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资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承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承德的文化产业,必须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北京交通大学王衍用教授曾指出:个性化就是标准化,本土化就是国际化。诚然,把握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重在发掘其个性化和本土化特色。承德除了皇家文化、生态文化以外,最具特色的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特别是满族民俗文化。挖掘其优势资源,彰显其特色价值,对于发展承德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与品牌建设
文化产业的发展链条,一般呈现为从整理文化资源到把握资源优势,再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品,最终实现产品的品牌化。资源优势是基础,而品牌建设才是最终目的。要想依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 ,将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样要注意把握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承德是以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市总人口的40%,形成了厚重的民族民俗文化,包括舞蹈、音乐、民俗工艺、民族饮食等各个方面,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少内容在全国影响广泛。近年来,承德市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努力培育和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了很多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就旅游游览与消费角度来说,极具满族风情的围场皇家秋狝,蒙古族的风情演绎,还有丰宁的满族风俗游览,都已经成为承德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二是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承德有三个满族自治县,这些地方丰厚的满族文化资源也逐渐被开发出来。比如丰宁满族自治县正在规划建设满族文化产业园、满族文化博物馆、满族风情一条街,努力形成满族文化聚集区,突出民族民俗品牌,让优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三是民俗园区的开发。正在建设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承德元宝山脚下,有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最为丰富的满清文化产业长廊。
当然,发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创建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形成的风格独特且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一是整合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聚集效应,能够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增值效应,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四是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形成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五是放大效应。要想打造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的多重效应,显然不能仅仅靠某个项目和某类产品,还需要对既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只有站在品牌建设的高度,才能认识、发掘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是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品牌建设则是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表述,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开掘应该是一个“化珠成链”的过程,尽管每一颗珍珠都会闪射光芒,但只有将它们穿成珠链,光芒才会最为耀眼。这就是品牌建设中资源整合的价值所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内容文化与形式文化的整体认识。所谓的内容文化,是指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精神价值蕴含。《说文解字》把“俗”释为“习也”,强调的就是民众的自我教化与传习。民族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承载着民众的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必然渗透着民族的道德、情感、理想和审美等诸多精神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文化的产品化,忽略了产品的文化属性,即文化产品的文化元素,就容易造成文化产业的庸俗化乃至低俗化,导致文化精神的迷失和伦理道德的失序,从而偏离了倡导和建设文化产业的初衷。事实上,人们面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最感兴趣的正是其中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一段蝴蝶舞,上下翻飞的有这方水土英武雄健的磊落情怀;一张剪纸,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对这块土地上质朴而美丽的情愫。在发掘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的时候,只有充分认识到其内容文化的价值,才能从整体上彰显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特色和价值。
