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直接和间接的反映,从而促进自身提高的一种现象,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能力也是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三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法,有一个刚认识的阶段。学化学要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等。化学实验过后就要求学生记住所做的实验。因此,有的学生说“学化学和学英语一样,枯燥无味。”把化学看成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就暴露了学生中有一个学习方法的认识问题。所以我们为师者不能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而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每一个实验中,都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反应原理、实验结论、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加以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实验去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去掌握实际现象,说明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学会用实验去鉴别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减轻学生负担。学化学要强调记忆,我常常用联想记忆法。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或者事来加强记忆。如:地壳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让学生记忆一时也不容易都记住。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养(氧)了一个闺女(硅铝),嫁出去后要陪嫁,倒贴(铁)。这样学生记就容易多了。同时,我对学生所记的内容不厌其烦的进行检查,甚至每天都坚持检查一次。
再次,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习惯。
最后,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鼓励,启发。诱发兴趣和灵感,产生创造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而在实验时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观察内容包括用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所能感知到的。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错失许多发现。当一个实验结束时,让学生自己归纳、分析、总结,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目的。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把他记录下来,才能随时捕捉到你想要观察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比较有兴趣,有较强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地抓住这一特点,抓住时机适当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同时在设计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在的联系和符合学生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学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部分知识,但要应用于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把所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如在学习化学肥料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不断涌出,新概念的不断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可以用到加热高锰酸钾或者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但如果在制氧气实验中,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装置时,这就要求学生同时对这两个装置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才知道在什么时候选择用什么装置,又如,在实验中用到的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三种仪器在使用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使用时要了解并分清楚各自的特点,才会知道该选择哪一种仪器。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进行比较,注意抓住各自的特点,再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些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实验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49-1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实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一、激发学生实验动机
实验前教师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在学习显微镜使用一课时,要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最常使用的一种仪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中会经常使用,非常重要,如用显微镜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教师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做“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上爬得快”这一实验时学生总是以为观察完蚯蚓在什么表面爬得快就行了,但实际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理论刚好相反。如果不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那么此次实验的真正目的就没有达到。当学生观察完实验现象后老师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实验现象和理论会有差别,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是“蚯蚓体表有黏液”。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三、指导掌握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让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
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倡导探究性学习,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下面以初中生物第八章第二节《运动的形成》(第二课时)“骨的成分和特性”为例,汇报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在《长骨的内部结构》那节课的最后,笔者让学生把观察过的长骨用力折一下,再用镊子用力敲一敲,让学生体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们感觉到了骨的坚硬和有弹性。笔者把学生的这一过程拍成照片,以便在探究骨成分这节课上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扩展课外实验空间
一、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我们依据现行美术教材体系,从初一的美术教材的挖掘入手。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初一《色彩基础知识》一课时,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教师可利用这一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调一调不同颜色混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后的“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
二、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参与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进行创造。
1.训练技法。绘画课对技法的要求很高,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对象,进行创作的基础。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水彩的构图、造型、上色; 中国画的笔墨、布局;素描的透视、线条……因此,技法训练既要扣紧每节课的重点,又要胸有全局,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2.拓展想象。“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绘画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想象力。
实物演示:即利用实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使他们明白完成任务的迫切性,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想象。如上初一《线条表现的汽车》一课时,可以先出示几辆形态不同的汽车模型,让学生观察外形、颜色等,然后让学生作画或根据现有的汽车模型想象外形更美的汽车。
语言表达:即利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根据自身体会大胆想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一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画中诗句的意蕴,让学生进入诗的情境中,那么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媒体应用:即利用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等音像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现欲望与创作激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这一方法可视性强,时空转换快,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创造条件,提供参与机会
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除了进行正常绘画活动以外,还可如下操作:
1.看中参与。绘画是由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绘画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上一届或兴趣班的作品当范画,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在黑板上,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构图、色彩等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音乐教学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可以通过感知、歌唱、表演等形式感知和表现音乐美。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对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新时代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借助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人格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让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把自己的思路扩散出去,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以达到解除束缚、开拓思路、扩大视野的目的。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两大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如让学生先实践后总结归纳,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再如通过设疑、设问等手段,也会获得较好的效果。如《山歌好比春江水》是一首壮族民歌,我在教唱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大家学习更有兴趣,我搜集了几首不同地区的民歌,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与歌曲相关的民俗风景录像,学生在观看美丽如画的景色的同时欣赏优美动听的歌曲,之后让同学们从歌词的长短p歌曲各自所表现的内容等方面总结民歌的特点。教师再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能够促使同学们从多方面去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本只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的_展学习的材料和资源,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其课后设计的问题和作业是开放性的,答案是多种多样见仁见智的,这样的做法不仅促使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更具有个性化,还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思考。一百个人读同一本书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样每个人在倾听音乐的时候对其表达的内容和传递的情感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优化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尽情的发挥想象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在鉴赏《辽阔的草原》这首蒙古族民歌时,老师让学生画音乐图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这首民歌的所表达内容以及情感的理解,然后就有学生画了一幅壮阔的大草原的画,这是学生在听完音乐后流露出来的情不自禁的感受,凝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自然又有创意。又如在鉴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老师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把自己想象的这首乐曲描绘的图景画下来,然后有的学生就把《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写了下来,有的学生画了一幅明月在江水的尽头升起的美好画面等,大家的画各不相同,虽然有的画比较好,有的画差一些,但是可以从这许多的画中看出,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非常主动积极的想象和思考了。人的想象力是没有边界的,它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为此,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地探索。
