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体的运动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案”导学 高中物理 低效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正如一位教授说过:“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看交给学生什么,而是看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而学案导学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它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局面,可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达到最大效益。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案导学的设计脱离了教学实际,很多老师没有认真研究学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匆匆的下载、抄袭、拼凑致使学案质量不高,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低效”的漩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一、 教案、学案二合一,难以分辨师生的地位。
很到老师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按照学案进行教学,所以不再花费时间在教案中了,甚至不写教案了。于是他们把教案中的内容搬到学案中,对整堂课的各环节改头换面,稍加调整或充实,把老师要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怎样学都写在学案中,致使学案越编越厚,最后到底是学案还是教案分不清了。
比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有的老师设计了下面的片段: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 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内容不难看出,实际上老师把教学目标改成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改成了学习的重难点,完全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展现出来。尤其让人费解的是,有的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其实学生还没有学,读一遍能了解到什么呢?只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从学习过程来看,这实际上混淆了师生的地位和应该承担的任务,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 “学案”设计成了课堂实录,失去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是课堂生机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境界。但有的老师把教学环节全部设计在学案上,完全成了课堂教学实录。比如下面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学案片段:
【师】:①若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Vo但不受重力。将如何运动?
【生】:在水平方向上将做 。
【师】:②若物体只受重力,没有水平初速度Vo,将如何运动?
【生】:在竖直方向将做 。
【师】: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有何办法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应该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那行一个曲线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师生讨论】:水平方向上可能是 运动,因为水平方向有初速度,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可能是 运动,因为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的作用。
这种把师生活动的细节都展现在学案中,教学过程成了固定了的“流水线”,教师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排查下来,好像很顺利的进行,但实际上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启发引导的机会。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触及不到学生心灵深处的思考。特别是随着流水线的进行,前面有了一定的提示,后面有了结果,哪些需要老师讲,哪些需要老师回答等等,基本上都清楚了,老师的讲解没有了激情,学生学起来也没有了新鲜感,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造成了不必要的缺失。
三、 学案设计成了抄课本,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的老师把学案设计成抄概念或答案。比如在《曲线运动》中,老师出示了这样的学案片段:曲线运动的条件:
(1) 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概念明明在书上摆着,偏要让学生照书抄,特别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有这个必要吗?看看学生就知道了,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忙于抄写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了。依我看,只要让学生看书,把重点或难点在课本中标出来就行了,没必要让学生照书抄。
四、 学案设计成了练习案,脱离学生实际
有的老师很省事,干脆从网上直接下载现成的练习,改头换面变成学案。然后以讲解为主,这样选题既缺乏针对性,又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
一节课不但以做题来推动教学,而且很多问题超前、超标、超量,甚至超难。学生不会不说,反而把重点弄糊涂了,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事倍功半。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不良现象和做法,并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潜在素材,充分了解学情,结合学生要求和学生水平进行创新设计,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高质量的学案,进而达到学案导学教学的真正高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22-02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普通高校理工科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建筑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课程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解题方法极具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课堂所讲内容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做习题的时候,常常感到比较吃力。这些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在下降,尤其对于普通二本院校来说,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①一些本来学习积极性就不高的学生,当感觉听不懂的时候干脆就放弃了;②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和平时成绩的考核,课后作业抄袭完成,到真正考试时成绩仍然不理想;③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对于所学的知识,感觉内容繁杂,理不出头绪;④平时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于知识点掌握不牢,考试时靠突击过关,其实根本没有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理论力学》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任课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普通二本院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绪论部分。绪论部分包含了《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三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本门课的基本认识和将来的学习态度。因此,在绪论的讲解过程中,应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适当引入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工程实例,并结合这些工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该课程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对于土木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入阳台的固定端约束、桁架的应用等工程实例。而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入曲柄连杆机构、振动频率分析等一些常见的工程实例。
