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高职院校;科研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03-03
1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概况
1.1 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Postdoctoral)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兰国玉和张以山,2010;张祚,2012)。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博士后人才的制度,具有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并举的双重效果,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王雪梅,2011;吴悦和顾新,2012)。
我国在1985年建立了博士后制度,并于1994年启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兰国玉和张以山,2010),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关地区又先后探索建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省级博士后工作平台(陆颖,2012;宋淑平,2012)。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借鉴国家博士后制度,各省(市、区)根据地方实际,依托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建立的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张力,2011),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旨在提高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创新性领军人才,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姚玉鹏,2012;易帆,2013;兰国玉和张以山,2010)。
1.2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概况及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江苏无锡职教园,该园区位于无锡市“锡西新城“板块,是集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实训、文化、旅游、生态、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2013年4月随着国务院关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颁布实施,为无锡建设一流区域性国际职教中心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机遇。基于无锡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现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适应,已成为无锡教育发展最大的短板。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主动适应无锡地区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按照“更大力度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无锡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规划在整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基础上,积极提升创办一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力争到2015年,基本达到10000名在校生规模的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标准,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前3名,积极推动本科院校创建工作列入江苏省人民政府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并争取获得教育部的支持。
为顺应无锡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大局,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机构,依托环境中心高层次研究平台,在江苏高职院校中率先申请获批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该创新基地已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第一)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常年招收培养博士后,开创了无锡职教园区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发展的新局面。
2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及所在无锡职教园为例)
高职院校在国民教育中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魁等,2012;邵永强,2012)。而以科研增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带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崔海霞等,2011;华坚和陈玉平,2013)。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刘超等,2013;覃文,2010;张传龄和廖克玲,2011)。教学过程中注重岗位群实践技能的分解,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现场动手能力,强调真实工作环境的熏陶,强调上岗即能顶岗(刘华和陈相伟,2011)。在科研方面,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相联,课题研究往往围绕企业生产一线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侧重于科技开发、成果推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孟学英等,2010;邱栋和吴秋明,2013;徐运保和陈辉民,2013)。分析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及所在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着下列问题:
2.1 科研管理机制不灵活、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主要实行以课题组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由于课题组多为“小团队”,科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突破性、综合性的大成果,缺乏自主创新的突破性成果和关键技术。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转化数量少,院校助推园区产业能量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2.2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园区院校纵向课题申请非常困难,特别是国家、省部层面的课题非常难争取。以2013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面上项目公示资助405项,其中高职院校仅占7项,青年项目公示资助1000项,高职院校仅占3项。
2.3 应用型拔尖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乏 园区各院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高职和中职院校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园区院校每年都有科研人员流出,并且以副高级以上职称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随着职业院校对科技发展的要求,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职教园区各院校的科技创新。
2.4 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度低 无锡职教园区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园区工业拥有近千家焊管、钢管及带钢企业,近年来,在锡兴集团、苏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这里蓬勃兴起,逐渐形成中国带钢交易中心和钢管采购中心。园区服务业主要拥有钢材交易专业市场、高档汽车产业园和五洲国际装饰城,集仓储、物流、加工、咨询和市场推广为一体。而职教园区各级院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以电信、经管、旅游、建筑和艺术大类为主,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3 高职院校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领科研发展的作用
我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凝聚和吸引人才,在使用中完成对人才的培养,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促使人才脱颖而出,并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基地一直是精英人才的集中营,只有通过加强科研投入、加强对人才支持,才能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使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得以提高。结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运行近两年的实践,其在引领科研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加速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基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科研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策略,加快科研能力建设,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扩大高职院校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拓宽科研经费来源,主要申请面向厅市级应用课题,同时应积极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立足园区企业,通过横向课题形式,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选择一批研究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课题组,开展综合科技创新试点。园区、院校和行业企业三者结合,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2 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正面临着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转变。通过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平台,利用科研引领和学术交流等作用,培养一流的专业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软实力,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专家。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园区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扭转目前重论文数量轻生产应用,忽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倾向。四是通过培养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等形式多样的攻关团队,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用型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博士后创新基地已成为高职院校精英人才的集中营,通过加强科研投入、加强对人才支持,促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使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教师自身成长。
3.3 推动高职院校相关学科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通过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科研方面的引领作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和园区产业匹配度,利用园区电子信息教育资源优势,规划开建动漫、软件外包和创意类等高端产业基地,园区院校可以直接为各新兴产业提供具有创新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另外,高职院校也可根据产业需求,为企业定向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可使园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获得充分的保证。
3.4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社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尽快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才能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博士后工作站老师的研究课题,或者辅导他们申报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自设课题等来源的各种课题,让他们多参加原始创新性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也可参加到博士后老师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中来,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但是,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仍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得到深入贯彻,原因纵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而博士后培养创新基地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筑巢引凤”功能,集聚高水平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平台,必将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和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提高等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成果对今后在高职院校入户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更好发挥高层次科研平台作用具有普适意义。该创新基地的设立必将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带来引领和辐射作用,对提高高职院校软实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安魁,邵雪梅,吴萍.校级科研培育基金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911,1913.
