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逻辑推理的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论文尝试性地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MTI 英语口笔译二年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 PACTE 研究小组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为参考,选取语言外子能力中的百科知识以及心理生理因素中的认知因素(工作记忆、快速命名和逻辑推理)为自变量,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 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探究工作记忆、快速命名、逻辑推理和百科知识对笔译能力的影响程度。论文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为本篇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切入点。第三章为实验,首先说明了研究问题,然后阐述了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即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实验对象、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程序,最后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第四章为实验结果,主要是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第五章为结果分析及讨论,主要是针对第三章提出的研究问题并结合第四章的实验结果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及讨论。第五章为结语,总结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提出研究结果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翻译能力体系构建研究回顾
对翻译能力界定的分歧和争议使得国内外研究者对翻译能力的构成研究也各执一词。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构成的研究,可以发现人们对翻译能力的认识逐渐从模糊走向成熟,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单因素阶段。在该阶段中,学者们普遍认为语言能力是决定翻译能力的唯一因素,对翻译能力的认识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例如:Harris(1977:96-144)认为,只要语言能力够强,任何一个双语者都可以成为“自然译者”。Toury(1995:241-258)也认为双语者具备“天生的翻译能力”(innate predisposition for translating),双语能力和天生的翻译能力是共同存在的。第二阶段为多因素阶段,该阶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研究视角渐趋多元化。学者们也逐渐达成共识,认为翻译能力不仅局限于语言能力,而是由多项子能力共同决定的。例如:肖维青(2012:109-112)对多元素翻译能力模式与翻译测试的构念进行了阐述,认为指导翻译教学的理论应是多元素翻译能力模式,而单一元素的翻译能力则十分不利于翻译教学。
2.2 认知因素和百科知识对翻译能力影响的研究综述
在认知因素对翻译能力影响的理论研究中,探讨逻辑推理对翻译能力(多指笔译)影响的文章相对较多,其中大部分学者研究的是逻辑推理能力在翻译模式、翻译教学、科技翻译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在翻译模式领域研究中,胡玉辉(2008:118-122)综合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之长,在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一个语码—逆推模式的推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涉及演绎、归纳等多种逻辑推理策略的“翻译语码—逆推”模式,并结合例子简要描述了翻译过程的内部推理机制。在翻译教学领域研究中,齐惠荣,赵月娥(2001:108)强调在英汉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句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翻译水平。在科技翻译领域研究中,逻辑推理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切入点。例如:王平(2010:1-4)强调指出人们常常忽略逻辑推理能力在科技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例说明了科技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三种逻辑活动,即逻辑分析、逻辑判断及逻辑验证。杨洁(2012:16-17)通过分析实例指出科技文本中深层逻辑语义关系对等的重要性。
第 3 章 实验 ..................12
3.1 研究问题 .................................... 12
3.2 研究方法 ...................... 12
第 4 章 实验结果.....................15
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 15
4.2 相关分析结果 ........................... 15
4.3 回归分析结果 ......................... 17
第 5 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21
5.1 认知因素总体对笔译能力的影响 ..................................... 21
5.2 工作记忆/快速命名/逻辑推理对笔译能力的影响 ....................... 22
第 5 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认知因素总体对笔译能力的影响
