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规划

职业教育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教育规划

职业教育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如何顺应时代特点,解决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教育工作者面前。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通之处。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本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日标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水平,能够将外在的规范和约束内化为内在的精神驱动力,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新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在严峻就业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一)育人目标一致

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分析、规划职业目标、掌握就业求职技能,为未来职业和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二者育人目标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育人功能一统

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水平,为将来走上社会谋取职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人生理念教育以及思维模式的优秀人才,发挥其在人生道路上指引方向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从功能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相互融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三)育人内容一体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进行职业方向规划,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诸如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使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可见,在内容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融合的,二者相互渗透。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个有效实施载体,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正确分析和客观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它要求对自我进行全面认知和反思,有利于让大学生自觉地把自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从这一点来讲,它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找准工作着手点,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目标导向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生加强对自身的分析和了解,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诸如明确学习动机、树立发展目标、付诸行动等。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大学生产生精神动力,促使他们去实现既定目标,从而起到目标指引和导向作用。

(三)心理教育功能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大学生来讲,严峻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及时指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潜能,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激励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给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一个整体的安排,它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近期目标和未来规划。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集中精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运用于实现自身的目标上来,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有重点,能够大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因此,作为学校层面来讲,必须要明确工作机制,采取必要措施:一是建立学生职业发展培训档案。从大学生进入大学生开始,按照职业发展的要求,将学生纳入到职业规划中来,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素质,并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做成文档记录在册,形成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培养发展档案;二是开展多种有益于职业发展的培训和讲座,指导学生进行行业从业资格证考试,为大学生拓展多种职业生涯发展渠道。

(二)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堂教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教材,引入课堂。职业生涯规划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来抓,并在宏观上确立课程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教育评价等,建立起有效的教育体系,形成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内容,实现二者的相互贯通和渗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在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进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真正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规划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延伸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大学是准社会状态,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实习期。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中得到历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适应社会,体验职场,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增添思想政治教育新动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使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学习择业技巧,也应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这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教育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指导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与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结合,掌握创业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提升其创业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创业典范的教育作用,以先进个人和典型事例为示范,以此来教育学生,激励学生。

参考文献:

[1]宁曼荣.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J].湖南社会科学,2006,(06):173.

职业教育规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根本,按照因地制宜、自主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初等职业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我旗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三农”服务的功能,为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适合我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满足我旗一、二、三产业及其他行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级各类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l、加快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从年开始,编写符合我旗实际、实用性强的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到2015年,初级中学全部引进职业教育因素,使初等职业教育成为我旗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2、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民族职专建设,把民族职专建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基地,争创“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1)办学条件:到2015年,校舍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配置性能先进、符合教学要求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5个,建成校园网,接入通辽市城域网三级网络中心;配齐配全各专业所需的实验及教学设备,建成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生产实习基地。逐步配齐配强专业课、文化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到2015年,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达到50%以上,专业课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5%以上,专任教师达到200人,中高级教师占30%,中级教师占40%,“一专多能”、“双师”型教师达到6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发挥政府统筹功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l、继续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和统筹,促进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研究制定政策措施,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抓好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建立以旗民族职专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把相关职教人才、基础设施、职教培训经费等统一归并到旗职教中心管理,使其具备教学、培训、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

3、规范培训市场,全旗除下岗再就业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外,卫生、科技、人事劳动、农业、畜牧等各行业的各类培训由职教中心统筹安排。

4、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民族职专要创造条件,成为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主体专业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发放“双证”资质的学校。争取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凡用人单位招收职工,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严格依照劳动社会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要求办理;已被录用但未具有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限期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合格后方可继续录用。成立就业准入制度监察委员会。组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教体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项检查机构,检查全旗就业准入制度的落实情况。

5、拓宽师资来源渠道,突破定额编制的限制。从年开始,每年择优招录一定数量的专业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民族职专,以优惠的政策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社会各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民族职专担任专兼职教师,保证民族职专必要的人才积蓄与储备。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l、城市教育费附加以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安排一部分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同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民族职专建设。

2、金融、税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教育学校建设予以信贷支持,给予税费方面的优惠。

3、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的捐赠,一律享受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捐赠款在原纳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

(三)强化部门职责,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1、教体局承担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等职能,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制定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及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职业教育表彰奖励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2、发展和改革局要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专项资金,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财政部门将职业教育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确保及时到位,不再向民族职专收取经济发展基金。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部门要支持职业学校搞好人事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鼓励职业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在具备教师系列专业职务的同时,通过国家考试等形式取得相应的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职业教育规划范文第3篇