[2]崔海霞,徐芝平,王伟.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1,76:189-190.
[3]华坚,陈玉平.高职院校产学研工作的创新研究与思考[J]. 大家,2013,2:10-11.
[4]兰国玉,张以山.农业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159.
[5]刘超,罗红霞,句荣辉等.以教师科研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27(1):104-107.
[6]刘华,陈相伟.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文科专业课程改革[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4):4059-4060.
[7]陆颖.科研导师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7-39.
[8]孟学英,石忠,吴树罡.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内涵与实质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3(2):45-48.
[9]邱栋,吴秋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及其启示——基于福建部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调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52-156.
[10]邵永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h指数测度[J].现代情报,2012,32(6):112-114.
[11]宋淑平.正确认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性[J].教研论坛,2012,2:6.
[12]覃文,付晓春,马丽萍.创新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科研管理制度[J].职业技术,2010,4:53-54.
[13]王雪梅.我国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J].华章, 2011,29:136.
[14]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7-23.
[15]徐运保,陈辉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23(1):101-105.
[16]姚玉鹏.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现状——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格局的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5):581-588.
[17]易帆.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探索,2013, 4:87-88.
[18]张传龄,廖克玲.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实现途径与存在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17:19-21.
关键词: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一、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创新需要有金融的大力支持。实践经验表明,从企业科技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科技创新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投入,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2016年7月28日我国公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金融支持作为推动全面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扩大创新投资规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可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已成为了当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
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King和Levine(1993)认为,金融系统能够选择最有前景的项目和企业,优先对这些项目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促进其科技创新[1]。卡萝塔・佩蕾丝(2007)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金融资本与新技术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金融资本对重大科技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的重要意义[2]。国内学者多来研究。孙伍琴(2004)从金融结构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认为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比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更有效[3]。姚耀辉(2010)认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侯晓辉等(2012)认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5]。赵丹妮和任晓怡(2015)认为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互为因果关系,而北京市金融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原因[6]。
体来看,已有文献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或区域层面,以省市为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金融某一方面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较多,将金融发展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较少。天津是我国金融较发达,科技创新比较活跃的地区,研究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对提升天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天津金融体制及完善金融服务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将协整理论运用到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中,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将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分解为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并由此选择观测指标,全面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最大限度的还原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关联互动的现实表现。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能够被市场认识并接受是从该项技术的市场成交价值来体现的,因此本文选择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科技创新指标。金融发展水平主要通过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等三个指标进行评价。其中,金融规模指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金融结构指标FS用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值作为衡量。金融效率指标FE用储蓄与贷款的比值来反映。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我们选取1993-2014年的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天津统计年鉴》。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减少异方差和共线性等现象的发生,对科技创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进行了取自然对数处理,以变量LNTM、LNFIR、LNFS和LNFE来表示。
三、实证检验结果
(一)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EVIEWS 8.0,应用ADF检验法对时间序列LNTM、LNFIR、LNFS和LNFE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可以看出,LNTM、LNFIR、LNFS和LNFE均存在单位根,都是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LNTM、LNFIR、LNFS、LNFE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确定LNTM、LNFIR、LNFS、LNFE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1)。
(二)协整检验
应用Johansen 检验方法,对服从I(1)过程的4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于Johansen 协整检验以VAR 模型为基础,协整检验之前,首先确定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本文根据AIC 和SC最小标准,确定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选择数据有确定性线性趋势, 协整方程只有截距项,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被检验的四个变量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如以下方程:
LNTM=15.15012LNFIR- 0.481284LNFS+0.783300LNFE (1)
(2.10387) (0.14876) (0.87072)