种类文化与主题文化的整体发掘。承德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要想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特色文化品牌,就需要整体发掘,在特定主题的统领下,发挥整体效应。
以旅游主题为例。承德具备了民族民俗旅游的良好资源,比如丰宁坝上的满族风情,围场的民族民俗,平泉的契丹文化,还有待建的《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紧邻外庙的“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等等。这些景观既是避暑山庄和外庙旅游的延伸,也都具有独立欣赏与体验的价值。若能够将这些旅游资源整体链接起来,就更容易形成特色品牌,发挥品牌的多重效应。
一是放大辐射效应。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就近辐射《鼎盛王朝》的满清文化园区、“清城”和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将观赏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与消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融为一体,可以形成一级辐射的整体效应。如果向远辐射,还可以延伸至南北两端,比如向北的围场、丰宁一端,可以体验扬鞭跃马和婚嫁祭祀等民俗文化,形成二级辐射的整体效应。这样逐级辐射,就放大了个体景观的产业效应,也凸显了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
二是构建梯级结构。围绕避暑山庄形成一级结构;依次延伸开去,譬如以围场为二级核心,链接到承德县的民俗文化、平泉的契丹文化,形成二级结构;具体到围场本身,白天可以感受围猎场的壮观场面,参与民族婚嫁以及祭天等民俗活动,晚上可以欣赏丰富多样的民族表演。这样一来,每个具体的民族民俗文化项目都能在整体建构中放大其特色效应。
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承德市区和县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可以考虑从三方面促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一是形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链接,构建区域文化特色整体;二是借助市区文化,为县区文化营造良好的宣传与演示平台;三是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直接对接,形成互补共赢的文化产业局面。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的建设途径
发展地方的文化产业,关键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清醒认识。要想建设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同样需要站在整体认识的高度,把握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
强化宏观谋划,创建整体效应。一是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试图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建设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一条街、《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以及皇家文化广场,体现了近辐射、多角度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事实上,只有考虑整体布局,才能利用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整体效应。
二是要整体推介,强化效应。一张剪纸,再绚烂,也就是一张剪纸;一个舞蹈,再耀眼,也就是一个舞蹈。它们本身无法构成强大的特色品牌效应。如果将民族民俗文化放置一起做整体推介,就会有出人意料的宣传效果。
三是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从组织机制、运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共同创造有利于发展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整体环境。
深度整合资源,凸显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一是以避暑山庄为核心,辐射其他各县区,努力形成以市区为主体、向南北两端延伸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链。具体来说,要以避暑山庄、双滦民俗文化中心为核心,北向隆化北魏古城、木兰围场、丰宁民俗文化演示区域延伸,南向平泉辽河源、宽城满族自治县延伸,形成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布局。
二是整合民族民俗文化中舞蹈、音乐、民间工艺和民族饮食等各种形式,营造整体模式,强化整体效应。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如果分散开来,往往难以凸显优势。只有通过集中展示、多元开发、市场拉动等途径,将这些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体链接起来,才能加宽加厚文化产业链,在整体上推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
注重创新推广,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一是注重创新品质。将分散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为一体,将潜在的满族文化资源发掘翻新。
二是注重扩大规模。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旅游规模、艺术及民俗表演规模以及民族工艺生产经营规模作整体性的扩展,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
