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彰显了人学思想的时代气息,是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人学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的人本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在批驳德国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然,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中提出以人为出发点的也不只有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但费尔巴哈谈及的人只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来观察人,他“没有看到真正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马克思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人与其社会性、现实性联系起来。在他的视野之中,人首先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可见,人学思想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
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基点
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扬了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点,并予以其时代意义。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所关注的“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而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不是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即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立论基础。
首先,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念。二战后,发展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在发展初期,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沉重教训就是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这种发展观的本质是以物(商品、货币)为本,人成为了物的附属品和牺牲品,物则成了人的命运主宰、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追求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凸现了严重的弊端和危机。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解决好“人”的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过于抽象地谈论“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建设,把人道主义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曾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又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从而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近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着眼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着力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的发展问题;它强调经济建设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形象工程”的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祈,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和能力从而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发展。
其次,调整社会关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要外部条件。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上,加上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并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整不适合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关注弱势群体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理论层面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在实践中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与生存条件,提升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处于不利境遇的社会成员的关心与帮助。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提倡公平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的基础工程。其实,在视域中,“现实的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没有现实的人,社会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立论基点,才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现实感和社会感召力。
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是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因而,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十分赞同费尔巴哈关于“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的观点,并将其加工扩充为社会实践本质的理论。满足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原动力,任何无视人的需要的主张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虚伪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
马克思、恩格斯从多方面阐述了需要的动力作用,说明了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了解人的行为的动力,研究“现实的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人们为了能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品,这种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层次更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享受需要是人的正常而又普遍的一种需要层次。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生存需要将逐步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将逐步在人的需求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人学视域中,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在于它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选择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而“以人为本”的人正是“现实的人”,科学发展观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的。(作者为广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论文摘 要: 科学实验的教学趋势呈现出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以探究型实践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动手率低,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实施对策,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广,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教学既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两个方面,与同行一起探讨实验教学的趋势与实施对策。
一、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
不同时期的科学课程中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是分层次逐渐提高的。它们分别为学科知识+基本操作—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生产和环境问题。实验的主要形式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实验+设计实验—编号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家庭实验+习题+模块。
科学实验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相应于科学实验作用和功能的变化,其实验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1.科学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
不言而喻,科学实验的趣味化可进一步发挥实验的动机功能,而贴近生活、体现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的实验更有利于科学价值的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现行浙教版科学教材体系中,实验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但这些实验还多分布在选做实验和家庭实验等课外实验中,在新课标课程中,这种趋势已成为教科书实验改革的重要方面,这类实验不仅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内容深度上显著加大。
在实验的趣味化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趣味实验不仅出现在家庭实验一类的课外实验中,而且类似“彩色喷泉”这样紧密配合学科教学内容的趣味课堂实验也增加了。如“通过气球体积的变化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石蕊试液染制的花朵代替试纸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等。这类实验在完成其呈现原理、概念等使命的同时,用更引人注意的趣味化方式展现其魅力,融学科教学目标与情感培养目标为一体。二是更多地采用了可激发学生研究趣味活动实验的创新设计,如研究静摩擦的“筷子提米实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实验本身的学科价值和潜能开发功能的作用逐步增强,这正好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相符合。