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天津市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科技创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天津市科技创新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显著正相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每增加1%,引起的科技创新产出将分别增加15.15%和0.78%,相比较而言,金融规模的增加相比较与金融效率的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表明长期以来,金融规模在天津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而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显著负相关,说明当前天津的金融结构不利于金融创新水平的提升。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虽然反映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和科技创新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但由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由表3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金融规模是科技创新增长的Granger原因。在5%的显著水平下,科技创新是金融规模增长的Granger原因,金融规模与科技创新互为因果关系。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下,科技创新是金融效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金融效率不是科技创新增加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20多年来天津市科技创新的发展主要由金融规模的增长推动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没有对科技创新产生显著影响;而天津市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促进了天津金融业总体规模的增加和金融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通过对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从长期来看,天津市科技创新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金融规模的扩大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对天津科技创新均可产生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金融的规模扩大较其的效率提高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2)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天津市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不仅可以促进金融规模的扩大,也能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衡量天津市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中,只有金融规模的扩大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金融结构和科技创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究其原因,虽然过去二十年多天津市金融业发展速度很快,金融规模扩大明显,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增加,但这些并没有带来金融结构的明显改善,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在金融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与科技创新的发展并不相适应。总体来看,推动金融发展是促进天津科技创新的长期战略选择。未来天津应在充分发挥金融发展中的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King R., Levine 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3): 523-542.
[2]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孙伍琴.论不同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4(2):182-186.
[4]姚耀军.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J].财贸经济,2010(4):26-31.
[5]侯晓辉,王青,冯宗宪.金融生态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J].产业经济研究,2012(3):59-78.
[6]赵丹妮,任晓怡.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比较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2):97-100.
1.1区域科技创新投入与区域科技创新产出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离不开对科技创新投入,而科技创新产出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国内很多学者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其中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从人力和经费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吴先慧[1]、李靖[2]、史修松[3]等学者在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时,都证明了区域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是影响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DavidDoloreux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看出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离不开对科技及创新人才和经费的投入[4]。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1:区域科技创新投入是影响科技创新产出的主要因素。
1.2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早在1766年,亚当•斯密[5]就通过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资本的积累、劳动分工和科技进步。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两者关系。朱勇、张宗宜(2005)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2000-2003年科技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科技创新能力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影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由于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导致地区经济差距越来越大[6];张庆滨(2012)年在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养时指出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会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创新能力水平低不能充分的利用其丰富的资源、生态环境和国家优惠政策。[7]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2: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H3: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则对科技创新产出的产生不同的影响
1.3科技创新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与科技创新产出1985年成立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率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他们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协作学习的过程,而建立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8]。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国外学者Aydalot认为,本地环境,作为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9]。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区域创新环境的内涵解析不同,国外学者较为强调社会化文化环境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而我国学者在多创新环境界定过程中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研究,包括文化、制度、教育、基础设施等。党文娟,张宗宜(2008)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采用技术模型负二项分布法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市场化程度对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10]。陈文韬(2008)通过定量分析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的差异以及对区域创新换机差异原因的解析,来分析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劣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重要因素。柳御林[11]、博文广、马先标[12]以及侯润秀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对外贸易对我技术创新呈正相关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提出以下假设:H4: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越好就越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H5:对外开放的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加区域科技创新产出H6: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劣可以显著调节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即通过科技创新投入改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则能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H7:对外开发程度可以显著调节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即当科技创新投入用于区域对外开发水平的提高时,则可以增加科技创新的产出H8: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发程度在不同的地区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也不同。
2变量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设计的变量主要包括因变量科技创新产出,一个自变量区域科技创新投入,一个控制变量区域经济基础,2个调节变量: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两个交互项。各变量的定义和解释如下:
2.1因变量科技创新产出(STO)评价指标见表1所示。
2.2自变量科技创新投入(STI)评价指标见表2所示。
2.3调节变量科技创新环境(IE)和对外开放程度()评价指标见表3、表4所示。
2.4控制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区域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的高低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以及产业的需求是区域科技创新的直接动力,从科技创新产出现状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本文将采用各地区GDP作为控制变量来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