1.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环境变迁,地域性民俗文化逐渐消失,出版作为文化积累的一种有效形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走进书店,有关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俗风情旅游类的图书琳琅满目,这是一些地方出版社重视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结果。湖北拥有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将此类文化资源变为出版资源,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湖北民俗的方方面面。以孝感的孝文化为例,先后出版的图书包括《董永传说》“孝感(孝南)民俗文化丛书”等。这些图书的出版被著名剧作家沈虹光认为是“抢救民俗文化遗产,功德无量!”可见,开发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就是以编辑出版为手段,以图书为载体,挖掘地方文化的精髓,实现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扩大其传播影响力。
2.增强出版产业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早在20世纪初,中国民俗文化就成为文化出版的一个重要源头,为出版产业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朴实的物质民俗,也有丰富的精神民俗。以《湖北民俗志》为例,它分为劳动生产、经纪商贾、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医药卫生、民间文学、民间语言、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民俗工艺、名胜古迹,共13编,每一编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大目和子目。对出版业来说,这些类目蕴含着丰富的选题资源,搜集、整理和出版这些资源,可以增加图书选题的多样性,繁荣文化出版市场。另外,即使是相同的出版内容,变换一下出版形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推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该套丛书以内容广、价格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随后,2014年吉林出版集团又推出“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彩图版)”系列丛书,将我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推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文化市场
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中具有突出的价值。纵观这几年的图书版权贸易,中医、保健类传统文化图书一直是版权输出的主打品种。例如,在2014年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鄂版图书《禅意东方》《新编家庭中医疗法大全》等传统优势类图书与反映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图书并驾齐驱,成为输出内容题材的主力军。我国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条件,各地区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不再局限于某地某人,而是能转化为文化资本进入全球的文化市场[1]。因此,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有助于推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文化市场。
二、大数据对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影响
1.大数据理念的力量
民俗文化出版利用大数据的关键,是如何从海量的民俗文化资料库中发现价值,寻找隐藏于其中的市场前景,将大数据转化为可向受众传播的知识信息产品。基于大数据的民俗文化出版,不仅可将某些“小众需求”的民俗文化内容推送给特定读者,还可以根据读者需求定制某些特定内容,更好地实现营销与内容相关联。长久以来,我们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重在保护,比如抢救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本土民俗事象等。然而从长远来看,只有将保护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改变了信息的搜集、储存和传播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市场转化率,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出版机构可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市场预测、选题策划和营销,将大数据转化为出版生产力,从而实现按需出版;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来说,大数据为其提供了了解用户的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更精准的为公众传递信息和提供服务。
2.大数据技术的支撑
众所周知,大数据的价值在于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取有用的信息。因此,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对获取最终信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很多省市都开始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信息化存储与开发,建立了很多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无论是出版者还是民俗文化拥有者,都必须明确原始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是开发民俗文化出版资源的基础,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才是资源开发的关键。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挖掘、可视化处理、预测性分析、语义搜索和数据管理等,除大数据分析专家以外,普通人一般会选择借助第三方数据分析系统来完成分析任务。例如,“开卷在线(B/S)全渠道数据查询分析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图书信息及销售数据,即可一站式完成市场信息的调研。该系统为编辑的前期市场调研与选题策划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参考信息,可以启发编辑的选题思路、印证选题的合理性、指导选题的后期策划,还可以通过查看各渠道榜单及不同渠道之间的对比数据,来了解不同渠道的销售特点、消费者的接受态度等[2]。