实验生活化的体现,一是实验内容多采用来自平时生活中例子;二是用科学知识、技能探讨的也大多是身边的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如“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用塑料瓶,砂石等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的绿色化最初是从师生健康角度关注实验环境的清洁,后来逐步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不仅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体现了绿色化,而且要求学生就实验的绿色化进行思考、讨论,甚至研究、设计。不仅视角更大,力度更强,而且其教学功能大大扩展。
2.实验形式的多样化和探究化。
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仅与其内容有关,而且与实验的形式、呈现方式,甚至与实验在教学中出现的位置均有关系。如课内实验、课外实验与家庭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就不尽相同。又如物质性质的实验,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的介绍之后,这个实验就只是在验证事实;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介绍之前,并配以相应的问题思考,就赋予了这个实验一定的探索性、启发性;如果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这个实验就具有了探究性,而探究程度的高低仍与实验的具体设计有关。
新课标教科书提倡尽可能由学生动手做实验,没有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分。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和习题中也安排了不少实验。这些实验分布于各章节之中,这种编排将实验由原先的附属于各章节变成了与各章节平行的独立内容,显著提升了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新课标不仅多用探索性和探究性两类实验,而且统筹考虑安排,使实验的探究程度循序渐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增多而逐步提高,使实验的探究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科学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实验动手率低”、“实验纸上谈兵”、“观看课件代替真实实验”等情况还普遍存在。同时教师对新课程中实验探究的实施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嫌麻烦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时间紧张,怕实验时间控制不好而影响教学进度;二是学校的实验设备跟不上;三是教师还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手段;四是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分开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教材中的多数实验属于开放性、探究型,学生必须经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而且结论可能不唯一。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与结论”和“实际应用”等关键词构建“设计实验”这个栏目的框架。在每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中又细化实验目的。例如,在“分析与结论”这个关键词中要常常强调“进行描述”“制作图像”“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辨认关系”“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进行推测”“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等,用具体的实验内容来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下列方法以供参考。
1.实验方案微型化。
所谓实验方案微型化,就是为了保持原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系,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重点,将实验方案简化、精炼,安置在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内容附近,以栏目“小实验”的形式出现。虽然实验方案微型化了,但其教学功能仍定位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对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之上。举例如下。
实验:听力测试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测试你的听力。实验材料是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请实验合作者按照任意顺序将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你闭眼仔细倾听,能辨别出不同的硬币发出的声音吗?
描述与推测:描述声音的差别,分析引起声音不同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学习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音色、分贝等概念、频率和人的听觉关系等内容;通过调查研究获得证据;通过研究听觉实验的数据,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活动化。
将科学实验的教学与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调查、讨论、辨别等有机结合,使得实验过程活动化。这样设计中学科学实验可以使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点能够得到贯彻。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技术的真实世界,实验过程应包含:活动、实验、调查、讨论、辨论、提出论点和质疑等,使它们相互交织在整个实验活动中。
活动通常分为五个循环步骤:请你思考、请你做一做、反思与挑战、科学在前进、拓展练习。在循环步骤二中,一般融入相关的学生实验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家庭用电”为例。
活动一:电流的形成(学生实验:电路的连接)。
活动二:电路连接(学生实验:串联与并联电路)。
活动三:火线与零线的鉴别(演示实验:测电笔的使用)。
活动四:保险丝(学生实验:保险丝的作用)。
3.实验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认为,科学不能脱离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然而科学实验本身是非常具有学科特色的。如何将实验内容和生活世界结合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重要问题,因此实验设计要表现出“实验内容生活化”的特点。
教材中提出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学生经历科学证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习对科学证据的获得、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探讨科学证据的两面性,即对人们生活、健康、环境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然后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基于科学证据而不是个人感觉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恰当的决策。学生亲身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他们逐步理解科学的力量和局限性,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收集与整理证据的过程,而不是掌握一系列现成答案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给予学生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评价行为化。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具备各种探究的技能,是实验评价的重要特点。行为化的实验评价也是真实而公平的评价的具体表现。
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分为四个方面:档案袋评价、知识评价、行为评价和技能评价。其中的行为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设计科学实验”和“小实验”中的表现。行为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是否遵守安全规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
(2)对实验技能的掌握:观察、交流、预测、测量、解释数据、使用数据、制作图表、控制变量、归纳、推理、推导公式、构建模型、操作性定义等。
(3)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使学生明确概念、定理建立的依据,掌握其建立的方法,理解概念、定理的内涵,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分析和总结:在遵循证据法则和运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释和总结必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通过批判性思考,合理地接受他人的质疑,并进行更改。
(5)情景的应用:思考、讨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发表观点,评价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生活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并给出每个方面的比重,其中实验教学的比重最大,分别为实验室活动和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占40%;知识评价占30%;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占20%;参加班级活动占10%。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对图表、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的语言描述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学生参与讨论和表现的过程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
21世纪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智力资源为重要因素的社会经济文化时代。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并不在于增加其知识和信息的容量,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它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不只是定理的收集和事实的罗列,它更是人类智慧伴随着各种新思想和新概念的创造和结晶。”