2.5数据来源以及处理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统计年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以及中国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除外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了全面系统地反应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外开放程度,都用了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衡量。为了消除评价指标共线性的问题,也为使下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取值,因此在分析前需要使用主成分分析对各个变量的评价指标进行压缩,从而得到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在完成变量压缩降维后,为了进行调节效应分析,需要对变量做中心化变换处理。因此本文对模型中的各个变量分别进行了中心化变换,即用各变量减去其均值,计算得到层次回归分析中所需要使用的数据。
3计量模型和统计方法
本文假设区域科技创新投入以及地区经济基础可以显著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产出,并且区域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外程度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调节效应的综合评价模型为。其中STI×IE,STI×F分别为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发程度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交互项,分别表示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效应。β为系数,β的取值表示调节效应的大小。
4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首先研究了区域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构建模型一;接着构建模型二,引入控制变量GDP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创新的产出的影响;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加入了调节变量;模型四和模型五同样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分别引入了STI×IE,STI×F的交互项,来观察调节效应;模型六则引入了所有变量观察调节变量对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从调整后的R2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大部分参数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与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提高是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在当前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需要来自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人力、物力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这对创新成果产出水平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变量GDP在模型中的引入,可以看出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呈现正相关而且影响作用显著。这一结果表明GDP虽不能直接影响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但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在不断改进和改变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形成了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出假设H2得到验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科技创新的产出。但引入调节变量后和交互项后,GDP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显著性降低.因此假设H1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科技投入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模型三中引入调节变量区域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开放程度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是正相关关系而且影响较为显著。说明区域科技创新产出仅仅依靠科技创新投入以及GDP的支持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建设好科技创新环境。为科技的发展所需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完善科技成果和技术信息的和传递,在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的环境中才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产出。同时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水平的提高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的投资以及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进出口贸易额也在不断增加,这样从资金和技术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产出。由此可见假设H4和H5得到验证。但是从模型四和模型五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发程度对科技创新投入的交互项时,调节效应是显著的,且调节系数为正分别为:0.186和0.106。但是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产出则是负相关同时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这就说明只有增加对区域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投入,才能促使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才能获得更多外资企业的支持,使得科技创新产出的质量和数量不断增加,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才会有更多实力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中,可以看出假设H6和H7得到实证支持。从表6中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是存在差异的。首先对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在东中西部地区对科技产出的影响都较为显著,其中西部地区显著性最强影响最大,但是控制变量对于科技创新产出不是很明显,因此假设H2得到实证支持。而区域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开发程度这两个调节变量只有在西部地区正向影响都较为显著,而开放程度对于东部地区尤为重要,可以看出开放东部沿海城市开放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推动作用明显。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创新投入调节效应是显著存在的,但是调节系数为负,说明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较为落后,同时深处内陆地区,因此增加对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投入,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很快的体现出来,同时也影响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同理中部地区开放水平对创新投入也呈现出显著负相关,也是由于地理区位原因显示负的调节效应,由此可见假设H8得到了实证支持。
5政策建议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立足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市场、资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
创新概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最初并不是科学或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仅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作为标准,而需要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断标准,如果发明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就不能属于科技创新,而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的“软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甚至在某些国家安全领域,一批重大武器装备和关键元器件也依赖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缺乏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不仅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威胁,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均不高,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发资金不足是抑制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仅为1.84%,这与美国的 2.90%、韩国的 3.74%、日本的 3.26%有较大差距。与创新型的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较低,科技型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受到计划思维的影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转变明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科研项目评审方面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等现象,“立项评价组织程度高,结题评价组织程度低”,“争取项目有组织,实施项目无组织”等问题较为常见。
我们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科技企业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国企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上的优惠从而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再积极关注市场需求,虽有创新的实力但是缺乏创新的原始动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创新的压力,但行业准人、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搭建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