三、大数据视角下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内容
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信息和物质资源[3]。本文所探讨的出版资源主要是指信息资源。由于民俗文化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有关民俗文化的信息资源非常可观,这里根据湖北省民俗文化的特点和优势,选择了四种类型的出版资源来展开论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湖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丰饶的荆楚大地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遗产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近年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名录体系日益完善,理论研究和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目前,湖北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名录80项(106个项目保护单位)、省级名录312项(466个项目保护单位)、市(州)级名录903项、县级名录2815个项目,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技艺、美术、医药等。较有代表性的有秭归端午节、鄂州雕花剪纸、云梦皮影戏、恩施摆手舞、荆州花鼓戏、大冶石雕、天门糖塑、武当山庙会、嫘祖信俗、潜江草把龙灯、巴东民间历法、松滋烟茶礼俗等,这些非遗资源为文化出版提供了丰富的图文音像素材。无论是荆楚文化、三国文化,还是屈原、诸葛亮等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每一项都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都可能成为图书选题的对象。然而目前,出版市场上选题雷同、内容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说明文化资源开发能力不足,文化活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对地方出版社来说,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其重要的选题资源,应该用富有创意的内容和形式来展现其独特之美。比如,吉林出版集团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起来,对其深入挖掘和边缘探索,编排出34本“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彩图版)系列丛书”,内容涵盖民间节日、饮食、民居、技艺、美术、礼仪、传说、音乐、武术等。
2.民俗文化旅游类出版资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与旅游热相对应,旅游类图书也出版市场上大放异彩。根据亚马逊中国2014年11月的数据显示,游记图书是近三年旅游类图书排行榜的榜首。可见,一个地区的旅游升温往往能成为旅游类图书的新宠,比如的骑行热就带动了以为主题的旅游类图书大量问世,出现《慢骑中国》《飞行骑:笨鸡走川藏》等[4]。现在有很多地区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情旅游。此类旅游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一定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大众对民俗文化信息的需求,出版社在这块领域是可以深入挖掘并有所作为的。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既有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也有深厚独特的人文韵味。近十年,湖北103个县市区共诞生了136个文化品牌,包括以“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孝文化之乡”“中国编钟之乡”为代表的20多个国字号文化名城和文化之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更是将8个市(州、林区)的多种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诞生了十大核心景区,包含武当山、明显陵、长江三峡、古隆中、荆州古城、昭君故里、曾侯乙墓编钟、龙船调等诸多令人心动的文化旅游符号[5]。这些传统符号或品牌在现代化环境下可以转化为资源优势,以新的载体形态在文化市场发挥新的魅力。