2.静力学部分。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等效替换和简化等。简单总结,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就是“力”。针对静力学中与《大学物理》重复的内容,如物体的受力分析、二力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内容可以略讲或直接给出结论。而对于新介绍的一些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约束类型、力系的等效替换和简化以及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等则要重点讲解。例如,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一些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圆柱铰链、径向轴承、止推轴承等约束的受力分析和通过列平衡方程进行约束力求解。而对于土木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讨论一些与建筑结构相关的约束,如桥梁和楼板的静力平衡计算以及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等,尤其是桁架的内力计算为将来《结构力学》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
3.运动学部分。运动学部分只是单纯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而不考虑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原因。因此,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就是“运动”。运动学中与《大学物理》重复的内容如点的运动学和刚体的简单运动等可以简略地讲,重点应放在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上。其中在点的合成运动中,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在不同参考系下,进行点的运动轨迹分析的能力,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而对于刚体平面运动的知识,应注重刚体平面运动最终简化为平面图形在其自身平面内运动的推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的运动如何简化为面的运动这样一个思维的转变。
4.动力学部分。动力学部分研究的是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部分的研究内容是“力+运动”。该部分内容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动量定理等在《大学物理》甚至于高中物理中都已经有过介绍,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讲。而对于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以及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可详细讲解。达朗贝尔原理和虚位移原理属于分析力学的范畴,提示学生达朗贝尔原理提供了一种求解动力学问题的新思路即将动力学问题在求解形式上转化为静力平衡方程来求解,而虚位移原理则是应用功的概念来求解静力学问题。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动地位,负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而按照高等学校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成为“复印机”,一遍遍地复制老师所讲的知识,自己不主动动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怎么得到的结果,而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一些方法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激励他们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采用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可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一些课程内容制作成PPT和动画的形式进行讲解。如在静力学中,对于圆柱铰链约束的介绍,可以制作成两个带孔构件和一个螺栓链接的动画过程,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种约束的构成以及约束力的推导。而在运动学中,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点的轨迹,对于那些想象不出来运动形式和轨迹的学生,这种动画的演示能够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但与此同时应该避免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换屏较快,学生跟不上讲课速度的弊端,因此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重要的公式推导以及例题、习题的讲解还是应该以板书为主。
2.探索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全新教学模式。为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采用课前预习即每堂课的结束前,留出5分钟时间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作业,并以思考题的形式提出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初步了解基本概念、知识难点和重点。然后课上讨论提出的问题,结合本次课的理论知识,启发、引导学生去求解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3.任课教师对教案的准备。教案是教师将知识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的载体,不能是单纯的PPT的打印或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抄录。每次课前,教师应该按照大纲要求书写一份本次课的教案,提炼出本次课内容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对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并结合学生的专业,选择一些与工程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题、习题。
4.建立良好的辅导答疑制度。鉴于理论力学解题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学科内容的抽象性,学生在课后学习的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吃力。因此,建立每周两次的辅导答疑制度,对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以及课后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排除疑问。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速度和理解深度。尤其对于那些平时课堂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不能做到放手不管,而是每次都指定几人专门去找老师答疑,督促他们学习。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对于《理论力学》这门课的考核方式都是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加权求和。而一些教师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定,一般都是通过上课出勤和作业完成与否来评定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存在弊端的,并不能检查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细致的考核制度以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建议采取如下的考核方式:①将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考核标准,计入平时成绩。每周在上课时随机收取一次作业本,根据作业的完成质量给定平时成绩。②将课堂测验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考核标准。每两星期举行一次短小精悍的课堂测验,可在10~15分钟完成,重点放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上。③增加期中考试。在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在每学期的期中阶段增加期中考试,采取和期末考试一样的闭卷形式,将期中考试的成绩以加权平均的形式计入总成绩。
四、结语
《理论力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为适应新时期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课程的要求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云庭,王俊英.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力学与实践,2003,25(3):67-68.
[3]沈火明,葛玉梅,张明.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23-25.
[4]王晓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构建和谐教学模式――理论力学教学改革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58-60.