科学发展的趋势启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学科学的教学功能,并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与课程的三维目标和科学探究内容有机结合的科学实验,从而使实验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参考文献:
一、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笔者以为,就学生个体对数学价值理解而言,他们认为有趣的、与他们的生活有联系的知识就是有价值的知识,符合他们的需要的数学就是必需的数学;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们都喜欢谈论、探究自己身边的事物。因此,为了使数学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 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因此,要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社会,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关于数学的生活化趋势,笔者认为有三点:第一,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第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第三,数学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学习的活动化、过程化
数学学习是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处理新的任务,并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新课标反复强调: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名符其实的交流,让学生的各种观点进行真诚地交锋,使学生从经验中、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数学学习要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进行。实际上是对以往过于单一的讲授法的教学模式的一种修正。这里的“丰富”指的是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因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转变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多次发现在选择一些问题的解题策略时,许多学生首先选择最简单的解题策略,或是选择那些动手操作实践过的知识和方法。可见,学生在活动化、过程化的教学时学习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活动化、过程化的学习也是意义建构的一种重要模式。数学课堂活动化、过程化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三、数学教学美学化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相对比较抽象,但是数学的美却非常丰富,包括对称美、奇异美、和谐美、简洁美、朴素的美、理性的美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人都爱美、追求美。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向学生揭示数学美、展示数学的美,以美来吸引人,用美来感染人,让学生在美的感染下,激发其内在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善于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揭示出来,通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爱好数学、认识数学的兴趣。
四、数学教学内容的趣味化
增强学生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适当地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探究性的趣味题,或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适当地穿插一些数学历史故事、编一些数学游戏等,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数学内容的故事化也是趣味化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适当地穿插一些数学故事,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使教学设计增色不少,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数学教学的层次化
现代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承认学生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数学教学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只有面向学生的客观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教学要求来说,分层教学脱离了传统的统一化、标准化、机械化,代之以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使各层次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来看,实施分层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分层教学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师可以将教学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课堂前30-35分钟为80%的同学授课,后10-15分钟为几名优生授课。与分层教学相适应,作业和考试也应分层。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挑战、有思考、有收获。
一、明确多元化的学习发展目标
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课程来看,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这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将其抽象为数学模型,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解释与应用,深化理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三维教学目标,明确了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组织教学:
(1)对于知识的学习要遵循“突出重点,分散安排”的原则;
(2)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要运用螺旋上升方式呈现重要的概念或思想,不断深化认识;
(3)对于新教材中出现的内容尽可能做到联系实际,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建立数学模型,再进一步研究新的实际问题,做到循环相扣.
二、精心设计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初中数学课亦不能外.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够更自主、更开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圆周角”时,进行了如下几个设计:
1.课堂导入
在复习“圆心角”的知识后,结合教具,提出问题:“当其它条件不变时,角的顶点移到了圆上,还是圆心角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以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利用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学生力所能及但又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很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2.定理的证明
该环节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首先在复习旧知识时,先设计问题:“点和角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其次,在教学时,先利用电脑演示,提出问题:“在O中,圆心角AOB与圆周角AO′B (O′是圆上一动点)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最后提出问题:“三种情况中你觉得哪个图形较特殊一点,你能利用该图来证明刚才我们发现的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关系吗?”
设计意图:以问题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充分地思考,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接着采取了“帮、扶、放”的教学方法,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一起解决问题;然后是扶上“马”送上程;最后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既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例题的讲解
对于课本上的例题,要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潜力.对于本课的例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本题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又将如何呢?还可以怎样变化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中问题的解决,接着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自主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分层次照顾了全体学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课堂小结
和前面的圆心角相比较,再一次提出问题:“你能通过列表表示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吗?”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角的边、顶点、度数等几方面各抒已见,议论纷纷.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实践经验表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相互对话.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达成预设的学习发展目标.
三、强化数学思维训练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要想学生获得最大化发展离不开思维训练,数学思维是人脑利用数学符号或语言、运用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数学对象间接概括的反应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在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思维训练.