(一)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
音乐本来是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欣赏《飞来的花瓣》一课,我和学生进行了“角色换位”,道德让学生分组进行赏析、欣赏作品。这样不仅不落痕迹进进行了尊师教育,而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了合作、创作的乐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可以使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为音乐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教学《春之声》时,可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几幅春天的图画,再引导他们在音乐的气氛中寻找春天,自由想象:小鸟在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河水解冻,哗啦啦地流淌着;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百花齐放;小朋友们在田野里尽情地放着风筝;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入了春天的情境中。
四、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 探求能力
一、引言
作为经济腾飞、强盛国力的关键,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吸引着千万人的目光。作为一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更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能发展,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学科学教学抓起。科教兴国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对小学生的科学知识的教育也逐步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探求能力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目前我省所采用的苏教版《小学科学》的教材为例,这完全可以说是一种以儿童生活经验和探究能力发展作为主线的单元式教材。在三年级的《小学科学》中,教材选取了物体的外形特征为主要教学内容,探究了水、电、空气、运动等内容,从简单的自然现象出发开始学习;四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探究了动植物的身体,演示、地球以及光的传播、热现象等;五年级的教材则一人的器官开始,进而探讨动物器官,再从声、光的产生与传播、风、雨的形成延伸到昼夜、月相成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思维逻辑能力,因而以生物与环境为主线,讲解地球构造、矿产资源等科学。由此可见,教材的安排与学生的智力以及思维发展是相吻合的,因此,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不能采用陈旧呆板的教学模式。探究能力应该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观察和实践中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下药方能见效,因此,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必须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三方面进行。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探究,探究就需要发现,需要观察,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放在首位。借用一句话,“世界上不是没有科学,而是缺少发现科学的眼睛”。小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身心智力等因素正处于起步与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学生日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此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如果教师把握好教学对策,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就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在讲《叶和花》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我事先在课前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寻找你身边的叶和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种在下次课介绍给同学们。上课那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规格样的叶和花,每个人都高兴地把自己的叶叶或花介绍给同学们,课堂上好不热闹。待他们的情绪稍稍安静一些之后,我从中选取了一些叶和花连同我自己收集的都粘贴到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上,然后以此向同学们展示,并让他们观察这些实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次同学们都安静的观察起来,不一会又举起一双双小手发言,结果,我们很顺利的观察了叶和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并总结了叶和花的特征以及对植物的作用。之后,我们又结合之前讲过的《果实和种子》、《根和茎》的内容,讲解了叶子和花同样是植物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自己寻找发现叶子到找到叶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讲解植物组成,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了解植物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了植物的一生,为下次课讲解《植物与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锻炼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认知能力[1]。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科学需要发现,更需要实践,小学科学的教学不能只注重概念的灌输,更需要进行试验,让学生在不断地动手操作中提高自我,在实践中学会大胆设想,认真求证。
比如在四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还是相当欠缺的,所以在《养蚕》一课,我并没有让同学们直接去进行养蚕活动,而是在班上分小组养了蚕宝宝,然后按照课程顺序让学生们喂蚕、记观察日记,之后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抽丝,我先给他们做示范,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自己动手抽丝,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忙碌而有趣的的养蚕活动结束后,我们在班上举行了养蚕经验交流会,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养蚕经验,认为从这次活动中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乐趣,有的同学还说,回家后自己还要再养几只蚕宝宝呢。又如如在讲授五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节《导体与绝缘体》时,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因此,我抛弃了传统教学中那种下定义、背概念的死方法,而是采用概念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想同学们介绍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让他们先对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有一个简单的印象,然后我告诉同学们,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看看自己身边有哪些导体和绝缘体。我讲一个闭合电路放在讲台上,通过变换不同的连接物观看小灯泡的发光与否,以区别同学们手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最后,应同学们的要求,我选取了粉笔、铅笔、橡皮、小刀等文具用品做实验,并将班级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用两种介质做实验并给出结论。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下课铃响起时,我们恰好得出结论,同学们都说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自己验证书中的概念是否正确的方式很有趣,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够自己动手,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而我明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许多人认为探究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而常常忽视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沟通能力是一种隐性的探究能力。“话
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求知欲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交流技巧,从而建设性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探究能力需求。首先,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有条理的表述;其次,学生需要倾听和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最后,学生还必须学会对他人的成果进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行评述并与他人交换交流意见。经过这一系列的交流与沟通,
能够使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维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必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促使他们用与探究科学的奥秘,真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2]。
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是一件看似简单实际难度很大的工作,尤其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到真正的想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就可以说出什么,不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沟通交流的平台,要能平心静气的倾听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同时,还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对学生那些看似幼稚但实际上具有独特思考的品质的问题给以赞扬和鼓励。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对此,我的方法是,平时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同时坚持对学生的想法遵守“不嘲笑、不批评、不打击”的“三不”原则,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际的锻炼。
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努力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强烈的探求品质和创新精神,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更加有助于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虽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存在一定难度,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相信我们从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三方面出发,三管齐下,就一定可以达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