另外,对于认知因素对口译能力的贡献率明显大于对笔译能力的贡献率的原因也并不难理解。与笔译相比,口译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语言的转换,因此口译的难度系数相对较高,而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反应速度、工作记忆等认知因素层面,因此,口译对译者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比笔译更高的要求。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笔者无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不同级别的公开课当中,都注意提醒自己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努力目标.那这一教学目标如何才能有效达成呢?在笔者看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无论多糟糕的教学都能让学生自然地产生一些思维能力,但教学作为一种学生成长过程殊的过程,因此更应该在自然能力生成的基础上,教师发挥更多的提升作用.笔者对此有所实践并思考,现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对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为例,将一些浅显的收获形成文章,以与同行切磋.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意义浅述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笔者常常体会到一个道理,就是在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真正认识到一件事物的意义,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看透并且做好,如果认识不到意义,往往就会流于形式而容易半途而废.就以数学观察和逻辑推理为例,基于一些教学经验,我们会知道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大量的数学观察和逻辑推理,但至于为什么需要数学观察和逻辑推理,数学观察和逻辑推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则往往不被我们数学老师所重视.这就造成了我们的教学往往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根据笔者的经验,笔者对数学观察及逻辑推理之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有着这样的理解:
数学观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观察对象是隐藏在数学模型后的数学符号,或者是隐藏在数学符号背后的数学模型.为什么两者互为现象与实质?是因为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大体上是这两种情形:一是直接提供数学情境,这时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并用相应的数学符号来描述这一数学模型;二是提供给学生抽象的以符号为载体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思考,然后还原出相应的数学模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数学观察是数学建模和抽象思维的基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正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逻辑推理则是在数学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内隐的或者说默会的数学知识产生一种自然的直觉,在这种直觉思维能力的作用下,学生会自发地由已知向未知进行推理,这种推理的初步形式是直觉的、跳跃性的,然后在学生书写或陈述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地进行阐述,为了合乎逻辑关系,逻辑推理就发生了.显然,这种推理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部分.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往往会给学生提供一元二次方程标准方程的变式给学生,如最简单的变式5x2+3x-1=4,学生在看到这一方程之后就会通过观察,将其与标准方程对照,得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前面的系数各是多少,然后通过知识的重现与选择,看其是否能够变成(x+a)(x+b)=0的形式,如果不能则需要用求根公式进行求解.这一系列过程中充斥着数学观察与逻辑推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思维中直接完成,能力相对较弱的则需要借助于草稿纸才能完成,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能看出初中数学学习中数学观察与逻辑推理存在场合之广泛和意义之重大.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策略浅述
在认识到意义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的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目标就需要靠良好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关于这一点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与做法.
在笔者看来,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好学生良好的数学直觉.这种数学直觉即是指数学观察的直觉与逻辑推理的直觉.事实表明,只有具有了良好的直觉,学生才有可能在接触到数学问题时迅速地反映出问题解决的思路.而要具有良好的直觉,又必须以数学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为载体,因为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有数学课程专家研究得出这样一种关系,就是学生的直觉与兴趣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研究结果应该说与我们的教学经验是吻合的.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就是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同学往往在课堂上有着良好的直觉,具体表现正是学生能够敏锐地观察到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能够迅速地对问题解决思路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的大体过程.而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表现得比较迟钝,观察不到问题背景中的数学因素,因而就无法展开逻辑推理.
这样,我们的论述也就由数学直觉过渡到数学兴趣上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真正的数学兴趣策略一般有:
让学生观察体会数学美.数学兴趣异于一般的学习兴趣,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而这在初中数学内容中有着丰富的素材,例如数学的高度概括性,生活中长度、温度、时间的描述均离不开“数”,例如数学的对称性,数轴、各种曲线如抛物线、各种几何对称图形如圆等,“数”与“形”是人们描述自然的抽象且有用的手段.
让学生感受逻辑推理的力量.无论是代数中的分析计算,还是几何中的推理证明,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去发现其中丝丝入扣的关系,就能在“因为……,所以……”中,在不断地发现等量关系中感受到逻辑推理的力量.如果我们还能将这种逻辑推理迁移到其它领域,如生活中某些事件的猜想、某些专业领域如警察分析案件中均离不开逻辑推理时,逻辑推理的力量就更加能够为学生所体会.