1.以问题为载体,营造思维环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过思维并非瞎想瞎撞,我们应该设置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探究,然后再经过头脑思索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扩大思维的体量.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问题,在ABC的边AB和AC上分别有一点D和点E,如果要使ADE与ABC相似,应该再加一个什么条件?然后合理地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当然,小组讨论的时间教师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掌握,然后让一个小组派代表跟全班同学分享,再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式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又营造了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注重非正向思维的训练
正向的思维往往是学生思维的常态,而在解决一个新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因此,用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非正向思维来思考问题,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学元一次方程组时经常有这样的题目:小华到文具店买文具时,营业员告诉他:买1支钢笔和2本练习本需共4元钱,若买2支钢笔和1本练习本共需5元钱.若小华只买1支钢笔和1本练习本,他付给营业员的钱为
A.3元 B.5元 C.6元 D.9元
常规做法是:设1支钢笔和1本练习本分别需要x、y元钱,依题意得x+2y=4,
2x+y=5,解之得x=2,
y=1,所以若小华只买1支钢笔和1本练习本共需x+y=3元.如果利用侧向思维方式我们就会发现两次一共买了3支钢笔和3本练习本共9元,也就是说1支钢笔和1本练习本共需3元.利用侧向思维的方法去解这道题目既可以省去解方程组这一繁琐步骤又可以提高正确率,一举两得.
3.鼓励学生解题后反思
关键词:基础课程;艺术设计;学生创造力;探讨
0 前言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亟须创造力……”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理念的更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优良人格品质,已成为测试教育教学的标准。当下所倡导的创新教育,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已变成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与内容。本文主要结合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措施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为社会提供符合市场要求的综合型艺术人才。
1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学生创造力的现状及作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基础教育的重要时期。新课程体系结构、功能、内容等都将做出重大改革和创新。我们如何认识、理解、面对和参与这项改革给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改革的学科。它提出了新概念将各种类型的艺术糅合为一体,它独具人文主义特色,是一门全面、具创造性的综合课程。因此如何找到学科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人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创造性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即指人们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找到一个新的关系,探索新的答案的过程。对学生的要求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设计创新,杜绝模仿、复制、抄袭,从而体现他们的创造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说亦是如此。如何培养出创造力人才已成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着明显的认知错误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偏差和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脚步。
2 促进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涵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还是知识不断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准备艺术设计基础课的过程中要精心计划课程内容,革新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和内容,改变其单一化的状态,让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和多彩多样。通过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设施,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不断强化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启迪性,从而不断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发展要求。所以,培养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造力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综合分析,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对培养学生知识或有利于拓展和发散学生思维的内容。这要求教师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内容,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不断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的个性品质不断进步与完善。课后作业的选择与安排也应该具有灵活性的特点,给学生们足够的想象空间与发挥空间。同时还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寻找多种途径,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使学生们有意识地从多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因材施教地选择教学内容,要结合个体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性格、修养、生活环境、美术功底等各个方面的特点,针对上述实情与特点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技能。
其次,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活跃学生创造想象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门课程的基础条件。如何去激发学生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呢?第一,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科间的联系不仅能让全班同学的情绪高涨,同时也能达到创造思维与活跃氛围的课堂效果。第二,将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细化、具体化,引导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索,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在课堂里用一幅幅图画向学生讲解基础内容,不但时间上不允许,而且还枯燥乏味。倘若可以将这些图片汇集起来,举办小型展览,而在上课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后,采用“吊胃口”的方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再次,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提示、引导为主,以有说服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具有最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认识理解能力,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吸收相对比较快速。他们的创新意识往往处于一个潜在的萌芽状态,只要教师能够及时地培育就能够促进其开花、结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发掘学生身上的创新意识与艺术才华的“闪光”点,充分利用环境,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与想象力。
最后,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科学合理的创新评价,促进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的评价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要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杜绝模仿、复制、抄袭,从而体现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应该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努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取消答案标准化,忽视个性、只求共性的错误评价方法。避免学生只为作业的表面效果,缺乏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从而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3 结语
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是体现实用性且贴近生活的,既彰显潮流风尚,同时也包含传统特色文化,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要求,培养出有创造力的新型综合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重担。本文主要结合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对高校教育的作用及其现状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从而有助于促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方法,以保证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市场输出大量综合型创新人才,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艳萍,刘明生.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