因工作需要,笔者近期对全市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视导检查。在检查中听了近20节课,涉及数学、科学、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六门学科。不妨先来透视一下现象。
镜头一:教案至上,课堂生成不被关注和利用
在《角的初步认识》的课堂上,新课伊始,教师拿出三角板问学生是什么图形。在学生说出是三角形后,教师追问为什么叫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三个角。结果学生指的并非是角,而是角的顶点。这时,下面有一位男生没等老师说话就大声喊:“老师,他指的不是角,而是角的顶点。”男生的话引起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面对突如其来的“炸弹”,教师脸一阴,把嗓门提高八度说:“就你能,还没讲到呢,一会儿再说。”说完又接着自己课前的预设亦步亦趋地往下引导、讲解。
镜头二:教材至上,教学内容不会取舍和拓展
在《Where is my car?》的英语课上,教师固守传统的“教材至上”理念,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单词,一成不变地教学on、in、under的用法。
镜头三:时间至上,教学活动不敢延伸和“越界”
《一一间隔排列》的课堂上,在探究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一个“间隔排列”,然后组织学生观察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从而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课堂上的这一设计十分精彩,学生创作了丰富的作品,两种物体有的用字母表示,有的用数字表示,还有的用文字、图画、图形等表示。作品中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也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不相等。就在学生大脑高速运转、专心致志地探索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一句“时间到”逼迫着学生放弃思考,使学生涌动的思维停止运动,以致于后面的交流缺少思维火花的碰撞,浮于表,流于形。
回味以上几节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效率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设计教学方案时没有摆正师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没有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没有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二是教学过程缺乏交互影响、生成和共鸣。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学生与文本、过程与结果和谐统一、互动共生的过程,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弹性设计教案,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往往需花费十倍于它或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案。教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设计时要掌握以下要点。
因学而教,为学生探究留足时空。以学生为主体,预备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生成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构建合理的导学框架,促学生自主学,形成思维;以有效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自觉学,养成习惯。做到教师的“教”,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
弹性设计,为课堂生成留足余地。设计时,要吃透课标和教材,了解W生和自己,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大块设计,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预留空白,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有益、有效的拓展。做到精心但不精细,不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
充分预设,为课堂调控留足策略。设计时,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要充分预计好“意外”打乱教学节奏、“生成”偏离预设轨道时的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二、深度挖掘教材,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时,教师要灵活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充分深度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和使用价值,演绎课堂精彩。
深研课标,和专家同语。教师要深研课标,在深刻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将自己视为一个研究者、学习者,沉下心来细读、细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真知灼见;想明白,优化教学策略;走出来,建构教学模式。
深钻教材,和编者同心。每篇教材究竟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这样教,是教师拿到教材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答案在哪里?笔者想,一定在编者的身上。教师要领悟编者的意图,从编者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挖掘资源,设计教学。
深挖资源,和文本同路。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精心编排的都是大家经典之作。教学时,教师要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内隐的资源,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使自己的课堂成为神奇的舞台。
深谙特点,和学生同行。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教材,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三、精心组织活动,让过程与结果共美
一节好课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丰富学生获得知识、习得能力的渠道与途径,给予学生发现、创造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组织课堂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动”。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思考和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而动”。教师不仅要在活动开始前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平等参与,当学生活动出现偏离、混乱、困惑时给予引导。只有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率。
选准方式,让学生“因趣而动”。恰当的活动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活跃其思维,而且能缓解学生由于紧张的智力活动带来的疲劳, 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选准方式,让学生“因趣而动”,才能拨动他们的心弦, 活跃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优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去动”。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非常重要。只有优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去动”,才能提高活动的效率,深化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过程与结果共美。
一、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先导,作为课改实施者的教师能否真正领会国家新课程理念、能否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如何转变观念呢?
首先要认识国家级物理新课程理念的内容。
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体会、钻研,运用到教学中来。
其次要认识新教材的主要优点。
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鉴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新教材采用了大量插图,生动、形象,用学生的话说跟看小画书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课后作业: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普通砖块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在同学中交流测量结果;自来水公司是用水表测量家中的用水量的,你会读出水表上的数据吗?