以上所述的数学直觉与数学兴趣是笔者认为比较重要、比较基础的两点,其余策略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三、关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点思考
一、应用综合法解决高中生物计算问题
高中生物会涉及一些计算问题,需要学生采用数学逻辑推理方法解答。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计算方法,并在解决生物问题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对学生予以指导,并采用必要辅导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不仅是理论知识,而且需要采用数学方法予以验证,同时运用推理思维方式对生物学科中抽象的知识予以领悟。不同生物题型采用的解题方案有所不同,要提高生物计算题解题效率,就要懂得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采用综合法,对计算题已知条件进行审读,并将相关生物定理、生物规律等充分利用起来,将生物体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或者图形。之后对生物计算题进行详细分析,将生物题中隐含的条件明确,捋顺解题思路,将生物解题方案制订出来。解题之前要审题,这是必经阶段,可以把握住正确解题方向,提高生物题解题速度。
例题:细胞中的DNA分子标记为P,这个细胞进行了5次有丝分裂,计算出含有标记链数占有总数的比例,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占有总数的比例。
对该题可采用综合法解题。这道生物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DNA复制和有丝分裂,属于综合性生物题。由于生物题中含有P,就使得生物题的解题更为复杂。采用综合法解题,可以采用三个步骤。其一,其中需要生物知识为DNA复制、有丝分裂。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引导的时候,要围绕DNA复制特点进行。其二,将DNA分子的复制模式图画出来,将被标记的链在图中标示出来,使生物题中的文字语言转变为图形语言表达。其三,按照生物题数学计算规律进行计算。染色体复制了4次,后代的DNA分子即为:2=2=32(个)。标记链中含有P,含有两条链。当两条链经过复制之后就会解旋,就会进入DNA分子中。细胞染色体经过5次有丝分裂之后,所含有的标记链数占有1/32,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占有1/16。
生物教学中,教师仅按照例题给出条件进行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综合法,就是生物教师将高中生物题计算解题方法向学生传授,并在学生计算生物题的时候予以适当指导。学生掌握了这些计算方法,才能对每一个计算步骤都理解,并在解决生物计算题的时候获得准确的答案。
二、应用演绎法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即从原理角度出发将特殊条件下的结论推出来。在演绎推理中,只要推理的前提和推理方法准确,就会得出准确结论。生物题计算中,演绎法是较为常用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学好生物原理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生物学规律。只有具备扎实的生物理论知识基础,才能在解题中方向正确,并得出正确结论。
比如:一个基因是由n个碱基所构成的,控制合成蛋白质是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a,那么,蛋白质的最大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
A.a/3-18(n/3-1)
B.a/6
C.na/6-18(n/6-1)
D.na-18(n-1)
这道生物题采用演绎法,对学生综合运算能力进行考察。生物教师采用引导方式,针对例题中的相关生物知识进行解答,诸如基因控制蛋白质成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的生物知识为遗传信息在合成过程中的流动情况,从有关生物规律出发,将DNA进行转录,其中mRNA、mRNA经过转录之后,形成蛋白质具备的特点,将基因的碱基及组成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目推导出来,推导的结果为6:1。
根据本题所给出的情况,参考与氨基酸脱水缩合相关的数学公式,就可以将最大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来。
公式为:氨基酸数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脱水的数目×水的相对分子质量=n・a/6D18(n/6D1)
从而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即为D。
在对生物计算题进行讲解的时候,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演绎法”,即计算生物题的时候,采用推理方法,保证解题大方向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确保小前提正确;之后基于数学“集合”,要求“小前提”属于“大前提”;最后获得的结论是正确的。
三、应用分析对生物计算题中隐含的条件进行理解
生物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隐含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挖掘隐含条件,使解题灵感顿生。
生物计算题中除了显性条件之外,还含有隐性条件需要学生理解才能正确解题。采用分析法,就是学生对隐含条件充分理解,保证生物题计算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法就是所谓的“执果索因法”,也被称为“逆推证法”,就是从结论出发逆推到条件,最终将内容判定为成立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已知的条件、公理、定理等。在解决生物计算题的时候,就要结合相关定律解题,引导学生从结论出发寻求与已知条件相吻合之处,随之从已知结论具备的结构特点出发对给出的条件进行转化,从而使用分析法解决生物问题。
例题:小麦分为高秆(T)和矮秆(t),两者均为显性,无芒(B)与有芒(b)也为显性。两种小麦经过杂交之后,就会出现四种小麦的表现型,即高秆无芒、矮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有芒,比例为3:3:1:1,那么,小麦的亲本基因型( )。
A.TTBB×ttBb;B.TTBb×ttBB;C.Ttbb×ttBB;D.TtBb×ttBb
根据我们对多届学生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进入高一时,物理学习是比较困难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此时的物理学习与初中时相比,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思维方法上均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此后学生一般会有三种发展可能:一是物理彻底差下去,原因是物理学习始终不得其道;二是不温不火,原因是复杂的物理知识与一般的学习能力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三是物理成绩好了起来,原因是物理思维能力契合了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第三种可能而言,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功不可没.掘作即以“动能定理”为例,谈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动能定理知识中的逻辑关系梳理
动能定理上承动能概念以及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其中动力学知识(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为主)构成了逻辑推理的重要基础;而动能及能量概念在初中已有涉猎,但不涉核心,在高中阶段建立的动能概念尤其是能量概念,其已经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衔接在了一起,使得在知识体系上第一次明确地将功与能联系在了一起.动能定理则是建立在这一联系之上,将学生对功与能的关系拓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变化联系在了一起.同时我们也应当发现,在此前研究得出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也为动能定理的得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推理动能定理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成型,因此可以充当逻辑思维的重要工具.