所谓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是指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进行升学或就业分流选择,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主动增强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施受过程。

国内外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对比

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具有早期性、个性化、实用性、专业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以德国为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对学生的职业定位和人生规划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德国的大学生就业采取“自我负责,自由择业”的制度,呈现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不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反,德国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都主动参与、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生涯规划视为就业工作的“发动机”。专业化的指导队伍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分类指导,并能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一个高效合理、规范有序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这种体系是以政府为主体,学校、企业和私人咨询介绍所等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学生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强调人与职业的和谐发展,谋求人在职场中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使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展。

而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开掘,尚未形成成熟的观念,无相应的机制予以保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孙仪认为,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是起步晚、发展快、任务重。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地与经费,乃至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等任何一个角度看,目前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虽有需求拉动,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事实如此,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技巧,离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还有很大距离;学生也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使毕业生择业的自越来越大,但由于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学生的职业观未能与时俱进,许多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薄弱,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重视。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若干思考

1.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育计划之中,创建例如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等机构,由学校领导、专业工作者以及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人员组成,各类人员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咨询,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讨活动。此外,打造一支职业咨询师队伍,促进职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专家化迈进。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理论和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统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2.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毕业前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贯穿学习生活和人生规划的全过程。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逐渐积累并发展的过程,人的职业兴趣、能力发展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分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科学的理念传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让他们在思想素质、知识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择业和就业的成功积累资本。

在大学一年级,注重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成功教育。这一阶段职业规划辅导目标应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及职业生涯基本理论,展开自我探索,初步了解自己现时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引发对未来职业的思考。

在大学二年级,拓展学生的素质,锻炼综合能力。这一阶段职业规划辅导目标是进一步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专业与兴趣、专业与职业的问题,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

在大三年级,强化专业学习,明确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为重点。强化专业课学习,不断巩固专业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在明确自己未来职业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特别是对进入社会前的职业准备期应有个明确的规划。

最后,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择业与创业教育。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讲座,并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和自主择业视野,提高自主创业意识和竞争能力。把择业方向导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基层,使他们认识到“小企业,大舞台”的意义,把学生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体系设计

针对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体系应包括以下五大部分: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生涯是指人终生发展的历程,通常又称为职业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可见,职业问题是生涯的核心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了解“生涯”、只有在充分认识“生涯”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通过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锚等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大学,认识大学生涯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掌握生涯规划的概念、原则、意义,从而唤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第二,自我探索与了解。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探索与了解。包括个人能力、性格、价值观、兴趣的测量等。用到的测试工具主要有:价值观因素表、凯尔西气质分类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和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需求和埋藏在心中的理想,自主规划人生目标。

第三,了解工作世界。针对大学生职业知识缺乏、对职业社会与工作世界陌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方向、不同岗位任职要求、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在教学方法上,可列出问题让学生搜索相关信息,或者引导学生对相关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人物访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及早地认清当今所处的工作世界,避免择业的盲目性。

职业教育规划范文第4篇

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面对新能源产业不断冲击、自身生产规模日益扩的客观现状,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产量增长、进口增加、需求下降等因素导致未来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该态势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成本持续增长以及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使部分煤炭企业陷入亏损。迫于煤炭市场“严冬”的到来,煤炭企业开始从内部探寻降本良策,相继裁员减薪以压缩成本,大规模的招聘短时间内不可实现。据了解,我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集团在2012年4月和5月连续减薪10%,并且其他煤炭大省山西、河南、陕西等地煤炭企业也纷纷举起限产裁员降薪的大旗[4],严峻的煤炭形势对矿业特色教育背景学生的就业冲击可想而知。

二、矿业特色教育背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策建议

1、从大学生主体视角,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规划时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主体在意识层面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和自发性。首先,要在学生中间积极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国家政策以及煤炭形势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分析和理顺政策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迅速的适当的调整。

2、做好导向工作,打造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首先,选拔一批职业指导经验丰富并热衷于职业生涯教学与研究的人员,组成专职的指导队伍。学校要重视队伍建设,鼓励他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收集并整理学生关心的问题,然后到企业或其他高校进行调研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座谈,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工作。其次,吸收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专业教师组成职业咨询室,以学生疑难问题为导向进行有侧重的引导。力争在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能为其职业走向提供多领域、多角度的解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择业方向。再次,适时邀请企事业单位的知名人士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接触,利用这部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引导和教育,进而有效弥补理论说教存有的不足之处。

