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统计和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 经济学 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就是一种明显的统计行为。可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统计活动在拥有相同的历史,而这也充分说明了,统计与经济历史悠久。但是统计理论与经济理论诞生同一时期,而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经济学与统计学在发展中互相促进,两者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空间与交叉可能。

一、统计学与经济产生与发展

统计学与经济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作为独立学科,两者发展已经历经了几百年,根据两学科的发展,也都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古典时期的统计学共跨越两个世纪,存在于100年的时间里,而这时刻就是处于萌芽状态。古典统计学主要包括政治算术、赌博数学与国势论。这三时期的发展都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概括而言,在萌芽阶段的统计学时期已经产生了将统计活动作为一种理论来总结统计学,而这并不是偶然。而这首先就是因为欧洲各种实践活动经验积累已经达到了理论的程度。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在共同的环境下不断完善,同时也不断的进步。从细致方面来说,古典统计学与古典经济学存在着这几个相同之处,首先,产生背景相同,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都是在早期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财富,在争夺海外殖民的时候也被作为争夺的财富。其次,目的相同,即都是为能够富强国家财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而产生的。在这样一个时期,古典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追求国家财富。最后,研究的主体相同[1]。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从萌芽发展来看,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矛盾与社会经济合计。而在此过程经济矛盾与社会矛盾共同发展。就统计学与经济学不同。

在研究统计学与经济学产生的过程中,两者可以称得上是共同生存又共同发展。唯有经过他人的整理,就会觉得有实在感。无论是对于学生都参与的发展的变革过程中,为双方面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而言,统计学与经济学相互结合在一起。

二、统计学对经济发展的运作

从实施的教学来说,如果没有数字与统计分析,进行经济分析后就包含了分析与量的发生。可以说,经济离不开统计学的支持。对于任何经济学家而言,擅长运用统计资料与方法。

(一)经济学属于实证学科

从最初牛顿提出来实验科学方法,随后他人在此基础上开始深入的研究。经济学已经开始从中世纪的神经教义演绎推理的桎梏脱离出来。经过观察、经验、数据与统计方法,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那么经济学的发展就没有基础,也就没有过程,因而也就难以形成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来对相关的经济学行为进行概括。如果缺乏统计学与统计学实证理念,那么经济学就很难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难以获得统计学相关理论的支持。

(二)经济学属于政策科学

从发展的最初阶段,经济学就是为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而服务的。因此,政府政策是经学研究必须面对的。《国富论》的出现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各方面可以看出,经济学属于一门政策性的科学。在设计政策的时候需要将量作为分析的根据。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决策以及现代化阶段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量的分析基础上。而这些都是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在统计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的这一项特点,促使统计学极大地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并且统计学为后期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学属于道德学科

任何学科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道德评价的基础上,也就是价值评价与伦理评价。这对于统计学和经济学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量的分析就直接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判断,就会使得这种判断显得非常苍白。这种判断是经济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2]。而研究统计学可以为这种研究和判断引入量的维度。量的维度是建立在研究和判断的基础上的。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学发展的有根据。注重积雪对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但是这这过程还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社会分层方法也有单纯质的分析,可以透视社会的结构功能。

(四)经济学属于资源配置科学

研究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要将社会资源配置更科学,而这就肯定会涉及到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此同时,还会对资源的计量和配置数量进行分析。而这些都需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来理解,这样才可以保证经济配置资源达到最佳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可以保证各种资源能够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统计学分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互动性。而这些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学科的独立发展,但是又相互的联系。在了解相关原理与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其中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经济学角度;分析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随着劳动用工情况的多样化变化衍生出很多新型劳动关系,如家庭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等;一方面在劳动合同制实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侵害到劳动者权益、破坏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现实问题,如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等。同时,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存在抽象和太过原则性以及难于实践操作的问题。为此,鉴于经济体系同法律体系间相互关联的关系以及法律变化对经济体系运行的影响作用,下面就经济法视角下的劳动合同法做进一步具体分析。

一、经济学视角下对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方面的具体分析

从立法宗旨来看,劳动合同法的设立是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签订双方各自权利和义务、对劳动者合法权益加以保护,进而创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目的和宗旨的。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同劳动者经过双向选择后需要劳动合同法作为劳资关系最终确定的协议依据,同时也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根本依据。相较于劳动法中双方于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签订劳动合同这一抽象、笼统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则真正体现出了其在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比较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下面具体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成本方面对经济学视角下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进行分析:

