢体长期保持不动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发生肢体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患者都认为输液肢体保持不动可以防止渗漏,但没有注意到输液肢体不动使肢体背面受压,肢体的静脉血液回流受到相应的影响,使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大量的输入液体加重输液肢体的负担,引起输液肢体由远端向近心端回流走向而发生水肿。在输液结束后可以将肢体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从而可使肢体肿胀缓解或消退,也可以隔4至6小时热敷,切忌输液结束后立即热敷。

2.4.3 静脉炎。①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以及高渗性液体,容易引起静脉炎。刺激性药物或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收缩与痉挛,病人感到疼痛、麻木,以致静脉变硬、成条索状,严重时出现血栓性静脉炎。②静脉炎的发生与套管针留置时间有关,套管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③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也可以发生静脉炎。发生静脉炎后应尽量抬高患肢并限制活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早期行冷敷,晚期行湿热敷,超短波理疗,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4.4 液体外渗:临床静脉输液的药液外渗是常见并发症,液体渗漏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的角度不当、固定不牢、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过大、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及患者不恰当活动有关,可出现肿痛等症状,甚至可出现组织坏死。发现液体外渗应立即拔针后更换穿刺部位重新穿刺,因此在提高穿刺水平的基础上,妥善固定导管,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3 健康教育

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前,让病人明确留置针的特点、并发症及保留时间。向患者讲解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如留置针留置肢体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导致血液反流;同时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及局部皮肤的清洁,以利于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经常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背、足背。做手部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减低脆性。拔管沿血管走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拔管后压迫5分钟无出血后方可离去。

4 总结

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的穿刺次数,减轻了疼痛感,为住院和家庭护理病人、输血及输液提供了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利于病人的抢救工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术和做好留置针的护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建娣.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护理.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3月7卷3期

[2]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体表静脉留置针法.2005年4月20日

[3] 詹娅.留置针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期

热敷理疗的好处范文第3篇

1.1患儿因素

1.1.1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1.1.2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1.2疾病因素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儿,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3药物因素

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4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①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②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③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④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⑤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⑥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⑦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⑧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5解剖部位

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

2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2.1选择合适静脉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浅静脉头皮留置针为BD公司生产的22、24号静脉留置针,按BD公司建议,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5天,5天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1]。

2.2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向家长宣教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2.3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2.4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2.5做好患儿家长的宣教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儿家长宣教,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患儿哭闹,应及时向护士报告。

3护理对策

3.1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3.2小范围外渗①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②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3.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

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一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若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组织坏死严重,给患儿造成严重后果,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敷理疗的好处范文第4篇

随着天气的变冷,因患颈椎病来医院就诊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颈椎病的发病除与日常的工作生活习惯有关外,与寒冷、潮湿等气候变化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颈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冷天寒气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护性收缩,从而导致颈部张力增高,容易出现颈部力量失衡,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压迫到神经、血管,则发生颈部疼痛不适。

初期颈椎病的几个常见症状

颈椎病初期的不良症状往往会因为人们的错误认识而被忽视,以为只是过度劳累带来的身体不适。若不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的话,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常见症状。

1.腿部感觉绵软、走路轻飘,或者下肢表现僵硬、不能控制行走等也是由颈椎病引起,严重者还会造成截瘫。

2.患者表现出头疼、头晕、视力下降、出汗不正常、脸的一面发热,头晕严重的甚至会摔倒等也是颈椎病的常见症状。

3.颈椎病经常会造成脖子疼痛、肩膀疼痛、后背筋紧绷、颈部僵硬,甚至造成脖子疼痛、难以旋转等。这些多是由于久坐不动和吹冷气时间过长引起。

冬季怎样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1.注意颈部保暖。尽量穿着高领的衣服,外出佩带围巾对脖子进行保暖,这样可以避免颈部受寒,消除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颈部保暖不仅可以避免颈部疲劳,而且可以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减慢,对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2.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用电脑等,均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除在工作中采用各种人体工学设备以外,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应起身活动一下颈部,使紧张的颈部肌肉得到放松。

3.合理用枕。枕头是颈椎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有1/4~1/3的时间用于睡眠。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枕头的最高处托扶脖子,而不是头部作为着力点接触枕头。如果长期使用高度、外形不合适的枕头,容易导致落枕,进而发展成颈椎病。

4.加强体育锻炼。选择一些适宜冬季的运动项目(如室内游泳、羽毛球等),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也可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颈椎病治疗方法

有许多病例证明,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比手术治疗疗效更佳。在许多的病例中,非手术疗法能够取得良好乃至极好的治疗效果。一些非手术疗法包括:制动术(配带颈围或支架)、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非类固醇消炎药 非类固醇消炎药能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发炎的韧带和关节会直接引起疼痛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应当定期服用高剂量非类固醇消炎药才能达到真正的消炎效果。通常在药店能买到的消炎药是布洛芬和甲氧基甲基萘乙酸。非类固醇消炎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对胃的刺激。

按摩 按摩通常能够减轻肌肉紧张、痉挛、发炎、酸痛、坚硬和疼痛。其它好处包括能增强弹性、活动的范围和增强组织的弹性(如疤痕组织)。按摩是全面治疗颈痛和肌肉痉挛的有效的辅助方法。

硬膜外注射 硬膜外注射是神经阻滞的特殊类型。将药物注射入椎管里的硬膜外腔脊神经所在的地方,对于由轻度的椎间盘突出、轻度椎管狭窄和关节炎引起的腰部神经根炎症而引起的疼痛的疗效高。

理疗 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和按摩通常都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肌肉僵硬。治疗性锻炼通常也能锻炼肌肉的力量和增大活动范围,同时教给病人正确的姿势和松弛的方法。

热敷理疗的好处范文第5篇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 患者因素

1.1.1婴幼儿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增加静脉穿刺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又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

1.1.2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容易发生外渗。

1.1.3 无法沟通的患者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4 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 药物因素

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 疾病因素

1.3.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

1.3.2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1.3.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1.3.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5)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6)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7)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8)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5 解剖部位

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

2 静脉输液外渗的机制

2.1 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2.2 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

2.3 液体静压增加。

2.4 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3 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疱,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

4 静脉输液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5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5.1 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5.2 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的患者,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5.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 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5.4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5.5 做好患者的宣教

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5.6 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 min,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6 护理对策

6.1 小范围外渗

6.1.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

6.1.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6.2 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6.3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

6.4 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现代护理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现代中医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

中国保健食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