3、纳入教学体系,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系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至少包括三部分,即教学、评估和实践。首先,在教学方面把职业生涯规划课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以学分制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其次,在评估方面,考虑引进专业化的职业测评软件,依靠科学化的方式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心态、优缺点,帮助学生积极寻求匹配性职业或岗位。再次,在实践方面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教育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C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74-0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设置的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它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生源主要来自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其培养目标为:能够有效地、创造性地实现把文化科学“转换”为学科或课程和把学科或课程“转换”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内外的文化科学学习活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临床专家型”教师。具有“专业性、实用型”和“封闭性、复合性”的特征。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自1997年设立以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培养单位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则,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评价模式、教学模式与方法与研究性学位趋同,并未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学学硕士的差异性,师资结构上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确立以职业为坐标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提高教育硕士职业能力,培养教育硕士职业精神,从而对全面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具有职业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等三个基本特征。有学者认为:专业学位是基于职业标准来设定的,这种职业有独特的知识领域、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其性质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性质属性。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我迷失的根源在于对其特质――职业性缺乏认识,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摆脱对学术性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和依附,凸显自身特色,应加强职业化、淡化学术性,强化实践性。故此。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的一种类型,无论从其属性还是在其使命上,教育硕士教育都理应突出职业背景与职业诉求。

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职业性弱化的表征

教育硕士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是规格有异,各有侧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提供一个具有时代特征,更加科学、合理、先进、高标准的教师素质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将通过教育实践来实现其目的,进而促进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从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显见,教育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对职业性的重视程度迥异,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学界大多学者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建设、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彰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的职业特点。

当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职业性缺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培养目标上,许多院校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满足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人才的认同度不高,只是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当作一种高层次继续教育;有些院校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化倾向。第二,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其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培养目标和落实教育原则的载体。当前,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理论性课程占据比例过大,忽视实践环节,凸显职业性的实践教学仍显不足,缺乏贴近教育实际的专业知识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工作实践,并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实践处于二元分离状态。第三,在培养方式上,当下教育硕士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案例教学没有真正得以推广落实,难以适应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教学手段仍显落后,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没能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发挥其应有实效。第四,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当下,教育硕士导师大多是由学术性导师衍生而来,指导教师仍以学术性硕士培养方式培养教育硕士,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需求相关能力的培养;同时这部分指导导师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难以承担培养教育硕士的责任。第五,在评价标准上,现行教育硕士评价标准主体单一,评价客体标准大多沿袭学术性硕士标准,尤其是硕士论文没有体现职业性的特点,评价标准机械单一,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相背离,忽视教育硕士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滑落的成因

(一)对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缺位与认识错位

我国自1997年首届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经走过近15个春秋,从中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网获悉,截至2011年12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除港澳台外共有88个。培养单位由最初的16所试点单位增加到88所。纵观88所高校,其中大多数为师范大学或综合性研究型院校,前身大多开办过教育学硕士,之后才申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换言之,这些院校在教育学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为侧重学术研究,而教育实践的探索甚少,加之研究型院校以科研服务为导向,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大多以院校创收为目的,故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理性研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育学硕士趋同,偏离专业学位的目标定位,缺乏软硬件环境的支撑,因此,无论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教育硕士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有一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认为:教育硕士的水平与技能应体现在学术性上,没有学术性就谈不上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学位,自然而然就将其等同于教育学硕士。认识误区同样致使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下滑。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新型学位,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多数学校是“两块牌子、一套师资”,照搬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化倾向,重学术轻实践。管理者与施教者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重视不足与认识偏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趋同,致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没有得以体现,影响我国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化、多元化师资队伍缺失

教育硕士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员的实践反思能力培养,增设实践环节。我国教育硕士缺乏专职的教学队伍和导师队伍,基本上依靠教育学硕士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队伍往往学术水平较高,可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了解甚少,普遍缺乏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论文指导中也偏向自己研究专长,偏离学生的职业实践。师资素质差距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学历结构不合理,且各专业分配不平衡,无法达到专业学教师的要求。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教师比例较低,知识结构不适应,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的能力。教育硕士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同一套师资实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实践环节的薄弱,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需要,因此,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很难保证。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行导师制,采用的多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模式,阻碍学生的交流和创新,美国的教育硕士采取“院-系”纵向培养结构和导师集体指导制,由主要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导师组拥有多元的教师队伍,既有杰出学者,又有资深管理者,学科背景涉及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硕士导师制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教育硕士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升。综上,无论从师资队伍或是导师队伍都无力满足教育硕士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三)情境化教育平台缺乏