(一)劳动者择业成本

人们劳动的目的除了为社会创造财富之外,提高自身收入也是主要目的。通常来说,每个人未就业之前为使自身获得劳动能力与竞争能力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就业训练;当其步入劳动领域之后,择业问题尤为重要。如果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劳动者的择业问题,其总是会以收入最大化为指导原则从众多可供选择的职业中选择一个能够实现自身收入最大化的职业。但是,从我国现有的劳动雇佣制度来看,劳资双方有着内生性的矛盾,劳动者的薪资报酬对于其自身来说属于个人收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则属于用人成本。此时,用人单位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自然会尽量降低成本花费,压低工人工资也就成了压缩用工成本的有效途径。相反的,作为劳动者,其为了改善经济条件,提高社会地位,收入最大化才是其追求目标,与用人单位的目标正好相对立,使劳资双方存在冲突关系,并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法消灭的冲突关系。所以,为避免经历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痛苦,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协调劳资矛盾、促进双方合作、博弈的方式。我国劳动者原本就有着较高的择业成本,在新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当劳动者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其有权力通过申请仲裁或是、向有关部门提出依法处理诉求的方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这些程序往往会使劳动者的择业成本增加。制定劳动合同法的目的之一就包含了如何明确劳动者合法权利、解决有效维权问题,所以,在劳动者择业成本增大的情况下,必须要降低劳动者择业成本。这就需要从整体上对劳动关系做彻底、全面、详细的分析,把书面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主张自身权利的证据,否则,如果没有劳动合同法和书面劳动合同的话,就无法实施劳动者维权。

(二)政府监管成本

劳动合同法下,政府部门监管劳动关系的行为属于行政监管,按国际劳工组织大会规定,劳动行政管理属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范畴,受限于本国劳动政策。实际上,就是对劳动法主体间劳动关系进行监督,并采取一定行政执法措施,相较于其他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属于严厉的执法行为;二是政府方面的行政管理系统开展的监督管理行为属于行政法律行为,监管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对违法现象、行为进行制裁。与此同时,享有权利的监管主体同样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当监管对象对于监管主体的处理决定不服,同样可以通过诉讼或行政复议等方式进行维权。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增加了政府方面用于监管的成本支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政府监察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合同法着重强调了劳动监察部门的责任,在第88条和第95条中对有关监督执法机关的职责履行做出了硬性规定,如若履职不及时就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对于政府劳动监察,劳动合同法第74条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管内容做了更为具体、详细的说明;对于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95条中规定若劳动行政部门以及其他主管部门、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给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构成一定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依法给予直接负责主管人员以及直接责任人员相应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相应刑事责任。行政不作为赔偿内容的增加是新劳动合同法与旧法和《国家赔偿法》不同的地方。二是劳动监察和执法行为有一定执法风险。新劳动合同法下政府监察的对象和内容都有所扩展,相应的劳动监察职责加大、行政监管风险增加。一方面,作为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往往实际上,用人单位同劳动者并不能提供达成一致的劳动合同,而且劳动合同法中并未对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同时也没有明确界定主体,这样政府在处理类似案件的时候在界定、证据的采取、搜集以及质证等方面不但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还会担负很大风险。

(三)企业用工成本

从我国劳动成本标准来看,标准比较高,很多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薪酬的中小企业都难以维持下去。同时,当前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持续增高的社保费用已经成为了增加劳动力成本的主要因素;国家调整工资最低标准的幅度和频度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时候很容易让劳资双方的矛盾愈发不能调和。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违规用工成本的增加。劳动合同法面临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和劳动合同短期化两个问题,为此,规定企业要支付双倍工资。同时,鉴于当前很多企业对书面劳动合同签订不重视、宁愿承担流失人才风险,且为自身用工更加灵活而签订短期劳动合同的现状,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惯用此种方式的企业可能要承担更高的违法成本。另外,新劳动合同法中在沿用了经济补偿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还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范围扩大了。同时,把企业违法解除合同或是终止合同应支付的经济补偿标准提高为原来的两倍,此种方式主要是想通过提高违法成本来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发生。二是附带成本的增加。新劳动合同法中对社会保险缴纳的重要性做了强调,是劳务合同中的必备条款,同时,劳动合同法生效后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支付劳动这劳动报酬,这些都使得企业的附带成本有所增加。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增加。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又使得企业为避免管理过程中由于任意性出现而不得不违法的情况,企业为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不得不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各项制度。另外,相较于旧的劳动合同法,新法中关于服务期限约定情形做了一定程度的缩减,这样企业合法留住人才的方式就有所减少,不得不采取提高薪酬或是让员工持有公司股份、进行感情投资等方式吸引员工、留住员工,增加了成本投入。