但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些关系又不是显性的,换句话说不是学生一眼所能看出来的,而推理动能定理所需要的逻辑推理能力也不是自然出现的,因此在动能定理出现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指导与指引,而指引的重要方式就是问题的设计与适时提出.
2动能定理教学中的逻辑能力培养
在动能定理的形成过程中,我们有这样两个关系需要明确培养.
一是情境创设中的逻辑关系.无论具体的情境如何,其总离不开让学生思考动能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比如说有老师设计扔出篮球与铅球让学生去接,通过让学生比较接球的感受来判断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逻辑关系存在于接球感受(实质上是动能的大小)与影响因素之间,ΔEk与W之间是什么关系成为下一步探究的主题.
二是探究中的逻辑关系.这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其中包括两个主要需要探究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动能及其变化如何定量描述?第二个问题是动能的变化与物体受到的力的做功之间是什么定量关系?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推理:其一,对于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动能的变化决定于哪个物理量的变化(答案:速度)?其二,速度的变化用哪个物理量来衡量(答案:加速度)?其三,对于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决定于什么(答案:合外力)?当顺利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乘热打铁:合外力正是与功相关的一个物理量!――如果注意分析,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
如果说刚才进行的是从定性角度进行的逻辑推理的话,那更为精确的从定量角度进行的逻辑推进可以顺势进行: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又因为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2t-v20=2as,变形后可得a=v2t-v202s,代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表达式,即可得F合=m(v2t-v202s),将右边分母上的s移至左边即可得F合s=m(v2t-v202),此时继续引导学生去研究等号左边的F合s,即可发现其即为“功”,那是什么力做的功呢?由下标可知为合外力做的功!
此时遇到的问题在于学生对等号右边认识,首先要将其变形成12mv2t-12mv20,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这是相同形式但不同状态的两个物理量的差!那这是什么物理量呢?一般情况下学生并不能直接反应出来,即使说出动能概念的,也往往说不清理由.这个时候仍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等号的左边是功,那右边就应当是功或者能(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从形式上来看显然不是功,那只可能是能!又可以发现其中每一个因式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因此此能应当是动能!也因此,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就浮出出来!