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培养教育硕士的关键工作,也是其职业性诉求的中心环节。教育硕士作为有强烈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的教育,及时满足职业性质而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育情景中,知识不再仅仅是一个静态积累的形态,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情境化是教育实践的外在特征,教育实践需要土壤才能成长,从而生成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为教育硕士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开展各种观摩教学、调查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实践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搭建良好的职业环境,校内外实践场所和模拟平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各培养院校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令人担忧,培养院校为教育硕士自建模拟平台的凤毛麟角,且与中小学校的联系并不紧密,可供教育硕士实践的校内外基地付之阙如。专业学位强调教育硕士应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缺少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对话、合作、研究的学习情境,自然难以生成教育硕士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性回归的应然举措

(一)建立“重培养、慎定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硕士是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类型,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硕士会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首先在于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与职业实务性,其次在于它所培养人才的高素质、高层次性。当前,教育硕士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管理者与施教者重视程度,还在于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定位出现偏差,对教育硕士的职业性没有充分重视,认识偏差致使行为偏离。在国内虽然没有较好的经验借鉴,但是可以从国外的人才培养中汲取经验。各培养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硕士对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确定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定位,逐步建立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肃清错误认识,坚决反对套用学术性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培养教育硕士,避免学术化倾向,让教育硕士回归到职业性的轨道,同时也不能过于强化职业性与实践性,使教育过程沦为技能培训,忽略高层次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的学术高度,理性看待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培养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大胆探索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逐渐完善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构建“情境化、职业化”的教育平台

在教育硕士培养中,教育实践是促进教育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是教育硕士生在具体、真实教育情景中培养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况、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过程。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职业背景与实践平台。情境化教学环境不仅要求学校具有校内实践的场所,还应该包括校外的可供师生真正参与的实践场所。在与中小学密切合作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中小学成为教育硕士的实践流动站,并把中小学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或硕士论文题目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提高师资和学生的教育实践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硕士论文的选题更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帮助中小学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校合作机制。从教育硕士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看,学校还应尽量建立交互协作的平台。通过社会化的协商方式,为学生提供交互性协作的研究平台,以便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这种多层次的研究不应单纯依赖学科专业课程组织学员,使教育硕士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并内化为个体智慧。因此,学校应尽量为教育硕士师生创设多层次交叉性的合作研究机会,加强与政府、学校、组织的密切合作,尽可能创设具体的、情境化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硕士师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生成。

(三)形成“实践型、实战型”的课程体系

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体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践取向定位必须以职业实践的方式达成,职业实践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本职差异。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多为教育学课程的翻版,课程体系体现着较强的学术性。职业性与实践性课程较少,且比较笼统。这从中美两国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明显看出: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开设核心研究课程、专业研究课程及实践研究类课程,而中国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开设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突出实践性与职业性。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美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充分保证了美国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提高。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只有真正摆脱学术型课程体系框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思维定式,只有以职业为背景,以实践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宗旨,教育硕士的职业性与实践性才能够被真正确立。因此,各培养院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时须进一步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上遵循职业实践性的特质。在课程取向方面,第一,课程应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提供剖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可以“举一反三”的范例;第二,课程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解剖学生学科认识过程的机会;第三,课程应为学员提供对基础教育职能和功能进一步深刻认识的机会。在课程开发方面,第一,要调整课程目标,凸显专业学位的职业实践性;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增设反思性实践课;第三,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知识的建构;第四,改良课程实践,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调的现状,增加实践课与选修课,明晰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且及时增加教学需要的前沿课程。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逐步完善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使教育硕士课程设计与探索步入良性轨道。

(四)培育“双师型”、“双导师”的师资队伍与导师队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自身的特点与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向培养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一支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和导师是实现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教育硕士教师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在思想素质方面:思想道德素质高,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第二,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专业知识精神,基础知识广博;第三,在能力结构方面: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为打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应做好五个方面:第一,按照教育硕士培养工作要求,各培养院校应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和导师队伍,并出台教育硕士师资聘任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教师评聘、培训、评价、激励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淘汰不称职的师资;第二,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观念引导,提高认识,肃清错误观念,要求他们逐步适应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要求教师熟悉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现状,具有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能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开展师资交流与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也可以通过委派教师深入中小学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提高师资的业务实践能力,及时掌握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第四,吸收中小学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充实到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和导师,可以尝试将教育硕士设立“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做学术导师,进行学术引领,校外一线丰富的教师做职业导师,进行职业实践指导;第五,实现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这就要求培养院校要有长远规划,积极制定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划,设置配套政策,确保落实。