二、经济学视角下对劳动合同法合同订立方面的具体分析

其一,招聘成本和缔约成本以及机会成本都属于用人单位的成本,即企业为招聘到满意、优秀员工花费在媒体广告或是用在企业宣传上的成本费用;包括公证费和合同文本费等在内的缔约成本,其中机会成本是指在那些没有被聘用的劳动者中仍然存在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其二,劳动者方面需要投入一定应聘成本和机会成本,应成本是指劳动者用于寻找招聘机会上所耗费的时间与成本;机会成本是劳动者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同样失去了其他可能的就业机会,包括劳动者选定一个企业供职时,会放弃到另一个薪资待遇有可能更高、更好的企业应聘的机会。

三、经济学视角下对劳动合同法中违反劳动合同法行为方面的具体分析

下面主要以用工单位违法成本中的收益分析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相较于以往针对劳动合同制定的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中的制度设计虽然没有把企业守法成本提高上来,但起到了提高企业违约成本的作用。同时,把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成功唤起,对企业的违约行为以及政府执法部门的不作为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带来一定压力,企业方面面临如此强大的民众力量,自然很难将损害劳动者权益和公众利益的想法付诸实践,对抱有不法思想的企业起到震慑、约束作用的同时,增大了企业的违约成本。从企业整体来看,其用人守法成本并未在劳动合同法的影响下提高,但同样也将他们的违约成本提高了,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加强改进,一方面会增加在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等方面的成本投入;一方面又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使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得到强化。所以,从宏观、长远角度来看,新劳动合同法的落实有利于企业生产产品时单位成本的缩减,把企业总收益提升上来。另外,如果用工单位的违法成本降低,那么当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预期收益时,企业员工的维权成本则会提高,针对此种情况,劳动合同法中采取的解决办法是提高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为劳动者维权奠定基础。同时,该法中对劳动关系的规定是从用工之日算起,即便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内,而且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相应的其承担的法律风险也会加大,增加企业成本。自用工之日算起,超过1个月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作,超过1年的,会认定双方建立起了没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企业违法成本相应增加,这样一来,必将会使得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四、结语

综上,站在经济学角度对劳动合同法进行分析为法律分析创造了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让法律分析具备了更强的操作性。为此,上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别对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成本—劳动者择业成本、政府监管成本、企业用工成本;劳动合同法订立以及违法劳动合同法行为三个方面做了具体分析。

作者:李和林 单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玉军,方鹏.《劳动合同法》的不足与完善———《劳动合同法》中中小企业适用的法经济学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2,(7):73-73.

[2]王沙力.《劳动合同法》服务期违约金条款之法经济学分析[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6):131-132.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养血调经合剂;痛经;临床价值

痛经是女性月经来潮时小腹部出现痉挛性疼痛,影响女性正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据相关资料表明,在17~19岁学生中,有高达72%的学生月经期出现痛经,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质量。为了有效治疗痛经,笔者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对痛经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治疗痛经的有效方法。因此,笔者以92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中药养血调经合剂及妇科调经片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2例痛经患者,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5±2.6)岁;病程3个月至17年,平均病程(4.8±1.3);未婚40例,已婚52例;48例原发性痛经,44例继发性痛经。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痛经情况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痛经标准;无药物禁忌证患者;患者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精神功能障碍、认知功能不全等患者;血液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我院自制制剂养血调经合剂治疗。基本成分为:紫丹参、玄胡、制香附、熟地、川牛膝、小茴香、陈皮、泽兰、当归、益母草、泽兰、泽泻、川芎、炮姜、红花、桃仁等。每天三次,每次30mL;每月月经来潮之前3d开始服用,至月经2d,共5d,一个疗程是3个月。

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妇科调经片(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3607)治疗。于每餐饭后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每月月经来潮之前3d开始服用,至月经2d,共5d,一个疗程是3个月。