3.少数民族出版资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达28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68%。全省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和蒙古族6个。湖北有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是湖北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恩施土家苗族是土家族的重要聚居地和巴土民族文化的诞生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有吊脚楼、风雨桥等民族建筑,有哭嫁歌、摆手舞等民族歌舞;有南戏、傩戏等地方戏曲以及牛王节、女儿会等民俗事象,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巴土文化资源,不仅是湖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出版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不少出版社以此为选题,打造出多个图书品牌。例如,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先后推出“巴土文化丛书”第一辑和第二辑,内容包括巴人源流研究、巴地域研究、长阳名人传略、长阳土司源流研究、土家族撒叶儿嗬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除学术研究性质的出版,少数民族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也有一定的市场。目前,恩施不少学校已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如百福司民族小学,每周有一个下午是土家语课程,帮助当地青少年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文化[6]。作为教育的配套,少数民族语言类教材和教辅资料是出版社的又一突破口。
4.数字化出版资源
[关键词]民俗文化 集体无意识 认同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民俗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行为模式,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深层记忆, 即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如美国民俗学家William A. Wilson所言,没有哪一学科能像民俗那样将人们与文化遗产相连。在一个白人文化为主的文化背景下,族裔作家毫无例外的借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象征功能来确立自己的价值与文化权利,与主流文化抗衡。本文探讨了莫里森小说对黑人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
1. 命名活动
命名活动在任何民族中都是一项有着深刻意义的行为。对靠口头形式来记述一个人的历史和身份的黑人来说,新生儿名字的选择较之一个有书面历史的群体更为重要。[1]
黑人名字是家族历史的传承,一首黑人诗歌见证了名字的这一意义:
黑皮肤的人们,请听我说,
那些给了我们生命的人们在开口说话之前要考虑严肃问题,
他们说,要给孩子取名,必须先考虑自己的传统和历史,
他们说,一个人的名字就是他的辔头,
黑皮肤的人们,请听我说,
我们的先祖从不把名字当儿戏,
听到他们的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家世,
每个名字就是都是一个真实的见证。[2]
名字在非洲传统文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莫里森而言,如果你来自非洲,失去了自己的名字,麻烦就大了,因为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你自己的名字,还有你的家庭,你的部族。如果你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死后如何与你的祖辈联系呢?那才是巨大的心灵创伤。[3]名字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个人与其族群成员及其祖先取得联系的凭证。《所罗门之歌》中派勒特(Pilate)的名字与pilot引航员谐音,她的确也如导航员一样引导侄子Milkman完成了寻找和发现自我的历程。Pilate这一名字是其父亲沿袭家族传统用食指在圣经中随意选择的一个词,她父亲只是随便翻了翻《圣经》,发现Pilate 这个名字的字母排列“像是一排小树中高贵、挺拔、有压倒一切气势的一株大树”(《所罗门之歌》,第24页), 就决定以此作为女儿的名字。派勒特本人也是这一意象的化身。如同一颗大树佑护着女儿、孙女,引领奶娃寻找自我。
一旦失去了名字,也就丧失了身份。对黑奴来说,命名权完全掌握在白人奴隶主手中。白人所起的名字只能标志他们的奴隶身份。因此黑奴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首先需要获得命名权。莫里森作品中多次写到黑人易名行为。黑人自主改名有深刻的内涵,象征着新生和黑人对自我身份的重获。《宠儿》中贝贝•萨格斯做奴隶时的名字为詹妮•惠特罗(Jenny Whitlow),暗示着自己是惠特罗家的奴隶,自由后她坚持叫自己Baby Suggs,对一个老妇人来说,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滑稽,但却是迈向自我的第一步。一方面, “Baby”是她喜爱的黑人男子对他的昵称,获得命名权是黑人对白人统治的一种反抗,也是寻找身份的开始。
非洲传统文化中,名字是把个人与生活连接起来的重要环节。在《秀拉》中,作者借秀拉Sula 这一非洲名字传达了主人公秀拉错综复杂的人生经历和坎坷人生经历。在巴班吉语中,Sula 意思是“恐惧,逃跑,用棍戳、刺,由好变坏,受挫,精神上的失败,被战胜,由于害怕而无法动弹,不知所措”。作者借Sula这个非洲名字暗示了秀拉错综复杂的坎坷人生经历。
2. 神话原型
20世纪西方的神话复兴使神话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文学与神话的关系,是批评界所关心的问题。现代文明对人及人类生活的异化,使作家开始回到最原始层面去寻找真正的活力与动因。莫里森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原型, 以此帮助黑人进行文化寻根,修复断链的文化链条,并使黑人群体从中获取自信与力量。
非洲人信仰万物有灵和自然崇拜。自然被视为人类之母。莫里森小说中一个频繁出现的意象是树。树代表着自然的生命力。例如,前文提到的《所罗门之歌》中的派拉特就是树的化身。除了名字背后的典故,从外貌上看来: 派拉特是一个“吊着一只耳环、没有肚脐、长得像一株大黑树的女士” (《所罗门之歌》,第28页)。她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过着黑人传统的简朴生活, 保持着与自然相亲的原生态: 她的住所没有电和煤气, 全家用的都是自制的蜡烛、煤油和肥皂; 她的屋后紧靠着四棵松树, 她用树上掉下来的松叶填塞褥垫, 她身上总有股树林的气味。在非洲神话里树木是连接生死世界的有效途径, 死者与生者可以沟通, 生死之间没有界限。于是扎根土地的大树赋予派拉特以超自然的神奇魔力, 她连接了过去和现在, 可以与父亲的亡灵进行交流, 聆听非洲祖先的教诲, 并用洪亮美妙的歌声咏唱祖先世代流传下来的歌谣。可以说, 派拉特就是黑人文化的守护者和代言人, 她被赋予了永葆活力的“生命之树”的形象, 颠覆了白人主流文学话语中丑陋、刻板的黑人女性形象, 把黑人女性从集体失语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赋予黑人女性以重要的历史文化含义。[4]