政府应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同时也要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应该鼓励大型国企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和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长壮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以及产品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渠道以实现金融社会化。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国际信用的需要,更是激发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宗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2]许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北方经济,2008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途径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定义。我国学者主要从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容、过程及高校的职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定义,并且有的学者还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了高校内外部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支持下相互作用,产生出新的科技成果,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1]
二、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概况
我国的高校根据行政管理方式划分为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地方高校隶属于地方,和部属高校相比用于科技创新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很薄弱。
湖北省地方高校占湖北省高校总数的93%,共有112所。其中本科高校27所,专科高校3所,高职51所,独立学院31所。[2]湖北省地方高校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方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和办学特点为湖北省培养了各类优秀应用型人才,并和一些高新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了湖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如:武汉工程大学发挥了化工学科的优势,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学校与数十家企业联合举办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葛店开发区建立的科技产业园,2008年产值已达4300万元。[3]
三、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本文根据《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将湖北省与全国30个省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情况进行综合比较。
1.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现状比较分析
(1)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人力。湖北省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在全国来看处于中上水平。但是科技活动人员数量较少,在全国仅列第18位。由此可见,湖北省虽然是科教大省,拥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但是地方高校并未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于科技创新人才投入的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
(2)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湖北省地方高校在科技经费的获得上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获得情况全国排名第9位,而政府拨款排名较靠后。表明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较少。
(3)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项目。湖北省地方高校承担的科技项目数和当年项目投入人数在全国排名中下,分别为第19名和第20名。而当年拨入经费在全国排名靠前,为第10名。这说明湖北省地方高校承担的项目和项目投入人数与经费的投入是极不适应的。虽然有经费支持,但由于缺乏科技创新人才,使得所承担的项目数量较少。
2.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比较分析
湖北省地方高校2010年出版的专著数量为540部,全国排名第4位,但与河南省的1487部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可见,湖北省的学术论文产出能力较强,但专著的数量与排名靠前的省市相差较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分析
湖北省地方高校2010年技术转让签订合同数128项,当年实际收入为4618.1万元,处于中上游水平。但与排名前10名的省市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湖北省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上大型科技项目较少,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而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科学及与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是衡量高校科技创新人员的重要标准。湖北省作为科教大省,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但是大部分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都集中在部属高校。地方高校由于缺乏资金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导致科技创新人才不足,重大科技项目难以进行。
2.科技经费政府和外部投入不足
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经费投入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和外部投入不足。湖北省政府每年的科技经费投入较少,这与湖北省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且大部分的科技经费都拨给了部属高校。同时,由于企业和地方高校合作缺乏有效的平台,导致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组织,科技创新成果水平较低,不能与国际接轨,重复现象严重。
3.科技成果的原创能力较弱
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著作数不多,更缺乏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高水平著作。这表明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原创能力较弱,缺乏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湖北省地方高校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水平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与相关企业合作不够,没有形成特色和优势。
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曼斯菲尔德指出:大学研究的社会回报率应高于30%。高校科技创新实现社会回报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根据2010年的统计资料,湖北省地方高校的科技转化率是不足30%的。[4]其原因在于:湖北省目前尚未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的需求、应用错位。同时,地方高校的科技产业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寻找合作企业也是原因之一。
五、提升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多学科组织团队进行集成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5]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可以以跨学科创新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可以在同一学科内部多方位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采用交叉和渗透的研究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拓展;在合作范围上,应走出本院系,与其他院系或高校进行合作研究。
2.主动与中小企业合作进行科技创新
湖北省仅少数大型企业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都较弱。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势积极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在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科技经费。地方高校的教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支持。并且,地方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3.选择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技创新之路
湖北省地方高校在学科的设置与建设上应与湖北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湖北省科技需求发展优势学科。还应根据湖北省产业发展特点建立和发展相关学科,如:根据湖北省支柱产业需求发展相关重点学科;根据湖北省新兴产业需求发展相关新兴学科。
4.走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之路
地方高校教师主要是由青年教师组成。青年教师大部分都刚从学校毕业,虽然拥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也不够深入和广泛,科技创新能力也较弱。地方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教师培养制度,提高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让青年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是最有效的途径,使青年教师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奖励。
5.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创新之路
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只有与地方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才能获得发展。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融合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湖北省政府应为地方高校和企业搭建互动平台,根据湖北省的产业发展状况,将企业的资金与需求与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联系起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与转化。
参考文献:
[1]胡晶.增强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2009年湖北教育事业发展概况[EB/OL].http:///content.php?id=7187.
[3]朱湘晖,孙细明.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