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1]

治愈:患者月经来潮时,小腹无痛感,腰骶无酸痛感;好转: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明显减轻;无效:患者行经时小腹疼痛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所得出来的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8%,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痛经是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症状,月经来潮时小腹出现痉挛性疼痛。通常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女性在月经初潮时出现痛经,然后每次月经来潮时都会出现反复疼痛,继发性痛经是月经来潮前后无痛感,后来腹痛逐步增加,而继发性痛经经常会伴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症状。通常在治疗痛经时,需对症治疗,西医主要治疗措施是止痛镇静。

而在中医里,痛经属于 “经行腹痛”的范畴[2],其发病因素归结为多个方面,如血气失调、冲任损伤,而痛经共同病因是气滞血瘀、气血虚弱所致;同时患者体质羸弱,劳累过度,五脏损伤、慢性失血等因素,或阴虚内热、肝火炽盛等因素也易导致痛经,虽然致痛经因素各不同,但病因机制多是气滞血瘀、淤阻胞脉、冲任损伤等因素致痛经。针对中医各类对痛经的病理分析,我院主要是采取养血调经合剂实施治疗,诸药制成合剂使用起到显著的行气活血、止痛宁神、补养冲任等功效。组方中,当归、熟地皆入肝经,可起到显著的活血祛瘀、养血调经功效;五灵脂有活血化瘀、镇静止痛功效;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也都起到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并且丹参也起到养血补肾之功效,清邪立正,疗效显著;牛膝起到化血瘀、通经活络功效,引导血瘀下行,促使气血通畅,以此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川芎属于行气活血药,具有高度的活血化瘀镇痛功效;陈皮、香附可疏肝解郁,清郁积之气,以此起到通气止痛功效;小茴香、炮姜可起到显著止血止痛、温经散寒之功效。诸药合用在治疗痛经过程中,以此行气活血,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疏肝理气,并养血固本,清邪立正,与仰漾等[3]研究相一致。而在现代医学临床研究中,红花、当归、丹参、五灵脂、陈皮和益母草可有效改善子宫内功能,改善子宫双向调节功能,缓解平滑肌痉挛,以此镇静止痛;同时也可以提高子宫收缩功能,以此有效止血;牛膝可有效扩张宫颈,能够明显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5]。养血调经合剂诸药合理配伍,再经我院采用特殊工艺制作,使用效果就事半功倍了。本组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治疗组采取养血调经合剂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而在我院蔡亚萍、王苏阳两位老师的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也达99%以上[4]。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妇科调经片治疗,妇科调经片起到养血柔肝,理气调经功效,在治疗月经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愈总有效率近85%。对比本次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我院自制制剂中药养血调经合剂对治疗月经痛经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状况,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伟飞,金玲华.中药内服配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23(8):569.

[2]赵盼,宋素英,佟继铭.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4):333-335.

[3]仰漾.养血调经合剂治疗月经失调[J].中国医学创新,2009, 6(28):156-156.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矿井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皮带运输系统;教学模拟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1-2675-03

Mine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aching Simulation System Design

SHANG Shu-yu1,2, LV Heng-zhi1,2

(1.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zhou 450002, China; 2.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ingdingshan 467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mine modern production, the enterprise grows unceasingly to the needs of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also unceasingly improve to the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quality requirements,This giv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pose the task of bring up electrical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in particular, is able to adapt to the coal mine modern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professionals.This article in view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automation work process, build a Integrated Automation network platform,design Power monitoring system, industrial television system, bel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Mine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aching Simulation System, make the student through the actual operation study,can experience each link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al mine automated production, knows the mine Integrated automation related basic theory,carries on the simulation mine production operation proce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mine integrated autom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network platform; bel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eaching simulation system

随着煤矿综合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高校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理论知识和工矿企业生产一线职业岗位技能,能够胜任电气设备与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适应高职院校矿井自动化教学的需要,开发高职院校矿井综合自动化模拟实训系统,依托Internet网络平台,用贴近实际煤矿生产的信息内容来运行,从而能够直观地用作教学和学生实训。该系统模拟煤矿井下部分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装置。以网络(工业以太网)平台为基础,构建井下环网,仿真演示皮带运输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能够体验矿井自动化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矿井综合自动化相关基本的理论,能够基本满足学生进行模拟化的矿井生产运行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1 系统的总体设计