西非的约鲁巴人总是把湖泊、溪水、河流与神和神灵联系在一起,他们相信这样一来,每个湖泊、每条溪水和河流都有一位主人,人们敬奉河神,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例如《秀拉》中,谢德里克就具有非洲水祭祀的原型色彩。 他的神圣本质来自于一战期间患弹震症后的数日无意识状态。传统西非文化认为,当一个人昏迷多日后,他的精神便离开躯体,进入了祖先世界,与祖先的神灵直接交谈。当他从无意识状态中恢复后,即使行为古怪异常,也不被视为精神错乱者,而是具有了某种特殊性和精神性。谢德里克的精神性体现在他那河边的住所,而打渔为生的身份和渔夫的称呼将他置于河之神灵地位,或者确切的说,被置于能进行与河神对话的水祭司位置。秀拉是谢德里克的精神侣伴,也是水的神灵和河神女祭司。她右眼上的胎记在谢德里克看来是水生生物蝌蚪。西非女祭司的身体上一般都纹有标记等级的图案。谢德里克正是通过这一印记,确认秀拉与她同属一个河神,是精神伴侣。弥留之际的秀拉又一次与水发生联系,生命在水中得到“永生”:她知道水就在附近,她会蜷起身子钻进水的温柔之中,水会带走她,会永远地洗浴她那疲惫的身体。永远,谁曾说过这话?她使劲地想着。谁曾许愿自让她自己在水中永远长眠?(《秀拉》,128)
【关键词】民俗文化 母语 教材 教学实践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风俗习惯可谓包罗万象,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俗知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
一、走进教材,发现民俗生长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春节、饺子、拜年;清明、扫墓、踏青;端午、粽子、龙舟;中秋、团圆、月饼”蕴含其中的是中华节日民俗,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民俗节日的来历、有哪些规矩,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民俗节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蕴含其中的是我们的戏曲民俗,可以延伸至戏曲的脸谱文化(种类、意义)、听听京剧、学唱一段京剧、了解我国其他的民间戏曲种类;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蕴含的是中华礼仪民俗;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鲁班和橹板》蕴含其中的是中华建筑民俗,还有中国的四大发明;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咏华山》蕴含的是中国自然文化,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什么是山、川、岳?什么样的山才可以称为“岳”?中国的“五岳”是哪五岳……
二、课堂互动,萌发民俗生长点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其中梅兰芳苦练眼神的一段这样描述:“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学生对眼睛“渐渐灵活”起来的理解仅仅局限于眼珠转动得快而活,而对于什么叫眼睛“会说话”还真不容易理解。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无意间触动了戏曲民俗文化的生长点,并使得这个生长点在我的课堂中得以萌发。
“灵活”和“会说话”我认为不是一回事,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是让眼睛跟着鸽子和鱼儿的不停运动而转动,练得是眼珠的灵活,也就是转得快。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为了练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每日长时间盯着人家来回打的乒乓球看,时间一长,才有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双火眼金睛。但眼珠的灵活仅仅是形于外,还并不代表他能传神,仅仅是练眼神的初级阶段。
“而眼睛会说话”则是指通过眼神将内心的语言“说”出来,内心的情感越丰富,“说”出来的眼神就越丰富。这说明此时的梅兰芳已经不单单是简单地演戏了,而是真正地走入了戏中角色的内心深处,这样才能对角色的内心情感感同身受,用他的眼神打动了观众的心,因此,人们才都会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也代表梅兰芳的演艺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去体会人的眼睛“会说话”?而且这个“人”不是个普通人,是一位京剧大师,他的眼睛里会说的话可能太多太多!我需要从教者理解文本的高地上伸下一架梯子,引导学生顺势而上,将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知识点与学生较低的认知基础做一个无缝对接。
在听同年级老师的课中我突然有了灵感,于是上网搜集京剧演员的剧照,让学生猜测他们此时的眼睛在说什么。
奇怪或者惊讶的眼神,学生这样猜测――
生1:哟,这茶杯里怎么有条虫子?
生2:大爷,您喝的什么茶呀?
生3:哎呀,杯子破了!
反问的眼神,学生这样猜测――
生1:你敢骂我?
生2:你知道我是谁么?
生3:你也不打听打听,有谁不知道我的本事?
惊喜的眼神,学生这样猜测――
生1:瞧,我有多美!
生2:呀,那儿有只蝴蝶!
生3:啊,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悲伤的眼神,学生这样猜测――
生1:我家的房子被烧掉了。
生2:我的女儿不见了!
生3:孩子,你别走。
师:看,这样的眼神就叫――“会说话”。孩子们,你们的眼睛会说话么?
生:会!
师:我们来试试看,你们很喜欢我。
(学生用欣喜的眼神看着我。)
师:这只小动物真可爱,你们特别喜欢它。
(学生眼睛看着我手里的虚拟小动物,流露出欢喜的神色。)
师:你们很讨厌我。
(学生纷纷用厌烦的目光对着我。)
师:你们面前放着一块香喷喷的奶油蛋糕。
(学生眼睛里流露出垂涎欲滴的神色。)
…………
师:孩子们,你们的眼睛也会说话了。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学生深情地读着,真是意犹未尽!这时,一个小男孩举起手来,有点羞怯地对我说:“老师,我很想看看梅兰芳的京剧表演……”我笑了,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然后故作神秘地对全体学生说:“你们想不想?”