二、抓好课堂教学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课改之初,我们手中只有教材与课标,没有现成教案及其它教辅材料,因此,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去摸索、去尝试。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先进经验,我们建立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学案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实现了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在实行学案教学时,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学案
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写好集体备课准备卡,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易错点、中考链接、教学设想(或教学资源)。其中教学设想这一环节最为重要,要求备课教师提出创造性的设想,可以是一个精彩的引入,也可以是一个有用的习题,或者是本节课的处理方式等。主备课教师将每位教师的准备卡收集起来,结合自己的想法,写出本节课的学案草案,再集体讨论,或删或添,制定出正式学案。
2.强化学案的导学功能
强化导学功能,是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如第三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的学案是这样设计的: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运动及参照物。
2.能根据所选择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3.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学习过程]
通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运动?
2.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3.如何选择参照物?
[对应练习]一位诗人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
三、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课改成功的保证
实施课改实验能否成功,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而不仅仅是选择。评价应重视做到:
1.注重激励性
评价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不吝惜自己表扬的话语,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突出主体多样性
评价主体不再是唯一的教师,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学生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给与学生评价的机会:“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谁来说一下哪个地方好?”……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还可以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学会接纳和吸取。
3.在评价中讲究批评的艺术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做错事情、说错话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善于正面引导外,还要善于批评,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四、在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学科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如科学记数法,在密度的计算题中,大多数同学不会科学记数法的计算,对于乘以103、除以103不知道怎么做;再有体积单位的换算,m3、dm3、cm3、mm3之间的换算不会或不准,也是造成物理计算题失分的一大原因。
2.有些消失了的“重点知识”还得再加上
一、“通读”(通看)音像教材,了解音像教材的内存和特点
一般情况下,教师备课必须做到3点:一备教材,二备教法,三备学生。教师备课比较重视文字教材(主要是课本),而忽视音像教材的备课,因而在电教课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音像教材所特有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首先要“通读”有关音像教材(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碟、影片、录音等),充分了解音像教材的内容特点及使用方法、片长、编者意图。录像片、科教片必须多播放几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备课时才能全面考虑,精心设计教案,为保证上好电教课作好充分准备。
二、选择使用音像教材,发挥其最佳作用
不同的音像教材,都有其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特点。要想尽可能地发挥不同音像教材的最佳作用,选择合适的音像教材是保证电教课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在考虑使用音像教材时,就必须对不同的音像教材(有相同的或相似内容的)进行比较,根据教学的时机需要,选择使用。这样,才有可能发挥不同音像教材的最佳作用。讲生物结构时,如:细胞的结构、根的结构、茎的结构、叶的结构、心脏的结构……最好选投影片或幻灯片。因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些结构的名称、组成和作用。投影片和幻灯片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整个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大银幕上,若是表现植物体内水份运输、有机物输送及动物体的血液循环等,还可以来用线条动片(即摩尔条纹片)。在表现生物体形态、动态过程(即生长、运动等)时,最好选择录像片(目前可用来教学的光碟很少,有的也只是题库,教室的硬件还没到位),因为摄制的实景、制作的动画显示出来的画面形象、具体、逼真,再加上音乐、音响、字幕的配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剪辑”有关教学录像片,“填补”音像教材的空白
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配套音像教材的时候,有的内容配套音像教材中没有,这时教师可考虑在其它教学录像资料片中选择、剪辑,填补配套音像教材的空白。现有的配套音像教材,在内容选择、时间编排上不尽人意,同样需要教师、电教教研员一起研究音像教材,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剪辑其它教学录像资料片,为电教所用。例如,初中生物学“动物的摄食”一节,这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水螅、青蛙、啄木鸟的摄食方式及捕食器官的结构和与捕食方式相适应的特点。这部分内容配套录像片是没有的。为了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以上3种动物的捕食器官及捕食的过程。教师可在其它录像片中进行剪辑:“水螅的捕食”可剪辑上海教育学院摄制的《水螅》录像片,“青蛙的捕食口可剪辑福建电教馆摄制的《庄稼汉的好朋友》录像片(原为小学语文使用的录像片),“啄木鸟的捕食”可剪辑南京电教馆摄制的《啄木鸟》录像片。有关“血液循环、消化和吸收”可剪辑深圳电教馆引进的《生命的奥妙》录像片。有的内容还可以从收集的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科教节目上剪辑下来,用于教学。由此可见,教师剪辑有关录像片时,既要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更要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才能有效地发挥音像教材这种电教媒体的优势,提高电化教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