围绕实现矿井综合自动化教学模拟系统的目标,结合矿井生产自动化的工作过程,构建矿井综合自动化教学模拟系统模型。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根据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工作过程的分析,为适合矿井综合自动化教学内容,系统主要设计了四个子系统,即电力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监控系统。

2 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平台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将各子系统监控数据运用统一的通信协议格式,多种接口方式,采集、处理、汇总,构成统一的数据存取模式,对监控数据采用组态方法,为矿井生产调度用户创建形象、直观的生产动态监视画面,实时显示矿井生产工况,同时支持数据 WEB 方式浏览,通过网络方便矿生产职能部门随时掌握矿井生产动态和安全状况。

系统能实现的功能:信息的综合功能、WEB 浏览功能、权限管理、实时报警故障记录、完整的事件记录、扩展功能、系统安全性、故障报警分析统计、综合查询、历史曲线、故障报警分析。

系统的操作是在I/O服务器、WEB服务器、操作站主机上实现操作的。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

3 综合自动化网络系统

综合自动化网络是整个矿井安全和生产自动化实现的保障,要求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冗余特性,因此综合自动化网络都采用冗余结构,综合自动化网络的一般有现场总线方式和工业以太网方式两种。

工业现场总线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监测与控制的网络,其实时性强,安全可靠,传输速率和开放性比普通的串行通讯要高。不足之处是不能实现三网合一(数字、音频、视频的三网),数据传输量有限,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复杂网络。

工业以太网传输平台的特点是能很好的满足上述对传输网络平台的要求,1000M工业以太环网同时能实现数字、音频、视频的三网合一,真正实现综合业务传输。同时采用高可靠性工业以太网协议,可满足控制网实时性的要求。

综合自动化的目标是建设成生产过程高度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对数据传输的要求非常高,故采用1000M工业以太网络作为构建综合自动化的高速网络平台。

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包括井下网络和井上网络两部分,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设备和光缆构成一个井上井下的光纤信息高速通道。地面交换机通过地面机房调度室的核心交换机,连接至集控中心以太网。如图3所示。

4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发的原则和要求

在进行系统开发时候,为了培养学生应付未来环境的变化,在继承现有矿井自动化教学模拟系统的优点的基础上,应尽量采取大而全的原则,并从下面两点开发与设计:1) 体现矿井综合自动化的特性。2) 体现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实用性。

矿井监控系统除了应满足性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系统通用要求:1) 系统应具有模拟量、开关量和累计量监测功能。2) 系统应具有声光报警、模拟量和开关量手动与自动控制功能。3) 系统应具有备用电源。当电网停电后,系统应能对主要监控量继续监控、继续监控时间应不小于2小时。4) 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当系统中传感器、分站、主站、传输电缆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5) 系统主机应双机备份,并具有手动切换功能(自动切换功能可选)。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投入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6) 系统应具有实时存盘功能。

5 电力监控系统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包括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和地面电力监控系统两部分。

井下电力监控系统通过隔爆开关和磁力启动器配置的综合保护器,把所有的电力参数和状态信息通过串口服务器转换成RJ45信号,经由西门子交换机传输到集控中心,实现远程电力监控。

地面电力监控系统主要通过一个电量采集模块将开关柜的参数信息同用串口服务器转换成RJ45信号,经由西门子交换机传输到集控中心,实现远程电力监测。

6 工业电视系统设计

工业电视系统要求将井下各个监测点,如井下各部胶带机头、机尾、转载点、行人车场、无人职守变电所、地面工业区的要害部位、生产场地等进行图像监视,再通过传输线,进入视频服务器进行图像处理与录像,在调度台显示各个被监测点的实时情况,同时通过图形控制器,在调度台的拼接大屏幕上显示各个重要的监测点或计算机图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显示与控制,为生产调度指挥提供方便。

系统通过两台网络摄像机对1#皮带机和2#皮带机进行监控,然后分别在2个监视器和监控室液晶大屏幕上显示。

7 皮带运输系统

皮带运输系统系统主要模拟矿井煤矿运输现场:通过上位机来控制两天皮带机(1#皮带,2#皮带),2个给煤机(1#给煤机,2#给煤机)的演示运行。系统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