“想!”回答我的是响亮的呼声。“关于京剧,你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或者是已经了解了的,和大家交流一下?”我顺藤摸瓜。
生:京剧有各种各样的脸谱,每一种脸谱表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
(师故作惊讶地把大拇指送给他。)
生:我上网搜过梅兰芳唱的一段《贵妃醉酒》。
师:你喜欢吗?
(生使劲点头。)
生:我还会唱戏呢!
(唱了一曲黄梅戏里的《对花》。)
师:唱得真棒!孩子们,他刚刚唱的是京剧吗?
(课堂里开始乱了,意见不统一。)
师:中国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他刚刚唱的是安徽地方戏――黄梅戏。有谁知道我们中国还有哪些地方戏曲剧种?
(教室里安静了。)
师:今天回去,小朋友就可以做一件事,上网搜集京剧脸谱,并试着搞清楚其中的一种脸谱代表了人物的什么性格。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我们中国还有哪些地方戏,找到其中的一段视频听一听,学着哼一哼。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永靖傩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077—02
一、打造“中国西部戏曲之都”构想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文化产业”这个名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且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产生影响。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已由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属于弱势产业。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然而,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星罗棋布的红色文化、绚烂多彩的民间文化以及具有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都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意开发。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甘肃省相继出台了《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省文化产业统计实施方案》、《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甘肃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和措施,正式出台了“1+6”文件。其中,《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涉及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扶持、人事等八个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也从2008年设立之初的10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0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达118个,累计金额4547万元,拉动社会投资13.3亿多元。
2012年2月,甘肃省旅游工作会议就《甘肃省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今后将对丝路文化、伏羲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民俗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意开发,将培育特色演艺项目,把兰州打造成“中国西部戏曲之都”,使陇原在2020年建成文化旅游大省。在这次会议上,打造“中国西部戏曲之都”的构想正式提出。
二、永靖傩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
永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偏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北,古称“西羌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唐蕃古道的要冲。据多年考古发现,永靖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遗存。其中,傩文化就是重要的一种。傩文化在永靖大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永靖傩文化活动的场所,主要分布在原白塔寺川以及西部山区的杨塔、王台、红泉三塬镇、盐锅峡镇等地,素有“上七庙、下六庙,川里还有十八庙”之说。永靖傩俗称“七月跳会”,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傩戏是永靖傩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永靖傩戏脱胎于古时的傩祭活动,在满足群众酬神、祛邪、消灾、祈愿的同时,又在黄河古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广泛吸收了儒、释、道等多种文化元素,逐渐从单调、呆板的祭祀气氛中解脱出来,剧目众多,戏剧因素明显,表演者在锣鼓伴奏下出场,动作原始、古拙,观赏性极强。永靖傩戏在表现内容上以神鬼故事、尚武精神为主,假以历史故事、宗教和世俗人物,直至表现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在表现形式上,永靖傩戏主要有戏剧型、歌舞型和杂耍型三种,以戏剧型为主。永靖傩戏在表演时须戴面具,并根据不同角色着不同服饰。永靖傩面具都是由民间艺人手工制成,历史悠久,工艺精良。永靖县杨塔乡胜利村焦家庙至今还保留有明、清时制作的傩面具。永靖傩戏主要伴奏乐器有手提鼓、锣、钹、笛、唢呐等,其中手提鼓使用最为频繁。手提鼓为木制,以羊皮或牛皮蒙面,鼓面绘有太极图,鼓身绘彩色云纹。除此之外,傩舞也是永靖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永靖傩舞人数众多、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特色鲜明。与傩戏相比,傩舞一般没有清晰的故事情节。但在傩戏的综合表演中,傩舞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永靖傩文化中,傩戏与傩舞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