3教学反思
关键词:楞次定律;实验预案;实验程序;实验表格;思维活动;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s)-0064-4
教授楞次定律。传统的方法是教师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展示实验现象;再由实验现象推理、归纳定律的内容;最后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逐步体会与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性的认知过少,理性的理解过多,且主要靠教师不厌其烦的引导、解释,由此形成了教和学的难度和难点。
教学实践证明,楞次定律的教学难度和难点,能够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环节设计加以克服,这既弘扬了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科学探究精神,更避免了传统的演示实验所导致学生感性认知过少造成的理解难度,由此能更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1、教学设想
由于楞次定律揭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和思想,在实验探究中融合着理论探究,理论探究中又渗透了抽象的逻辑推理,这需要教师在学生实验探究前,针对实验中的一些障碍性的难点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预案。厘清实验程序、明确实验任务、计划实验器材,以降低实验难度,实现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为理解和总结楞次定律奠定坚实基础。
1.1 实验程序
验定电流流向与电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观察、记录实验过程所用手段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对应关系推理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因果关系总结实验揭示的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1.2 实验任务、实验器材及实验装置图
①磁铁插入和拔出螺线管(磁铁和线圈问的相对运动);②模拟法拉第实验(改变原电流);③导体切割磁感线(导体与磁场间的相对运动),如图1所示。
1.3 实验手段、现象观察、记录与处理
通过磁铁和线圈间相对运动并改变运动方向、通断原电流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片改变原电流、导体棒与磁场间相对进行切割运动并改变运动方向等手段顺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中实施的手段特征、电流表指针偏向、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及与原磁场方向关系等内容。对记录内容以安培定则、左手定则为工具,以观察、记录的现象为依据,进行理论探究。推理、分析所用手段和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间必然的对应关系和存在的因果规律。
2、实验程序设计
2.1 实验难度及解决策略
由于本实验需通过原因(实验手段)和结果(实验现象)推理、寻找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规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虽然学生经历了“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这个实验,对实验手段和表层的实验现象已不陌生。但对于通过实验寻找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细节却是盲然的,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是本实验的难度,也是以往教学中,教师不愿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原因。
要实现学生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中达成学会学习、科学思考的教学目标,教师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不管不问。大包大揽会使学生没有了主动性和探索兴趣,丧失了实验探究的教学目的;不管不问则会使学生在实验中不知所以,毫无收获,挫伤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如何把学生的实验重心由手段和结果的表象转移到因果关系的逻辑推断上,使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成功的策略是引导学生找出实验难点和中心环节,通过设计表格进行形象的展现。学生就可在表格内容的导引下顺利进行实验,同时通过表格自然的完成理论探究。
2.2 几个实验难点、中心环节
2.2.1 电流计指针偏向与电流流向关系的验证
将验证程序和内容设计为表格,如表1所示。
2.2.2 螺线管绕向的确认
螺线管绕向的正确确定,决定实验能否成功进行。
2.2.3 实验的中心环节
分析、体会原磁场方向及变化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问的关系,是通过实验现象进行理论探究,总结规律的关键。
2.2.4 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工具性知识
启发、引导学生自觉使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服务于实验,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中的推理分析。
2.3 设计综合实验表格,突破实验难点
2.3.1 磁铁插入和拔出螺线管(磁铁和线圈间的相对运动)的实验
这一实验是教材推理和理解楞次定律的中心实验,实验表格设计中要突出磁铁的磁场在螺线管中的方向及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及与磁铁的磁场方向关系比较这些中心环节:引导学生感受磁铁和螺线管间相对运动与实验现象的对应关系,从因果效应认识电磁感应。该实验表格设计,如表2所示。
2.3.2 模拟法拉第(改变原电流)实验
这一实验牵涉到两条电路,两种电流,两种电流的磁场,是分组实验中最易把因果对象混淆的实验。实验表格设计中要突出供电电路、原线圈及原电流磁场和感应电路、副线圈及感应电流磁场等概念,以突破两条电路易混淆所造成的实验难点。实验表格设计,如表3所示。
2.3.3 导体切割磁感线(导体与磁场间的相对运动)实验
这一实验若崩一根导体棒与电流计连接,实验中电流计表针偏转很微小,为克服这一弊端,可绕制一个匝数较多的矩形线框。且使长边较长,以尽可能突出切割特征,虽然本质仍是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但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图2所示。表格设计中可突出既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感受和理解的实验环节,又突出从感应电流产生安培力的角度感受和理解的环节,为从机械运动的方面理解楞次定律和介绍右手定则打好基础。实验表格设计,如表4所示。
3、教学实践与体会
由于上述的实验表格中涉及的内容是按实验的科学程序设计的,所以在学生分组实验前,将其印制为实验报告单,让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单从理论上研究实验,明确实验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由此降低实验难度。在学生基本明确了实验原理和程序的基础上,分组实验就能顺利、高效的进行,由此在实验过程中实现从实验现象到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完成实验报告单所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