皮带运输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皮带运行情况和数据的实时显示,皮带开停的控制,各种保护的控制,各种异常情况的报警 (图形显示、语音),数据的历史和实时显示,皮带、给煤机每日开停时刻的查询、显示等。

皮带保护和检测主要有1) 堆煤保护,2) 低速打滑保护,3) 跑偏保护,4) 烟雾保护,5) 超温洒水保护,6) 煤位连续测量,7) 电流、电压和功率检测。

皮带运输控制装置的核心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S7―300可编程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所的监测及自动化控制。控制装置具有输入/输出点数扩展,根据现场不同的控制对象及控制要求,选用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完成对被控设备的逻辑控制,自动调节控制,加/减计数,脉冲输出,脉宽调制输出等功能,实现不同的控制要求。在独立运行时,完成单机自动化控制,或组网运行,构成系统实现主/从站的监控,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因它有很强的可靠性、强大的通讯能力和适时特性,所以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输送机的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两种控制方式。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时,通过就地开停控制器的指令输入,自动启动或停止各台电机。采用远程自动控制方式时通过传输线路接收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自动启动或停止各台电机。

皮带运输机组态控制界面设计采用MCGS全中文工业自动化控制组态软件(以下简称MCGS工控组态软件或MCGS)。

MCGS工控组态软件是一套32位工控组态软件,可稳定运行于Windows95/98/NT/2000/Me操作系统,集动画显示、流程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与输出、网络数据传输、双机热备、工程报表、历史数据与曲线等诸多强大功能于一身,并支持国内外众多数据采集与输出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化工、钢铁、矿山、冶金、机械、纺织、航天、建筑、材料、制冷、交通、通讯、食品、制造与加工业、水处理、环保、智能楼宇、实验室等多种工程领域。

MCGS组态软件所建立的工程由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和运行策略五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分别进行组态操作,完成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特性。

皮带控制系统工况图画面如图5所示,工况图画面主要由1#皮带机,2#皮带机,1#给煤机,2#给煤机,1#煤仓,2#煤仓,3#煤仓,摄像头1,摄像头2,各个传感器组成。

8 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为能满足大、中、小型煤矿在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生产指挥调度和综合信息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该系统主要由井上地面中心站及配套产品和井下工作站及配套产品两大部分组成,井上地面设备安装在地面安全场所;井下设备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安装在煤矿井下具有煤尘、瓦斯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如图6所示。

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湿度、温度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9 结束语

通过对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的分析,提出矿井综合自动化教学模拟系统的开发原则和要求,在系统分析基础上,构建矿井综合自动化教学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子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矿井综合自动化在教学中用于模拟实训的要求,以生产过程为实训项目,突出实训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实用的矿井综合自动化模拟实践环境,增强参与实践角色之间的互动性,使矿井综合自动化教学模拟系统更接近矿井综合自动化的实际工作过程,使使用者模拟矿井生产流程,通过实训设备自主完成生产监控操作,全面体验井下生产和井上监控的过程,并且可以解决学生到煤矿井下实习,安全不能有效保障的问题,可以完成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矿井综合自动化各个组成系统的训练,并且能够进行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现实训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淑珍.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孙继平.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3] 孙继平.矿井监测与控制[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经济统计和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权处分;买卖合同;法经济学方法;意义

一、关于无权处分合同

(一)无权处分制度

民法上的处分包括事实处分和法律处分,在本文的语境下当然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在此明确无权处分的概念是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处分”一词原本是物权法上的概念,它是所有人对其所有之物进行控制,并且能够体现物权权能的一项重要权利。要构成无权处分必须存在如下几个要件:

首先,无权处分是财产处分权的欠缺,处分人必须不具有财产处分的权能,即对他人财产进行了处分。其次,无处分权人必须是以自己名义实施了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必是以自己名义签订的,若以财产所有权人名义签订合同则构成了无权,这也是这两项制度的不同之处。再次,无权处分的行为具有违法性,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时必须没有取得处分权,否则不够成无权处分。

结合我国的具体立法,其中“无权处分”一词应当指向的是合同而非物权行为。我国秉承债权形式主义,不承认德国理论中的物权行为理论,因此在我国无权处分行为是指对标的物没有处分权的当事人订立的、以引起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合同,在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下,除当事人约定外,一般买卖行为本身不能产生处分权利的效果,而是由交付、登记等行为实现。因此无权处分合同是否有效应当与物权是否转移相区分。

(二)合同法以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买卖合同效力

在明确“处分”一词的指向以后我们来分析我国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依照我国《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显然在无权处分下合同效力是待定的,它是否有效取决于原权利人的追认与否,其侧重点在于保障原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规定还是过于保守,虽然对原权利人做出了充分的保护,但是实践中无权处分下签订的合同多发,全部效力待定有阻于经济的运行。

根据最新的合同法司法解释第3条之规定,可以得知买卖合同中无权处分合同是有效的,但是仅局限在买卖合同项下是有效,其他仍是效力待定。这对促进市场交易向前迈了一大步。这一规定与《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不存在冲突,原因在于合同法是在我国《物权法》之前颁布的,在《物权法》中我国采用债权形式主义主义模式,司法解释第三条在法律逻辑上是不存在问题的。

二、无权处分合同之法经济学分析

(一)关于法经济学原理

经济分析法学主张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论法律制度,朝着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目标改革法律制度。科斯是经济分析法学代表人物,科斯认为市场机制的运营以及制度的安排都是有成本的,交易费用越低市场运行效率越高,当然该定理中提到的交易成本为零的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当从交易成本为零的单纯理论假想转到实践中人与人交往不断产生交易费用时,法律的制度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制度经济学家波斯那认为明确的权利界定是制度合理安排所必须的要素,最珍视权力的人掌控权利就能够使权利得到最有效的实现。

(二)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之法经济学分析

合同法是调整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它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小觑。其旨意在于通过对合同这种在私法自治的基础上双方达成的合意进行法律规制,以督促双方当事人积极履行契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合同法》第51条将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规定为效力待定,旨在保护真实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赋予了真实权利人合同的追认权,这体现了私法自治的原则,但是在无形中限制了交易的顺畅进行。设想一例:无权处分人甲在与乙协商购买货物过程中,在没有取得货物的所有权情况下与交易相对人丙签订该批货物的买卖合同,假设乙是甲的长期供货商,双方保持了很多年的合作关系,合作已经相当成熟,甲将货物卖与丙不会产生不能对待给付,则甲与丙签订的合同就是无权处分合同,此例中若将该合同效力待定则不利于合同履行的稳定性,现实中这种未取得所有权即转手出卖的情况屡见不鲜,若一味的将其定义为效力待定,则丙的权利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设若甲不履行合同且乙不追认合同就有可能导致了合同无效的发生,之前并与甲的协商等一系列的交易成本就会白白浪费,这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与交易费用,市场交易风险增加,此时第三人丙往往会选择更为稳妥的方式交易,这样降低了交易效率。

前面已经说到最高院出台的司法解释符合我国的法律逻辑,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三第三条规定了,在无处分权人与对方签订合同后,对方以其在缔约时未取得所有权而主张合同无效的,法院不予支持。这就表明法院应该认定无权处分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在无处分权人因为没有取得所有权而不能履行合同时,买受人可以依据有效的买卖合同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将无权处分合同划归有效充分展现了鼓励交易的基本精神,使不太严重的交易瑕疵获得弥补,维护了交易相对人的利益,从而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避免成本浪费。

三、无权处分下买卖合同有效的经济学意义

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归于有效其经济学意义是巨大的,这种制度安排体现了我国当下经济发展迅速的特征,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将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判别有效其经济学意义在于:

首先,提高交易效率,促进财产流转。无权处分合同有效的情况下,第三人获得了有利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使第三人减少交易顾虑,能够进一步增进财产流转,进而使交易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保护交易安全,化解交易风险。使合同有效,买受人在没有得到履行时可以请求违约责任,而在无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就至多请求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保护在很多情况下远不及违约责任的保护。

第三,降低交易成本,达到利益平衡。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制度设计可以降低缔约时的成本,该条保证了买受人在交易中不必再花时间调查对方是否是有权处分人,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在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时也给与了相应的惩罚,因为合同有效在其不履行合同是违约责任就加重了其法律负担,可以说是一种利益上的平衡。

当然一项制度的研究与构想进而发展为法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意义所在也不仅仅在此一部分。但是,以上足以表明将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效力归于有效对整个市场经济交易的运行是大有益处的,运用法经济学方法分析、验证法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是科学的。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制度与法律设计是关键,法经济学这门应用科学完全可以在寻求好的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限制的能量。(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